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性的中药有哪些,最好举100味中药·。谢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7收藏

寒性的中药有哪些,最好举100味中药·。谢谢!,第1张

药品名称

寒水石

大青叶

野葡萄藤

知母

山豆根

桑白皮

黄芩

蛇莓

泽泻

紫花地丁

代赭石

椿皮

山慈菇

栀子

桑叶

桑椹子

金果榄

四季青

水牛角

紫草

人中黄

人中白

青黛

青木香

车前子

金银花

地鳖虫

旱莲草

黄连

乌骨藤

天竺黄

海金沙

龟板

贯众

天葵子

夏枯草

槐花

浮海石

郁金

防已

地龙

珍珠母

黄柏

冬葵子

龙胆草

石决明

石膏

地骨皮

地肤子

生地

狗舌草

连翘

墓头回

苦参

木蝴蝶

葶苈子

川楝子

木槿花

昆布

佛甲草

大黄

穿心莲

牛子

射干

海蛤壳

海藻

蛤壳

白鲜皮

白茅根

马齿苋

了哥王

豨莶草

芦根

漏芦

龙葵

三叉苦

马尾连

筋骨草

瓜蒌

浙贝

海浮石

胖大海

肺形草

白头翁

鳖甲

瞿麦

马兰

茜草

蒲公英

虎杖

桔梗

红藤

通草

藤梨根

九头狮子草

络石藤

绞股蓝

六月雪

地榆

穿山甲

马鞭草

千里光

金钱草

天花粉

黄毛耳草

拳参

决明子

女贞子

甘草

鸡骨草

益母草

鸡矢藤

水红花子

积雪草

水龙

黄药子

黄草

连钱草

麦冬

桑枝

石韦

牡蛎

前胡

赤芍

大蓟

余甘子

木芙蓉花

荠菜

猪殃殃

土贝母

升麻

半枝莲

漆姑草

苦地胆

铁苋

川贝

垂盆草

扁蓄

七叶一枝花

白芍

冰片

南沙参

香茶菜

鱼腥草

侧柏叶

败酱草

蝉衣

白英

广金钱草

苎麻根

一点红

钻地风

北沙参

土牛膝

菊花

儿茶

土茯苓

八角莲

谷精草

钩藤

葛根

香茶菜

白花蛇舌草

白及

小蓟

凤尾草

独一味

蟛蜞菊

臭梧桐

枳壳

茵陈

丹参

丹皮

竹茹

石见穿

地耳草

玉竹

冬凌草

金荞麦

野菊花

十大功劳

鸭跖草

丁癸草

仙人掌

柴胡

水杨梅根

这属于中药四气的范围。

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观察,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以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例如: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药性的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凉与寒,温与热,仅是区别药性程度上的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有

微寒、大温的记载。所谓微寒,就相当于凉;大温,即相当于热。

寒和凉,温和热,虽然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在作用上则有它

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常适用于寒性病症。

除寒热温凉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平和,不论寒症热症,皆可配用。所以,按药性来说虽有五气,但一般则常称四气。

经常有朋友问我,患了荨麻疹怎么办?这个荨麻疹,又叫“风团”,有时候被风一吹,就会感觉浑身发痒,用手一挠,立刻皮肤上会出现很多红色的疙瘩,越挠越大,有的在瞬间会变得极大,甚至连成片,整个皮肤都发红凸起,很是骇人。然后,有的人若干时间后会自动退去,有的会反复出现,整天发痒,严重地影响工作和生活。

有的时候,这东西也不是风吹引起的,有的人吃了鱼虾,或者什么特殊的东西,也会出现荨麻疹。总之,这是一个比较普遍,也很烦人的疾病。

患了荨麻疹会有危险吗?

有的朋友会说,这个病就是痒,挺着不就可以了吗?这个会有什么大的危险吗?

其实还真有的,荨麻疹如果起在肢体上,一般没有大的问题,可是有个别情况,有那种巨大型的,起在咽喉部位,起在喉头,坏了,因为这里皮肤薄弱,是呼吸的必经之路,不断的刺激会导致水肿,会让局部瞬间突然肿大,严重堵塞呼吸通道,这种情况会出现危急的后果,如果治疗不及时,导致窒息,人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现生命危险,有时候急救来不及,周围有医务工作者的,甚至需要做喉头切开插管处理,让患者可以呼吸,这样保证生命的安全。虽然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是也需要大家了解。

荨麻疹该怎样调理呢?

