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是干什么的?
潘石屹,男,1963年11月14日出生于甘肃天水,著名地产商,SOHO中国的董事长,公司掌管着在中国的商业地产领域的开发业务。
大学毕业后到国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起开始在深圳和海南开创自己的房地产开发生涯。1992年,潘石屹与合作人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房地产。1995年,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11日匿名人士指出潘石屹将撤出上海投资占SOHO总量75%,潘石屹对此作出否认。
2014年7月23日,潘石屹夫妇参观了Facebook。2014年7月24日,潘石屹微博披露,他和妻子张欣参观美国科技公司苹果公司,苹果CEO库克亲自接待并讲解他们新的办公楼。
2014年7月24日,SOHO中国基金会向哈佛大学捐款1500万美金一事,引起巨大争议。2014年10月29日,SOHO中国又与耶鲁大学签订捐助协议,向耶鲁大学捐赠1500万美元。
您可能仅仅看到成功者衣锦还乡,春风得意的样子,让人好羡慕。但他们成功之前是什么样,您知道吗?有的朋友可能知道,有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千万明白,谁成功前都是伤痕累累。这个“累累伤痕”,有的是自己在不懈地努力中“磕碰”的,有的则是别人看自己“不是那块料”贬低的。但不管怎么样,伤痕累累是实实在的。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于北京时间2013年2月25日上午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度夺得最佳导演奖。同时李安成为史上首位凭借执导3D**获得奥斯卡奖的导演。李安梅开二度再获最佳导演奖,《少年派》揽四奖成最大赢家,让李安不仅心花怒放,还喜形于色,频频亲吻小金人。但有谁知道,他成功之前的“伤痕累累”?据媒体报道,李安先生38岁才得到拍片的机会,42岁才在柏林得到他第一个金熊奖,38岁以前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在纽约寻找他的**梦。“除了端盘子,他干了所有纽约未成名的艺术家干过的事”,在家带孩子、做饭、写剧本、去片场扛大包……一个38岁还一事无成打散工的男人,难怪他岳老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给钱也不是,不给钱也不是,只能摇头叹息,后悔死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百无一用的死“文青”。在一次三人讲座中,李安先生在老友陈文茜道出这样一段鲜为人知但又不乏意味深长的话。
李安先生成名之前伤痕累累,世界上的哪一个人成名之前不是遍体鳞伤呢?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逮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和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无比,老师都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和群,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在申请苏黎士技术学院时也曾被拒绝。
原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有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意愿。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父亲,曾哀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
…………
中国大陆地区的成功人士更不例外。
在地产界赫赫有名的潘石屹,1963年生于甘肃天水农村,转学到县城中,开始了他人生漂泊的开始。那时候,由于自己农村口音很重,所以到县城高中整天都低着头,到毕业了也不知道学校的教学楼究竟有多高。不像现在,每天到一个地方一定先看看这个地方最高的楼到底有多高,根据这个高度盘算自己相关联的生意。1987年底,潘石屹第一次南下广州、深圳,到达南头关时,身上就只剩80多块钱了,这便是他的“创业资本”。由于未有“边境通行证”,这笔“创业资本”还得命出50元钱请人带路,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偷爬进了深圳特区。进了深圳特区,潘石屹首先为一日三餐而奔命,不久进了一家咨询公司,那时候的咨询公司就是皮包公司,电脑培训,给香港游客带路、接待内地厂长、经理旅游,什么挣钱就干什么。由于语言不通,饮食习惯不适应,深圳的生活始终让渊石屹适应不了,所以,他感到非常压抑。两年后,潘石屹便向公司主动请缨南下海南。可那时海南非常缺电,照明用的电都是自己发电机发的。半年后,随着经济低潮的来临,大部分“淘金者”都撤了,潘石屹决定留下来碰碰运气。“碰运气”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理个发两块钱,他又要跟人家砍砍价,比起想当初“青面兽”杨志卖刀毫无二致。晚上睡在沙滩上,还要把衣服埋在沙底下,生怕夜深人静小偷给偷跑了;在别人房间看春节联欢晚会,看一半就被房东轰了出来。这就是潘石屹如今光鲜背后的过去。
成功正如培根所说:“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厄运中被显示”也好,还是人们常讲的“被人嘲笑的庸才,极有可能是放错地方的天才”也罢,任何人的成功,其背后一部不可逾越的心酸史。谁渴望逾越,或有背景逾越,其结果都是更加失败。因为,没有任何磨炼的成功,其根基是极其不牢固的。对此,有朋友讲,“磨炼是福”、“受苦是营养”,恐怕都在于此吧!那么,就让我们早早有这个意识,快乐地面对艰难困苦吧,不管“抱手而立伺候权贵”,还是“动手操劳搅拌泥灰”,伤痕累累是必须的。
不少父母忌讳与孩子谈钱,害怕太早对孩子灌输金钱观,会令他们一切向钱看。古今中外,很多富豪之所以能够迅速积累财富并使财富创造巨大价值,这和他们的理财观念和能力密不可分在教育孩子金钱财富观念上,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富豪在教育子女的金钱观、理财观方面都不吝惜时间与精力,那么富豪们是如何培养子女金钱和理财观?
