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重要类书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唐宋时期重要类书有哪些,第1张

类编在明清时运用较少,但在唐宋时期,却是诗歌结集的一种重要方式。袭《文选》余风,初唐的诗歌总集,差不多都是类编的,如刘孝孙《古今类聚诗苑》和僧慧净《续古今诗苑英华》。《玉海》卷五四引《中兴馆阁书目》谓慧净书乃续刘书所成。慧净撰书事见《续高僧传》卷三:“净以人之作者差非奇挺,乃搜采近代藻锐者,撰《诗英华》一帙十卷。”并录刘孝孙所作序。可见此二书关系密切,体例也应相同。《大唐新语》卷九云:“(时)有诗篇十卷,与《英华》相似,起自梁代,迄于今朝,以类相从,多于慧净所集,而不题撰集人名氏。”此部佚名编选的诗集编排方法为“以类相从”,且与《续古今诗苑英华》面貌相近,据此可知《古今类聚诗苑》、《续古今诗苑英华》二书确为类编诗集。

中唐时期的类编诗集有李吉甫所编的《丽则集》。《郡斋读书志》卷二○论此书曰:“集《文选》以后至唐开元词人诗,凡三百二十首,分门编类。贞元中,郑余庆为序。”④晚唐时期出现了一部规模极大的唐人选唐诗,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尊杜选本,即顾陶编选的《唐诗类选》。《唐诗类选序》中谈到了全书的收录范围与编撰体例:“始自有唐,迄于近末,凡一千二百三十二首,分为二十卷,命曰《唐诗类选》。篇题属兴,类之为伍,而条贯不以名位毕崇、年代远近为意。骚雅绮丽,区别有观。”⑤全书以类相编,各类之中也不以年代先后为序。

北宋时编撰的类编诗集依然不少,如《郡斋读书志》卷二○云:“《唐宋类诗》二十卷。皇朝僧仁赞序称罗、唐两士所编,而不详其名字。分类编次唐及本朝祥符以前名人诗。”南宋时期类编诗集大盛,出现了题为刘克庄编选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是最早的一种《千家诗》。还有赵孟奎所编的《分门纂类唐歌诗》和宋末元初方回编选的《瀛奎律髓》。

普通类编诗集包纳各种题材,但若将某种特定题材的诗歌再进行类编而成集,即是类编专集。如北宋宋绶的《岁时杂咏》及南宋初年蒲积中的《古今岁时杂咏》。《岁时杂咏》在《郡斋读书志》中著录为二十卷,录诗一千五百零六首。《古今岁时杂咏》按一年四季节气时令编排,如元日、春分、清明、立夏、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岁暮等,选录汉魏至宋时诗歌二千七百零九首⑥,《四库提要》云:“古来时令之诗,摘录编类,莫备于此。”⑦全书前有绍兴年间蒲积中所作序,称此书与《岁时杂咏》的关系是“取其卷目,而择今世之诗以附之”。二书体例相同。类编专集也有可能以别集的形式出现,如刘辰翁的《须溪四景诗集》,全书分春夏秋冬四门,多以古人四时写景诗句为题,是为教授其子学诗之需而作的范本。宋代另一部重要的类编专集是南宋孙绍远所编题画诗集《声画集》,《四库提要》云:“所录皆唐宋人题画之句”,“分作二十六门”。清康熙时编大型题画诗总集《历代题画诗》,就沿用了这种方式。地方专集有孔延之编的《会稽掇英总集》。全书将歌咏会稽山水人物的诗文编为二十卷,前十五卷为诗,依题材分为州宅、西园、贺监、山水、寺观、送别、寄赠、感兴、唱和九类,每类又先列律体再列古体,后五卷为文,按文体编排。自《文选》起,类编诗文集都多是诗赋类编而文分体,因为文的外在形态差别较为明显,实用性也极强,按照用途自然地形成了诸多文体,不需要借助题材分类就可以达到区分的目的。但《文苑英华》因选录文的数量太多,各体之下又依题材分为若干子类,是个例外⑧。

唐宋时期的诗歌别集也有一些采用了类编方式⑨,最早为李峤《杂咏》,分乾象、坤仪、芳草、嘉树、灵禽、祥兽、居处、服玩、文物、武器、音乐、玉帛十二部,每部十首诗。另如樊晃在大历五年至七年间所编的《杜工部小集》,其序云:“文集六十卷,所于江汉之南……今采其遗文,凡二百九十篇,各以事类,分为六卷。”⑩白居易在江州时,自编诗集共分四类,收讽谕诗一百五十首,闲适诗一百首,感伤诗一百首,杂律诗四百余首,计八百首左右,编为十五卷,其时在元和十年(815)。这是白诗第一次结集,采用了体裁、题材并行的分类法。

宋人对自己和时人的诗文集较少类编。哲宗元符时宋绩臣走访宣城梅家,从梅尧臣后人手中得到家藏的《梅尧臣全集》,该全集就是按题材而非古律体编排的,然而这种情况极少(11)。但宋人喜好将唐集重新编类,较早者如宋敏求编《李太白集》与《孟东野集》,王钦臣编《韦苏州集》。《蔡宽夫诗话》云:“景祐、庆历后,天下知尚古文,于是李太白、韦苏州诸人始杂见于世。”(12)宋王二人的编集正符合了时代的需要。《李太白集》先以歌诗、古赋、表、序等分体,诗又分为古风、乐府、歌咏、赠、寄、别、送、酬答、游宴、登览、行役、怀古、闲适、怀思、感遇、写怀、咏物、题咏、杂咏、闺情、哀伤诸类。《韦苏州集》分类较为简单,仅赋、杂拟、燕集、寄赠、送别、酬答、逢遇、怀思、行旅、感叹、登眺、游览、杂兴、歌行十四类。杜诗在宋代受到了极高尊崇,宋人用力最勤的唐集当然是杜甫集,以《分门集注杜工部诗》为例,全书分月、星、河、雨雪至花、草、竹、木七十二门,“居室”、“纪行”、“述怀”、“时事”、“送别”、“简寄”各门内容较多,又分上下或上中下。类编杜诗在宋代颇为风行,宋元以后就不多见,明代著名藏书家徐跋《分类杜诗》即云;“世传杜诗不下数百本,笺注者十之七,编年者十之二,分类者十之一。”(13)

南宋人也将北宋的一些名家诗集重新以类编次。最著名的即是王注苏诗,书名《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旧题王十朋撰,分七十八类。而宋麻沙本《类编增广颍滨先生大全文集》即苏辙诗文集,前六十卷为诗,分目几近百类,其“四时”类下复分“春”、“夏”、“秋”三子类,“庶官”类下复分“省掖”、“奉使”、“将帅”等九小类,颇为繁复。《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文集》中的诗歌分类更是多至一百零四门。有时这种分类实在没有必要,如《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八卷,前两卷录古律诗仅四十二首,却分成了十九门,每门平均还不到三首。

