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三字经》原文及译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2收藏

国学《三字经》原文及译文,第1张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晏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相互之间遵守道义,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怒,悲伤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欲望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时迈》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注释

 ⑴时:语助词,一说为“按时”。犹言“现时”、“今世”。迈:林义光《诗经通解》读为“万”,众多。邦:国。此指武王克商后封建的诸侯邦国。

 ⑵昊天:苍天,皇天。子之:以之为子,谓使之为王也。即视诸侯邦国为自己的儿子。

 ⑶实:语助词。一说指“实在,的确”。右:同“佑”,保佑。序:顺,顺应。有周:即周王朝。有,名词字头,无实义。

 ⑷薄言:犹言“薄然”、“薄焉”,发语词,有急追之意。震:威严,谓以威力震慑。此指武王以武力威胁、施威。之:指各诸侯邦国。

 ⑸震叠:即“震慑”,震惊慑服。叠,通“慑”,恐惧、畏服。

 ⑹怀柔:安抚。怀:来。柔:安。百神:泛指天地山川之众神。此句谓祭祀百神。

 ⑺及:指祭及。河:黄河,此指河神。乔岳:高山,此指山神。

 ⑻允:诚然,的确。王:指周武王。维:犹“为”。后:君。

 ⑼明昭:犹“昭明”,显著,此为发扬光大的意思。

 ⑽式:发语词,无实义。序:顺序,依次。序在位:谓合理安排在位的诸侯。

 ⑾载:犹“则”,于是,乃。戢(jí):收藏。干,盾。干戈:泛指兵器。

 ⑿櫜(gāo):古代盛衣甲或弓箭的皮囊。此处用为动词。此两句指周武王偃武修文,不再用兵。

 ⒀我:周人自谓。懿:美。懿德:美德,指文治教化。

 ⒁肆:施,陈列,谓施行。时:犹“是”,这、此。夏:中国。指周王朝所统治的天下。

 ⒂保:指保持天命、保持先祖的功业。

 译文

 按时巡视诸侯国,上帝使我为君王,保佑周家国运昌。

 周王声威震天下,无不震动受惊慌。

 祭祀四方山川神,来到黄河泰山上。

 周王真是好君王。周家德行最光明,百官依次行奖赏。

 干戈武器都收藏,良弓利箭装进囊。

 我求先王好德行,遍施华夏各地方,周王保持永不忘。

 赏析

 据文献记载,夏、商、周三代建国统一天下之初,都创作过一套盛大隆重的乐舞,纪念开国立朝的功业,用以向上帝和祖先汇报,树立新朝的威信,并勉励后嗣子孙。夏禹治水成功作《大夏》,商汤统一天下之后作《大濩》,周武王灭殷之后作《大武》。这些乐舞,就成为三代最崇高而尊贵的礼乐仪式。

 周朝的《大武》相传为周公所作,由六场歌舞组成,歌舞开始前还有一段击鼓等待的序曲。歌舞的六场叫做“六成”,从音乐的角度叫做“六章”。舞蹈表演者有六十四人,分为八行,每行八人,叫做“八佾”。《大武》的六成再现了西周建国过程中的六大事件,组合成为一个以周代商平定天下的完整过程。因为西周立朝是武力征服的结果,所以《大武》就主要是表演和再现战争场面的武舞。据《礼记·乐记》的记载,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做了如下的说明:“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高亨《周代大武乐考释》连下读作“复缀以崇天子”)。”郑玄对这段记述做了具体解释:“始奏象观兵于盟津时也,再奏象克殷时也,三奏象克殷有余力也,四奏象南方荆蛮之国侵畔者服也,五奏象周公、召公分职而治也,六奏象兵还振旅也。”根据郑玄对孔子之言的解释,则《大武》六成当一分为二,前三成是再现武王灭商的功业的,后三成是再现周公平乱和周召二公治理天下,达到天下太平的功业的。这正与《吕氏春秋·古乐》中所述大体一致:“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归乃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颂诗皆为庙堂乐曲,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毛诗序》)。此篇也不例外。