西医会用抗过敏的药物治疗,中医则会将其分型,然后对症处理。

首先要分的是寒热, 有的荨麻疹是一见到热的就严重,越热越厉害,这可能多是热证,中医会用凉血解毒等方法调理。

还有一种,是遇到冷的就严重,比如冷水洗会严重,风稍微凉一点,一吹就严重,这多是寒证,我所见到的,寒证的多,热证的少,基本上这几年见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寒证,所以给大家聊聊寒证的荨麻疹。

这种荨麻疹的患者,往往正气不足,容易气虚,这是基本体质。如果从症状来看,往往是脉弱,舌质淡嫩,舌苔薄白。很容易累,稍微动作就气喘,面色往往是白的,不够红润,稍一运动就容易出汗,平时怕风怕冷,容易感冒,精力往往不够充沛,容易疲倦。

此时,如果遇到冷风,或者冷水,或者正在出汗的时候被冷风吹到,则容易出现荨麻疹,一挠,一身疙瘩,红红的一片,瘙痒不止。

那么该怎么调理呢?

我的经验是用 桂枝汤

要说起这个桂枝汤,来历可了不起,它是医圣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里面的第一个方子,被古代称为 “仲景群方之魁” ,这个方子的妙处,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只就着荨麻疹来谈谈它的用处。

这方子现在的份量大致是:

桂枝九克、白芍九克、炙甘草六克、生姜三片、大枣六枚(掰开)。

其实其中的药物只有三味,分别是桂枝、白芍、炙甘草,剩下的生姜和大枣是自己去市场买就可以了。

这个方子在《伤寒论》里面的份量是很大的,但是今天我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大,所以我给出的是《方剂学》教材里面的大致份量,生姜和大枣是我的经验用量。

那么,这个方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

它的功用是: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这个方子历代主要应用,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也就是明显的正气不足的人,患了风寒感冒的时候,这个方子是最恰当的。这种表虚证的症状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此时古书记载还会出现一个症状,叫“鼻鸣干呕”,这“干呕”好理解,可是这个“鼻鸣”是什么情况呢?原来,在我们患外感的时候,鼻腔里面会堵塞,有时又有浓鼻涕凝结在里面,此时呼吸,有时会气流堵塞,然后用力,又突然通开,此时会出现鼻鸣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此方会被张仲景选用放在《伤寒论》这部巨著的第一个方子的位置呢?这方子是怎么构成的呢?

原来,当风寒伤人肌表的时候,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这是正气尚足,对寒邪侵袭的正常反应,此时防线还算坚固,所以没有汗。

可是有的人,正气虚弱,外寒来袭后,正邪斗争,结果自己的防线出问题了,总是出汗,这个出汗是“桂枝汤证”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此时这种表虚之人,容易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这是腠理不固,卫气松弛,营阴无法内守,于是泄出腠理,成为汗液出来了。中医管这种情况,叫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

那么,荨麻疹的寒证,也是有着同样的机理的。往往是营卫不和,所谓“营”,中医叫营气,指的是循行于脉中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一些营养物质,《素问·痹论》云:“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而所谓的“卫”,顾名思义,指的是保卫身体的“卫气”,是一种防护的功能的描述,《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所以一般人多认为卫气主要分布于体表。但是,《素问·痹论》则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膛”,可见卫气也循行于身体内部,在各个脏腑之间,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其实,卫气和营气是不可分开的,营是营养物质,而卫气就是运送它的力量,卫气将营气运送往全身,在体表的,就是去防卫外邪入侵了,在体内的,就是为身体脏腑输送营养了,而仲景所描述的“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的意思,是卫气出了问题,推动输送营气的功能有问题了。

那么,为什么此时叫做“卫强营弱”呢?其实,“卫强营弱”的实质是营卫皆弱,看不到这一点,就没法真正懂得桂枝汤的道理,而“卫强营弱”只是相对的,“卫强”是外邪来袭,正气不足的人,卫气是不足的,是紊乱的,此时不足的卫气忙于在体表组织抵抗,被外邪所遏制,壅滞于局部,显得“卫强”,可是力量还是不够,所以无法正常运送营气,营气无法正常通行,成为没有押送官的粮草,所以会四散,所以会散出体外“汗出”,这种状况,在局部就显得“营弱”。

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张仲景的办法是,补足正气,所以他用桂枝汤, 桂枝汤的核心,是补足脾胃之气,增加脾胃之气向身体运送营卫之气的力量的。

