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耘心解之一:日月行天有大道
《中庸》原文-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耘心解读:
“天命”,何为“天命”?天者,人之上也,绝非头上之天空,而是高于人类的大自然,大宇宙;命者,令也,“令”字本就是“命”字的本字,“令”者,限定也,定数也,所指示之要求也。“天命”,即上天下达的最高最权威的指示,是上天的旨意,是最至高无上的、客观永恒、光明崇高的指示,即宇宙自然的客观规律,真如大道,是上天所谓定的定数、规则,这就是上天的本性。如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如太阳之东升西落,如昼夜交替,如春华秋实,如水流就下,皆非人力所为,人心所控,皆是有一双无形之手极有规律地推动运转,依道而行。此谓“天命之谓性”,上天本有的万物秉性,光明大道,客观实性,将之示人,便是天之“命令”、天之“指令”,指示人们,依此天命(天令、天道)而行。
“率性”,“率”者,领也,“率性”,就是人们“领命”、“遵命”,领天之命,遵天之命,遵循上天的旨意,依循上天的规律大道做事情,这就叫“道”。道的金文字体结构,从走从首从大路,首者,从头也,突出眼目,也突出思考,人们目光紧盯着上天的客观规律、宇宙大道,而坚定地跟随前行,这种行为就是“道”。道者,导也,道又是导的本字,造字之初便是向导之意,因此,率性,就是让上天示现的规律做人们的向导,这就是道。由此可解:率性之谓道,意即,遵循(率)上天的规律本性(性、天命)而为,就是“道”。
“修道”,“修”者,从悠从彡,悠为悠然从容,彡为涂上美丽的颜色;“修”的本义是:从容装饰,精心美化,故,修道,就是要人们像装饰器物一样,从容悠然地精心地遵循上天示现的规律大道来用心做事,这种从容、精心的依道而为的过程,就是“教”。“教”字之甲骨文字体,从爻从子从攴,爻即古代的算筹,古人效法天地之变的规律,用阴阳的组合(八卦)变化,推测、计算世事的变化;也即,古人用算筹的方法学习天命天道,攴,则表示手执鞭子,由此可知,“教”就是用手执鞭子严格监督着孩子用算筹之法学习天地变化的规律。这就是“修道”,故曰,“修道之谓教”。
因此,开篇“性”“道”“教”三字,其核心要意就是:让人们依照宇宙大道客观规律去做事,去学习,去修炼。“中庸”的要意也在此处,何谓“中庸”,依照天地宇宙的规律大道去做事,不偏不倚,不过不及,宇宙大系统怎么运作我们就去怎么运作,人类本来就没有多少真正的自由,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依循宇宙规律去做事的自由,如果一旦偏离了这种大道,用自己的个人意志去做事,就必然危害自身。所谓君子,就是能依循宇宙大道做事的人。儒家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依照天地宇宙大道去修身去处世。这应是儒家的本意吧。
因此,本书特别强调:“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不依天道去做事,那就不是儒家!为此更进一步强调: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做为一个儒家君子,做为一个修道有教之人,必须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即不要认为你看不到(天道、天命)、听不到(天道、天命),不要认为自己感受不到(天道、天命),就可以胆大妄为,就可以无法无天,必须时刻心怀敬畏,敬畏那些自己还认识不到的“天之命”,要时刻修道,时刻从“教”。尤其不要在那些别人看不到、别人感受不到、自认为无人可知的隐蔽处、细微处,就可以自我放纵,就可以不守天之大道,因此说,君子要“慎独”。慎独,就是在别人都看不到的时候,别人都看不到的地方,在自己的独立空间内,也要时刻修道,时刻不离道。一旦离开,就是不守道,就是违道。一个真正的君子,就是无时无刻不坚守天之大道的人,就是一个时刻修道的人,就是一个有教养、有修为、有德性的人。
修道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修道的具体表现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
就是控制好自己内在的情绪,不让“喜怒哀乐”的种种情绪表现出来,就是《大学》中所讲的“正心”: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简单来说,就是人在“喜怒哀乐”,心“不得其正”,就会“心不在焉”,心正,就是心在其位,心在当下,心与眼、与耳、与行为举止、与身体感知的外在事物融合为一,这种状态,就是情绪之“未发”的状态,是一种无喜无怒无哀无乐的状态,或者是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自己身心不被情绪所左右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恰到好处、不会因情绪的或喜或怒或哀或乐而有所偏斜、偏颇的状态,这种状态,叫做“中”,中即正好,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中正,正中,客观平静地对待事物。