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民是哪里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4收藏

龙华民是哪里人,第1张

龙华民

龙华民(NiccoloLongobardi1559—1654),号精华,明朝末年来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意大利西西里人,贵族家庭出身。他在墨西拿(Messine)的耶稣会初学院攻读文学2年、哲学3年,神学2年,成绩十分优秀。经过3年的实习教学后,任初学院助教2年,导师一年,1582年入耶稣会。1596年,他从里斯本启程向东出发,同行者有NicolPimenta神父。万历二十五年(1597)抵达澳门,一开始在韶州传教,万历三十七年到北京,次年继利玛窦任在华耶稣会会长。在华传教58年,经常在山东济南一带活动。利玛窦认为中国的祀孔祭祖是优良习俗,允许教徒参与,而龙华民则把祀孔祭祖视为迷信,不准教徒参加,为此在传教士间和教徒间引起激烈的讨论。著有《圣教日课》、《地震解》、《人身图说》(与邓玉涵、罗雅各合译)等。

中文名:龙华民

外文名:NiccoloLongobardi

别名:精华

国籍:意大利

民族:西西里人

出生地:西西里

出生日期:1559年

逝世日期:1654年

职业:传教士

信仰:罗马公教耶稣会

代表作品:《灵魂道体说》,《地震解》,《圣若瑟法行实》

人物简介

龙华民(NiccoloLongobardi1559—1654),号精华,明朝末年来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意大利西西里人,贵族家庭出身。他在墨西拿(Messine)的耶稣会初学院攻读文学2年、哲学3年,神学2年,成绩十分优秀。经过3年的实习教学后,任初学院助教2年,导师一年,1582年入耶稣会。1596年,他从里斯本启程向东出发,同行者有NicolPimenta神父。万历二十五年(1597)抵达澳门,一开始在韶州传教,万历三十七年到北京,次年继利玛窦任在华耶稣会会长。在华传教58年,经常在山东济南一带活动。利玛窦认为中国的祀孔祭祖是优良习俗,允许教徒参与,而龙华民则把祀孔祭祖视为迷信,不准教徒参加,为此在传教士间和教徒间引起激烈的讨论。著有《圣教日课》、《地震解》、《人身图说》(与邓玉涵、罗雅各合译)等。

传教经历

1596年4月10日,龙华民与其他18位传教士离开里斯本前往亚洲。所乘的船只于当年10月25日到达印度海港城市果阿(Goa)。

1597年4月23日,龙华民在视察员范礼安(AlessandroValiyano)的陪同下前往日本,7月21日到达澳门后计划被改变:龙华民被派往中国。这一决定也许与利玛窦准备首次进入北京(1598)的计划有关,利玛窦急需一个人镇守韶州的阵地。这样,龙华民在位华人信徒的陪同下于1597年12月19日从澳门前往广州,9天后到达韶州。这时,曾经创立韶关传教事业的利玛窦已经北上江西南昌,于是耶稣会远东负责人范礼安就把龙华民派到韶关主持教务,在韶关及周围地区传教达十多年之久。利玛窦在回忆录中,用了两个整章的文字对龙华民在韶关的活动作了详细的记载。在韶州执行教务期间,仅有一名修士为其供应膳食,而他本人则在城乡之间往来奔波,行使宗徒职务,并在广大区域内散播信仰的种子。不但在普通平民中,也在文人学者中,归依者十分多,引起佛教和尚们的嫉视,而对他进行猛烈的攻击。

1606年,一名中国籍的耶稣会修士黄明沙当时住在韶州的教堂。一个歹人向他敲诈财物没有得逞,就举报他为外国人的间谍。于是,官兵从教堂里拘捕了黄明沙等人,最终将他严刑拷打致死。作为韶州教会的负责人,龙华民也曾想方设法地营救黄明沙,但终告无效。连他本人也被诬告有通奸行为。最终,那个作伪证的人承认是收了诬告者的钱财,龙华民也被宣布无罪。龙华民乘机替被抓的郭居静神父进行辩解,这场灾难最终在身居北京的利玛窦联络同情天主教的官员,出面斡旋下平息了。郭居静被证明是无辜的,告发黄明沙的歹人畏罪潜逃了,经办的官员也被撤了职。但是从那以后,韶州的传教事业再也没有真正地恢复起来。

1609年,龙华民神父被召赴北京。次年,利玛窦逝世前,指定龙华民为自己的继承人,遗命龙神父为中国教区会长,负责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事务。一直到1622年,龙华民一直担任着这个职务,随后成为在北京的耶稣会士负责人(直至1640年)。其就任后着手之第一件事,乃为洗礼经文译成中文,沿用至今。但当时龙华民在韶州正为那场所谓“通奸”的官司纠缠而无法脱身。利玛窦临终时,龙华民还没有赶到北京。利玛窦给龙华民写了一封信,交待了关于教会的事务。信的抬头写的是“中国传教团监督龙华民”,署名为“前监督利玛窦”。利玛窦去世后,他的耶稣会同伴庞迪我和中国朋友为他向皇帝上疏,为他争取到了位于城西二里的“滕公栅栏”作为墓地。

1610年,利玛窦的灵枢从宣武门教堂移至“滕公栅栏”,此时作为耶稣会中国教区新任负责人的龙华民神父才有机会赶到北京,并且在他的指导下设计出中国第一座基督教的墓地。

1611年的11月由龙华民主持了利玛窦的葬礼。作为利玛窦的接班人,龙华民对他的前辈是十分敬重的,对利氏的辞世,他说,这“使我们成了孤儿”,

“他的权威和声望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就是遮风挡雨之所。我们希望他在天堂里还能给我们更多的帮助”

1613年,龙华民神父委派金尼阁(NicolasTrigault)赴欧洲(1621年返回)。除了为耶稣会的图书馆募捐书籍外,金尼阁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争取在一系列的问题上在罗马方面求得最终的回答,其中包括中国教区的独立问题以及配备相应的人员与资金。