李嘉诚:苦难是最好的学校
虽然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李泽楷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但是拥有巨富的李嘉诚毫不娇惯两个儿子,从小就让他们接受苦难教育,并且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教导他们节俭。他用生活的道理教导儿子。温室里的幼苗不能茁壮成长,他就带他们看外面的艰辛,比如:一同坐电车坐巴士,看路边报摊小女孩边卖报纸边学习功课那种苦学态度。
李嘉诚认为父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下一代的将来影响很大。李嘉诚每次给孩子零花钱时,先按10%的比例扣下一部分,名曰所得税。这样,小孩在花钱时不得不事前进行仔细盘算,做一个全盘和长久考虑。当孩子在外地读书时,李嘉诚给他们开了两个银行账户,其中一个账户上的钱他们绝对不能动用,这些是准备给他们完成博士课程的费用。如果要使用另一个账户的金钱,他们必须写信给李嘉诚报告,他会在24小时内回复。后来因为他们功课太多,才接受他们要求改用电话说明。
1990年,做了4年打工族的李泽楷,在父亲的指令下回港。李泽楷顺从父亲,也许是他厌倦了异国打工生涯,也许认为父亲的公司里更可“随心所欲”,大展拳脚。
李嘉诚并不以为小儿子的实习期已结束,只安排他到和记黄埔做普通职员,跟随行政总裁马世民学艺。马世民则安排他到旗下的公司工作,这与他喜欢的电脑工作基本对口。最初的日子,李泽楷向父亲抱怨薪水太低,还不及加拿大的1/10,是集团内薪水最低的,都抵不上清洁工。李嘉诚说:“你不是,我才是全集团最低的!”李嘉诚从集团支取的薪金才5000港元。
比尔盖茨:从小培养劳动意识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赚钱的速度快得惊人,仅用十几年时间就积累了富敌数国的庞大资产,这实在是一个财富神话。
然而,这位世界首富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
比尔·盖茨还严格控制着孩子们的零花钱,在他的要求下每个孩子都需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并且不能向大人寻求帮助,从小就培养他们付出才有回报的劳动意识。
比尔·盖茨父母的教育经中有非常重要的五个字:“尊重,坦诚,爱。”这是为人父母者的眼光和格局,因为父母信任和支持,比尔·盖茨才能走出人生辉煌的第一步。
同样,当比尔·盖茨成为父亲以后,他也继续发扬着父母的教育理念,从不去干涉孩子们的职业规划,并且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的“爱好”提供便利,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
虽然零花钱给的不多,也从不鼓励自己的孩子买奢侈品,但是对于他们的兴趣爱好,盖茨都会100%支持。詹妮弗从小就对马术运动很感兴趣,从6岁开始学骑马了。长大后,她的梦想就是成为世界一流的骑手。
詹妮弗参加比赛,盖茨夫妇也会亲自到现场为她加油打气,现在全美马术协会的排名里,詹妮弗排在障碍赛第19位,已然是国家级选手水平了。
2017年21岁的她在马术比赛中赢得了10万美元奖金,如今个人积累的比赛奖金就已经超过了百万。
巴菲特:内在品质才是一生的财富
生为股神巴菲特的儿子,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是一辈子不用为物质烦恼,是随时享用世界上最好的资源,还是不用努力也可以获得成功呢?
