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5收藏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第1张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篇1

 《题画兰》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原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及注释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顶:顶头

 突:高出周围

 稠:浓郁

 非:不是

 浮云:天上的云

 闹:喧哗

 参考赏析

 思想感情

 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大明王朝享国近300年,共出过十六位皇帝。这十六位皇帝中,有两位皇帝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其中,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而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也仅仅十个月。

 这两位享国短暂的皇帝中,朱常洛是个荒*无度的昏君,不值一提。但朱高炽却是个明君,他虽然在位不到一年,却与儿子明宣宗一起,被史家称为“仁宣之治”,堪比大汉朝的“文景之治”。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他身材肥胖,脚有残疾,走路时需要两个人搀着,而且还体弱多病。对于尚武的马上皇帝朱棣来说,朱高炽的这副尊容实在难以入目。甚至可以说,朱棣讨厌朱高炽。

 但是,朱元璋却很喜欢这个孙子。很奇怪,生性残忍的朱元璋,一直喜欢仁义的子孙。曾经的太子朱标如此,曾经的皇太孙朱允炆如此,朱高炽也是如此。正因为受到皇爷爷的喜爱,所以,朱高炽早早地就被朱元璋立为了燕王府的世子。

 对此,朱棣颇有微词。朱棣最喜欢的儿子,是他的次子朱高煦。这个朱高煦,各方面都很像朱棣。在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中,朱高煦一直相伴左右,作战勇猛,在很多次战斗中替朱棣解围。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朱棣很欣慰,曾经摸着朱高煦的脊背说:小子努力吧,世子的身体不太好。

 也许正是朱棣的这句暗示,让朱高煦生出了很多非分之想。

 然而事实却是:朱棣登基后,立的太子是曾经的世子朱高炽。

 朱高煦很失望,这也为他后来的造反埋下了伏笔。

 朱棣为什么要舍弃最爱的朱高煦,却立讨厌的朱高炽为太子呢

 第一,朱高炽曾是燕王府的世子,而这个世子是朱元璋亲自立的。朱棣一生敬仰父亲朱元璋,即便他已死,朱棣也不敢违逆。

 第二,朱高炽获得的是文官集团的支持,而朱高煦的支持者主要来自武将。朱棣知道,打江山时需要依靠武将,但和平时期却要依靠文官治国。这一点,朱高炽完胜朱高煦。

 第三,朱棣极其喜爱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立朱高炽为太子后,立即就把朱瞻基立为了皇太孙。朱棣之所以能够忍受朱高炽继承皇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把皇位传给“好皇孙”朱瞻基。

 第四,朱高炽虽然体弱、仁慈,但绝对不是个怂货。“靖难之役”中,他留守朱棣的大本营北平。面对李景隆围城的五十万大军,朱高炽仅凭城里的一万多守军,硬是抵抗住了李景隆大军的攻击,力保城池不失,为朱棣的回援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是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所立的一大功,朱棣不可能忘记。

 综合以上四点,朱高炽完胜朱高煦,赢得了“太子保卫战”的胜利。但朱高煦显然不服气,一直跃跃欲试。朱高炽驾崩后,趁着侄子朱瞻基立足未稳,朱高煦也想效法自己的老爸,起兵造反,夺取侄子的江山。

 无奈,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在朱瞻基亲帅大军的讨伐下,朱高煦失败了。先是被囚禁,后来被杀。

 朱高煦的一生,是被野心折磨的一生,是“能力追不上野心”的一生。他的能力已经足够大了,无奈野心更大。

 这是个悲剧。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篇2

 题画兰

 清·郑燮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解释: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这是说兰花的生长环境,在山顶,岩峰等等这种人迹罕至之处,兰花开着,并散发着奇妙的香气。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这是说兰花的幽洁,不是没有脚下的浮云喧闹,但是任浮云来去,来的时候兰花无意知会,去的时候也无意挽留。

 评析: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薄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书法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作者简介: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岁。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篇3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

 注释

 顶:顶头

 突:高出周围

 稠:浓郁

 非:不是

 浮云:天上的云

 闹:喧哗

 赏析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板桥题画竹石》应该指的是郑板桥创作的《竹石》,这首诗的翻译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作品原文:

《竹石》

郑燮〔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词句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作品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创作背景:

题画诗滥觞于六朝,成熟于唐,勃兴于宋,元、明、清三代皆有发展,尤其至清代达到繁盛,各体兼备,数量浩繁。在清政府统治的政治高压和文化专制下,文人不得不遁逃于艺术的小天地中,挥毫弄墨,抒发胸臆。于是,自然山水、花鸟野趣,往往成为文人、画家遣兴娱怀、托物言志的对象,大多数清代文人或画家都有题画诗。这首诗是郑燮晚年之作,在他的多幅《竹石图》上都题有此诗,落款内容与时间各有不同,且文字也略有差异。“破岩”时为“乱岩”“乱崖”“破崖”,“万击”又作“万折”,“坚劲”又为“坚净”,“东西南北风”曾为“东南西北风”“颠狂四面风”。可见他对此诗非常喜爱,常应邀作画题诗赠友,旨在表情达意、借物抒怀,因而时时随兴而为、挥写自如。