从文献编撰的历史来看,类编诗文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古代别集的出现早于总集,《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的《屈原赋二十五篇》、《宋玉赋十六篇》、《枚乘赋九篇》等,即可视之为别集。这些别集虽经刘向等人加工成为定本,但它们应早就编辑成书而不是单篇流传。《汉书·艺文志》所录者均为专体别集,或者收诗,或者收赋,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内容也较为单一。包括诸多文体的别集出现于东汉,《隋书·经籍志》云:“别集之名,盖汉东京所创也。自灵均以降,属文之志众矣,然其志尚不同,风流殊别。后之君子,欲观其体势,而见其心灵,故别聚焉,名之为集。”东汉时期,将一位作家各种文体的作品汇聚成集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如《后汉书·列女传》云:“(班昭)所著赋、颂、铭、诔、问、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据《文选·东征赋》注可知此书被称为《曹大家集》(14)。这些别集自然不会采用类编的形式。

当别集达到一定数量之后,编纂总集才成为必要和可能。《隋书·经籍志》云:“总集者,以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日以滋广,晋代挚虞苦览者之劳倦,于是采摘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而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之《流别》。”从《文章流别集》残存的文字对于诗、赋、七、箴、铭、诔、哀辞、墓志等文体所作的论述分析可知这是一部分体的文章总集,但是否类编已不可考。倒是此后梁僧祜所编的《弘明集》采取了近于类编的体例,《弘明集序》云:

撰古今之明篇,总道俗之雅论,其有刻意剪邪,建言卫法,制无大小,莫不毕采。又前代胜士,书记文述,有益三宝,亦皆编录,类聚区分,列为十四卷。

全书既非按文体编排,亦非依作者排序,而是根据论辩主题分类。如卷四录何承天与颜延之围绕神灭与不灭而写的论辩文章六篇,卷七收录四人批驳顾道士“夷夏论”的文章四篇。《弘明集》与《文选》产生的时代大致相同,二书的编选也都经历了一个过程,分类方法的形成又非朝夕之事,所以很难说二者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佛教文献《弘明集》的分类方式和对象都显得极为特殊,因此真正对后世类编诗文集体例产生重大影响的只能是《文选》。

类编诗文集与类书最大的相通之处是它们都采用了内容分类这种编排方式。分类思想的演进,从侧面反映出民族认识水平的发展过程。《周易》中已将事物分门别类,构建起一个有序的宇宙体系。但最早对事物作出具体划分的则是字书《尔雅》。《尔雅》全书除前四篇所释较为抽象之外,余十五篇均释实物名称,有宫、器、乐、天、地、丘、山、水、草、木、虫、鱼、鸟、兽、畜等类。后来类书所用分类体系就是《尔雅》分类方法的延伸和发展,该分类体系又进一步地影响到了类编诗文集。

类书与类编总集起初在选材方面相差甚远,前者分门录事,后者则是分类录诗文。但类书的出现比类编诗文集要早,二者也存在着一定联系。汉魏六朝是赋的兴盛期,写赋需广征博采事实典故,赋可谓类书之前身(15),六朝人编撰类书时自然会到赋中找寻材料。赋的创作程式性极强,同题之作内容相像。依题逐篇抄录典故字句成为类书,照录全篇就是类编赋集了。诗的情况亦与此类似。到初唐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就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既抄撮故实,又选录诗文。《艺文类聚序》云:

前辈缀集,各杼其意。《流别》、《文选》,专取其文,《皇览》、《遍略》,直书其事。文义既殊,寻检难一。爰诏撰其事且文,弃其浮杂,删其冗长,金箱玉印,比类相从,号曰《艺文类聚》,凡一百卷。其有事出于文者,便不破之为事。故事居于前,文列于后。俾夫览者易为功,作者资其用。(16)

先事后文,这是类书编撰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传统类书如《皇览》是“事出于文”,“破之为事”,这里却将成篇的“文”(文章)附于单行的“事”(语汇)之后,相当于传统类书与类编诗文集的合一。闻一多先生对此有极好的论述:

《文选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初唐某家诗集。

我们便看出了一首初唐诗在构成程序中的几个阶段……(《初学记》)每一项题目之下,最初是“叙事”,其次“事对”,最后便是成篇的诗赋或文。其实这三项中减去“事对”,就等于《艺文类聚》,再减去诗赋文便等于《北堂书钞》。所以我们由《书钞》看到《初学记》,便看出了一部类书的类化史。(17)

闻先生所说的“初唐某家诗集”,最妥切的例子莫过于李峤的《杂咏》了。这是类书发展的高级阶段,即作者不再是编撰而是直接创作出一部示范性的诗体类书,同时也是一部类编诗集。将《杂咏》与《艺文类聚》、《初学记》的典故和类目作一对比,就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结论(18)。

除却面貌的相似之外,类书与类编诗文总集往往出现于同样的文化背景之下,都是封建帝王宣扬文治,“盛世修典”的重要方式,编撰人员也时常一身二任,因此二者经常是伴生的关系,也经常会对当时的文学风气产生重要影响。如唐龙朔年间,类编总集有许敬宗等《文馆词林》,类书有许敬宗《累璧》,许敬宗、上官仪等《瑶山玉彩》,秀句集有元兢等《古今诗人秀句》,诗格有上官仪《笔札华梁》、元兢《诗髓脑》。以类书为资料汇编,以类编诗集与秀句集为创作典范,以诗格为理论指导,创作出的成品即是“糅之以金玉龙凤,乱之以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的上官体(19)。

宋初也有一次大型修撰类书的活动。宋初四大书中,《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编撰在先,与《文苑英华》修书人员,时间互有交叉,其编撰体例也影响到了《文苑英华》。《文苑英华》与《太平御览》的分类体系大致相同,而且其编撰程序是“阅前代文集,撮其精要,以类分之”(20),这个“类”在“阅前代文集”之前就应该明确下来,否则编书就会变得难以操作,应该也参考了《太平御览》的分类方法。

正因为面貌相近,背景相同,作用相当,大型类编诗文总集常被人误认为类书。尤袤《遂初堂书目》将《文馆词林》、《文苑英华》既列为类书,又归于总集。胡应麟也将《文苑英华》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并视为类书(21)。而《艺文类聚》等类书却反被认为是总集: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九:“(类书)有数种,如《初学》、《艺文》兼载诗词,则近于集。”

祁承《澹生堂藏书约·藏书训略·购书》:“《艺文类聚》之备载词赋,《合璧事类》之详引诗文,是皆类而集矣。”

章学诚《校雠通义》二之五:“《艺文类聚》之类,当附集部总集之后。”

其实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文选》、《文苑英华》这种严格意义上的类编总集只录全篇诗文,原则上不录散句断篇,更不录字词典故。而类书的范围却广泛得多,既可以收录典故,也可以节录或全录诗文。