答案是,都不是。巴菲特的儿子彼得,离开大学后,独立生活,不仅要负责音乐室的开销,还有房贷的压力,与普通年轻人没什么两样,为工作和生活不停地打拼,在19岁时,获得有限的财产以后,不再从父亲那里获得任何财产。与普通作曲家和音乐家一样,只能通过自己最新一部作品来体现自身价值。彼得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成为一名优秀的作曲家,赢得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的“艾美奖”。
彼得说,自己很幸运能够生在巴菲特家族里,并非是物质,其实他从小并没有享受得到过多的物质,而是他从家族里接受非常好的家庭教育,从父亲身上学到很好的人生哲理。
潘石屹:节约能成就未来的财富
偶像剧中的富二代,常常穿梭在高档餐厅,浑身名牌,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潘石屹的孩子,虽然出生在大富之家,却很少有机会享受奢华生活。在穷苦人家出生的潘石屹从小教导儿子要勤俭节约。潘石屹曾对儿子说“孩子,正是因为你出生在富有的家庭,更需要在生活中学会节省。自己带盒饭,并不是吝啬,而是一种合理的节约。有时候,贫穷反而能成为将来的财富。”见孩子不解,潘石屹干脆讲起了自己当年的故事:“爸爸刚到海南创业的时候,没有钱住宾馆,晚上只能睡在天涯海角的沙滩上,又担心衣裤被流浪汉偷走,每晚临睡前,我都先在沙滩上挖一个深坑,把衣裤埋进去,睡到上面压着才放心。第二天穿上衣服,身上的沙子淅淅沥沥直往下掉。”潘石屹说得风趣,可孩子听了却难过地低下了头。
王健林:给5个亿,让他“交学费”
王健林曾称“给儿子5亿元‘上当20次’交学费”的钱。如今,王思聪的身份是普思投资董事长,万达集团董事。
普思投资,这个PE基金,在王健林眼中,纯粹是给儿子练手用的,在采访中王健林表示:“我不过问他任何投资计划,就准备一些钱,让他自己干5年,上20次当。看看能不能成。
经过6年的发展,现在普思投资的官网上展示出了20个投资案例,其中5家公司已IPO,两家已经申报上市,最成功的一笔有5倍的投资回报。
董明珠:独立和低调
董明珠是位单身母亲,儿子2岁时,丈夫病逝。孩子5岁之前,是在董明珠手上长大的,无论是出差也好,到哪里也好,几乎没有离开过她。
进入格力以来,董明珠儿子一直都是“留守儿童”。董明珠曾想过:“有时,我真想放弃所有的一切,好好地陪儿子。我甚至想,要是我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就好了,也许那样,儿子会更幸福……
在这样的环境下,董明珠的儿子很早就学会了独立的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董明珠的儿子十分低调,他即便有着强大的后台,在外面也从来不和任何人说自己的母亲是谁。甚至有些人还以为他的妈妈是一名律师,因为董明珠的儿子是学律师的。
身为“高、富、帅”,董明珠的儿子应该是众星捧月,开着豪车住着洋房,周围全是美女。然而事实上却截然相反。没有女朋友,开着十几万的小车,工资月薪5000,连房子都是租的!