1616年,南京教难爆发时,龙神父正在各省教区巡视,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回北京设法缓解。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孙元化等著名人士,出于正义与奉教热忱,都站出来奋力保教,但未能阻止教难继续发展。最终,导致神父们从南京、北京及整个中国,在朝廷命令下被驱逐出境;仅少数几人避居各地朋友家中而获免。之后,除南京外,教难逐渐平静。但1622年,教难再度掀起,并有一些教友为了信仰而殉教。

1620年,万历帝驾崩,天启即位。天启帝接受朝中诸奉教官员的奏请,召回被驱逐的传教士教士,旨在利用西洋人以新法练兵抵御满州人的入侵。于是龙华民与阳玛诺两神父,一同进入北京,去兵部报到。等到稍微稳定下来,因为声称对练兵一事不感兴趣,所以重归教区从事传教工作,并照常接待朝中官员及学者们的访问。从那以后,龙神父不再远离北京,一面在城中培育日渐增多的新教友,一面在4至10日路程范围内的地区开辟新教区。此时龙华民神父的年事虽高,但是他在传教的热心和虔诚上,丝毫未见衰退。

1636-1637年,龙华民在山东建立了传教基地,此后每年去山东一次。由于后来需要在北京协助汤若望的工作,山东的传教工作基本上由李方西承担。后者1657年离开山东后,此地的事务便交给了方济会的传教士利安当。1636年,他曾去山东济南府听受徐光启孙儿们的告解神工。在他接见的官员中,有异教徒数人改宗而入圣教。人们注意到他得到天主的特恩,既善于与学者们交往,又善于使他们归依而奉教。山东地方生活很辛苦,神父的粮食只是粟米与草根,而且都是未经煮熟的,也没有盐、油、调味品。尽管年事已高,而且这类食物全无营养,他仍然严守斋期,没有半句怨言。虽然他严于律己,但对别人总是和蔼可亲,深受教友们的欢迎。

1641年,龙华民神父从北京去青州途中,遇盗贼抢劫,身边的财产全部丧失,但这一不幸却给他带来了另外一个机遇。青州府中有一宗室王族,久闻龙华民神父之名,于是便邀请龙华民神父到他家住宿,神父碍于礼貌,就答应了他。这位宗王深通文学,曾与神父论及圣教教义,深表钦佩。但他以前曾受过伊斯兰教教义的影响,在未彻底消除疑问之前,内心还是对天主教存有疑惑。他邀请龙华民神父与伊斯兰教中精通可兰经的博学者数人,在他的官府中进行了一次辩学论道,最终伊斯兰教的学者们理屈词穷。在这之后这位宗王,受洗入教,洗名保禄,全家均随之受洗归依。这件事的影响十分广泛,山东青州、济南及其他城中的官员多人亦也入教。山东省内有一著名学者,闻其事,曾至宗王府中寻访龙神父,闻道后,亦豁然开朗而接受真理,洗名纳泽尔。

1654年,龙华民神父于95岁时,不慎跌伤,自知不起,请人代诵《耶稣受难始末》,并且含泪高声说:“得闻耶稣死难事而离世,实我之大幸也!”12月11日辞世,整个教区沉浸在悲痛之中。顺治帝在龙华民神父生前,曾命人绘制神父的画像;在神父去世后,赐葬银三百两,并派遣官员祭奠。龙华民的遗体安葬在滕公栅栏利玛窦的墓园中,排在邓玉函墓地之南。碑文刻写道:“耶稣会士龙公之墓,龙先生讳华民,号精华,系泰西西济利亚人。生于一千五百五十九年,自幼入会真修。万历丁酉年航海东来,宣传圣教。利玛窦去世后,升为管理中国耶稣会务上司,曾严禁奉教信友崇奉中国典礼。卒于一千六百五十四年洋十二月十一日,享寿九十有五。”

传教理念

龙华民之所以能在下层民众中取得成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所宣扬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写道,龙华民对他的信众说,“我要你们明白这一点,那就是在上帝前而人人平等,人们所制造的人与人的差别确实不是他们生存的巩固基础。”在札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一位教徒的房子着火了,他周围的邻居都因为他信仰了洋教而敌视他,拒绝出手帮助救火。当附近的一些基督徒匆匆赶来扑救时,房屋已经烧光了。虽然没能成功救火,但他们却帮他从事恢复工作。他们全都尽力捐助来重建屋舍。有的出钱,有的出砖瓦,有的送来了木料。工人们出力而不要工钱,因为他们是在为同胞教徒而劳动。房屋竣工时他们提供完整的设备,新房子盖得更好、更加壮丽。与利玛窦强调的以欧洲的科学文化来争取文人士大夫的方法不同,龙华民以天主教倡导的平等和互助的理念在平民百姓中取得了收获。

他擅长于激发新教友的传教热,使之再进行新的传教工作。龙华民还为很多妇女授洗。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妇女的地位较为低下,在婚姻制度中更是受损害的弱者。因此,主张一夫一妻制和男女平等理念的天主教更容易获得女性的欢迎。鉴于中国人多疑的习性,有些圣事如傅圣油等,以及某些非必要的仪式,均予免除,以避免外教人的恶言歪曲。对女性望教者的传道工作,他采取由丈夫向妻子,由父亲向女儿辅导教理的方法。待达到适当理解程度,则在丈夫或父亲面前,向她们进行公开口头考核;凡符合要求的,则仍在丈夫或父亲面前,为她们举行授洗仪式。随后,女教友们在她们中间,以读圣书形式,或重复神父们在公开场合的讲道,进行相互辅导,以臻完善。然后,由这些女教友们向其他妇女们进行再一轮的传道工作。

