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资料(超详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4收藏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超详细),第1张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1707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六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并且将其焚烧。圆明园总共是存在了153年,存在的时候清朝的每一位皇帝都会扩建圆明园,或者是在圆明园里面增加一些宝贝。因此到毁灭的时候,圆明园的建筑面积已经达到了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园内的宝物最少也有150万件以上。

那圆明园主要遭受了哪些损坏呢?其实圆明园算是彻底被毁了,一场大火连续烧了三天三夜,最终剩下的也就是一片废墟了。其实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之后,同治皇帝也想将圆明园修复,但因为财政上比较紧张,修复没几天就停工了。

那当时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给中国造成多少损失呢?首先圆明园是清室150余年创建和经营,其规模非常大,甚至不输紫禁城,这不仅是几代皇帝的心血,更是中国各地珍宝的博物院。但最终都被英法联军抢走了,据说当时很多英法联军的士兵,从中国抢到这些宝贝后,回国直接变成富翁了。

对此很多专家还曾专门做过研究,圆明园焚烧后光是房屋的损失就高达600万两白银,当然这里面不包括圆明园内的宝物。因为圆明园里面的很多宝物价值连城,根本就不能够用钱来衡量。目前这些宝物散落在世界各地,有的被西方富商收藏,有的可能在博物馆中。

总而言之想要追回这些东西,至少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据了解在这些丢失的宝物里面,有西周的青铜器,以及各个朝代的瓷器花瓶,还有各种名人字画。特别是乾隆皇帝时期,因为乾隆这个人特别喜欢名人字画,所以他当时就将很多字画藏到圆明园内。

可没想到这些珍贵的文物,最终落入西方列强的手中,更可恨的是西方列强,将一些拿不走的文物直接砸毁,最后还放火烧掉圆明园。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也是清朝咸丰十年。

当时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火烧圆明园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背景:

1、修建过程

圆明园建于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长春花园和H春花园组成。雍正,干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他们集中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军方已经培养了无数熟练工匠,为数百万劳动人民灌输了血汗,并将其精心打造成一座宏伟壮丽的宫殿。 。

每年夏天,清朝皇帝来到这里享受夏天,听政治,处理军事和政治事务,因此也被称为“颐和园”。圆明园规模宏大,文物古迹众多,中西结合的建筑标准,达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圆明园西楼的大部分着名建筑均采用西方建筑规格建造。

2、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署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并从中国获得许多特权,如赔偿,谈判关税,开放五门贸易,领事管辖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为了进一步向中国敞开大门,英国,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压制清政府赋予他们新的侵略权。

1854年,英国首次向中国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有关规定,而美国和法国也随之而来,并被清政府拒绝。当英国,美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发起的“重建”谈判未能成功时,他们生气,决定利用新的侵略战争来实现他们的无理要求。在1856年,它再次被拒绝。

1859年,英国和法国部长率领一支舰队前往北京改变合同。清政府指定英法代表从天津北塘登陆天津。英国和法国的大使们依靠武力将舰队引入大沽口。驻扎在大沽口的清军封锁了这次袭击,英国和法国军队的狼从大嘴里逃了出来。

在通州谈判期间,双方的外交使节极具争议性。清政府拒绝了英国的无理要求。清政府拘留了39人,并将他们作为人质送到北京。在英法联军得知后,他们立即进入北京。在八月的咸丰十年中,英国和法国以改变合同为借口袭击了北京。当清政府归还人质时,39人只能生存18人,其余人员被杀,其中包括7名记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为了报复,英法联军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英军名义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860年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扩展资料:

发展过程

1、强占

法国军队于当天下午首先前往海淀,晚上前往圆明园的大皇宫门。这时,在银梁门的入口处,有20多名圆明园技术太监遇见了敌人。 “如果我死了,我不担心,我正在努力直奔前进,”但我的数量超过了公众。圆明园娴熟的“八产品领导”任亮等人去上班。晚上7点,法国侵略军占领了圆明园。关元部长文峰在福海去世。

