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5读书《师德,师爱:做一名阳光教师》笔记2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4收藏

20191105读书《师德,师爱:做一名阳光教师》笔记2,第1张

摘要:

前言(第2页)

教师阳光心态的价值:

坚定理想,强化信念——阳光心态是自我成就的动力:积极心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阳光心态是师德的语言:师德是教师心态的表达,师德是心态的内涵,心态体现师德的价值。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规范。

追求乐业,快乐教学——阳光心态是教育的智慧:良好心态能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乐观包容,享受生活——阳光心态是人际互动的源泉。

本书从6个方面讲述了阳光教师所必备的素质,从内容框架而言,从当代教师职业生活实际出发,把精要的论述与经典的事例结合起来,增加了本书可读性。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但不断锤炼和陶冶师德,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成为大家敬爱的阳光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录

第1章  教师教育需要,阳光更需要阳光教师

第2章  坚定理想教育信念,筑牢精神支柱

第3章  追求乐业远离苦教,做教育的享受者

第4章  保持乐观包容差异,放下工作中的“不快”

第5章  关爱学生无私奉献,时刻把学生放在心里

第6章  对所有人自信满满,教育才有成功的可能

第7章  善于将自己归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第1章  教育需要阳光,更需要阳光教师

第1小节:教师就是学校的一张无形“名片”。

教育需要梦想,梦想成就教育,正是因为梦想才让教育,产生了激情,正是因为梦想才让教育生发活力,正是因为梦想才支撑起教育明天与希望。

通过实例:殷老师关爱孩子的故事。我理想中的学校,要有一片美丽精致的校园;要有一间舒适温馨的教室;要有一名英明智慧的校长;要有一群优雅幸福的老师;要有一群快乐自由的学生;要有一套丰富独特的课程;还要有。。。。。

学生是教师生命发展与延伸。教师把自己的生命情感,态度以及人格智慧,投入到教育实践之中,将自己的人格精神融入学生的心灵,从而使他们能够滋润学生的生命世界,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个体未来生活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扩展着自己。

还有什么东西比自己的生命的增值更让人幸福的呢?还有什么会比看到自己所教育的学生茁壮成长,更加令教师感到幸福和自豪的呢?

教师职业是教师人生幸福的源泉。从学生不断进步中领会到幸福,从家长的充分信任中感到幸福,从切实的工作中体味到幸福,从展示自己闪光点的过程中收获到幸福。

个人感悟:通过学习殷老师关爱学生的案例,通过作者描绘理想学校的美丽蓝图,通过教师育人,成就学生,见证学生的成长,这是教师人生幸福的源泉。让我再次感受到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正是来自学生茁壮的成长。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一种实现的方式。

问题一:什么是阳光心态,阳光心态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阳光心态是一种知足、感恩、达观、豁达的心态,是一种健康的美好的心态它能让人心境良好、人际关系正常,适应环境,力所能及改变环境,有利于人格健康

它的最终目标是让人开心

问题二:阳光工程的三大目的和三大保障 三大目的:1、撬动民间资本,促进货币流通,防止资金外流;

2、解决五大类人群“工农散学兵”的就业问题;

3、培养一批有魄力有胆识有素质的现代化商人;

三大保障:1、五级三晋责任制;2、宏观调控;3、《生活经营管理二十条》。

朋友,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一起探讨。祝你好运。

问题三:阳光工程是国家行为吗?宏观调控的三大目的和六大意义是什么 你首先国 家行为的定性,行业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是宏观调控是一个guo家的中央zheng府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总体进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调节和控制,是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问题四:晒酱的目的是什么 “晒”是指采用传统的酱油生产方法――晒露法制备酱油,主要目的是发酵(增加微生物的活动),酱油的原料一般是大豆和小麦,制成曲经过阳光照射之后,原料中的多糖会部分降解为单糖,还原糖的成分增加;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部分糖和氨基酸起生化反应(葡萄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氨基葡萄糖),转化为天然色素,酱油色泽增加。由于这些反应的产生,酱油中氨基酸、肽类等有机成分增加,营养价值较大。而经过这种缓慢的发酵过程,也形成了酯类等香气成分。相比现在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制备的酱油,从风味、感观和香气上都有不错提升。