董明珠的儿子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就连照片网上都找不到。不过每次提到儿子,一脸严肃的董明珠脸上总是会绽开美丽的笑容。这是她的骄傲,除了格力以外,最让她感到自豪的事情。
潘石屹,一位被看作是当今中国最活跃、最具有鲜明个性的房地产领袖之一。他与妻子张欣在1995年共同创立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作为董事长,他一直掌管着公司在中国的商业地产领域的开发业务。尤其在北京的CBD,他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在这个区域,无论在建筑的规模上还是在项目的销售额上,SOHO中国都是最大的开发商,并为中国首都大胆引入了标志性的当代建筑。
潘石屹以前卫著称,他是新一代私营企业的创业先锋,而且他所推广的将居住与工作合二为一的SOHO模式(小型办公,居家办公)也深入人心。作为SOHO中国董事长,他开发的项目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这主要归功于他高超的营销艺术和对中国投资者及中小企业需求的准确定位。 此外,他对待生活与事业的达观、机变与坦率,也使他成为一个公众典范,媒体红人。
潘石屹也是中国网络时代与大众传媒最早的拥趸之一。他成功地利用其个人博客和微博推广SOHO品牌,这个博客在十多个主流门户网站上落户,只新浪一家网站的浏览量就达数千万。他还通过博客、网聊、微博以及众多重要的会议(如:世界经济论坛、亚洲企业领袖协会、博鳌亚洲论坛等)上的发言,分享他的见闻及观点,生动地向公众宣讲行业趋势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话题。
潘石屹,1963年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1982年从中国石油管道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原国家石油部工作。一九八七年辞职下海到深圳、海南,后到北京,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他与合伙人在1992年共同创立北京万通有限责任公司。在许多中国人眼里,潘石屹的生活,就是一个出身西部贫困地区的年轻人,如何坚持梦想,展现商业才能与进取精神,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最终跻身行业前锋的成功故事。 潘石屹也非常热心公益,他与张欣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基金会,旨在通过资助教育而改变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家庭的命运。
古人教育子女、主要是从忠孝节义四方面来要求。
1、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第一要义。教育子女要尽孝。
2、如果国家有难,忠孝难两全时,要以大义为重,大义就是尽忠,就是在忠孝选择时,要以忠为优先。教育子女要尽忠。
3、节是指,做事讲信用、守规矩,古人对礼上的规矩要求很严。没信用,没规矩是很严重的事。教育子女要讲信用。
4、义,指义气、情义。教育子女要做人要情义。
另外,古人对孩子的教育还更体现在,环境方面(教育子女要向好人学习):
如,大多数人的孩子求学,要求道德家(品德好),而不是名家(富贵人家多求名家)。
又如,孟母三迁就是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孩子读书了:对孩子读书后的要求,除上面的要求外还要有,功名(成绩)之类的。
至于儒空本身的,仁义礼智信,并非是是通用要求,而只是儒家学子的专项要求,但与古人的要求并不相违,只是讲法不同,又多了一个智(头脑清醒,理智)字。
导读:投入了几乎全部身家却迟迟得不到回报,再叠加调控影响,即便这次易小迪并未选择“佛系躺平”,被迫卖项目、卖物业,但融不到新鲜血液依旧难逃爆雷命运。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易小迪的名字上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还是和李亚鹏打造阳光100中国雪山艺术小镇的时候。这场联姻六年前在行业里激起了一些水花,但没能给他带来实质的收益。
身为与冯仑、潘石屹齐名的“万通六君子”核心人物之一,易小迪在多年前就收获了在行业里的名气。但离开万通之后,他行事显得颇为低调,几乎从不引人注意。直到不久前,阳光100中国自爆债务违约。
易小迪大概也不会想到,作为初代地产“明星”,时隔多年再次声名大噪,竟然是由其一手创办的上市房企爆雷所致。
延续的地产梦
相较于大家熟悉的恒大,阳光100中国无论名气还是规模都要小得多,之所以能够引发 社会 关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板易小迪的个人流量。
公开资料显示,易小迪1964年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家庭。凭借自己努力,先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及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8年,两大名校毕业的易小迪年仅24岁,正是踌躇满志之时,被当时在海南省委体改委工作的冯仑看中,受邀赶赴海南。
