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淋证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淋证简介,第1张

淋证(stranguria)为病名。又称淋沥。是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

淋证的病因以膀胱湿热为主,病位在肾与膀胱,初起多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亦可呈现虚实夹杂的证候,其临床症状有二类,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一类是各种淋证的特殊症状,前者是诊断淋证的依据,后者是区别不同淋证的特征。应与淋证进行鉴别的病证有癃闭、尿血、尿浊等。

根据病因病机和症状不同,淋证分为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与劳淋六种类型,在辨证时,除要辨明不同淋证的特征外,还要审察证候的虚实。初起湿热蕴结,以致膀胱气化失司者属实,治宜清热利湿通淋,佐以行气。病久脾肾两亏,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治宜培补脾肾。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治。并根据各个淋证的特征,或参以止血,或配以排石,或佐以泄浊等。针灸治疗本病急性期可迅速缓解疼痛。对尿路中、下段结石,针刺后排石效果较好,而尿路上段和肾盂、肾盏部位的结石则应采取综合疗法。若淋证并发严重感染,肾功能受损,或查知结石体积较大,针灸难以奏效,则采用其他疗法。患膏淋、劳淋而气血虚衰者,应适当配合中药以补气养血。

各种淋证之间,彼此又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在转归上,一是虚实的相互转化,在不同淋证之间和同一淋证的本身都存在这种情况。二是各种淋证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可二种淋证或虚实同时并见。认识这种转化,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

现代医学中的一些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病,有类似六淋证候者,可参考淋证施治。

详见百科词条:淋证 [ 最后修订于2018/9/10 11:39:57 共1487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医基础理论上就是指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是所有中医学院校学生必学科目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

  其目录如下: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四)阴阳消长

  (五)阴阳转化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特性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注重宏观观察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

  (一)中和思维

  (二)类比思维

  四、强调功能联系

  附:研究进展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心包络

  二、 肺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三、 脾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四、肝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五、肾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为奇恒之腑

  二、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二)部位之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二、女子胞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肝

  (四)心与肾

  (五)肺与脾

  (六)肺与肝

  (七)肺与肾

  (八)肝与脾

  (九)肝与肾

  (十)脾与肾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与女子胞

  (二)五脏与脑

  (三)五脏与脉

  (四)五脏与骨、髓

  附:研究进展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二)濡养

  (三)化血

  (四)化气

  (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二)脏腑之精

  (三)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二)气化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中介作用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一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一)化生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三、血的运行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二)相关脏腑功能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

  (二)化神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

  (三)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三、神的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生气

  (五)津能载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能生精摄精

  (二)精能化气

  (三)精气化神

  (四)神驭精气

  附:研究进展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脉

  (二)络脉

  (三)连属部分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一)头面部的分布

  (二)四肢部的分布

  (三)躯干部的分布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二)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一)督脉

  (二)任脉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跷脉和阳跷脉

  (六)阴维脉和阳维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二、别络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三、经筋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输渗灌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附:研究进展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

  (三)体质的标志

  (四)体质的特点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先天禀赋

  (二)年龄因素

  (三)性别差异

  (四)饮食因素

  (五)劳逸所伤

  (六)情志因素

  (七)地理因素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一)阴阳平和质

  (二)偏阳质

  (三)偏阴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解释病理变化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处理

  六、指导养生

  附:研究进展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六*

  一、六*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一)六*的基本概念

  (二)六*的共同致病特点

  二、六*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二)寒邪

  (三)湿邪

  (四)燥邪

  (五)火(热)邪

  (六)暑邪

  第二节 疠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重笃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二)影响脏腑气机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

  (一)过饥

  (二)过饱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

  (一)寒热偏嗜

  (二)五味偏嗜

  (三)食类偏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一、过劳

  (一)劳力过度

  (二)劳神过度

  (三)房劳过度

  二、过逸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

  (一)痰饮的形成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二、瘀血

  (一)瘀血的形成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三、结石

  (一)结石的形成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七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一)外力损伤

