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静嘉堂“曜变天目”和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区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4收藏

日本静嘉堂“曜变天目”和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区别,第1张

宋徽宗作为北宋第一大玩家,皇帝当得怎么样,暂且不说,这里只谈他玩茶器的品味。我在“了缘建盏说曜变”里曾说过,日本那三件评为“国宝”的曜变建盏在北宋宫廷里只是普品。文中曾说,当下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必须把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的自觉和自爱之上,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爱,自信就没有基础,就容易流之于对一切文化产品(包括古代和当代)的评价趋于两个极端,不是盲目自大就是妄自菲薄。具体表现为自大的狂妄和浅薄的卑微,在学习异国民族优秀文化上,表现为盲目崇拜和轻易嗤之以鼻的态度。

在对日本保留我国宋代建盏,特别是那三件“国宝”级的建盏上,更多表现为不加分析的盲目崇拜和不深入研究的学习上。

其实,就日本的“国宝”三盏,不仅在宋代的时候就只是普品,即使是按日本古代文献的记载也是不合格的。

我们知道《君台观左右帐记》记录了日本室町幕府时代足利将军的艺术藏品,并对书内记载的收藏品作了评价。

书中记载,“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

这里讲了三个层次的东西:一、评价曜变为“无上神品,世上罕见之物”;二、价格不菲,“万匹之物”;三、对曜变盏的具体描述,“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

就历史的背景而言,当时的日本所处的时代(书写成大约在公元1511年左右),大约相当于中国明代的正德和嘉靖年间,中国人玩瓷器已过了“明看成化”的时期。

我们就书中“曜变”的具体描述,看看该书写作时所看到的“曜变”盏是个什么样子。

“其地黑”,显然是说曜变盏的背景色,“有小而薄之星斑”,这“星斑”当不全是指后来讲的圆而“黑核”。“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这一句就很关键,是“玉白色晕”,还要“美如织锦”,顾名思义,“织锦”当有透明如玉晶般的纵横经纬走线,纵向的玉毫条达和横向的玉晶斑纹。从存在静嘉堂那件“曜变天目”,根本看不出“玉白色晕”的影子,更没有“美如织锦”可言。

显然日本那只“天下第一盏”的“曜变天目”不是《君台观左右帐记》中所描述的那件东西。

记载当不会有错,作者肯定见过了该盏才会有留存下来的记载。记载中的那件“曜变”就可能是据说毁于“本能寺之变”中的那一件。据说在此之前被部下砍掉脑袋的织田信长是随身携带着这件“玉白色晕,美如织锦”的曜变盏的。

好了,知道了日本并不存在文献记载的那件“曜变天目盏”,记载又对不上现存的那三件“国宝”,那真如日本所说,当下就只存在他们所认定的三件“国宝”曜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

宋徽宗作为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其艺术品味是很高的。他在《大观茶论》中对建盏有具体的描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彩色也。”一般引用,大多只用到“玉毫条达者为上”,后一句“取其焕发茶彩色也”基本不用。实际上,这就有断章取义之嫌,更不容易完整而全面地理解宋徽宗对建盏的描述。

我在《品藏曼生壶》一书中写到:“曼生壶的精髓在于宜茶适意。壶因宜茶而兴盛,茶因佳壶而得味,壶因人玩而名贵,茶因人品而清高,人因品茶玩壶而格调高雅。正所谓:茶无味不可品,壶无趣不必藏,人无品不相交,无味之茶品低,无趣之壶流俗,无品之人乏味;茶壶人在这三者的融合中,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妙境,得天人合一的真趣,悟一砂一菩提,一壶一世界的至理。”就上文而言,只需把“壶”变“盏”,其理一致,法而如是。

就宋徽宗对建盏的描述,必须放回到《大观茶论》的整体去理解,否则失之偏颇,不得真妙。

徽宗皇帝在该书序中,推崇“冲澹简洁,韵高致静”的生活方式,把普通的喝茶品第上升到道德修养和盛世清尚上,“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