在英法入侵者进入圆明园之后,他们立即“赞助了英法委员会的三名成员在园中分发珍宝。法国军队指挥官孟拓邦致函外交部长同一天的事务:“关注法国委员会的注意,首先是艺术和考古学中最有价值的项目。它将由皇帝珍惜并被法国博物馆拘留。

英国指挥官格兰特也立即“派人员去收集应该属于英国人的物品”。法国和英国入侵者在进入公园的第二天再也无法抗拒货物的诱惑。军官和士兵正在彼此面前奔跑。去抢劫花园里的金银珍品和文化艺术珍品。

2、掠夺

在48小时内,圆明园成为“有组织的抢劫”的目标。士兵们砸碎了花瓶和镜子,撕下了框架和卷轴,他们打开仓库抢夺丝绸,用这些珍贵的面料包裹马匹;它们被女王的长袍包裹着,里面装满了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

根据英国和法国官员,见证抢劫现场的牧师和记者,官兵们,英国人和法国人,从各个方向涌向圆明园,以抢夺宝藏。他们是放纵和傲慢的,他们感到沮丧和傲慢。为了抓住宝藏,他们互相打败甚至打过仗。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

有些人带着大口袋,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宝物。他们中的一些人的大口袋里有金条和金箔;有些是用锦缎包裹的;有些装满了红色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些人脖子上有玉箍。在一个翼楼里堆放着一种高档缎子,据说足以让一半的北京居民被士兵运送。

一名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个雕像价值1200英镑的寺庙中摘下了一尊金色佛像。一名法国官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房产。法国军队指挥官的儿子,蒙托邦的女儿,价值30万法郎,装满了几辆马车。

3、焚毁

最后,英军指挥官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4、结果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与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

 近代中国的最大灾难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 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

 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但

 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还少了75万英镑。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 着外国商品的侵入;二是

 英国增加鸦片贸易与发展合法贸易存在着矛盾。由于鸦片战争后英国等殖民主义者大量

 对华输入鸦片,中国的白银继续外流,使中国出口茶叶、生丝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无

 力再多购买英国的工业品,这当然对英国是很不利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既要维护给它带

 来巨大利益的鸦片贸易,又要扩大对华的工业品销售。这样,它就要迫使清朝 开放

 更多的商埠,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清 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

 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3年5月,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的

 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 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

 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1856年10月8日上午,停泊在广州海珠炮台附近码头的1艘「亚罗」号划艇正作启航

 准备。这时,有1艘清军的巡逻船急驶而来,广东水师官兵登上划艇,把全船14名水手

 挨个盘问身份,并把其中12人加以扣留,押到巡逻船上,带回广州。

 「亚罗」号原是中国人苏亚成的一艘载重100吨的划艇,后来被海盗抢走,辗转属

 于中国方亚明所有,成了走私船。为了走私的便利,曾在香港当局领过执照,但已过期

 失效。中国水师搜查走私船,捕走中国水手,纯属中国内政。但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

 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硬说是英国船。他还无中生有的捏造说,中国水

 师上船后曾扯下船上的英国旗,侮辱了英国。因此,他向两广总督叶名琛发出强硬照会,

 无理要求立即送回被扣的全部人犯,还要向英国道歉和赔偿。

 10月23日,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里率领英国军舰突入省河,向广州进攻,挑起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大敌当前,两广总督叶名琛一味妥协,下令不许还击。10月29日,英军攻入广州城,

 叶名琛慌忙逃命。

 1857年春,「亚罗」号事件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大资产阶级掀起战争叫嚣,英国

 议会通过了扩大侵华战争的提案。3月,英国 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专使,

 率领一支陆海军来中国;同时向法、美、俄等国发出照会,提议联合出兵,迫使清

 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10月,法国拿破仑第三(即路易﹒波拿巴)也借口「马神甫事件」

 (即「西林教案」)任命葛罗为全权公使,率领一支侵略军,打着为「保卫圣教而战」

 的幌子,继英军之后开到中国。美国和俄国也同意英国的提议,积极支持英、法发动新

 的侵华战争。这样,四个野心勃勃的侵略者,基于共同的利益,暂时结成了联合侵华阵

 线,进一步扩大由英国首先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0月,额尔金和葛罗先后率领舰队到达香港。美国全权公使列卫廉和俄国公使普提