由于体例有相通之处,类书与类编诗文集在编撰时经常互有取资。类书取材于类编诗文集的情况较为普遍,类编诗文集取材于类书的情况则较少,可见者如题为刘克庄的《分门编类唐宋名贤千家诗》实系南宋书贾令人所为,书中袭录了类书《锦绣万花谷》(22)。除却互相取资之外,类编诗文集也时常被改编成各种类书。唐宋时期,《文选》是世人学习的诗文典范,备受关注。唐代除注本外,也出现了一些续书、拟书,如孟利贞《续文选》、卜长福《续文选》、卜隐之《拟文选》。宋人则喜好将《文选》改编成类书。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曰:“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文选》中此类代称颇多,如日曰“曜灵”、“灵晖”、“悬影”、“飞辔”、“阳乌”,月曰“素娥”、“望舒”、“玄兔”、“蟾魄”(23),一一去记势必费时费力,于是产生了专门汇聚《文选》双字的类书,苏易简的《文选双字类要》。《四库提要》云:“是编选《文选》丽藻之语,分类纂辑,其中语出经史偶为汉以来辞赋采用者,亦即以采用,注为出典。”似乎又回到了“事出于文”、“破之为事”的老路,然而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复归。又如王若虚《选腴》“以五声韵编辑《文选》中字”(24),显然是为了押韵的方便。

比摘取字词更进一步的是摘句,可见文士们竭力从语言的各个层面——字、词、句、篇全方位地学习《文选》。该类著作以刘攽的《文选类林》最为典型,《四库提要》论之曰:“编取《文选》字句可供词赋之用者,分门标目共五百四十九类。”(25)《文苑英华》在宋人心目中是《文选》的续书,一部分量更大、时代更近的《文选》,真宗景德四年(1007)就曾下诏同时校刻《文选》与《文苑英华》(26)。基于此种认识,高似孙也用编撰《文选句图》的方法编撰了《文苑英华纂要》。据其序,该书编成于嘉定十六年(1223),此书有宋刊本,见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称其为“宋高似孙钞”,价值在于“撮取《英华》中丽句,可供渔猎者编之”(27)。元人赵彣对其颇为推许:“凡古今名贤,诸作有一联一句至妙者,必博采无遗,予读之神弛心醉。”(28)可见宋元文士们对此类书籍的偏好。

与《文选》同样被宋人推尊的还有杜诗,它也被改编成各种类书。《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云:“《杜诗六帖》十八卷,建安陈应行季陵撰,用白氏门类,编类杜诗语。”即依《白氏六帖》的类目摘录杜诗字词。同类的书还有《八诗六帖》,《四库提要》云:“《八诗六帖》二十九卷,旧本题宋王状元撰,而不著其名,盖坊贾所为之赝本。八诗者,李杜韩柳欧王苏黄之诗。六帖者,窃白居易之名也。分类猥琐,摘句割裂。全书托名王十朋,亦应宋人所为。”

类书最基本的编撰体例有二,即分类与分韵(29)。杜诗被宋人视为用韵的典范,郑卬《杜少陵诗音义序》云:“国家追复祖宗成宪,学者以声律相饬,少陵矩范,尤为时尚。”蔡梦弼《草堂诗笺跋》亦云:“设科取士,词赋之余,继之以诗,诗之命题,主司多取是诗。”(30)与类编杜诗和《杜诗六帖》的情况相似,宋代也出现了韵编杜诗及韵编杜诗类书。韵编杜诗如陈造《韵类诗史》,其自序云:“予读子美诗能上口,来房州多暇,创以韵类之,庶便歌诵成书矣。”陈造认为,诗歌创作要想取得高度成就的话,就必须对前人的经典著作熟悉到能够随口背诵的程度,他举例说:

昔庞佑甫问诗法于东莱,东莱问之曰:“子读子美诗乎?能暗诵矣乎?”“未也。”授以善本。“余方他之,反将语子,请诵此。”既还,则皆上口。东莱遣之,曰:“子自有师矣。”庞自是以诗名。

除了杜诗外,他还精熟宋代优秀诗人的著作,“本朝东坡、黄、陈其正派,予亦韵类坡诗千三百篇,并黄陈诗皆能暗诵”,可惜效果并不明显,“然诗学终愧古人,又何也?”(31)陈造显然是走入了学诗的误区。而韵编这种诗集编撰方式也运用得极少,远无法与分体、类编、系年三者相比。

韵编类书在宋代并不少见,《郡斋读书志》卷一四就记载了这样两部著作:

《押韵》五卷。右皇朝张孟撰。辑六艺、诸子、三史句语,依韵编入。以备举子试诗赋之用。

《歌诗押韵》五卷。右皇朝杨咨编古今诗人警句,附于韵之下,以备押强韵。

宋人也用同样方法将杜诗改编为韵编类书,书名《诗史字韵》。魏了翁《古郫徐君诗史字韵序》云:“徐君乃取《杜少陵诗史》分韵摘句为《字韵》四十卷,其于唱酬,似不为无助矣。”全书摘录杜诗诗句,以韵相编,以资作诗之用,理学家魏了翁虽受人请托作序,但对此并无好感,“余犹愿徐君玩心于六经,如其所笃意于《诗史》,则沉潜乎义理,奋发乎文章,盖不得如目今所见而已也”(32)。

同类著作影响较大的是《杜诗押韵》,有域外翻刻本。《杜诗押韵》,原名《李杜韩柳押韵》,李吕编,孙觌序,坊刻本称之为孙觌《杜诗押韵》。此书成于南宋初年,为杜诗韵编类书之最早者,孙觌《押韵序》云:“李师武得官建康,家居待选次,悉取杜工部、李翰林、韩吏部、柳仪曹四家诗,以《礼部》四声之次,集而录之,以类相从,号《李杜韩柳押韵》,凡二十四卷。”李吕也是一位背诵杜诗的专家,“读杜子美古律诗十八卷,通念不遗一字”(33)。比《杜诗押韵》体例更为完备的是《诗宗集韵》,宋裴良甫撰。此书又称《十二先生诗宗集韵》,录杜甫、李白、高适、韩愈、柳宗元、孟郊、欧阳修、曾巩、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十二人之诗,唐代宋代各六家,并尊唐宋的意味甚为明显。全书按《广韵》韵目排列,先注出韵字的反切,再举诸家诗句为例。如此字过于生僻,则仅注音释义而已。