宋徽宗在书中从茶所生长的土壤环境到品茶的相关盏、筅、瓶、杓等器皿,以及点茶用的水和火候,一一详解点茶的程序和品茶的次第,以“七汤”的点茶手法示范品茶的妙要。

书中“啜英咀华”、“上下透彻”、“疏星皎月,灿然而生”、“色泽渐开,珠玑磊落”岂止是说点茶实有助我们对他说盏的深刻理解。

徽宗在“天时”一节中说到:“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

这里他用上了“条达”两字,显然指的是生长舒展,自然而从容不迫。回过来,我们就可具体看看徽宗讲的“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的具体意思。

“色贵青黑”与日本《君台观左右帐记》里说的“地黑”基本一致,建盏属于黑瓷系列,宋徽宗描述更为准确,建盏实质上是黑中隐兰,古人把兰作青解,古代没有电灯,烛火下看盏以及自然光下看盏会折射不同的色彩,这点要引起注意,否则会整出差错,不明所以。

建盏的底黑得够透,才会显出深遂之感,玻化程度够高,才可展示类玉之光。为什么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实指在窑内的高温下,釉水会产生千变万化,从“窑变”到“曜变”,指的就是这种不可掌控,尽力而为,听天造化之功,“以无所得”故而有出人意料之得,这也是建盏曜变精品万中无一之缘故。

“玉毫条达”指的是窑变中高温产生的析晶现象,在黑色釉里显出银色晶体,鬼斧神工之下展示出晶体的“条达”,似针穿过,自然而通透,似玉如水银泄地发出璀璨之光,极有层次感。

讲多没用,没有上手过真正的宋代宫廷建盏,特别是精品建盏,文字语言就显苍白,还是那句老话:你没见过的不等于不存在,你已经见过的未必是精品,眼浅切莫怪道深。让我们以实物对比看一看存留在日本的“天下第一盏”和宋代传世实物的建盏精品。

“天下第一盏”的静嘉堂“曜变天目”与宫廷御盏对比就可看出差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古盏历千年而焕然一新,真正的玉毫条达而璀灿似锦,层次分明而不浑浊;日之盏,色不莹彻而质稀松浅薄,睛类死鱼眼而无光,对比并非看不起别人的东西,只是让当代仿盏造盏人心中有数,否则一辈子下功夫在学习东施的效颦上,岂不白费功夫而不得建盏之妙境。造盏不仅仅是做一个喝茶的器皿,实质上,体现了造盏者的见地、格局和境界。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即将呈现,敬请关注!想了解更多,关注了缘文创公众号 +(LY_Cultural)

1、被日本人顶礼膜拜的国宝“曜变天目盏”在古代的中国只是普品?

2、了缘建盏说“曜变天目”(之一)   

3、了缘建盏说“曜变天目”(之二)

4、了缘建盏说“曜变天目”(之三)   

5、了缘建盏说“曜变天目”(之四)

6、了缘建盏说“曜变天目”(之五)   

7、了缘建盏说“曜变天目”(之六)

8、于海东评价周德田:万念齐聚,一笔了缘

9、了缘文创丨“茶是”,一场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0、赏壶观历史,品鉴紫砂壶的深学问

11、一砂一菩提,一壶一世界丨品鉴曼生壶而体悟妙境

12、狂草境界说“了缘”

曜变在高温烧成,由气泡破灭形成的斑点很容易散开,在还原气氛作用下,三价铁迅速转化为二价铁,二价铁是强熔剂,很快就熔入釉中,使斑纹消失。

从曜变斑纹的形态与分布状况,其形成机理是高温气泡机理。华北油滴相对属于低温气泡机理(建窑油滴属浮萍机理)。从华北油滴的烧成机理可知,华北油滴的烧成温度范围较窄,窑温过高,斑点就散开,窑温过低,气泡又难破灭。而且华北油滴受器型影响较大,就是在器形凹处,气泡不易破灭,烧后经常会留下泡痕。

曜变建盏,失传于八百年前的中国,却在日本完好的留存下来,并伴随详尽的传承记载。曜变建盏传入日本便受到权贵富商们的争相追捧,如今三只曜变茶碗均已被日本奉为国宝茶碗。苏凌超2017年开始投身曜变的研究与烧造,历时六年,如今的仿宋曜变作品已有直逼真品的神韵。

