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三僚村的三僚风水名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2收藏

兴国三僚村的三僚风水名流,第1张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三僚村自明初开始到清代中叶,出现了不少引以自豪的风水先生。如受明成祖朱棣召进京为皇帝陵墓选址的廖均卿,他选定的昌平县黄土山上一共安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那儿已被后人称之为“十三陵”,此之后北京故宫大皇城的勘测也出自于廖均卿之手。廖均卿因此被皇帝以四品职衔供养至老死,他的墓地至今还在三僚村的半山腰上;为万里长城修建九镇军事要塞和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堪址的曾从政。曾从政因为长城择址有功被皇帝一直供养在北京。老死后永乐皇帝还派遣了两名太监护送其灵枢还乡荣葬。

三僚村最富传奇的还是山腰上一棵十几里外就能看的见的形似伞盖的大杉树和树底下的形似包裹的两块巨石。传说杨筠松的弟子曾文辿当年也发现了三僚这块山环水绕的宝地,在曾文辿眼中这杉树如伞盖巨石如印章,他说:“这是一个好地方,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华盖遮荫,代代能文武,世世好为官。”师傅杨筠松却当即断言为:“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三僚人说,是杨公忍不住泄露了天机,所以他才没有后代,但他的两个徒弟却从此在这大山深处繁衍不息,替人看风水成了世世代代三僚人谋生的祖传技艺。

杨救贫当年选中三僚传道授业,是因为三僚村地形状如一个太极图形。站在两姓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是一个盆地,盆地中间一座条状石山“罗经石”恰似罗盘中的指针。曾屋村和廖屋村如太极图中的两仪,为强化八卦图形,后来人为在盆地中间建造了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在全村营造了八个景点,吻合了《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公元905年,杨筠松先生被虔州刺史卢光稠害死于都药口后,三僚曾、廖两姓村民各祀一座杨公祠,各供奉杨公救贫,曾公文讪、廖公泊瑀塑像。据传庙中各存的64签,是南宋状元丞相文天祥的一点心血,一夜之间写成的《杨公64签》;还有幸存的一株千年古杉(九尾杉),为当年杨筠松先生亲自种植的风水树,历经沧桑,几度枯荣,已成为三僚村悠久历史的象征;另外三僚村里的杨仙洞、罗经吸石,传说是杨公为了三僚的风水三次赶山的遗迹,洞深无底,连珠三县(于都、兴国、宁都)。相传杨公三次赶山,结局皆不尽如人意,发誓不再赶山,把赶山鞭和赶山咒语埋在洞里,为了不被人盗走,遗祸人间,指派弟子在洞口建一座下山虎(一厅两厢式)形的房屋,镇山守洞,定名“石仙宫”,杨公住在宫内修炼和著书立说。杨公在药口坝仙逝后,其骸骨为徒弟带回洞中两个通道,把杨公和他的秘密一起封入了深山古窟;如有心去观察,三僚的地形还酷似一幅阴阳太极图,原来是因有两条弯延曲折的溪水平行地流淌在阴阳两极之间,溪水流至杨公祠前则二溪合而为一地形成了一条大溪流。最有意思的是,大溪流源头的水温左右两岸竟相差5、6度。缘由合二为一的那两条溪流水温不同,村里人把左边那条水温更冷的叫阴溪,右边那条水温更热的叫阳溪。

