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解表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解表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临证医案医方》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解表汤的用法用量 36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解表汤 1 拼音
jiě biǎo tāng
2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解表汤21 处方
甘草(炙,锉)2两,生姜2两半,黑豆2合。
22 功能主治初得伤寒时气,壮热头痛。
23 解表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顿服。厚衣盖复出汗。
24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3 《临证医案医方》 31 方名
解表汤
32 组成桑叶45g,蝉蜕15g,淡豆豉45g,苇根6g,薄荷15g,菊花3g,连翘45g,山栀15g,甘草15g。
33 功效辛凉解表。
34 主治麻疹前期或风热感冒,发热,鼻塞,流涕,眼泪汪汪,咳嗽,声音嘶哑。
35 解表汤的用法用量以上为3岁儿童用量。
36 各家论述方中用桑叶、蝉蜕、淡豆豉、薄荷辛凉解表;苇根、菊花、连翘、山栀、甘草清热解表。
古籍中的解表汤 《伤寒大白》:[卷四]夹食,一味凉药,和解表里。又以一半散表,一半清理,双解表里。今家秘化立此方,和解夹食外感,以开化方比例之
《伤寒大白》:[卷四]足冷。然治足冷,互参发、夹食治法,故升麻解表汤,家秘通用者。独活汤独活防风柴胡葛根广皮甘草身痛,加羌活
《儿科要略》:[第四章·痧痘论治]第一节·痧疹概要草栀子仁薄荷加竹叶(一方加生石膏)(十六)清里解表汤(自制)治壮热神昏,惊搐,或烦闷似痧疹不得出者
《验方新编》:[卷十小儿科麻症]论麻症轻重毒滞于中而不得出,将作内攻,最危候也。急以清毒解表汤主之。若疹能出可救,疹不能出难救。方用升麻、防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六伤寒门]伤寒头痛(附论)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英文名 5 叶底红的别名 6 来源 7 原形态 8 生境分布 9 性味 10 归经 11 功能主治 12 叶底红的用法用量 13 各家论述 14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叶底红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叶底红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叶底红 1 拼音
yè dǐ hóng
2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3 拼音名Yè Dǐ Hónɡ
4 英文名root of Ford Metalleaf
5 叶底红的别名调经草、叶下红、野海棠、红娘子、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假紫苏、红背野海棠
6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叶底红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fordii (Hance) C Chen[Bredia fordii (Hance) Diels; Otanthera fordii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7 原形态小灌木、半灌木或近草本,高可达1m。茎幼时四棱形,不分枝或极少分枝,茎上部与叶柄,花序,花梗及花萼均密被柔毛及长腺毛;叶对生;叶柄长255cm;叶片坚纸质,心形,椭圆状心形至卵状心形,长45135cm,宽310cm,先端短渐尖或钝急尖,基部圆形至心形,边缘具细重齿牙及缘毛和短柔毛,两面被疏长柔毛和柔毛,下面通常带紫红色,基出脉79。伞形花序、聚伞花序或圆锥蓊序顶生;花梗长082cm;花4数,花萼种状漏斗形,管长57mm,裂片线状披针形至狭三角形,长45mm;花瓣紫色或紫红色,卵形至广卵形,先端渐尖,微偏斜,仅外面上部及边缘被微柔毛,长1014mm,宽68mm;雄蕊8,等长,长1618cm,花药披针形,通常作近90的膝曲,药隔膨大,下延,前后连成盘状;子房下位,卵形,先端具膜质冠。蒴果杯形,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先端平截,冠以宿存萼片,披刺毛,毛基部略膨大,长610mm,直径812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8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350m的山间疏、密林下、溪边、水旁和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9 性味味微苦;甘;性凉
10 归经归肝;心;膀胱经
11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
