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2收藏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61 相对密度 262 pH值 263 其他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74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32 药品名称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39 规格 310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用法用量 311 禁忌 312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314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15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附: 1 古籍中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xiǎo ér fèi rè ké chuǎn kǒu fú yè

2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药典标准 21 品名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Xiao'er Feire Kechuan Koufuye

22 处方

麻黄50g、苦杏仁100g、石膏400g、甘草50g、金银花167g、连翘167g、知母167g、黄芩167g、板蓝根167g、麦冬167g、鱼腥草167g

23 制法

以上十一味,石膏加水煎煮05小时,加入其余麻黄等十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 80℃),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5%,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 (80℃)的清膏,加水约至1000ml,搅匀,冷藏(4~7℃)96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苯甲酸钠3g和甜蜜素5g,加水至1000ml,搅匀,灌装,灭菌,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的液体;味苦、微甜。

25 鉴别

(1)取本品10ml,加氯化钠饱和水溶液10ml,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2~13,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提取液,加盐酸乙醇(1→20)溶液2ml,低温挥干,残渣立即用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堿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醇—浓氨试液(10: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5ml,加水5ml,摇匀,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离心10分钟,沉淀备用。分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15ml振摇提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Ⅰ。取上述备用沉淀,加乙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Ⅱ。再取绿原酸对照品、黄芩苷对照品,分别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和03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8: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两种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对照药材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 261 相对密度

应为107~112(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Ⅶ A)。

262 pH值

应为50~7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Ⅶ  G)。

263 其他

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J)。

2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 2%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堿峰计算应不低于7000。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麻黄堿对照品、盐酸伪麻黄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水制成每1ml含盐酸麻黄堿30μg的溶液和每1ml含盐酸伪麻黄堿15μ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5ml,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5cm,柱高为13cm),先后以水100ml和20%乙醇75ml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40%乙醇15ml、60%乙醇15ml和80%乙醇70ml洗脱,收集上述洗脱液,浓缩至约10ml,用适量10%乙醇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1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2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麻黄以盐酸麻黄堿(C10H15NO·HCl)和盐酸伪麻黄堿(C10H15NO·HCl)的总量计,不得少于018mg。

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咳嗽、痰黄,或兼喘息、口干而渴。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岁至三岁一次10ml,一日3次;四岁至七岁一次10ml,一日4次;八岁至十二岁每次20ml,一日3次,或遵医嘱。

210 注意

大剂量服用,可能有轻度胃肠不适反应。

211 规格

每支装10ml

212 贮藏

密封。

2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中药

32 药品名称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咳嗽、痰黄,或兼喘息、口干而渴。

39 规格

每支装10毫升

310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岁至三岁一次10毫升,一日3次;四岁至七岁一次10毫升,一日4次;八岁至十二岁每次20毫升,一日3次,或遵医嘱。

311 禁忌 312 不良反应

大剂量服用,可能有轻度胃肠不适反应。

313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风寒闭肺、内伤久咳者不适用。

5高血压、心脏病患儿慎用。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古籍中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二]小儿部九十九

急慢惊风(礞石四百四十八,验方二。)惊风不省(半夏一百四十二,验方十。)小儿惊热(钩藤一百五十五,验

《千金宝要》:[卷之一]小儿第二

凡小儿生下不啼者,取儿脐带向身却捋之,仍呵之百度。亦可以葱白鞭之。浴新生儿,以猪胆一个,汁入汤中,令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五]治小儿惊热诸方

夫小儿惊热者。内血气不和。热实在内。心神不定。所以发惊。甚者掣缩变成痫也。又小儿治小儿惊热。睡卧不安

《急救良方》:[卷之二]小儿第三十九

治小儿初生口中有恶物,才生,不候声出急用软帛或绵裹手指蘸黄连、甘草汁,拭口中恶汁。稍定,更以蜜少许,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杂症门推法