很多人问,我们的营卫之气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你总是说,孩子总是感冒,是因为脾胃虚弱呢? 其实,我们身体的正气,都与脾胃有关,尤其是保护身体的营卫之气,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所以我们营卫之气的来源,都是中焦脾胃。

我们再来看看桂枝汤,桂枝汤的组成是桂枝、芍药、炙甘草,和生姜大枣。可是同样的药物组成,只是芍药增加一倍的药量,在加上饴糖,张仲景就管它叫小建中汤了,这个建中汤就是补脾胃建中焦的经典方子,而桂枝汤服用后要喝热粥,这个热粥和饴糖的区别,其实只是浓缩与否的问题,起作用是方向一致的。可见,桂枝汤的一个我们不大熟悉的作用,是补脾胃,建中焦。而与小建中汤的不同,是桂枝汤的芍药量少一点,也就是收敛之性少些,所以我一直认为桂枝汤是补足中焦,同时增强向身体运送营卫之气的功能的,也就是说它有增加输送管道的功能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里面谈桂枝:“辛温无毒。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补中益气”的作用,除了补中,它的作用还有通行气分的功能;而芍药则是:“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其中也有“益气”的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补益阴气,而除此之外,它更善于通行血分的通道。所以桂枝与芍药都有补正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行营卫之通道的功能。

当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补足正气之外,通行经络,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除了补足正气,一治卫强,通行卫气的运行,一治营弱,通行营气的运行,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助桂枝解肌,温卫气之通道。大枣甘平,熬药的时候要掰开,不用去核,熬好后益气补中,养营气之基础。更重要的是姜、枣相合,可以升发脾胃之气,是谓补中,这是营卫之气的来源。炙甘草则是典型的守中之药,坐镇中焦。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

其实,仲景将此方放在《伤寒论》的第一方的位置,我猜测他是想突出补足正气的重要性,这是治疗一切外感病的基础,所以这样安排,不知这样想,是否理解了医圣之心。

应该如何煎服桂枝汤呢?

而这个方子的服用方法,也是非常讲究的。 水煎好以后,首先是,“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就是喝完了药,要加喝一碗热粥下去, 这是要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服这碗粥,确实疗效要差很多,有时候根本就出不来汗,这是我的亲身体会。所以我在之前的博客里写过,甚至我们泡脚发汗,都要让肚子里有食物,不要空腹,因为营卫之气是从脾胃而来。

然后,要“温覆令一时许,”就是 披上衣服,让身体温暖, 这也是避风助汗之意,此时注意千万不要外出,让冷风吹到,如果那样,则前功尽弃了。

然后,等到“遍身漐漐(zhí),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和,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但是 流汗千万不可如水流漓,如果是大汗淋漓,则“病必不除”。

此时,大家会奇怪,这个桂枝汤证不是在出汗吗?为什么还用汗法来发汗呢?可是为什么又不能大汗淋漓呢?

我在之前的博文里面讲过来,此时,并不是为了发汗而发汗,此时微微汗出,只是经络通畅、气血运行顺利的一个标志而已,很多人认为外邪会随着汗排出体外,在这里不是的,如果是邪气随着汗出去,那么该是汗越多越好了,可是张仲景说不可大汗淋漓,显然不是这个道理,而是:桂枝汤是增加脾胃之气,通畅营卫运行的通道的,一旦营卫之气充足通畅,则会微微汗出,这是一个标志而已,中医以此来判断,是否方药到达有效剂量。

然后, 如果服用一次后,汗出,病好了,停后服,后面的药物就可以不喝了;如果不效,就接着再服,“乃服至二、三剂”。 所以总是有人问我,张仲景书中的原方,药量怎么那么大啊,现在我们的剂量是不是用小了啊?其实当时的药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很多时候,张仲景并没有让您都喝了,比如这个桂枝汤,量也比较大,但是您稍微喝了一小杯,如果已经微微汗出了,这就是到达标准量了,如果身体痊愈,后面的就可以不喝了。所以我说中医是以人体的反应为标准剂量的,这是更科学的方法,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耐受不同,如果都是一个死的标准“一片,二片”的,往往不能适应每个人。

