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际泰好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9收藏

陈际泰好学文言文阅读答案,第1张

1 陈际泰学有所成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全文翻译: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

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

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陈际泰就把《诗烃》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

后,返回临川,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陈际泰写诗作文,非常敏捷,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诗,先后写的诗达到了万首,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没有比得上陈际泰的

2 《陈际泰学有所成》文言文翻译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④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参考译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陈际泰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返回临川,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陈际泰写诗作文,非常勤敏,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诗,先后写的诗达到了万首。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没有比得上陈际泰的。

3 《陈际泰传》文言文翻译

《陈际泰传》原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

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 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

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

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陈际泰传》翻译: 陈季泰,临川人文学大师。

家境贫寒,不能由老师学习,没有书,有时带着孩子在附近看书,偷看。我从表兄弟那里得到了一本书。

这本书的四个角变得模糊了,没有可供阅读的分句。我根据文学意义来判断区别(应该有停顿的地方),所以我熟悉这本书。

十岁的时候,我在我叔叔的药箱里看到了那本歌,很快就跑了。 我父亲看到了,非常生气。

他催促他去田里。陈继泰把《诗经》带到田里,蹲在高高的土山上唱《诗经》。

所以他一辈子都没有忘记。很长一段时间后,他回到了临川,与艾南英等八部诗作齐名。

陈吉泰的诗歌和作曲写得很好。勤奋,一天能写二三十首诗,写过一万首诗。

这次考试的诗歌和散文的数量与陈季泰不匹配。

扩展资料:

《陈际泰传》创作背景: 陈际泰才思敏捷,写作速度极快,有时一天能写二三十篇,一生之中作文多达万篇。

史书称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在八股文方面造诣较高。

他将经史古籍融会贯通,自辟门径,借题发挥,驰聘才思,抒发己见,被人称为八股文大家。 崇祯三年(1630),陈际泰才得中举人;崇祯七年中进士,时年68岁。

十年,被授行人(掌册封、传旨的官),赴贵州监考。十三年,奉旨护送已故相国蔡国用灵柩回乡,次年于济宁途中染病去世,年七十五岁。

其著述多阐发经籍,有《易经说意》(又名《读易正义》)7卷、《周易翼简捷解》16卷、《群经辅易说》1卷、《五经读》5卷、《四书读》10卷,均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文集有《太乙山房集》15卷、《已吾集》14卷。

清人辑《临川文选》、《临川文献》和《江西五家稿》分别选人一卷。 —陈际泰 (明朝学者) —明史 (二十四史之一)。

4 陈际泰勤学苦读文言文

文言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译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陈际泰就把《诗烃》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返回临川,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陈际泰写诗作文,非常敏捷,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诗,先后写的诗达到了万首,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没有比得上陈际泰的

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5 《陈际泰传》文言文翻译

际泰,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陈际泰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诗,返回临川,非常勤敏,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不能够拜师读书,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临川人,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先后写的诗达到了万首,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拿着就快速地跑了,很生气。

父亲看见了。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

家里贫穷,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

陈际泰写诗作文,没有比得上陈际泰的,又没有书籍。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督促他到田地里去。

十岁,字大士。

6 陈际泰勤读文言文百度

陈际泰勤读: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陈际泰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返回临川,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陈际泰写诗作文,非常勤敏,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诗,先后写的诗达到了万首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没有比得上陈际泰的

7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

小题1:(1)跑(2)闻名(3)代他(指陈际泰)(4)比得上 小题2:B小题3:D 小题4: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1分);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1分) 小题1:试题分析:“ 走,名,其 ”的意思较为固定,应分别译为“跑、说出、代词”,“ 若 ”根据语境亦可推断出来,我们在课内文中学到过“不若”,即不如,“若”字则是比得上的意思。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语句的大意,“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大意是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因此,句子停顿应为“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应选B。

点评: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致理解出语句的意思,然后根据语句内容大意,做出正确的停顿。小题3:试题分析:结合上文可知,“ 携至田所 ”的是“《诗经》” “吟咏”的也是《诗经》。

理解这两个关键之处,就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小题4:试题分析:“用文中原句填空”是本题的审题点。

我们要在原文中寻找能回答问题的语句,可见直接写出了陈际泰声名之隆的是“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侧面表明他作品之丰的是“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点评:首先理解文章大意,然后在审题的基础上,在文章中从前向后找寻,根据理解把切题的答案提取出来。 。

1 鲁迅《雪》的阅读答案

1,是记忆中的景物,从“我可记不真切了”可以看出。

2,转折,写出与江南的雪完全不同的朔方的雪。极言其不同。

3,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蕴含了鲁迅先生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只有那“朔方的雪”,坚强,粗放,充满生命力,包含着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是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