桑白皮,自然和桑树脱不开关系,中药桑白皮其实就是取自我们常见的植物,桑树的根皮来制成。

在秋季叶落之后、春节生芽之前,是桑白皮的最佳采收时间。这时候人们就会采挖出桑树的细根,然后将其根皮剥下,再刮去根皮外面泛黄的老皮,晒干后即可入药备用了。

在古代,桑白皮是一味医者常用的“平喘止咳、利水消肿”之药。李时珍在记载桑白皮功效的时间就曾说到,桑白皮入药能“泻肺热而止咳,利水道而除湿”,这一理论传承至今,依旧得到医者的认可。

1、桑白皮能泻肺热而止咳喘。

桑白皮入药,其味尝之甘润,其性偏于寒凉,走肺经而能很好的润除肺中燥邪之气、寒降肺中之火热之毒,对于肺中有热邪、肺火上逆等引起的咳嗽、气喘诸疾,服之最为对症。

在中医里面医者对桑白皮泻肺热的功效是比较认可的,古籍曾有记载说“若泻肺中之余热,非桑白皮不可”,由这一言论足以看出,桑白皮在缓解肺热方面的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古方之中也有很多关于桑白皮的应用记载,比如‘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良方‘泻白散’,就是以桑白皮同中药地骨皮来配伍,再佐以甘草、粳米等同煮内服,可有效清泻肺中之郁热火邪。

而现代人们使用桑白皮止咳平喘的时间,则多将其和苦杏仁、川贝母、紫苏、半夏、陈皮、麦冬等中药同用,既能清肺除燥、又可润肺养肺。

2、桑白皮能利水道而除湿。

中医理论之中认为,‘肺乃水之上源’,人体内的水液排布,汗液、尿液等排泄,皆有肺之宣发肃降来控制,可以说肺是通调人体一身水道控制器。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很容易明白,桑白皮入药为何有利水道而除湿的功效了。

桑白皮利水道而除湿之效重在‘利水消肿’,尤其是因为体内水湿停滞、水液排泄不畅引起的身体皮肤水肿、小便排泄不通畅等症,以桑白皮入药往往有效。

在中医古籍之中就有一个关于桑白皮利水除湿而消肿的经典用法,将桑白皮同生姜外皮、地骨皮、五加皮、茯苓皮、大腹皮这几味皮类药材配伍使用。

而且中医还给此方起了一个特别容易让人记住的名字称之‘五皮饮’,其在除体内之湿、消皮肤水肿方面颇有良效。

目录 1 拼音 2 《揣摩有得集》:肺风丸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肺风丸的用法用量 25 注意 26 摘录 3 《外科精义》卷下引《全体治世方》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肺风丸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肺风丸 1 拼音

fèi fēng wán

2 《揣摩有得集》:肺风丸

21 处方

当归1两(土炒),白术2两(炒),陈皮1两,胆星1两,全虫身1两,杏仁1两5钱(去皮尖,炒),没药1两(去油),乌梅肉1两,麻黄3两(蜜炙),石膏3两(煅),粟壳5两(去瓤,蜜炙焦干),川芎3两(炒),生草1两。

22 制法

共为细末,用大红枣蒸肉和成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肺经感受风寒,昼夜不眠,口吐白沫,张口气喘;或空嗽痨症,百药不效者。

24 肺风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姜开水送下。

25 注意

忌一切生冷肉食。

26 摘录

《揣摩有得集》

3 《外科精义》卷下引《全体治世方》 31 方名

肺风丸

32 组成

细辛1两,旋覆花1两,羌活1两,晚蚕蛾(去翅足)2两,苦参2两。

33 主治

面鼻风(疒查)及(虘皮)疱。

34 肺风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茶、酒任下,不拘时候。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肺风丸 《外科精义》:卷下

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五十丸,茶酒任下,食后服。肺风丸(全体治世方)治面鼻风及。细辛旋复花羌活(以上

《普济方》:[卷五十七鼻门]鼻酒(附论)