建盏非遗传承人名单最新

孙福昆建盏更好。

1、裴春元,建阳人,入围作品《建窑鹧鸪斑束口盏》。2014年10月,裴春元的陶瓷作品《建窑鹧鸪斑束口盏》入围厦门文博会中华工艺精品奖清单。

2、孙福昆,男,汉族,生于1966年,2013年获首批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荣誉2017年获南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陶瓷工艺美术师,南平市劳动模范,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建盏品鉴专家,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国际大学特聘教授。

建盏非遗传承人名单77人

如下:

一、国家级:2位。

孙建兴;李达。

二、省级非遗传承人:6位。

蔡炳盛,黄美金,蔡炳龙,许家有,孙莉,熊中贵。

三、市级非遗传承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40位。

黄文勇,陆金喜,裴春元,陈祥松,阙梅娇,詹桂溪,叶礼忠,孙福昆,郑兴梨,吕竹兴,廖设生,蔡炳昆,黄祥元,陈国文,邱华忠,邹云源,叶礼旺,危敏捷,卢国伟。

林长明,陈旭,李细妹,修光明,叶兴旺,吴兴乾,童兴春,连小华,陈玉锋,杨兴生,朱信丛,徐长和,邱芙蓉,揭继荣,谢朝华,蔡龙,叶国旺,沈学东,肖毅,叶诗明,杨敏。

四、县级非遗传承人:19位。

张修潘,饶飞雄,赖敏惺,叶智慧,暨国军,吴立勇,张奉成,吕河东,吴立主,黄长发,吴周福,周建平,陈_,陈慧敏,陈春华,陈玉锋,林杰,张家华,魏帝锋。

建盏界的门派——油滴派

现在的建盏第一大派,油滴派可谓是人才济济。****李达自八十年代末,潜心研究油滴盏,烧制工艺已达登峰造极,是为建盏界公认的泰山北斗。

蔡炳盛作为油滴盏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一生痴迷于油滴盏的制作,明眼人只需一看,便可知他的烧制功力有多高深。

此外,油滴派还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如蔡炳昆、阙梅娇、裴春元、邹云源、饶飞雄、廖铭、翁书杰、陈春华、许哲等人。

2022第五批非遗建盏传承人

范永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盏原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盏大师,经过20多年的挖掘研究成功还原出星光油滴这个失传的制作技术。已经仿制出了失传了800多年的建盏。其烧制的水吉“建盏”得到众多内行家的认可。其作品胎骨似铁,釉色古朴典雅,枯高幽玄,釉面斑纹在高温的控制下天然形成,富于变幻。斑纹晶莹清晰,金属感强,功力非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浓郁的传统风格。

陈大鹏大师的曜变建盏可以通过

◆器型

建盏的器型有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新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器形即可,但要注意选择器形规整的建盏,可以将建盏倒扣在表面平整的桌子上或者拿两个相同口径的建盏盏口对扣,这样就能知道建盏的器形是否好。

除此之外,选择无明显变形,不明显的凸起,不开裂,无气泡,少针眼的建盏。

◆斑纹

建盏斑纹主要有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等,好的兔毫盏斑纹的底色应该是青黑色,即黑中带青,其中兔毫斑纹以能够从盏口延伸至盏底者为最佳;油滴斑纹清晰可见、斑点大小不一,盏内外斑点分布均匀饱满,盏口位置能布满斑纹为上品。

◆釉

选择的建盏釉料一定要纯天然的,像那些建盏斑纹非常炫彩的,很大可能是添加了很多化学元素,遇到这种建盏还是远离吧,小心用来喝茶反而让身体喝坏!不过,想要知道釉料是不是纯天然并不容易,因为一般工艺师都不会公布出自己的釉料配方,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然后选择靠谱的工艺师,有工艺师落款或证明的建盏。

◆幻彩

精品建盏肯定离不开幻彩效果,好的建盏在阳光下灯光下或者装进茶水后能反射出不同的光芒。

想要了解更多的陈大鹏大师建盏的知识可以前往盏行天下的工作号进行了解。

曜变的意义:在黑釉里自然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围绕着这些斑点四周还有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而且从器皿的整体来看,也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出现大面积的色彩变幻,就仿佛是一只变色龙一样。