之所以能如此,正是因为君子修道,以“天命”“率性”修道,而拥有的“教养”,一个不知修道的人,会动不动“喜怒哀乐”形于色,看待事物必然有偏辟。正如《大学》所讲: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情绪是会影响人的公正的判断的,能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人与事物的人,天下真的很少了!感情态度太亲近容易辟(失公正),感情态度太厌恶容易辟(失公正),感情态度太畏惧容易辟(失公正),感情态度太哀悯容易辟(失公正),感情态度太傲慢容易辟(失公正)。
故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但是人毕竟是有情绪的动物,内心有了喜怒哀乐,总不能老憋着吧,再说要是人真的连喜怒哀乐都没有了,是不是也就不太正常了呢?那不是让人禁欲吗?儒家从来都不是这么无情的,只是在告诉我们如何修行,如何达到一种最为客观、公正、恰到好处、不偏不斜的处世为人的境界,因此接着文章便指出: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先说“节”,何谓“节”,金文篆文的字体都显示,节是一种竹筒餐具,就是竹碗,而碗底就是天然的竹结。后来这种竹碗,用竹棍一敲击,还挺好听,于是这种餐具又渐渐成了打击乐器,故又有“击节”一词,即打拍子。当人们的感情情绪喜怒哀乐发出来后,都有节制,都有节律,都有约束,而不是让感情泛滥,以至于让感情影响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了自己的心智判断,那种这种喜怒哀乐的情绪抒发出来,就是“和”了。
“和”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和”的本字即为“龢”,表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在金文字体中的另一种写法就是“和”,是“口”+“龢”的组合,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后来“和”的意思,主要就是指观点、言论虽各不相同,但主旨一样,主调都合拍,只是说法不同而已。现在的“和谐”一词,“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简单地说,“和”是“和而不同、不同而和”,“谐”是“同而大同”。
故此,“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就是指:喜怒哀乐这种种情绪,在抒发出来后,都是有节制、有限度的,不是泛滥的,是发所当发、止所当止的,是有节律的,这就如同不同的人吹笛排箫乐器一样,声音虽各不相同,但是都节律一致,统一协调,这种对情绪的控制,非长期修道守道而不可得,绝对是一种至上的修为,是一种老成持重的表现。
故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是天下的大本,因为“中”就是中道,就是合道,就是对道的坚守,不偏不离不倚不斜,不被情绪左右,因此说是人们修行的根本,是人们是否修道的标志;“和”是天下的达道,“和”是人们修行的通达大道,是方便法门,是重要路径,人毕竟是有情绪的动物,情绪抒发出来是正常的现象,但抒发时要有节制,有节律,不让情绪泛滥左右,这种状态就是一种“修道”的状态,一种有“教”的状态。当每一个人都能达到“中和”的状态,那么天地便各守其位,人心各归其正,万物自然生发,系统之中的每一个要素但安于其序位,在家庭中夫妻、父子、兄弟、姐妹、长幼等等,一切都自然而有序,各安而有责,走向社会,君与臣、上与下、同事朋友之间,无不是各得其所,各行其职,各安其序,正如太阳东升西落,时间昼夜行替,人们晴耕雨织、春种秋收夏长冬藏,身体新陈代谢,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安其位,合其序,行其道,万物化育,自然生发。
宇宙是一个大系统,地球、自然、社会、国家、家庭是一个个的小系统,乃至人们自身也是一个系统,系统只中也仍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系统,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在系统之中运行。系统有其自身的规则、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是“上帝”的力量在推动,星系运转,日月行天,夜伏昼出,春荣秋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一切一切,有序,有位,有进,有退,有老死,有新生,合其道,是为有教养,有修为。此为中庸的境界,中道的修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白话释义:
人的本性是性,顺性是道,顺道修身是教。道暂时不能离开,但它不能离开。因此,一个绅士应该在没有人看到他的地方小心,在没有人听到他的地方害怕和畏惧。
隐藏很容易被发现,最小的细节最臭名昭著,所以一个绅士独处时要小心。欢乐、悲伤和快乐的情绪都没有表现出来。这个叫钟。它出来了,但是根据干燥定律,它叫做和。是世界上最基本的,也是世界上共同遵守的法律。当中和达到时,天地回到各自的地方,万物生长和发展。
孔子说:“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君子的言行违背中庸。”君子的言行都是中庸的,因为君子的言行总是不偏不倚。小人物的言行侵犯中间,因为小人物的言行无顾忌,无所畏惧。”
孔子说:“中庸之道是最高的境界,很少长期实行中庸之道。”
孔子说:“中庸之道是不能实行的,我知道:聪明的人做得太过分了,愚蠢的人做不到。中庸之道是不能提升的,我知道:聪明的人走得太远,不明智的人做不到。就好像没有人不吃东西,但很少有人能尝出味道。”
孔子说:“我恐怕不能实行中庸之道。”
孔子说:“舜有多聪明?他喜欢提问题,检查最近的事,掩盖别人的缺点,赞扬别人的优点。他掌握了这两个极端,对他的人民采取了妥协。所以才叫他舜!”
孔子说:“人们说‘我是聪明的’,却被困在网、笼、阱里,不知道如何避开它们。人们说,‘我很聪明’,但他们选择了中间路线,不能坚持一个月。”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做的。他选择了中间路线。只要给他一个充分的理由,他就会把它放在心上,永不放弃。”
孔子说:“天国的治理是公正的;一个贵族的头衔和他的薪水将被免除;刀剑必被践踏。但是中庸之道并不容易执行。”
子路问什么是强大的。孔子说:“你是说南方的力量吗?还是北方的力量?还是和你想象的一样强大?以宽容和温柔教化人民,不报复无理的行为,是南方的力量,绅士们就属于这一类。他们头上戴着武器和盔甲睡觉,从不食言。这就是北方的力量,硬汉就属于这一类。
所以,君子应该随和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强者!独立公正,才是真正的力量!国家的政治诚信,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者!这个国家的政治是黑暗和顽固不化的。那是很强大的!”
孔子说:“追求异端是荒谬的,后人会说;但我不会这样做。君子走中庸之道,半途而废,但我不会停止前进。君子以中庸为本,虽为人少闻,为人少知,也不后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君子所追求的道路是宽广而微妙的。民愚昧地知道这事。连圣徒也不知道至高的道。凡夫俗子没有智慧,也能行。至高的道,连圣徒也不能行。世界这么大,总有不满意的地方。
因此,绅士说“大”,世界负担不起;先生说“小”,世界无法理解。《诗经》中说:“风筝高飞,鱼儿跃入深水。”这就是说,君子的中庸之道是明确的天地之间。摘要“君子之道”起源于民间,达到最高点,便在天地之间显露出来。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子思的《中庸》。
扩展资料:
《中庸》是儒家经典,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它在儒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四书”中居于第二位。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它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术特征、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中庸》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哲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庸》在西汉时被戴圣整理并编入《礼记》中。在魏、晋、南北朝,儒教和道教被集成的新趋势和佛教和道教流行,一些学者有关儒家中庸无为的道家学说支持节俭的原则,但它的影响是有限的。如刘劭在书中把中庸作为一种高尚的美德加以宣扬,并将其列为最完美的“情感”。
国学经典之《中庸》原文及译文:品读圣贤的智慧,有益人生
中庸的原文及译文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
6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白话解:子路问孔子怎样叫做『强』孔子说:「你所问的是南方人的『强』呢还是北方人的『强』还是你所谓的『强』呢用宽宏柔和的道理教化人,能忍受无理的欺侮而不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安然处之。至于披铠甲,卧枕刀枪,死也不后悔,这是北方人之强。好勇斗狠的人安于此道。因此君子与人和平相处,而不随流俗移转,这是真正的强啊!