 雅廷纷纷赶到香港,与英、法合谋,研究侵华策略。

 12月,英、法组成联军,共5600多人。12月12日,英、法代表分别向两广总督叶名

 琛发出照会,要求进入广州城谈判「修约」、「赔偿损失」,并限10天内答覆,不然,

 则向广州进攻。

 叶名琛既不理睬英、法照会,也不作任何战守准备。

 12月28日,英法联军炮击广州城,叶名琛逃跑,广州将军穆克德纳和广东巡抚柏贵

  投降。30日,广州又一次被英法联军占领。

 占领广州并不是侵略者的最终目的。1858年4月,英、法、美、俄等国军舰陆续北

 上来到大沽。5月20日上午8时,英法联军照会清 ,限令清军在两小时内交出大沽炮

 台。清 不予理会。两小时后,英法联军悍然以数十只小汽轮和舢板闯进大沽口,向

 大沽炮台发动猛烈攻击。守炮台的爱国官兵奋起反抗,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但终因防

 御薄弱,力量相差悬殊,大沽当天被占。26日,英法联军到达天津城外,清 急忙于

 29日派大学士桂良和吏部尚书花纱纳到天津,与英、法等国代表谈判,并于6月26日和

 27日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英、法等国得寸进尺,又以到北京换约为名,准备扩大侵华战争。1860年春,英、

 法军舰陆续开到中国,并于7月底再次集结大沽口外。8月1日,英法联军攻占北塘,14

 日攻占塘沽,21日又攻占大沽,24日进入天津。清 急忙派桂良和恒福到天津求和。

 但侵略者存心要攻占北京,在谈判中漫天要价,不断节外生枝,使谈判失败,英法联军

 逼近北京。9月18日,英法联军攻陷张家湾和通州,21日攻下八里桥。咸丰皇帝吓破了

 胆,派他六弟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留守北京,主持和议。22日清晨,咸丰皇帝带着

 后妃、皇子、亲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

 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

 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

 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

 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

 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

 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

 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

 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

 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

 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

 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

 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

 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

 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

 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

 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

 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规模的焚烧共两次,第一次是

 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这

 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

 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胜利原来可以成为强盗。

 10月13日,英法侵略军攻占了安定门,控制了北京城。

 10月18日和19日,这伙强盗抢劫了万寿山、玉泉山和香山等几处属园中所藏的珍贵

 文物,并进行第二次大焚烧,烧毁了上述几处属园的殿阁建筑。

 这时,逃到热河的咸丰皇帝竟下谕「只可委曲将就,以期保全大局」。奕□秉承此

 旨意,全盘接受英、法提出的条件,于10月24日和25日分别与额尔金和葛罗在礼部大堂

 交换了《天津条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1月14日又同俄国签订了中

 俄《北京条约》。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也

 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更为深重了。

圆明园历史上一共被烧了2次,分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清末的八国联军侵华。其中具有毁灭性意义的是第二次,第一次只能说是烧了圆明园,而第二次才能说是烧毁了圆明园。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扩展资料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 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 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

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参考资料:

圆明园 (清代著名皇家园林)-

一次。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眀园”,“圆眀”为雍正法号。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扩展资料

圆明园原本安静的坐落于北京的西北郊区,但是因为清政府的无能,咸丰十年(1860年),居然被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城,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蛮横的洗劫、让整个北京城满目疮痍,并且将魔爪伸进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的精美建筑,寺庙等被焚烧一空,本想将圆明园夷为平地,但是因为圆明园太大,景观又比较分散, 这才让一些偏僻区域的和水中的景致得以幸免。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大举来犯,他们的目的就是冲着圆明园内仅存的宝物来的,八国的恶魔爪牙再一次将圆明园付之一炬,残存的13座皇家宫殿建筑也未能幸免,圆明园本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名片,却成了狠狠打脸清政府的巴掌。

火烧圆明园事件,充分证明了清政府的无能,连他们自己都十分爱惜的皇家园林,都被变成了一片废墟,这都保护不了,还指望他们能保护得了平民百姓。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超详细)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1707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六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并且将其焚烧。圆明园总共是存在了153年,存在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