12 叶底红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13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止血止痛、祛瘀活络、消炎通经等功能。用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通经活络、小儿疳积、水火烫伤、疮疥等症。
14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叶底红的方剂 神芎散
神芎散组成:川芎2钱,郁金2钱,荆芥穗、薄荷叶、红豆各等分。主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上壅鼻塞眼昏
加味紫苏和胎饮iāwèizǐsūhétāiyǐn处方:紫苏叶(红者真)1钱,条芩1钱,甘草1钱,白术钱半,陈皮8
黑发香头油、细辛、甘松、三奈、排草、生地黄、桑椹、侧柏叶、红豆、良姜、黑枣、核桃肉。功能主治:乌发。主用法用
消银片银花、玄参、牛蒡子、蝉蜕、白鲜皮、防风、大青叶、红花制法:以上十三味,金银花、红花粉碎成细粉;其余
滋阴散阴散组成:生地、知母、黄柏、柴胡、黄芩、侧柏叶、红花、当归、白芍、木通、栀仁。主治:眼中出血如射。
更多用到中药叶底红的方剂用到中药叶底红的中成药 消银片
银花、玄参、牛蒡子、蝉蜕、白鲜皮、防风、大青叶、红花制法:以上十三味,金银花、红花粉碎成细粉;其余
湛江蛇药48μm,壁稍厚,表面光滑。栅状细胞碎片黄棕色至红棕色,完整细胞长40~80μm,细胞壁连珠状增厚
强力止咳宁胶囊ZhikeningJiaonang处方:金银忍冬叶干膏粉370g满山红油10g制法:取满山红油与2
十灰丸止血。治血热妄行之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等。近代常用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消化
枇杷叶膏5斤,川贝5两,莲子(去心)10两,麦冬10两,红枣10两,天冬5两,生地10两,玄参(去节)10
更多用到中药叶底红的中成药古籍中的叶底红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叶底红
,叶下生红子,生山隰等处。治吐血杨春涯经验方∶叶底红即矮脚樟,用二两洗净,木槌捣烂,猪肺一个洗血净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兔耳一支箭名金茶匙。入血分,止吐血,治肺痈,王安采药方∶叶底红者,名金茶匙。性寒味苦,行血凉血,入肺经,清肺
《本草衍义》:[卷十]牡丹西洛潜溪绯是也。今禁苑又有深碧色者。惟山中单叶花红者为佳,家子次之。若移枝接者不堪用,为其花叶既多
《证类本草》:[卷第三十]鸡项草鸡项草生福州。叶如红花,叶上有刺,青色,亦名千针草。根似小萝卜,枝条直
《未刻本叶氏医案》:[方桉]香砂枳术丸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茜梅丸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本事》卷五 71 方名 72 组成 73 功效 74 主治 75 茜梅丸的用法用量 76 制备方法 77 茜梅丸的临床应用 78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茜梅丸 1 拼音
qiàn méi wán
2 处方茜草根 艾叶各30克 乌梅肉(焙干)15克
3 制法上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治衄血。
5 茜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乌梅汤下。
6 摘录
《普济本事方》卷五
7 《本事》卷五 71 方名
茜梅丸
72 组成茜草根1两,艾叶1两,乌梅肉(焙干)半两。
73 功效凉血,行血,止血。
74 主治衄血无时。
75 茜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乌海汤送下。
7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7 茜梅丸的临床应用衄血:鞠运若茂之尝苦此疾,予授此方。令服后愈。
78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茜草根气昧苦寒平微涩,入手足厥阴;艾叶气味苦微温,入足太阴少阴厥阴;乌梅肉气味酸平,入足厥阴;血热妄行而衄血无时,乃阳胜阴也,厥阳上逆无制,以苦辛酸泄之,则阳气下行,而病自缓矣。
古籍中的茜梅丸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内伤类,加郁金,或茅花、冬青子止之;久宜清肺生脉饮、茜梅丸、古天地胶;有郁者,古莎芎散;因鼻流涕久成衄者
《医学纲目》:[卷之十七·心小肠部诸见血门]衄血妄行,用百药煎半烧半生,和水酒调服。〔《本》〕茜梅丸治衄血无时。茜草根艾叶(各一两)乌梅肉(焙干,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或用生地、麦门冬等分,水煎服,治吐衄诸药不止。茜梅丸茜草根、艾叶各一两,乌梅肉五钱,为末,蜜丸梧子
