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五脏六腑都指哪些?三焦指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5收藏

人的五脏六腑都指哪些?三焦指什么?,第1张

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中医学的脏腑,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

三焦是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扩展资料:

五脏之间的关系

(1)五脏之间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问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2)五脏之间的相克: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泻脾(土)的壅滞,即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火)阳亢烈,即水克火;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即火克金。

但必须指出,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之间的平衡关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五脏对应五行只是抽取了五脏的部分特性,五行并不能解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只是部分关系。

参考资料:

-五脏六腑

参考资料:

-三焦

①通行元气三焦通行元气之说,首见于《难经》。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八难说:“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原文明确地说明三焦是人体元气(原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元气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

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别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对三焦通行元气的生理作用作了更为具体地描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如果元气虚弱,三焦通道运行不畅或衰退,就会导致全身或某此部位的气虚现象。

②运行水谷《素问·金匮真言论》称三焦为六腑之一,《素问·五藏别论》称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指出三焦具有对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传化糟粕的作用。《难经》明确提出三焦的运行水谷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的具体描述。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③运行水液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这在《内经》中有多处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也可以说,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2)三焦的各别功能,是说三焦除了运行元气、水谷与水液的功能外,上、中、下三焦还有各自的功能特点。

①上焦如雾根据三焦部位划分,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脏。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于全身。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将水谷精气布散于全身。因此,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输布水谷精微(气血)。如《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又概括为“上焦如雾”。所谓“如雾”,是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

此外,《难经》认为上焦有受纳水谷的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

②中焦如沤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胆等内脏。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肝胆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并概括中焦的功能为“中焦如沤”。沤,是浸泡的意思。所谓“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难经》亦持此说,如三十一难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③下焦如渎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及大小肠。《难经·三十一难》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是说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二便。糟粕的排泄,一是从大肠排出大便,一是从膀胱排出小便。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就是说下焦有排泄二便的作用。 一是就肾与膀胱的功能而言,水液在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下,有用的水液(清者),固摄于体内,无用的水液(浊者),成为小便而排出体外。此清、浊,指有用水液与无用水液。概括为“下焦如渎”。所谓“如渎”,是形容下焦肾与膀胱排泄水液作用,犹如疏通沟渠,使水浊不断外流的状态。即是肾与膀胱的生成和排泄小便的作用。

二是就大小肠的功能而言,水谷通过小肠的化物、泌别与大肠的传导、变化,将精微物质(包括水液)吸收,糟粕形成大便而排出体外。此清、浊,是指精微与糟粕。

三是根据《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下焦使水谷“成糟粕”,“下于大肠”,“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以及《难经·三十一难》所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认为清与浊相对而言,清指小便,浊指大便,皆为糟粕。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三焦咳的方剂 2 治疗三焦咳的穴位 3 治疗三焦咳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三焦咳 1 拼音

sān jiāo ké

2 注解

三焦咳为病症名,指咳而腹满,纳食减少者[1]。将咳嗽从脏腑分类,三焦咳即为其中一种。出《黄帝内经素问·咳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治宜异功散、通理汤、木香顺气散、七气汤加黄连、枳实等[1]。

咳嗽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宋以前,咳、嗽同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多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医学三字经·咳嗽》:“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子肺也。”外感者,以祛邪宣肺为主;内伤者,以调理脏腑、气血为主。咳嗽从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风热嗽、热嗽、时行嗽、寒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等;从脏腑、气血分,有肺虚咳嗽、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劳嗽、气嗽、瘀血嗽等;从咳嗽的时间与特点分,有久咳、五更嗽、夜嗽、干咳嗽、呷嗽、哑嗽、顿嗽等[2]。

3

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

1,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

2,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

3,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扩展资料:

上焦、中焦、下焦、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统称六腑。

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其精微、津液由脾吸收,转输于肺,而布散全身,以供脏腑经络生命活动之需要。

其浊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而废液则经肾之气化而形成尿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

—三焦

—五脏六腑

—六腑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三焦痈的穴位 2 治疗三焦痈的方剂 3 治疗三焦痈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三焦痈 5 三焦痈相关药物 1 拼音

sān jiāo yōng

2 英文参考

dantian carbuncl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三焦痈为病名,即发于丹田穴部位的痈。《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丹田隐隐而痛者,三焦疽也。上肉微起者,三焦痈也。”病由湿热因遇寒凝滞结而成,除局部之外症外,身多寒热往来,二便秘涩等[1]。