作者简介:

郑燮(xiè)(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乾隆十八年(1753)因岁饥为民请济,得罪显官豪门而罢官。他以书画名,擅画兰竹,书法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别成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晚年寄居扬州,卖画度日。其诗抒情写意,痛快淋漓,以白描胜。所作乐府诗,言近旨远,风格近似白居易、陆游。有《板桥全集》。

  郑板桥(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为人疏宕洒脱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

  后因帮助县民胜讼及办理赈济有惠政,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罢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他擅长体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风格独特,被评论家称赞为「古秀独绝」。

  能诗文,诗近香山、放翁,他的《悍吏》、《私刑恶》、》孤儿行》、《逃荒行》等作品,描写民间疾苦颇为深切。所写《家书》和《道情》,自然坦率,为世所称。绘画方面,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板桥全集》。

  焦画告白

  郑板桥会做诗,会写字,又会画画,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都称他是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子、兰花、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既有精神,又有寓意,再用他那忽大忽小,亦隶亦草、乱石铺街的字题上几句诗,盖上一力鲜红的图章,真叫人越看越爱,赞不绝口。

  郑板桥是兴化水乡人,先年居住扬州,同他的八怪」朋友终日在一起做诗作赋,写字论画,平时的生活,就靠写字画画卖钱。因为他字好诗好画好,买的人就多,日子也过得不错,算个小康之家了。

  一天,他听说镇江江心裏有座焦山,山上风景优美,又栽了许多竹子。郑板桥心想:住在扬州,人来人往的太多,不能安安静静读点书,焦山上幽静,正是作画读书的好地方。再说,焦山上竹子又多,我平生最爱画竹,不加就到焦山上住下来。

  不久,他就过江到了焦山上。他绕看山转了一圈,最后看中了后山的别峰庵,於是,他就跟庵裏的方丈商量借住下来。

  这个别蜂庵,建在后山顶上,只有几间年久失修、漏风漏雨的破屋,又没有一条好路上去,爬高爬低很吃力,庵裏只有一个老和尚,他既是方丈,又兼打杂,忙裏忙外不得闲。山上又没有一囗井,虽然焦山四周是滔滔大江,水多的是,可是要一桶一桶从江边挑上来,真是够辛苦的了。

  郑板桥住到别峰庵,先帮助老和尚挑了满满一缸水,又把房屋打扫乾净,糊好窗子,摆下文房四宝,左看右看,倒也觉得幽静、雅致,於是,他就提起笔来写下一寸对联贴在门外: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老和尚看到这个白面书生,不摆架子,说话和气,又很勤劳,心裏很高兴,对他也就更加尽心招待。

  住定下来,郑板桥每天在庵前庵后看看江景,逛逛竹林,赛如神仙过的日子。他看呀!逛呀!一有体会,便跑到书房裏,摊开纸,画起一幅幅的竹石。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再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别具一格的书法,好看极了。郑板桥把一些得意的画挂在墙上,自已欣赏欣赏,琢磨琢磨。

  庵裏的这位老和尚,也识得字画,看到郑板桥的画画得如此之好,连声夸赞:画得好!画得好!」

  郑板桥听到老和尚夸赞,总是非常谦逊地说:大师父望勿见笑,多多赐教!」

  郑板桥会画画的消息很快被山下各家小庵的当家和尚知道了,一个个亲自来看,没有哪个不翘起大拇指称好的,於是乎,个个向他索画。

  有的人一时索不到画,就左说右说,先借一幅回去挂挂。这些和尚把郑板桥的画索回去,被那些来游山玩水借住庵房的大官富商看见了,个个眼馋得很,就向和尚要了去,和尚向郑板桥要画分文不花,可大官富商向和尚要画,和尚就借此多化些缘了,大官富商反正有钱,只要画好,多花三两五两,十两八两银子也不在乎。

  后来,这些有钱有势的达官贵人巨商大贾知道作画的人原来就住在别峰庵裏,就自己买了纸,叫小庵的当家和尚引他们上别峰庵请郑板桥画画,还要题款,写上他们的字号。

  郑板桥因为这些人是和尚引见的,也不好意思拒绝,就画上几张,随便打发了一些。大官也好,富商也好,总是笑嘻嘻空口道声谢,舌头打个滚,白白拿去了字画。

  郑板桥写字画画,贴了工夫,笔墨不谈,人家别峰庵的老和尚还要贴茶贴水,好处没得,添了不少麻烦,郑板桥实在过意不去。谁知道这些大官富商贪得无厌,胃口越来越大,先是要画一幅小条山水,或老一幅扇面,随后又要他昼大幅中堂。一丈纸,三斗墨,把个郑板桥画得喘不过气来。

  画了一个时侯,郑板桥实在应接不暇,非常苦恼。心想我可不能这样有求必应啊!以后不管什麼人来要画,一概不理,回他个乾乾净净。回了三个五个,别人就不好意思再来缠住索画了。可是又一想:这也不是个好办法。

  你郑板桥要麼回扬州,不回扬州住在这别峰庵就不要想清闲,你不画,他们会缠你,弄得你六神不安。我看这庵裏的老和尚这麼清苦,待我又加此之好,我何不趁此帮帮他哩!