 《毛诗序》说:“《时迈》,巡守告祭柴望也。”何谓巡守?郑玄笺说:“武王既定天下,时出行其邦国,谓巡守也。”何谓柴望?即柴祭、望祭。柴祭即燔柴以祭天地,望祭即遥望而祭山川。因此,孔颖达疏认为是“武王巡守告祭天之乐歌”,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巡守而朝会祭告之乐歌”。今人高亨更具体地说是“周王望祭山川时所唱的乐歌”(《诗经今注》)。其他古今说诗者,虽有小异,而无大的不同。但细审诗意,乃歌颂克商后武王封建诸侯,威震四方,安抚百神,偃武修文,从而发扬光大大周祖先功业诸事,应为宗庙祭祀先祖时歌颂周武王的乐歌。

 《左传·宣公十二年》说:“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允王保之。’”《国语·周语上》上也说:“是故周文公(即周公姬旦)之《颂》曰:‘载戢干戈,……允王保之。’”说是周武王克商建周、平定天下之后周公所作,也大体是可信的。全诗仅称武王为“王”、为“君”,没用谥号“武”字,并说“允王维后”、“式序在位”等等,是武王在世时的颂辞。

 全诗十五句,毛诗、朱熹《诗集传》皆不分章。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分为两章,以“明昭有周”起为第二章,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因之。但细审诗意,前半颂武王之武功,后赞武王之文治,语意连贯。如若分章,“不惟章法长短不齐,文气亦觉紧缓不顺”(方玉润《诗经原始》),所以还是从旧说以不分为好。

 周武王姬发在祖先及父王姬昌所开创的周部族基业的基础上,在吕尚(姜子牙)、周公旦的辅佐下,联合周围众多部族,伐殷兴周,并于牧野一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然后又大封诸侯,以屏藩西周王朝。其功业,是彪炳千秋的。《诗经》中有许多篇章歌颂和赞美了他,也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此诗采用“赋”的手法进行铺叙。开头即说周武王封建的诸侯各国,不仅得到了皇天的承认,而且皇天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而他们的作用就是“右序有周”。“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就首先说明武王得到了天命。其次又说武王不仅能威慑四方,而且能安抚百神,所以他的继立,“明昭有周”,是能发扬光大有周先祖的光辉功业的。接着又写武王平定殷纣、兴立大周、封建诸侯之后,戢干戈、櫜弓矢,偃武修文,并以赞叹的口气说:我们谋求治国的美德,武王就把这美德施行于天下四方了。最后一句,总赞武王能保持天命,保持祖德,与首句遥相呼应。可见,此诗从头到尾,语意参差、语气连贯,而皆起伏错落有致,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深挚而敬慕的感情。它以天命和周武王的联系作为全诗的主线,重点歌颂了周武王的武功和文德,层次清晰,结构紧密,在大多臃肿板滞的雅颂诗篇中,不失是一篇较为优秀的作品。陈子展《诗经直解》中曾引明人孙鑛的评语说:“首二句甚壮、甚快,俨然坐明堂、朝万国气象。下分两节,一宣威,一布德,皆以‘有周’起,……整然有度,遣词最古而腴。”这是符合此诗写作特点的。

 扩展阅读:

 诗经传统影响

 《诗经》在中国文学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现实主义精神与传统

 《诗经》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描述的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现的是周代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这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传统为后世所代代继承和发扬。

 二、抒情诗传统

 从《诗经》开始,抒情诗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风雅与文学革新

 《诗经》中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屈原所继承和发扬,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杜甫更是“别裁伪体亲风雅”,白居易称张籍“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以及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创作中,从宋代的陆游延伸到清末的黄遵宪。

 四、赋比兴的垂范

 《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还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诗经》民歌重叠反复的形式,准确、形象、优美的语言,被后世诗人、作家大量的吸取运用。《诗经》以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后代文人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诗经》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也对后代各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时期,曹操、嵇康等人都学习《诗经》,创作四言诗。文学的赋、颂、箴、铭等韵文也都与《诗经》不无关系。