需要注意的是,此药必须注意口渴与不渴,或喜冷性饮食与否。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现象,可以马上把药停止,或配合石膏一类的寒性药品,以免误犯阳盛之戒。如病情没有变化,可以继续服用,虽二三剂也可。同时,方子后面提出了禁忌,要忌食生冷、油腻、酒肉、五辛、臭恶等不易消化或带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桂枝汤这个方子,对寒性荨麻疹,效果极好。 前几天我的一位中学同学,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妻子患了这个病,很难受,于是我告诉他,服用桂枝汤,结果三副痊愈,昨天发微信告诉我了。这样的情况,我遇到很多,不给大家多讲例子了,因为在生活中随处可以遇到这种证型的荨麻疹,总之基本全是桂枝汤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现在正气不足的人很多,被风邪伤到,风寒郁于体表,导致营卫不和,所以用桂枝汤会效果很好。

对于体虚之人的感冒,只要有感冒后容易出汗的(这是最重要的诊断标准),我都会用桂枝汤,初起的基本就是单纯的只用桂枝汤,如果时间长了有其他问题,药物会有所增减,但是都是桂枝汤打底。对于这种证型的感冒,桂枝汤往往都是一剂见效,甚至有的是一剂痊愈,可以说,这是一个治疗体虚感冒非常有效的方子。

目录 1 拼音 2 乳疾灵颗粒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74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乳疾灵颗粒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32 标准编号 33 处方 34 制法 35 性状 36 检查 37 功能与主治 38 用法与用量 39 注意 310 规格 3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乳疾灵颗粒 1 拼音

rǔ jí líng kē lì

2 乳疾灵颗粒药典标准 21 品名

乳疾灵颗粒

Rujiling Keli

22 处方

柴胡、醋香附、青皮、赤芍、丹参、炒王不留行、鸡血藤、牡蛎、海藻、昆布、*羊藿、菟丝子

23 制法

以上十二味,炒王不留行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70~80℃),待冷至室温,加入等量的乙醇使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其余牡蛎等十一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煎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棕**或棕褐色的颗粒;味苦、微甜。

25 鉴别

(1)取本品5g,研细,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10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加适量氧化铝,拌匀,在水浴上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200目,1g,内径为1cm)上,用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2)取本品10g,研细,加甲醇4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素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先用甲酸蒸气熏10分钟,再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4: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10分钟,置紫外光灯( 360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6 检查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C)。

2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7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45)(27: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羊藿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羊藿苷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羊藿苷4μg)。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取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放置过夜,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袋含*羊藿以*羊藿苷(C33H40O15)计,不得少于11mg。

28 功能与主治

舒肝活血,祛痰软坚。用于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所致的乳癖,症见 肿块或结节、数目不等、大小不一、质软或中等硬、或经前疼痛;乳腺增生病见上述证候者。

29 用法与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210 注意

孕妇忌服。

211 规格

每袋装14g

212 贮藏

密封。

2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乳疾灵颗粒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Rujiling Keli

32 标准编号

WS3B272897

33 处方

牡蛎 500g 海藻 250g 昆布 250g 鸡血藤 250g *羊藿 250g 菟丝子 250g 王不留行(炒) 200g 丹参 200g 柴胡 150g 香附(醋炙) 150g 赤芍 150g 青皮 150g

34 制法

以上十二味,王不留行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 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0(70~80℃),待冷至室温,加等量的乙醇 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其余鸡血藤等十一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 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合并以上两种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8~140( 50~6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17份,糊精15份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35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颗粒;味苦、微甜。

36 检查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C)。

37 功能与主治

舒肝解郁,散结消肿。用于乳腺增生症,属肝郁郁结,痰瘀阻滞 证候者,症见乳腺肿块,胀满疼痛。

3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28g,一日2次。

39 注意

孕妇忌服。

310 规格

每袋装 14g

311 贮藏

密闭,防潮。

河北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乳疾灵颗粒 《妇科心法要诀》:[卷一调经门]妇科总括

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注妇人诸病,本与男子无异,故同其治也

《医宗金鉴》:[卷四调经门]妇科总括

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症,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注妇人诸病,本与男子无异,故同其治也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全参卷四十木部]蜀椒

