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大多数文学成就很高的诗人在仕途上都不得志?
文学成就高但仕途不得志的典型代表应该就算苏轼苏大学士了。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美食等方面都非常有造诣,估计读过书的朋友大都能念出一两句苏轼的作品。但其人在官场上很不得志,一生被贬多次,历史上,类似苏轼这样的文人还有很多,像李白、杜甫、陶渊明等等。
那么,为什么文学成就高的人,仕途上都不得志呢?
首先,会写诗跟会做官是两码事。古代的文人,都集中在官场上,学而优则仕嘛。这导致在这个领域竞争力很强,会写诗文只能是晋身之资,能在官场上走多远,则更多地考察综合能力。所谓经世济民,在具体做实务时,诗文是没多大用的。古代的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都是集权的,既要懂经济还要通行政,会断案、能理财,尤其是地方官员,更是身兼多职,想干出成绩可不容易。到了京城,虽然很多都是务虚的工作,但京城的人际关系复杂,站队频繁,稍有不慎就会被党同伐异,想要一直顺利下去可不容易。苏轼就是这样,也不是没有得志过,但屡屡站队错误,也屡屡被贬。
其次,文人大都比较单纯和理想化。写诗的人比较浪漫,有无限的想象力,要不然也写不出那些伟大的诗文,但也因为这样,使得诗人们有那么一点骄傲和矜持,甚至自视甚高,瞧不起人。这种情况下,在都是人尖的朝堂和官场上,怎么能斗得过别人呢?权谋之斗,步步惊心,是真的考察一个人全方位的能力的。有些文人放不下面子,狠不下心,全靠书本知识跟人周旋,“人心险恶”这个词都是听说的,得志的能有几个?
再者,注意力的问题也很重要。伟大的诗人们,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或者纵情于山水,或者整日酗酒,为一个字推敲许久,花在琢磨人和事情上的经历就自然而然变少,这样一来,官场不得志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1、屈原
屈原屡遭流放,壮志未酬,魂尽汨罗。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不懂得拉帮结伙,阿谀奉承更不会左右逢源,察言观色,最后对楚怀王失望至极,最终选择一死明志,以示忠心。
其代表作《离骚》慷慨激昂的悲壮之美。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既有“存君兴国”之志,又有治国理乱之能。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胸怀“美政”理想,企图改善楚国的处境,振国兴邦。但却为黑暗势力所围困,从而引发出悲剧性的冲突。
2、李白
李白有着孤傲狂放,恃才傲物的性格。他才华横溢,却只是唐玄宗的待诏翰林,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所作之诗也仅供权贵娱乐。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雄伟大志却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他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
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长安门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
3、罗隐
在罗隐的诗歌专著《罗隐集》《甲已集》中,关于“落榜”“科场”不下几十首。他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但是考了十多次都没有考上。
在黄巢起义后,他为了躲避战乱隐居了。直到五十五岁的那年他才终于完成了当官的梦想。他恃才傲物,便用文章去讽刺现实,讽刺社会,写下了许多名篇。
4、李商隐
李商隐在《贾生》中写到:“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全诗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
5、苏轼
苏轼身世飘零,怀才不遇,一首《水龙吟》饱含对自己身世飘零,抑郁不得志之情。《水龙吟》中苏轼通过对杨花无人怜惜而凋落的凄惨景色以及美人梦遇爱郎的相思之情的描写,衬托出了自己当时那饱受官场打击而苦闷的心境。以及对亲人无比的思念之情。
可以说,写杨花和亲人就像写自己一般,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令人在为杨花坠落而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能真切的感受到作者那可比杨花的现状,并为之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与同情。
沁园春·读《武帝纪》
天下英雄,设若无孤,几帝几王。笑风云际会,每多鼠辈;河山掌握,自有龙骧。赤壁舟倾,维时不利,且让孙刘暂跳梁。如天佑,看雷鸣鼍鼓,电扫欃枪。
兴亡。几变沧桑。何处觅、当年旧战场。纵壮时犹记,捉刀横槊,老来不讳,卖履分香。折戟沉沙,曲终人散,铜雀台荒半夕阳。生平事,任村夫俗子,信口雌黄。
水龙吟·庚辰岁暮,与莼鲈、象皮品茗望湖楼。时患河鱼之疾。
望中浩渺烟波,扁舟荡入云深处。也应错认,米颠山水,潇湘归暮。白傅堤空,断桥风急,数峰清苦。正岸垂衰柳,湖心鸥聚,如商略、黄昏雨。
莫作江南哀赋。且休休、登楼怀古。东南形胜,而今唯见,天低吴楚。世事沧桑,英雄有泪,江山无主。但龙兴鼠窜,都成虚话,只流年度。
个人觉得燕垒生就是怀才不遇,人不得志的典型的古代“愤青”他的词有太多的这样的意思了,建议你看看
为什么古代大多数文学成就很高的诗人在仕途上都不得志?
本文2023-10-05 21:58: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