类书与类编诗集的界限本该较为清楚,可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更况二者间还有一种过渡类型秀句集。如《瑶山玉彩》是许敬宗、上官仪等人“博采古今文集,摘其英词丽句,以类相从”所成(34),应归于类书之列。元兢的《古今诗人秀句》与之性质相像,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一却将它列入唐人选集。由于将诗集类编和将诗集改编为类书的作法相近,有时甚至出现二者的复合体,如宋代萧元登的《古今诗材》,《四库全书》列入类书类,《四库提要》云:“是书取唐宋人诗分类编辑,或录全篇,或割取一二联及数句,惟绝句则多全载。有评注,皆杂取诸家诗话,而稍参以己意。”录全篇诗歌似类编诗集,摘取一联或数句又有些像秀句集或句图;采诸家诗话并加入个人之见,则多少又近于类编诗话,如阮阅《诗话总龟》一类。同样的例子还有《全芳备祖》,每一种花名之下先是“事实祖”抄录典故,再是“赋咏祖”依诗体收录诗歌全篇及散句、散联,最后是“乐府祖”收录词。全书仿佛类书、类编诗集、类编诗歌秀句集、类编词集四者的统一体。由此可见类编书籍的各种形式的内在相通之处。

从文献保存的角度来讲,类编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面对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无论多么完备的分类都有削足适履之弊,而且分类本身也会变得繁琐不堪。但就诗歌学习或者说模仿的实用角度而言,类编诗文集查找方便,易于检寻,又自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类编诗文集是类书与普通诗文集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它仍然是诗文集,却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类书的作用。而当类编诗文集还不能满足学习需要的时候,人们又会将其进一步地改编成各种类书。

类编诗文集对于文学创作的作用不仅限于简单地提供材料和范本。作为古人对于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进行主题学研究的初步成果,将相同题材的诗作依次排列,有助于学诗者辨析异同(35),更好地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与演变规律,明了作者为文之用心(36),从而“以故为新”甚至推陈出新。《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六中载:“子美《九日蓝田崔氏庄》云:‘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王摩诘《九日忆东山兄弟》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有故不往》云:‘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此三人,类各有所感而作,用事则一,命意不同。后人用此为九日诗,自当随事分别用之,方得为善用故实也。”胡仔所言三诗俱可见于《古今岁时杂咏》“重阳”一门中,学诗者倘熟悉此类书籍自然对“善用故实”大有裨益。可见诗集依题材分类的编撰方法与宋人所言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歌创作方法有着一定的内在相通之处,都是继承前代诗歌遗产的一种积极手段。宋代类编诗文集的繁盛,与宋代诗学观念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联系。

注释:

①关于《文选》文体分类的多少,有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种三说,详见穆克宏《〈昭明文选〉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107页。此据傅刚所论三十九种之说,见其《〈昭明文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192页。

②据曹道衡《试论〈文选〉对作家顺序的编排》,《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

③据徐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3-194页。

④《郡斋读书志校证》,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⑤《文苑英华》卷七一四,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6年版。

⑥《古今岁时杂咏》,宋蒲积中编,徐敏霞校点,新世纪万有文库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这个数字是校点者以四库本和明抄本合并后去其重复统计的,见书中的《本书说明》。

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编,中华书局1965年版。下引此书均简称《四库提要》。

⑧另一个例外是《类编增广颍滨先生大全文集》,“诗文皆以类分”,见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三。

⑨万曼《唐集叙录·韦苏州集》云:“大抵唐人诗集率不分体,也不分类。”(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87页)万曼先生是著名的唐集版本专家,《唐集叙录》一书考订颇精,但这个结论是片面的。

⑩引自《杜诗详注·附编》,《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37页。

(11)参看王岚《宋人文集编刻流传丛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12)引自《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5页。

(13)《红雨楼序跋》卷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14)此段论述参看徐有富《先唐别集考述》,《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

(15)《随园诗话》卷一云:“古无类书,无志书,又无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必待搜辑群书,广采风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艳,便倾动一时。洛阳所以纸贵者,直是家置一本,当类书、郡志读耳。”(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16)《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17)闻一多《类书与诗》,《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18)葛晓音《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从〈李峤百咏〉谈起》(《文学遗产》1995年第6期)一文从“编排”、“用典”两个方面证明李峤《杂咏》是“一部以诗体撰写的‘作诗入门’的类书”,所论极是。

(19)唐杨炯《王勃集序》,《杨盈川集》卷三,四部丛刊本。

吕祖谦全集一文集

吕祖谦全集四读诗记

吕祖谦全集八大事记

朱子四书语类

元刊梦溪笔谈

本事诗.续本事诗

大将曹彬

古代中国札记 伊永文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上下)

草木子

岳飞传 邓广铭

陈龙川传 邓广铭

王安石——北宋政治改革家 邓广铭

韩世忠年谱 邓广铭

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 邓广铭

武道彷徨——历史上的武举和武学 赵冬梅

秦桧传 韩酉山

中国史学史.五代辽宋夏金元卷 吴怀祺

说书史话 陈汝衡

宋金战争史略 沈起炜

仇泄笔记外十八种(东坡志林、珩璜新论、晁氏客话、师友谈记、杨公笔录、吕氏杂记、冷斋夜话、曲洧旧闻、元城语录解、嫩真子、春渚纪闻、石林燕语、避暑录话、岩下放言、却扫编、五总志、紫微杂说、辩言)

元朝名臣事略 苏天爵

洗冤集录译释

中国制度史研究 杨联升

学林 王观国

宋辽金史 金毓黼

陔馀丛考一二三 赵翼

敬斋古今注 李冶

宋代疑经研究 杨新勋

宋代驿站制度 赵效宣

宋史研究论集 王德毅

宋史试析 林天蔚

宋代中央政治制度 杨树藩

宋代东莱吕氏之族望及其贡献 孔东

两宋史研究汇编 刘子健

宋代经学之研究 汪惠敏

宋代说书史 陈汝衡

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

两宋城乡商品货币经济考略 郭正忠

两宋阶级关系的若干问题 梁太济

历代名人年谱 吴荣光

宋史研究论丛第六辑

探知集 漆侠

历史研究法 漆侠

吕东莱文集1-7

苏东坡轶事汇编

居家事用必备全集

吴家奖 杨倩描

欧阳修及其作品选 郭正忠等

野客丛书 王懋

五代会要 王溥

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

宋代歌舞剧曲录要 刘永济

稼轩词编年笺注 邓广铭

宋代的家族与社会 黄宽重

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 黄宽重

史事、文献与人物——宋史研究论文集 黄宽重

隋唐五代史纲 韩国磐

宋元学案1-4

宋代财政和文献探索 李伟国

澶渊之盟新论

宋朝政府购买制度研 李晓

荆公新学研究

细说宋朝 虞云国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

长安客话

天水史胜

吕东莱之文学与史学 刘昭仁

大变法 叶坦

古今源流至论

宋代的隐士与文学 刘文刚

宋文鉴(一)(二)附回文类聚 古文关键

坦斋通编(外五种:考古质疑、经外杂抄、古今考、续古今考、颖川语小、宾退录)

宾退录(上古宋元笔记丛书)