毛,内而肠胃结滞,得此辛温,内外俱解矣。其瘕结乳疾者,以能入右肾命门,补元阳相火,则结自消,疗鬼疰

《本草择要纲目》:[寒性药品]地榆

主下焦血分。主治肠风下血。泻血下血。疗妇人乳疾七伤带下。治下部脓血水泻。白痢不可轻使。热血痢间

《十剂表》:[十剂表上]足阳明胃经

我认为每一种草的药性,虽然途经很多医学大家的编撰尝试,但是其源头,还是在百姓。我们都知道,在早期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寻找可食用的东西,于是有了稻谷、水果等等,草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比如,三国时期,黄痨病人食用一种叫做茵陈的绿油油的草时,病情竟然好了。于是,这种类似于偏方或者诀窍的方子,被人们口口相传,最终传到了华佗的耳朵里。为了摸清这种草的药性,他分别用根茎叶尝试,最终发现三月的茵陈嫩芽可以医治黄痨病,因此,慢慢流传下来。

每一种草药,都是类似的传承过程。起初,被人们无心尝试,发现了它的某些特性,口耳相传,最终由医者将他们实验,确认,随着朝代的更迭,人们对药性的把握越来越准确,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草药大全。

并且,医学发展永无止境,医学精神永远传承。虽然不要求现在的医者有神农氏尝百草的精神,但是也应该有足够的敬业,尽可能通过实验,减少最大的风险。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中医?首先俺很尊敬他,他是瑰宝,是智慧的结晶,是……总之,再华丽的辞藻用到他身上,一点都不过分。

当然,你别和俺提西医,这呀,那呀的,什么数据呀,什么分子结构呀。俺只告诉你一点,中医在为咱大华夏身体 健康 提供服务的时候,西方哪里没有什么西医,他们只有放血。

头痛了?没关系,来吧,放个血!感冒了?没问题,来吧,放个血!发烧了?很好,来吧,放个血!

估计说道这里,很多小伙伴会说:“你在逗我?难道他们就没有其他的手段了吗?”

哦!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他们确实有其他的方法,但要俺说,这些方法中放血还是比较靠谱的。至于其他,你觉得有必要试一试的话,俺不妨告诉你,可以祈祷,或者来个灌肠,要不整个截肢如何。

估计说完这些,很多小伙伴会表示震惊。

请不要震惊,这确实是他们一贯用的手法。

好吧!好吧!

俺们先来一段故事,瞧一瞧阿拉伯人是怎么看待西方人的医术。咱通过对比来感觉一下西医和中医的差异,顺道解决一下题主的问题

举例

说有一个士兵腿上起了脓疮,他去找一个懂医术的阿拉伯人去瞧。

那么对于咱稍微有点常识的人来说,这东西应该先把脓水挤出来,然后熬上草药,最后能来一副口服的草药那就再完美不过了。

事实上这位阿拉伯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结果一位西方所谓的医生看到了,他很严肃的告诉这位士兵。

“喂!伙计这事不能这么搞!这么下去你只能成为两腿的死尸!”

“哦!那该怎么办?”

“你可以尝试一下成为一条腿的活人!”

“把它锯掉?”

“没错!”

好吧!结果就是这位士兵的那条腿确实被锯了下来,但却成功的成为了一条腿的尸体。

这么说吧,最初的西医其实是以哲学的形式出现的,听着似乎就很不靠谱。

其实他们的整个体系来源于希腊,奠基人是一个叫做希波克拉底的人,他就认为这人体其实就是四种液体所组成的,血液,粘液,黄胆液和黑胆液,这就是著名的四体液学说。

而人体生病是因为心情影响了这四体液的存在,所以西方的医生讲究其实不是疾病,他讲究的是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听起来就怪怪的,所以西医最开始真的很不靠谱。

那么这事到了十七世纪的时候,这四体液学说才被人质疑,到了近代才发展成为咱现在看见的西医。以前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

当然西医的发展或多或少依然受到了,之前西医的影响,或多或少有那么点根深蒂固的感觉。

打这么比方吧,来理解一下西医和中医的区别

一截木头,咱要求他的样子应该是保持树木那种有着年轮有着树皮的样子,结果保存不恰当,这木头开始腐烂了,这就想要把他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西医是怎么做的呢?他是直接把这腐烂的地方挖掉。他回头就告诉你,这截木头已经恢复成原来的模样了。

那么中医呢?他先通过望闻问切把这木头调查好了。

确定他的生存环境应该是咋样的?然后确定这腐烂的环境是怎么造成的,接着就开始下方子。

这方子,其实相当于把这木头拿到了一个适合他存在,不适合腐烂继续发酵的环境,然后通过调理达到最终的目的。

这也就是咱常说的西医治标,而中医去根的意思。

铁砂掌听过吗?估计这功夫大家伙如雷贯耳啊!而且都知道练这玩意的人,拿俩手巴掌天天的插沙子,插到一定的火候,接着插铁砂,把这俩手巴掌练成俩铁巴掌。

说道这里,估计有很多的小伙伴认为,这铁砂掌大成的人,这俩手巴掌估计这大老茧,二老茧,三老茧整个就是长满老茧的手,是这个想法吧!