龙华民神父在传教之前会做充分的准备,并且重视每一个诸如仪式、讲演等细节,这种认真传教的理念也让他的传教工作获得成功。例如每当龙神父去某个村庄传道时,他都会提前数天派热心教友去做准备工作,并预告神父的日程。神父到达后,他对群众先从鼓励开始,然后简要地讲解天主十诫,以及教理要点。凡有归依诚意的,则提出他们的姓名,允诺弃绝偶像及一切迷信活动。随后,设立一祭台,点燃蜡烛,高声诵念经文,每个望教者到台前领取一本圣教要理书。当他们的奉献心愿得到充分证明时,就给他们付洗,仪式庄严隆重。同时,人们召集附近的新教友们一同参加典礼。礼毕,人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把这些新受洗者送回他们家里。这种规模不大的仪式,却吸到了附近居民们对奉教的渴望,使得奉教者的名单不断增加。这些活动从乡村逐渐发展到城市。这在当时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是一件新鲜事。每当举行盛大庆祝仪式,无论在城里或乡下,不分贫富,不分智愚,也不分乡民或官员,互叙友情,共进午餐,在兄弟般的亲切气氛中,度过一天。

礼仪之争

龙华民神父被学者们称为是“中国礼仪之争”的第一人。当他是一名普通传教士之时,对利玛窦的传教观念和方式方法,已有不同的意见,但出于对长上的尊敬,不便批评。等到他自己但任会长后,就进一步作了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方法上得出的结论,与利玛窦的主张完全背道而驰。其他神父们经研究后,则见仁见智,意见分歧;但因在神业上的团结,都不愿有所流露,因此传教事业不受任何影响。“礼仪之争”主要包括两方而:“礼仪问题”与“译名问题”。前者关涉祭孔祭祖等中国礼仪在中西文化中相反的价值性,后者则关涉核心术语在中西语境中的不同内涵。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龙华民在明末天主教史上的地位,不是因为翻译算书,推测天文,或儒化天主教神学,阐演天儒合一之说,而是因为他是利玛窦传教策略的主要反对者,力抗利氏扬儒贬佛,并且引进儒家经典结合中西哲学的传教路线。龙华民与他的前辈利玛窦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利玛窦认为在中国传播天主教“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甚至连播种也谈不上,只是处于清理土地和开荒的阶段”。因此必须极端地审慎和小心,决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也不能盲目地追求教徒数量,而是要借助欧洲的科学文化,慢慢地征服中国学者和官员们的心,从而赢得他们的同情和好感,得到他们的支持和保护。利玛窦在临终时嘱咐他的同僚,“我把你们留在了一扇敞开的门前,通过这扇门,就可以得到极大的回报,但是途中充满了危险与艰辛。他认为,搞不好很可能前功尽弃。”但是龙华民低估了这些危险。他的指导思想是:不再会有被驱逐出中国的危险了。他甚至还打算请求皇帝颁布一项给与完全宗教自由的圣旨,只是在“某些友好的官员”劝阻和反对下才没有坚持。龙华民到中国时间不长,对有着悠久历史因而旧的传统根深蒂固的中国社会认识不深,再加上其旺盛的宗教热情,因此对天主教在华的局势充满了“过于天真的判断和不切实际的赞扬”。所以他对利玛窦谨慎的态度不愿苟同。耶稣会史研究专家巴笃利曾这样评价他,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指导思想,助长了南京等地的天主教事业的急剧发展,过分张扬,超出了当时社会的容忍极限,而直接导致了“南京教案”的发生。

第二,对利玛窦将拉丁文的Deus(天主教教义中的永恒、全能和唯一的神)翻译成中国古籍中已有的词汇“上帝”和“天”感到不满。他认为“上帝”和“天”这些中文词汇已经有了特定的含义,与Deus是不能兼容的。利玛窦借用这个老词并赋予以新的含义,让中国教徒慢慢地接受其新的含义。但是龙华民对此持异议,他在后来曾对此问题的来由,作了如下的回顾:“中国上帝这名词,早在25年以前,我首次看见觉得心里不安。因为我听见孔子的四书后(我们抵达后都先学四书),觉得上帝这名有不同的注释,与神圣的自然格格不合。可是,传教区以往的神父听到上帝就是我们的神后,他们放开了心中的不安,创造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与注释四书的学者的论点也许有差异,但学者的注释亦有与经文参差的地方。在我们传教区的神父有了这个说明与思想后,在韶州过了13年,没有机会去反思这一点。利玛窦神父逝世后,我接任他为总理会务,接到查访日本神父(FrancescoPasic)的一封信。他说日本的神父认为我们的中文著作有不信教的错误,让他们很费力去反驳中国神父提出的观点。故此,他恳求我好好观察这里的情况,因为他很难想象,写这些中文著作的神父,既是优秀的神学家,又精于中国经典,是怎样可能犯了异教的错误。读了Pasic)神父的警告,我确定旧有的怀疑是对的。“这段话中的传教区以往的神父”就是指利玛窦。龙华民则宁愿使用一个完全音译的生造的一般中国人不知所云的词汇“陡斯”。他的观点在来华传教士中间产生了争论,一些人支持他,而另一些人则赞成利玛窦的做法。为此,1627年12月底,在华耶稣会士聚集在嘉定中国教徒孙元化的家中,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有关名词术语的翻译以及其他礼仪问题。徐光启、李之藻、杨庭筠和孙元化几位中国教徒也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支持利玛窦的意见。与会者最后一致赞成利玛窦对中国礼仪(即有关祭祖、祭孔)的态度,而关于Deus的中文译法,则采用一个中国古籍上没有的但又容易理解的新词汇:“天主”。

第三,对于利玛窦开创的“学术传教”的策略,龙华民总体上是赞同的,但同时他也反对传教士将主要精力都用在传播科学文化上。龙华民的这一态度,同样在经受了“南京教案”的打击后有所转变。1622年,当关外后金军士屡破明军时,徐光启和李之藻主张用西洋大炮御敌,并将龙华民、阳玛诺等传教士介绍给兵部,龙华民并没有表示反对,而是默认了。以下是关于嘉定会议的要点:

个人著作

一、《圣教日课》一卷。这是一本袖珍式的祈祷文,在整个教区内流传甚广,1602年初刻于韶州。其后再刻本有增删。1793年有北京刻本;1800年有北京改写本,由汤士选(Gouvea)主教准印:有1823年刻本,无地名;有1837年北京刻本。土山湾印书馆多次重印(1917年书目第470号)