曜变,是“宋代第一茶器”建盏中至高无上之釉色,瓷釉和窑火在极致幻变的氛围下偶然才能生成一盏,仅存于世的三只完整宋代曜变均存于日本,被奉之国宝。

全世界仅有三件半宋代曜变天目存世:半只出土于中国杭州,三只传世品,全部收藏于日本,均被列为日本国宝。

扩展资料:

曜变是最为珍贵的品种,曜变天目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其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耀斑,在阳光和一定温度条件下会闪耀出七彩光晕

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茶道的一种珍贵用具。

宋人喝茶的方式和今天不同,是冲着喝的,中国在明代之后,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废止抹茶,茶具也就也失去了依托,只有日本商人愿意重金收购,于是顶级的茶碗就都被卖到了日本,成了日本历代传承的珍贵收藏。

宋代建盏产自建宁府瓯宁县建窑,是宋朝皇室专用的饮茶用具,建盏诞生于晚唐时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唐末饮茶方式的改变。建盏是黑瓷的代表,它在宋朝时期是皇室的御用茶盏,属于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在两宋时期,由于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展,以及佛道文化的影响,士大夫阶级崇尚饮茶、斗茶,因而,由今福省南平市建阳区各地所产的建盏开始享誉盛名。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以及饮茶方式的改变,为建盏的兴起提供契机。众所周知,唐代以煎茶法为主,所谓的煎茶,是水煮采集的嫩茶叶,用蒸汽杀青,北宋的苏轼苏辙两兄弟曾论证过煎茶法起源于西蜀,在唐人的著作中也曾经提到,煎茶法是陆羽首创。

但到了宋代之后,煎茶法便逐渐为点茶法取代,所谓点茶法,和煎茶法不同,不再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直接将饼茶碾碎,放于杯盏或茶碗中待用,然后加沸水调糊,在注沸水的同时用茶筅搅动,沉于茶碗底部的茶末将会上浮。

点茶法是斗茶的一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茶的评判主要依据茶色和汤花,通常认为,茶色青白胜于黄白,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则能判定茶的粘度,因而,对沏茶的杯盏要求就十分严格,建盏正是因此而诞生的。建盏的色泽较深,通常为黑色,同时釉质坚硬。在烧制的过程中,又能因为釉土中的金属元素变化而形成花纹,根据这些花纹不同,建盏可以分为兔毫、油滴、曜变,这突破了黑瓷单调死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们的审美情绪。

同时,建盏在上方口处还有一道分水线,这正是为了满足斗茶时打散茶末的需求,当时宋代对斗茶技艺的评判,常以汤花是否咬住分水线为标准,由此可见,建盏是为宋代斗茶量身配制的茶具。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非常喜欢建盏,但是在刚刚了解建盏的时候,对于窑变和曜变都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很多人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很多的好奇。窑变并不等于曜变,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也会将它们进行混淆。窑变也正是因为在烧制的过程中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便称之为窑变。

一、差距甚远,完全不同

曜变是在烧制的过程当中极特殊的存在,其最大的特点是发挥出七彩光芒,十分的耀眼,所以才被称之为曜变,当然曜斑也是非常能够说明身份的特征之一。曜变建盏存在的数量十分稀少,所以很多人在拥有其曜变建盏的时候十分的珍爱,了解建盏的人都会知道能够有曜变得建盏是十分不容易的,其珍贵程度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物种。

二、烧制过程中的改变

窑变在烧制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变化才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建盏,对于了解建盏的人会非常明了建盏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会有非常多的突变情况,当然每一个有变化的建盏自身都是非常独特的,窑变在更多的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建盏的独特性,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会非常期望建盏在烧制过程中的改变,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改变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乐趣。

如今收藏建盏的人越来越多,是否有曜变也并不是自己收藏建盏中唯一的标准,每一个人的眼光不同,所以在挑选建站的时候对去选择也会不同。当然每一个建盏都是非常独特的,对于每一个收藏建盏的人来说,自己所喜爱的便是最独一无二的,所以即使要变过程中产生怎样的变化,对于一些收藏家来说都是最独特的。

日本静嘉堂“曜变天目”和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区别

宋徽宗作为北宋第一大玩家,皇帝当得怎么样,暂且不说,这里只谈他玩茶器的品味。我在“了缘建盏说曜变”里曾说过,日本那三件评为“国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