  想好主意,郑板桥就将自己的想法同老和尚加此这般地商量了一下,老和尚当然求之不得,欣然同意了。

  第二天,又有人挟著纸上山来了,以往庵门总是大敞四开的,可这回庵门却紧紧关著。来人定神一看,原来门上贴了一张大纸,上面写了几行字:

  画竹多於买竹钱,

  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

  只当秋风过耳边。

  来人读了这几行字,才晓得郑板桥写字、画画要钱了。有些吝蔷鬼舍不得花钱,只好瞪看眼睛扫兴而归;舍得花钱的,就同老和尚接头,一手交钱,一手交画。卖画的收入,郑板桥分文不要,都赠给老和尚了。

  从此以后,要画的人就少多了,郑板桥也就清闲多了,能腾出工夫读书练字画了。老和尚得了不少钱,别峰庵也就收拾得乾乾净净,整整齐齐,像个样子了。

  (摘自 艺林书画趣谭)

  六根清净

  镇江焦山上,有个定慧寺,寺裏的方丈非常喜欢字画;更喜爱扬州八怪的字画。可惜这位长老,花了很多精力和代价,只徵得八怪当中七家字画。

  他把这些字画,挂在自已的方丈室内,供游人欣赏,自觉是一种快慰。可是,他偏偏缺少的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的字画。没有他的字画,直在感到美中不足。

  后来,郑板桥从山东弃官回来,闲瑕无事,想起镇江的迷人风景,决定过江游玩一趟。

  郑板桥来到矗立江心的焦山,正欲跨进定慧寺的庙门,迎面遇上庙裏的方丈。郑板桥客客气气向方丈施了一礼,方丈也恭恭敬敬回过礼。方丈见来人举止文静,仪态洒脱,断定是一个有才学的文墨之人,便亲自把他迎进庙内,到方丈室坐下,叫小僧献上茶来。两个人一边饮茶,一边谈叙,情投意合。

  郑板桥喝看茶,抬头看见方丈室内墙壁上全是陈列的名家字画,扬州八家就有了七家,唯独没有他郑板桥的,是何缘故?於是,他便问:你这裏陈列看扬州七家的字画,因何缺少郑板桥的?」

  方丈十分感慨地说:「不瞒先生说,郑板桥的字画,我是遍求不得!要是我这方丈室内,再挂上他的字画,那就更是满屋生辉了。」

  郑板桥说:「长老可认得郑板桥?」方丈摇摇头说:贫僧无缘,没有见过郑板桥郑先生!只听说过他作画的故事!」

  郑板桥笑道:作画还有什麼故事呀?」方丈正正经经地说:有,有,有,是我师兄亲自告诉我的。我有个师兄,在火神庙当家。他出家之前,家境贫寒,经常得到郑板桥的接济。有一天,他和郑板桥一起闲谈,板桥先生对他说:「仁兄,小弟近来也是入不敷出,真是手长衣袖短,不能接济你,暂且作一幅画给你变卖度日吧!」

  我那师兄感激地说:「郑兄,你家境也不宽裕,不必为小弟操心。谈到作画,小弟倒想索一幅留作纪念!』郑板桥高兴地说:既如此,小弟就作一幅送你!』随即他就将纸墨找来了,偏偏没得一支称心如意的毛笔。

  郑板桥抬头看见灶台上有个洗锅把子,便拿过来蘸上墨,在纸上川唰唰画了起来。我那师兄一看,很不快活,心裏有些猜疑;郑兄今天是拿我开心吧,嘴上讲送我一幅画,却用洗锅把子乱涂乱抹,这叫什麼画画?

  郑板桥三下五去二,一眨眼画好了。郑板桥对我师兄说:『仁兄,待墨乾了你就拿回去吧!』我师兄仔细一看,纸上并没有什麼画,只是用洗锅把子涂了一些乱七八糟的黑墨点子,心裏更气了。本来想发一下火,转念一想,郑板桥平时对我不错,今天拿我开一回玩笑,何必计较!於是他便婉转地说:『郑兄,这画我家也没处挂,你的情意我领了,画嘛!你就自已留作挂吧!』

  郑板桥一听知道是他没有看出画中的奥妙,也就没有见气,便说:『仁兄,你先带回去将就著挂几天,如若嫌它不好,改日送来,我重画一幅奉送於你!』我师兄看到板桥说得那样诚诚恳恳,也就把画卷起来带回去了。