  (二)烧烫伤

  (三)冻伤

  (四)虫兽所伤

  二、诸虫

  (一)蛔虫

  (二)蛲虫

  (三)绦虫

  (四)钩虫

  (五)血吸虫

  三、药邪

  (一)药邪的形成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四、医过

  (一)医过的形成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

  五、先天因素

  (一)胎弱

  (二)胎毒

  附:研究进展

  第七章 发病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与发病

  (二)体质与发病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三)复发的诱因

  附:研究进展

  第八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

  (二)阴阳偏衰

  (三)阴阳互损

  (四)阴阳格拒

  (五)阴阳亡失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

  (二)气的失常

  (三)血的失常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第二节 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传变

  (二)病性转化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一)体质因素

  (二)病邪因素

  (三)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四)生活因素

  附:研究进展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二)防止病邪侵害

  二、既病防变

  (一)早期诊治

  (二)防止传变

  第二节 治则

  一、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

  (二)反治

  二、治标与治本

  (一)缓则治本

  (二)急则治标

  (三)标本兼治

  三、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四、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

  (二)补其不足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一)调精

  (二)调气

  (三)调血

  (四)调津液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六、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附:研究进展

  附1 关键名词术语

  附2 主要参考书目

  附3 主要参考古籍书目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规格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消石片 1 拼音

xiāo shí pià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Xiaoshi Pian

22 标准编号

WS3B347498

23 处方

威灵仙     核桃     红穿破石     水河剑      半边莲     铁线草    猪苓       郁金      琥珀      乌药

24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微苦。

25 鉴别

(1) 取本品1片,除去糖衣,研细,加水10ml使溶解,离心,取沉淀物置 量微镜下观察:不规则碎块淡黄绿色或棕**,透明或半透明。含糊化淀粉的薄壁细胞 类圆形,单个或数个相集,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偶见网纹或螺纹导管。

(2) 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细,加甲醇30ml,微温浸渍20分钟,时时振摇,放 冷,滤过,取滤液5ml,置水浴上蒸干,加1%硫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分置三 支试管中,一管滴加碘化铋钾试液,生成红棕色沉淀;一管滴加碘化汞钾试液,生成淡 **沉淀;另一管滴加硅钨酸试液,生成乳**沉淀。

(3) 取[鉴别]

(2)项下的甲醇滤液5ml,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穿破 石、半边莲对照药材各 1g,分别加甲醇20ml,微温浸渍20分钟,时时振摇,放冷,滤过, 滤液浓缩至1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 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氯仿乙醚醋酸乙酯(4:2:1: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红穿破石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 置上,显相同的**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橙红色。再置紫外光灯(365nm)下 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半边莲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荧光斑 点。

26 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 D)。

27 功能与主治

清热通淋,止痛排石。用于肾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输尿 管结石属热淋证者。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29 规格

每片相当于总药材 3g

210 贮藏

密封。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消石片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五瘟疫门]药方

半锭磨敷肿处。绿散治疫病咽喉肿痛。青黛硼砂山豆根消石冰片紫河车玄明粉(等分)为末,吹入喉。甘桔汤治冬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公选良方内外科]瘰

痰核瘰,不分新久,未穿破者。南星(二两)银朱血竭消石潮脑(各三钱)轻粉乳香(各二钱)猫头骨(一具)上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八·脾脏部(下)疳]脑疳

香丁香胡黄连麝香雄黄(各一钱)肉豆蔻金银箔(各五片)上末,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米汤下。龙胆

《本草乘雅半偈》:[第一帙]云母

主疗诸疾。抱朴子云∶或以桂葱水玉,化之为水;或以消石,合置筒中,埋之为水;或以露于铁器中,原水熬之为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八·脾脏部(下)疳]脑疳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规格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肾石通冲剂 1 拼音

shèn shí tōng chōng jì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Shenshitong Chongji