其实俺告诉你,过去真真练习铁砂掌的人,大成的时候,这手巴掌和那小姑娘的手差不离,葱段一样的水嫩。

你还别不信,毕竟你练铁砂掌的,拿着老茧一层套一层的手去,人家大老远一瞅就知道你是干嘛的,肉搏就算了,至少拎着一根铁棍来伺候你了。

那么这事是怎么做成的呢?很简单天天练习完之后,就用那草药来泡,结果就是这样了。

这事您也别不信,当年台湾著名老一辈的演员李立群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就提到过这事。

这就是中医的神妙之处,这都带美容效果。

所以中医讲究的是,让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题主的问题

那么说道这里,估计大家伙都好奇,这中医当中,咱老古人是如何发现药性的呢?

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尝,神农尝百草吗?这老故事都讲透了。

举个例子大家伙体会一下。

话说在三国时期,有一个很著名的医生,这人不用说大家伙都知道,这就是华佗。

有一次他给一个得了黄痨病的病人治病,咋说呢?这开头就没有方子,就治不了人家。

这不,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就发现这病人的黄痨病居然痊愈了。

这好事啊!华佗对于这事很好奇就问这人:“咋说事?”

这病人说他用一些野地里的蒿草来充饥,没成想就这么好了。

当这病人给华佗找到这蒿草之后,他发现这其实是茵陈蒿。

那么啥事都不能听一面之词,这华佗就用这茵陈蒿来试药,人家还分段,分成根茎叶来尝试,还分不同的时间,什么时候的最佳。

最终确定是三月份那嫩芽最好。

咋说呢?咱中药这东西相当的神奇,搁过去没有啥提纯的说法,全依靠各种药物的搭配,去激发这含有微弱成分的药物在身体得到全面的发挥。

您别说这个了,就连砒霜这要命的东西都能成为中药的一部分。

就这东西直接吃下去这就的挂了,咱用其他药物配合,将这身体调制一下,再压制一下这毒性,这就能够达到身体承受的量,来对症下药。

就这东西,不是个高手你都不敢用。

现在人生病,如果能找到一好中医,您这病一准就给你去了根,如果没找到,只能说是缘分没到。

毕竟想要学好中医,光各种的药材不知道你得记下多少。

当年,俺就得了鼻炎,啥药都用了就是不见好,遇到了一个老中医,就那大药丸子,比那药房里开出来的足足大了两圈,那草根子俺都能瞅见。

人家自己熬制的,让俺按时间的吃下去,你就别提了,吃的俺嘴巴里的天花板都起小疙瘩,都快变成吃草动物了。看见这大药丸子,把俺愁的呦!

结果却非常的美妙,俩个月的功夫就好了,就这鼻炎折磨俺好多年了,就这么好了,到现在都没有复发过。

所以中医真的很靠谱。

古人是如何知道一种东西的药性的?

方法有很多种,亲自尝食当然是第一种。

比如李时珍听说在北方有一种曼陀罗花,人吃了之后会手舞足蹈,严重的会麻醉,于是他亲自赶到北方找到了叶子就像茄子叶花就像牵牛花的曼陀罗花,遍问土人,得知“此花确实无毒,尽管食之会令人癫狂。”

李时珍亲自尝食,“乃验也”,记下来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的尝食笔记。

但是,中药材种类何其多也,据说有一千多种,有些药材更是毒物,浅尝立死,一个人怎么可能尝的尽呢?

当然有其他办法了,人民群众是老师。

据说有一次李时珍住在驿站,看到几个赶马车的车夫围着一个小锅,锅里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驿站吃饭是不用花钱的呀!干么要另起锅煮东西呢?又不是狗肉羊肉?煮的野草而已,李时珍上前讯问。

马夫们告诉他说:“我们这些赶车的人,侍候牛马,搬货上货,难免磕着碰着,损筋骨伤骨,一天结束之后,不磕不碰,也是骨疼筋乏不舒服的很,喝了这些野草煮的汤,可以很大程度的减轻痛苦。”

“这个方子你们听谁说的呢?”李时珍追问道。

“没有谁说,大家都这样做而已。”

“那这野草一样的花叫什么名字呢?”

