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写圣旨时格式是怎么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古代皇帝写圣旨时格式是怎么样的,第1张

古代皇帝写圣旨的格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制度的演变而有所不同。

在汉朝,圣旨的格式和内容开始逐渐规范化,皇帝印信的“六玺”制被规定为“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而圣旨的主要分为策书、制书、诏书、戒书四类,开头一般为“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皇帝”。

到了唐朝,圣旨的书写和加密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时,圣旨通常由专门的责任人书写,并有人备份誊抄,所有圣旨都有存档以防止伪造。此外,唐朝开始,圣旨的开头变成了“皇帝敕諭”,并在所有圣旨的结尾落款处,标明具体年月日与草拟人的名字,通常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负责草拟。

可以看出,古代皇帝写圣旨的格式有着不同的变化和特点,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体现皇帝的权威性以及圣旨的绝对权威。

因为这是人们出于方便而做出的称呼改变。纵观整个封建时期,唐之前的皇帝多是被称为“帝”,唐至明清之间的皇帝多被称为“宗”,最后明清两朝的皇帝则多是以年号为代称。其中以“帝”为结尾的称呼主要是按照皇帝们的谥号来的,而以“宗”为结尾的称呼则是依据庙号来的。

唐之前:以谥号称呼皇帝

中国自西周时期开始便已诞生谥号制度,是以从这一时期开始身份尊贵的人在死后大都会加谥,皇帝自然也不例外。除秦朝之外唐之前的皇帝都拥有谥号且都十分简短,再加上这一时期的皇帝并非全员都拥有庙号。因而,人们在称呼唐朝之前的皇帝时习惯于直接以谥号相称。比如说刘盈,他的谥号为“孝惠皇帝”,人们在提到他时大都称呼汉惠帝。

唐至明清:以庙号称呼皇帝

进入唐朝之后,人们对皇帝的称呼习惯之所以会发生改变是因为自这一时期开始谥号开始出现字数泛滥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皇帝过于追求美名,从而导致谥号的字数越来越多。其中就唐朝皇帝来说,他们的谥号大都为五字或七字。谥号字数的加长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称呼上的不便,所以人们开始改用以庙号来称呼皇帝。而庙号这类称呼都是以“祖”或者“宗”作为结尾,其中后者的人数要更多一些。

明清:以年号称呼皇帝

皇帝在位期间都设有一个或多个年号,其中明清以前的皇帝大都曾多次改元,而明清两朝的皇帝则大都为“一世一元”。伴随着这一改变的出现,人们也开始改用年号来称呼这两个朝代的皇帝,比如说万历帝,乾隆帝等等。相比起庙号,明清两朝的年号因“一世一元制”的采用而更具独一性。在这种情况下,以年号作为代称也就更容易区分各个皇帝。

梁元帝萧艺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皇帝。萧艺继位前是湘东的国王。早年,他因病导致一只眼睛失明。后历任荆州刺史、节度使、镇西将军。侯景之乱时,梁武帝密诏封萧艺为侍中、伪黄阅、大都督等职。他掌握着权力,却无视国内的内乱,隐藏着他的自私。故意纵容侯景作乱,导致梁武帝被侯景逼死,然后把对他即位构成威胁的兄弟侄子都一一消灭,等到所有潜在的竞争对手基本铲除后,再发兵给他。

武陵王萧基在萧艺登基后在益州称帝,于是萧艺出兵四川灭弟萧基,同时要求西魏出兵,结果益州沦落到西魏手里。萧艺狂言之后,上书西魏宇文泰,要照老图重划疆界。很不满意,命令常山金和将军杨忠带领五万军队进攻江陵。梁元帝打败太子,投降西魏。

梁元帝萧艺也是众多亡国的皇帝之一。与杨迪、南唐后主等名人相比,他的一生被历史遗忘在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梁元帝萧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他的一生并不曲折。前40年,作为一个养尊处优的太子,除了在华宅高墙里看书、写诗、画画,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太多痕迹。但他在生命的最后,借助“侯景之乱”,登上了历史的前台,然后做出了被后人诟病的举动。