22 标准编号

WS3B030490

23 处方

金钱草    100g 王不留行(炒) 100g 蓄 60g 延胡索(醋制) 30g 鸡内金(烫) 40g 丹参 40g 木香 20g 瞿麦 50g 牛膝 30g 海金沙 40g

24 制法

以上十味,海金沙、王不留行装入布袋内,与其余金钱草等八味加水煎 煮二次,第一次 25小时,第二次 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125( 75~80℃ )的清膏;取清膏 1份加糖粉 2份,糊精 1份混匀,制成颗粒, 在80℃以下干燥,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涩。

26 检查

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5页)。

27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化石,排石。用于肾结石,肾孟结石,膀 胱结石,输尿管结石。

28 用法与用量

温开水冲服,一次 1袋,一日 2次。

29 规格

每袋重 15g

210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肾石通冲剂 《丹溪手镜》:[卷之中]溺血(二十三)

肾不交。生地黄小蓟根淡竹叶栀子仁(炒)藕节甘草活石通草蒲黄(炒)川归血虚加四物汤、牛膝膏;发灰能消瘀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膀胱腑方胞囊论第三]榆皮通滑泄热煎

治肾热应胞囊涩热,小便黄赤,苦不通方。榆白皮赤蜜葵子(各一升)滑石通草(各三两)车前子(五两)上六

《女科精要》:[卷二胎前杂症门]子淋

宜归、芍调血;人参补气;麦冬清肺以滋肾水之源;滑石通导利小便以清郁滞,名安荣散。古方内有滑石,石乃镇

《冯氏锦囊秘录》:[女科精要卷十七胎前杂症门]子淋

宜归、芍调血;人参补气;麦冬清肺以滋肾水之源;滑石通导利小便以清郁滞,名安荣散。古方内有滑石,石乃镇

《灵素节注类编》:[卷三营卫经络总论]经解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消石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消石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制法 28 性状 29 化学成份 210 炮制 211 性味 212 归经 213 功能主治 214 消石的用法用量 215 注意 216 附方 217 各家论述 218 消石的临床应用 21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消石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消石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消石 1 拼音

xiāo shí

2 《辞典》:消石

21 出处

《本经》

22 拼音名

Xiāo Shí

23 消石的别名

芒消(《别录》),苦消(《药性论》)。化金石、水石(《石药尔雅》),焰消(《土宿本草》),火消(《纲目》)。

24 来源

为矿物硝石经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

25 原形态

硝石(《本草蒙筌》)

斜力晶系,常呈针状或毛发状集合体。颜色为无色、白色或灰色等,条痕为白色。光泽玻璃状或绢丝状,微透明。断口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2。比重21~22。性脆。

26 生境分布

多产于污秽之地,亦常覆于地面、墙脚或巖石的表面。在石灰巖、盐沼地带及沙漠区域亦多见之。产于山东、江苏、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27 制法

取含硝的土块,击碎后,置柄内,加水浸泡调匀,经多次过滤,取滤液澄清,置蒸发锅内加热蒸去水分,取出冷却,即析出硝石结晶。置阴凉干燥处,防火、防潮。

28 性状

为无色透明六角斜方形的柱状晶体,或为白色晶状粉末。质脆易断。气无,味咸且凉。易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水溶液呈中性反应。易熔融。烧时有爆炸性。

29 化学成份

主要成分为硝酸钾。因产地及提炼方法之不同,含硝酸钾量可以从半量乃至近于纯粹。普通所见的夹杂物,常为氯化钠、水等等。

210 炮制

消石:敲碎或研细用。制消石,有水制、火制两种,水制:消石加水与10%萝卜同煮,过滤,浓缩后,放置,待其结晶,即成。火制:将消石入锅中,微火炒成洁白色。炒时不可离人,以防火患。

①《抱朴子》:"消石,制之须用地莲子、猪牙皂角、苦参、南星、巴豆、汉防己、晚蚕砂。"