半月尽退。局方云。其人旧赤可畏。今莹然洁白矣。肺风丸(出疮科精要)治面鼻风。及。苦参(二两)细辛旋

《证治准绳·幼科》:[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龟背

防风丸。《圣惠》灸法当灸第三椎骨节下两旁各一寸半肺俞穴,又第五椎骨节下两旁各一寸半心俞穴,又第七椎

《幼科证治准绳》:[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龟背

防风丸。《圣惠》灸法当灸第三椎骨节下两旁各一寸半肺俞穴,又第五椎骨节下两旁各一寸半心俞穴,又第七椎

《兰室秘藏》:[卷下小儿门]治惊论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疾病科属 4 疾病概述 5 症状 6 病因病机 7 诊断要点 8 辨证分析 9 分类 91 肺炎喘嗽·常证 92 肺炎喘嗽·变证 10 辨证分型 101 肺炎喘嗽·风寒袭肺证 102 肺炎喘嗽·风热犯肺证 103 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 104 肺炎喘嗽·阴虚肺热证 105 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 106 肺炎喘嗽·心阳虚衰证 107 肺炎喘嗽·邪陷厥阴证 11 辨证论治 111 风寒闭肺 1111 证见 1112 治法 1113 方药 112 风热闭肺 1121 证见 1122 治法 1123 方药 113 痰热闭肺 1131 证见 1132 治法 1133 方药 114 阴虚肺热 1141 证见 1142 治法 1143 方药 115 肺脾气虚 1151 证见 1152 治法 1153 方药 116 心阳虚衰 1161 证见 1162 治法 1163 方药 117 邪陷心肝 1171 证见 1172 治法 1173 方药 118 其他疗法 12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肺炎喘嗽的穴位 2 治疗肺炎喘嗽的方剂 3 治疗肺炎喘嗽的中成药 4 肺炎喘嗽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肺炎喘嗽 1 拼音

fèi yán chuǎn sòu

2 英文参考

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疾病科属

儿科

4 疾病概述

肺炎喘嗽(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1])为病证名[2]。是指发生于小儿的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为常见症的肺部感染性疾病[1]。出《麻疹活人全书》。系小儿常见病[2]。

肺炎喘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症。相当于西医的支气管肺炎。

5 症状

临床以热、咳嗽、呼吸急促为特点[2]。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好发于婴幼时期[2]。

6 病因病机

在麻疹、感冒或其他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先后天不足,如佝偻病,营养不良,亦易并发和继发[2]。以寒温失常,外感风寒,风温之邪为主要发病因素,而以风温之邪为多见[2]。

风寒仅见于初期,寒邪化热,故温热占其主要地位[2]。肺为娇脏,性喜清肃,主呼吸[2]。寒温之邪从口鼻而入,郁于肺经,轻则为咳,重则为喘[2]。

如因温邪化火,寒邪化热,炼液为痰,痰阻气逆,从而导致呼吸困难,产生气促[2]。或因邪郁肺闭,气失宣通,气阻则血滞,故在气急鼻煽的同时,可伴见颜面、口唇、肢端等青紫发绀[2]。

心主血脉,肝为藏血之脏,在重证病例中,由于气闭血滞而发生心阳虚衰,肝脏肿大等危象[2]。如因热毒炽盛,内陷营分、血分者,可见昏迷、抽搐等[2]。若体虚邪恋,可使肺部病变迁延难愈[2]。