公元555年初,成圣三年十二月,西魏宇文泰大军围城,统帅在混乱中死去。宣誓效忠过去的将军们也向敌人投降了。正在吟诗的梁见大势已去。他赶紧躲进内城,下令把所有的书都烧掉,准备自焚。劝阻之后,他想投降求和。谢一任等人劝他乘夜突围。只要他渡过长江,就能得到驻扎在江南码头的阿良军的救援。然而,元帝不习惯骑马,并认为不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只是给他的耳朵增添了侮辱。

在王豹的挑唆下,元帝仍然怀疑谢阿仁的忠诚,于是在他建议召集内城五千多人后,拒绝与他见面。他气得谢阿仁吐血。元帝骑着白马,穿着便衣在东门投降,被羞辱和杀害。在魏莹被俘后,当被问及为什么要烧书时,萧艺说:“我读过成千上万的书,但它仍然在今天,所以我烧了它们。”梁元帝自焚而藏。他至死都不知道也不承认自己亡国的真正原因,但这也证明了他一生爱书,从极度的爱到极度的恨,想让这些心爱的书陪葬。纵观历史,这样的行为是前所未有的。

他刻苦读书,收集了半辈子的书籍,收藏了14万卷珍贵古籍,却在登基后,给北方西魏之敌和江陵破城之夜带来了大败。他下令一把火烧了来之不易的14万卷古今图书,这是自秦始皇焚书以来文化史上最大的浩劫。梁焚书是汉魏以来历代藏书的巨大损失。可以说,梁朝皇帝是一个给中华文明带来巨大伤害的千古罪人。

  朕:“朕”是皇帝的自称。秦王嬴政称帝前,普通人皆可自称朕,嬴政称帝后,朕成为皇帝一人的专称。“寡人”、“孤王”、“不谷”、“孤”等从字里行间可看出来,帝王希望自己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但这些称呼在隋代后就很少出现了。

  古代皇帝的称呼有:大王、君王、皇帝、帝、王、上、君、天子、天皇、帝王、我主、国家、国君、县官、主上、人主、君上、人君、当今、今上、皇上、圣上、宅家、大家、圣君、陛下、所天、万岁、官家、主公、圣天子、九五、飞龙、乘舆、车驾、驾、万乘、明上、道君、圣明天子 。

  周代开始君天下者以天子自居,故称天子,称“大王”或“君王”。“上”在古汉语中与“尚”同义,代表至高无上之意,古文中即以“上”代指皇帝,“上”是很早的称呼了,比“皇帝”出现还早。春秋战国称呼为“君上”;秦始皇开创始称皇帝,秦灭亡后的各朝代再口称皇帝就是大不敬。秦汉时期口语一般称“陛下”“我主”“上”;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汉代也称“主公”。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仍然沿袭这种称呼。

  唐代称皇帝为“圣人”的多。自唐朝开始使用“万岁”表达对皇帝的祝福,后来也衍生成为皇帝的代词。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称皇帝为“圣人”,在皇宫里面称皇帝为“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大家”。宋代时内侍、普通百姓一般称呼皇帝为“官家”、“官里”、“吾主万岁”,大臣一般称为“陛下”、“圣上”。明朝灭亡以后“陛下”就从口语中消失,只在书籍面里出现了。明代时多称皇帝为“上”或“万岁”“今上”、“明上”、“上位”、“上”等,皇帝也自称“我”或“朕”。

  到清代时不再称呼皇帝为“陛下”,正式场合概称皇帝为“皇上”、“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内宫呼“万岁”“万岁爷”,书籍面里出现“上”。

  “皇帝”称谓知多少

  “皇帝”这一称谓,在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时代相沿不变,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皇帝还有特定的称谓。