②《雷公炮炙论》:"凡使先研如粉,以瓷瓶子于五斤火中,煅令通赤,用鸡肠菜、柏子仁和作一处,分丸如小帝珠子许,待饼子赤时,投消石于瓶子内,其消石自然伏火,每四两消石,用鸡肠菜、柏子仁共十五个帝珠子,尽为度。"

③《日华子本草》:"消石,火上伏法,用柳枝汤煎三周时,如汤减少,即入热者,伏火即止。"

211 性味

苦咸,温,有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吴普本草》:"扁鹊:甘。"

③《别录》:"辛,大寒,无毒。"

④《药性论》:"味咸,有小毒。"

⑤《纲目》:"辛苦微咸而大温,有小毒。"

⑥《本草从新》:"辛苦微咸,大热,毒烈。"

212 归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

213 功能主治

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治痧胀,心腹疼痛,吐泻。黄疸,淋病,便秘,目亦,喉痹,疔毒,痈肿。

①《本经》:"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

②《雷公炮炙论》:"头痛者,以消石作末,纳鼻中。"

③《别录》:"疗暴伤寒,腹中大热,止烦满消渴,利小便及瘘蚀疮。"

④《药性论》:"主项下瘰疬,泻得根出,破血,破积,散坚结,治腹胀。"

⑤《日华子本草》:"含之治喉闭。"

⑥《本草蒙筌》:"润燥软坚,泻实。"

⑦《纲目》:"治伏暑伤冷,霍乱吐利,五种淋疾,女劳黑疸,心肠疞痛,赤眼肿痛,牙痛。"

⑧《医学衷中参西录》:"与皂矾同用,善治内伤黄疸,消胆中结石、膀胱中结石及钩虫病。"

214 消石的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5~1钱。外用:研末点目、吹喉或水化罨敷。

215 注意

体弱及孕妇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萤火为之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菀、粥。"

②《药性论》:"恶曾青。"

③《蜀本草》:"大黄为使。"

④《日华子本草》:"畏杏仁、竹叶。"

⑤《纲目》:"得陈皮性疏爽。"

216 附方

①治霍乱痧胀,山岚瘴疠及暑热秽恶诸邪直干包络,头目昏晕,不省人事,危急等症;并治口疮喉痛,点目去风热障翳,搐鼻辟时疫之气:西牛黄、当门子、真珠、梅片、硼砂各一钱,明雄黄(飞净)八钱,火硝三分,飞金二十页。八味,各研极细如扮,再合研匀,瓷瓶密收,以蜡封之。每服三、五分,凉开水调下。(《随息居重订霍乱论》行军散)

②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闷或头痛恶心,并皆治之:硝石、硫黄各等分。为末,于银石器内,文武火上炒令鹅**,再研细,用糯米和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新汲水下,不拘时候。(《济生方》二气丹)

③治中暑眩晕,昏不知人,或身热,恶寒,头痛,状如伤寒,或往来寒热,烦躁,渴甚,呕吐,泄泻:硫黄、消石各一两,雄黄(通明者)、滑石、白矾各半两,寒食面四两。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渐加至二十丸,新汲水下。昏塞不知人,则以水化开灌之。(《三因方》大黄龙丸)

④治饮食伤脾,心腹作痛,胸膈饱闷,四肢厥冷,又治伤寒阴证,女人血气刺痛,或攻小腹,或儿枕作痛及诸郁结之气:陈皮(去白)、青皮、大川附(制)、五灵脂各六两,消石,硫黄各三两。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扁鹊心书》来复丹)

⑤治诸心腹痛及腰腹诸痛:焰消、雄黄各一钱。研细末。每点少许入眦内。(《集玄方》火龙丹)

⑥治黄家日哺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非水也,腹满者难治:消石、矾石(烧)等分。二味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其候也。(《金匮要略》消石矾石散)

⑦治劳淋、血淋、热淋、气淋、石淋及小便不通至甚者:消石一两。生研为细末。每服二钱。诸淋各依汤使如后:劳淋,葵子末煎汤下,通后须服补虚丸散;血淋、热淋,并用冷水调下;气淋,木通煎汤下;石淋,将药末先入铫内,隔纸,炒至纸焦为度,再研,用温水调下;小便不通,小麦汤下。(《灵菀方》透格散)