7 诊断要点

1、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麻疹之后。

2、肺部听诊有中小水泡音,X线检查呈点片状阴影或肺纹理增粗。

8 辨证分析

肺炎喘嗽的形成,主要因外邪侵犯于肺,肺气失宣,郁而化热,灼津为痰,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故证见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其病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若正气不足,邪毒内陷,便可出现阳气衰脱,或气阴两伤之证。病重体弱,正虚邪恋,常致病情缠绵不愈。辩证应首辩常证与变证,次辩证之寒热虚实。风寒闭肺,风热闭肺为疾病之早期,病症较轻,邪多在卫分,痰热闭肺为疾病之中期,病症较重,邪多在气分或气血分,这三者均为常证。痰火内窜,心肝之昏迷抽搐,及心阳不振,心阳虚脱之神萎,呼吸浅促,唇周青紫,肢冷脉微,均属变证。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以宣肺定喘、清热化痰为主。痰多者首应涤痰,喘甚者应予平喘,肺热者宜清肺泄热,病久气阴耗伤者则宜补气养阴。

9 分类 91 肺炎喘嗽·常证

肺炎喘嗽·常证(regular case of 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1])是指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为主要表现的普通病情的肺炎喘嗽[3]。

92 肺炎喘嗽·变证

肺炎喘嗽·变证(deteriorated case of 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1])是指以发热,咳嗽,气急,伴有突然面色苍白,心悸烦躁,发绀憋气,或神昏谵语,口噤抽搐的病情严重的肺炎喘嗽[3]。

10 辨证分型 101 肺炎喘嗽·风寒袭肺证

肺炎喘嗽·风寒袭肺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windcold invading lung[1])是指风寒侵袭,肺气不宣,以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2 肺炎喘嗽·风热犯肺证

肺炎喘嗽·风热犯肺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windheat invading lung[1])是指风热侵袭肺卫,以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口渴欲饮,咳嗽,痰稠色黄,呼吸急促,咽红,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3 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

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phlegmheat congesting lung[1])是指痰热互结,壅闭于肺,以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憋闷,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4 肺炎喘嗽·阴虚肺热证

肺炎喘嗽·阴虚肺热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and lung heat[1])是指因久咳久热,耗伤肺阴,余邪留恋不去,以低热,盗汗,面色潮红,口唇樱红,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苔光或花剥,脉细数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5 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

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lung and spleen[1])是指正虚未复,余邪留恋,肺脾气虚,以低热起伏不定,面色苍白无华,动则汗出,咳嗽乏力,喉中有痰,纳呆,大便溏薄,甚则足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细软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6 肺炎喘嗽·心阳虚衰证

肺炎喘嗽·心阳虚衰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heart yang exhaustion[1])是指肺气严重闭塞,影响心血运行,心阳不运,以突然面色苍白,口唇肢端青紫发绀,呼吸困难加重,额汗不温,四肢厥冷,烦躁不宁,右胁下肝脏肿大,舌淡紫,苔薄白,脉微欲绝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7 肺炎喘嗽·邪陷厥阴证

肺炎喘嗽·邪陷厥阴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invading Jueyin[1])是指邪热炽盛,内陷厥阴,以壮热,神昏谵语,四肢抽动,口噤,项强,二目上视,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1 辨证论治

初期寒邪犯肺,宜辛温宣肺,用三拗汤[2]。属温热者,则宜辛凉,用麻杏石甘汤[2]。痰喘者,宜定喘涤痰,用定喘汤[2]。毒热偏重,宜清热解毒,用三黄石膏汤[2]。正虚邪盛,导致心阳虚脱者,宜回阳固脱,用参附汤[2]。青紫郁血明显,肝脏肿大者,酌加丹参、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化瘀生新[2]。

111 风寒闭肺 1111 证见

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急,痰白而稀,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质不红,指纹青,多在风关,脉浮紧。

1112 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化痰。

1113 方药

1、 主方:三拗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处方:麻黄6克,杏仁8克,苏子8克,陈皮6克,荆芥6克,淡豆豉8克。水煎服,每日1剂。痰多、舌苔白腻者,加莱菔子10克、法半夏6克。如寒邪外束,里有伏热,表现呛咳痰白、发热口渴、面赤心烦、苔白、脉数者,加用生石膏20克、黄芩10克。

2、 中成药

⑴小青龙合剂,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

⑵风寒咳嗽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 单方验方:麻杏二三汤(焦树德验方)处方:麻黄3~6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莱菔子10克,化橘红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白芥子3~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儿童量酌减。