“‘鼓子花’,也叫‘旋花’。”

李时珍也就老实不客气的在《本草纲目》上写到:“旋花有‘益气续筋’之功效。”

现代医学有一个名字叫做“临床应用”古人也用这个办法的,只是名字不叫“临床应用”罢了。

三国时期的华佗有一次给一位得“黄痨病”的患者看病,用了好几种办法皆是无用。

后来有人告诉他说有一种叫做“茵陈”的野草可以治疗“黄痨病”,也就去寻了不少给患者服用,因为是第一次用此药,还专门去寻找了更多的“黄痨病”病人,让他们都服用了“茵陈”,然而,没有什么疗效。

第二年开春后,“茵陈”长出了绿芽,煞是好看,华佗心生一念,就采集了很多茵陈的绿芽给患者服用,结果吃一个好一个,治好了很多黄痨病人。

为了摸清茵陈的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茵陈的根、叶、茎进行了分类实验,让病人们逐一服用,发现还真的是只有春天的嫩芽可以入药。

茵陈的另一个名字叫做青蒿,现在更有名气,屠吆吆的医学诺贝尔奖就是因为青蒿而来。

一个好的中医师,在辨证遣方时,巧妙的运用了中药的五色、五味,四性、升降浮沉、取象比类。使其药中病症,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1,五色中,青色入肝,**入脾,白色入肺,赤色入心,黑色入肾。

2,五味中酸入肝,甘入脾,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

3,中药的四性中分寒、热、温、凉、对热性病用寒凉药,对寒性病用温热药。不寒不热用平性药。一般苦多为寒性药,甘辛多为热性药。

4,中药的升、降、浮、沉、的作用。升浮的药都有向上、向外、升阳、发表、散寒的作用。沉降的药都有向下向内潜阳、降逆、清热、渗湿、泻下的作用。辛、甘、温、热、药主升浮。酸、咸、苦、寒的药主沉降。

5,取象比物,黑豆形肾,黑色入肾,形如肾,故䃼肾。核桃形如脑,故有健脑益智之说。古人有中空草木可治风,叶枝相对治见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久病不愈急郞中,邪入络者多用藤。

古人依照上述方法,在生活中不断尝试和 探索 ,到汉代出现了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多是人们在实践中尝出来的。历经数代,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问世,载药1892种,附方11092条。成为当今医药经典。

古人都用嘴亲身体会什么性什么味入什么脏腑。现在的人不懂了。没人知道了就失传了。

郭德纲说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曾经任过宫里的鹤顶红品鉴师,第一次完成任务就挂了。这是个笑话,但是古时候对药物的药性不了解,医生们真的要亲自试药的。

历史 上的神农氏被千古传颂,说的就是他亲自尝百草,选择除了可以吃的,不能吃的,还有可以治病的。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对很多药物的药性不知道,也是亲自品尝之后才记录下来的。大夫也不是傻子,有些药物一看就是有毒的,必然特别艳丽的、特别醒目红润的,这些都不能尝。

当然,并不是说大夫有经验就不会药性伤害。李时珍尝中药的时候,也曾经中过毒的,但是毒性都不大,也没有伤害性命,不过 历史 上确实有不少医生是在尝药时死掉的。云南边境就有一块墓碑,记录的是建国后一个医生因为药品短缺亲自去寻找草药,最后中毒而死的。

古人误食,偶然得知其药性

在原始 社会 ,人们还没有掌握种植技术,为了获取食物,男人们会成群结队的外出狩猎,女人们负责照顾幼崽和采集。

原始 社会 的食物非常的稀缺,尤其过冬的时候,大部分动物都冬眠了,人们狩猎不到食物,于是将目光移到植物上面。

饿很了的人,为了活命,看到树上的果实或者地上的植物,饥不择食,自然会吃到一些有毒的植物,也可能又吃了其他植物解了毒性。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慢慢的也就认识到了哪些植物对人体有害,吃了会引起什么症状,然后吃哪些植物可以缓解,解除毒性。

误食的次数多了,人们也就记住了它们的药性。

古代不像现代,有实验室,有各种先进的仪器,他们大部分都是从生活中无心食用得知一种东西的药性,然后,口耳相传,经过医者无数次的尝试和验证,最终形成我们现在草药大全。

曼陀罗就是人们误食然后被发现并用于治病的。传说在北方,有一人吃了曼陀罗,然后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痹。明朝时期李时珍知道后,以身试险,记下“”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像这种因为误食而发现某种东西的药性的故事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古人是通过吃和试得知有一种东西的药性的。

人们通过观察动物吃过某些东西后产生的反应,判断哪些东西的能吃?是否具有某些药性?