  天子:“天子”一词的出现,早于皇帝制度的产生。君天下者以天子自居,故称天子。皇帝制度产生后,皇帝也称天子,但为他称。董仲舒《春秋繁露》云:“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朕:“朕”是皇帝的自称。秦王嬴政称帝前,普通人皆可自称朕,嬴政称帝后,“朕”成为皇帝一人的专称。

  陛下:人臣对皇帝或临朝皇太后的称呼。

  上:史家记载历史,或臣下相互对话时多称皇帝为“上”或“今上”、“皇上”、“圣上”、“明上”、“主上”等,凡皇帝所作诏书或指示,也叫“上谕”。

  乘舆:“乘舆”的本意是指皇帝所乘之车或皇帝的衣冠器物,由于皇帝至尊无上,便用“乘舆”作代表。

  车驾:古籍中以“车驾”称皇帝者,比比皆是,所以用“车驾”作为皇帝的别称。《汉书高帝纪》注引颜师古曰:“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而行,不敢指斥也。”

  县官:在汉代,常用“县官”作为“皇帝”的别称。真正意义上的一县的长官,则称为“县令长”,不称“县官”。《汉书霍光传》:“县官非我家将军,不得至是。”注引如淳曰:“县官谓天子。”

  国家:自东汉始,常用“国家”代表皇帝。《资治通鉴》记载晋惠帝元康元年“今内外阻隔,不知国家所在。”注曰:“国家谓天子。自东汉以来皆然。”

  朝廷:古代文献典籍中,有时也用“朝廷”来代表皇帝。《资治通鉴》记载,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关东诸侯将领,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同书初平三年王允曰:“朝廷幼小,恃我而已。”

  寡人:古代侯王自谓孤、寡人、不谷;意为少德之人,以示自谦。唐以后唯皇帝自称“寡人”。

  中国古代皇帝称谓集锦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平时读书,搜集了一些。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2、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

  3、皇辟:帝王的别称。《隋书·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

  4、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商君书·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

  5、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6、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7 、主君:国君的别称。《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

  8、君:君主、天子。《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9、君王:对帝王的称呼。《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

  10、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11、君人:指皇帝。《商君书·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

  12、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父亲。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3、先君:古代帝王称其先代君王的称呼。《诗经·邺风·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

  14、先后:先世君王的称呼。《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颜师古注:“先后,即先君也。”

  15、先正:先代君长,已故的帝王。《礼记·缁衣》引逸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郑玄注:“先正,先君长也。”

  16、先皇:前代帝王的称呼。唐,杜甫《忆昔》诗之一:“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17、先主:对开国君主的称呼。《三国志》有《先主传》。

  18、先公: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韦昭注:“先公,先君也。”

  19、先圣王:古代的贤明君主。《吕氏春秋·论人》:“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20、大家: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一种称呼。《新唐书·李辅国传》:“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21、大王:对帝王的尊称。《旧唐书·玄宗纪上》:或曰“先启大王。”

  22、大君:古时天子的别称。宋。范仲淹:《六官赋》:“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

  23、大皇:对帝王的尊称。《昭明文选·晋·陆机·辨亡论》:“大皇既没,幼主莅朝。”

  24、大庭:传说上古帝王的名称。《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25、大行、大行皇帝:对初死皇帝的讳称。《后汉书·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26、圣、圣主、圣明主、圣上、圣君、圣明、明哲:都是对皇帝的尊称。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赌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

  27、上:在上者,有时特指君主、帝王。《礼记·王制》:“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28、今上:对当时帝王的称呼。有时也称当今。《史记·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

  29、上皇:上古的帝王。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

  30、王:先秦以前帝王的称呼。《荀子·王霸》:“百王之法不同。”

  31、足下:战国前后,臣下对君主的敬称词。相传起于春秋时晋文公怀念介之推。《战国策燕一》:“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

  32、万岁:古代臣民对王侯的祝贺之词,秦汉以后演变成皇帝的尊称。

  33、陛下:秦以后专称皇帝为陛下。

  34、孤、寡、孤寡、寡人、不彀:古代王侯的自称的谦词。《老子》:“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彀。”《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彀?’”