112 风热闭肺 1121 证见 1122 治法 1123 方药

1、 主方:麻杏石甘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处方: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25克,甘草6克,黄芩10克,鱼腥草15克,桔梗6克,毛冬青10克。水煎服,每日1~2剂。咳剧痰多者,加天竺黄6克、胆南星6克。热重便秘者,加桑白皮15克、全瓜蒌10克。

2、 中成药

⑴炎热清胶囊,口服,每次2~3粒,每日3次,开水送服。

⑵小儿肺热咳喘冲剂,口服,3岁以下每次1袋,每日3次;3~7岁每次1袋,每日4次,7岁以上每次2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肺炎合剂(江育仁等《中医儿科学》)处方:银杏9克,青黛3克,地骨皮9克,车前子、草各9克,陈皮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113 痰热闭肺 1131 证见 1132 治法 1133 方药

1、 主方: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加减处方: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葶苈子6克,天竺黄6克,鲜竹沥5~10毫升(冲),川贝母6克,鱼腥草15克,毛冬青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2剂。热甚者,加黄芩10克、连翘10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6~10克(后下)。口唇青紫甚者,加丹参10克、红花3~6克。

2、 中成药

⑶儿童清肺丸,口服,每次2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6岁以小儿止咳丸,口服,1岁每次1丸,2~5岁每次15丸,每日2~牛黄清肺散,口服,2~5岁每次1克,2岁以下用量酌减,每日2下用量酌减。3次,温开水送服。次,温开水或糖水调服。

3、 单方验方:肺炎Ⅰ号(江育仁等《中医儿科学》)处方:炙麻黄、甘草、知母、荆芥穗各6克,杏仁、黄芩、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板蓝根各10克,生石膏15克,水煎服,每日1~2剂。

114 阴虚肺热 1141 证见

苔,脉细数。

1142 治法 1143 方药

养阴清肺。潮热盗汗,面色潮红,口唇樱赤,干咳少痰。舌光红少持续壮热,烦躁口渴,咳嗽痰鸣,喘促鼻煽,口唇青紫。清热泻肺,涤痰平喘。舌红苔黄,脉弦滑,指纹紫红或青紫。发热有汗,口渴,咳嗽痰粘或黄,气促鼻煽,面赤唇红。辛凉解表,宣肺化痰。咽红舌红,苔黄,指纹青紫多在气关,脉浮数。

1、 主方:沙参麦冬汤(吴鞠通《温病条辩》)加减处方:沙参12克,麦冬10克,花粉10克,玉竹12克,地骨皮10克,五味子8克。水煎服。低热不定者,加青蒿12克、银柴胡10克。痰难咳者,加川贝母6克、枇杷叶10克。

2、 中成药

⑴内酌减。

⑵川贝雪梨糖浆,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

3、 单方验方:清肺养阴止咳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处方:冬桑叶10克,薄荷5克(后下),桔梗5克,甘草5克,杏仁10克,黑山栀10克,淡豆豉10克,生地黄10克,百合15克,枇杷叶10克。每日1剂,水煎,取鸡蛋黄1个,用热药汁冲入拌匀后服。

115 肺脾气虚 1151 证见 1152 治法 1153 方药

1、 主方:人参五味子汤(陈复正《幼幼集成》)加减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法半夏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炙百部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虚汗多者,加黄芪15克。汗出不温者,加桂枝6克,龙骨、牡蛎各15克。咳嗽甚者,加紫苑、款冬花各10克。

2、 中成药

⑵陈夏六君子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2~1丸,小蜜丸每次6~参苓白术散(丸、胶囊),口服,散剂每次6克,每日2次;水9克,水蜜丸每次3~6克,每日2~3次。泛丸每次6克,每日2次;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小儿酌减。

3、 单方验方:三子六君汤(肖旭腾验方)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法半夏6克,甘草6克,苏子8克,白芥子6克,莱菔子10克,桔红6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