⑧治赤白痢,肠风脏毒,酒积下血便血:硝石一两,舶上硫黄一两,白明矾半两,滑石半两,飞面四两。为末极细,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用新汲水送下。(《普济方》甘露丸)

⑨治眼赤痛,眼漠漠:消石研末,于眼四角各点一粟许,须臾,热泪出,便睡,睡觉,以浆水洗。(《近效方》)

⑩治风热喉痹及缠喉风:焰硝一两半,硼砂半两,脑子一字,白僵蚕一分。上为末,研匀。以竹管吹半钱许入喉中。(《三因方》玉钥匙)

⑾治恶寒啬啬,似欲发背,或已生疮肿隐疹:硝石三两。以暖水一斗和令消,待冷。取故青布叠三重,可似欲赤处方圆,湿布搨根,热即换之,频易瘥。(《近效方》)

⑿治重舌:竹沥浸焰硝点之。(《婴孩宝书》)

217 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补遗》:"硝,善消化驱逐,而《经》言无毒,化七十二种石,不毒而化之乎。以之治病,以致其用,病退则已。"

②《纲目》:"朴消属水,味咸气寒。其性下走,不能上升,阴中之阴也,故惟荡涤肠胃积滞,折治三焦邪火。消石属火,味辛带苦微咸,而气大温。其性上升,水中之火也,故能破积散坚,泊诸热病,升散三焦火郁,调和脏腑虚寒。与硫黄同用则配类二气,均调阴阳,有升降水火之功,治冷热缓急之病。煅制礞石,则除积滞痰饮。盖硫黄之性暖而利,其性下行,消石之性暖而散,其性上行,礞石之性寒而下,消石之性暖而上。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此制方之妙也。《雷公炮炙论·序》云,脑痛欲死,鼻投消末。是亦取其上升辛散,乃从治之义。《本经》言其寒,《别录》言其大寒,正与龙脑性寒之误相似。凡辛苦物未有大寒者。况此物得火则焰生,与樟脑、火酒之性同安有性寒大寒之理哉。"

③《本草述》:"消石之用,时珍谓其从火主升而散。若然,是主气分之邪热,不同于朴消入血也。其云升而散者,水中之火,自上升以为散也。审此义,则知消石之宜于何等证矣。据方书,中暑于来复丹中用之,治伏暑泄泻如水者。又二气丹同硫黄治中脘痞结,或呕或滞者。又同硫入大黄龙丸,治身热头疼,状如脾寒,或烦渴呕吐,昏闷不食者。合三证以参之,如二气丹所治,诚有升降水火之功,合于时珍所云,第尤切于伏暑伤冷,致二气交错以为病者,以暑之中,先于心包络,唯兹二味,一降阳而归之,一升阳而散之,乃为最切也。至于来复丹,因上盛下虚,里寒外热,则加元精石,以至阴和至阳,更入活血行气之味,俾上下之虚实合宜,寒热尽散,是法当参也。又如大黄龙丸之治身热头痛诸证,则加雄黄、白矾、滑石以除热清气,是又可参也。要皆以二味为主柄矣,此硫、消二味之等分者也。更头痛证之玉真丸,治肾水不足,气逆上行,苦头痛甚者,乃硫则倍于消。以下归补肾气为主,而上逆之阳,第以消石升散之。更入石膏以降火,半夏以散结,此义尤当参也。此硫、消二味之不等分者也。又消不同硫而同他味,如女劳黑疸,用矾石寒水之气以归阴,而即以燥湿同消石升水中之火以达阳,而并以化湿,此治湿热者之一则也。如喉痹症用消为主,佐硼砂以除痰热,僵蚕去风,而更合龙脑之开壅结,此治风热者之一端也。即数证而推类以尽其变,庶于消石可以悉其功,不致误投而罔济矣。"