  35、寡君:人臣对别国称自己国家君主的谦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彀同好何如?”对曰:“君惠憿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36、国王:君主或帝王的称呼。亦是最高封爵。自汉至明一直沿用。

  37、国主:国君、国王。《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38、帝、帝王:古代君主的称号。如,三皇五帝。

  39、后王:古代君主的称呼。《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后王:当今之王。

  40、素王:远古帝王的称呼。道家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称孔子为素王。

  41、世主:国君。

  42、少主:年轻的皇帝。《大唐新语》卷十一:“高宗大渐,顾命裴炎辅少主。”

  43、社稷主:国君的代称。《大唐新语》卷一:“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于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异议?’”

  44、元后:对天子或君主的称呼。后世又称帝王嫡妻为元后。

  45、社君:对幼主的称呼。

  46、元首:君主。

  47、元君:善良的君主。

  48、嗣皇、嗣君、嗣圣、嗣王:继位的帝王。《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49、驾、大驾、车驾、御驾、圣驾、尊驾:原为帝王车乘的总称,后来常用为帝王的代称。《旧唐书宦官传》:“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

  50、万乘:帝王的代称。《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有千乗之家。”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乗。故以万乘称天子。

  51、乘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后汉书·耿弇传》:“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醨酒,以待百官。”

  52、皇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53、真主:帝王别称,即所谓真命天子。《后汉书·王常传》:“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

  54、真人:帝王的别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55、天子:君主。《礼记·曲礼》:“君天下曰天子。”

  56、天王:殷周时天子只称王。春秋以后,一些诸侯例如楚、吴等相继称王,于是尊称周王为天王。后来泛指封建帝王。杜甫《忆昔》诗:“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57、天颜:帝王的容颜,代称帝王。

  58、天囚:对帝王的蔑称。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戴此失地之天囚,以为汉族之元首,是何异取罪人于囹圄而奉之为大君也。”

  59、所天:帝王的别称。旧时又代指父亲和丈夫。《后汉书梁竦传》:“(窦)宪兄弟奸恶继伏辜诛,海内旷然,各获其宜。妾得苏息,拭目更视,乃敢昧死自陈所天。”

  60、小童:周代帝王居丧时的自称。《左传》僖公九年:“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61、冲人:帝王年幼即位者自称的谦词。

  62、太祖、高祖:对开国帝王的尊称。多用为庙号。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

  63、世祖:对开国帝王的尊称。多用为庙号。如元世祖、清世祖等。

  64、皇考:本为人名。(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皇考忠)常在清代,指当朝皇帝已死的父亲。

  65、大行:是指刚刚崩逝,未称庙号、谥号的皇帝。

  66、太上:本指远古帝王时代。《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释文:“太上,谓三皇五帝之世。”后世尊称帝王为太上。

  67、太宗:对开国第二代皇帝的尊称。

  68、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三世纪时最先用于鲜卑族。

  69、单于:两汉时匈奴称其君长为单于。郎主:辽、金时期对北方君主的称呼。

  70、人牧:国君的别称。即治理人民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71、九重:原指宫禁,帝王之居处。《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后又代称天子。《旧唐书宦官传》:“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

  72、朝廷:本来指帝王接见臣下纥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中央政府和帝王的代称。

  73、明上、明王:对帝王的尊称。

  74、后主:后嗣君主。有些末代帝王习惯上也称后主。如南朝陈后主、五代李后主。

  75、县官:皇帝的代称。古时称王畿内都邑为县,所以又以县官为朝廷的代称。

  76、官家:皇帝、朝廷的别称。胡三省:“西汉谓天子为县官,东汉谓天子为国家,故兼而称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称之。”白居易《喜罢郡》诗:“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岁月属官家。”