二、《圣若瑟法行实》,此为中文译本,一卷。1602年刻于韶州。在同时期,金尼阁神父曾将其他几位圣人的行实,以及圣母多次发显的灵迹,根据原著,未经任何润色,译成中文。主要讲的是若瑟法的天主教圣人的故事。故事最早出自欧洲三至四世纪的《沙漠圣父传》,后经辗转演绎于十三世纪收入《圣传金库》。龙华民将此故事译成中文,又作了若干改动。书中引用了多则欧洲文学中的寓言故事,如:《三友》、《死神的号角》、《巾箱传奇》、《撒种的比喻》、《小鸟之歌》等等。《圣若撒法行实》于1602年初刻于韶州之后,经中国文人张赓润色,于隆武年间(1644-1645)再版,流传甚广。

三、《地震解》一卷,作于1624年北京发生大地震后,1624与1679年刻于北京。龙华民在北京教堂的图书馆中找到了西洋有关地震方而的著作,翻译成中文,编为九章,依次为:“其一震有何故、其二震有几等、其三震因何地、其四

震之声响、其五震几许大、其六震发有时、其七震几许久、其八震之预兆、其九震之诸征。”龙华民起初只是将此稿交与礼部尚书李篙毓。但两年后(1626年),北京发生地震,并且毁坏了一些房屋,死伤者也较多,因此京城官民均惊恐不安,向他询问、讨教地震的人络绎不绝,于是龙华民就将交给礼部尚书的稿文普及,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地震解》。

四、《论中国宗教的几个问题》。龙华民的《论中国宗教的几个问题》还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对儒家学说特别是宋明理学的研究,而更多的是传教方法层面上的讨论,是对利玛窦所实行的“适应政策”的批判性反思与总结。传教士们所感受到的摇摆性是相当明显的。大家所努力寻求的,是一种共同而有效的传教手段,这是与后来所进行的“礼仪之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五、《灵魂道体说》。他用汉语撰写的《灵魂道体说》著作年代不详。该书扉页有“汤若望、罗雅谷、傅泛际共订”的宇样,按罗雅谷于1638年去世,则此文作于1638年(明朝崇祯十一年)前可知,就是一篇比较哲学研究的奇文。《灵魂道体说》中最极端的观点,是批评中国哲学的道体说是一种“屈人伦于物类”的哲学,即今日人们所说的导致“物化”的哲学。

六《死说》、《圣人祷文》、《急救事宜》、《念珠默想规程》等。

圣教序原文+注释+译文

2016-02-17 12页 50分

用APP查看

圣教序原文注释翻译

原文:盖 (1)闻(2)二仪(3)有像(4),显覆(5)载(6)以含生(8);四时(9)无形,潜寒暑以化物(10)。是以(11)窥(12)天鉴(13)地,庸愚皆识其端(14);明阴洞(15)阳,贤哲罕穷其数(16)。 注释:(1)盖:语气词, 多用于句首, 无实际意义。(2)闻:知道。(3)二仪:天地。(4)像:形状,形象。(5)覆:覆盖。(6)载:承载。(8)含生: 佛教用语, 泛指一切有生命的。(9)四时:四季。(10)化物:化育万物。(11)是以:所以。(12)窥:观察。(13)鉴:体察。(14)端:征兆, 迹象。(15)洞:通晓, 明彻。(16)数:规律, 道理。

译文:都知道天地是有表象的,所以显露在外、天覆盖着地,地承载着众生;四季没有表象,深藏着严寒酷热来化育万物。所以观察体验天地的变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他的一些征兆;要通晓阴阳的变化,即便是贤能的智者也极少有研究透的。

原文:然而天地苞(17)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征徵(18),虽愚不惑;形潜莫睹(19),在智犹迷。

注释:(17)苞:包容。(18)徵:即征, 证明, 验证(19)覩:即睹, 看见

译文:但是天地包容着阴阳变化使人能够认识的原因,是因为他有表象;天地间的阴阳变化难研究透的原因,是因为他是无形的。所以天地的表象显露在外并能得到验证,即使是愚蠢的人也不至于迷惑;而阴阳的变化隐藏起来没人能看得见,即使是有智慧的人也会迷惑不解。

原文:况乎佛道崇(20)虚(21),乘幽控寂(22),弘济万品(24),典(25)御(26)十方(27)。举(28)威灵而无上(29),抑(30)神力而无下(31),大之(32)则弥于宇宙(33),细之则摄(34)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35)而不古;若隐若(36)显,运百福而长今。

注释:(20)崇:推崇, 推重。(21)虚:空, 虚空。(22)寂: 寂寥,寂静空旷。(24)万品:众多的生灵。(25)典: 典籍,典制,法则。(26)御:统辖, 治理 。(27)十方:东, 西, 南, 北 东南, 西南, 东北, 西北, 上, 下 。(28)举:发动。(29)上:通假字, 通尚, 凌驾在 之上。(30)抑:克制 。(31)下:在 之下, 比 逊色。(32)之:语气助词, 无实际意义 。(33)宇宙:《淮南子》四方上下谓之宇, 往来古今谓之宙, 泛指空间与时间。(34)摄:(sh â)收拢, 敛聚。(35)劫:梵文劫波之略, 意为极为久远的时节。(36)若:或, 有时 。

译文:况且佛道推崇无形的虚空,他驾乘着隐秘来操纵着超脱一切的境界,广泛度济芸芸众生,佛典真理治理着十方宇宙。佛法的神威没有上限,其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没有下限,从大处说他遍布宇宙,从小处说能收拢一丝一毫。他不生不灭,历经各种劫难永不衰落;若隐若现,造福于众生延续至今。

原文:妙道凝(37)玄(38),遵之莫知其际;法流(39)湛(40)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42)其旨趣(43),能无疑惑者哉(44)!

注释:(37)凝: 凝结, 凝聚。(38)玄:深奥, 神妙。(39)法流:佛法的流传。(40)湛:(zh àn )深邃 。(41)挹: (yì) 通揖, 推崇。(42)投:投入, 面对。(43)旨趣:旨意, 宗旨 。(44)哉:语气助词, 表示疑问或反诘,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 吗。

译文:佛道中寓含着神妙法理和高深的玄机,遵循他不必知道其边际;佛法的流传湛深而寂远,推崇他也不必探究他的根源。所以众多平凡而无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浅陋之辈,面对佛法高深的意旨,能没有疑惑吗!