治法参见小肠痈:

小肠痈的治法:脉迟紧者脓未成,宜牡丹皮汤下之;脉洪数者脓已成,宜薏苡仁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薏苡仁五两、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瓣仁四两)。气血虚者,可用八珍汤加减化裁[2]。

4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六腑之一·三焦 5 温病学的辨证纲领·三焦 6 耳穴名·三焦 61 标准定位 62 主治病症 63 方法 7 推拿部位名·三焦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三焦 1 拼音

sān jiāo

2 英文参考

triple warm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anjia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ānjiā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O17(穴)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riple energ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anjia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三焦:1六腑之一;2温病学作为辨证纲领;3耳穴名;4推拿部位名。

4 六腑之一·三焦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既是体腔的划分概念,也是作为六腑之一的功能概念[1]。三焦是脏腑外围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腑[2]。与心包相表里[3]。其功能是主持诸气,总司人体之气化,为元气和水谷运行的道路,疏通水道的作用[3]。三焦手少阳经脉,与手厥阴心包经互相络属[2]。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手厥阴心包经络三焦[3]。其背俞为三焦俞,募穴为石门,下合穴为委阳[3]。 《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从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以病理生理言,还包括部位较高的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从功能而言,《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布功能),“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传输功能),“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尿功能,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这些功能实际上就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纳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精微物质,输送营养,排泄废料。

三焦的“焦”字有“热”的含义,这种热来源于命门之火,是通过气化的作用来体现的。至于三焦的实体,至今未有定论(有日本学者认为三焦即淋巴管[4])。三焦手少阳经脉,与手厥阴心包经互相络属。

5 温病学的辨证纲领·三焦

三焦为温病学辨证纲领[2]。上焦:病初起而较轻;中焦:病盛而较重;下焦:病晚期而严重。[3]《温病条辨》:“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于上焦,终于下焦。”

6 耳穴名·三焦

三焦(sānjiāo CO17 triple energy sanjiao)为耳穴名[1][3]。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1]。

61 标准定位

耳穴·三焦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1]。

耳穴·三焦位于肺与内分泌穴之间[3]。

62 主治病症

耳穴·三焦主治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3]。

63 方法

一般用毫针、埋针、电针、压籽法、温灸法、刺血法等[3]。

7 推拿部位名·三焦

三焦为推拿部位名[2]。用于治疗心气冷痛等症[2]。有4个位置:

①位于总筋穴与天河水穴之间(《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2]。

②位于无名指中节的腹面(《小儿推拿广意》)[2]。

③位于中指中节的腹面(《幼科铁镜》)[2]。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三焦俞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三焦俞的定位 10 三焦俞的取法 11 三焦俞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三焦俞的功效与作用 13 三焦俞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三焦俞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三焦俞研究进展 181 治疗泌尿系统结石 182 治疗腰痛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三焦俞 1 拼音

sān jiāo shù

2 英文参考

SānjiāoshūBL22 [中国针灸学词典]

Sanjiaoshu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riple Warmer Shu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ānjiāo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2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2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三焦俞 汉语拼音 sanjiaoshu 罗马拼音 sanchiaoshu 美国英译名 Triple Burner Locus 各

号 中国 BL22 日本 22 法

国 莫兰特氏 V22 富耶氏 V22 德国 B22 英国 B22 美国 BI22

三焦俞为经穴名[1](Sānjiāoshù[2]BL22)。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三焦俞是三焦的背俞穴[1][2]。三焦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三焦之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三焦俞[1]。三焦俞主治中、下焦疾患:如呕吐,呃逆,饮食不化,胸腹胀满,肠鸣泄泻,黄疸水肿,食少身瘦,头痛目眩,腰脊强痛,妇人瘕聚,小便不利,尿血,消渴,遗尿,遗精,胃脘痛,腹胀,完谷不化,肠呜,胸胁痛,肠鸣,泄泻,痢疾,水肿,腰背疼痛,泄痢,鼓胀,黄疽,癃闭,现代又多用三焦俞治疗胃炎,肠炎,肾炎,腹水,尿潴留,神经衰弱,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腰肌劳损等。