沈括 张家驹

唐研究 第十一辑 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

江南文化研究 第一辑 吕祖谦与浙东学术研究专辑

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 程遂营

宋代修史制度研究(台版) 蔡崇榜

宋代史事质疑 林天蔚

宋史研究论文集 1984年会

西湖游览志余 田汝成

繁盛之阴——960-1365中国医学中的性 费侠莉

宋史丛考(下) 聂崇歧

叶适年谱 周梦江

玉堂嘉话 山居新语

夷坚志(全四册)

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下)

宋代文化史 姚瀛艇等

宋代出版史研究 周宝荣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郑学檬

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 王曾瑜

宋夏史研究 李华瑞

金宋关系史研究 赵春

吕祖谦与浙东明招文化

宋朝兵制初探 王曾瑜

贵耳集 张端义

茶山集.林泉结契

学斋占毕

珩璜新论.猗觉寥杂记

愧郯录

西清笔记.忆书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两宋孟学研究 杨淑萍

宋朝史话 吴泰

唐宋变革论 卢向前

郑樵评传

马端临评传

晁公武评传 陈振孙评传

唐宋笔记小说三种(剧谈录、贾氏谈录、目癸车志)

中国历史大辞典.随唐五代分册

宋代名画藻鉴

三苏全书第十九册.苏沈良方等

图说中国历史.昌文偃开的时代-——宋

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元代社会阶级制度

从蛮夷到神州——宋代广东经济发展研究

稽神录/括异志

科举与宋代社会 何忠礼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 林岩

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 刘子健

吕祖谦文学研究 杜海军

宋史全文(上中下) (元) 不著撰人

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 方建新

蒙文通学记-蒙文通生平和学术(增补本) 蒙默编

仰素集 徐规

宋代物权关系研究 陈志英

唐宋下层士人研究 黄云鹤

皇帝与皇权 周良宵

宋元话本 程毅中

中国铁钱 刘森

行走在宋代的城市——宋代城市风情图说 伊永文

苏魏公集(上下) (宋)苏颂

云笈七笺(1-5) (宋)张君房

宋诗与宋代商业 张金花

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刘复生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上下) 张毅

宋代刑法史 周密

两宋货币史(上、下册) 汪圣铎

宋刑统研究 薛梅卿

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上下卷) 漆侠

宋人行第考录 邓子勉

宋代商品供给研究 张锦鹏

金泥玉屑丛考 王仲荦

岳飞研究:第五辑 龚延明 祖慧

邓广铭治史丛稿——北大名家名著文丛 邓广铭

宋代商税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宋史研究丛书 李景寿

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云南大学宋史研究丛书 林文勋 谷更有

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儒藏学术丛书 邹重华 粟品孝

宋代家庭研究 刑铁

四川书院史 胡昭曦

舆地广记(上下册) 欧阳忞 著,李勇先 王小红 校注

西夏简史(修订本) 钟侃 吴峰云 李范文

经学抉原 蒙文通

川大史学.蒙文通卷 蒙默

续夷坚志:湖海新闻夷坚续志 (金)好元问 撰,常振国 点校,无名氏 撰,金心 点校

宋代四类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研究 魏华仙

宋代特殊群体研究 游彪

宋代矿冶业研究 王菱菱

宋代教育(精) 苗春德

宋代军用物资保障研究 史继刚

宋代法制研究 郭东旭

宋代地方政府民事审判职能研究 屈超立

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包伟民

宋代海外贸易--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黄纯艳

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 李华瑞

宋代地域经济 程民生

宋代货币与货币流通研究 高聪明

宋代商人和商业资本 姜锡东

宋朝简史 包伟民

宋朝法律史论 郭东旭

王曾瑜卷:凝意斋集当代著名者自选集 王曾瑜

金朝军制/宋史研究丛书 王曾瑜

中国俸禄制度史(修订版)/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黄惠贤、陈锋主编

中国科举史

中国书院史

蔡京(奸臣传)

秦桧(奸臣传)

贾似道(奸臣传)