218 消石的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以等量消石、矾石研粉装胶囊内服。成人每日3次,每次3分。试治慢性肝炎5例,症状消失3例,无效1例,中止治疗1例;肝硬化5例,症状消失2例,减轻3例;另有1例肝硬化腹水,治后症状亦告消退。服药时间最短14天,最长5个月(肝硬化腹水)。初步观察,本药对黄疸消除、腹水消退、精神改善等有一定效果。一般服药后无不良反应,但食欲不佳的病人开始服药后稍见胸闷,有轻度泛恶,继续服药便逐渐消失。所有病人服后大便都呈黑色;有的初服时有轻度腹泻,但服用2、3天后即恢复正常。

219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消石的方剂 消石散

iāoshísǎn《圣惠》卷三十五:方名:消石散组成:消石半两,白矾半两,砒霜半两。主治:喉痹。热毒

消石矾石散

ísǎn别名:消石散(《圣济总录》卷六十),矾石散(《鸡峰普济方》卷九)。处方:消石矾石(烧)等分

大黄消石汤

ng《金匮要略》卷中:大黄消石汤:处方:大黄黄柏消石各12克栀子15枚功能主治:主黄疽腹满,小便不利

消石汤

xiāoshítāng《千金》卷四:方名:消石汤组成:消石3两,附子3两,虻虫3两,大黄1两,细辛1

大黄丸

二十引《古今录验》方之大黄丸:处方:大黄75克消石75克大戟75克(熬)甘遂75克(熬)芫花

更多用到中药消石的方剂

用到中药消石的中成药 消石丸

预防复发。《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之消石丸:处方:消石30克川大黄45克(锉碎,微炒)巴豆3~7枚(

琥珀消石颗粒

各项规定(附录IC)。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消石。用于石淋、血淋,也可用于泌尿系统结石属湿热瘀结

消石素

提取物的复方制剂。茜草与镁离子在一起可增加钙盐结石在尿中的溶解度。铃兰草等对易患结石患者具有利尿、

消石灵

肾脏及膀胱疾患;也适用于肾水肿、膀胱结石和肾脏结石;还适用于菌尿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

紫雪散

之。制备方法:上切,以水3斗,煮取1斗,去滓,取消石4升(芒消亦可),用朴消10斤,投汁中,微火煎,

更多用到中药消石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消石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疠风

西风入五脏,通彻骨髓,成患为疾。此之二风,与苦参消石酒饮之,除患最疾,热去其患即愈也。苦参消石酒方(

《医碥》:[卷之三·杂症]黄胆

腹满者,难治,(脾肾皆病矣,故难治。)消石矾石散主之。(消石咸寒除热,矾石除痼热在骨髓,大麦粥调服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五·脾胃部]积块瘕

取却稍和。试令按块痛甚,扪之高寸半,遂与《千金》消石丸,至四五次后,忽自言 黑且有汁,恐是孕。予曰

《杂病广要》:[内因类]黄瘅

伤挟瘀,结积不散所致,急乘元气尚可攻击时,用金匮消石矾石散兼桂苓丸之制以洗涤之,迟则难为力矣。汪氏有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五]脑疳第五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狗胆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归经 26 功能主治 27 狗胆的用法用量 28 附方 2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狗胆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狗胆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狗胆 1 拼音

gǒu dǎn

2 《辞典》:狗胆

21 出处

《本经》

22 拼音名

Gǒu Dǎn

23 来源

为犬科动物狗的胆。

24 性味

苦,寒。

①《本经》:"平。"

②《药性生论》:"味苦,有小毒。"

③《玉楸药解》:"味苦,性寒。"

25 归经

《玉楸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26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止血消肿。治风热眼痛,目赤涩痒;吐血,鼻衄;聤耳,疮疡。

①《本经》:"主明目。"

②《别录》:"主痂疡恶疮。"

③《药性论》:"主鼻齆,鼻中息肉。"

④《食疗本草》:"采胆以酒调服之,明目,去眼中脓水。"