4 三焦俞的别名

悬极俞、大仓窬(《医心方》)。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头痛,食不下,肠鸣腹胀,欲呕时泄,三焦俞主之。

6 特异性

三焦俞为三焦之背俞穴。

7 穴名解

三焦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三焦之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三焦俞[1]。

“三焦”为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下焦。《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载:“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三焦,指胸腹腔上中下三处之空松处。三焦,古作三瞧。《集韵》:“三瞧,无形之府,通作焦。”又肉之空松处为瞧。《淮南子·天文》:“是以月虚而鱼脑减,月死而羸昽膲。”故三焦有无形之说。《难经·第三十七难》谓:三焦为元气之别使,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原。《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以三焦为通调水道的决渎之官。故三焦俞是三焦之气转输、输注之所,升阳益气、决渎行水,内应全身之俞也。[3]

8 所属部位

腰部[4]

9 三焦俞的定位

标准定位:三焦俞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三焦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寸半”(《针灸资生经》)

三焦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三焦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三焦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三焦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三焦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三焦俞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悬枢(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三焦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1]。

俯卧位,两髂嵴高点相平处正中再向上3个棘突,旁开15寸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1个椎体,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三焦俞穴[7]。

11 三焦俞穴位解剖

三焦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有第一腰动、静脉后支。分布著第十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皮肤由第十十二胸神经和第一、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腰背筋膜为胸背筋膜的深层,在腰背部增厚,其纤维组织致密,呈腱膜性质。因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起始腱而增强。所以针经该膜时,有阻力感。在骶棘肌前与后面两层筋膜,在该肌外侧缘愈合,形成骶棘肌鞘。该外侧缘的鞘膜为腹肌起始的腱膜。筋膜上部介于第十二肋和第一腰椎横突之间特别增厚,则称腰肋韧带。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分支、第1和第2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腰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并有第一腰动、静脉后支通过[5]。

12 三焦俞的功效与作用

三焦俞有调三焦,利水湿的作用[1]。

三焦俞具有调理三焦,利水强腰的功效。

三焦俞位于第1腰椎旁,是三焦之气输注于背部之处,三焦乃水液代谢之通道,取之可治疗水液代谢失常而致的一切疾病[9]。

经脉循行于腰背部,三焦俞又位于腰部,故可治疗腰背痛[9]。

三焦俞内近于下焦,故以治疗肝肾疾患为主[9]。

三焦俞与人体上中下各部脂膜相应,而为之俞,有调理三焦,健脾利水之功。治胀满,膈塞不通,呕逆,饮食不化,肩背急,腰脊强,少腹坚硬,注泻下痢,目眩,头痛,妇人症聚。凡痛之有关脂膜者,俱应取此,以舒三焦郁滞之气也。[3]

13 三焦俞主治病证

三焦俞主治中、下焦疾患:如呕吐,呃逆,饮食不化,胸腹胀满,肠鸣泄泻,黄疸水肿,食少身瘦,头痛目眩,腰脊强痛,妇人瘕聚,小便不利,尿血,消渴,遗尿,遗精,胃脘痛,腹胀,完谷不化,肠呜,胸胁痛,肠鸣,泄泻,痢疾,水肿,腰背疼痛,泄痢,鼓胀,黄疽,癃闭,现代又多用三焦俞治疗胃炎,肠炎,肾炎,腹水,尿潴留,神经衰弱,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腰肌劳损等。

三焦俞主治中、下焦疾患:如呕吐,呃逆,饮食不化,胸腹胀满,肠鸣泄泻,黄疸水肿,食少身瘦,头痛目眩,腰脊强痛,妇人瘕聚,小便不利,尿血,消渴,遗尿,遗精等[1]。

三焦俞穴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呜、胸胁痛[8]。

三焦俞穴主治腹胀,肠鸣,泄泻,痢疾,水肿,小便不利;腰背疼痛[6]。

三焦俞主治腹胀,肠鸣,呕吐,泄痢,水肿,鼓胀,黄疽,遗尿,癃闭,腰脊强痛等[5]。

现代多用三焦俞治疗胃炎、肠炎、肾炎、腹水、尿潴留、神经衰弱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尿潴留,遗精;