西夏经济史 杜建录

诗话总龟(前集) (宋) 阮阅编 周本淳校点

唐宋词简释 唐圭璋

北宋文人与党争 沈松勤

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 房锐

辽代社会史研究 张国庆

诗词曲语辞汇释 张相

辽金西夏史(中国断代史系列) 李锡厚 白滨

王霸义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 赵益

王安石传 梁启超

宋徽宗 宋钦宗 任崇岳

宋仁宗 宋英宗 黄燕生

宋哲宗 王菡

宋神宗 仲伟民

宋太宗 张其凡

宋真宗 汪圣铎

南宋末三帝 曾庆瑛刘国荒

宋光宗、宋宁宗 虞云国

宋孝宗 陈国灿方如金

宋太祖 毛元佑

宋高宗 王曾瑜

宋理宗 宋度宗 胡昭曦蔡东洲

北宋名臣余靖 曹家齐

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 杨万里

中国礼制史.宋辽金夏卷 陈戍国

塞北三朝(中国古代历史通览辽夏金卷)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1-4) 黄以周

梁溪漫志 (宋)费衮 骆守中注

历代笔记概述 刘叶秋

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 张伯伟编校

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

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

两京梦华(中国古代历史通宋代卷) 汪圣铎

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 李春棠

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宋 韩志远

精湛的宋代绘画 徐士苹

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 曹家齐

宋代监察制度 苗书梅

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 贾玉英

宋代地域文化 程民生

理心之间——朱熹与陆九渊的哲学对话 高全喜

王云海文集

南宋的农村经济 梁庚尧

正说宋朝十八帝 游彪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邓小南

东京梦华录笺注(上下) (宋)孟元老 伊永文笺注

北宋儒术治国政治研究 贾海涛

宋史研究论文集(第11辑) 朱瑞熙王曾瑜蔡东洲

中韩关系史研究 魏志江

宋词与民俗 黄杰

赵匡胤传 张家驹

青琐高议 (宋)刘斧

宋词通论 薛砺若

二郑集(温州文献丛书) (宋)郑伯熊 郑伯谦

邵氏闻见后录 (宋)邵博 撰 刘德权 李剑雄 点校

青箱杂记 (宋)吴处厚 撰 李裕民 点校

渑水燕谈录 归田录 (宋)王辟之 撰 吕友仁 点校

北梦琐言 (五代)孙光宪 撰 贾二强 点校

游宦纪闻 旧闻证误 (宋)张世南 撰 张茂鹏 点校 (宋)李心传 撰 崔文印 点校

癸辛杂识 (宋)周密 撰 吴企明 点校

西溪丛语 家世旧闻 (宋)姚宽 撰 孔凡礼 点校 (宋)陆游 撰 孔凡礼 点校

清波杂志校注 (宋)周煇 撰 刘永翔 校注

邵氏闻见录 (宋)邵伯温 撰 李剑雄 刘德权 点校

泊宅编 (宋)方勺 撰 许沛藻、杨立扬 点校

涑水记闻 (宋)司马光 撰 邓广铭、张希清 点校

东轩笔录 (宋)魏泰 撰 李裕民 点校

铁围山丛谈 (宋)蔡绦 撰 冯惠民、沉锡麟 点校

龙川略志 龙川别志 (宋)苏辙 撰(民)俞宗宪 点校

东斋记事 春明退朝录 (宋)范镇 撰 汝沛 点校(宋)宋敏求 撰 诚刚 点校

东坡志林 (宋)苏轼 撰 王松龄 点校

齐东野语 (宋)周密 撰 张茂鹏 点校

石林燕语 (宋)叶梦得 撰、宇文绍奕 考异 侯忠义 点校

鹤林玉露 (宋)罗大经 撰 王瑞来 点校

范成大笔记六种 (宋)范成大 撰 孔凡礼 点校

云麓漫钞 (宋)赵彦卫 撰 傅根清 点校

老学庵笔记 (宋)陆游 撰 李剑雄、刘德权 点校

芦浦笔记 (宋)刘昌诗 撰( 张荣铮、秦呈瑞 点校

大唐新语 (唐)刘肃 撰 许德楠、李鼎霞 点校

默记 燕翼诒谋录 (宋)王銍 撰 朱杰人 点校 (宋)王栐 撰 诚刚 点校

四朝闻见录 (宋)叶绍翁 撰 沈锡麟、冯惠民 点校

隋唐嘉话 朝野佥载(唐)刘餗 撰 程毅中 点校 (唐)张鷟 撰 赵守俨 点校

湘山野录 玉壶清话 (宋)文莹 撰 郑世刚、杨立扬 点校 (宋)文莹 撰 郑世刚、杨立扬 点校

墨庄漫录 过庭录 可书 (宋)张邦基 撰 孔凡礼 点校 (宋)范公偁 撰 孔凡礼 点校(宋)张知甫

撰 孔凡礼 点校

春渚纪闻 (宋)何薳 撰 张明华 点校

鸡肋编 (宋)庄绰 撰 萧鲁阳 点校

桯史 (宋)岳珂 撰 吴企明 点校

师友谈记 曲洧旧闻 西塘集耆旧续闻

南部新书

侯鲭录 墨客挥犀 续墨客挥犀

封氏闻见记校注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宋)李心传 徐规点校

麟台故事校证 (宋)程俱

开元天宝遗事 安禄山事迹

(中华本唐宋史料笔记 缺唐语林校证、明皇杂录东观奏记、容斋随笔)

挥廛录 (宋)王明清

会稽掇英总集点校 (宋)孔延之编 邹志方点校

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 程龙

秦观研究资料汇编 秦少游研究会编

帝学 (宋)范祖禹

东宫备对 (宋)陈模

唐代党(羌)项 周伟洲

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家牧业与环境 韩茂莉

玉海(1-5) (宋)王应麟

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透视 陈峰

中国戏曲概论 吴梅

宋代“系官田产”研究 姜密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 祝尚书

中国古代职官科举研究 龚延明

续资治通鉴长编(1-20) (宋)李焘

宋会要辑稿(1-8)

中国井盐科技史

中国史学史 蒙文通

忘忧清东集

宋代文言小说研究院 赵章超

汴京残梦 黄仁宇

中国城镇体系 顾朝林

叩开辽墓地宫之谜 盖之庸

寻找被遗忘的王朝 白滨

太平广记(1-4) (宋)李

宋代诗经文献研究 郝桂敏

宋代文献学 张富祥

宋代佛教史籍研究 曹刚华

宋代馆阁校勘研究 李更

宋代巴蜀文学通论 祝尚书

宋代古音学与吴木或《诗补音》研究

事林广记 (宋)陈元靓

宋代官制辞典 龚延明

大宋王朝之谜 杨师群

十驾斋养新录 (清)钱大昕

大金吊伐录校补 金少英

通制条格校注 方龄贵

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宋史研究 朱瑞熙

汴京遗迹志 (明)李濂

舆地纪胜(1-8) (宋)王象之

梁山泊——水浒一0八名豪杰 佐竹靖彦

郡斋读书志校证(上下) (宋)晁公武 赵希弁

大足石窟艺术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

蒙文通文集(1-6)

蒙文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

推十书(1-3)

新五代史(1-3)

苏洵集

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 陈元锋

程氏考古编 程氏考古续编 (宋)程大昌

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 贾志扬

直斋书录解题 (宋)陈振孙

宋代政治文化史论 张邦炜

史学史研究(1981。1)

宋朝名相赵普 张其凡

历代纪事本末(两册。八种。含宋史、金史、通鉴)

宋诗 房开江

陆游传 朱东润

宋诗拾遗(一、二)

宋代佛教政策论稿 刘长东

婺学之宗——吕祖谦传 徐儒宗

宋诗选注 钱钟书

容斋随笔(岳麓本) (宋)洪迈

三字经辑刊

唐宋词选读 龙榆生

夷坚志(二) (宋)洪迈

南宋文人与党争 沈松勤

宋大诏令集 (宋)不著撰人

经义考 (清)朱彝尊

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 贾敬颜

唐宋历史文献研究丛稿 梁太济

元丰九域志 (宋)王存

李焘学行诗文辑考 王承略 杨锦先

宋代文化研究(第九辑)

巴蜀历史文化论集 胡昭曦

安丙研究 蔡东洲 胡宁

宋代民间巫术研究 刘黎明

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 徐吉军 方建新 方建 吕凤棠

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

宋朝诸臣奏议(上下) (宋)赵汝愚

大理国史 段玉明

(田+戮左半)城集 朱瑞熙

南北宋陵

朱熹的终极关怀 赵峰

朱熹文学研究 莫厉锋

宋代诗学

二程集(上下) (宋)程颐程颢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六) 钱穆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五)

宋明理学三书随札 钱穆

朱子学提纲 钱穆

宋明理学 陈来

中国食物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 余英时

七修类稿 (明)朗瑛

涌幢小品 (明)朱国祯

水东日记 (明)叶盛

宋元生活掠影 尚园子 陈维礼

南宋儒学建构 何俊

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宋本

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 陈峰

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续编) 张其凡 范立舟

朱熹的自然哲学 金永植

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 包伟民主编

宋代寺院经济史稿 游彪

归潜志 (金)刘祁

道家与中国哲学(宋代) 李仁群程梅花夏当英

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李华瑞

宋代思想史论 田浩编

宋代婚姻家族史论 张邦炜

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 伊沛霞

宋史(中国断代史系列) 陈振

东京梦化录(外五种)