4,《雪》中的雪罗汉写的比较细致,属于描写,形象生动。而《百》中的属于叙述,写的简单明了。

2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阅读答案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逝世

Atán

Bshì

正确答案:B

2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耗费

Ahào

Bchà

正确答案:A

3选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疲倦( )

A疲惫

B精神

C疲劳

D兴奋

正确答案:B

4选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浪费( )

A消耗

B消费

C节约

D浪漫

正确答案:C

5选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延长( )

A延续

B压缩

C漫长

D拖延

正确答案:B

6选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无缘无故( )

A情理之中

B莫名其妙

C平白无故

正确答案:A

7有人说鲁迅有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指的是( )

A要节约时间,做更多的工作。

B要想成为天才就不能喝咖啡。

C世界上不可能有天才。

正确答案:A

8鲁迅是怎样节约时间的?

A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

B有病的时间,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

C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D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

正确答案:B C D

3 关于鲁迅的阅读题

《踢鬼的故事》

鲁迅从日本留学回来后,有一段时间在故乡绍兴教书。平时住在学校,星期六晚上才回家。

有一天下午,因为在学校自理一些事情,鲁迅回家时已经天黑了。为了赶时间,他就抄小路走,这条小路比走大路近得多。但是,走小路要经过一片坟地,那里灌木、杂草丛生,还有稀稀落落的几棵大树,树上栖息着几窝乌鸦,显得阴森森的。平时很少有人走,晚上就更没有人了。

天不算太黑,月光透过云层照着远近的荒草乱石。地上的野猫,树上的乌鸦不时发出一两声难听的叫声。鲁迅地走着,快到那一片坟地了。突然,他发现不远处一座坟前立起一个白影,而且慢慢地高起来。鲁迅以为看花了眼,又仔细地朝那里看去,白影忽然又缩下去了,而且时而大,时而小。鲁迅是学医的,不相信有什么鬼魂,但眼前的怪影也不免使他有些紧张,心里扑扑地跳。他壮大胆子,继续朝前走。

离那个影子已经很近。再走几步就可以从旁边过去了。忽然白影移动起来,转来一座坟后缩了下去。鲁迅越发生疑了:看来这个“鬼”怕我,躲起来了。你越躲,我偏要看看。于是他大步赶过去。

“什么人!你在干什么!”说着,鲁迅飞起一脚,朝那个缩作一团的东西踢过去,只听“哎哟”一声,白影叫了起来,站起来逃走了,身上掉下来一块白布。原来这是个盗墓的。

1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回答: 鲁迅晚上回家勇敢地踢“鬼”的故事。

2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段,并说一说作者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1)但是,走小路要经过一片坟地,那里灌木、杂草丛生,还有稀稀落落的几棵大树,树上栖息着几窝乌鸦,显得阴森森的。平时很少有人走,晚上就更没有人了。

(2)天不算太黑,月光透过云层照着远近的荒草乱石。地上的野猫,树上的乌鸦不时发出一两声难听的叫声。

回答:渲染恐怖气氛。突出鲁迅的勇敢。

3 你能说一说鲁迅是怎样一个人吗?

勇敢,心细;沉着冷静;不相信鬼神。

4 读了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世界上根本没有鬼,认为有鬼的人,也只是自己吓唬自己。

我们要像鲁迅那样,遇事沉着冷静,胆大心细,勇敢面对。

说明:这是很“古老”的故事了。今天找来,试着出了4道阅读题。不知道是否符合要求~

4 鲁迅的读书法阅读课文带阅读答案

鲁迅先生酷爱读书,一生手不释卷,勤读不辍。他还非常关心青年们的读书,常撰文把自己的读书方法介绍给青年们。 鲁迅的视野极其开阔,阅读的范围很广。他主张“博识”,认为读书人应“放开肚量,大胆地、无畏地、尽量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类知识。1934年,他写过一篇《随便翻翻》的短文,专门介绍了他称为消闲的读书“多翻法”。他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多翻”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帮助人们全面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 在种类繁多的、观点不同的众多书籍中,不仅有毫无益处的,而且还有“毒品”或“麻醉品”。究竟怎样才能鉴别书籍的真伪或优劣呢?鲁迅主张用“比较法”,因为“比较是医治受骗的方子”。他强调要敢于接触不同的观点,甚至反面的书籍,看看自己不赞成或反对的人和事是怎样活动的,以加强认识,区别真伪。他很欣赏古籍《稽康集》中附有别人的赠答和论难的编法。他编《伪自由书》、《准风月谈》时,后面也附录了有关的别人的文章,以便于读者进行比较,帮助读者辨别真伪、是非、优劣。 怎样把书读活,使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鲁迅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实践经单范厕既丿焕搽唯敞沥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我先前吃过干荔枝,罐头荔枝,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枝。这回吃过了,和我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因此他谆谆教导青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他希望青年们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解释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酷爱读书:__________ 手不释卷:__________ 勤读不辍:__________ 融会贯通:__________ 2文中的“毒品”和“麻醉品”指的是__________,这里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文中的两个问句是__________。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4根据鲁迅推荐的读书法,完成下面的表格。

