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是什么意思
中台的意思:
1即尚书省。
2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
3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
4星名。
5汉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
引证:
《红楼梦》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台, 贾母方进来歇息。”
李直夫 《虎头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台,御史西台,打的你肉绽也那皮开。”
近义词:
一、内台 [nèi tái]
释义:尚书省。
引证:《南齐书·王思远传》:“ 建武中,迁吏部郎。 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
释义:指御史台。
引证:《元史·百官志二》:“ 江南 诸道行御史台,设官品秩同内台。 至元 十四年始置 江南 行御史台于扬州 ,寻徙 杭州 ,又徙 江州 。二十三年迁于 建康 ,以监临东南诸省,统制各道宪司,而总诸内台。”
二、尚书省 [shàng shū shěng]
释义:官署名。
解析: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 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 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 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 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 清制同。
汉语中古音平声不分阴阳,元代周德清(1277~1365)《中原音韵》平声始分阴阳,“台”在《中原音韵》读阳平,根据平分阴阳的规则,可以知道“台”在唐宋时期念浊音声母,元代以后平声的清音声母字变阴平,浊音声母字变阳平。
三台即上台、中台和下台。
三台星君又称三台华盖星君,中国民间信仰之一。即“上台虚精开德星君,中台六淳司空星君,下台曲生司禄星君。 三台星是如今大熊座的爪子。《三国演义》中相传诸葛亮猜测自己生命将殒看的就是这几个星。
上台指的是司命,主寿,其上星护助天子,即现代可以理解为部级干部,下星为女后,即执政者的妻子或母亲。中台指的是司徒及司中,主宗室,其上星为诸侯,即现代可理解为当大官的,下星卿大夫,即普通官员之统称。下台指的是司空及司禄,主兵,其上星为士,即具有声望、地位的学者,下星为庶人,即普通百姓。
扩展资料:
《北斗经》中里定义的:上台虚精开德星君,中台六淳司空星君,下台曲生司禄星君,初看会觉这些名称及定义很是古怪,细研会发现更是奇怪。
这里需要解释清楚,《北斗经》是传播很广的经书,但它主要面对的是老百姓们,尤其是文化不高的,而这里面百姓中,大多又以手工业者为多,司空最早虽然是管治理水土的,但然后主管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督手工业的。
而对于民间搞技术或是普通买卖过日子的人来说,以中台为司空,与司禄区别开,是最好不过了(读书人都拜文昌去了)。有些人喜欢说《北斗经》是本伪经啊之类的,其实如果深刻明白了这些道理,便知它伪不伪不重要,管用就行。
-三台星君
三台的意思:
1汉代对尚书、御史、谒者的总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后称三公。
2隋代,炀帝置司隶台,与谒者台,御史台,合称“三台”。唐代,尚书省又称中台、中书省又称西台、门下省又称东台。
3三公:周代三公有两说一说,司马、司徒、司空;一说,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唐宋仍沿此称,惟已无实际职务。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
三台和三公:
1三台:汉代对尚书、御史、谒者的总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后称三公。 台辅:指宰相,言其位列三台,职居宰辅。
2三公:周代三公有两说。一说,司马、司徒、司空;一说,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唐宋仍沿此称,惟已无实际职务。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
汉代,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
——《后汉书·袁绍传》:“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李贤 注引《晋书》:“ 汉 官,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谓三台。”
尚书台是东汉中央政务的中枢机关。既出诏令,又出政令;负责起草发布皇帝诏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台官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高。
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兰台、宪台。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谒者台的职责是“受诏劳问,出使慰抚,持节察授,及受冤枉而申奏之。”
中台是什么意思
本文2023-10-05 16:30: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