  我师兄到了家就把这幅画挂在房内的墙壁上。晚上,我师兄躺在床上,忽然看见挂画的地方星光灿烂,皓月当空,好一幅兰天明星图,著实迷人。他随即走下床来,摸摸墙壁,原来是板桥白天送的那张画儿。他这才知道,郑兄画的是幅宝画。

  后来郑板桥作宝画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来看宝画的人山人海,把个火神庙都挤破了。」

  方丈说完,还婉惜地说:贫僧如若能索到郑板桥一张宝画,那就三生有幸了!」

  郑板桥笑道:长老既有加此惜爱,板桥不妨献丑,涂写数笔,以作纪念。」方丈一听来人正是郑板桥,加遇神仙降临,不胜欢喜,慌忙起身道:久仰久仰,郑先生今日光临寒寺,又蒙慷慨赐画,真是万幸!」

  郑板桥忙说:请长老叫小师父快取文房四宝来吧!」方丈连连应道:是,是,是!」随即吩咐小和尚去拿笔墨纸砚。

  由於方丈平时很少写字,郑板桥又来得如此突然,一时弄得小和尚手足无措,好容易只找来纸墨砚三宝。方丈一见,满腹生怒,喝令小和尚快快找笔。方丈本人只顾亲自磨墨,心裏急得火烧火燎,满头汗如雨下。

  郑板桥见墨已磨好,便慢悠悠铺开纸来,好一会儿,仍不见小和尚将笔拿来。方丈真是火冒三丈,正欲发作,正巧这时有个小和尚,拿了一个旧洗锅把子从同房裏出来,郑板桥便上前劝了方丈两句,要了小和尚的洗锅把子,饱蘸浓墨,唰唰唰一挥而就。

  方丈一看,只见纸上留下六根竹竿,粗细浓淡相间,他全神贯注,欣赏画幅,赞不绝口。

  郑板桥把六根竹竿画好,就停下笔来,说是画好了。

  方丈这下子可急坏了。虽说六根竹竿画得不错,可是根根竹竿光秃秃的,没枝没叶,弄得哭笑不得:你说画得不好吧,这是赫赫有名的郑板桥的真手笔;你说好吧,这画的是什麼呀他想来想去,到底忍不住开口了。他要求郑板桥把画面改一下。板桥摇摇头说:不能改,万万不能改!」

  正说著,小和尚将笔找来了。郑板桥接过笔来,就在画上题款,端端正正题了六根清净」四个大字,写了上下款就搁笔了。

  方丈看了题款,仔细一琢磨,才恍然大悟,弄懂了这幅画的意思。原来郑板桥赞扬这位方丈是一尘不染,六根清净的真和尚。

  於是,他连望夸赞:妙哉!妙哉!六根清净正是我们释家修道的准绳啊!」

  六根清净:系佛家用语。佛家认为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眼为视根,耳为听根,鼻为嗅根,舌为味根,身为触根,意为念虑根,它们都是罪孽的根源。因此在释家的教规中,总是要求佛门子弟要做到一尘不染、六根清净。

  这位方丈不仅有了郑板桥的字画,而且郑板桥还替他提供了教戒弟子的教材,高高兴兴将这幅画挂在扬州八怪的字画当中,使这小小的方丈室更加增辉了。

  (摘自 艺林书画趣谭

郑板桥传奇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郑板桥传奇

作者:重出江湖

看透一切的怪杰

更新时间2008-4-19 9:28:35 字数:548

 达官与名士不可兼得,正如孟子所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样。名士需要弘扬,扬才露已,需要个性的表达。而求仕则应当注意韬晦,诚惶诚恐。而郑板桥正是这样的名士。他是“扬州八怪”中最令世人瞩目、称道的是名士、画家、才子。郑板桥出身寒儒世家,前半生,穷困潦倒,靠卖画为生。他三十岁考上秀才,四十岁考上进。考上进士的板桥,到五十岁才为上官。拿他的话说是“老去无聊挂姓名”而已。郑板桥虽然是小小的县令,但这位出身贫寒的儒生没有一为官就“变脸”。他把百姓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然而官场是冷酷的,板桥却不畏强暴,即便是罢官,也要在离任前把最大的恶霸除掉。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最绝的是尤以竹入画。他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道尽了一生的铮铮气节。

  这部传奇小说,构思新颖精巧,故事曲折多变,着实表现了一个性格狂放不羁,把官场看透,却还要去谋官做的自由人物。本书着力地展现了郑板桥对多才多艺,柔情可人的五娘情有独钟,且两情相悦的爱情周折;着重地刻划了板桥罢官后与五娘回扬州卖字画为生的动人情景。同时也突出地展示了板桥是个重情重义的竹君子。