读书法采用该种读书法的好处 5用学过的成语、诗句或名言警句分别概括二、三、四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学习实际谈一谈自己有哪些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好的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极,甚 放开 中途停止 连、通 2、内容不健康的书籍 比喻 3、C 4、多翻法——开阔视野,启迪思路 比较法——帮助读者辨别是非、真伪、优劣 联系实际法——时所读的书活起来 5、(1)开卷有益 (2)读书要有比较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 鲁迅爱书的故事(阅读答案)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是要先

文章围绕鲁迅是一个--------的人这个主题,一共写了( 4)件事第一件是(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第二件是(一些简单的划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一万多册图书历久常新),第三件是(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他不愿意看见书有损坏),第四件是(把书送出去时,总是非常仔细地包扎妥帖这种花在包书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6 回忆鲁迅先生 阅读答案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15859000866

3《回忆鲁迅先生》练习与答案一、基础训练(一)根据下列句子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jiàn()赏。2许先生有点jiǒng()了。3鲁迅先生好象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huàn()想4鲁迅先生zhǔfù()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5对他jié()力避免加以赞美6全楼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3623736都jì()静下去7鲁迅先生有点chóuchú()了8心里存着无限的期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更qián()诚的目光9许先生很镇静,没有wěn()乱的神色10就依着后门彼此搭shàn()起来(二)填空。1本文作者是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等。2下面对联吟咏了我国几位著名文学家,请写出他们的名字。(1)痛饮读离骚,放开古今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2)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3)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三)鲁迅作为中国文坛的大家,我们也一起学习过他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四)积累词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请分别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7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阅读答案

1、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阅读提示:文章的标题有题眼,让人看了就知道文章写什么。其实词语也有“眼睛”,让人看了就知道词语的意思。同学们猜出这两个词的“眼睛”了吗?

如饥似渴 (如和似,都是好像的意思)

夜以继日 (继的意思是联着)

2、中心句是第一句话。

阅读提示:这种构段结构为:总分。

3、过渡句,作用:承上启下。

阅读提示:承上启下指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4、本文结构:总分总。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天才就是珍惜时间。阅读提示:最后一句话的概括。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第四自然段):鲁迅先生怎样珍惜时间的。阅读提示:二、三、四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话归纳一起的。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的原因。阅读提示:第一句话中,两个“为的”。

5、鲁迅先生在知识和写作上的成就,是珍惜时间、努力工作、学习得来的。

阅读提示:句子含义其实不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也要答对答案的“得分点”。没办法,继续磨练。

6、第五自然段。

8 鲁迅读书的八种方法阅读题答案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

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

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

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

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

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

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

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

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鲁迅爱书的?------------------------------------------------2文章的中心句是哪句?-----------------------------------------------3你爱读书吗?跟鲁迅先生比一比如何?(这题可以不用答,但是答的话我不介意)------------------------------------------------。

在这读书风气不甚浓厚的年代里,读古籍的人就更少了,读古籍的 年轻人则少之又少了。不少中学生一碰到古文就如临大敌,蹙额皱眉,连连叫难。每每想到这些,我总有些忧虑、有些怜惜。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优秀的典籍浩如烟海 。古代典籍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犹如一艘艘满载着思想和智慧的航船。离开了典籍,就等于离开传统文化,离开了自己的根。

读优秀的古籍,无论对我们的人生修养还是文学修养,都有极大的裨益。中国古代的思想家 如群星璀璨,他们的典籍闪耀着睿智的光芒,谆谆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做学问,孜孜不倦地告诫我们如何去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多读一些他们的书,可令我们的心胸更博大,思想更 丰富,人格更成熟。不说别的,光一部《论语》,就教给我们多少做人的道理,尽管不是滴滴可取。�

