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关于“训诂学”的答案!!!
1、训诂与训诂学的区别。答:(1)训诂不同于训诂学,训诂指的是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训诂学是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2)训诂的基本工作是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传统训诂学是以研究古代文献语言的语义规律和训释方法为主要内容。
2、训诂材料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区别?答:(1)训诂材料主要有“词”和“字”;(2)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表意单位,因此也是语义训释的基本单位;字指文字的每个个体,它记录词,承受了在词中已经结合了的音与义,同时又以形体为自己的独有形式。
3、训诂学如何区别字与词?答:(1)首先,词是语言本身的建筑材料,而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2)其次,文字和语言不是同一时期产生的,在讨论它们的发展史时,不能混为一谈;(3)第三,在使用过程中,字与词的对当关系是不平衡、不整齐的;(4)第四,即使是古代汉语,也并非所有的词都是单音节的,在多音节的单纯词中,字与词就成为完全不同的东西。
4、词的存储义和使用义有何区别?答:词在存储状态中的意义叫存储义,在使用状态中的意义叫使用义。例如:“茂”,本义是“草丰盛”,引申为一切植物繁盛,又引申为人才美好,这就是“茂”的存储义。《毛传》:“茂,美也。”
“茂”在这里指人才美好,排除了“草丰盛”等其它义项,表现了单义,这就是它的使用义。
5、什么是笔意?什么是笔势?答:笔意——能够看出原始造字的意图,也就是说,能用所记录的词的本义直接解释的形体,称作这个字的笔意。笔势——文字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形体简化,趋于整齐,渐渐符号化,脱离了原始的形状,因而也就很难从中观察出词的本义,变得不可解释了,这种形体叫做笔势。
6、什么是溯本?什么是复形?答:溯本——由借字探求本字叫溯本。复形——由笔势推寻笔意叫复形。
7、“以形索义”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1)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应以《说文》为基础,要特别注意选用金文、甲骨文的资料,细致地做好复形的工作,才能去伪存真,纠正《说文》不正确之处;(2)《说文》字形有些虽为笔意,而释义不合理、不可信,也应用古文字纠正:(3)《说文》以引申义释形,遂使形不可辨的,要根据笔意,确定其本义。
8、谈谈你对词的音义关系“约定俗成”说和“音近义通”说的理解。答:“约定俗成”说认为在语言发生的起点,音与义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同一声音可以表达多种完全无关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又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仅仅是因为社会约定才巩固下来。“音近义通”的现象是存在的,但这一现象是以同源派生词为前提的,把这种规律的条件取消,范围任意扩大,以至把非派生词或非同源词之间的音义也看成必然联系,那就要变成谬误。
9、词与词在音义关系上构成那几种关系群?答:词与词之间在音义上可以发生三种关系,也就是说,可以构成三种不同类型的音义关系群,就是同义词、同音词、同源词。
10、什么是同源词?答:由同一根词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因而有音近义通关系的词叫同源词。
11、同音借用与同源通用有何区别?答:同音借用仅仅是文字使用阶段的一种表音趋向,是单纯的文字现象,只是因为共形造成意义混淆。而同源通用不但是文字现象,而且反映词汇现象。
12、什么是“因声求义”?答:运用文献语言的材料,依循语言变化的规律,寻找同源字之间音变的轨迹和确定借用字之间音异的状况,进行推源、系源和溯本的工作,达到探求文献词义的目的,这个方法叫因声求义。
13、什么是“比较互证”?答:“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是“依据词义运动变化与互相联系的规律进行词义探求。”
14、词的本义与引申义有什么关系?答:本义是使用这个语言的民族对客观对象的共同的具体认识被巩固在词里的较早的内容,它的特点决定词义的运动方向。例如:“过”的本义是“经过”,它的特点是不断地越过某点。“超过”、“过分”、“过错”等意义,都是由这个特点引申的。
15、举例说明词义引申的两种结果。答:引申义列以本义为起点,包括两种引申的结果:其一,是依托于同一词形的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其二,是不同形的同源派生词。
16、训诂方法在文言疑难词义训释中的综合应用。答:(1)“以形索义”,就是根据字形探求词义,这是传统训诂学训释词义的重要方法;(2)“因声求义”,是根据同源词声近义通的特点探求词义;(3)“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是“依据词义运动变化与互相联系的规律进行词义探求。”
17、传统训诂学在古书注释方面有哪些具体内容?答:(1)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主要包括解字词和释文句。解字词又包括注音、释义、破读、文字校勘四方面内容;释文句又包括串讲句意、批出言外之意、指出比喻意义、归纳章指、分析句读、讲解语法等。(2)非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包括诠释成语典故、考证名物制度。
18、传统训诂学在古书注释方面有哪些常用的术语?答:一是解字词:(1)注音术语:“读若”、“读如”、“如字”。(2)释义术语:a、“某,某也”、“某者,某也”、“某、某者也”、“某,某”;b、一般地指出词义。“曰”、“为”、“谓之”;c、对同义词或同类事物进行对比辨析。仍用“曰”、“为”、“谓之”;d、用近义词、今语释古语,指出用引申义这三种情况时用“犹”(“等于说”、“如同说”、“相当于”字;e、随文而释用“谓”(“说的是”、“指的是”);f、声训用“之言”、“之为言”。(3)破读术语:“读如”、“读为”、 “读曰”,有时用“读若”;(4)文字校堪术语:“衍”、“脱”(夺),“当为(当作)”、“倒文”;指出异文有“本作”、“本或作”、“本亦作”、“一本作”。二是释文句:(1)串讲句意:用“言”、“谓”(“这句话说”的意思)。(2)指出言外之意:用语“言”(“言外之意是说”)。(3)指出比喻意义:没有术语。(4)归纳章指:没有术语。(5)分析句读:“句”、“绝句”、“某字属上(从)读”、“某字向下读”、“断某为句”
(6)讲解语法:a、虚词的诠释用“辞”、“词”、“语助”、“语词”、“声”、“发声”。
