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旱魃”是什么?,第1张

旱魃,是传说中能引发旱灾的怪物,它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上古时代,黄帝曾经收过一个女子为义女,她的名字叫做“女魃”,是司火的神明,在与蚩尤大战的过程中,由于沾染了地上的浊气而无法返回天上,因为她是司火的神,身上带着灼热之气,不管走到哪里,都被人们驱赶,咒骂。时间久了,女魃慢慢迷失了心性,成为了为祸一方的妖物。

二、人死为尸,尸久而不腐而为僵,僵尸经历千载而不灭,吸尽天地灵气,便可成为魃,魃再经千载,等待身上的白毛尽数转换为红毛,就成了旱魃,旱魃一出,赤地千里。

文学记载

《诗经·云汉》有句“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朱注云:“魃,旱神”。

宋人朱YU《萍州可谈》说:“女魃窃其家物以出,男魃窃外物以归。”

《子不语》卷一《旱魃》里描写为:“猱形披发,一足行”。与夔近。不过袁枚《续子不语》又说:“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近世所云旱魃,则皆僵尸,掘而焚之,亦往往致雨。”

蚩尤经过长期准备,制造了大量兵器,纠集众多精灵,向黄帝发起攻击。黄帝派应龙到冀州之野去抗击他。应龙是长着翅膀的飞龙,发动滔天洪水围困蚩尤。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应龙的军队迷失在漫天风雨之中。

黄帝听说雷泽里有雷神,长着人头龙身,雷神的座骑夔牛,经常拍打自己的肚子,能发出惊天动地的雷声,就杀了夔牛,用他的皮做成大鼓敲打起来,震破蚩尤的凄风苦雨。黄帝又派了天女魃参战。

魃身穿青衣,能发出极强的光和热。她来到阵前施展神力,风雨迷雾顿时消散,黄帝终于擒杀了蚩尤。应龙和魃建立了奇勋,但也丧失了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应龙留在人间的南方,从此南方多水多雨。魃留居北方,从此北方多干旱,她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们诅咒驱逐,称为“旱魃”。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主要是使用童子尿与黑狗血来对付旱魃。童子尿与黑狗血也是古代降妖辟邪中主要使用的物品。

明清时期,以僵尸为旱魃的观念十分流行,由此派生出“打旱骨桩”、“焚旱魃”等求雨习俗。《明史》中记载的民俗说,每遇干旱,人们便发掘新葬墓冢,将尸体拖出,残其肢体,称作“打旱骨桩”。虽然明王朝下令禁止此风,但直至清代,此风在民间仍很盛行,且由“打旱骨桩”进而发展为焚烧尸骨。

这种习俗也见于外国,如俄罗斯有些地区的农民,一旦遇到旱灾,常去挖出醉酒致死者的尸体,将其沉入最近的沼泽或湖泊之中,甚至也有残其肢体的行为,以此来求得雨水。

旱魃是明清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犼”,根据中国古代见之于史册的神话故事和流传于民间的少量传说证实,它的出现晚于大部分神兽、凶兽乃至瑞兽,最早只是一种似犬的野兽,直到明清时期才成型的怪物。

犼是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兽,最早记载于《尔雅》,在清代笔记小说《续子不语》中被记载为僵尸的顶点,由“旱魃”进化而来。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上的两只面南而坐的石犼,叫做“望帝归”。据说它们专门注视皇帝的外巡,如果皇帝久游不归,它们就呼唤皇帝速回,料理政事。城楼后的两只石犼,则面北而坐,叫做“望帝出”,它们的分工就不同了,是监视皇帝在宫中的行为,皇帝如果深居宫闱,不理朝政,它们便会催请皇帝出宫,明察下情。

“旱魃”是什么?

旱魃,是传说中能引发旱灾的怪物,它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上古时代,黄帝曾经收过一个女子为义女,她的名字叫做“女魃”,是司火的神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