读古籍,对学语言、学写作的帮助就更大了。毛主席说过学语言有三条途径,其中一条就是 向古人学习。中国古代典籍的语言优美、简洁、形象,有很强的美感和表现力,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短短24个字,画面、意境、情感 全出。从先秦到明清,各代都有大师涌现,都有杰作传世。迄今为止,中国现当代还没一部 诗集堪与《离骚》《杜工部集》并提,还没有一本小说比得上曹雪芹的大半部《红楼梦》。要学好语言,必要读古文。现代文学史上的那些大作家,他们的成就都离不开他们深厚的古文功底。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的一段议论,颇能说明这一道理:“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 有下劣诗魔人其肺腑间,由立志不高也。”这番话,远非严羽一家之言。许多古代诗论,都把诗经及汉魏古诗奉为上品,甚至使之凌驾于盛唐气象之上。一旦埋头学下去,品味和修养 渐渐达到能够领略汉魏境界之时,便不能不佩服古人的眼力了。读《红楼梦》,不仅有助于认识历史认识人生,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写作的技巧。�

流传下来的优秀典籍都是中华智慧宝库中的珍品,如果我们弃之如草芥,不仅对不起古人, 更对不起后人。一个没读过孔子语录和李白诗歌的人,他算得上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吗我 们无必要在古籍堆里埋首一世,但至少总得读过其中几部最杰出最有代表性的吧。为了把根 留住,读一些古籍,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不要忘了回眸过去。

1)从文中看,读古籍对我们的好处是:

1)对我们的人生修养和文学修养都有极大的裨益

2、对我们学语言、学写作的帮助也很大

(2)纵观全文,作者提倡“读点古籍”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古代典籍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犹如一艘艘满载着思想和 智慧的航船。离开了典籍,就等于离开传统文化,离开了自己的根。

2、读古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修养和文学修养,对我们学语言、学写作也帮助很大

3、如果我们对古籍弃之如草芥,我们对不起古人,更对不起后人!

(3)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不要忘了回眸的过去,读一些古籍,把根留住。读古籍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请说说你的见解

古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古籍中的历史文化可以丰富我们的视野;古籍中的荣辱兴衰可以陶冶我们的爱国情操;古籍中的诗文小品可以诗化我们的生活

1 有关管宁、华歆的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

翻译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l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宁读如故( ) ②又尝同席读书( )

2细读全文,简要分析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管、华两人品格的高低和优劣?

答案1(1)原来。(2)曾经。

2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两件小事,表现两个人物品格的差异。一是从管宁见黄金与瓦石无异”,而华欲见黄金“捉而掷去之”:二是逢显贵,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废书出观”的差别中,就会看出管,华两人品格的高低和优劣。

2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

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

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

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

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

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

于是避舍使人迎刊、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

此之谓也。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

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

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 擅:擅长 B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求:寻找 C丘子避席,不知所对 对:对答 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伯:称霸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王之所谓贤者何也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①今贤于妾者二人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①此之谓也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①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樊姬“善于劝谏”的言行的一组是 ( ) ①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 ②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 ③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 ④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⑤(虞丘子)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 ⑥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庄王得到贤妻良臣的辅助,又善于吸纳批评意见,知错就改,是春秋时代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王。 B楚庄王的夫人樊姬毫无嫉妒之心,胸怀豁达,知人善任,举荐贤臣,历史上对她评价很高。

C虞丘子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他的批评,马上以实际行动“进贤退不肖”,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 D孙叔敖由樊姬推荐担任了楚国令尹,充分发挥了治国的才能,所以说樊姬对楚国的强大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3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死后,被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4 郝景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乡试中举,授盐城教谕,因犯过失而罢职归家。启任陕西苑马寺万守监录事,后调为黄州照磨,代理黄安县事。到任刚三日,农民义军突然来攻城,景春等坚守八天八夜,义军撤走。

崇祯十一年(1638),升任房县知县。农民起义军领袖罗汝才率九营之众向熊文灿请降,文灿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犹豫起来。景春单骑至义军兵营去劝说,并与汝才及其同党白贵、黑云祥歃血为盟。汝才到文灿军门投降,而所部诸营分驻于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与贵、云祥驻于房县城郊。当时,郧阳各县城墙都被破坏,只有房县有赖于景春安抚,大体上可以防守。然义军杂处其间,居民日夜不安。景春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一方面修理防御工事,一方面与义军诸营和睦相处。

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张献忠在谷城举兵反明,约汝才一同行动。景春子郝鸣銮还是生员,有万夫不敌之勇,他对其父说:“房县城为敌攻击目标,仅疲惫瘦弱的士兵不过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铠甲去见汝才说“:你难道不念曾与我父亲烧香盟誓之言吗?希望你慎重,不要与张献忠一同作乱。”汝才假意允诺。鸣銮察觉出汝才的允诺并非真心诚意,回来与道选领兵登城防守,而献忠所遣前锋已至城下。鸣銮等斩义军将领上天龙,遣使向熊文灿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见到文灿。

