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宋代天圣针灸铜人
北京天圣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它集宋代及以前中国针灸学、雕塑艺术学、冶金铸造学、文字学等多学科之精华,开创了应用铜人进行实用教学的先河,被视为国宝。该铜人由北宋翰林医官、医学家王惟一设计制造。
针灸始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宋代以前只有文字叙述或图形表示,而且错讹较多。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宋朝廷征集、校订医书,王惟一奉命纂集旧闻,订正谬误,考订针灸著作。他按人形绘制人体正面、侧面图,标明腧穴的精确位置,并结合古今临床经验,汇集诸家针灸理论,著成医书3卷。宋仁宗认为“古经训诂至精,学者执封多失,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若案形”,下令“创铸铜人为式”。于是,王惟一负责设计,朝廷组织工匠,于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以精铜铸成人体模型两具。宋仁宗下令将一具铜人置于医官院,另一具铜人置于大相国寺仁济殿。
针灸铜人仿成年男子而制,全裸直立,身高162厘米,胸围886厘米,共有穴位657个,穴名354个。其造型逼真,结构精巧,四肢内有木刻骨骼,体腔内有木制脏腑,躯壳由前后两件构成,可分可合。其躯壳外刻有穴位名,各穴均与体内相通,外涂黄蜡,内灌水或水银,用针刺中穴位,则液体溢出,稍有偏差则针不能入,因而可作教学或考试之用。据记载,当考核学生掌握针灸技术的熟练程度时,先将铜人体内灌满水,再在铜人表面涂上一层黄蜡,遮盖住各个穴位。学生如果扎准穴位,水就会从孔中流出,否则无水流出,以此来断定成绩。铜人铸成后,王惟一以前所撰的针灸著作也被命名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该书由朝廷颁行全国,与针灸铜人相辅行世。此后,历代朝廷均视铜人为国宝,称之为“天圣铜人”。天圣铜人在北宋国都开封陈列了整整100个年头,为我国针灸学的发扬光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公元1127年,金人攻入宋都,宋皇室携铜人南逃,途中丢失一具,另一具被带至南京。公元1232年,南宋当局为了议和,以针灸铜人为贡品献给忽必烈,后忽必烈将其由汴京移至大都(今北京市)。至明代,天圣针灸铜人下落不明。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拆除明代北京城墙的考古工作中,相继发现北宋天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碑残石,激起了人们研究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兴趣。1985年,开封市成立了以时任市卫生局副局长侯泽民为组长的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研究组。3年后,重铸成功,重铸的铜人仍置于大相国寺内。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阴都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食吕穴的定位 10 食吕穴的取法 11 食吕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食吕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食吕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食吕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食吕穴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食吕 1 拼音
shí lǚ
2 英文参考Yīndū KI19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食吕为经穴别名,即阴都[1]。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穴位 阴都 汉语拼音 Yindu 罗马拼音 Yintu 美国英译名 YinCapital 各
国
代
号 中国 KI19 日本 19 法
国 莫兰特氏 R19 富耶氏 德国 N19 英国 K19 美国 Ki19
阴都为经穴名(Yīndū KI19)[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食宫[3]。属足少阴肾经[3][2]。阴都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3][2]。阴为阳之对,指腹部,都即都会,此穴在腹部,为足少阴和冲脉之气会聚之处,故名阴都[2]。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泄泻,便秘,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结膜炎,角膜白斑等。
4 阴都穴的别名食宫(《针灸甲乙经》),食吕、石宫(《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关(《针经摘英集》)。
5 出处《针灸甲乙经》:身寒热,阴都主之。