3 其它:腹水,神经衰弱,腰肌劳损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5~1寸[8][6],局部有酸胀感[6],可向腰部及腹部放散[6]。

一般直刺或向椎体方向斜刺08~1寸[1]。

直刺1~15寸[5]。

注意:三焦俞深部近于肾脏,故不能深刺[6]。

14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三焦俞的配伍

三焦俞配身柱、命门,有温补肾阳,强壮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脊强痛,脊柱炎。

三焦俞配石门,为俞募配穴法,有利尿消肿的作用,主治水肿,小便不利。

三焦俞配大肠俞、气海、中极、足三里,治急慢性肾炎[6]。

三焦俞配肝俞、脾俞、阳陵泉,治黄疸、呕吐[6]。

三焦俞配脾俞、胃俞、中脘,治消化不良、耳鸣[6]。

16 特效

常用食指指腹点揉按压三焦俞,每次3~5分钟,可缓解腰痛,保护腰椎[7]。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痛、食不下、肠鸣腹胀、欲呕时泄,三焦俞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背拘急,腰脊强。

《针灸大成》:泄注下痢。

《备急千金要方》:脏腑积聚胀满……不能饮食,灸三焦俞随年壮。

《循经考穴编》:三焦俞,穴在第十三椎下,两旁相长脊各一寸五分……三焦热壅,气不升降,口苦唇裂,消渴。

18 三焦俞研究进展 181 治疗泌尿系统结石

针刺三焦俞配肾俞、京门、天枢、气海,对泌尿系统结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大部分有效,半数可排出结石[6]。

182 治疗腰痛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6 手少阳三焦经属络的脏腑 7 手少阳三焦经联络的器官 8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径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82 《脉书·十一脉》 83 《中医大辞典》 84 《中国针灸学词典》 8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9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91 本经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922 络穴 923 郄穴 924 五输穴 925 交会穴 926 八脉交会穴 93 本 94 标 10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病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102 《脉书·十一脉》 103 《中医大辞典》 104 《中国针灸学词典》 11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主治病证 111 主治对比 12 经文互参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手少阳三焦经 1 拼音

shǒu shào yáng sān jiāo jīng

2 英文参考

triplewarmer channel of hand shaoyang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aoyang Sanjiao Channel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haoyang Sanjiao Meridian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手少阳三焦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2]。代号SJ[2]。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相)火[1]。《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上直,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尺骨、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属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并与督脉相会于大椎,上行到项,沿耳后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3]。其另一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经气于瞳子髎穴与足少阳胆经相接[3]。

三焦经一侧有23穴。其中有13个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个穴在颈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原穴为阳池穴,络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内关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1]。

手少阳三焦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头面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小腹硬满、气胀,小便不利或遗尿,水肿,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痛,颊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本经腧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证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病证。例如头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颊肿、水肿、小便不利、遗尿以及肩臂外侧疼痛等证。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它的性质介于太阳阳明之间,与心包经相表里。

4 五行

火[1]

5 表里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为表里[1]。

6 手少阳三焦经属络的脏腑

属三焦,络心包[4]

7 手少阳三焦经联络的器官

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4]

8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径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三焦合入于委阳。

[本经穴] 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外关(络),支沟(经),会宗(郄),三阳络,四渎,天井(合),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

[交会穴] 瞳子髎,上关,颔厌,悬厘,肩井(足少阳);秉风,颧髎,听宫(手太阳),大椎(督)。

语译

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沿着手背(中渚、阳池),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向上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向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天髎,会秉风、肩井、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纵隔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颈旁,联系耳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直上出耳上方(角孙;会颔厌、悬厘、上关),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

耳后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和髎、耳门;会听会),经过上关前,交面颊,到外眼角(丝竹空;会瞳子髎),接足少阳胆经。

此外,三焦下合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

(2)足阳明胃经部分:从手少阳三焦经之肩后天髎穴交出足少阳胆经后,入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散布入任脉之膻中穴(气会穴),再散络心包,下膈内而循行之,此皆属三焦经。(1)手少阳三焦经部分:起自小指、次指外侧端处关冲穴,从关冲上第四、五指之间液门穴、中渚穴,循手腕表上行至阳池穴,出臂外两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等穴,上贯肘入清冷渊穴,从清冷渊循臂臑外,上肩循消泺、豸臑会、肩髎、天髎穴,从天髎穴交出足少阳胆经。

