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渴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暑渴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暑渴的病因病机 5 暑渴的治疗 6 关于中暑 61 中暑的病因 62 中暑的症状 63 中暑的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暑渴的穴位 2 治疗暑渴的方剂 3 治疗暑渴的中成药 4 暑渴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暑渴 1 拼音

shǔ kě

2 英文参考

summerheat thirs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暑渴(summerheat thirst[1])为病证名[2]。见《丹溪心法·中暑》。是指暑伤津液,以烦渴多饮等为常见症的暑病[1]。

4 暑渴的病因病机

因暑热所致的口渴证[2]。

5 暑渴的治疗

宜清解暑热,养阴生津[2]。用玉露散、麦冬汤、生津丸等方[2]。

6 关于中暑

中暑(heat stroke and sunstroke[3]、summerheat stroke[1])为病名[4]。

《中医药学名词》(2004):中暑是指感受暑邪引起的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中医药学名词》(2010):中暑又称暑中,是指感受暑邪,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危急重病[1]。

中暑又名中暍、中热[4]、发痧[5]。现又称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5]。中医认为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4]。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61 中暑的病因

中暑多由长时间处于烈日下或高温、热幅射环境中所致[5]。

62 中暑的症状

临床上有轻重之分[5]。症见突然闷倒,昏不知人,或身热烦躁,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齿燥,大汗或无汗,脉虚数,甚者昏迷不醒,四肢抽搐[4]。

63 中暑的治疗

轻者仅见头晕倦怠、胸闷烦渴、身热少汗、恶心等症;重者还可出现肢冷汗多、心慌气促,高热昏迷、抽搐等症[5]。治当移患者至凉爽通风处,法当清暑、解热、开窍,先用辟瘟丹、消暑丸灌服,后用益元散、白虎汤、清营汤等[4]。并可配用针刺、刮痧、冰水擦浴等法[4]。

元气不足者,当调补元气为主,少佐解暑[4]。

首先急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并给予饮服清凉盐水,再行治疗[5]。

①体针:轻症取大椎、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为主[5]。头痛加头维;呕吐加中脘[5]。重症取百会、人中、曲池、委中、十宣等穴为主[5]。抽搐加阳陵泉、太冲;肢冷脉微者大炷灸神阙、关元;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5]。

②刮痧法:适用于中暑轻症[5]。用光滑的陶瓷汤匙蘸水轻刮背脊两侧、颈、胸、肩臂及肘窝、胭窝等处,刮至皮肤紫红为止[5]。

7

三国时期,蜀魏交战。时值六月,蜀军将士在又闷又热的恶劣气候下长途跋涉,不少人发生暑病,部队大批减员。诸葛亮召集随营医生研究防治措施,由于大部队处于深山旷野,煎服汤药十分不便,随营医生们一筹莫展。于是诸葛亮打开真人传授的医书,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用药量小,既可外用又能内服的中药散剂。用这种散剂给患暑病的将士们吹入鼻腔和内服并举,将士们很快痊愈。

翌年,蜀军中又发生暑病,随营医生们还是用诸葛亮配制的这种中药散剂,将士们的暑病皆霍然而愈。于是,人们就将这种治暑病的中药散剂称为“诸葛行军散”。后来,这张治疗暑病的名方传到了魏国,魏人就将其易名为“武侯行军散”。

“诸葛行军散”和“武侯行军散”的方名,一直沿用了1000余年。“文革”中改名叫“行军散”,一直沿用至今。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清暑痢疾丸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清暑痢疾丸 1 拼音

qīng shǔ lì jí wán

2 处方

黄连30克 归身75克 白芍75克(炒)黄芩75克(炒)槟榔75克 枳壳75克 半夏60克 地榆60克(炒)焦楂150克 川朴60克(炒)木香30克 熟军60克 二丑60克(炒)扁豆150克(炒)滑石60克 青皮60克 干姜9克 生姜60克

3 制法

共为细末,以荷叶煎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

清热化湿,理气导滞。治一切暑痢,不论红白,腹痛泄泻,头痛,小便黄而短少,口干不欲饮,内有积滞湿热者。

5 清暑痢疾丸的用法用量

大人海服9克,小儿3~6克,用糖开水送下。

6 摘录

《揣摩有得集》

古籍中的清暑痢疾丸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三十丸,粟米饮下。治脾胃虚耗及脏腑停寒,脐腹痛,下利滑数,肌肉消瘦,饮食不入,气弱时发虚热。一方去干

《成方切用》:[卷七上消暑门]来复丹

治伏暑泄泻,身热脉弱。方见卷六下祛寒门补火丸附方内《成方切用》清 洛公元1761年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五泻泄门]药方