 《诗经》的诞生(包括产生、采集与编成),首先在诗歌体裁形式上创立了中国诗歌的新体式——四言体。在《诗经》之前,诗歌虽说已诞生,但尚无自己固定的体式,且还流于口头形式,一般以二言为主;到《诗经》时,中国诗歌开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创作格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式,也就是说,中国诗歌的真正起步,始于《诗经》时代。

 《诗经》不仅创立了中国诗歌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一,后代的五、七言诗,尤其五言诗,是在它基础上的突破与扩展;二,即便在五、七言时代,也还有作者创作了不少四言诗,沿袭了《诗经》形式。

 从诗歌的节奏韵律上说,《诗经》也为后世诗歌创了先例,尤其在诗歌的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与典型,这在诗歌创作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更重要的是,《诗经》在创作上首开了写真的艺术风格——以其朴素、真切、生动的语言,逼真地刻画和表现了事物、人物及社会的特征,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本质,为后世文学创作(尤其诗歌创作)提供了艺术写真的楷模与借鉴范式。具体地说,《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活画了一卷社会与历史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统治阶级的卑劣、无耻,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是一部丰富生动的上古时代百科全书。

 《雨无正》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埶曰}御,惨惨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注释

 (1)浩浩:广大的样子。昊(hào)天:犹言“皇天”。

 (2)骏:长,美。

 (3)斩伐:犹言“残害”。四国:四方诸侯之国,犹言“天下四方”。

 (4)疾威:暴虐。

 (5)既:尽。伏:隐匿、隐藏。辜:罪。

 (6)沦胥:沉没、陷入。铺:同“痡”,病苦。

 (7)周宗:即“宗周”,指西周王朝。

 (8)靡所:没处。止戾(lì):安定、定居。

 (9)正大夫:长官大夫,即上大夫。

 (10)勩(yì):劳苦。

 (11)三事大夫:指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

 (12)邦君:封国的君主。

 (13)莫肯朝夕:郑笺:“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朝朝于君而不夕见也。”

 (14)庶:庶几,表希望。式:语首助词。臧:好,善。

 (15)覆:反。

 (16)辟言:正言,合乎法度的话。

 (17)行迈:出走、远行。

 (18)臻:至。所臻,所要到达的地方。

 (19)敬:谨慎。

 (20)胡:何。

 (21)遂:通“坠”,消亡。

 (22)曾:何。暬(xiè)御:侍御。国王左右亲近之臣。

 (23)憯(cǎn)憯:忧伤。瘁:劳苦、憔悴。

 (24)讯:读为“谇”,谏诤。

 (25)听言:顺耳之言。答:应。

 (26)谮(zèn)言:诋毁的话,此指批评。

 (27)出:读为“拙”,笨拙。

 (28)躬:亲身。瘁:病。或谓憔悴。

 (29)哿(gé):欢乐。能言:指能说会道的人。

 (30)休:美好。

 (31)维:句首助词。于仕:去做官。

 (32)孔:很。棘:比喻艰难。殆:危险。

 (33)尔:指上言正大夫、三事大夫等人。

 (34)鼠:通“癙”:忧伤。

 (35)疾:通“嫉”,嫉恨。

 (36)从:随。作:营造。

 译文

 浩浩苍天广大无边,你的恩德太不长远。降下那些丧乱饥馑,四方百姓都被害惨。皇天皇天太过暴虐,思虑图谋总不周全。放掉那些真正罪人,尽把他们罪过隐瞒。而像这些无罪好人,反而陷入痛苦无限。

 周室如今破灭惨遭,人们到处流落奔逃。正官大夫早已离散,有谁知道我的苦劳。三事大夫虽然还在,哪个日夜肯把心操。封国国君各方诸侯,早晨朝见晚上都跑。希望他们改过迁善,谁知恶事反都做到。

 皇天皇天该怎么办?恨王不听正确意见。就像路上乱跑的人,不知他要走到哪边。所有君子众卿大夫,各自谨慎小心一点。为何互相不知戒惧?竟敢不畏天命尊严?