问题五:阳光教育是什么 阳光教育:它以引导师生形成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通过一系列以人为本的“阳光环境”的打造和“阳光策略”的实施,形成以“阳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实现学校精神灵魂的升华和品位的提升。 阳光教育包括阳光教师的培养、阳光学生的成长、阳光课堂的建设、阳光管理的实施、阳光校园环境的建设。 阳光教师 阳光教师除了教给孩子知识,培育孩子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种行为引领,一种思想启示。阳光教师应具备精湛的教学技艺,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要善于化僵持为和缓,化尴尬为融洽,化难堪为大度,化艰险为挑战,化困难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化痛苦为愉悦,化理念为行动,化阴霾为阳光,化腐朽为神奇,化希望为企盼。 阳光教师,面对教育,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孩子,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发展,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 这样的教师,才是将教育视为一种快乐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才是孩子们最爱的教师。成为阳光教师,要经过“十二项修炼”,了解“帮助孩子二十条”,明白“十六知晓”。 教师的“十二修炼”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 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 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涌泉; 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 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 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 学生行为规范“八个一” 每天多一点微笑(每天给父母、给老师同学、给其他遇见的人:一张微笑的脸,一句关心的话,一个友好的挥手。) 每天多一份快乐(“捡起了一个垃圾,你就拥有了一份快乐!”在任何地方,你都会拥有快乐!) 每天多一份责任(“我成长,我负责!”做家务,在社区参加劳动都是我应该做的!) 每天多一次帮助(“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帮助他人,每天让我的心中开出一朵小花!)每天多一个问号(“今天,你提问了吗?”在学习上、课堂上学会提问,并准备一个疑问本。) 每天多一点包容(别人比我强,为他高兴;我比别人棒,应该虚心。培养自己对大自然、小动物的包容之心。) 每天多养成一个好习惯(“四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正确的写字姿势。“一时早,时时早;一事早,事事早”。) 每天多一份自信(相信自己有明确的成长目标,相信自己会努力地争取,相信自己会获得好的成绩!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别人!)

问题六:阳光的目的是什么a建立积极的价值观b获得健康的人生 题干不全,无法解答

请将题目材料补充完整

以便解答

问题七:阳光工程是国家行为吗?宏观调控的三大目的和六大意义是什么 你首先国 家行为的定性,行业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是宏观调控是一个guo家的中央zheng府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总体进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调节和控制,是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问题八:阳光校园是什么意思 阳光校园即充满活力的校园。

提出这个口号的主要目的是,现在学生都不太爱运动了,有是家长怕受伤也是原因之一,所以现在学生体质差,要鼓励大家动起来。

20美金的价值

父亲下班回家很晚了,5岁的儿子在门旁等他。“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爸爸,你1小时赚多少钱?”“我1小时赚20美金。”“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非常生气。

约1小时后,他平静了下来,开始想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于是,父亲走进儿子房间,给了孩子10美金。

“爸爸,谢谢你。”小孩欢笑着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弄皱的钞票,慢慢数着。爸爸问:“为什么你已经有了钱还要?”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现在够了。”孩子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时间可以换来金钱,也可以换来家庭的亲情和快乐。给孩子、家庭挤出些时间吧,因为有些东西拿钱买不到,有些东西错过了永远没法弥补。

培养心理阳光的孩子教育专家给了9个建议

1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间里。”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即便他看不见您,他心里也会知道您在那里。专家说,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大人需要去“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

2满足孩子要有度

儿童精神病科医生托马斯博士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

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

正确的做法是:拖延一些。比如,孩子饿了,可以让他等上几分钟。不要屈从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绝孩子一些要求,会更有助于他获得精神的平静。

3孩子发火的时候冷处理

孩子发火,第一个办法是转移注意力,就是想办法让他去自己的房间发火。没有了观众,他自己慢慢地就会安静下来。另外说“不”的时候,不要干巴巴地说不,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行。即便孩子听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对他的耐心和尊重;家长之间要意见一致,不能一个说行,一个说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时可以给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

4正视他的缺陷

如果孩子和别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了,耳朵形状有问题,或者性格与行为很偏激,家长一定不要否认这些事实。而是积极和他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者接受现实。在这方面,去找专家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小孩子一般会把专家(比如医生)的话当回事。

5批评,对事不对人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比如,孩子弄坏了妈妈的首饰:这样说是对的:“你看,如果你去玩你没权利玩的东西,就会发生这样糟糕事。"这样说是错的:“你太坏了,你怎么能弄坏我的首饰呢你成心不让妈妈戴了!"第一句明确告诉了孩子,他的错误在于他“动了不该动的东西”,并没否定孩子的人品。第二句话则为孩子定了性,使他很沮丧,打击了他做好孩子的自信心。

6放手让他做

让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将来他会更积极主动地做事。不要过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说话,替孩子做决定。越俎代庖之前,可以想想,这件事,也许孩子可以自己做了。不要说的话:“你不行,这事你做不了!”有时候大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仅仅因为“他没做过”。如果事情不是危险的,就放手让孩子尝试。

7让孩子敞开心扉

与人沟通是能力,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更是一种能力。积极且及时说出自己心里的话,会避免做出一些阴暗的事情,不及时控制、避免,他会更可怕地延续下去。多说积极的话:“我们在一起真高兴,不是吗"“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不要难过,下次我们会做得更好。

