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尾在古代又称为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4收藏

鱼尾在古代又称为什么?,第1张

鱼尾:一种古籍版式,版心中缝处的记号,形似鱼尾,故名。为折叠书页的标号,一为便于装订,二为修饰黑的称黑鱼尾,白的称白鱼尾,双股线的称线鱼尾,作花瓣状的称花鱼尾,只刻一个的称单鱼尾,刻两个称双鱼尾。而且鱼尾也分顺和逆等多种,主要是看鱼尾的指向

鱼的画法如下:

材料准备:一张纸、黑笔。

操作步骤:

1、首先在纸上画出上下两条圆弧,圆弧即为鱼的身体,两侧则不需要闭合,选取其中一侧的开口位置画上两个紧贴的椭圆形,就变成了鱼的嘴。注意这个嘴是圆扁的。

2、然后在靠近鱼嘴一侧的四分之一全身处,纵向画一道圆弧,圆弧与嘴之间用圆圈画出鱼眼,这样就完成了鱼头部分的绘画。注意鱼的眼睛不要留眼白。

3、另一侧的开口端直接画出鱼尾,尾巴的形状应适当放大,同时用曲线画出鱼尾,这样给人一种鱼在水中的悬浮感。

4、背鳍和胸鳍也多用曲线绘制,让鱼的形象更像是在水中游动。用曲线线条来刻画鱼的动态。

5、最后把各个连接部分补充完整,检查各部分的比例大小,鱼尾的上下是否对称。

绘画的要点:

1、从装饰画开始研习。画面分割,点线面构成,视觉平衡,画面元素排布的节奏感。颜色搭配,颜色分布等等 ,色彩心理学。从学习视觉美感的最基本规律出发,对以后任何一阶段的美术学习帮助都很大。

2、接着素描绘画开始学习。先学会结构素描,用线条来表达结构关系,空间透视关系。从简单几何形体写生到复杂几何形体,再到石膏头像和静物写生。学会如何运笔,如何画出流畅的线条。目的是学习对物体空间结构表达。

3、通过静物和风景写生的方式学习色彩构成,颜色的使用规律,这部分与平面构成中的色彩搭配和分布相呼应。如何用色彩的对比来塑造光影体积,不同光源下不同物体材质的表现,色彩心理学。

鱼尾。古籍中常见“”符号于版心中间,称作“鱼尾”。

鱼尾多刻于版心的上节或下节,白色称为“白鱼尾”,黑色者称为“黑鱼尾”,黑鱼尾外加一条细线的称作“双鱼尾”,白鱼尾又加细线的称作“细鱼尾”,加花线的鱼尾称之为“花鱼尾”。版心上下都有鱼尾者称作“双鱼尾”,双鱼尾又有“对鱼尾”与“顺鱼尾”之分。版心里最多时可刻三个鱼尾,如明代的《春秋书法钩玄》就有三个鱼尾。鱼尾上方至版框线的位置称为“书鼻”,取意于位于书页的正中处,相当于人的鼻子之意。

鱼尾的作用:

①折叠书页的基准处

②标注书籍的书名、卷册

③有时也把这些标注注于书鼻处,这也成了图书版本的一种标志物,正如《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十四卷中说:“凡版心书名在鱼尾下用宋本旧式者,皆震亨之旧。书名在鱼尾之上(书鼻处,刻汲古阁字者,皆晋所增也。

鱼尾:一种古籍版式,版心中缝处如[]形记号,形似鱼尾,故名。为折叠书页的标号,黑的称黑鱼尾,白的称白鱼尾,双股线的称线鱼尾,作花瓣状的称花鱼尾,只刻一个的称单鱼尾,刻两个称双鱼尾。

“金镶玉”:“金镶玉”之名来源于一个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卞和得玉璞献给楚文王,琢之成璧,称为“和氏璧”。传说此璧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不敢飞近,为稀世之宝。秦统一中国后,“和氏璧”几经转手,落入秦始皇之手。秦始皇令玉工将其雕琢为玉玺。该玉玺长、宽、高均为四寸,上面镌刻着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四周还雕饰着五龙图案,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秦始皇爱不释手,将它奉为神物。

汉灭秦后,“和氏璧”几经沧桑又到了刘邦手中,刘邦把“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代代相传,一直传了12代皇帝。到了西汉末年,两岁的孺子婴即帝位,藏玉玺于长乐宫。王莽篡政后,派王寻、苏献胁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玺。太后见国破家亡,一怒之下将玉玺取出摔在地上,这个传世国宝当场被崩掉一角,后来又命能工巧匠进行整修,用黄金镶上缺角,于是得名“金镶玉玺”。“金镶玉”即由此而来。

三国之后,稀世国宝“金镶玉”即不知去向了,只留下了这一说法在流传。

鱼尾有很多种,常见的那种除外,白鱼尾、线鱼尾、还有以圆圈代替鱼尾,除了外观上的区别,并没有其他的实际意义。书口鱼尾的朝向并无特别意义。除了双鱼尾是上下相对之外,如果只有上鱼尾,那一定是朝下的,习惯而已。

因为鱼尾的功能其实是书页刷印好了之后,用作折页的对准线而用,通常以下鱼尾为准来折叠书页。但很多古书只有通常意义上的“上鱼尾”,下鱼尾很多会用一条线代替,那么折叠书页的时候,通常就以下面这条横线为基准,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

鱼尾还可以用来鉴定古书的版本,比如高丽本通常是花鱼尾,如果开本大,纸张为皮纸,就确定无疑为高丽本了。

鱼尾在古代又称为什么?

鱼尾:一种古籍版式,版心中缝处的记号,形似鱼尾,故名。为折叠书页的标号,一为便于装订,二为修饰黑的称黑鱼尾,白的称白鱼尾,双股线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