  77、至尊:皇帝的代称。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

年号 年号,是我国古代史上封建帝王为了纪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同时,它也是一个 封建或割据政权的标志和象征。因此,自汉武帝时采用年号起,历朝历代帝王或分裂割 据者、农民起义首领基本上都取一个或数个年号,表示正统,图个吉利祥瑞。沿袭到清 末,采用过的年号约八百多个,历时2500多年。 汉武帝以前没有年号,以帝王的年次纪年,史书记载时则连同帝号合称。比如周宣 王元年、二年、三年,鲁隐公元年、二年、三年等,一直延续到出皇帝位,下一嗣王即 位或改朝换代新帝即位,则用嗣王或新帝的年次纪年,称元年、二年、三年等。 年次纪年到了汉代,特别是汉文帝、景帝时期有所变化。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前十 六年用年序纪年,称元年、二年……十六年;后七年,即第十七年起,改称后元年、后 二年……后七年。景帝在位十六年,前七年称元年、二年……七年;后六年称中元年、 中二年……中六年;最后三年,称后元年、后二年、后三年。后三年正月景帝死,武帝 即位。这种现象,史称"改元"。 有史以来,自"帝号纪年"或曰"王位纪年"起,帝王在位期间没有"改元"现象,"改元 "自文、景始。文帝在位一次改元,景帝在位两次改元。 改元的原因,盖如《汉书·文帝纪》所说:"十六年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 寿’。令天下大酺,明年改元。" 汉代方土方术盛行,深信 纬迷信和天谴天瑞,因此在"间者(指前十六年)数年比不 登,又有水早疾疫之灾,朕甚忧之"的情况下,汉文帝于十六年九月得到玉杯,且上刻有 "人主延寿"词语,认为时来运转,吉利祥瑞,便命令天下臣民大 玲T宜群饮庆贺,拟定 明年改元。张晏注亦云:"新坦平候日再中,以为吉祥,故改元年,以求延年之祚也。" 这就是改元的原因。 不过,文、景二帝改元,本只改元年,没前元、中元、后元字样,这前、中、后是 后人为了区分放、中、后而加的。文、景二帝初改元,只改称元年,按年次往下纪,与 后来的改元不同。因为后来改元是已有年号,所谓改元实质上是改年号。 称年号自汉武帝始。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共有11个年号,前六个年号,每六年一 换;后四个年号,每四年一换;最后一个年号仅二年。他第一个年号名建元,颜师古于 《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下注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实际上,武帝亲 定的年号是其在位三十一年的"元封",下诏书"以十月为元封元年"。这是汉初因秦制, 以十月为岁首。据史家考定,元封前五个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等都是追 加的。因此应该说,我国古代历史上年号起于"元封"。 年号起于汉武帝"元封",建立年号的原因和意义何在据《史记·十二·武帝纪》记 载:"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长星见曰元 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云。"即建立元年、取年号应以天瑞来命名。所谓天瑞是天 体自然降临的祥瑞物,长星(慧星)现,故命年号叫元光;郊得一角兽(白麟),因改元叫 元狩。 年号的拟定,均选吉利样瑞词语,一般选用两个字。如东汉章帝年号建初、元和、 章和;晋武帝司马炎年号泰始、咸宁、太康、太熙等等。也有四字的,如唐武则天年号 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宋太宗赵光义年号太平兴国等等。个别也用六个字的 ,如西夏 白 躁傧瞿旰天授礼法延柞",西夏惠帝赵秉常年号"天赐礼盛国庆"。年号 没有超过六个字的.因年号过长不便称谓。 年号的改变也叫改元,改元有除旧布新之意。一帝多号,因某种情况需要或获天瑞 改元,如汉武帝见长星现,改号元光,获得白麟,改号元狩;获得宝鼎,改号元鼎等。 改朝换代均需改元,加唐高祖李渊灭隋改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四年为唐武德元年;明太祖 朱元璋灭元朝改元惠宗妥懽贴睦尔的至正二十八年为明洪武元年。嗣君继位也须改元, 如东晋明帝司马绍继位改元帝司马睿永昌二年为太宁元年;南宋端宗赵昰继位改共帝赵 显德佑二年为景炎元年。像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及恭帝柴宗训继位均沿用太祖郭威年号显 德的极少。 因此,可以说年号是历代一个正统王位、皇枚的标志,有了年号就有了正统王位、 正统皇权,否则就失之。比如历代番国奉行某皇帝的正朔就是一个明证。所谓"奉正朔" ,就是奉行某皇帝的年号纪年。如三国的以谁为正统,陈寿《三国志》以三国并列,各 用各的年号纪年纪事,而习凿齿《汉晋春秋》则认为蜀为汉朝偏安,以蜀为正统。东晋 十六国前凉张轨,因对晋称臣,奉行晋的年号纪年,西域出土竹简上书有"建兴十八年" 字样。"建兴"为西晋愍帝司马业的年号,"建兴"只有五年,盖道途阻隔,前凉不知晋已 南迁,此时已是东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说明奉正朔、用年号纪年的严肃性,奉 行到底,不敢越雷池一步,反之就是叛逆。 年号,从它本身来说原是小事,仅为纪年方便的名号,然而就它产生的背景、条件 ,在历史上的作用等而言,可就复杂了。研究历史、整理古籍等不得不注意,同时也是 一般人应具备的常识。 年号纪年,原是我国古代史上特有的产物,在记载史事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 然断断续续不十分方便。建国后,我国正式采用公元纪年,历史上的年号纪年也可用公 元对照,时间前后概念清楚。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皇的起源