8强调所得到的东西,懂得爱

亲情友情,感官享受,强化这些“获得”,让他在享受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在享受。强化他的认识:我拥有很多,我现有的东西很珍贵。必须让他知道这些亲人们对他的好,不是应该的,不是必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欠谁的,给他的爱,是大人们的负责任,他必须懂得感恩。这个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他必须明白父母给他的不是必须、不是习惯,是爱。

9必须懂得尊重他人

不管父母是什么身份,不管周围的人是什么身份,必须要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没有身份区别。也许是爸爸的朋友,也许是妈妈的同事,也许是爸爸的司机,也许是学校门口的看守员等等。这些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他的给予,他必须心存感激。

您好,我是杨雪乐,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如何将传统文化参透到家庭教育中去?”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来源于家庭,而我本身认为原生家庭的教育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并深入孩子的性格和三观。

教育,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我觉得更是对一个人的了解。我爸爸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还不知道你嘛,你什么样子我没见过”。

有一次我在我同桌的怂恿下特别想报英语补习班,刚好那天中午赶上我家的家装工人聚餐,我爸喝多了,我和我爸说了说我这个想法,我爸张口就来“你怎么可能会认认真真的学啊,无非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钱。”后来我还是报了补习班,结果和我爸爸想的一样,我没有认真学英语,无非是真的不喜欢,到最后我高考英语70分。

可能这个就是家庭教育的“因材”吧。如何将传统文化参透进去,更多的是方法,也就是我所理解的 “施教”。

我从小到大都是我爸爸对我进行管教,从行为举止到衣着外貌对我都有一定的“要求”指导。

出门不能穿居家拖鞋,不能穿睡衣,不能披头散发……即使在家也要衣着干净整洁,出门可以适当的打扮自己让别人看着舒服,头发最好要高马尾给人一种整洁利落的印象……等等

这些“说教”下,我真实的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礼”

是何物。在说教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长幼尊卑”。

不知道各位在家里是不是会有直呼其名的现象,我就会有。我小时候会在家直呼我姐的大名,但是每次我这样我爸就会训我,很严肃的内种训。之前还小不懂,慢慢的长大了,就知道了。哦~她是我姐姐,我不应该这样直呼大名,是很没有礼貌的表现。后来无论是谁,只要年长我或者有经验比我丰富的人,我都会带上符合对方身份的称呼,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后来我上了大学参加了社团,有了除学习以外的交际圈子后,我爸爸会在聊天中教我说,和别人说话时带上“您”字,不吃亏。

这些细小又常见的都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在我父亲的严厉说教中、在他温柔的陪伴中、在他慈爱的照顾中,都是他对我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家长对孩子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尊重每一位家长的教育,无论是怎样“施教”都是爱孩子的表现啦。

感谢你的阅读和观看,如果喜欢,就给我点点关注吧。(比心哦!)

我的孩子现在一年级,从五岁开始我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通过古诗和画面的方式讲解。每天一点点,日积月累也很可观的。孩子是不是冒出一句很优雅的话。我觉得背诵是一方面,主要是还要引导他把传统文化用到实践中去,这点更重要。

中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深广无比。它积淀了五千年,肯定有我们多少生都学不完的智慧。对我们的生活与人生有着极大的作用。但就是这个提法,现在我们要改正过来——好多人说中国过去的 历史 与文化概念,都用上这几个字:传统文化。其实,就是这几个字,是阻碍了我们对自己国家过去 历史 与文化的研究与继承,影响了我们现在去尊重自己国家这么博大精深的文明。

传统,这个词在过去好多年前就因为多种原因而被污染了,说过去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不是破四旧就是黑王类、不是这样难听就是封建性质的东西,等等情况、 历史 的影响很严重。由于中国过去一段百十年 历史 中的阴影,像封建礼教等等这些提法,过去的 历史 ,早就把这个传统两个字给抹黑抹得太黑了,现在人们的提这两字传统,就反感。人们认为,那些过去 历史 被打倒的、害人的东西,怎么能成为我们知识与教育材料呢?