⑤《日华子本草》:"主扑损瘀血,刀箭疮。"

⑥《日用本草》:"去诸疥癣疮疾。"

⑦《纲目》:"主鼻衄,聤耳,止消渴,杀虫,除积,能破血,凡血气痛及伤损者,热酒服半个,瘀血尽下。"

⑧《玉楸药解》:"清肝胆风热。治眼病。"

27 狗胆的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剂。外用:涂敷或点眼。

28 附方

①治劳伤肝气目暗:萤火虫七枚,白犬胆一枚。上药,阴干,捣细罗为散,每取如黍米点之。(《圣惠方》明目方)

②治眼痒急赤涩:犬胆汁,注目中。(《圣惠方》)

③治血气撮痛不可忍者:黑狗胆一个,半干半湿,割开,以篦子挑丸如绿豆大,蛤粉滚过,每服五丸,烧生铁淬酒下。(《经验方》)

④治男妇连日吐血不止:五灵脂为末,用狗胆汁和丸芡实大,每一丸姜酒化下,不得漱口,急进米粥,不可太多。(《医学入门》狗胆丸)

⑤治妇人经血不止:狗胆一枚(用汁),铛墨二钱(锅底上煤)。上二味,一处搜拌,分作二服,煎当归酒调下。(《圣济总录》狗胆煎)

⑥治痞块疳积:五灵脂(炒尽烟)、真阿魏(去砂,研)等分。用黄雄狗胆汁和丸黍米大,空心津咽三十丸,忌羊肉、醋、面。(《简便单方》)

⑦治聤耳脓水不止:狗胆一枚(取汁),白矾一分(烧令汁尽,细研)。上药,以腊月猪脂调和,纳耳中,以绵拥之。(《圣惠方》)

⑧治呕吐不止:丁香、好辰砂(研飞)各六钱,五灵脂(拣如鼠屎者,淘去沙石,日干)四钱。上香、脂先研细末,后入砂,再研匀,狗胆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生姜、橘皮汤磨下。(《本事方》香灵丸)

⑨治痢疾:十二月杀的狗胆,将黑豆装入胆内,麝香少许,阴干,看人大小,每服五、七粒,为细末。如红痢,甘草汤下,如白痢,生姜汤下。(《奇效良方》黑虎丹)

29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狗胆的方剂 狗胆丸

音:gǒudǎnwán《圣惠》卷七十二:狗胆丸:处方:狗胆5枚(去汁),硇砂半两(胆汁浸21日),

加味开噎散

6克,芒硝3060克,射干12克,青黛9克,鲜狗胆1个。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痰散结,破瘀。主痰气

塞鼻雄黄丸

鼻中。移时恶物出23升,愈。制备方法:上为末,用狗胆和丸,如枣核大。附注:《普济方》用羊胆汁和丸。

金雀万应膏

1两,赤芍1两,续断1两,骨碎补1两,潮脑半斤,狗胆1个,自然铜1两(煅,醋淬7次,研),古钱6个(

白石方

烟尽,研细)、阿魏(研细)各等分。制法:用雄黄、狗胆汁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痞块、疳积、噎膈。用

更多用到中药狗胆的方剂

用到中药狗胆的中成药 当归丸

分,硇砂(研)3分。制备方法:上为末,合研匀,用狗胆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黑虎散

3枚(每枚入巴豆3枚),赤鲤鱼鳞(干者)1两,雄狗胆3枚,血竭1两(别研)。主治:妇人产后败血,恶露

熊胆丸

组成:熊胆(研入)1分,蜗牛(炒令微黄)1分,黑狗胆1分,黄连(去须)1分,胡黄连1分,丁香1分,麝

神农茶颗粒

拼音:shénnóngchákēlì中药部颁标准:剂型:冲剂拼音名:ShennongchaKeli标

冠心苏合丸

一时,一天反复多次)者11例,此11例中7例伴有胆结石,1例嵌顿性疝,3例胃癌。冠心苏合丸药典标准

更多用到中药狗胆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狗胆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三妇人诸疾门]月水不通