《医学入门》:[卷首集例]释方屏风,防风别名;玉,美之也。言能御风如屏障也。茜梅丸二药酸以收之也。明目流气饮七情气攻眼,用药流利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诸血门]鼻久衄(附论)《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连理汤处方理中汤加茯苓黄连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外受暑邪,内伤生冷,泄泻次数甚多,心烦口渴, 灼热,小便赤涩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沸汤点服,不拘时候。如中暑作渴,小便赤涩,每服15克,温开水调服。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证治要诀类方》卷一:连理汤处方理中汤加茯苓、连。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胃虚寒,内蕴湿热,泻痢烦渴,吞酸腹胀,小便赤涩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作丸剂,名“连理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医略六书》卷十九方名连理汤组成白术3钱(炒),炮姜2钱,炙草1钱,川连1钱。功效温中清膈。主治胃寒膈热,格食心烦,脉细数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白术培既伤之土,俾复健运之常,炮姜逐胃家之寒,得司熟腐之职,炙草和胃兼益中州之气,黄连清火专解膈间之热也。使热化寒消,则脾胃健旺,而纳化有权,清阳自奉,格食烦心无不并解矣。《症因脉治》卷二方名连理汤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主治脾胃虚寒,湿热内蕴,寒热相搏,升降失常之呕吐酸水,顺逆,心痛,口糜,泄泻,腹胀者。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方中人参扶元补胃虚,干姜温胃散寒滞,白术健脾强胃,黄连清热凉膈,炙草缓中以益胃也。水煎温服,使胃气内充,则清阳敷布,而寒滞自化,升降如常,何呃逆之不痊乎。附注《医略六书》本方用黄连八分(姜汁炒),人参一钱半,白术一钱半(炒),干姜一钱半(炮),炙草五分,水煎,去滓温服。本方改为丸剂,名“连理丸”(见《医学金针》)。
详见百科词条:连理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39:16 共65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三 21 四圣丹的别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附注 3 《洞天奥旨》卷九 31 组成 32 主治 33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4 《外科启玄》卷十二 41 组成 42 主治 43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济阳纲目》卷七十二 51 组成 52 功效 53 主治 54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万氏家抄方》卷六 61 四圣丹的别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66 各家论述 67 附注 7 《普济方》卷九十八引《大全集》 71 四圣丹的别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76 用药禁忌 77 附注 8 《痘麻绀珠》卷十八 81 组成 82 主治 83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四圣丹 1 拼音
sì shèng dān
2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三 21 四圣丹的别名四圣散、四圣膏、四宝丹
22 组成珍珠35粒(犁尖铁器上煿微**,研),豌豆49粒(烧灰存性),头发(烧灰存性)。
23 主治痘疮疔黑紫,头黑烂臭不可闻。
24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将儿在漫燠处安存,忌风寒秽气,先用簪尖平拨开疔口,将药絍入疔内,即时变为红白色,余疮皆起。又尝见疔痘者,但挑破出其黑血即愈,或挑开用口咂去黑血,或用绵裹指甲掐其黑血展去亦可,盖自疔破而毒气得散也。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搽面油胭脂调成膏子。
26 附注四圣散(《本草纲目》卷二十四)、四圣膏(《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四宝丹(《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3 《洞天奥旨》卷九 31 组成蜂房1个(净,全用,去虫,将食盐填于孔内,阴阳瓦焙干,为末),地龙(去泥尽,阴阳瓦焙干,为末)5钱,蜣螂(取米头者佳,阴阳瓦火焙干,为末)3钱,广木香末3钱,象牙3钱,乳香(去油)3钱,瓜儿血竭(净末)5钱,飞矾末3钱,槐子(炒黄为末)3钱,没药3钱,提净黄蜡8两(滚化)。
32 主治痔漏。
33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晨酒送下;如不能饮,清汤送下。
34 制备方法用黄蜡烊化,入前药和匀为丸。