7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白话解:孔子说:「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之为道了。」
※(道在人身上,道在生活之中。)
8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白话解:说话时要顾虑到能不能做到,做事时也要顾虑到与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一致,君子何不努力笃行实践,做到言行合一呢
9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白话解: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10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白话解:君子对上不怨恨天,对下不归罪他人,所以君子安心的处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小人却是冒险去妄求非份的利益。※(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则修身见于世。)
11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白话解:孔子说:「射箭的方法,很像君子做人的道理,射不中靶心,就要反过来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好,功夫够不够。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12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白话解: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
13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白话解:鲁哀公问为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说:「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施政,都记载在竹简和木牍上面。当他们在位的时候,他们的教化就能施行,他们死了,他们的教化也就灭亡了。以人来施政的法则,是希望政教能快速推行,而利用土地种树的法则,在使树木快速生长,施政的道理,是希望如同蒲卢一般快速滋长。」
14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白话解:所以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才,而得人才的方法,在于领导者能修养自身,以德行感召人才;修身必须依据天下共遵的法则(道),修道要依据仁慈博爱。所谓仁,就是人性,以爱自己的亲人为最重要。所谓义,就是事事合宜,以尊敬贤德的人最为重要。亲人之爱有亲疏等差之别,贤能之士也有等级,礼节就是因此而产生的。
15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白话解:天下所共同遵守的大道有五种,当其力行实践时则分为三种。我们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姊妹、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五种就是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伦常大道。而智能、仁爱、勇气这三种是人人所须具备的德行,当他实行时就是一个『诚』字。
16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白话解:五伦与智仁勇以及诚的道理,有的人天生就知道了,有些人是经过教育学习才知道的,有些人则是经过勤勉苦学才明白的,等到明白以后,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有些人心安理得地实行,有些人是因为有利益才去做,有些人则需要勉强才会去做,一旦做成功了,结果都是一样的。
17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白话解:孔子说:「喜欢研究学问的,就接近智能了,能够努力行善的就接近仁了,知道什么是羞耻就接近勇了。」
※(知耻者,能拒绝羞耻事,不做羞耻事,诸恶莫作,故近乎勇;如果能再接再励,为所当为,众善奉行,即是真『勇』者也!)
1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白话解: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白话解: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2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白话解: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学习,不断地学习,可以改变任何习性,甚至改变任何人!)
21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白话解:只有至诚恳切的人,才能尽力发挥他天赋的本性到达极致,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万物的本性;能尽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能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三才者天、地、人)
2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白话解:『诚』,是自然的道理,万事万物的本末终始都离不开它,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了。所以,君子把『诚』看得特别宝贵,『诚』,并不仅仅是为了成就自己而已,而是要拿他来成就万事万物。
23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白话解: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所以在上位时不会骄傲,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不会背叛作乱。当国家政治上轨道时,他的言论可以帮助国家振兴,当国家政治紊乱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被接受。诗经上说:「既明理又有智能,以保全其身。」明哲保身就是这个意思吧!※倍者:背也。
24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菑及其身者也。」
白话解:孔子说:「愚笨的人偏要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偏爱一意孤行;生在现今的时代,偏要恢复古代的作法,这样的人,灾害将会降临到他的身上。※灾者灾也。
25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白话解: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违背。小的德行,好比河川分流,川流不息,大的德行,如敦厚化育,根深叶茂,无穷无尽。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道理。
26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白话解:君子做人的道理,看来平淡却不会使人讨厌,看来简单平易却有文采,虽然温和却不失条理;见彼而知此,见外而知内,见微而知著,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就可以一起进入道德之门了。
27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白话解:君子只求内省时没有过失,无愧于心。君子之所以让人佩服,觉得赶不上,正是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28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白话解:诗经上说:「君子独居在屋内深处,也要无愧于心。」所以君子不待有所行动,人人都尊敬他,不必开口说话,人人都相信他。
本文2023-08-04 11:46: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