(3)手少阳三焦经部分:其支者,从任脉膻中穴上,偏外斜出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上颈项本经之天牖穴。从天牖循系耳后翳风穴,瘈脉穴、颅息穴,从颅息直上耳角之角孙穴,经丝竹空穴绕耳以屈下至眼眶骨旁之和髎穴及耳门穴。

(4)足少阳胆经部分:其本支之别支者,从耳后出走耳前,过足少阳胆经客主人穴(上关穴)之前,交面脸颊至目锐眦之外,以交于足少阳胆经。

循行路线:

起于无名指之端

循手表上

贯肘

入缺盆

布膻中络心包络

下膈属三焦

其支出耳上角

手少阳三焦经经别循行路径图

8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臂少阴脉: 出中指,循臂上骨下廉,奏耳。

[阴阳本] 耳脉: 起于手背,出臂外两骨之间,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

83 《中医大辞典》

手少阳三焦经自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起始,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行至腕部(阳池),向上行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着上臂后边,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从足少阳胆经后面,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在膻中(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膻中部位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至眼眶下部。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翳风)进入耳中。出行至耳前,经过客主人前边,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丝竹空、瞳子髎)。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2]

84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少阳三焦经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开始,向上出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两骨之间,向上通贯肘尖部的天井,沿上臂外侧上肩部,走至足少阳胆经之后,前行进入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两乳之间的部位),联络心包,通过横膈,绕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膻中分出,上出缺盆,经项旁,连系耳后,上行出于耳尖上方的角孙,再弯曲向下,经面颊到目下;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行耳前,经过颧弓上缘,交面颊,当外眼角丝竹空后交于足少阳胆经。[1]

8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尺骨、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属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并与督脉相会于大椎,上行到项,沿耳后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其另一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经气于瞳子髎穴与足少阳胆经相接。[3]

9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91 本经腧穴

三焦经一侧有23穴。其中有13个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个穴在颈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原穴为阳池穴,络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内关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1]。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总图

本经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开始,向上出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两骨之间,向上通贯肘尖部的天井,沿上臂外侧上肩部,走至足少阳胆经之后,前行进入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两乳之间的部位),联络心包,通过横膈,绕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膻中分出,上出缺盆,经项旁,连系耳后,上行出于耳尖上方的角孙,再弯曲向下,经面颊到目下;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行耳前,经过颧弓上缘,交面颊,当外眼角丝竹空后交于足少阳胆经[1]。

手少阳三焦经(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本经自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起始,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行至腕部(阳池),向上行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着上臂后边,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从足少阳胆经后面,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在膻中(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2]。它的分支,从膻中部位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至眼眶下部[2]。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翳风)进入耳中[2]。出行至耳前,经过客主人前边,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丝竹空、瞳子髎)[2]。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2]。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汗出,颊痛,耳后、肩、臑、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图33)[2]。

图33(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起自手无名指(第四指)外侧末端指甲旁之关冲穴(井穴),经第四、五指缝间之液门穴(疗穴),再上行一寸第四、五掌骨间之中渚穴(输穴),经手腕前表陷中之阳池穴(原穴),再沿腕后尺、桡骨间之外关(疗穴),腕背上尺、桡骨间三寸支沟穴(经穴),上行经会宗、三阳络、四渎等穴,行至肘尖(尺骨鹰嘴)后方凹陷中之天井穴(合穴),肘上骨罅中,井上一寸清冷渊穴,再上为消泺穴,再上为三角肌下方之臑会穴,行肘中即手臂外侧上行,至肩峰后下方臑上陷之肩髎穴(疗穴),再上肩胛骨上角处之天髎穴,行至下颔角后方,耳下一寸之天牖穴,经颈动脉后方耳后尖角陷之翳风穴(疗穴),上头颅耳后方之瘈脉穴,绕耳后上至颅息穴,至耳尖上方发际之角孙穴,并环行至耳前,开口时呈凹陷处之耳门穴(疗穴),从耳廓根上缘平行至颞浅动脉旁之和髎穴,前平行至眉尾之丝竹空穴(疗穴)。