宋人轶事汇编(上下) 丁传靖

黄震与东发学派 张伟

南宋皇城探秘 傅伯星胡安森

朱子大传(上下) 束景南

方舆胜鉴(上中下) (宋)祝穆

新编醉翁谈录 (宋)罗烨

古今岁时杂咏 (一二) (宋)薄积中

东潜文稿 (清)赵一清

云麓漫抄(新世纪万有文库本) (宋)赵彦卫

通鉴胡注表微(一二) 陈垣

南村辍耢录(一二) (元)陶宗仪

史略 子略 (宋)高似孙

困学纪闻 (宋)王应麟

岭外代答 (宋)周达观

荒*无道宋高宗 王曾瑜

宋朝典章制度 张希清

名公书判清明集 (宋)不著撰人

石介事迹著作编年 陈植锷

文献通考(上下) (宋)马端临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漆侠

元代宰相制度研究 张帆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宋辽金卷 吴怀祺

文海研究 白滨 史金波

中国经学史 本田诚之

中国史学史 金毓黼

中国经学史讲义 周予同

中国文化史 柳诒征

中国史学史纲要 王瑞明

京本通俗小说 清平山堂话本 大宋宣和遗事

全宋诗(二四)

齐家四书(袁氏世范等)

东坡诗 山谷诗

中国古代绘画图录.宋辽金元(一二三)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 诸葛忆兵

蒙元入侵前的中国日常生活 谢和耐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包弼德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 斯波义信

续资治通鉴长编2、3册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 (宋)佚名

宋代市民生活 伊永文

东莱博议 吕祖谦

朱熹的史学思想 汤勤福

欧阳修全集(上下)

陆放翁全集(上中下)

宋朝通俗演义 蔡东藩

辛稼轩年谱 邓广铭

叶适评传 张义德

中国通史(七) 蔡美彪等

宋元佛教 郭朋

求实集 漆侠

韩儒林文集

朱熹与宋代蜀学 粟品孝

胡昭曦宋史论集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朱瑞熙张邦炜蔡崇榜刘复生王曾瑜

吴天墀文史存稿

南宋馆阁录 续录 (宋)陈

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 田浩

宋代四川的史学 蔡崇榜

晚宋财政危机研究 张金岭

宋代文化研究(七)

宋史研究论文集(1996年会、1994年会)

南宋金元的道教 詹石窗

宋元学案(十三、十九)

程颐程颢评传 潘富恩

朱熹评传 李更生平

陆九渊评传 陆玉林

司马光评传 宋衍申

宋刑统 庆元条法事类 唐明律合编

二程遗书 二程外书

蒙文通学记

宋会要辑稿考校 王云海

婚姻与社会.宋代 张邦炜

朱熹与宋代蜀学

朱子年谱附考异 王白田

魏了翁评传 蔡方鹿

宋代四川经济述论 贾大泉

宋代史学思想史 吴怀祺

宋代东南市场研究 龙登高

宋代经济史研究

宋代四川商品经济史研究 林文勋

李心传事迹著作编年 来可泓

近思录(1-4) (宋)朱熹吕祖谦

论浙东学术

浙东学派溯源 何炳松

巴蜀丛书(一)

一代学者宗师——张木式及其哲学

辽史(1-5)

金史(1-8)

经学通论 皮锡瑞

荆公论议 张子正蒙

习学记言 叶适

颜氏家训 家范 (宋)司马光

朱子性理语类

朱子七经语类

王荆公年谱考略 (清)蔡上翔

两宋经(制)抚年表 吴廷燮

宋代皇亲与政治 张邦炜

婚姻与社会.宋代 张邦炜

宋代文化研究(二)

宋代文化研究(三)

宋代文化研究(四)

宋代文化研究(五)

宋代文化研究(六)

宋代文化研究(第一辑、四川大学学报53)

续资治通鉴长编(16、18、19、20)

朱子诸子语类

吕祖谦评传 潘富恩

宋史人名索引(1-4)

乾道临安志 (宋)周淙

真西山先生集(一二)

太平治迹统类 (宋)彭百川

沧浪诗话校释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五册 邓广铭 张希清

宋史丛考(上) 聂崇歧

容斋随笔(丛书集成本) (宋)洪迈

朱熹哲学研究 陈来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六辑.苏轼研究专辑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1-18) (宋)李心传

宋辽金史论丛(第一辑) 中国社科院

朱熹集导读 王瑞明

宋史翼 (清)陆心源

宋史 (元)脱脱

百川学海 (宋)左圭

宋代修史制度研究

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 何冠环

宋会辑稿考校 王云海

女真史

李觏生平及思想 谢继

西夏史稿(增订本) 吴天墀

王安石变法 漆侠

陆游

辽金元传记三十种综合引得

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

唐会要(1-16)

续资治通鉴长编考略 裴汝诚 许沛藻

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 邓小南

续资治通鉴 (清)毕沅

宋论 (清)王夫之

元朝史(上下) 韩儒林

两宋史论 关履权

宋代社会研究 朱瑞熙

简明宋史 陈振周宝珠

宋刻孝经

宋诗鉴赏辞典

两宋文学史 程千帆吴新雷

中国通史(五、六)

笔记小说大观(二、九、十、十一)

全宋词(二三四五)

包拯年谱

渑水燕谈录.归田录

石林避暑录话

唐宋词鉴赏辞典(五代北宋、南宋辽金二本)

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

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

理学纲要 吕思勉

黄山谷诗选注

网上找的

研究宋代的史籍及著作

《宋史纪事本末》、《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虞云国先生的《细说宋朝》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祖宗之法》

苗书梅《宋代官员的选任和管理制度》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

梁庚尧《南宋的乡村经济》

曾瑞龙《经略幽燕》

王曾瑜《宋代军制初探》漆侠《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88年

白钢全书主编、朱瑞熙分卷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6卷“宋代”,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

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梁庚尧《南宋的农村经济》,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

张其凡《两宋历史文化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何忠礼、徐吉军《南宋史稿》,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95年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曹家齐《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陈乐素《宋史艺文志考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戴建国《宋代法制初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396页

戴仁柱《十三世纪中国政治与文化危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刘晓译

邓广铭《辛稼轩年谱》,上海古籍1979年

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黄敏枝《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学生书局,1989

孔繁敏《包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8元,1998

梁庚尧《南宋的土地利用政策》,台湾大学文史丛刊之46种,1977年

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研究》庄景辉译本

宋代官箴研读会编《宋代社会与法律——〈名公书判清明集〉讨论》,东大图书公司,2001

苏基朗《唐宋法制史研究》,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

孙国栋《唐宋史论丛》,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

唐代剑《宋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线装书局,2003,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2

张邦炜《婚姻与社会•宋代》,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张其凡《宋初政治初探》,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漆侠先生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等等。

宋代历史的基本史料主要有《宋史》,北宋史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南北宋之交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

总论性论文

  王曾瑜 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朱瑞熙 二十世纪宋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