原文:然则大教之兴(45),基(46)乎西土(47),腾(48)汉庭而皎(49)梦,照东域而流慈(50)。 注释:(45)兴:产生, 兴起。(46)基:始, 开始。(47)西土:指天竺, 即古印度。(48)腾:传播, 流传。(49)皎:明亮。(50)流慈:传布仁爱。 译文:然而佛教是在西土兴盛起来的,流传到东汉使人们从迷惘的物欲梦中醒悟过来,照耀着大唐而流露着慈爱。

原文:昔者,分形分迹 (51)之时,言 (52)未驰 (53)而成化 (54);当常现常 (55)之世,民仰 (56)德而知遵,及乎 (57)晦 (58)影 (59)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 (64)色,不镜 (65)三千之光; 注释:(51)分形分迹 :天地初开。 (52)言 :语言。 (53)驰 :传播。 (54)化 :教化。 (55)当常现常 :如今 , 现在。 (56)仰 :敬慕。 (57)及乎 :等到 的时候。 (58)晦 :昏暗 , 不明。 (59)影 :模糊不实的形象。 (60)真 :本性。 (61)仪 :法度 , 准则。 (62)越 :度过 , 跨过。 (63)金容 :光辉的容颜。 (64)掩 :遮蔽。 (65)镜 :接收到。 (66)三千 :即三千大千世界 , 佛教名词 , 据《长阿含经》卷十八等 , 以须弥山为中心 , 以铁围杀为外廓 , 同 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小世界 , 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 , 一千小世界为一中千世界 , 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 , 因大千世界有 小中大三种千世界 , 故称三千大千世界。

译文:很早很早以前, 天地初开之时, 佛法还没有传播而人们自然的合乎天法, 正常的世时, 人们敬慕德行而遵循礼仪, 世道更替, 尘世的虚幻掩盖了人的本性。 衡量事物的观念发生了 变化,佛法那光辉的容颜被世尘所遮蔽,人世间感受不到佛光的照耀;

原文:丽象 (66)开 (67)图 (68), 空端 (69)四八之相 (70)。 于是微言 (71)广被 (72), 拯含类 (73)于 (74)三涂 (75);遗训 (76)遐 (77)宣 (78),导 (79)群生于十地 (80)。

注释:(66)丽象 :美好的形象。 (67)开 :展示。 (68)图 :描绘。 (69)端 :端正 , 端然。 (70)四八之相 :即三十二相 , 佛教用语 , 谓佛陀不同凡俗 , 具有神异容貌 , 有三十二个显著特征。 (71)微言 :精妙的言辞。 (72)被 :及 , 遍及。 (73)含类 :泛指一切有生命的。 (74)于 :自 , 从。 (75)三 途 :佛教用语 , 即生途 , 死途 , 别离途。 (76)遗训 :先辈所说的有道理的话。 (77)遐 :长久 , 深远。 (78)宣 :传播 , 传布。 (79)导 :引导。 (80)十地 :亦称十住,佛教用语,指佛教修行过程的十个阶位。

译文:(主佛派传道者下到人间)我们看到了空中端坐的佛像,甚至连他那三十二般变化都 能清晰可见, 佛法那神圣的形象得以展现。 于是精妙的佛法广为流传, 万物在生死的苦难中 得以拯救;就像先人的遗训那样广为流传,在广袤的大地上久远的宣导众生度过苦难。

原文:然而真教难仰 (81),莫能一其旨归,曲学 (82)易遵,邪 (83)正于焉 (84)纷纠 (85)。所以 空有之论,或 (86)习 (87)俗而是非,大 (88)小 (89)之乘 (90),乍 (91)沿时而隆替 (92)。

注释:(81)仰 :向上 , 引申为追溯。 (82)曲学 :邪僻的学问。 (83)耶 :通邪 , 不正的。 (84)焉 :语气助词 无实际意义。 (85)纷纠 :交错杂乱。 (86)或 :有时。 (87)习 :通袭 , 相因。 (88)大 :即大乘佛教 , 多佛信仰自以为修的高的法门。 (89)小 :即小乘佛教 , 本来是大乘佛教对原始佛 教的贬称 , 学术界沿用之 , 而无褒贬义,因为他们说的小乘佛教是正统的释教。 (90)乘 :梵文的意译 , 佛教用语 , 意为运载 , 运度 , 谓能乘 载众生到达解脱的彼岸 , 实指佛教所说的修行方法 , 途径或教说。 (91)乍 :暂时。 (92)隆替 :兴废 , 盛衰。

译文:但是,传正教是很难的,很多人不能以其意旨而归真;而邪法却容易使人依从,致使 人世间邪正交错杂乱。 所以对佛法的论述也落入低俗而纷争迭起, 佛教中普遍的大乘佛教和 正统的小乘佛教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或兴或衰中交替着。

原文:有玄奘法师者,法门 (93)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 (94)神情,先苞 (95)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 (96)方 (97)其朗润。故以智通无 累 (99),神测未形,超六尘 (100)而迥出 (101),只千古而无对。凝 (102)心内境 (103),悲 (104)正法之 (105)陵迟 (106);栖虑玄门 (107),慨深文之讹谬 (108)。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 伪续真,开兹 (109)后学 (110)。