4 《外科启玄》卷十二 41 组成牛黄1钱2分,朱砂8分,珍珠2分,儿茶1钱7分。
42 主治疔毒。
43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用口嚼胭脂点之,均点上。内服保元汤加芎、桂。
44 制备方法上为末。
5 《济阳纲目》卷七十二 51 组成槟榔1钱,大黄5分,牵牛5分,甘草(炙)4分。
52 功效下虫。
53 主治心疼。
54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加艾叶7片,水煎,入好醋少许服。
55 制备方法上为末。
6 《万氏家抄方》卷六 61 四圣丹的别名四圣挑疔散、四圣膏
62 组成珍珠,豌豆(烧灰存性),血余(烧灰存性),2灰等分,冰片5厘。
63 主治痘疔。
64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先将银簪拨开疔口,以药填入,即变红活。
6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油胭脂调成膏。
66 各家论述《医方考》:珍珠能出毒止痛,二灰能烂毒化血,胭脂能利血拔毒,冰片能利窍行滞。
67 附注四圣挑疔散(《医方考》)、四圣膏(《痘疹传心录》卷十九)。方中珍珠用量原缺。
7 《普济方》卷九十八引《大全集》 71 四圣丹的别名地黄丸
72 组成熟地黄(洗,锉,焙)、当归(洗,锉,焙)、玄参(洗,锉,焙)、羌活(洗,锉,焙,拣节重者)各等分。
73 主治走注风及风气,四肢倦怠,不思饮食。
74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或温酒或盐汤食前送下。良久仍进饮食。
7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6 用药禁忌忌猪、鸡、羊、热面、萝卜、猪、羊血。
77 附注地黄丸(《普济方》卷九十八)。
8 《痘麻绀珠》卷十八 81 组成绿豆、豌豆、赤小豆(各烧存性),珍珠(研细)2分。
82 主治痘疮干燥,其根焦黑。
83 四圣丹的用法用量内服夺命散,外以本方涂之。
古籍中的四圣丹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诠痘疮(中)]痘疔黑陷(三十七)而疔自退。疔退后,宜大进六气煎,或六物煎,外用四圣丹,以胭脂汁调点之。疔若大者,用银针挑破疮口,吸
《本草求真》:[上编卷七食物]豌豆或黑坏而臭。或中有紫线。用此治无不效。(牛御史四圣丹。用豌豆四十九粒烧存性。头发灰三分。真珠十四粒
《奇方类编》:[奇疾方]痘中有疔挑疔破,咂去恶血,以少许点之,实时变红活色,名四圣丹。(牛御史秘传方)《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公元16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卷三]调经种子勿用冷水。取胶同煎药,用之最取元气,大补气血。四圣丹诸男妇诸虚百损,并宜服之。紫河车(一副洗净,新
《慈幼新书》:[卷四痘疮]见点三日诀目录 1 拼音 2 《济阴纲目》卷九:加减当归六黄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加减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31 组成 32 主治 33 加减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34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加减当归六黄汤 1 拼音
jiā jiǎn dāng guī liù huáng tāng
2 《济阴纲目》卷九:加减当归六黄汤21 处方
当归身、黄耆(炙)、生地黄、黄芩、白栀、阿胶珠、炙甘草各等分。
22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发汗后,汗漏不止,胎气受损者。
23 加减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上用浮小麦1撮,煎汤去麦,下药5钱,煎至7分,温服。
24 摘录
《济阴纲目》卷九
3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31 组成
生地5两,黄耆3钱(蜜炙),白芍半钱(炒),白芷3钱(盐水炒黑),炙草1钱半(黑),当归3钱,阿胶3钱(麸炒),黄芩1钱半,浮麦3钱。
32 主治孕妇伤寒发汗后,汗漏脉浮数者。
33 加减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34 各家论述妊娠伤寒发汗后,余热内陷,卫气无所止息,以热主疏泄,故漏汗不止,胎孕不安焉。生地滋阴壮水以安胎,黄耆补气实卫以固表,当归养血以荣心,白芍敛阴以收汗,阿胶补阴以滋冲任,黄芩清热以安胎元,白芷行气于元府,炒黑亦能祛湿除汗,甘草调气于脾胃,炙灰亦令燥湿缓中,更以浮麦凉心以止漏汗也。水煎温服,使气阴内充,则余热退藏,而营卫调和,汗漏自止,胎孕无不自安矣。
古籍中的加减当归六黄汤 《济阴纲目》:[卷之九胎前门·下]伤寒茯苓甘草(各一两)上锉,每服一两,水煎服。加减当归六黄汤治妊妇伤寒发汗后,汗漏不止,胎气损者。当归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十五节·妊娠伤寒所止息。漏汗不止。胎孕不安。脉浮数者。主以加减当归六黄汤(大生地五钱、清炙皮三钱、炒白芍、炙甘草、