  孙景坛 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体评估新探

数十位学者耗二十余年心血 沪皖出版界合力打造

经过20余年的磨砺,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排印出版工程《全宋文》出版了,它是全国数十位专家学者耗20余年心血,沪皖两地出版界合作垒起的又一座中国文化出版史上的丰碑。

《全宋文》是一部包含两宋320年间所有现存单篇散文、骈文、诗词以外的韵文的大型断代总集,更是目前已经出版的规模最大的文学总集。《全宋文》分15个大类,共360册,总字数逾1亿字,内容遍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各个方面。在全书所收的10余万篇各种体例文章中,不少资料是首次公开发表,95%的作家在此以前未被编入过专集。因此,在许多方面具有拓荒与填补空白的史料价值,堪称中国最大且最具世界影响的文献资料宝库之一。 《全宋文》的编纂源起于1985年夏。当时,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勇挑重担,制定并提出编纂《全宋文》的计划。翌年5月,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评审组会议正式立项。从此,20年来,在两位主编曾枣庄、刘琳教授的率领下,四川大学一些专家学者,埋头于旧纸堆中,搜求、梳理、编目、点校、审稿……

由于种种原因,《全宋文》在原出版单位出版了数十册后搁浅。200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接手《全宋文》的出版工作,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又一批专家学者加入审校的行列。《全宋文》不仅版本问题十分复杂,文字内容古今相异,分篇句读颇费斟酌,鲁鱼亥豕之属更是难免,编校工作尤其显得繁复而艰巨。为此,出版社专门邀请在宋代文史方面卓有成就的研究专家如朱瑞熙、陈尚君、严佐之等,加上社内外的十数位资深编审,在编辑处理前,对全稿再进行一次认真的审读。然后再汇总他们的审读意见,派专人专程远赴四川,与主编和部分专家召开座谈会,交换看法。

《全宋文》涉及宋人作家9000多位,其中宋代作家小传中其籍贯的古今地名对应是编辑审稿中一个比较棘棘手的问题。由于许多地名今日已发生变化,还得先确定籍贯的二级地名,以示古今地名的差异。如萧山今已归属杭州,吴县已并入苏州,波阳又改成鄱阳等等。为此,编辑们依照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及其他权威工具书,将书中数千今地名进行了一次重新梳理,会同作者按照现今资料加以更正。

《全宋文》的责任编辑还给360册书设立了审稿档案,编辑戏称这360份审稿记录是《全宋文》的“附录”,它“记录”了编辑们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 编纂出版这样一部规模空前的文献性巨著,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宋史研究专家邓广铭教授生前曾说:“出版《全宋文》这件工作非常重要,但又非常艰巨,而意义非常之大。《全宋文》不但同中国文学史有关,同中国历史有关,而且对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关系非常巨大。”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说:“《全宋文》很有用处,这么大的书不只为查阅,还为研究,此书对研究大有好处。”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王水照先生题词道:“新宋学文献渊薮,天水朝词翰宝库。”中国宋史学会会长朱瑞熙先生说:“有史以来,第一部大型宋人文献总集,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足资嘉惠后学。”

1、《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朱瑞熙 ,张邦炜。本书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书系之一种,利用大量文献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考察了宋、辽、西夏、金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饮食、服饰、交通、婚姻、宗教信仰等,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生活史专著。

2、《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是法国著名汉学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谢和耐的名作。细致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的下层社会民众生活。

3、《东京梦华录》

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

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

4、《宋代经济史》

本书是我国经济史和宋史研究中的里程碑式著作,曾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本书从人口、垦田、水利、经济作物、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形式、赋税制度等方面,全面论述两宋300年间社会经济关系发展演变的全过程,重点研究了宋代农业生产、土地关系、手工业发展、国家专利制度、商业和城市经济、对外贸易、货币及经济思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

5、《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对宋代社会的经济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历史上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达到了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出了规律性认识。

本书介绍了宋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概况,封建统治危机下改革要求的酝酿及其成熟,变法的内容和实质,变法过程中的斗争,新法的废除和反动的封建统治势力的高涨等内容。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以活字排版的印刷法,图书也就此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版本的古籍以及时人的著作,都大量印刷出版,许多文人亲自校对书籍,以正谬误,然后分类收藏,由此诞生了许多的藏书名家。方兴日盛的藏书之风,对宋人的学识修养的提高,以及学术研究的进步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苏轼幼时,恰遇这一图书的革命性时期,也为他日后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带来诸多的便利。他曾自述: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唯恐不及。

在苏轼之前,老一辈的读书人想要读《史记》、《汉书》这样的史籍都很不容易,煞费周章地借了回来,要赶紧抄录,然后日以继夜地诵读,生怕时间到了要把书还回去。但是,一生读书、到老不倦的苏轼,却没有像当时的许多文人名士那样,拥有充塞梁宇的藏书,可以坐读释道,卧读经史,甚至连一些常见的典籍他也没有。

苏轼曾在《海上与友人书》曰:到此抄得《汉书》一部,若再抄得《唐书》,便是贫儿暴富。自谓被贬谪到海南儋州以后,无书可读,只是在当地的士人家里抄录得了一本《汉书》,并想象要是再能抄到一本《唐书》,那种感觉就像是穷人于一夜之间暴富。其实,据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苏轼渡海至儋州的行李当中,就有好几箱的笔和墨。至于他宁可携带大量笔墨,而不是携书到孤岛上,可供随心所欲地阅读,一方面足见他的自信和旺盛的创作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见他并不竞尚风气,追随潮流而藏书。

在当时,许多文人名士都以藏书为时尚为乐事,私人藏书动辄上万卷。如晏殊之子晏几道,就以藏书多而闻名,以至于家道中落以后,每次搬家,他的妻子都要为搬书而烦恼。另外,江陵有个叫做田伟的小吏,在家里建有博古堂,藏书多达五万七千余卷。黄庭坚到他家里作客,看到他的藏书都惊呆了,叹曰:吾尝校中秘书,及遍游江南,名士图书之富,未有及田氏者。黄庭坚的舅舅李常,为唐代皇室的后裔,他年轻时藏书读书的僧房,后被命名为李氏山房,藏书也多达九千多部。

处于这种大环境下的苏轼,也并非没有藏书之心。苏轼的《仇池笔记》载,唐太宗曾经花费重金购买晋人书帖,共收罗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内的书帖千卷。武则天时,宠臣张易之兄弟从内府把这些书帖偷了出来,随后又散落在宰相王涯、张延赏的手里。甘露之变后,王涯为禁军所杀,他家里的金银珠宝都被洗劫一空,因禁军不识这些书帖的价值,故得以幸免。后来,苏轼在宋仁宗的驸马李玮都尉的家里,看到了这批谢尚、谢鲲、王衍等晋人的书帖,心里也非常喜欢。但是,一想到这些书帖的传承过程,简直就是招灾揽祸的根源,而且除了作为书架房舍里的装饰,用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