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肓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胞肓穴的定位 8 胞肓穴的取法 9 胞肓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胞肓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胞肓穴主治病证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胞肓穴的配伍 14 特效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胞肓 1 拼音
bāo huāng
2 英文参考Bāohuāng BL43 [中国针灸学词典]
bāohuā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5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5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胞肓 汉语拼音 Baohuang 罗马拼音 Paohaung 美国英译名 Placenta and Organ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53 日本 53 法
国 莫兰特氏 V48 富耶氏 德国 B48 英国 B48 美国 BI53
胞肓为经穴名(Bāohuāng BL43)[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胞指膀胱,肓即肓膜,此穴与膀胱俞平列,故名胞肓[1]。胞肓穴主治前阴,腰骶部等疾患:如腰脊疼痛,骶骨痛,少腹坚满,小便淋沥,大便秘结,肠鸣,腹胀,腹痛,腰脊痛,大小便不利,腰痛,小便不利,阴肿,便秘,现代又多用胞肓穴治疗尿潴留,睾丸炎,肠炎,坐骨神经痛,膀胱炎,尿道炎,尿潴留,腹直肌痉挛,腰背部软组织疾患等。
4 出处《针灸甲乙经》:腰脊痛,恶风,少腹满坚,癃闭下重,不得小便,胞肓主之。
5 穴名解胞指膀胱,肓即肓膜,此穴与膀胱俞平列,故名胞肓[1]。
胞,同包。《说文》:“胞,儿生裹也。”段注:“胞,谓胞衣。”又膀胱亦谓之胞。张介宾谓:“胞者,子宫是也。此男女藏精之所,皆得称为子宫。”又云:“膀胱之脬也。”《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肠外脂膜之肓,古人亦称为膜原。《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肠胃之间,膜原之下。”故胞肓,亦即胞与胞外之脂膜。又《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腴。”《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肓之原在脐下。”注:“即气海穴也。”本穴在第19椎下两旁各3寸,膀胱俞之侧,适当膀胱与脂膜之间,主治膀胱之疾,故名。[2]
6 所属部位臀部[3]
7 胞肓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胞肓穴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4]。
胞肓穴位于骶区,横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俯卧取穴[1]。
胞肓穴位于骶正中线旁开3寸,与第二骶后孔相平处[5]。一说在第二骶椎棘突下,除骶椎旁开3寸处(《针灸资生经》)。
胞肓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胞肓穴在臀部的位置
胞肓穴在臀部的位置
胞肓穴在臀部的位置(肌肉)
胞肓穴在臀部的位置(骨骼)
8 胞肓穴的取法俯卧位,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胞肓穴位于骶区,横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俯卧取穴[1]。
俯卧位,第2骶椎下,旁开3寸处取穴[6]。
快速取穴:两侧髂嵴连线与脊柱交点,往下推3个椎体,其下缘水平线与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直线交点即是胞肓穴[7]。
9 胞肓穴穴位解剖胞肓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髂翼骨膜。有臀上动、静脉。分布著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皮肤由第一、二、三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皮下筋膜内含有丰富的脂肪,纤维组织致密和臀大肌共同形成臀部隆凸的轮廓。臀肌筋膜发达,它发出纤维束深入到臀大肌肌束内,所以该层筋膜和肌肉结合非常牢固而不易分离。
9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臀中肌[1]。
9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臀上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臀下神经和臀上神经、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并有臀上动、静脉通过[5]。
10 胞肓穴的功效与作用胞肓穴有通肠腑、调二阴、利腰膝等作用[1]。
胞肓穴具有补肾强腰,通利二便的功效。
胞肓穴有疏调下焦之功,主治癃闭下重,不得下便。针之有利膀胱、通小便之效,治腰脊痛、大小便闭、阴肿、小腹坚等症[2]。
胞肓穴与膀胱、二肠、子宫、精室俱有关连,可治相关之症[2]。
11 胞肓穴主治病证胞肓穴主治前阴,腰骶部等疾患:如腰脊疼痛,骶骨痛,少腹坚满,小便淋沥,大便秘结,肠鸣,腹胀,腹痛,腰脊痛,大小便不利,腰痛,小便不利,阴肿,便秘,现代又多用胞肓穴治疗尿潴留,睾丸炎,肠炎,坐骨神经痛,膀胱炎,尿道炎,尿潴留,腹直肌痉挛,腰背部软组织疾患等。
胞肓穴主治前阴、腰骶部等疾患:如腰脊疼痛、骶骨痛、少腹坚满、小便淋沥、大便秘结、肠鸣、腹胀等[1]。
胞肓穴主治肠鸣,腹痛,腹胀,腰脊痛,大小便不利等[5]。
胞肓穴主治肠鸣、腹胀、腰痛、小便不利、阴肿[8]。
胞肓穴主治 肠鸣,腹胀,便秘;阴肿,小便不利;腰脊痛[6]。
现代又多用胞肓穴治疗尿潴留、睾丸炎、肠炎、坐骨神经痛等[1]。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膀胱炎,尿道炎,尿潴留,睾丸炎;
2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便秘;
3 其它:坐骨神经痛,腹直肌痉挛,腰背部软组织疾患。
12 刺灸法 121 刺法直刺08~12寸;可灸[8]。
直刺08~12寸[6][8],局部有酸胀感[6],可向小腹及臀部放散[6]。
一般直刺10~15寸[1][5]。
注意:胞肓穴深部正当臀上动、静脉处,故针刺时应避开[6]。
122 灸法可灸[1][6]。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3 胞肓穴的配伍胞肓配命门,殷门,有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脊疼痛。
胞肓配阴陵泉、中极、膀胱俞,治癃闭[6]。
胞肓配命门、肾俞,治腰脊疼痛[6]。
胞肓配天枢、大横、足三里,治腹胀、便秘[6]。
14 特效用中指揉按胞肓穴1~3分钟,可改善腰膝寒冷[7]。
腰脊强痛时可从上向下刮拭胞肓穴[7]。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少腹满坚。
《针灸大成》:主腰脊急痛,食不消,腹坚急,肠鸣,淋沥,不得大小便,癃闭下肿。
《备急千金要方》:秩边胞肓主癃闭下重,不得小便。
卷十二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第6-9段)
学习时间:(2020424周五)
原文6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者疼久1,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注释61留连:即流连。
译文6黄帝问:痹病时有会死的,有疼痛很久不好的,有很快就好的,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说:痹病侵[qīn]入五脏的,就会死亡;缠绵在筋骨里的,疼痛就会长久不好;如邪气只留在皮肤里的,那就容易好。
原文7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1,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2,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注释7
1此亦其食饮居处:饮食不节,居处失宜,是腑痹致病的根本原因。 2六腑亦各有俞:六腑各有腧穴。亦,语助词。
译文7黄帝道:痹病有的侵[qīn]入到六腑,是什么情况?