116 心阳虚衰 1161 证见

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虚烦不安或神萎淡漠,四肢厥冷,右胁下可见痞块。舌暗红,脉微而数,指纹紫滞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1162 治法 1163 方药

1、 主方:四逆加人参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处方:熟附子6克,干姜6克,炙甘草10克,人参6克(另炖),麦冬10克,五味子8克。水煎服。每日1~2剂。肢冷、大汗淋漓者,加龙骨、牡蛎各15克(先煎)。胁下痞块增大、舌暗红甚者,加丹参10克、当归6克、红花6克。

2、 中成药

⑵四逆汤,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生脉饮,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温补心阳,救逆固脱。低热不定,咳嗽无力,喉中痰鸣,神疲气短,面色无华,益气健脾动则汗出,纳呆便溏。舌淡苔白滑,脉细无力。小儿止嗽金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

3、 单方验方:参附龙牡救逆汤(梁颂名等《中医方药学》)处方:人参6~9克(另炖),熟附子6克,白芍9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炙甘草9克。水煎,频频喂服。

117 邪陷心肝 1171 证见 1172 治法 1173 方药

壮热神昏,烦躁谵语,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噤项强。清心开窍,平肝熄风。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1、 主方:羚角钩藤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加减处方:羚羊角末1克(冲),鲜生地黄15克,白芍9克,钩藤9克,石菖蒲9克,郁金9克,菊花9克,连翘9克,天竺黄6克,甘草3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1~2剂。

2、 中成药

⑶紫雪丹,口服,每次1/2~1瓶,每日1~2次。牛黄至宝丸,口服,每次1/2~1丸,每日2次。牛黄清心丸,口服,每次1/2~1丸,每日2次。

3、 单方验方:定惊散(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处方:灯芯草15克,薄荷3克,钩藤3克,朱砂15克,全蝎3克,各药共研为细末。3岁以下每次服02克,3~5岁每次服03克,每日服3次。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18 其他疗法

1、 外治疗法用于肺炎后期,迁延不愈或痰多,两肺罗音经久不消失者。

⑵白芥子末、面粉各30克,加水调和,用纱布包裹后敷贴于背部,大黄、芒硝、大蒜各15~30克,捣烂后用纱布包裹,敷贴于胸每日1次,每次约15分钟,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3天。部。如皮肤未出现 反应,可连用3~5天。

2、 针灸治疗

⑴针刺定喘、丰隆、平喘、肺俞、膻中等穴,对控制喘憋症状有隔姜灸人中、百会、神阙、气海,有回阳固脱作用。地骨皮粥:地骨皮30克(鲜者50克),粳米50克。将地骨皮煎一定疗效。

3、饮食疗法水去渣,取汁500毫升,加粳米煮成稀粥,加入适量冰糖,温热服食,每日1~2次。适用于肺热咳喘。

⑵芦根粥:鲜芦根100~150克,粳米50克。将鲜芦根切断去节,煎水去渣,取汁500毫升,加粳米煮成稀粥。稍温服食,每日2~3次。适用于肺热咳喘。

⑶竹茹粥:竹茹15克,粳米50克,生姜2片。用竹茹煎服浓汁约100毫升,将粳米、生姜加水400毫升煮成稀粥,临起锅时加入竹茹汁,再煮沸,稍温服食,每日2次。适用于痰热咳喘。

⑷贝母麦冬粥:川贝母10克,麦冬20克,冰糖适量。将贝母去心研末,另将粳米、麦冬、冰糖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临起锅时加入贝母末,稍煮片刻,每日早晚温服。适用于肺阴虚久喘。

⑸党参黄芪粥:党参15克,黄芪15克,橘皮2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前3味药煎水去渣,取汁500毫升,加入粳米煮成稀粥,起锅时加入红糖,稍温服用,每日服2~3次。适用于肺脾气虚动则气喘汗出。

12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