自公元前3000年至前21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还有一说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伏羲氏(又称皇羲),以通神明之德创八卦,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又创造了五弦琴,即后来的七弦琴。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

先秦时期,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后”或单称“皇”、“帝”,如:虞帝舜、夏后启、商王纣、周文王、周武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就“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嬴政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采“皇”、“帝”之号,称为“皇帝”。自此以后,“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俗称“秦始皇”

至我国明代,行文中“皇帝”一语已经很常见,如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抚佥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蒲昌城袭报用敢献功。”

皇帝,古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中国,皇帝最早是皇、帝的合称。“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举措审谛。”又《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称皇帝。”所以人们考量上古时的贤君,根据他们各自的功绩,将能够配得上皇、帝之称的八人合称为“三皇五帝”。但此时皇、帝还分别为两个称号,不同时用于一人身上。首次将二者合并,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则始于秦始皇。至此后,皇帝一词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近代以来,“皇帝”也是对其它强大帝国的国君的翻译。

应该是从公元前230年开始使用的吧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

庙号——

例如:高祖 成祖,还有许多例如:太祖 太宗 世祖 圣祖 高宗 等。

皇帝太多了,我不能全部说,查查吧,其实很容易找到的。

谥号要概括他的功绩——

例如:

爱心觉罗 玄烨: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李世民: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刘彻:

孝武帝

朱元璋: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谥号和庙号是皇帝或大臣死后才会有,当事人生前不知道。所以《康熙王朝》里,孝庄太后自称“孝庄”是很可笑的。

至于废号的问题,当时的皇帝虽然这么做,但总是瞒不过天下人的眼睛,都流传下来了。

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后,废了朱允文的建文年号,不过这只是年号。

庙号的意思是皇帝死后他的祭庙的名称

所以没有祭庙的皇帝就没有庙号了

谥号是周朝发明的,是君王或贵族死后,后人根据他生前的言行,所给他的一个形容词,类似民间的绰号,不过谥号是死后才有的,绰号则不一定

谥法有一定的规则:

尊贤贵义称”恭”

刚强直理称”武”

温柔贤善称”懿”

由义而济称”景”

柔质慈民称”惠”

除残去虐称”汤”

悯民会椅称”文”

......等

所同一种个性的皇帝~可能有同样的谥号

只是之前的朝代名不同,如:汉惠帝,晋惠帝,明惠帝..等

可是这种方法非常不客观,如果那个皇帝不是像纣王那样被推翻的,就算他再坏,他的子孙有可能替他取一个烂谥号吗?