注释:(93)法门 :指通过习修佛法获得佛果的门户。 (94)契 :投合。 (95)苞 :包容。 (96)讵能 : (j ù)岂能。 (97)方 :比 , 比拟。 (98)朗润 :明朗润泽。 (99)累 :负担 , 引申为阻碍 , 牵挂。 (100)六尘 :即六境 , 佛教名词 , 指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 , 此六境被 认为像尘埃一样能使人执著。 (101)迥出 :卓然独立 , 不同于旁人。 (102)凝 :专注 , 集中。 (103)内境 :内心,自心。 (104)悲 :怜悯。 (105)之 :助词 , 的。 (106)陵迟 :衰落 , 衰败。 (107)玄门 :本文指佛教。 (108)讹谬 :(ãmi ù) 差错。 (109)兹 :代词 , 此 , 这。 (110)后学 :后辈的学者。 译文:有个叫玄奘的法师,是法门的领袖人物,他从小就很聪敏,真诚敬佛,早就悟透了佛 法中『三空』的教义,长大后他的神情、心性很合乎佛法的要求,总是按着佛门『四忍』的 境界来修行。即使是松林涧的清风、 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神态的的清丽华美;即使是 仙界的晨露、 晶莹的珍珠, 也不能和他的光辉润泽相比凭借他通达的智慧直通佛理而无烦

累,能神奇的测知变化无常的阴阳;他超出“六空”而特别的突出,多少年来没有人能和他 相比。 他精进修炼自己的内心, 常为正统佛学的日益衰落而悲伤; 静心钻研佛教的经文,常 因佛法精深的法理被谬传而感慨; 他要有条有理的分辨剖析佛理, 弘扬佛教先前正统的典籍, 取掉虚假的,保留真实的,让后来的修炼者不再迷惑。

原文:是以翘心 (111)净土 (112),往游西域 (113),乘 (114)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 闲失 (115)地; 惊砂夕起, 空外迷天。 万里山川, 拨 (116)烟霞而进影, 百重 (117)寒暑, 蹑 (118) (ni â)霜雨(别本有作「雪」者)而前踪。诚重劳轻,求 (119)深 (120)愿 (121)达 (122),周游 西宇,十有七年。

注释:(111)翘心 :悬想。 (112)净土 :佛所居住的世界 , 与世俗众生居住的世间 , 即所谓的秽土 , 秽国相对。 (113)西域 :西域之称始于汉 朝 , 狭义指玉门关以西 , 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 广义则指凡经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 , 包括亚洲中西部 , 印度半岛 , 欧洲东部和非 洲北部。 (114)乘 :战胜。 (115)失 :迷失。 (116)拨 :分开。 (117)百重 :许多。 (118)蹑 :踩 , 踏 。 (119)求 :追求 , 引申为心愿。 (120)深 :深切。 (121)愿 :心愿。 (122)达 :豁达 , 引申为宏大。

译文:所以他向往净土,到西域去求学,冒着危难而远涉万里,拄着拐杖独自出征。有时早 上漫天的飞雪致使途中无人, 道路也因积雪覆盖而辨不清方向; 有时傍晚又沙尘暴起, 在空 旷的野外, 他黯然迷失于天际。 万里山野之上,有他拨开迷雾行进的身影, 在多少个严寒酷 暑的日子里, 留下了他踩霜宿雨而前进的踪迹。 凭着他对神佛的虔诚, 置途中的劳苦与不顾, 为求深奥的佛法完成自己宏大的心愿,他游历西方,历时一十七年。

原文:穷历道邦 (123),询求 (124)正教,双林 (125)八水 (126),味 (127)道餐风,鹿苑 (128)鹫峰 (129),瞻 (130)奇仰 (131)异。承至言 (132)于 (133)先圣 (134),受真教于上贤 (135)。

注释:(123)邦 :国都 , 大城镇 , 或泛指地方。 (124)询求 :探询追求。 (125)双林 :即沙罗双树园 , 佛教圣地 , 传为佛祖释迦牟尼涅盘之处。 (126)八水 :即西方极乐世界浴池中具有八种功德的水。 (127)味 :体会。 (128)鹿箢 :即鹿野苑 , 亦称仙人住处 , 仙人论处 , 仙人鹿园等 , 佛 教圣地 , 传为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后最初说法的地方。 (129)鹫 (ji ù) 峰 :即灵鹫山 , 佛教圣地 , 传为佛祖释迦牟尼最初修道的地方。 (130)瞻 :瞻仰 , 敬视。 (131)仰 :敬慕 , 企盼。 (132)至言 :道理深刻的话。 (133)于 :从。 (134)先圣 :古代的圣贤人物。 (135)上贤 :道德才能最高的 人 , 这里指戒贤法师。

译文:他走遍了崇仰佛教的各个邦国,征询探求佛法的真谛。他经双林、到八水,体会到了 佛教圣地的高贵风尚,去鹿苑, 登鹫峰, 瞻仰了佛教始祖宣讲佛法时所产生的奇异境界。他 承载中国古代先贤的至理名言,同时也得到了佛教戒贤活佛的真传。

原文:探赜 (136)妙门 (137),精穷奥业。一乘五律 (138)之道,驰骤于 (139)心田;八藏 (140)三箧 (141)之文,波涛于口海。

注释:(136)赜 :(z ã)深奥 , 幽深。 (137)妙门 :神妙的途径。 (138)五津 :即五味 , 佛教名词 , 指牛乳等五味 , 牛出乳 , 乳出酪 , 从酪出生酥 , 从生酥出熟酥 , 从熟酥出醍醐。 (139)于 :介词 , 在 中 。 (140)藏 :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 (141)箧 :(qi â)小箱子。

译文:从而能够深入的探求佛门的事迹,精微地穷究深奥的佛典。那“一乘” “五律”的佛 学教理,他很快就牢记在心, “八藏” “三箧”的佛学经文,他讲起来就象那波涛流水,滔滔 不绝。

原文:爰 (142)自 (143)所历之国,总将 (144)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 (145),宣 扬胜业

注释:(142)爰 :(yu án )于是。 (143)自 :从。 (144)将 :取 , 拿。 (145)中夏 :中原。

译文:于是从所经过的邦国中, 搜集了三藏重要经文,一共六百五十七部, 翻译成汉文后在 中原华夏传布,洪扬这盛大的功业。

原文:引 (146)慈云于西极 (147),注 (148)法雨于东垂 (149),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 湿 (150)火宅 (151)之干焰,共拔 (152)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 (153)彼岸。