杨救贫杨筠松(唐朝国师)外籍风水祖师著书36部,在兴国三僚开创中国风水学术,风水对联:自然山水好风水,天地乾坤良云天;横批:风生水起。

曾文辿三僚杨公谪传,兴国朱华塔倡建者,民间称地仙。亲择兴国朱华塔;著有《寻龙记》《泥水经》《八分歌》等书籍

廖瑀三僚杨公谪传,三僚廖氏开基祖著有《怀玉经》、《一盏灯》、《俯察本源歌》、《正地法》等书籍

说明:风水术在民间流传甚广,杨救贫是中国风水文化的祖师,是兴国县特有的影响世界的特色文化,故名人园宜反映此类文化。

曾从政,号少潭,明代三僚人,为杨筠松弟子曾文辿之后。曾与廖钧卿一起堪舆了明十三陵和北京故宫而有功,被授予钦天监博士,进至五品灵台郎,给假还乡,额匾「 ”开国名师”,后御赐「 ”精明地理”碑额金榜。 后第二次奉召进京,从明永乐5年闰4月,曾从政给永乐皇帝的奏折中「 ”兹皇太后未卜陵园,臣敬奉礼部尚书赵羾等奉旨,该行荷蒙圣眷召卜陵园。”之语,可见他是为皇太后择陵去北京的,曾从政把皇太后的陵地选在了昌平,今之十三楼,并亲建十三陵之长陵! 他在奏折中说:「 ”臣学愧青囊,术惭玄妙,随与武义侯王通等督视陵宫,敢不披肝沥胆,以尽忠言,详察等处之山,不堪任于陵室,惟昌平县东黄土山,一十八道岭峰美丽,真堪陵室根基。” 永乐皇帝采纳了曾从政的择陵意见,于永乐7年开始建陵,永乐11年2月陵成,将皇太后徐氏落葬。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曾从政是第一位在十三陵施展风水术的大师,只不过因为他是给皇太后择陵。 曾从政的风水术给明朝庭影响更为深远。因为永乐皇帝请曾从政为重修长城选址。长城东起渤海之滨的山海关,西迄祁连山麓的嘉峪关,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由北方数国零星修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几个国家的断城连缀扩充而成。 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军事工程,历朝历代都进行了维修,但我们今天看见的长城,却主要是明代长城遗址。永乐皇帝将明朝的政治文化中心从南方迁到北方,为保证国家的安全,首先就强化了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永乐11年夏,在曾从政完成皇太后徐氏陵墓建设工程后,敕授他为钦天监博士、进五品灵台郎,赐予「 ”精明地理”碑额金榜。派庶吉士王英率兵六百,护送曾从政沿故长城相度,选择合适位置修建军事要塞。 曾从政风餐露宿,跋涉6年,经过辽宁、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六省,沿长城择定了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山西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九镇基址,按照「 ”因地而行,用险制塞”的原则,在宛蜒如带的万里长城中打上9颗牢固的桩,变成了一道纵深完整的防御体系。 永乐十八年三僚曾从政相卜天坛殿址,为我国现存最规模大的庙坛建筑。宣宗四年三僚曾从政故于北京,御赐「 ”精明地理”碑额金榜,遣派太监护柩还乡荣葬。 明永乐帝赠三僚曾从政南归诗:江西一老叟,腹中藏金斗。断出金狮子,定是神仙口。授官官不要,奉金金不受。出自一清风,任君天下走。逢官官要接,过府府要留。有人来问我,永乐是故友 现在,对于从政公有没有后代有着较大的争议,但在三僚村当地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传说:曾从政告老还乡时,永乐皇帝依依不舍,想把他儿子封官授职钦天监,以便将来随时垂询。便问道:爱卿子嗣如何?曾从政低头回答:禀皇上,臣五子。不料永乐皇帝理解错了,喟叹一声说:原来爱卿无子,惜乎哉!皇上金口玉言,曾从政只好抱憾而归。 曾从政究竟有没有后代?其实他的陵墓至今完好,就是三僚阳背垴下方,虎形,亥山巳向,墓碑上载明妣廖氏和副室葛氏附葬,有惟熊、辉熊、仲熊、德熊等四个孝子。 明朝万历年间丁亥岁,赣州知府林敬冕亲自主持重修曾从政墓,并亲题碑文曰:呜呼!开国名师返天堂,为民造福万古芳。

三僚是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曾凡坤先生是中国形势派风水祖师杨筠松首座弟子——三僚开山祖师曾文辿的嫡系传人。更是当代三僚风水名家的中流砥柱,影响力可见一斑。

先前由于年纪尚浅,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

三僚风水培训,三僚廖书生风水培训收费,是不收费的。三僚村风水师拜师是要看缘分的,两人之间如果是有缘分的三僚村风水就会主动要收你为徒。

江西兴国三僚村廖氏,有一经典明师手笔——寅葬卯发地,形喝冲天飞凤,为明朝万历时廖家三房风水名师廖岐山点葬之墓。虽一丁财小局,但形神俱妙,峦头理气合法,脉止而扦。

然最妙之处,在寅葬卯发之效应,历经数百年,后人亦津津乐道,三僚廖家速发玄机可谓神乎其神矣。

明代,廖岐山被敕封为钦天监博士,《兴国县志》有载。

凤形墓是兴国梅窖三僚村景点之一,也是依然保存完好的一座明代墓穴。熟知凤形墓的人知道,此墓位于三僚廖氏后龙山背,立子山午向,兼癸丁。又名寅葬卯发、寅葬卯绝。

寅为早上三至五点,卯为早上五至七点。寅葬卯发,可谓神速。

可是,人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来得快的东西,去得也快。可谓来如山洪,去如退潮。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子轮轮转,就是这个道理。也是,如果好龙好穴都被你占了,且永固万年,别人还要不要活了?

虽知发得快败得也快,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形。世难觅好穴,一旦遇见,总要一搏。这是人之常情。尤其廖岐山这样的名师。廖岐山,又名绍宠,杨公弟子廖三传后裔。不过,当代后世,人皆称岐山。

此穴立子山午向兼壬丙,水口出丙,青龙白虎环抱有力,明堂圆净,朝迎水回,极为清秀之局也。

此墓位于三僚廖氏后龙山背坑冲,子山午向兼癸丁。此墓又名寅葬卯发、寅葬卯绝墓,墓形为凤,墓穴点在凤尾,为明代三僚著名风水师廖歧山亲建祖墓。

兴国三僚村的三僚风水名流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三僚村自明初开始到清代中叶,出现了不少引以自豪的风水先生。如受明成祖朱棣召进京为皇帝陵墓选址的廖均卿,他选定的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