《痰火点雪》:[卷一自汗盗汗]附∶拙见治验汗,每夜被湿数重,开帐其热气如雾上腾。余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数十剂,略减二三分,未全愈。诊六脉伏沉,乃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经脉类]热入血室(十四),其人多汗而无表证者,宜保阴煎、清化饮、当归六黄汤之类加减主之。若病虽渐愈,但元气素弱,而热有未退
《景岳全书》:[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痉证]痉证论列方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35 各家论述 36 摘录 4 《兰室秘藏·妇人门》方之当归芍药汤 41 组成 42 制备方法 43 功能主治 4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45 当归芍药汤的临床应用 5 《奇效良方》卷六十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51 组成 52 制法 5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54 功能主治 6 《验方新编》卷九方之当归芍药汤 61 组成 62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63 功能主治 7 《扁鹊心书·神方》之当归芍药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中医耳鼻喉科学》方之当归芍药汤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摘录 9 《广嗣纪要》卷十一方之当归芍药汤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医学正传》卷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当归芍药汤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05 运用 106 摘录 11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 111 处方 112 功能主治 113 摘录 12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方之当归芍药汤 121 处方 122 功能主治 12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24 摘录 13 《云歧子脉诀》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 131 处方 132 功能主治 13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34 摘录 14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之当归芍药汤 141 组成 142 功能主治 143 各家论述 15 《胎产秘书》卷上方之当归芍药汤 151 组成 152 功能主治 15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54 用药禁忌 16 《赤水玄珠》卷八方之当归芍药汤 161 组成 162 功能主治 16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7 《万氏女科》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171 组成 172 功效主治 17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8 《女科万金方》之当归芍药汤 181 组成 182 功能主治 18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当归芍药汤 1 拼音
dāng guī sháo yào tāng
2 概述当归芍药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六首。
3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31 处方当归一两半,芍药、干地黄、人参、桂心、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二十枚[1]。
当归9克 芍药 人参 桂心 生姜 甘草各6克 大枣10枚 干地黄6克。
32 制法上药为粗末[1]。
上药哎咀。
33 功能主治《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产后虚损,逆害饮食[1]。
主产后虚损,不思饮食。产后虚损,逆害饮食。
3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分三次服[1]。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日3次。
35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以内外建中汤除去胶饴,易入人参、地黄,平调血气,虽有虚羸寒热,无不可治,岂特逆害饮食而已哉。