注释:(146)引 :导引 , 带领 (147)极 :边际 , 边界 (148)注 :灌入 (149)垂 :后作陲 , 边疆 , 边际 , 本文指大唐国土 (150)湿 :湿润 , 水分多 , 引申为熄 灭 (151)火宅 :把人世间比做起火之屋 , 以喻人生苦状 (152)拨 :断绝 (153)臻 :至 , 到

译文:慈仁的云朵, 从西地缓缓飘来,正统的佛法象及时雨一样洒在大唐的国土上,残缺不 全的佛教教义终于恢复完整, 芸芸众生的罪业, 得以消除而回归于福。 就像用水来熄灭屋中 干烈的火焰,来一起拔掉迷途的祸根;也像把被搅浑的慈悲之水, 变得更加清朗洁净, 照耀 着众生共同到达超脱轮回的彼岸。

原文:是知恶因业 (154)坠,善以 (155)缘 (156)升,升坠之端 (157),惟人所托。譬 (158)夫 (159)桂生高岭,零露方得泫 (160)其华;莲出渌 (161)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 (162)自洁而桂 质 (163)本贞,良 (164)由所附 (165)者高,则 (166)微物不能累 (167);所凭 (168)者净,则浊类不 能沾 (169)。

注释:(154)业 :梵文的意译 , 佛教名词 , 意为造作 , 泛指一切身心活动。 (155)以 :因为 , 由于。 (156)缘 :指得以形成事物 , 引起认识和造就 业报等现象所需要的条件。 (157)端 :究竟。 (158)譬 :比如。 (159)夫 :用于句首 , 以提示下文或对某事进行判断。 (160)泫 :(xu àn )露珠 晶莹的样子 , 引申为滋润 。 (161)渌 :(l ù)清澈。 (162)性 :事物固有的性质 , 特点。 (163)质 :本质 , 本体。 (164)良 :副词 , 的确 , 实在。 (165)附 :依傍。 (166)则 :助词 , 用于句首 , 无实际意义。 (167)累 :妨碍 , 损害。 (168)凭 :凭恃 。 (169)沾 :沾染 。

译文:使人知道了做恶者必将因因果报应而坠入地狱, 行善的人也必定会凭着佛缘而回升天 堂,升坠的依据,只看个人的所做所为。 比如桂花生长在高高的山岭上,天上洁净的雨露才 能滋润她的花朵; 荷莲出自于清澈的水波之上, 飞扬的尘土就玷污不了她的叶子。 这并不是 说莲花自来就洁净, 桂花原本就贞洁, 是因为桂花所依附的境界高, 那些卑贱的东西伤害不 到她;莲花依附的境界洁净,那些肮脏的东西玷污不了她。

原文:夫以 (170)卉木无知,犹资 (171)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 (172)庆 (173)而求庆! 方 (174)冀 (175)兹经流施 (176), 将 (177)日月 (178)而无穷; 斯福遐敷 (179), 与乾坤而永大 (180)。 注释:(170)以 :语气助词 , 无实际意义。 (171)资 :凭借 , 依托。 (172)缘 :依据 , 凭借。 (173)庆 :幸福。 (174)方 :将 , 将要 。 (175)冀 :希望。 (176)施 :散布。 (177)将 :连词 , 和 , 同。 (178)日月 :光阴。 (179)敷 :传布 , 施行。 (180)大 :通泰。

译文:花草树木没有知觉,尚且能凭借善的滋养成就善事,何况人类在伦理上能分清善恶, 却不能缘于善庆去寻求善果。 希望这部经书得以流传广布, 象日月那样永放光芒; 将这种福 缘久远地布撒人间,与天地共存,发扬广大。 (上述为唐太宗李世民写的序文,玄奘表启上 奏的当天,皇帝就下敕说:)

原文:朕才谢 (181)珪璋 (182), 言惭博达, 至于内典 (183), 尤所未闲。 昨制序文, 涂为鄙拙, 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l ì)于珠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

注释:(181)谢:犹逊。 (182)珪璋 , :(gu īzh āng )玉制的礼器,喻人才。 (183)内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

译文:朕的才能不如圭璋玉质珍贵,文采也逊于宏博练达,至于佛教经典更没有静心拜读。 昨天所写的序文,非常拙劣,唯恐自己的笔墨玷污了金简,就象把瓦砾标榜在珍珠之中。忽 然收到法师的来信,过多的褒赏赞颂使我承受不起。 {玄奘接到皇上的敕谕后,又上表致 谢,皇上复下敕说:

原文:循躬省虑,弥盖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

译文:我躬身反省思虑,更加觉得难以掩饰自己的不足,我的序文不值得称颂赞美,空劳法师作书致谢。

原文:帝 (184)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注释:(184)帝,指唐高宗,因刻碑时他已当皇帝。

以下为唐高宗李治所作的《圣教记》

原文: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 之玄宗,众经之轨躅 (185)也。

注释:(185)轨躅(zh ú) :轨迹。

译文:显扬正统的佛教, 不是智者则不能领悟那深邃的经文, 崇扬那微妙的论述, 不是贤者 则不能领会其宗旨。这神圣的正教是各法门的玄妙源泉,是各种经文的规范啊!

原文: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 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

译文:他综合囊括的法理,既广博又宏远,其旨意也深奥遐远而幽深, 达到了佛法主旨的精 深微妙,是万物生灭重要机制的具体体现,佛典的言词丰茂、 法理旷深,探索者不必究其根 源;其浅显的文词叙述了幽深的义旨,按着他去修行的人也根本不需要测度其边际。

原文: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剪。开法网之纲纪,弘六度 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 (186)。

注释:(186)扃:(ji ōng )外闭之关。

译文:由此可知,上天慈悲的圣德告诉众生, 修不出善心就不能达到彼岸; 在佛法妙化敷设 之下, 受佛缘的庇佑,没有任何一种恶念剪除不掉。开启佛教戒律之纲要, 弘扬普渡六尘的 正教,拯救众生于涂炭之中,启悟佛典三藏的神秘机要。

原文: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遂古 (187)而镇常;赴感应身,经 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苑。排空宝盖,接翔云而 共飞;庄野春林,与天花而合彩。