  郑板桥,无疑是一位看透了一切,便又敢于承担一切的怪杰。他的一生,是难得糊涂的一生。三百余年来,他的怪异行为,给后人带来无尽的遐思。

宗王府新辟讲坛 两后裔当……

需要别的再问

我说郑板桥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洞庭湘江曾去否

我们找不到郑板桥去过湖南的记载,但他却有词《浪淘沙•潇湘八景》以及题画诗《为黄陵庙女道士画竹》。一个没有到过湖南的人,也是可以写出关于洞庭湘江的诗文来的,因为自《离骚》以来,洞庭湘江已成了一种著名的诗的意象,一种共有的诗情诗意,文人可以凭着阅读而加以想象并且吟诗填词。板桥这八首词是“和洪觉范”而作,这洪觉范是宋代的和尚,作有《潇湘八景》的词,后世和之者,代有其人,所以板桥也可能是坐在书斋里凭着想象“和”出来的,而不一定亲到湖南,方才作出。能凭着想象就“和”了洪觉范的《潇湘八景》,正是文学才华的一种考验和展示。

郑板桥很重视《离骚》,在其《家书》中说,“吾弟读书,《四书》之上有《六经》,《六经》之下有《左》《史》《庄》《骚》……”,在另一封《家书》中又写道,“文章以沉着痛快为最,《左》《史》《庄》《骚》、杜诗、韩文是也”。可见,他胸中很是富有洞庭潇湘的诗情诗意。至于所谓为“……

郑板桥即郑燮(16931122-1765122),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卒年七十三。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 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一、读书、教书 郑燮(1693--1766年),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 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 郑板桥故居 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 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 填词。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二十六岁至真州 之江村设熟教书。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七歌>>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 二、卖画扬州 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 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三十二岁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三十三岁,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 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三十五岁,客于通州。 三十六岁,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三十七岁时,作<<道情十首>>初稿三十九岁,徐夫人病殁。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论了许多 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三、中举人、进士及宦游 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捷音>>诗。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 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1736年,乾隆元年,四十四岁,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 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1737年,四十五岁, 滞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图仕进,未果,南归扬州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乳母费氏卒。1739年,四十七岁,作七律四首赠淮南监运使虞见曾。1740年, 四十八岁,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作序。1741年,四十九岁,入京,候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 四、作吏山东 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1743年,五十一岁,将<<道情十首>>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 司徒文膏。1744年,饶氏生子。郑板桥宰范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1746年,乾隆十一年,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人相食。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自是年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 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 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逃荒行>>。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板桥随之。秋大熟,潍县灾情 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还家行>>纪其事。为防水浸寇扰,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书<<修潍县城记>>。1751年,海水溢,板桥至潍县北边 禹王台勘灾。 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 深得百姓拥戴。 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1747年,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1748年,乾隆 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1749年,五十七岁,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 病殁。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家书>>、<<诗钞>>、<<词钞>>,并手写付梓。1750年撰<<板桥自序>>。。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作<<文昌祠记>>。1751年, 五十九岁,作<<难得湖涂>>横幅。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在<<文昌祠记>>和<<城隍庙碑记>>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 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 五、再次卖画扬州 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 板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 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 去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1754年,郑板桥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 亭,往来山阴道上。1757年,六十五岁,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并结识了袁枚,互以诗句赠答。这段时期,板桥所作书画作品 极多,流传极广。 1766年1月22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板桥二子均早卒,以堂第郑墨之子鄣田嗣。 画 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 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板桥画兰,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 兰之烂漫天性。板桥画石,骨法用笔,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有时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郑板桥的画给当时清代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广大知识分子, 劳动人民视为珍宝,不惜重金争购,广为流传。 郑板桥画扇 相传,清朝的郑板桥在晚年时,曾在潍县当县令。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赶集,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问津的扇子发呆。郑板桥赶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见扇面素白如雪,无字无画,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决定帮助她。于是,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墨、砚台,挥笔泼墨。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又配上诗行款式,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功夫,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

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板桥辗转不眠,适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编辑本段]事迹

一、身世穷困:

1 父为廪生,四岁丧母,由继母抚养长大。

谈到板桥的家世,亦属书香门第。至其父时,家道中落,虽有学养,仅考得个禀生,枯守家园,教几个蒙童,生活相当清苦。板桥是独子,不幸三岁丧母,依靠乳娘费氏抚养。这位乳娘乃是他祖母的侍婢,感主人之恩,不顾自己的丈夫与孩子,而到郑家来共度患难,每日清晨,背负著瘦弱的板桥,到市上作小贩,宁愿自己饿著肚子,总得先买个烧饼孩子充饥。后来,她自己儿子虽当了八品官,请她回去享福,她仍宁可留在郑家吃苦。板桥特为乳娘写了一首诗,诗前缕述患难恩抚的经过情景,诗为:「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板桥的继母郝氏,贤慧而有爱心,可惜体弱,禁不住饥寒的煎熬,於板桥十四岁时即去世,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也是一项很大的打击。