手少阳三焦经经筋图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阳池

922 络穴

外关

923 郄穴

会宗

924 五输穴

井穴(金):关冲

荥穴(水):液门

输穴(木):中渚

经穴(火):支沟

合穴(土):天井

925 交会穴

交会穴表(●所属经 √交会经)

经名

穴名

手少阳三焦经

足阳明胃经

手太阳小肠经

任脉

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

阳维脉

中脘

秉风

颧髎

听宫

瞳子髎

上关

颔厌

悬厘

肩井

天髎

翳风

角孙

耳和髎

926 八脉交会穴

外关(通阳维脉)

93 本

部位: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5]

腧穴:中渚[5]

94 标

部位:目后上角、目外眦[5]

腧穴:丝竹空[5]

10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病

患手少阳三焦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部、耳、喉、胸胁、发热病,有下列病候:耳鸣、听觉减退、咽喉肿痛闭塞、头痛、自盗汗、眼外角痛、颊痛、耳后痛、肩臑痛、肘臂外缘痛、无名指不能运转。

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汗出,颊痛,耳后、肩、臑、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语译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耳聋,耳鸣,咽颊肿,喉咙痛。

本经穴主治“气”方面所发生病症:自汗出,眼睛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均可发生病痛,小指侧的次指(无名指)不好使用。

10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其病: 病产(生)聋,囗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少阳之脉。

[阴阳本]是动则病:耳聋,浑浑朜朜,嗌肿。

是耳脉主治其所产病:目外眦痛,颊痛,耳聋,为三病。

103 《中医大辞典》

手少阳三焦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汗出,颊痛,耳后、肩、臑、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2]

104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少阳三焦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头面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小腹硬满、气胀,小便不利或遗尿,水肿,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痛,颊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1]

11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主治病证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主治侧头、耳、胸胁、咽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6]。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证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病证。例如头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颊肿、水肿、小便不利、遗尿以及肩臂外侧疼痛等证。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它的性质介于太阳阳明之间,与心包经相表里。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7]

穴名

部位

主治

关冲

指端

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热病

液门

指间

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疟疾

中渚

手背

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热病

阳池

腕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疟疾、消渴

外关

前臂

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肋痛、热病、上肢痹痛

支沟

前臂

暴喑、胁肋痛、便秘、热病

会宗

前臂

耳聋、癫痫

三阳络

前臂

耳聋、暴喑、上肢痹痛

四渎

前臂

耳聋、齿痛、暴喑、上肢痹痛

天井

偏头痛、瘰疬、癫痫

手肘部: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

清冷渊

上臂

上肢痹痛、目黄

清泺

上臂

颈项强急

臑会

上臂

上肢痹痛

肩髎

肩臂挛痛不遂

天髎

肩背痛、颈项强急

肩臂部:局部疾患为主

天牖

头痛、耳聋、瘰疬、项强

翳风

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颊肿

瘈脉

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风

颅息

头痛、耳鸣、耳聋

角孙

颊肿、齿痛、目翳

耳门

耳前

耳聋、耳鸣、齿痛

耳和髎

耳前

头痛、耳鸣、牙关紧闭

丝竹空

眉梢

头痛,目疾

颈、侧头部:侧头、耳、目疾患

111 主治对比

本表据《针灸甲乙经》而列。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经腧穴主治以“耳聋”症最为多见,其次则是肩、肘、臂等处的外经病症。

本经穴主治耳聋,可以上溯“阴阳十一脉”的关于“耳脉”的命名。表明此脉与耳具有主治上的联系,其主治即以“目外眦痛、颊痛、耳聋”三病为主。

“颊痛”在腧穴主治中只有“颔痛”,这是指颞侧的头面痛,证属少阳头痛,不能只看成下颔痛,颔厌穴所在是“颔”的上界。

“目外(锐)眦痛”在腧穴主治中只称“目痛”,未加细分。“嗌肿”作为“嗌外肿”,其范围也有所扩大。经脉病证与腧穴主治两者是相符合的。

12 经文互参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按:此篇分析精、气、津、液、血、脉。)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按:此篇论五脏六腑胀证。)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治主病者。(按:此篇分手足六经厥或厥逆。)

人的五脏六腑都指哪些?三焦指什么?

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