在这里,他认识了潘石屹、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5人,并共同创立了海南万通,人称“万通六君子”。
乘着时代的东风,海南万通成为当年海南淘金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也创造了房地产界最早的神话。
时隔多年,潘石屹想起那段时间仍旧感叹:跟做梦一样,一会儿一个价,转手就是上百万。
然而,由于内部权力和利益分配问题产生分歧,六人合作不久即带着各自的“第一桶金”分道扬镳。
经历了风云变幻的地产30余年,万通在“大哥”冯仑独自掌控下已经变得不像一家典型房企。冯仑渐渐开始热衷于一边分享故事、一边讲脱口秀。
王启富和刘军则隐入幕后,转向投资领域,一个进军 体育 产业,一个进入农业 科技 行业。
反差最大的当属潘石屹,起初只是财务负责人,后来独自创办SOHO中国卖写字楼,反成了六人中名气最大的一个。然而如今时代东风已过,又迅速跌落谷底,想要出清资产而不得。
至此,能够始终如一坚守在房地产赛道上的,仅剩易小迪一人。
1999年,易小迪离开海南万通不久,就动身前往北京另起炉灶,着手创办阳光100中国,延续自己的地产梦。
后来,曾经的伙伴、作为海南万通法人和总经理的王功权,在先后经历了投资人、职业经理人履历之后,前来投奔这位昔日的总经理助理。从2015年8月3日至今,王功权担任阳光100中国非执行董事一职。
真·佛系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阳光100中国的爆雷之所以引发较大关注,还在于其失败原因,与此前爆雷的规模房企均大相径庭。
不同于泰禾、富力等绝大多数高杠杆房企的激进扩张策略,阳光100中国尽管创立较早,且开局抓了“一手好牌”,但企业中后期发展过程称得上谨小慎微。
最初在北京CBD成功开发阳光100国际公寓项目之后,阳光100中国又接连在天津、重庆、长沙、济南、南宁等十几个城市开发了20多个住宅项目。
2004-2008年,阳光100中国迎来高光时刻,连续5年位列全国百强房企TOP10。彼时如恒大、碧桂园、龙湖、世茂等一众知名民营房企,就如现在的阳光100中国一般名不见经传。
然而,贫苦出身的易小迪飞上枝头之后,非但没有像其他房企一般,走疯狂拿地、举债、扩张的“常规”路线,反而表现得十分克制。
或是由于亲眼见识了海南楼市泡沫破裂的惨剧,原本就笃信佛教的易小迪日渐佛系,阳光100中国在发展上也绝不“冒进”。
在城市选择上,阳光100中国开始专攻二三线城市,把“不拿地王”作为底线,每个城市的拿地楼面价都有一个严格标准。
在如今看来,这样的优秀品质堪称行业楷模。然而,在那个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年代,易小迪的“谨慎”却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使阳光100中国白白错失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良机,最终被远远抛在了身后。
数据显示,2004年阳光100中国高光时刻销售额为30亿元。直到2014年上市,11年时间其销售额仅翻了一倍,约为6667亿元。
事实上,一切皆由性格决定。用冯仑的话说,潘石屹信佛是装神弄鬼,易小迪是真信佛。
同时,作为名噪一时的初代地产人,他并非不了解行业动态,也知道自己的经营策略将会错失良机。
易小迪说:“要是房地产继续疯狂下去的话,拿地王的人估计还能继续赚到钱,但是我不羡慕他们,因为这是他冒险得来的。”
王功权曾评价他:“假如某天大家都失败了,易小迪的心理抗挫伤能力会最强,会比别人更早站起来。”
潘石屹也曾在书中写道:“在我困难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总是易小迪,他不一定会给我多少物质上的帮助,但他的讲话会给我力量,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
然而,“六君子”中最让人放心的易小迪最终还是倒在了时代的浪潮下。
融资告破,自爆违约
即便爆雷,也不难看出易小迪的佛系性格:其他房企都是被债权人、供应商之类的爆出违约消息,只有阳光100中国是“自爆”。
12月6日,阳光100中国公告称,一笔17亿美元2021年12月5日到期的1050%优先票据未能如期支付,已发生违约事件。
事实上,这已不是阳光100中国第一次爆雷。早在今年8月11日,阳光100中国就公告称,未能于到期日支付2021年债券的本金和溢价,已发生了违约事件,同时违约还触发了2022年到期的金额高达2196美元、利率为13%的优先绿色票据的交叉违约条款。
同时,违约事件还将触发该公司其他债务工具的交叉违约,其中就包括这笔17亿美元的优先票据。
阳光100中国在公告中指出,由于中国金融机构加强资金流动监管及收紧放款,企业原定的融资计划无法达成预期,违约事件继续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结果早在年中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就已初现端倪。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阳光100中国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12亿元;企业对应的贷款和借款总额25628亿元,其中须于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高达12628亿元。