不久,义军大队人马至房县城下,献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队伍打红旗。忽然两军合在一起并力围攻。义军将领白贵、黑云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让给我们,保证无事。”献忠又令张大经来劝降。景春在城上大骂,鸣銮且守且战,坚持了五天五夜。义军损失不少,献忠左足受伤,其心爱战马也被杀死。守军指挥张三锡开北门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选在巷战中牺牲。大经促使汝才劝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问他府库财物何在,景春厉声道“:库藏若还有财物,你们也破不了城!”义军杀一典史、一守备来恐吓他,景春终不屈服,与其子鸣銮一道被杀。其仆陈宜和朱邦闻一家都死。朝廷闻知,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奉祀,后又改赠太仆寺少卿。

5 姚弋仲文言文翻译 阅读答案

姚弋仲,南安赤亭羌族人。年少就英武坚毅,不谋划经营产业,只把收容贫苦抚恤孤弱作为要务,大家都既敬畏他又亲近他。永嘉年动乱,向东迁徙到榆眉,用布包着婴儿背在背上跟从他迁徙的戎夏等民族的民众有几万人,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刘曜平定陈安的时候,让姚弋仲做平西将军,封为平襄公,把他分封到陇上。等到石季龙攻下上邽,姚弋仲劝说他说:“您手中拥有十万兵众,正是施行权力制定策略的时候。陇上有很多英雄豪杰,秦地的民风勇猛剽悍,即使是治理策略隆正他们也迟后顺服,如果是治理策略不正他们会先期反叛,应该迁徙陇上的豪俊,使它的核心力量空虚,借此来加强京城的力量。”石季龙采纳了这个意见,奏报石勒让姚弋仲代理安西都督、六夷左都督。后来晋豫州刺史祖约来投奔石勒,石勒依礼优厚的对待他,姚弋仲呈上奏章说:“祖约为害晋朝,逼死太后,对国君不忠,可是您宠幸他,我担心奸邪之风,祸乱的萌发,这是它的开始啊。”石勒认为他的意见很好,后最终杀死了祖约。石勒死了以后,石季龙掌权,想起姚弋仲的话,就将秦、雍等地的豪俊迁徙到关东。等到石季龙废掉石弘自己称王,姚弋仲借口生病不去朝贺。石季龙多次召见,才赴朝,脸色严厉地对石季龙说:“为什么石勒握住你的手臂把石弘托付给你,你接受托付竟然反过来要篡夺王位呢?”石季龙畏忌他的刚强正直,因而没有责怪他。迁任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性格清正俭朴,为人耿直,不修饰自己的官仪,多次呈上正直的言论,没有什么顾忌的,石季龙非常器重他。朝廷里面重大的议决,他没有不参与决断的,公卿也畏忌他而推重他放低自己的身份。武城左尉,是石季龙宠幸的姬妾的弟弟,曾经侵扰他的衙署,姚弋仲逮捕了他,列举他欺压威胁的情状,下令叫手下人杀了他。左尉叩头谢罪,头都流血了,手下人也谏劝,才没有杀他。他的刚正、坚毅,都是像这之类的。石季龙末年,反叛的太子侍卫梁犊在荥阳打败李农,石季龙非常恐惧,快马急招姚弋仲。姚弋仲率领他的部属八千多人驻扎在南郊,自己轻骑赶到邺。当时石季龙病了,不能及时召见姚弋仲,属下把他带到领军省,赏给他自己吃的精美食物。姚弋仲发火不吃,说:“召见我讨伐叛贼,难道是来讨食物的吗?我不知道皇上是死是活,如果让我见一面,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属下把这话告诉了石季龙,才引他去觐见。姚弋仲责备石季龙说:“你的儿子死了才开始发愁吧?竟然愁到生病的地步。儿子小的时候没有让品行端正的人好好辅佐,以致让他们自己残杀。你的儿子自己也有过失,责求他的手下过于严厉,所以反叛了。你长期生病,所立的儿子又小,如果不勤查,天下一定会乱。应当忧虑这个,不要烦劳担心叛贼了。梁犊等人因为有想要回到故地的想法,所以一起做了奸邪的叛贼,所做的事凶残狠毒,这是注定会被擒获的。我请求以死效命做一回前锋,让我一举而结束叛乱。”姚弋仲性情率直,习惯对别人无论地位高下都用你称呼,石季龙宽容他也不责备他,在座上就拜授他使持节、侍中、征西大将军,赐给他铠甲战马。姚弋仲说:“你看老羌我可以击溃叛贼还是不能?”于是在庭中披上铠甲跨上战马,鞭马向南奔驰,没有辞别就出门了,于是消灭了梁犊。因为功勋加封可以持剑步行上殿,进朝堂后不用趋行,晋封西平郡公。姚弋仲有四十二个儿子,常常告诫儿子们说:“我本来是因为晋朝大乱,石家对我很仁厚,所以想要讨伐他们的奸臣贼子来报答他们的恩德。如今石家已经被消灭,中原没有领主,自古以来没有戎狄作天子的。我死后,你们就归顺晋朝,一定要竭尽为臣的节义,不要做不道义的事情。”于是派遣使者前往请求归降。永和八年,去世,时年七十三岁。9