36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
4 《兰室秘藏·妇人门》方之当归芍药汤 41 组成柴胡二分,当归身、白芍药、白术、苍术(泔浸,去皮)各二钱,黄芪一钱五分,炙甘草、生地黄各三分,陈皮、熟地黄各五分[1]。
柴胡2分,炙甘草3分,生地黄3分,橘皮(不去白)5分,熟地黄5分,黄耆1钱5分,苍术(泔浸,去皮)2钱,当归身2钱,白芍药2钱,白术2钱。
42 制备方法上药为粗末[1]。
如麻豆大,分作二服。
43 功能主治《兰室秘藏·妇人门》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妇人劳役过度,脾胃虚弱,短气气逆,自汗不止,身热闷乱,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大便时泻,经水漏下不止,血色鲜红[1]。
妇人经脉漏下不止,其色鲜红,时值七月处暑之间,先因劳役,脾胃虚弱,气短气逆,自汗不止,身热闷乱,恶见饮食,沉懒困倦,四肢无力,大便肘泄,后再因心气不足,经脉再下不止,惟觉气下脱,其元气逆上全无,惟觉心腹中气下行,气短少,无力以言。
4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分作二服,水煎,空腹稍热服[1]。
水2盏半,煎至1盏,去滓,稍热空心服。
45 当归芍药汤的临床应用崩漏:予族一妇,因劳役下血,每来两旬不止医者拘血热之说,用四物加芩、连,累治不愈。一日血大下,昏迷不醒,急以问予,予用此药一剂,少顷顿醒,过两小时血遂止,后常用此药,其病遂不发作。
5 《奇效良方》卷六十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51 组成当归(酒浸)、白芍药、茯苓、泽泻、川芎各一两,白术一两半[1]。
52 制法上药为细末[1]。
5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空腹温酒或米汤调下[1]。
54 功能主治《奇效良方》卷六十三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妊娠腹中蹻痛,下痢[1]。
6 《验方新编》卷九方之当归芍药汤 61 组成当归身、白芍药(酒炒)、党参、陈皮、茯苓各一钱,炙甘草、炮姜、木香各五分,炒枳壳七分,乌梅一枚[1]。
62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1]。
63 功能主治《验方新编》卷九方之当归芍药汤功能行气和血[1]。主治产后食积,下痢赤白,腹痛窘迫,脉沉数者[1]。
7 《扁鹊心书·神方》之当归芍药汤 71 处方当归2钱,芍药2钱。
72 功能主治《扁鹊心书·神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中暑下血,血痢腹痛。
7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74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8 《中医耳鼻喉科学》方之当归芍药汤 81 处方当归 白术 赤芍 茯苓 泽泻 黄芩 辛夷花 白菊花 干地龙 甘草 薄荷 川芎
82 功能主治《中医耳鼻喉科学》方之当归芍药汤功在调和气血,行滞化瘀。主治鼻窒,邪毒久留,气滞血瘀,鼻甲肿实色暗,呈桑椹样,鼻塞涕多,或黄稠,或粘白,嗅觉迟钝,语言不畅,咳嗽多痰,耳呜不聪,舌质红或有瘀点,脉弦细。
83 摘录《中医耳鼻喉科学》
9 《广嗣纪要》卷十一方之当归芍药汤 91 处方白芍药4两,当归3两,白茯苓1两,泽泻1两,川芎2两,炙草2两。
92 制法上为细末。
93 功能主治《广嗣纪要》卷十一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痛者。
9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前温酒调下;蜜丸亦可。
95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一
10 《医学正传》卷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当归芍药汤 101 处方白芍药1钱,当归半钱,白茯苓半钱,泽泻半钱,白术半钱,条芩半钱,甘草3分,黄连3分,木香3分,槟榔3分。
102 制法上切细,作一服。
103 功能主治《医学正传》卷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妊娠下痢赤白,腹中(??)痛。
10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1盏,温服。
105 运用如白痢腹痛甚,有寒者,去芩、连,加干姜3分。
106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 111 处方当归、白芍、熟地、川芎、柴胡、升麻、防风。
112 功能主治《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产后内虚气乏而下痢者。
113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12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方之当归芍药汤 121 处方当归1钱,芍药1钱,白术1钱,牡丹皮8分,桃仁8分,栀子(炒黑)8分,甘草3分,青皮5分。