只不过,前后泰禾、华夏幸福,后有恒大、富力等千亿规模房企,少有人关注前10月销售额仅2795亿元的阳光100中国。
业内普遍认为,阳光100中国作为老牌房企,其失败除了由于易小迪性格保守,导致早年错失扩张良机之外,还跟企业转型失利直接相关。
不同于恒大高调大跨度造车,阳光100中国的转型相关度很高,且跨度并不大。其失败的根源还是“时机”。
时机与实力缺一不可
自2014年上市之后,易小迪也觉察到自己在住宅领域失速,并非长久之计。恰逢正值上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刻,阳光100中国便宣布从住宅产品开发商向商业地产运营商全面转型。
在易小迪的计划中,新的阳光100中国将从3条赛道打开突破口,分别为位于郊区、以阿尔勒文旅小镇为代表的复合型住区,位于城市、以凤凰街为代表的商业街区综合体以及命名为喜马拉雅的服务式公寓。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其接盘雪山小镇项目。
2015年前后,由李亚鹏开发的204万平方米文旅项目——丽江雪山艺术小镇遭遇资金困境,负债累累。
在易小迪看来,文旅小镇不失为房地产商转型运营的一个好途径,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毫不犹豫地出资194亿元收购雪山小镇项目51%权益,主导项目后续运营,以期盘活资产。
然而,彼时全国范围内的文旅小镇都几无成功先例,阳光100中国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销售及运营情况均不理想。
2015-2020年5年间,雪山小镇共销售148万平方米,不及收购面积的1/10,销售单价也从2015的195万元/平方米到2020年的152万元/平方米,不升反降。
投入了几乎全部身家却迟迟得不到回报,再叠加调控影响,即便这次易小迪并未选择“佛系躺平”,被迫卖项目、卖物业,但融不到新鲜血液依旧难逃爆雷命运。
有资深行业人士向观察者网分析称,文旅小镇、商业综合体等项目耗资大、回报周期长,且对运营经验的要求也极高,即便如万达、融创等实力雄厚的头部公司来操作,其间风险也同样不小,根本不是早已与时代脱节且实力不足的阳光100中国所能把握和承受的。
要知道,如今无论转型商业较为成功的龙湖天街、华润万家、中粮大悦城,还是转型文旅较为成功的融创文旅城,几乎都是在近年来住宅开发领域做到头部、遭遇瓶颈和强调控之后,才开始收缩住宅领域战线,在运营领域寻求突破和转型,大力发展而来的。
时势造英雄,古今皆如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易小迪对于开发商转型商业、文旅等运营商的设想并无问题,错只错在时机选择太过超前,且错误地估算了政策形势与自身实力。回溯阳光100中国的发展,错过的风口不会再来,这些年试错沉没成本太多。前路漫漫,凶吉未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潘石屹夫妇在国家遇到困难时一毛不拔,被网友们拔出以前许多丑陋的行为,让大家唾弃,相信这种恶人终有一天会得到他应有的报应。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一年,世界各地灾难频繁发生,人心的善恶也是从危难中体现出来的,许多富豪有钱人、明星纷纷献出自己一份力,共同抗击灾难。当然也有一些知名人士因为捐款较少被大家批评。其实,大家这么做从好的来讲,是为了国家,要从坏的来讲,有一点道德绑架的成分,不过大家都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大家庭。
但是有一些知名人士确实很过分,像潘石屹夫妻,在这种情况下是一分钱也没有捐赠,让网友们愤怒不已,这一行为让网友们发现了他们更多令人发指的行为。汶川地震时,潘石屹夫妻居然只捐了两百万,这对当时已经有上亿资产的他们来说就是一粒米,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铁公鸡。
潘石屹是出生在甘肃,从小受到的教育质量很高,潘石屹也很争气,考上了好学校,大学毕业后,分到了国家企业,事业干的风生水起。但是他有远大抱负,辞职后开始经商,看中了当时的市场,慢慢地钱越赚越多,后来认识了妻子张欣,两人创办了SOHO中国,公司发展很好,那时他可是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很多人心中的偶像。
然而,潘石屹发家致富后,拿着钱与哈佛大学签订了一千五百万的助学金协议,后又与耶鲁大学签订了资助协议,夫妻两人的资助金额有几个亿,潘石屹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资助我国贫困学生有更好的教育,简直是放屁,傻子都知道,贫困学生哪里有钱去国外读这么好的大学,出去的都是拔尖的、有钱的孩子,当他俩孩子被哈佛和耶鲁录取了,大家明白他这是为自己打算呢,这让大家对他大跌眼界。
网名们又对他进行深挖,发现潘石屹曾经为了赚钱,居然动了自己家的祖坟,真是忘本,这种人令人发指,网友们都唾弃他,让他离开,如果没有祖国,他算个屁。潘石屹夫妻两人的行为与那些令人感动的捐出自己血汗钱的人们,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潘石屹是干什么的?
本文2023-10-05 14:17: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