答案B修:修饰,装饰

10

答案C(①写迁徙;④表现其刚正:其刚直不回,皆此类也。)

11

答案C(“姚弋仲责备石季龙苛责下人”有误,“苛责下人”是石季龙儿子的过失,是梁犊反叛的原因。)

12

参考答案(1)石季龙忌惮他的刚强正直,因而没有责怪他。(“强”、“而”、宾语前置各1分)(2)我不知道皇上是死是活,如果能见上一面,即使死去也没有遗憾。(“一见”“虽”“恨”各1分)(3)(姚弋仲)于是在庭中披上铠甲跨上战马,鞭马向南奔驰。(“贯”“策”“南”各1分。)

6 李文定报德文言文阅读答案

(二十二) 李文定报德

李文定公家甚贫,同巷李生,每推财以济之。公感其意,拜为兄。寻举进士第一,李生遣人奉书通殷勤①,公口谢之而已,不答。书生惭,谓公挟贵忘旧,遂不复相闻。

后十年,公为左相,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②之义,愿授一官,以报其德。诏授左班殿直。公制袍笏,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公与叙旧好,且谢曰:“昔日周旋③,极不敢忘,幸被误恩④,乃获所愿。”

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⑤,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注释]①通殷勤:叙述恳切深厚的友谊。②周恤:照顾,接济。③周旋:交往,交际。这儿引申为照顾,接济。④幸被误恩:幸好被皇上错误地施与恩情,(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这是自谦的说法。⑤性度弘远:性情气度弘大长远。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谓公挟贵忘旧 ( )

(2)极不敢忘 (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

3 李文定在考中进士后,为什么对李生的“通殷勤”,只是“口谢之而已”?

4李文定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老朋友,故人(2)非常

2、(李文定)写信给州府官员,让他们(派人)护送李生到自己的处所

3、因为当时无法用行动来报答李生的恩德

4、知恩图报,气度弘大

7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文章内容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晏子春秋》 2、《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 3、晏婴,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三、语音 诣(yi) 枳(zhǐ) 缚(fù) 四、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什么 2、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开玩笑 五、古今异义词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其实:古义:它的果实 今义:实际上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 1、坐:(1)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2)通“座”,座位(满坐寂然)(3)犯罪(何坐?坐盗) 八、重点词语解释 1、晏子将使楚 使:出使 2、谓左右曰 谓……曰:对……说 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3、习辞者 习:熟练 辞:言辞 4、今方来 方:将要 5、何坐 坐:犯罪 6、坐盗 盗:偷窃 7、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捆绑 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8、齐人固善盗乎 固:本来 9、叶徒相似 徒:只 10、其实味不同 实:果实 1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得无:莫非 12、圣人非所与熙也 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13、寡人反取病焉 病:辱 14、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离开座位 九、特殊句式 1、何以也 宾语前置:以何也 2、何坐 宾语前置:坐何 3、吏二缚一人诣王 定语后置:二吏缚一人诣王 十、朗读节奏 十一、理解性默写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东西吗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婴,是齐国很擅长辞令的人。

4、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 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长偷盗吧? 7、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

D、晏子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3、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4、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5、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本质不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环境造人。

6、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

D、晏子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3、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4、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5、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本质不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环境造人。

6、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ؤ 晏子外交特点:擅长辞令、聪明机智、维护国家尊严。

7、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目的是什么 ? 说明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楚王“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齐人故善盗乎?)的羞辱。

