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火丹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辨证录》卷五 21 组成 22 主治 23 宁火丹的用法用量 24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宁火丹 1 拼音
níng huǒ dān
2 《辨证录》卷五 21 组成玄参1两,甘草1钱,生地3钱,青蒿5钱。
22 主治春月伤风脉浮,发热口渴,鼻燥衄血。
23 宁火丹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24 各家论述玄参、生地以解其胃中之炎热,泻之中仍是补之味;青蒿同甘草用之,尤善解胃热之邪,使火从下行而不上行也,且青蒿更能平肝经之火。脉浮者,风象也,肝火既平,则木自安,而风何动哉!
古籍中的宁火丹 《辨证录》:[卷之五]春温门(三十三则)
目录 1 拼音 2 《辨证录》卷四 21 组成 22 主治 23 平补汤的用法用量 3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31 组成 32 主治 33 平补汤的用法用量 34 加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平补汤 1 拼音
píng bǔ tāng
2 《辨证录》卷四 21 组成熟地1两,麦冬1两,甘草5分,白芍1两,柴胡1钱,人参5分,茯苓3钱,天花粉2钱,百合5钱,炒黑荆芥1钱。
22 主治阴气素虚,更加气恼,偶犯风邪,因而咳嗽。
23 平补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3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31 组成黄耆(锉)2两,芍药2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2两,当归(锉,炒)1两。
32 主治
虚劳,胸中客热,目视(目巟)(目巟),恍惚发热,卧不得安,少腹拘急,小便余沥,临事阳弱,阴下湿痒,小便白浊。
33 平补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劈碎),大枣2枚(去核),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日午、夜卧再服。
34 加减如寒,加厚朴2两(去粗皮,生姜汁炙)。
3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平补汤 《医门法律》:[卷二中寒门]中寒门方服。辛温平补汤治暴中寒证,服前三方后,其阳已回,身温色活,手足不冷,吐利渐除。第四方即用此平调脏腑荣
《辨证录》:[卷之四]咳嗽门(八则)益之以补水之剂,则水能资木,而木气更平也。方用平补汤∶熟地(一两)麦冬(一两)甘草(五分)白芍(一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宙集·古方八阵因阵]以下咽喉方。噙化一丸,津咽,日夜常噙,勿脱药味方妙。人参平补汤治肾虚声哑不出。人参川芎当归熟地黄白芍药白茯苓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六声音门]药方后床上要仰卧,随意食之。热证通用,声即开)人参平补汤治肾虚声不出。人参川芎当归熟地黄(酒洗)白芍药
《校注医醇剩义》:[卷一中寒]直中厥阴目录 1 拼音 2 《傅青主女科》卷上:两地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两地汤的用法用量 24 备注 25 摘录 3 《辨证录》卷三 31 组成 32 主治 33 两地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两地汤 1 拼音
liǎng dì tāng
2 《傅青主女科》卷上:两地汤21 处方
大生地30克(酒炒)元参30克 白芍药15克(酒炒)麦冬肉15克 地骨皮9克 阿胶9克
22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治肾水不足,虚热内炽,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稠粘,伴有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者。
23 两地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24 备注
方中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滋液,凉血清热,地骨皮泻肾火,除骨蒸;阿胶、白芍养血益阴。配合成方,共奏滋阴补血,凉血清热之功。
25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3 《辨证录》卷三 31 组成
熟地1两,生地1两,玄参1两,肉桂3分,黄连3钱,天花粉3钱。
32 主治喉痹。喉忽肿大而作痛,吐痰如涌,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而又热,呼水,咽喉长成双蛾,既大且赤,其形宛如鸡冠。
33 两地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下喉即愈,不必2剂。
古籍中的两地汤 《傅青主女科歌括》:[女科上卷调经]经水先期(十五)只专补水,水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济之道也。方用两地汤。大生地(一两,酒炒)元参(一两)白芍药(五钱
《竹泉生女科集要》:[天癸确论调经]经前腹痛第一作痛也。痛甚者,至于辗转呼号,俗谓之痛经。傅氏两地汤加味治之。酒炒生地地骨皮元参丹参石决明夏枯草酒
《辨证录》:[卷之十一妇人科]调经门(十四则))地骨皮(三钱)水煎服。连服四剂而经调矣。方名两地汤,以地骨、生地同用耳。二味俱能凉骨中之热也。骨
《辨证录》:[卷之三]咽喉痛门(七则)痰,则火自归经,而咽喉之间,关门整肃矣。此症用两地汤加减亦神。熟地生地玄参(各一两)肉桂(三分)黄
《竹泉生女科集要》:[天癸确论调经]经水后期第一宁火丹简介
本文2023-10-05 19:23: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