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肝水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肝水简介,第1张

注解肝水为病证名。五脏水肿病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列十水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多因水气凌肝,肝失疏泄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列为十水之一。关于十水十水为古代对水肿病的分类。历代说法不一:1《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水有十名,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里水,十曰气水。”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关于水肿水肿(edema)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详见水肿条。

详见百科词条:肝水 [ 最后修订于2016/10/24 21:32:52 共79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李杲为金代著名医学家 ,金元四大家之一 。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张元素的弟子。临床上善用温补方法调理脾胃,后世称以他为代表的学术思想为补土派。明·高武的《针灸聚英发挥》辑录“东垣针法”一篇,推崇其在针灸学术上的见解和经验。李杲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李杲出身富豪之家,自幼沉稳安静,极少言笑,十分喜爱读书。李杲20多岁时,他的母亲患病,请了许多医生前来,治疗无效,也就糊里糊涂地病死了。这件事对他的触动极大,从此便立志学医。他听说易州的张元素的名声很大,便携重金前去拜师学医。由于他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学习得很快,几年以后,就已经学得很好了。李杲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时有瘟疫流行,他见到许多人患了“大头天行”的病,头大得像西瓜一样,非常痛苦,便潜心鉆研《内经》、《伤寒》等书,终于研究出了一张方子,治疗此病非常有效,后来,他将这张方子刻在木碑上,插在人来人往的热闹地方,病者抄了回去,几乎没有治不好的。有人还将这张方子刻在石碑上,以便流传更广,当时人们都以为是神仙留下的神方,李杲也就有了“神医”之名。他精通医术,但并不行医。而每次为人治病,疗效甚佳,常给亲朋看病开方,对于治疗十分有心得,尤其对中焦脾土在治疗中的意义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老师,易水学派的张元素就很重视脾胃。他的学说就充分地继承了这一点。李杲是富家子弟,平时交往的多是一些上层社会的有钱有势的贵人,他们养尊处优,膏粱厚味,易伤脾胃,所患疾病多属此类。另外,当时适值元兵南下,战乱频繁,人民在饥饿、惊慌、忧愁中生活,大多起居饮食没有规律,也很易伤脾胃。鉴于此,他认为只读古方是不够的,必须面对新的社会现实,分析病人的特点来研究方药,这些也是他建立脾胃学说的社

详见百科词条:李杲 [ 最后修订于2015/11/7 15:29:03 共130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根结为经络部位名。根,根本,是经气始生的腧穴或部位 ;结,归结、布散,是经气归结的腧穴或部位 。经脉的根在四肢末端部,结在头面胸腹部。强调经脉从四肢末端到头面胸腹的联系特点,以说明它们之间的生理功能和穴位主治上的联系,这对腧穴分类和辨证取穴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黄帝内经灵枢·根结》首论足六经的根结部位,后人据此,增加手六经根结。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经脉以四肢末端的井穴为根,头面胸腹的一定部位为结,用以说明四肢与头面胸腹之间生理功能和穴位主治上的联系。根结的具体部位,详见《黄帝内经灵枢·根结》。手三阴三阳的根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中没有记述。后《针经指南》又概括为“四根三结”,将手六经包括在内。

详见百科词条:根结 [ 最后修订于2015/11/27 18:31:16 共223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桃拼音名JīnSīTáo别名金丝海棠、五心花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金丝桃HypericumchinenseL,以根入药。随时可采,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消肿。用于急性咽喉炎,眼结膜炎,肝炎,蛇咬伤。用法用量1~3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金丝桃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拼音名JīnSīTáo英文名ChineseStJohn′swortRoot,HerbofChineseStJohn'swort别名土连翘、五心花、金丝海棠、木本黄开口、金丝蝴蝶、小狗木、狗胡花、金丝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桃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monogynumL[HchinenseL]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金丝桃半常绿小灌木,高约071m。全株光滑无毛,多分枝;小枝圆柱形,红褐色。单叶对生;无叶柄;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125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渐狭而稍抱茎,全缘,上同绿色,下面粉绿色,中脉稍凸起,密生透明小点。花两性,径35cm,单性或成聚伞花序生于枝顶;小苞片披针形;萼片5,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约8mm;花瓣5,鲜**,宽倒卵形,长1525cm;雄蕊多数,花丝合生成5束,与花瓣等长或稍长;子房上位,花柱纤细,长约18cm,柱头5裂。蒴果卵圆形,长约8mm,先端室间开裂,花柱和萼片宿存。种子多数,无翅。花期67月,果期8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麓、路边及沟旁,现广泛栽培于庭园。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陜西、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栽培1气候土壤:喜温暖、能耐寒。以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夹沙上较好。2种植:金丝桃分蘗力强,可在冬季或春季从老株边挖取带

详见百科词条:金丝桃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22:11 共165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全国中草药汇编》:陈仓米拼音名ChénCānɡMǐ别名老米来源禾本科陈仓米OryzasativaL,为入仓年久而色变的米。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理脾助气,调胃止泻。主治脾虚胃弱,精神不振,烦渴久泄。用法用量03~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陈仓米出处出自《食性本草》。1陶弘景:陈廪米,此今久入仓陈亦者,汤中多用之,人以作醋酒,胜于新粳米。2《本草衍义》:陈廪米,今《经》与诸家注说皆不言是粳米,为复是粟米,然粳、粟二米,陈者性皆冷,频食之,令人自利,与《经》所说稍戾,煎煮亦无膏腻,入药者,今多用新粟米。拼音名ChénShēnɡMǐ英文名storericeforalongtime,oldrice别名陈禀米、陈米、火米、老米、红粟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经加工储存年久的粳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zasativaL原形态稻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性味甘;淡;平归经胃;大肠;脾经功能主治调中和胃;渗湿止泻;除烦。主脾胃虚弱;食少;泄泻反胃;噤口痢;烦渴用法用量内服:适

详见百科词条:陈仓米 [ 最后修订于2009/12/7 23:53:47 共151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肝水简介

注解肝水为病证名。五脏水肿病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列十水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