 战祸已起排除无望,天降饥馑总难消亡。为何我这小小侍臣,天天这么劳苦忧伤?所有君子众卿大夫,都不肯去劝谏我王。顺耳的话爱听可说,批评的话遭斥难讲。

 可悲可哀忠言难进,并非是我舌拙嘴笨,实在身心憔悴多病。能说会道实在快乐,口若悬河巧言逢迎,享受福禄身处佳境。

 如今要说出仕做官,实在非常艰难危险。若说这事不能去做,得罪天子多多不便;若说这事可以办好,又会遭到朋友埋怨。

 我劝你们迁到王都,你们却说没有家住。只有悲伤泪中带血,没有话不遭到恨妒。当初你们各自出走,谁跟你们去建房屋?

 赏析

 《毛诗序》说:“《雨无正》,大夫刺幽王也。雨,自上下也。众多如雨,而非所以为政也。”可是,从全篇诗句中,并无“雨多”之意,也无“政多如雨”之言,因而历朝历代很多人都怀疑诗题与诗意不合。有人疑为“雨无止”;有人疑为“周无正”(正,同“政”);更有人说韩诗有《雨无极》篇,首二句为“雨无其极,伤我稼穑”,毛诗脱(参看朱熹《诗集传》、高亨《诗经今注》、袁梅《诗经译注》等)。朱熹说,脱两句的说法,“似有理,然第一、二章本皆十句,今遽增之,则长短不齐,非诗之例”(《诗集传》)。因此,各执一说,莫衷一是。还是姚际恒《诗经通论》中说得好:“此篇名《雨无正》不可考,或误,不必强论。”所以,只好存疑了。

 《毛诗序》说是“大夫刺幽王”是对的。诗中说“曾我暬御,憯憯日瘁”,看来这位作者,这位大夫,应是周幽王的近侍之臣。周幽王昏愦荒,朝政混乱腐败,是历有名的。他信用虢石父等佞臣,加重了剥削,再加地震及旱灾,使人民流离失所,灾难重重;他宠爱褒姒,废除了申后和太子宜臼,结果引起了申侯的极端不满。在周王朝饥馑混乱之际,申侯联合犬戎等外族势力,一举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攻陷了镐京,消灭了西周王朝。西周王畿之地,也遂为犬戎等族所侵占。宜臼在申、鲁、许等国的拥立下,嗣立为王。迫于无奈,由秦国护送,东迁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又由晋、郑等国的夹辅而立国。这就是东周的始君周平王。这位作者,亲身经历西周的陷落和东周的建立,看到政事荒怠、社会混乱的现实,既埋怨老天爷的“弗虑弗图”和周幽王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又埋怨那些“正大夫、三事大夫、邦君诸侯”们自私自利、不勤王事并且嫉恨忠于国家、勤于王事的好人,所以自己面对离乱黑暗的政局,只有“鼠思泣血”,直陈时弊。