为细末和匀,醋糊丸,如豆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用清米饮下,或淡姜汤下。《易简》云∶硝石性寒,佐以陈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滞下

不致为害。然呕吐人,则不可服。大率痢疾,古方谓之滞下,多因肠胃素有积滞而成。此疾始得之时,不可遽止,

《普济方》:[卷一百十七寒暑湿门]中暑附论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暑疡的治疗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暑疡的穴位 2 治疗暑疡的方剂 3 治疗暑疡的中成药 4 暑疡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暑疡 1 拼音

shǔ yáng

2 概述

暑疡为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暑疖(summer furuncle[1])。为夏季好发于头面部的疖[1]。见《外科启玄》卷七。暑疖亦名暑疡、暑令疡毒小疖[2]。

3 暑疡的治疗

《外科启玄》卷七:“夏日受暑热而生,大者为毒,小者为疖。令人发热作胀而痛,别无七恶之证。宜清暑香薷饮,内加芩、连、大黄之类,治之而愈;外加敷贴之药为妙。”

暑疡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3]。

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防风散、升麻汤等,重者服仙方救命汤;外用如意金黄散或远志膏、五龙散等敷贴[3]。

若未消而脓成,则内服透脓散或黄芪内托散;外治则切开引流,脓多用猪蹄汤温洗或以黄柏煎汤外洗,继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3]。

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或玉红膏、地黄膏等敷贴[3]。

4

清代宫廷每年暑月(农历五月初一日至七月十五日),会在各个宫殿发放清暑的汤药供嫔妃、王公大臣、宫女太监们饮用,以防治暑病。 古代医家对治疗暑病的方法上有几个重点,如:张凤逵《伤暑全书》的论述提到:“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甘酸敛津,不必用下。”;王孟英《温热经纬》记载:“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王纶《明医杂着》也提到:“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清宫防治暑病良方1、香薷汤——由香薷、扁豆(炒)、厚朴、赤茯苓、甘草、黄耆、陈皮、菊花等药组成,以水熬汤服用。作用:清暑而不伤气,袪湿而不伤阴,健脾胃又上清头目。 2、暑汤方——由香薷、扁豆(炒)、厚朴、茯苓、甘草、黄耆、陈皮、木瓜、苍术(炒)、白术(炒)、藿香、檀香、滑石、麦冬、乌梅、伏龙肝等药组成,以水熬汤服用。作用:全面体现“辛散袪暑、酸甘敛津、益气养阴、化湿利水”等防治暑病的原则。 此二种消暑药方的组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中医大夫防治暑病的用药思维,以及清代御医们制方的用心。

盛夏消暑几味药扁豆扁豆是治疗暑病最常用的药(食)材。扁豆性平,味甘,归脾胃二经。有健脾、益气、化湿、消暑的功效。夏天暑热之气多夹湿,扁豆擅长袪暑化湿,调和肠胃。对于夏季急性胃肠炎及暑湿感冒、上吐下泻者,有不错的食疗食养作用。但这里须注意的是,食用扁豆时宜注意须煮至全熟,因未煮熟的扁豆反易引起头痛、呕吐、腹泻、心悸等中毒反应。 黄耆暑伤气阴,黄耆益气固表,可以防止汗液外泄过多,以免暑热耗津伤气而致虚脱。 麦冬夏天流汗过多,容易使身体津液不足。麦冬气凉味甘,质柔多汁,长于养阴生津,清心润肺,可以防治暑热所致的阴亏津伤、心烦口渴等症。 乌梅乌梅性平味酸,中医认为“酸甘化阴”,食用乌梅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防治暑热烦渴津伤之症。 菊花菊花性凉,味甘苦,有疏风清热,养肝明目的功效。在炎热夏季,可以冲泡菊花茶当作饮料,有清热消暑,除烦渴,消除疲劳的效果。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发病机理 5 辨证分型 51 暑湿·暑湿在卫证 52 暑湿·暑湿困阻中焦证 53 暑湿·暑湿弥漫三焦证 54 暑湿·暑湿伤气证 55 暑湿·余热夹痰瘀证 56 暑湿伤寒 57 暑湿眩晕 58 暑湿喘逆 59 暑湿腹痛 510 暑湿痹 6 症状及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暑湿病的方剂 2 治疗暑湿病的中成药 3 暑湿病相关药物 4 治疗暑湿病的穴位 5 古籍中的暑湿病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暑湿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暑湿 已经自动替换为 暑湿病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shǔ shī bìng

2 英文参考

summerheat dampn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暑湿病(summerheat dampness[1])是指感受暑湿邪引起的发病急骤的温病[2]。即暑、湿二邪相合构成病症[3]。夏季常见[3]。