十四、开放性试题 1、你。

8 卫灵公纳谏文言文阅读答案

纳谏是历史上君王听取群臣对治理国家提出的建议方略,以利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还有对君主的失度言行及时的进行规劝,以利君主修正自身、赢取民心能听取贤良之臣的进谏,这也是仁德之君的作为鲁国国君卫灵公,在一年冬天下令调集民工在宫中挖一个大池塘天气寒冷,百姓劳作非常辛苦,但却敢怒不敢言大臣宛春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劝谏卫灵公:“天气如此寒冷,还要兴办工程,恐怕会损害老百姓”卫灵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不觉得天很冷呀”宛春说:“国君您穿着狐皮裘,坐着熊皮席,屋里又有火炉,当然不会觉得冷了而现在老百姓的衣服破旧不堪,鞋子坏了都还来不及修补您是不觉得冷,而百姓却感到冷得很!”卫灵公赞同的点点头道:“说得对啊,我马上下令停工”他立即下令停止了修池工程宛春告退后,侍从们在一旁劝说道:“国君您下令要民工挖池,如果百姓知道是因为宛春劝谏大王而下令停止工程,这样做会使百姓感激宛春,而怨恨您的这恐怕对国君不利吧!”卫灵公听了,淡淡一笑地说:“你们太过虑了,怎么会这样呢?宛春不过是鲁国的一个平民而已,而我任用了他,老百姓对他的了解还很少现在我要让老百姓通过这件事了解他而且宛春有善行就如同我有善行一样,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吗?”卫灵公纳谏,故事之初,卫灵公的表现是不体恤民情的发号施令,这也是久居高位后容易在思想意识上脱离劳苦大众的状态而当有贤臣提醒他“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考虑是非得失时,他恍然体悟,并立即付诸行动,下令停工,体谅百姓疾苦卫灵公及时纠正过失也不失是有仁爱之心的君王风范卫灵公纳谏,却不贪他人之功,执意让天下人皆知其选用的贤臣有爱民的美德圣明的君主有贤德之人的辅佐,是天下百姓之福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卫灵公对宛春的直言进谏倾听、思考、采纳,对臣子的贤德不匿而公告天下,合乎君礼,所以,臣对其忠也是必然的如果作为君主,始终能有“将己心比人心”的仁爱和大度,这是圣君之德,是天下苍生之福。

1 09中考文言文点击篇目

此为人教版必背: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 龚自珍。

2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 一、天时不如地利 巩固检测一、略二、1、得到 2、(取得)胜利 3、兵器 4、离开 5、依靠 用 6、代词,代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到 助词“的” 代词,代指“他” 7、所以 因此三、略(参考“今语对释”,下同) 4、排比 地利 5、对比论证 6、C 五、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战国 儒家 实战演练1、王顾左右而言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D 3、C(施行仁政、得到民心者可以战胜不施仁政、失去民心者) 4、仁政 二、橘逾淮为枳 巩固检测一、1、将要 2、拜访、谒见 3、招致 4、出使 让 5、用 把 凭借 6、请求 请让我(做某事) 7、犯。

罪 坐着 8、做 作为 是 成为,变成 9、擅长,善于 好 10、果实 诚实 11、不同 奇特的,与众不同的 奇怪,惊奇 12、进入 收入 深入 13、辱 生病 困苦不堪 14、什么(办法) 什么 为什么 二、略 三、1、故意捆绑一人在晏子面前走过,并称其为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2、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人为什么“入楚则盗”,引出之后对楚国的讽刺 3、齐国:民风淳朴,百姓遵纪守法 楚国:社会风气歪邪,百姓偷盗成性 4、维护个人和祖国的尊严 四、婴 春秋 辞令实战演练1、晏子春秋 晏子 2、略 3、D(无可奈何) 4、要点:从容镇定 机智善辩 心胸宽广 热爱祖国 维护祖国尊严 三、伤仲永 巩固检测 一、1、我 2、返回 3、出生 生长 生存 生命 4、器具,文具 详细 具有 5、要求 谋求 探求 6、奇怪,惊奇 不同 其他的,别的 7、写 做 做,这里指雕刻 担任 变成,成为 8、写作 振作 9、看,观赏 观察,考察 景象 10、让 派遣 出使 11、一般的,普通的 众多 众人 12、他的 它的(指所写的诗歌) 他的(指仲永的) 这样 13、A、书具 B、仲永 C、仲永写诗这件事 D、仲永所写的诗作 二、略 三、1、方仲永幼时天赋极高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逐渐衰退 不使学 四、古文 唐宋八大家实战演练1、宋 王安石 2、略 3、D 4、惋惜 必须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 四、周处 巩固检测一、1、年轻 强悍 2、侵害 3、实际 剩下 4、在一起 5、进入 找寻 6、轮换 7、其中 8、怎么 9、说 句末语气词 云彩 10、劝说 陈述 古代的一种文体 11、被 是 成为 12、表示顺接关系,可不译 表示递进关系 二、略 三、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暴犯百姓 2、首先,周处原“有自改意”,再听了名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教导,周处明白了改过自新为时未晚,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并将改过的决心化为实际的行动 3、杀龙斩蛟 寻访二陆 凶强侠气 勇于改过 四、1、陆机 曾任平原内史 陆云 曾任清河内史 2、论语 朝闻道,夕死可矣实战演练1、刘义庆 世说新语 2-略 3、C(陆机不在) 4、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五、小石潭记 巩固检测一、略 二、1、暗,看不见 2、开辟 3、停留 4、完整,整个 5、A 6、C 三、略 四、1、(1)隔篁竹 (2)四面竹树环合 2、水尤清冽 (1)潭中鱼可百许头两句 (2)日光下彻两句 3、全石以为底 俶尔远逝 鱼 水 五、1、柳河东集 唐 2、永州八记 实战演练1、柳宗元 黔之驴 2、略 3、A(未写气氛) 4、幽静 孤凄悲凉(或:难以排遣的忧伤凄苦) 六、卖油翁 巩固检测一、1、擅长 善于 2、在 3、放(下) 4、离开 5、缓慢 缓慢 6、把 凭借 用 以为 7、懂得 明白 8、拿 索取 开辟 二、略 三、1、自高自大(骄傲,自以为是) 善射 当世无双 2、(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康肃笑而遣之 3、动作 酌油的娴熟技能 熟能生巧 4、文章是讲“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对能表现这一道理的酌油一事详写,射箭则略写 5、(1)自夸。