所以,在此,我提议,凡是提中国文化的,就用中国文化这四个字来代替,就行了,既简单又涵盖面相当全面。可以避免上面的问题。郑重建议。不要再使用传统文化这个提法,而是要用中国文化这个概念。

现在国家提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地发扬中国文化好的、优秀的东西,力度还是相当大,相当到位。这是一个好现象。值得好好提起我们中国人这个信念。

在自己家庭中提倡中国文化,发扬下去,从细微处让我们自己受到中国文化的良好教育,是值得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的问题。可以多多选择中优秀文化典籍: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心经、十善业道经、孝经等等中国优秀文化书籍来读诵学习。尤其是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这两个东西,我们应时时学习,多多背诵,运用到我们平时的生活与工作当中,直接可以运用的。这两个东西相当重要,文字少,但其实,它能顶得上那些西方励志学好几百本的知识含量,只要我们去好好学,好好记诵,相当熟悉了之后,不管是平时生活,工作还是交友、解决问题,都可以顶得上他们励志学大师好几百本的著作。我说的,一点也不虚假的,我自己本人在过去读了好几十本励志学著作,对他们著作,我不是诋毁,不是轻视,但一比较我们中国文化这些老祖宗的东西,他们著作,真是的显得很小儿科。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精华部分千万不能丢了。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家庭里面,主要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第一,家中要有传统文化的书籍很重要,比如四书五经,儒家书籍,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有空的时候,可以随手拈来一本书,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第二,要带领孩子们读《孝经》,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平等相待。孝为天下先,没有孝道,其他道理很难学到。

第三,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成绩。《弟子规》中说,有余力再学习,不能把学校教育看成学生生活的一切,学生只有学会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三观,他才能更好地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目标。

把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首先要厘清传统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而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 历史 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通常所讲的传承传统文化,指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部分。

如何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呢?一是要有文化自信,坚信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培养孩子,塑造孩子优秀品质是有大帮助的,从而能够坚持不懈用传统文化教育孩子。二是营造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环境。比如家庭多购置一些传统文化的代表书籍,如果家长能够带头或者陪伴孩子阅读,效果更好。三是家长要能够言传身教,这也是渗透的关键。家长自觉按照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修身养性,则不用刻意让孩子学习,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四是适当讲究一些方法。比如在用传统文化教育孩子过程中增加一点趣味性,多看一些视频解读等,避免压任务,死记硬背。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对于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等许多家长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可以说许多家长同样也欠缺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和学习。试问:作为家长,作为成年人,你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你怎么去教育孩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 社会 教育的根本。 在家庭教育中渗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孩子本性成长及人生观、道德观的树立具有关键意义,所以人们才会说有什么样的家教,孩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当我们开始对孩子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前,我们不要忽略一个最基本的人性问题:在家庭生活中,渗入对孩子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你配吗?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精神文明为灵魂的 历史 文化精髓,是以 崇尚礼、智、仁、义、信、孝 为 道德标准传承的。 对孩子传统文化教育之前,我们务必要深刻拷问自己,三省其身,一是无愧于“父母”的身份,二来同时也是提升自己。

家庭教育中,父母和长辈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更直接的说也是孩子的榜样。 家长的一切行为、习惯,言谈举止及其道德修养都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是否能以身作则 是家庭教育的成功关键。

家庭教育渗入传统文化不光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更要侧重于“德性”的传统教育,要使孩子从最初的吃喝拉撒、睡觉说话、走路劳动、 社会 交往、文化知识、人情世故、风俗礼仪等生活细节上接受、模仿和习惯,让他们在成长中慢慢拥有一颗善良、正直、孝顺、感恩、专注的心,从而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中国的传统节日,明目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上坟烧纸、二月二龙抬头、七夕、重阳、十一等都可以作为渗透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这些节日及活动的参与,孩子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还培养了孩子的民族情节和传承意识。

(1)严禁理解片面化。

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是为了有意识提前树立培养孩子根本“德”,很多家长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偏颇理解为是对中华经典的学习,把他当作是语文知识的补充和扩展。

(2)严禁暴力,和谐渗透。

唯有和谐的家庭气氛才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和谐,是孩子心灵安全的港湾,孩子的安全感也来自和谐的家庭环境。我们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都应该拒绝威胁、恐吓、逼迫,都应该完全禁止家庭暴力,破坏家庭和谐,应当充分诱发孩子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一贯性。

结语:

我是一鸣荆人。一己之言,敬请指正。

随着 社会 的快速发展,经济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这些年国民的生活条件,人均收入及消费的快速提升, 社会 上也出现了很多不良的 社会 现象,导致很多年轻人或很多年轻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就是缺乏中国人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当下有很多机构的传统文化培训教育课程,这些课程还是很好的,但是,很多父母都学习了很多的传统文化培训课程,但是学习不代表就有收获,很多家长抱怨对孩子的教育上并没有好的收获,其实,大家可能都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有没有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因材施教”,“持之以恒”的为孩子去做,是否自己的意识通过学习得到成长改变,是否更了解你的孩子,所以很多家长是不是没有做到,而就抱怨,放弃。

所以,要想更好的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还需要家庭内部有氛围,父母有意识,学校有国学课程,共同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学习传统文化,应用传统文化的平台。

近年来,党和国家号召重拾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传承应为首。

传统文化包括很多有文学艺术方面的,也有思想教育方面面。文化的传承除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每个家庭,更应自觉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怎么参透进去?