2 康熙秀才(十九岁)、雍正举人(四十岁)、乾隆进士(四十四岁),虽才华盖世,跨越三朝,然 50 岁时才做了个七品芝麻官。

他十九岁时中了秀才,二十三岁时结婚,为了生活,到扬州去卖字画,无人赏识,很不得意,有时逛逛青楼,或借酒浇愁,显得消沉。迨至他三十岁时,父亲穷困而死,后来儿也饥饿而死,境遇至惨。所幸他四十岁中了举人,四十四岁中了进士。再到扬州,因已有了名气,他的字画连同旧作,都被当成墨宝,他慨於炎凉的世态,特地刻了一方印章盖在他的作品上,印文为「二十年前旧板桥」,多少也带点自嘲的意味。

二、仕途不顺:

1 年任山东范县知县,审案廉明。

2 潍县知县,遇饥荒,修筑城池,迫富豪平价售粮,被密告,以赈灾不当被惩,乃辞官归去。他先后做过山东范县及潍县的县令,深入民间,洞悉民间的疾苦,终因救灾而得罪了巨室,冤枉被参,他宦情已薄,毅然辞官返里。他在惜别潍县绅民所画的一幅竹子上题了一首诗:「乌沙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又为惜别僚属,画了一富菊花,也题上诗:「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跼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必须旷达的心胸,才能自然流露出这般的潇洒。

3 郑板桥,曾当过十二年七品官,他清廉刚正,在任上,他画过一幅墨竹图,上面题诗:「衙斋卧听潇潇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对下层百姓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对民情风俗有著浓重的兴趣,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总是不时地透露著这种清新的内容和别致的格调。

三、多才多艺:

1 画竹:

自谓画竹多於纸窗粉壁见日光月影的影射怪取得。曾题道:「吾之竹清俗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他擅写竹,更将款题於竹石间,以竹之「介於否,坚多节」来表达自我孤高的情操。

2 工楷隶:

综合草隶篆楷四体,再加入兰竹笔意,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自称「六分半书」,他以黄山谷笔致增强作画的气势,以「乱石铺街、浪里插篙」形容其书法的变化与立论的依据。

3 擅画兰竹:

体貌书朗,风格劲峭,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蒋士铨题画兰诗中说:「板桥作画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是姿致。」这段话,将「书」与「画」在他作品中的关系真是说得透剔极了。

4书画特色:

独创写意,著意趣味。他自谓应有「真气、真趣、真意」

5诗文特性:

(1)去陈旧套语。(2)白话代替古典。(3)暗喻民族志节。

郑燮(板桥)有二首咏竹的诗,其一为「题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既点出竹之「处境」,更直接说出竹的贞定,经得起各种磨难考验,俨然是个顶天立地、昂然不屈的烈士,令人望之生「敬」。

另一首为「题画竹」:

「画竹插天盖地来,翻风覆雨笔头载;我今不肯从人法,写出龙须凤尾来。」前二句写画竹的气势,后二句则双写人与竹的「择善固执」及不从俗流、不为俗物的个性。

《郑燮六十自寿》: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 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 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

6 对联:

◎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题焦山自然庵)

◎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近斗茶。(题茶馆)

◎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意标新二月花。

四、特殊标志:难得糊涂 —— 一句平淡有味的名言

他本是个聪明绝顶,通今博古的一代文豪,却偏偏写什麼「吃亏是福」、「难得糊涂」,并煞有介事地再加上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入糊涂更难」。

一般为官者都会了解,为政得罪巨室,就难有好的下场。而板桥一反积习,独行其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后,不惜扔掉热烘烘的乌纱,而宁可回到冷飕飕的秋江上去钓鱼,也正因他的率真,才能显得如此的洒脱。

他所题的「难得糊涂」,可能有两种含意,一方面似有鉴於官场中的糊涂,他难得那种糊涂,只有及早抽身。另一方面当系看透世态,为免多惹烦恼,不妨糊涂一点。他能保全这种糊涂,也算得是可人了。

五、以怪出名:

1 扬州八怪(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鲜、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

2 怪在何处(画得怪、文章怪、性情怪、行为怪)

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六、颇有骂名:

他无官一身轻,再回到扬州卖字画,身价已与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颇有可观。但他最厌恶那些附风的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不允还要骂人。他这种怪脾气,自难为世俗所理解。有一次为朋友作画时,他特地题字以作坦率的自供: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於此,但笑而听之。」

七、润例:

写字画画,斤斤计较於酬金,自是俗不可耐。但板桥毫不隐讳,而且明定出一则可笑的怪润例: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陕,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中心喜税,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恐赖赈。年老神疲,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画竹多於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春风过耳边。」

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诸板桥,转觉其俗得分外可爱,正因他是出於率真。

八、好吃狗肉:等第狗肉(一黑、二黄、三花、四白),誉之「人间珍肴」。

板桥定润格,规定凡求其书画者,应先付定金,并作润例,颇为风趣。当时,许多豪门巨绅,厅堂点缀,常以得到板桥书画为荣。但板桥不慕名利,不畏权势,生平最不喜为那些官宦劣绅们作书画,这在他老人家的润格里是不便声明的。有一次,一帮豪绅为得其书画,运用计谋,设下陷阱。他们了解到板桥爱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游的必经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狗肉,待板桥经过时;主人「笑脸相迎,并以狗肉好酒相待。」板桥不疑,开怀畅饮,连赞酒美肴不止。饭罢,主人端出文房四宝,言请大人留联以作纪念。板桥深觉今有口福,便立刻应诺,随即起身提笔,并询问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书毕,尽兴而归。后来,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发现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那里,方知自己受骗,后悔嘴馋不已。