服。不拘时候。狗胆丸(出圣惠方)治妇人月水不通。日渐羸瘦。变为血痨及血气结聚疼痛。狗胆(五枚取汁)硼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狗

)气味苦,平,有小毒。曰∶鱼插树,立便干枯;狗胆涂之,却还荣盛。主治明目(《本经》。鼎曰∶上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八产后诸疾门]产后血晕

童子小便浸一宿。取出慢火炙令黄。为散。每服一钱。狗胆少许热酒调下。随时服之。治产后血晕。以苎麻与产妇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四]一切疳第三

研)胡黄连木香牛蒡子(各一分)熊胆(半钱,细研)狗胆猪胆蟾头(涂酥炙微焦各一枚)胆(七枚)龙脑(一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三妇人诸疾门]月水不通腹脐积聚

目录 1 拼音 2 石通的别名 3 来源 4 生境分布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7 石通的用法用量 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石通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石通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石通 1 拼音

shí tōng

2 石通的别名

短尾铁线莲、山木通、红钉耙藤、小木通、链架拐

3 来源

毛茛科石通Clematis brevicaudata DC,以藤茎入药。

4 生境分布

东北、华北、西北至四川、贵州。

5 性味

苦,凉。

6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乳,消食,通便。主治尿道感染,尿频,尿道痛,心烦尿赤,口舌生疮,腹中胀满,大便秘结,乳汁不通。

7 石通的用法用量

1~3钱。

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石通的方剂 胆石通胶囊

察胆石症、胆囊炎354例,其中胆石症207例,排石139例,排石率为671%,总有效率为937

萆薢渗湿汤

:方名:萆薢渗湿汤组成:萆薢、薏仁、黄柏、赤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主治:湿热下注,解疮漏蹄。

小蓟饮子

常用方,其组成为生地黄(洗)四两,小蓟根、滑石、通草、蒲黄(炒)、淡竹叶、藕节、当归(去芦,酒浸)

炼石散

白蔹3两,粗厉黄石2斤。制法:上用好醋5升,先烧石通红,淬醋中,再烧再淬,醋尽方止,为末;加二味末,

白鹤散

裂散,即是石膏,不可用)。制法:上用炭火烧寒水石通赤,为细末。功能主治:疮肿,热毒肿硬难消。用法用

更多用到中药石通的方剂

用到中药石通的中成药 结石通片

利尿;鸡骨草清热散瘀止痛。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利湿通淋之功。结石通片的功能主治:1清热利湿,通淋排

胆石通胶囊

察胆石症、胆囊炎354例,其中胆石症207例,排石139例,排石率为671%,总有效率为937

肾石通颗粒

香。肾石通颗粒的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化石,排石。用于肾结石,肾盂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

泌石通胶囊

滞血瘀型及湿热下注型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适用于结石在10cm以下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粒,

石淋通片

治:清热利尿,通淋排石。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热淋、石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或尿有砂石;尿路结石、

更多用到中药石通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石通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四淋痰饮头面]淋

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滑石散治石淋血淋王不留行滑石(各五分)甘遂(三分)石苇(四

《奇效良方》:[卷之三十五诸淋门(附论)]诸淋通治方

治下焦结热,尿血成淋。小蓟根滑石通草淡竹叶当归(去芦,酒浸)蒲黄(炒)藕节山栀子仁甘草上作一服,水

《医方集宜》:[卷之五小便不通门]治方

治下焦湿热气不施化小便癃闭不通海金沙木通瞿麦滑石通草杏仁水二钟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食前服《医方集宜》明

《医方考》:[卷三血证门第二十一]小蓟饮子

竭之。故用生地、栀子凉而导之,以竭其热。用滑石、通草、竹叶淡而渗之,以竭其湿。用小蓟、藕节、蒲黄消

《普济方》:[一百九十一水病门]水肿(附论)

古籍中的淋证简介

淋证(stranguria)为病名。又称淋沥。是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 淋证的病因以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