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教育中就可以参透一些礼仪、谦让,孝顺等文化。

子女需要教育,一些传统诗词,经典古籍等就是一种文化,可以在讲解当中渗透进去。

个人觉得,文化自信,不是口号,而是应该成为自觉性。

非常欣慰看到这样一个正能量的问题!

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和谐,而制造和谐的一定是家庭每位成员,而成员中占着主要位置的是女性或者母亲,因为我们都深知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大多数女性又是家庭中起居生活的决定和决策人!所以女性的传统文化熏陶着整个家庭乃至向整个家族延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源泉,凝结着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落地生根,对于涵养儒韵民风、构建百姓的幸福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 社会 环境、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

1首先辨别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组织或公司的真伪很重要!

1)一个真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的组织是不会用来盈利的,但不代表一定要全公益~利于更多人去复制

2)发起人,组织或企业已经有了至少5~10年的经验!这样会从最完整,完善的系统中学习到精髓!

2其次,如果可以的话,整个家庭都要去由浅入深的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中国文化 历史 悠久,一辈子也学不完,所以无需深度专研所有!

3切记,让传统文化融入家庭一定是以家长为本,而不是孩子,我遇到很多不太幸福的家庭,家长总说孩子不好管,送他(她)去学习,改变下孩子!

也遇到一个这样的家庭,儿子小学,学完传统文化后回家为父亲端来洗脚水,可是父亲却直接问孩子想要什么玩具或者是不是想要钱?

这个孩子直接转身就离开了,但是他会想的是不是传统文化没有用,还会不会继续学习和信任古圣先贤!。?

难道不可怕吗?

所以一个家庭重点是家长而不是孩子,信息必须对称!

有没有遇到母亲自己玩着手机却大声斥责孩子别打 游戏 好好写作业的家庭?

有没有遇到先让孩子坐上圆桌,却告诉孩子要喊人懂得礼貌的家庭?

有没有家长不知道中元节,重阳节,甚至总把中秋节和端午节时间搞混的家庭?

这些都是我遇见的!

所以我认为,要想家庭幸福,孩子优秀需要家长一起学习,和孩子成为同学的关系,去选择合适自己家庭状况的学习班去学习,然后成为义工帮助更多人,身体力行,言传不如身教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

修为浅陋,如有不妥,望大德大智老师指导!

可以改为:阳光中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和各级领导的肯定。

写好作文的方法:

1、多读书。

中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课本知识,还必须在课外进行大量阅读,阅读书刊杂志,阅读名篇名著,每学期读一至二本文学名著,每周读一篇名家精品。

因为阅读不断能扩展视野,提高认识,陶冶情操,丰富作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写作的技巧。因此在阅读时,学习作者怎样选择材料,怎样用词做句,怎样安排材料,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等等。

通过阅读不断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写作内容,积累范文,作文就能提高。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2、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学习写作不是搞文学创作。可以将看过的情节加自身的经验“编”一个。所以要背两三篇好文章压底。

3、少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成语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但不排斥用,更推引用名人名言。

处理好同学关系:

1、正视自我,主动交流。

主动作为人际交流的第一准则,只有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才能获取人际交流的成功。作为学习,在平时学习过种中,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向别人请教,同时也乐于解答别人遇到的问题。只有互惠互助,才能促进关系的良好发展。

2、学会宽容,明理诚信。

当遇到不公平或者别人伤害到你的时候,应该要有宽广的胸怀,不与别人斤斤计较,要说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当无意间伤害到对方时,要及时诚恳的向别人道歉,争取别人的原谅。

  学生的培养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让学生拥有乐观的心态、积极的人生观。我们(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把“共享阳光,分担风雨,健康成长,德润一生”作为育人新理念。“阳光德育”,就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打造阳光育人环境、塑造阳光学生人格、锻造阳光教师素养、创造阳光家庭氛围。

点亮“阳光校园”,熏染阳光文化

学校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化景观营造环境美、名句书法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将校园建设内容归类、总结、提升,实现了校园建设系统化发展。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进行了体育馆、体操房、电子琴教室、舞蹈室等校园场地建设,让舞蹈队、萨克斯乐队、琵琶乐队有了活动的场所。为了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有教育的意义,我们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设计了不同的长廊文化:二楼的阳光七彩长廊使低年级的学生仿佛走进了七彩的童话王国,让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们很快爱上校园生活;三楼的古代竹简与墙面的论语、国学遥相呼应,让学生沉浸在国学的氛围中;四楼的艺术长廊布满了生机盎然的绿色琴键,仿佛正弹奏着校园和谐的旋律。