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 (2)斜视。表现了卖油翁的不在意和自信 (3)微微点头。

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些许称赞 (4)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高超技艺的赞许,也是一种尴尬的笑 四、欧阳文忠公文集 宋 柳宗元 苏轼(王安石 曾巩等) 实战演练1、欧阳修 醉翁亭记 2、D 3、D 4、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 七、核舟记 巩固检测一、1、上下,光景 2、打开 3、起 4、靠近 5、类似,像 6、一类 7、平坦 名字 8、挑选 窄 9、统计 计算 计算 盘算 10、具有,具备 详细 11、满 增长 12、指代船舱 指代左膝 13、凭借 以及 14、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又” 表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 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 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15、长 提高修养 二、略 三、1、核舟体积之小 2、雕刻之精巧 3、(嘻,)技亦灵怪矣哉 (咦,)(这)技艺也真奇妙啊 4、(1)文中有“船尾横卧一楫”句 (2)两个舟子的四只手都无空划船 5、为了配合核舟雕刻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6、列数字 作比较 精巧(精致) 高超(精湛)的技艺 四、1、明 魏学洢 2、苏轼 黄庭坚 实战演练1、虞初新志 苏轼 2、略 3、B(超然物外) 4、说明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八、口技 巩固检测一、1、设置,安放 2、停止 3、稍微 4、逃跑 5、座位 6、善良的 应答之词,表“同意” 擅长,善于 。

3 《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六年级(下)《花的话》的全部答案

楼主可怜可怜我吧 给我追加5分好吧?1(1)矜持 (2)凝重 (3)眼花缭乱 (4)万紫千红 (5)屈尊纡贵21(1)A清幽B清新c清雅D清丽同:都有清新的意思异:“清雅”还有高雅、文雅的意思,“清幽”还有幽静、,幽美的意思,“清丽”还有“美丽”的意思 (2)A美好B美丽同:都有美的意思异:“美好”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的事物,“美丽”则一般形容好看3花香4繁复新巧纤薄单弱 自写略5使不同时令的花儿能够聚集在一起,为下文写花儿们的对话做了铺垫暗示读者,文章内容并不是无知妄言,而是另有深意6花儿说话的顺序是用后者逐步衬托前者的过程从“骄傲”的程度看,榆叶梅可谓最骄傲,后面的花则次之;从‘‘吹嘘”的手段看,前面的花只会自我吹嘘,后面的白丁香和玉兰表面谦虚,实质吹嘘手段最高,她们相互吹捧抬高自己,达到了既夸AX夸己的目的因此,它们顺序不能调换7如:玫瑰“骄傲地昂起头” 表现了玫瑰自视甚高,对其余的花不屑一顾的神情8二月兰不受人注意,默默地却尽力地开放,犹如敬爱的老师无私的付出;紫色是神秘的,给人以幻想9如:(1)梅花香自苦寒来坚韧顽强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端庄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10略[扩展迁移](一)一日的春光l—2略3尽情的享受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4(1)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 (2)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 (3)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行欲扬先抑,层层蓄势,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的可贵5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

陈际泰好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1 陈际泰学有所成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全文翻译: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