4 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为暑热伤津,湿浊阻滞气机[3]。

5 辨证分型 51 暑湿病·暑湿病在卫证

暑湿病·暑湿病在卫证(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damp in defensive phase[1])是指暑湿病侵袭卫表,以身热,微恶风寒,头痛胀重,身重肢节酸楚,无汗或微汗,脘痞,口不渴,舌光红,苔白腻或微黄腻,脉浮滑数或濡数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2 暑湿病·暑湿病困阻中焦证

暑湿病·暑湿病困阻中焦证(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damp retaining in middle jiao[2])是指暑湿病之邪,困阻中焦,以壮热烦渴,汗多尿短,脘痞身重,脉洪大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3 暑湿病·暑湿病弥漫三焦证

暑湿病·暑湿病弥漫三焦证(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damp diffusing in sanjiao[1])是指暑湿病弥漫三焦气分,以身热,面赤,耳聋,胸闷脘痞,恶心呕吐,下利稀水,小便短赤,咳痰带血,不甚渴饮,舌红赤,苔黄滑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4 暑湿病·暑湿病伤气证

暑湿病·暑湿病伤气证(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damp injuring qi[1])是指暑湿病耗伤气津,以身热自汗,心烦口渴,胸闷气短,四肢困倦,神疲乏力,小便短赤,大便溏薄,舌苔腻,脉大无力或濡滑带数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5 暑湿病·余热夹痰瘀证

暑湿病·余热夹痰瘀证(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syndrome of lingering heat plicated with phlegm and static blood[1])又称暑湿病·余邪未净,痰瘀滞络证,是指病久不解,余热夹痰、瘀,留滞络脉,以低热不退,心悸烦躁,手足颤动,神情呆钝,默默不语,甚则痴呆,失语,失明,耳聋,或见手足拘挛,肢体强直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6 暑湿病伤寒

暑湿病伤寒(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cold damage[1])又称暑湿病兼寒,是指感受暑湿病,复感暴寒,以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身重而痛,四肢倦怠,胃不欲食,胸腹痞满,便溏或泄,尿短黄热,肢懈胸满,腹痛吐泻,小便不利,苔白滑或灰滑,脉弦细紧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7 暑湿病眩晕

暑湿病眩晕(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dizziness[1])是指暑季感受湿邪,以眩晕为主症的暑湿病证候[2]。

58 暑湿病喘逆

暑湿病喘逆(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panting[1])是指暑季感受湿邪,以喘息气粗,烦闷口渴,多言身重,汗出身仍热,脉多濡软或见微缓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1]。

59 暑湿病腹痛

暑湿病腹痛(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abdominal pain[1])是指感受暑邪湿阻,以腹痛为主症的暑湿病证候[1]。

510 暑湿病痹

暑湿病痹(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impediment[1])是指暑湿病侵袭肌肤、经络,以肢体酸痛沉重,面赤,尿黄少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1]。

6 症状及治疗

症见胸脘痞闷、心烦、身热、舌苔黄腻[3]。如暑湿病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胸闷身重;如暑湿病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溏、小便短赤,治宜清暑利湿为主[3]。

7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证候名·暑湿喘逆 5 病证名·暑湿喘逆 51 病因病机 52 症状 53 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暑湿喘逆的方剂 2 治疗暑湿喘逆的中成药 3 暑湿喘逆相关药物 4 治疗暑湿喘逆的穴位 5 古籍中的暑湿喘逆 1 拼音

shǔ shī chuǎn nì

2 英文参考

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pant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暑湿喘逆:1证候名;2病证名。

4 证候名·暑湿喘逆

暑湿喘逆(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panting[1])是指暑季感受湿邪,以喘息气粗,烦闷口渴,多言身重,汗出身仍热,脉多濡软或见微缓等为常见症的暑湿证候[1]。

5 病证名·暑湿喘逆

暑湿喘逆为病证名[2]。喘证之一[2]。

51 病因病机

《症因脉治·喘症论》:“暑湿喘逆之因,《内经》云,因于暑,汗烦则喘喝,此暑气也。因于湿,首如裹,面胕肿,呼吸气喘,此湿气也。暑湿袭于皮毛,干于肺胃。”

52 症状

症见喘息气粗,烦闷口渴,多言身重,汗出身仍热,脉多濡软或见微缓[2]。

53 治疗

治宜清暑利湿为主。如汗多口渴,用清暑益元散;脉大多言,用黄连解毒汤或竹叶石膏汤;如暑湿身痛,无汗喘逆者,宜汗解,用羌活胜湿汤等方[2]。

6

暑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暑渴的病因病机 5 暑渴的治疗 6 关于中暑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