形象丰富的楼廊文化悄然显露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学生每天在含有民族文化、经典诗词、安全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科技航天教育知识、师语、音乐艺术等内容的教育长廊中穿行,在“勤、思、精、拓、活”校魂的激励下奋发向上,积极生活,美德在学生生活中流淌,在无声之中浸润学生的心灵。

建立“心语乐园”,培育阳光心态

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而健康并不仅仅是身体的无疾病,还包括心理的乐观与积极。2008年,我校在江南、江北两个校区重新规划,建设了“心育小屋、心语乐园”心理咨询实验室。咨询室的老师通过聊天、心理辅导、辅导家长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了很多心理问题。

走进“心语乐园”,犹如走进了一个轻松快乐的家园,60多平方米的心理实验室被分割成三个空间,每个空间的墙壁有不同的颜色。进门之后,第一个空间的墙壁是蓝色的,墙面挂满了心理健康常识板和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图画,里面还有一个心理咨询台和各种各样的档案袋、记录本。学生们有任何心理问题或者有心里话没人倾诉,都可以来到这里找心理咨询老师寻求帮助。第二个空间是“心庭疗法”实验室,墙体是淡**的,地面上摆放着红色、白色两个沙盘,一面墙壁上是几千种实物模型。第三个空间是心理发泄治疗室,靠近绿色的墙面的书桌上摆放着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课本。面对着西面的窗子摆放着小沙发,夕阳刚好可以照到这里,在祥和的氛围中,学生可以冥想,也可以和老师聊天。

学校还优化了一支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队伍,他们利用每天中午休息的时间轮流值班,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老师、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以缓解学习压力大、教师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带来的种种焦虑,从而构建起了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

展开阳光行动,贯彻育人理念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德育工作主要的作用对象。学校以“阳光德育”为主线,引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参加多彩的节日,感受灵动的自然,培养感恩的心灵,有层次、有步骤地开展阳光教育活动,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实践活动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快乐成长。“五一”劳动节,我们举办了以“体验劳动感悟奉献”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假日里,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拍下或画出假期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叔叔阿姨们辛勤工作的画面,并记录在节假日事迹本里;回到家,学生要与父母交换角色,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减轻父母的负担,体验父母的艰辛。这样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将自己融入社会、体验生命、感受快乐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们知道,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校以此为教育契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我们研发的“节日承载文化,教育传递文明”的特色道德教育手册,已经成为阳光德育的重要内容。“七一”节,孩子们写下自己对党的祝福,寄托对党的深情;三八妇女节,我们举行“我给妈妈发奖状”主题活动,发动学生动手给妈妈做奖状。学生们在送给妈妈的奖状里写的颁奖词温暖又有新意:“最美妈妈”“家政女皇”“勤劳妈妈”“厨艺高手”……相信,这一定是妈妈们节日里收到的最好礼物。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哈师附小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且也是“阳光教育”的家园。全校师生在这个阳光的舞台上,个性得以充分释放,能力得到深度挖掘。我们沐浴着阳光,仍在前进……

责任编辑/高艳艳

 昆体良(Marcus Fabiius Quiutilianus,约公元35年—约95年)出身于西班牙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父亲是个颇有经验的雄辩术教师。昆体良在罗马接受雄辩术教育,曾做过律师,后来在罗马开办了一所学校。由于他在修辞学方面的造诣和办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公元1世纪70年代初,帝国设立由国家支付薪金的修辞学讲座,昆体良是首任受聘者,被称为“雄辩术教授”。由于他在教师的职位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他的广泛的社会影响,皇室任命他为执政官。昆体良50岁时引退,专心于著书。将其20年的教学实践予以总结,写出了长达12卷本的《雄辩术原理》。这是西方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系统著作,在教育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可惜的是,这本巨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遗失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个名叫波齐奥的古籍收藏家发现了它,才使其重新与世人见面。人们从中洞悉了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

  昆体良在继承西塞罗雄辩家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深化,并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使得雄辩家教育更富有操作性。他很重视道德在雄辩教育中的地位,认为它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昆体良认为,雄辩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雄辩术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要工具,应掌握在善良、正义,能够维护法律尊严的人手中,决不能落在强盗手里。因为雄辩术的作用在于宣扬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避恶趋善。其本身就是一门高尚的学问,在上应为无辜辩护,制止犯罪;在有关钱财的诉讼中应支持真理,反对虚假。雄辩家的德行如此重要,因此应加强对他们的道德的培养。昆体良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教育起着更大的作用。他主张学校把道德原理作为主要课程,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正义、善良、节制、刚毅等品质。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孰优孰劣的问题上,昆体良总结了罗马的教育经验,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在道德方面,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影响都很大。但相比而言,在家中则易出现溺爱、娇惯的现象;而且家中不良的风气也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不能把家庭教育理想化。而学校教育则可以避免这些不良现象和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学校教育还有诸多优点。学校教育可以激励儿童的头脑;儿童在学校学习可获得同学的友谊;学校可以给儿童各种人们称之为常识的东西;学校可以养成孩子适应公共生活的习惯和培养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能力。一个雄辩家是一个生活在公共事务中的政治活动家,这种生活特点不是从小在家中离群索居的儿童所能适应的。