19、《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的阅读方法。答:(1)读古注先要了解古注的体例;(2)弄清注疏文字与被注问题的对应关系;(3)古注遇到前人对古书中的某个问题有歧解时,往往将几家之说一并引出,进行辩论。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弄清各家观点和本书编者的倾向;(4)有分析有批判地读古注;(5)自已动手,解决有关问题。
古代汉语训诂是指对古代汉语词汇和语义进行解释和标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名词解释:
1 形训:通过分析字形来解释字义的训诂方法。
2 声训:利用词的声音与意义之间的联系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
3 据文证义:利用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可以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来推断词义。
4 辨体明义:结合文章的体裁来明确词义的训诂方法,不同体裁的文章中使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5 反切: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
6 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
7 本义:一个词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8 引申义: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可以分为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再进一步引申出来的意义。
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和语义,以便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
训诂学的声训方法
声训是与形训、义训相对而言,是训诂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而字是记录语言的一个工具,因而仅靠字形来确定字义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这不仅因为古代用字出现通假现象,更因为形声字的产生,形声法的出现,使汉语出现了衍声的现象,而同音字的产生,方言字的分化,更是以语音形式为纽带的。因而声训的出现,就为训诂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释义方法,在训诂学史上是一个长足的进步。下面我就从声训的定义、源流、理论依据、作用和影响等方面对声训做一浅显的介绍。
一、声训的定义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也叫音训,即通过语音线索寻求语义,是一种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换言之就是从被释词的语音形式着眼,利用语音,语义的关系来推求它的意义解释词与被释词之间往往具有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关系。
二、声训的发展历史
声训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先秦、汉、唐、宋、清五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声训一法在先秦时期就已萌芽。周、秦时代为声训产生与初步发展的阶段,声训材料散见于诸子论著之中,如《孟子·滕文公上》:“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到两汉、魏晋发展大盛,产生了声训专著,以刘熙的《释名》为代表,得到全面的推广。在晋代出现了声旁兼表字义的学说,晋初的杨泉《物理论》已有“在金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的说法,说明当时已经意识到形声字的声符可以兼表字义的原理。这一时期声训研究成为一门相对较独立的学问,解决了很多词语训释的难题;唐以后声训渐微;发展到宋朝,有学者进一步把声旁兼表字义说深化,如王圣美提出
了“右文说”,“ 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如斯之类,皆以戋为义也”。这样的研究成果对后世的学者影响深远;到清代,声训达到最高水平。这一时期,由于加深了对音义关系的认识,古音研究有新突破,声训便有了更大的发展。训诂学家明确提出因声求义的主张,并整理出了不同时期的语音声韵特点,注意声训中语音的时代性。把语音相近的字归纳为双声、迭韵两类,而这两类字,都存在声近义通的关系。学者们对于声训的研究特别强调“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王念孙《广雅疏证序》)”,强调语音的重要作用,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晚近章炳麟、 黄侃等先生又把训诂学进一步提高“语言学”的理论上来。他们把“文字”“声音”“训诂”结合起来,组织成有体系的“语源学”。
三、声训的方法
古人在训诂实践中常用的声训方法有三种:
(一)同字为训:
1、同字为训:用字形相同而音义、词性并不完全相通的字来训释。《易·序卦》: “物之始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之中的“蒙者蒙也”,前一个“蒙”是卦名,而后一个“蒙”是蒙昧的意思。
2、同音为训:用同音字来解释被释词。《尔雅·释言》:“樊者,藩也。”《释名·释山》:“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
(二)音近为训 :用多个读音相近的词,相互训释。《礼记 哀公问》:“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注:颠,头顶的意思)《中庸》:“仁者人也,义者宜也。”
(三)音转为训: 指在双声字之中,韵母相近,主要元音相同的字可以相互训释,转换。音转又可分为对转和旁转。
彻者,彻也;助者,藉也出自《孟子 · 滕文公上》,彻者,彻也;助者,藉也。意思是夏朝每五十亩地,赋税采用‘贡’法;商朝每七十亩地,赋税采用‘助’法;周朝每一百亩地,赋税采用‘彻’法。其实税率都是十分抽一。‘彻’是‘通’的意思,‘助’是‘借’的意思。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 声训 形训 义训 反训 递训,涉及到同字为训。
急急急!!!关于“训诂学”的答案!!!
本文2023-10-05 18:27: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