 全诗七章。一、二章章十句,三、四章章八句,五、六、七章章六句,共五十四句,能于参差错落中见整饬。

 诗的第一章首先以无限感慨、无限忧伤的语气,埋怨天命靡常:“不骏其德”,致使丧乱、饥馑和灾难都一起降在人间。但是,真正有罪的人,依然逍遥自在,而广大无罪的人,却蒙受了无限的苦难。这里,表面是埋怨昊天,实际上是借以讽刺幽王。接着,第二章就直接揭示了残酷的现实问题:“周宗既灭,靡所止戾”。可是在这国家破灭、人民丧亡之际,一些王公大臣、公卿大夫们,逃跑的逃跑,躲避的躲避,不仅不能为扶倾救危效力,反而乘机做出各种恶劣的行径。因而,第三章作者就进一步揭示出了造成这次灾祸的根本原因:国王“辟言不信”,一天天胡作非为,不知要把国家引向何处;而“凡百君子”又“不畏于天”,反而助纣为虐,做出了一系列既不自重、又肆无忌惮的坏事。第四章,作者又以沉痛的语言指出:战祸不息,饥荒不止,国事日非,不仅百官“莫肯用讯”,国王也只能听进顺耳的话而拒绝批评,只有他这位侍御小臣在为危难当头的国事而“憯憯日瘁”了。第五章,作者再次申诉自己处境的艰难。由于国王“听言则答,谮言则退”,致使自己“哀哉不能言”,而那些能说会道之徒则口若悬河。自己“维躬是瘁”,而他们却“俾躬处休”。不是自己拙口笨舌,而是国王是非不分、忠不辨的行为使自己无法谏诤了。对比鲜明,感情更加深沉。因此,在第六章里,作者又进一步说明了目前“于仕”的困难和危殆。仕而直道,将得罪天子;仕而枉道,又见怨于朋友。左右为难,忧心如焚。最后一章,作者指出:要劝那些达官贵人迁向王朝的新都吧,他们又以“未有家室”为借口而加以拒绝,加以嫉恨,致使自己无法说话,而只有“鼠思泣血”。其实,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外地虽然没有家室,也照样纷纷逃离了。

 由此可见,这是一首抒情诗。作者面对国破、世危的局面,思前想后,感愤万端。既埋怨天命靡常,又揭露国王信谗拒谏、是非不分。执事大臣或苟且偷安,或花言巧语,致使天灾人祸,一起降临人间。面对昏君乱世,他忧国忧时,苦恼悲哀,虽想要勤于国事,救危扶倾,而又处境孤危,不知所措。因此只有忧伤、悲痛,怨天尤人,无可奈何。真可谓处饥馑、危亡、离乱之世,心有救乱济世之志,而行无救乱济世之力,所以只有揭示现实,以发泄他满腔的忧愤罢了,其感情是深沉的、真挚的。这是时代的呐喊和哀怨,因而对读者进一步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那个时代的思想感情,也是有意义的。

 作者在抒发他那复杂而深厚的思想感情时,通篇采用了直接叙述的方式来表达,少打比喻,不绕弯子,语言质朴,感情真实,层层揭示,反覆咏叹,时而夹杂一些议论,颇有一种哀而怨、质而雅的艺术之美,值得细细玩味。

 扩展阅读:

 历史与民俗价值

 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如《大雅》的《生民》等史诗,本是歌颂祖先的颂歌,属祭祖诗,记录了周民族自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到周灭商建国的历史,歌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等的辉煌功绩。这些诗篇的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记录了周民族的产生、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记载了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迁徙、大战争等重要历史条件,反映了周民族的政治、经济、民俗、军事等多方面情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虽然这些史料中掺杂着神话内容,却无可否认地有着可以置信的史实。

 《诗经》的民俗价值也显而易见,包括恋爱、婚姻、祭祀等多个方面。如《邶风·静女》写了贵族男女青年的相悦相爱;《邶风·终风》是男女打情骂俏的民谣;《郑风·出其东门》反映了男子对爱情的专一。这些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表现各种婚姻情状的诗篇,综合地体现了西周春秋时期各地的民俗状况,是了解中国古代婚姻史很好的材料,从中也能了解到古代男女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和婚姻观。

 《诗经》中不少描述祭祀场面或景象的诗篇,以及直接记述宗庙祭祀的颂歌,为后世留下了有关祭祀方面的民俗材料。如《邶风·简兮》中写到“万舞”,以及跳“万舞”伶人的动作、舞态,告诉人们这种类似巫舞而用之于宗庙祭祀或朝廷的舞蹈的具体状况。更多更正规的记录祭祀内容的诗篇,主要集中于《颂》诗中。如《天作》记成王祭祀岐山,《昊天有成命》为郊祀天地时所歌。这些诗章充分表现了周人对先祖、先公、上帝、天地的恭敬虔诚,以祭祀歌颂形式,作讴歌祈祷,反映了其时人民对帝王与祖先的一种良好祈愿和敬天畏命感情,从中折射出上古时代人们的心态和民俗状况,是宝贵的民俗材料。

国学《三字经》原文及译文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