九、板桥三绝: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正可概其生平,也是最确切的赞颂。传统书香门第的楹联,常题:「传家有道存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正是郑板桥的最佳写照。

举其诗集里三首题画的诗,来看郑板桥三绝——诗、书、画的高妙。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

卫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

· 《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

二十年前载酒饼,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

从这三首诗中,悠悠然的感受到题诗如画的美外,更可闻到他关心民情,以及因案辞官的高操志节;疏放狂宕中,更见其真性情,故人有云,板桥三绝充满了三真:真气、真意、真趣,的确形容得非常贴切。2

◎郑板桥轶事

一、清代才子郑板桥的姻缘:

郑板桥文采盖世,可惜穷途潦倒,一日走到一家人门前,惊觉门前的对联是自己的诗作,郑生向户主饶夫人问个究竟,饶夫人说自己女儿极爱郑板桥的作品,郑生忙道自己正是郑板桥,饶夫人马上把女儿五娘叫出来,并且把她许配给郑板桥,郑板桥后来高中进士,大小登科一道儿至,夫妇二人也恩爱一生。

二、郑板桥夫人的「人各有体!」

清代郑板桥临摹诸家法帖甚勤,有一晚上,做梦也在临帖,东指西横,梦中误将指头横在夫人背上大肆临摹。

夫人惊醒,郑板桥在睡梦中听得夫人娇声曰:「人各有体!」

郑板桥幡然醒悟,尽毁所有法帖,自己另创一体。

三、郑板桥嫁女儿

板桥嫁女儿,嫁得别创一格,嫁得爽快利落;不比时下婚姻,讨价还价,有辱婚姻的神圣。「板桥有女,颇传父学。」当女儿大到可以嫁人的时候,板桥说:「吾携汝至一好去处。」板桥把女儿带到一位书画至友的家中后说:「此汝室也,好为之,行且琴鸣瑟应矣。」一句话交待清楚,转身自去,而嫁女大典,也就此告成了。

四、郑板桥的小处不可随便

郑板桥的字很值钱,书童经常把他草稿偷出去,裱褙后卖钱。有一回郑板桥故意写了「不可随处小便」的字,他想这回不会被拿去卖钱。过几天,郑板桥在一家书画店里看到他的这幅字,但内容已被改为「小处不可随便」。

五、郑板桥的宽厚

郑板桥作官时,他的弟弟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以致各向前修围墙,阻断道路。弟弟修书给郑板桥,希望帮忙打赢官司。郑板桥回信时做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知悉非常感动,遂各自退让三尺,而成了六尺巷。

六、入骨的温情

论及板桥的为人处世之道,以「率真」二字似可概之。他深知恕道,非常练达人情,从一些生活的细节上,都能表现出十足的人情味,为诗为文,字里行间也莫不流露出至情至性,他堪称是中国读书人的典型。他感念乳母之恩,后母之爱,叔侄亲情,朋友道义,以及自己的困顿,写了一首「七歌」,随口白话,不见藻饰,而一字一泪,感人至深。怀念儿时的游伴(一位邻居乖巧的小姑娘王一姐),他题了一阕「贺新郎」的词相赠,淡淡的几笔素描,小儿女的憨神态,即跃然纸上,留下一股甜蜜的回味。

他虽已富贵了,仍不忘贫贱的故旧,多所存问,体贴入微,这在他的家书上更很生动的表达。如何接待贫寒的求告者:先请其吃碗热粥,然后再问其来意;如何体恤童仆:想想人家的孩子,亦正如自己的孩子;甚至为了保全一座无主的孤坟,而甘愿买下一块没人肯要的荒地,以备自己他日归土,好与地下作伴,这种泽及枯骨的想法,正是仁心的高度发挥。不管他的什麼想法,总能表现出他的率真,在惯见虚伪取税的社会中,率真可算是很难得的。

七、耿介的操守

专制时代的衙门,具有十足的可怖性,纯良的百姓是不敢轻易进入的。身为县太爷,高高在上,为了养威,也不会轻易外出,出必鸣锣喝道,以示尊不可犯。功名与利禄相密合,就不会再想到民间的疾苦。所谓「灭门县令」,能少作点恶,已属难得,遇有灾难,掩饰之不遑,浸吞赈款之不遑,更难顾及其他。而板桥一反官场的积习,布衣草鞋,深入民间,以了解疾苦;并毫无矫情,一本其真,将所见所闻的民间悲惨事,一一表达诗篇中,以作刺骨的讽喻。他在「逃荒行」中写卖妻卖儿的悲痛,「还家行」中写一妇与前后两夫及子有间难割难舍的幽情,读来都会令人酸鼻。这些血泪文字,为痛苦无告的小民倾吐心声,是不合为官之道的,亦属练达宦情者的大忌。