6 穴名解阴为阳之对,指腹部,都即都会,此穴在腹部,为足少阴和冲脉之气会聚之处,故名阴都[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阴,地气也。《左传·襄九年》:“积阴之气。”疏:“土积则为阴。”穴当上腹,胃为土气之都。都,有会聚之义。此处阴,指水谷之气与阴经。都,居、会之处。指穴处为地气之所聚,亦为阴经之所会也。《淮南子·修务》云:“阴气所聚,故名幽都。”幽,隐也,冥也。幽都,即阴都也。本穴秉少阴之气,外平中脘,内应胃弯,胃主中气,宜常充盈,故名阴都。于此处所云中气者,即脾胃之潜力也。肾脏、命门,为人身水火之元,有助于中土之气。譬如火在釜下,而功在釜上,犹大地春阳之生也。此之谓火生土,而水又在釜上,水上火下,水火交功,而万类生化,此之谓既济。由此观之,五行之土,所以居水火金木四者之中,而其为用,则在四者之间也。在人身喻脾胃为中土,又曰脾主四肢,乃深悟此理,而有此言也。道家有言“以土为釜”,乃内功之言,非用瓦器煮饭也。本穴虽属肾经,其用则多关脾、胃、中气之事。但脾胃之气不宜过散,宜阴都常满也,故以穴名暗示之,人能洞明此理,则丰都、地藏,均在自家腹内。[4]
7 特异性阴都穴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8 所属部位上腹[5]
9 食吕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阴都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6]。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仰卧取穴[2]。
阴都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3]。
另说在脐上3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3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阴都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肌肉)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内脏)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
10 食吕穴的取法仰卧位,在肓俞上4寸,中脘(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仰卧取穴[2]。
仰卧位,当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旁开中线05寸处取穴[7]。
11 食吕穴穴位解剖阴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鞘内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神经分布同石关。皮肤由第七、八、九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参看商曲、肓俞穴)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2]。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8肋间神经前皮支分支;深层有第8肋间神经肌支和腹壁上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通过[3]。
12 食吕穴的功效与作用阴都穴具有调理胃肠,宽胸降逆的功效。
阴都穴有和脾胃、调气机的作用[2]。
阴都穴系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理气调胃作用[4]。
13 食吕穴主治病证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泄泻,便秘,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结膜炎,角膜白斑等。
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等[2]。
阴都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等[3]。
阴都穴主治腹痛、腹泻、月经不调、不孕、便秘[8]。
阴都穴主治腹痛,腹胀,泄泻,便秘;不孕[7]。
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等[2]。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2 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角膜白斑;
3 其它:胸膜炎,疟疾。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2][3]。
直刺1~15寸[7][8],局部有酸胀感[7],可扩散至胃脘部[7]。
注意:阴都穴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胃[7]。
142 灸法可灸[2][7][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食吕穴的配伍阴都穴配建里、足三里,有理中气,和胃肠的作用,主治腹胀,肠鸣,腹痛。
阴都配天枢、中脘、支沟、足三里,治便秘[7]。
阴都配大椎、间使、陶道、后溪,治疟疾[7]。
16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身寒热,阴都主之。心满气逆,阴都主之。
《针灸大成》:肺胀膨膨,气抢胁下热满痛,阴都、太渊、肺俞。
《针灸集成》:盗汗不止。
17 食吕穴研究进展宋以前:三经 《内经》《难经》《甲乙经》
针灸学早期的经典理论比较驳杂和粗略,但有很多实用的经验疗法。此时期著作理论层面影响力大。