  (二)论教育作用和幼儿教育

  昆体育对教育的作用抱有极大的信心,怀有很高的热情和期望,表现出一个大教育家热爱教育事业的高贵品质。他说:“天生畸形因而愚鲁不可教的人是很少很少的。”一般的人都可接受教育,但人的心性各异,如何进行教育,就要了解和研究儿童的心性。昆体育认为,人的秉赋不同,教育的方法也应不同。例如有的孩子懒惰,就应管教他;而有的孩子受到约束就发火;恐吓能约束某些孩子,但另一些孩子却因此而丧失勇气。他对那些有好胜心的孩子抱有特别的期望,这种孩子一遇到失败就哭鼻子,教育时应采取激励和鼓舞的措施;同时利用责备和荣誉等手段去激发他的雄心壮志,使他向优异者看齐。最令人担心的是那些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不可抱过多的期望。总之教育者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才能,根据其倾向和才能进行教学,即因材施教。在雄辩术的教学上,要根据各人的气质特点进行训练。有的人适合用温文尔雅的态度讲;有的人宜于用生气勃勃的表情讲;有的则适于用粗犷有力的态度去讲。此外,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才能倾向,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天份的学科去研究,例如有的适于做诗,有的则适于研究法律等。虽然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但存在智力上的差别,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对于智力差的孩子,要尽量适应其能力,以便按照自然的诱导,对其智力加以训练;而对于资质优异的孩子,则应让其学习一个杰出的雄辩家所该掌握的全部知识和技巧。昆体良特别强调两种情况应予避免:一种是让学生做不可能做到的;二是让学生放弃他们能胜任的。在教育中,必须遵循年龄的特点,据此分配给学生恰当的学习任务,不能让儿童负担过重。在重视儿童的天赋差异的同时,更应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适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和特点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只有自然条件,没有教育的培养也成不了才。一个优秀的雄辩家更多地得之于学习,而非得之于天性。

  昆体良很重视早期教育,主张在儿童刚能说话时就应开始智育和德育。在当时的罗马,人们认为在儿童七岁以前进行道德的培养是应该的,但对何时进行智力培养则看法不一。昆体良认为虽然七岁前的儿童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但学习总比闲着好,一点一滴地学习,积少成多,长期下去就很可观了。而且,儿童虽然学的不多,但记得牢,所学的东西终身有用。由此,他得出结论:凡是儿童应该学习的东西都要早点学。昆体良虽然主张早期教育,但同时否定超常儿童的存在,不期望儿童成为早熟的儿童,认为“早熟的才能鲜有结好果者”,早熟的儿童只是把刚学到手的东西受虚荣心的驱使而拿出来向别人炫耀,他们所拼凑的文章是言之无物的东西。他评价早熟的儿童说,“他们既没有真正的力量,也没有深厚的根基,他们不过像是撒在地面而过早萌芽的种子;不过是看来犹如稻子似的杂草,未到收获的季节就变黄而结出干瘪穗子,就他们的年龄来说,他们的成就令人高兴;但他们的进步已到此为止。而我们的惊奇也就随之减退。”

  (三)论课程内容和设置形式

  昆体良的雄辩教育的课程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希腊文、拉丁文、文法、修辞、阅读、音乐、几何、天文、哲学等等。此外,在高等教育机构——修辞学校中,还有模拟演说。昆体良认为上述每一门课程都十分重要。关于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学习次序问题,他顺应社会的潮流,赞同先学希腊文,后学拉丁文;但学习希腊文时间不可太长,就应同时学习拉丁文。在谈到阅读的重要性时,昆体良认为文法是雄辩的基础,是文法学校的中心课程。它包括两部分:正确说话的艺术和正确书写的艺术,而正确的阅读又是这二者的前提。阅读应分三个阶段来进行:首先是阅读诗人的作品,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心灵;其次是阅读悲剧作品,陶冶学生的心灵;最后是阅读喜剧作品,培养学生的辩才,昆体良甚至认为,“凡是最能培养心灵和增长思维力量的作品都应成为孩子的教材。”他很推崇西塞罗和阿西纽斯的作品,认为他们的作品词汇丰富、在悲喜剧中含有深刻的思想,以及某些类似雅典学者的东西。认真阅读,还可从中学到纯正的语言和刚毅的精神。除此之外昆体良还以极大的热情来论述音乐对雄辩家的意义。音乐可以表现出崇高的思想、愉快的情绪、安宁的气氛等;还可以其艺术的完整来表现感情的协调一致。在辩论中,音调的运用有助于打动听众的感情;声调的变化可以激起裁判官的愤怒或同情;音乐还可以帮助讲演者身体动作的优美以及手势的适度和富于表现力。此外几何在雄辩教育中,地位也很重要。他赞成柏拉图的观点,认为几何可以激发人的思维,使智力更加敏捷和清晰。  