所以谥号不但越来越好听,也越来越长,到最后只能用庙号来称呼,不然会没完没了

帝号应该是指年号吧!?像:天宝.开元.建安.同治...等

以爱新觉罗玄烨为例

他的庙号是圣祖

帝号是康熙

谥号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如果谥号来称呼他~就又臭又长了..

又如西汉的刘桓

庙号是太宗

谥号是文帝

帝号有前元.后元

--------------------------------------------------------------------------------

转贴一篇谥号的文章:

谥(亦作谥) 号,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汉代起则是皇帝、大臣、亲贵、士大夫) 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按传统说法,谥号起始于周,比庙号要早八百年,而谥的范围也不限于帝王。

商代亡国之君是纣王。纣王姓子名辛,《史记.殷不纪》说: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在「辛」前加一「帝」字,是后人叙史时加添的,并非谥号; 「纣」可能是同人给他的恶谥。周代有谥,则确凿无疑,第一代周王姬发谥武,史称周武王: 武王之父姬昌虽未开创周朝,但武王追尊为王、加谥日文,称周文王。秦朝曾经废谥号。秦始皇认为,让谥是以子( 嗣皇帝)议父( 先帝)、以臣议君; 下议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无谥号( 亦无庙号) ,对大臣也不赐谥。及至汉初又恢复谥法。先帝下葬前由礼官议谥,嗣皇帝定谥。汉代标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诸帝谥号都有「孝」字,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叙史作省称,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庙号、谥号连称时,庙号在前、谥号在后。例如汉武帝的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谥号最初用一个字,后来有两个字的,例如战国时赵武灵王、魏安厘( 僖)王,还有三个字的,例如贞惠文子; 后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长句的。

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厉、幽、畅都是贬字,冲、殇、愍、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意。按前人记载,议谥是在将葬之时。未死而谥的特别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弑父,谥父为灵,岂料其父尚未瞑目,虽然不能开口说话,却急巴巴地睁着眼睛似有所语: 太子即改谥为成( 史称楚成王),他这时才瞑目。因为成字比灵字要好得多。另外,卫灵公因卫国发生变乱而逃亡到邻近的诸侯国,北宫喜与析朱鉏帮助他平乱归国,卫灵公如愿以偿,喜不自胜,为了褒奖平乱功臣。竟别出心裁,立即赐北宫喜谥为贞子、析朱鉏为成子( 子是爵位) 。二人生而得谥说,也属例外。

亲贵、大臣死后赐谥,唐宋有议驳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议上,若名实不相符,给事中可以驳奏再议; 明清则由礼部拟谥,皇帝核定,礼部有时也会多拟几个以备皇帝选择。

帝王美谥无过于文、武,大臣之谥极于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议谥的争论。最初太常博士拟为文正,后司马光反对而改为文庄。朝廷赐谥,很多时都是有褒有贬的,有的还既扬善、又不讳恶。例如唐代萧瑀谥号贞褊,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谥亦可追夺,如秦桧死后,宋高宗赐谥忠献,意思是褒扬他危身奉上、智质有圣,至宋宁宗时追夺原谥论,改谥缪丑,那是指斥他名实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况则较为特别,规定礼部奏请才能得谥。换句话说,获得请谥者必是朝廷眷念怜惜之臣,其谥号自然没有贬意,只不过赞美程度有轻重之别。

最后,一个颇有趣的问题是,历代失政的帝王、失国者是否恶谥随身呢 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谥的,例如弑父的楚穆公、东汉的桓帝。假若失国者由新朝定谥,他们才较容易得到恶谥。

除了正式的谥号外,也有私谥。私谥始于东汉。私谥不出于朝廷,而由门人、故吏为著名文士学者所立,如东晋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征士,北宋林逋的私谥为和靖先生,世称陶靖节、林和靖。宋明时期私谥也屡见不鲜。

古代皇帝写圣旨时格式是怎么样的

古代皇帝写圣旨的格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制度的演变而有所不同。在汉朝,圣旨的格式和内容开始逐渐规范化,皇帝印信的“六玺”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