宋以后:《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资生经》
明清针灸学著作,理论方面较为成熟和成系统。尤其是手法方面,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此时期著作临床层面影响力大。现在传统针灸临床实际上是在沿用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
另外在 秘籍网 或者 医书网 里收藏了很多针灸书籍,对针灸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一下
中医灸法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超清版)
中医针灸一本通(超清版)
中医针灸健康指南(超清版)
中医针灸证治诀(超清版)
中华奇穴大成-看医学网
中华现代针灸验方荟萃(杜立宽)
中华艺术针灸集(超清版)
中华针灸学(赵尔康)
中国传统实用针灸学(超清版)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超清版)
中国头皮针(朱明清)
中国实用刺血疗法(谭德福)
中国实用芒针治疗(杨兆钢)
中国微针疗法(郭长青)
中国手针疗法(王富春)
中国新针灸学汇编(张中和)
中国最新针灸疗法--百病神针
中国梅花针 第二版 钟梅泉
中国特种针法临症全书(尹远平)
中国特种针法全书(冯春祥)
中国特种针法(孙启凤)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超清版)
中国足针疗法(李家康)
中国针术临床实践(陈积祥)
中国针灸临床治疗学(臧郁文)
中国针灸全图 使用指南(周立群)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
针法灸法图解(蔺云桂)
针灸七字经(黄荣活)
针灸三法的应用——刺血、燔针、发泡灸(南正九)
针灸三绝(高维滨)
针灸三通法临床应用(贺普仁)
针灸与按摩(辽宁中医学院)
针灸临床取穴图解(北京中医学院编)
针灸临床处方速记口袋书(超清版)
针灸临床妙用
针灸临床妙用(郑其伟)
针灸临床学(孙申田)
针灸临床治疗学(胡武光)
针灸临床治疗歌诀(郭效宗)
针灸临床特色疗法(超清版)
针灸临床笔记(超清版)
针灸临床经验汇集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焦国瑞)
针灸临床选要(陈全新)
针灸临床配方手册(于致顺)
针灸临床问答(张学全)
针灸临证精要(阎润茗)
针灸五输穴应用(杨维杰)
针灸从神论治精神疾病(超清版)
针灸保健学(何树槐)
针灸保健防病(张仁)
针灸健身术
针灸健身术(梁保义)
针灸六绝——针灸治疗神经疑难病(高维滨)
针灸减肥速成手册(超清版)
针灸助学歌诀(超清版)
针灸医学宝典(王启才)
针灸医学文摘(林昭庚)
针灸医家治病妙法(一)钟起哲
针灸医案选读(超清版)
针灸医桉与临症备急(张济民)
针灸医籍选译(王顺)
针灸医经选(张吉)
针灸十四经治病概要(熊修五)
针灸十绝招(彭敏)
针灸取穴图解(汉英对照超清版)
针灸取穴纲要(耿恩广)
针灸名医经典医桉(赵寿毛)
针灸名家医案精选导读(赵建新)
针灸名家:陆瘦燕学术经验集(陆焱垚)
针灸名着集成(黄龙祥)
针灸器械应用百问(杨华元)
针灸图说(高清彩图版)
针灸基础理论及方法(王炫燊)
针灸处方学(王岱)
针灸处方指南(朱玉祥)
针灸处方集(阎洪臣)
针灸大全(1958年版)
针灸大成新编(杨继洲)
针灸大成(明)杨继洲
针灸奇法治病术(符文彬)
针灸妇科学研究进展(李复峰)
针灸妙方治百病(王云凯)
针灸子午流注选摘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池澄清)
针灸学(谷世喆)
针灸学七字歌诀(超清版)
针灸学基础(超清版)
针灸学新论(林昭庚)
针灸学新论(超清版)
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 (上册)郭长青
针灸学笔记图解(超清版)
针灸学表解(李瑞)
针灸学释难(增订本)李鼎
针灸学(刘冠军)
针灸实验录(申倬彬)
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吕景山)
针灸康复学(唐赤蓉)
针灸心传(高立山)
针灸心悟(高立山)
针灸心扉(高立山)
针灸心语(高立山)
针灸意外桉例选析(伦新)
针灸手册(靳瑞)
针灸探微(谢文志)
针灸推拿全书(李学武)
针灸推拿医籍选(李继福)
针灸推拿及经络实用技术(詹文涛)
针灸推拿基础与临床(张立德)
针灸推拿学(严洁)
针灸推拿学(超清版)
针灸推拿应用解剖与临床(严振国)
针灸推拿技术(超清版)
针灸推拿概要(刘茜)
针灸推拿治疗学(周文新)
针灸推拿疗法(张登部)
针灸撷英(高希言)
针灸数据挖掘与临床决策(超清版)
针灸断病法则
针灸新义(祁越)
针灸新医疗法(遵义医学院)
针灸新穴精选(李红阳)
针灸时间治疗学(李磊)
针灸明理与临证(刘冠军)
针灸易学新法(张崇一)
针灸易学(清)李守先
针灸有效点图解(郭效宗)
针灸有效点理论与临床(郭效宗)
针灸有效病症(方幼安)
针灸枢要(陈克勤)
针灸歌诀800首(董明强)
针灸歌诀歌赋259首(蔡文)
针灸歌诀配彩色图谱(高清彩图版)
针灸歌赋处方集解(施震)
针灸歌赋校释(施土生)
针灸歌赋选读(李磊)
针灸歌赋选(宫艳华)
针灸歌赋集成(张应泰)
针灸歌赋集注(王森)
针灸治法与处方歌诀(文碧玲)
针灸治法与处方(超清版)
针灸治疗五官科常见病(超清版)
针灸治疗失眠(超清版)
针灸治疗学(超清版)
针灸治疗学(高清版)
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宋代天圣针灸铜人
本文2023-10-05 11:56: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0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