昆体良的

《雄辩术原理》插页

  在修辞学方面,昆体良认为应明确修辞教师的教学范围,确定教学内容。修辞教师应该就遇到的一切事情,包括法律诉讼方面的、政治方面的、甚至私人的一切事情等发表演讲。而不应该缩小教学的范围,仅仅做示范性的演说,甚至把所做的演说的性质、范围限于议事性和司法性的论题上。他认为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在哲学方面,昆体良继承了西塞罗的观点,认为哲学对雄辩家至关重要。作为一个斯多葛派的信奉者,他把哲学分为三部分:辩证法、物理学和伦理学。他所理解的辩证法主要是用于研究词语的——求知词语的确切含义,辩明其中含混不清的东西。辩证法中包含有逻辑学,在给事物下定义、推理、求异、解疑难方面,都少不了逻辑的作用。昆体良的物理学指的是斯多葛派的神秘主义的自然哲学,包括宇宙、命运以及天命,预兆等宗教迷信的东西。他很推崇伦理学,认为它是哲学的核心,也是哲学与雄辩术关系密切的原因所在。因为雄辩术的重要性有很大部分体现在法庭的辩论中,伦理学在其中作用很大。虽然案情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案情都与正义、道德有关,有大量的案件取决于行为的评价;在评议性辩论中,有很多事例与诚实有关。所以,在雄辩家的培养过程中,哲学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课程的设置,昆体良反对单科独进,而主张各科齐头并进。他认为,单科独进的缺点在于:学生整天听一个老师的讲课,容易头昏脑胀,学习效果不佳。而多科并进则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变换学习不同的科目,对学生是一种调剂,可以减轻疲劳,振奋起精神。

  (四)论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

  昆体良作为一个教育上的实践者,对教学问题研究很多。在教学组织上,他提倡集体教学。他认为,“大多数的教学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体学生,更不必说那些修辞学家的论证和演说,无论有多少听众,每个人一定能全都听清楚。”①这样的教学显然不是个别教学,从他的思想中可以窥到班级授课制的萌芽。他曾提到“班级”这个组织形式。他说,根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按照他们每个人的不同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虽然如此,但这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班级教学形式。因为在当时,实施班级授课制的条件还不具备,一直到了十六、十七世纪,才逐步形成真正的班级授课制。

  在教学方法上,昆体良认为,应该同时学习字母的形状和名称;而那种先学字母名称和顺序,再学字母形状的方法是不好的;可以用有字母的象牙人像作为工具,让学生在游戏、娱乐中学习。学习音节无捷径可走,所有的音节都必须学会,应反复练习,使之牢记在心中。音节学完后,可学习由音节组成的单字,以及由单字组成的句子。学生在学习阅读时,不要贪快,否则容易造成口吃和其他困难。阅读要求准确第一,其次才是连贯性。书写是学习中的一件大事,决不可忽视。书写有助于为学习打下较深厚的基础。要经过反复练习,使书写流畅,写得太慢则妨碍思考。

  (五)论对教师的要求

  昆体良谈到了保姆和教师的重要性。他认为婴儿期的保姆对幼儿影响很大,应选择有道德的、说话合乎文法的人做保姆,因为幼儿首先模仿的是他们的语言。而且,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幼年时沾染上的恶习是很难改掉的。他认为要纠正已学过错误东西的人比教一个从未受到教育的人要困难得多。他举例说,著名的奏笛教师提莫西斯在接收学生时,有一个条件就是:已从师过其他音乐教师的学生,比从未学过吹笛的学生要交纳更多的学费。昆体良要求教师应德才兼备。教师首先应品德高尚,有德行,任何失检的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早年的一位家庭教师的一些坏习惯影响了亚历山大,使其终身都难以改掉。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如果学识不够,应勇于承认,不要误人子弟。除了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渊博的知识外,作为教师,还应懂得教学艺术。对学生宽严相济,既善于进行道德教导,也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教学应明白易懂、深入浅出。学生也应相信教师,尊重教师并虚心从师,这样才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丰富的知识及做人的道理。

20191105读书《师德,师爱:做一名阳光教师》笔记2

摘要: 前言(第2页) 教师阳光心态的价值: 坚定理想,强化信念——阳光心态是自我成就的动力:积极心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书育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