注释:(187)遂古 , 远古。

译文:因此圣教之名, 虽无羽翼却能飞的久高远; 虽然探测不到佛法的根本, 而其永久不变。 佛法流露出的慈善, 经历了万古久远而道名不变; 佛的应身赴感显现, 经尘世多少劫的年代 也常住不朽。早晨撞钟,傍晚诵经,这俩种声音在灵鹫山的顶峰交汇。太阳的光辉,佛法的 流转,这俩个经轮定慧于神鹿之苑。晨钟夕梵,响彻天空,与飘浮的彩云一起飞翔;慧日法 流,布满了林野,与天上仙女散下的花朵交相辉映。

原文:伏惟 (188) 皇帝陛下,上玄 (189)资 (190)福,垂拱 (191)而治八荒;德被黔黎 (192),敛 衽 (193)而朝万国; 恩加朽骨, 石室归贝叶 (194)之文; 泽及昆虫, 金匮 (gu ì) 流梵说 (yu â) 之偈 (195)。

注释:(188)伏惟:伏在地上想 , 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189)上玄:上天也。 (190)资:犹助。 (191)垂拱:垂衣拱手,形容不花 力气。 (192)黔黎:百姓。 (193)敛衽:整理衣襟 , 表示恭敬。 (194)贝叶: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195)偈:佛经 中的唱词。

译文:儿臣伏思皇帝陛下, 受上天赐福, 立朝天下而统治八方蛮夷, 恩德广披蛮荒土著黎民, 使万国整衣前来朝拜; 恩泽及于来世, 石室内收藏着抄写在贝叶上的佛教典籍; 恩泽也及于 尘世微物,宝柜内存放着流传的梵语唱词。

原文:遂使阿耨达水,通神甸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法性凝寂,靡归心

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

译文:这样, 印度的阿耨达河就直通神州大地的各条河川; 佛陀讲法的耆阇崛山也与嵩山华 山的青翠高岭连接在一起。我认为, 佛性凝定静寂, 不真心修行是不能通灵的;佛法虽玄妙 而深奥,只要衷恳虔诚,法理就会显现。

原文:岂谓重昏 (196)之夜,烛 (197)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于是百川异流,同 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注释:(196)重昏,十分昏暗; (197)烛,照亮,火光烛天。

译文:难道这不是, 在极黑之夜点燃了智慧的火炬之光吗!家宅正在着火之时,降下佛法甘 霖的恩泽吗!于是,百条江河虽然流向不同,都在大海中汇合;对佛经的各种不同的解释, 也总会在真经面前得以澄清。 哪里是拿佛法与商汤周武来校其好坏、 与唐尧虞舜来比较功德 啊。

原文: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 (198),神清龆齓 (199)(ti áo ch ân )之年,体拔浮 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岩,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 (200),会一 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 获半珠。问道往返,十有七载。

注释:(198)夷简 , 平易质朴 ; (199)龆龀 , 垂髫换齿之时,指童年。 (200)迦维 , 佛祖诞生地“迦维罗卫” 。

译文:玄奘法师这个人,自幼就很聪慧伶俐,他立志探究佛典,童年孩时就超脱尘世,凝结 情志入定向佛; 匿踪于幽静的山岩之间, 栖息于禅寺之中,并到各地云游来磨炼心性。 超脱 了凡世六尘的境界,独自到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圣地迦维,领会佛门的正统主旨, 按其机制教化万物。 因我中华没有佛教真经, 他去寻求印度佛法真正的典籍, 他远涉印度的 恒河, 终于获得所期望的真经; 他多次登上雪岭, 可喜的是还得到了珍贵的舍利珠。他寻求 佛道,一去一回,用了十七年的时间。

原文: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奉敕 (201)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 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暗而恒明。自非久 植胜缘 (202),何以显扬斯旨。所谓法相 (203)常住,齐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 注释:(201) 敕,帝王的诏书; (202)胜缘,善缘。 (203)法相 , 谓诸法真实之相。

译文:他准备通释所带回的佛典, 除去芸芸众生心中的恶念为其造福。 在贞观十九年二月六 日奉诏令, 驻在弘福寺翻译圣教典籍, 计有六百五十七部。 这佛典就像从大海中引来的洪流, 洗去众生的尘土劳苦, 其力量永不竭尽; 使传导智慧之灯的火焰长久不熄, 驱除心灵的幽暗 使其恒久的明亮。这若不是长久的培植善缘, 凭什么宣扬佛法的宗旨。 这就是所说的, 佛的 法相常在, 就像天上的日、月和星辰那样永放光明;太宗皇帝所得到的福份,就像二仪天地 那样极为牢固。

原文: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 (204)辄(zh ã)轻 尘足岳,坠露添流 (205),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注释:(204)治,李治,即唐高宗,此时为太子; (205)轻尘足岳,坠露添流:岳,大山。轻微的尘土之于大山,掉下的露水之于 河流,皆不足道也,自谦之辞。

译文:儿臣伏见皇上所作的圣教序文照亮了佛典古籍, 使之能腾越于当今。 序文包含的道理 有金石的铿锵之声, 文章朗读起来好像有风云甘霖滋润着胸怀。 儿治轻足登上五岳, 以细小 的雨露添入洪流, 略举大纲, 作为这圣教之记。 (下为高宗接玄奘法师上书后, 所作的笺答)

原文:治素无才学,性不聪敏,内典诸文,殊未观揽,所作论序,鄙拙尤繁。忽见来书, 褒扬赞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等远臻,深以为愧。

译文:我李治,平素没有多大才学,性情不聪敏,佛门诸文也没能观看,所作圣教论序,尤 多粗鄙拙劣。忽然收到法师的书信,多有褒扬称赞之语。抚心深自躬省,既疚惭又惊惧,有 劳法师远送书简,深深感到愧疚。

原文: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府

译文:贞观二十二年(公元 648 年)八月三日于内府

龙华民是哪里人

龙华民龙华民(NiccoloLongobardi1559—1654),号精华,明朝末年来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意大利西西里人,贵族家庭出身。他在墨西拿(Messine)...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