他对县民的关切,虽已尽心竭力,仍感惶恐未足。在他写「范县」的诗中有两句:「县门一尺情犹隔,况是君门隔紫宸。」可以体会得也。以小小县衙的一道浅的门墙,对民情尚有隔膜,何况那皇帝老倌只高坐在重门深禁的金銮殿上,还能知道些什麼?在君权至上的时代,这种感慨很易受到曲解,甚至惹出祸端。幸而他仅仅是个小小的「七品官耳」,若像苏东坡那样的树大招风,遭到小人的罗织,定个轻蔑朝廷的罪名,抄家问斩,都属意中之事,实在大意不得的。

八、板桥巧断赖婚案

他在地方任知县时,颇为当地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例如他任潍县的知县时,岁逢饥荒,於是大兴工赈,令豪门大户煮粥救饥,全活者甚多。传闻郑板桥於潍县担任县令时,受理一桩赖婚案,穷秀才告其岳父不守诺言,无端赖婚。

板桥事先已知穷秀才的岳父是一位大地主,他令穷秀才暂留衙内,派人传唤地主与他的女儿到堂上。於是,板桥问道:「你为什麼要赖婚?」财主答:「因穷秀才养活不了我的女儿,他们不宜生活在一起。」板桥说:「原来如此,看来你的女儿确实不应该嫁给一位穷秀才。不过,你也得为你的女婿想想。这样吧!你出一千两黄金,我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保证你满意。」

财主听说郑板桥要帮他解除女儿与穷秀才的婚约,颇为高兴。他按时如数付现。板桥说:「你的女儿迟早总是要嫁人的,倒不如我给你找个乘龙快婿,这一千两黄金就算是嫁妆之资,你意下如何?」财主听了之后,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哈腰说:「当然好!当然好!」

在说话之间,板桥已令人把穷秀才传了出来,当即命他与财主女儿拜堂成亲,随后双方携金而去。财主瞠目结舌,不知所措,最后哭笑不得,退堂而归。

1 郑板桥 文言文翻译

原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

长:擅长。

室:家。

案:桌子。

辄:就。

至:至于。

值:遇到。

活:使……活。

译文

郑燮,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相互吃。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使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2 求关于郑板桥的一篇古文的翻译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南兴化人。

乾隆元年中进士,曾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政治名声不错。

在他任职的十二年中,监狱里很多次都没有一个犯人。

后来因为县里闹饥荒,郑板桥向朝廷要求发放赈灾粮款,却得罪了上级大官,于是他告病还乡。

离任的那一天,老百姓都哭着挽留他,每家都画他的画像来祭拜。(太夸张了吧!)

郑板桥为人磊落洒脱,性格孤傲。(出淤泥而不染)

他擅长画兰花和竹子,他画兰花的叶子用焦墨,用草书中竖长撇的方法;他画的竹神似苏东坡,多的时候不乱,少的时候也不会让人觉得太空,完全不同于当时的习惯画法,又好看又挺拔,独一无二。

郑板桥的书法也很有特色,结合了隶书、楷书、和行书三种字体的风韵,圆润饱满,古风灵秀;尤其是他的楷书,特别好,只是作品不多。

郑板桥诗的风格接近于白居易和陆游,特别是几篇缅怀古代的,激昂慷慨。

他的词也比较有特色。

在当时有「郑虔三绝」之称。

他的著作有《板桥诗钞》,市面上流通的有手工抄写和刊印的。

《板桥诗钞》后面附带几篇家信,感情真挚,语言诚恳,很感人。

好辛苦,完全原创哦!

3 古文翻译《板桥诵书》

《板桥诵书》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朝书画家,文学家,也称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

原文: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译文:

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学习,并没有其他的老师。小的时候没有和别人大不一样的地方,(板桥)渐渐长大了。虽然长得又高又大,但容貌丑陋,人们都看不起他。他又喜欢说大话,自负得过头,不管谁都敢骂。许多长辈都瞧不起他,告诫别人不要和他来往。但是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愤激,自己确立观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己不断深钻细研,从浅的地方到深的地方,从低到高,从近到远,到达古人学问深奥的地方,使自己不多的性情才能力气得到昌盛。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并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勤于背诵。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在船上,马上,被子里,有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忘记了勺子筷子,有的时候面对客人没有听到他们的话,甚至忘记了自己说的话,都是在记忆书上的内容,默默地诵读。书有不被记住的地方吗?

启示:

读书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要抓紧时间、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地学习,要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才能有一番作为。郑板桥能够自己刻苦,他每次读一本书,都读很多遍,且利用所有机会记忆且默默背诵。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朝书画家,文学家,也称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篇1  《题画兰》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原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
点击下载
上一篇:《阿房宫赋》全文下一篇:斗破苍穹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