岐伯说:这是由于饮食不节,居处失宜,成为腑痹的根本原因。六腑各有腧穴,风、寒、湿三气从外侵[qīn]袭了一定的腧穴,而又内伤饮食,外内相应,病邪就循着腧穴而入,各自潜留在本腑。
原文8帝曰: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脏有俞1,六腑有合2,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3。
注释8
1五脏有俞:即五脏各有腧穴。如肝腧太冲、心腧大陵、脾腧太白、肺腧太渊、肾腧太溪。
2六腑有合:六腑各有合穴。如胃之合三里,胆之合阳陵泉,大肠之合曲池,小肠之合小海,三焦之合委阳,膀胱之合委中。
3瘳(chōu):病愈。
译文8黄帝道:用针刺治疗痹证应怎样?
岐伯说:五脏有腧穴,六腑有合穴,循着经脉所属的部分,各有发生疾病的部位,只要在各发生疾病的地方进行治疗,病就会痊愈的。
原文9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岐伯曰:荣者1,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2,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3,其气慓[piāo]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huāng]膜4,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注释9
1荣者:指荣气,也称营气。
2洒陈:散布。
3悍气:强悍之气。
4肓[huāng]膜:心下膈上之膜。
译文9黄帝道:营气、卫气也与风、寒、湿三气相合而成痹病吗?
岐伯说:营气是水谷所化成的精气。它调和于五脏,散布在六腑,然后进入脉中,循着经脉的道路上下,贯通五脏、联络六腑。
卫气是水谷所化生的悍气,悍气急滑,不能进入脉中,所以只循行皮肤之中,分肉之间,上熏蒸于肓[huāng]膜,下散布于胸腹。
如果卫气不顺着脉外循行,就会生病,但只要其气顺行,病就会好。总之,卫气是不与风、寒、湿三气相合的,所以不能发生痹病。
答案:B
考点:1.饮食:饮食不节指饮食饥饱失常,过饥则气血不足,《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饮食不洁导致虫症,及多种肠胃疾病。饮食偏嗜指饮食偏寒则伤脾阳,饮食偏热则生胃热。五味偏嗜则伤五脏。2.《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水克火,余类推>;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3.《素问》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原文)
(解读)
“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 ” 黄帝道:讲得好!痹病有痛的,有不痛的,有麻木的,并有寒、热、燥、湿等情况的不同,这是什么原因?
“ 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 岐伯说:痛是由寒气偏多,加上衣着单薄,内外都寒造成的。如不痛而麻木不仁,就说明病的日子已长了,病邪深入,营卫运行迟滞;但经络有时还能疏通,所以不痛;皮肤得不到营养,所以麻木。
“ 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 如寒多,就表明阳气少、阴气多,阴气加剧了风寒湿的痹气,所以说是寒 。 如热多,就表明阳气多、阴气少,阳凌于阴,病气占了上风,所以说是痹热。
“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 如多汗出而沾湿,就说明感受湿气太甚,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阴气和湿气相感,所以出现多汗出而沾湿的情况。
“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 黄帝问:痹病有不痛的,这是什么缘故?
“ 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 岐伯说:痹在骨的则身重 , 痹在脉的则血凝滞而不流畅 , 痹在筋的则屈而不伸 , 痹在肌肉的则麻木不仁 , 痹在皮肤的则发寒。
“ 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 如果同时具备这五种症状,那就不会有疼痛。大凡痹病之类,遇到寒气就挛急,遇到热气就弛缓。
“ 帝曰:善。 ” 黄帝说:说得 太 好 了。
今天学习了各种痹病在身体的表现。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血痹 5 风痹·血痹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痹的方剂 2 治疗血痹的穴位 3 治疗血痹的中成药 4 血痹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血痹 1 拼音
xuè bì
2 英文参考arthralgia due to stagnation of bloo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matic numbnes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igratory arghralg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血痹:1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2风痹。
4 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血痹
血痹为病证名[1]。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指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1]。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卷一:“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
血痹多由气血虚弱,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风邪乘虚侵入,使血气闭阻不通所致[1]。症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脉微涩,尺脉小紧等[1]。
治疗宜益气和营,通阳行痹[1]。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汤、防风散等方[1]。
5 风痹·血痹血痹为病证名[1]。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指风痹[1]。《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治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风痹又名行痹、筋痹[2]。《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证治准绳·杂病》:“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
《症因脉治》卷三:“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风痹之治:风寒攻痛,防风汤;表里有邪者,防风通圣散、和血散痛汤、大秦艽汤;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苍防二妙汤。”亦可用虎骨散加减[2]。一说风痹即痛风,《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2]。
6胞肓简介
本文2023-10-05 20:48: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