122 功能主治《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咳血。
12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以水1盏半,煎7分,空腹服。
124 摘录《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
13 《云歧子脉诀》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 131 处方当归1两,白芍药1两,熟地黄1两,干姜半两。
132 功能主治《云歧子脉诀》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功在养血补虚。主治崩中白带。
13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煎,食前服。
134 摘录《云歧子脉诀》卷四
14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之当归芍药汤 141 组成归须、生地、川芎、赤芍、丹皮、人参、甘草、天花粉、麦冬、泽泻、干姜、香附、陈皮、炒黑蒲黄。
142 功能主治《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血渴。
143 各家论述产后之渴,与伤寒常病之渴不同。产后血渴,血虚而渴也。血虚当补血,而必兼补气者,血脱则补气,气盛则血充也。是方四物而地用生,归用尾,芍用赤,补血、凉血、破血;丹皮、麦冬滋阴补水,以培天乙之源;花粉润肺止渴;泽泻引热下行;炒蒲黄以佐四物;附、陈、参、草补气行气;引以干姜,反治之义,防瘀未尽也。但其性辛热,宜临症酌用。
15 《胎产秘书》卷上方之当归芍药汤 151 组成当归1钱,白芍1钱,枳壳(面炒)1钱,山楂1钱,厚朴8分,陈皮6分,木香3分,甘草4分,黄芩2钱。
152 功能主治《胎产秘书》卷上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妊娠下痢赤白,腹中疼痛,心下结满。
15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54 用药禁忌忌生冷。
16 《赤水玄珠》卷八方之当归芍药汤 161 组成当归1钱5分,川芎1钱5分,芍药(酒炒)3钱,生地1钱,黄连(酒炒)1钱,木香1钱。
162 功能主治《赤水玄珠》卷八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血虚而下血痢。
16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17 《万氏女科》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171 组成归身1钱,人参1钱,白芍(酒炒)1钱,白茯苓1钱,炙草5分,木香5分,枳壳(炒)7分,黑干姜5钱,陈皮1钱,乌梅1个。
172 功效主治《万氏女科》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功在行气和血。主治虚痢,无新旧食积,下痢赤白,腹痛窘迫,脉沉数者。
17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18 《女科万金方》之当归芍药汤 181 组成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耆、香附、柴胡。
182 功能主治《女科万金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妇人淋病,出三四色,内热口干,小腹日夜并痛。
18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目录 1 拼音 2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疏肝活血汤 1 拼音
shū gān huó xuè tāng
2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21 方名疏肝活血汤
22 组成柴胡9g,薄荷9g,黄芩9g,栀子9g,归尾9g,赤芍9g,红花9g,莪术9g,陈皮9g,甘草6g。
23 功效疏肝清热,活血化瘀。
24 主治盘型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酒渣,慢性荨麻疹,远心性环状红斑。
25 各家论述
方中柴胡、薄荷、黄芩、栀子疏肝清热,归尾、赤芍、红花、莪术活血化瘀,陈皮理气和胃,甘草和中。
古籍中的疏肝活血汤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五心集·杂证谟胁痛]胁痛论列方一六七)桂枝散(散百十一)化肝煎(新寒十)复元活血汤(外二百四十)小营煎(新补十五)决津煎(新因二
《杂病广要》:[诸血病]瘀血上冲,则昏迷不醒,如死之状,良久复苏。轻则复元活血汤,重则桃仁承气汤主之,量其元气,下其瘀血则愈。
《张氏医通》:[卷十四]胁痛门汤(方祖)抑青丸(佐金丸下)佐金丸(方祖)复元活血汤(蓄血门)大黄附子汤(小承气汤下)导痰汤(二陈
《张氏医通》:[卷十四]腰痛门下)羌活胜湿汤(湿门)复元通气散(蓄血门)复元活血汤(蓄血门)乌药顺气散(中风门)八味顺气散(四君
《简明医彀》:[卷之五]胁痛解表汤简介
本文2023-10-05 21:31: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