从我们现有的药典《朝野佥载》、《冷庐医话》、《名医别录》等,我们会发现,有些东西的药性,是通过观察动物得到的。

像车前草就是一个车夫发现马误食之后的反应发现其药性的。

还有*羊藿,也是通过观察公羊啃食后的反应发现其药性。

由此可见,有很多东西的药性都是人们通过看到一些动物误食或者自救而发现的。除了上面的两个例子,还有像醉鱼草和蛇衔草等。

综上所述,在各种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古人是通过用日常的实践和观察来知道某一件东西的药性的。概而言之,主要就是通过尝、看和试来得知某一种东西的药性的。

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这段文字告诉了你,古人真是用尝味道来辨药性的,辛热苦寒甘温,也证明了这种方法之原始和简单。

我现在模拟人类最初期面对大自然,如何从茫茫然开始认识可食之物,不可食之物和药物的。

一、人类之初如何认识瓜果蔬菜等可食之物的

1、最初的人类应该是在森林里寻找植物叶、支、果食用的。如果人够聪明,就会看到其他的食草类动物食什么当时无碍时,就去食什么。

当可食植物过多时,就食用更好吃的。

当可食植物不够时,也可能去试食所有动物未食过的植物。

久而久之,通过慢慢的一传十,十传整个部落,部落与部落相传,最后形成了公识的瓜果蔬菜。

2、当冬天来临之前,青壮年早已迁移到了热带地区(人少时,无人占的地方肯定是特别多),走不动的老弱病残不得不留下来,于是,就不得不啃树皮,吃地物,甚至于吃大小动物肉和人肉,更甚者吃土吃松石等等。

来年回来的人听到老弱病残的经验和教训,也就试着去吃了。

二、人类是如何逐步知道什么是毒药的

1、吃了立即就死的毒物,知道的比较容易。

如果一个或几个人正吃什么东西就死了,而有一个及以上懂事的人活着,他们会立即开始禁食这种东西。当看到死人及动物尸体的嘴边食物时,也会引起人们的禁食。

如果是这种东西,人们便通过人传人传准了。

也可能不是这个食物,而是食后慢性毒物,或者是人或动物本身自然死亡,那就有待于之后的慢慢的纠正了。

2、吃后隔时得病或死的,人们认准东西和统一认识就特别慢了。

比如一个人有病了或死了,有可能只禁最后的食物,也有可能禁今天以内的食物品种。本群人中会否定一些,因为其他人也食用了。还有一些将被禁食,有待于之后或其他人群的以身试毒。

3、太多的古人牺牲,才能逐渐确定真正的毒物。一是由于当时人们信息不灵,传播太慢。二是由于语言不通。三是部落之间的阻隔。也就是说,只有友好部落才互相交流的。

三、人类是怎么知道什么东西治什么病的

1、只知道强压法和舌舔法治红伤等病时期。也就是说尚不知道其他疾病时期。

这个时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万年,试观察一下猩猩、猿猴、猴类、狗、猫等有点灵性的动物,就会发现它们现在就这个水平。

2、治其他病的萌芽。我想象应该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特别重视,特别的爱。这个关系可能是父母与子女,也可能是夫妻(配偶),也可能是其他关系。

当这个人不能正常活动时,那个特爱者就会非常不安,千方百计解决这个问题,求神不行,又变着法找办法,也可能找附近的植物来偿试。

不同时期都有这样的人的,绝大多数都失败了,个别人似是而非的成功了。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他就会传给亲朋好友。

多少万年,这样的人就多了,传承了一些,又丢失了一些。其中就可能有个别有心人主要去收集这种方法,并且,遇到同样状况时去试着解决。

如果顺利成功,就确定了一个药。如果药好,却因为个体不行而失败了。就可能被这个人打倒。后来有可能又扶起来。

四、偏方和偏方的汇聚

1、在原始 社会 ,这些方法实际上是部落资产和经验。一方面部落一些有心人清楚和为部落保守着,部落之间的交流是有条件的。据说当年的部落除部落首领外,还有一个巫师,很可能就掌握在以他为首的一帮能人手里。他比别人掌握的多而已。

这个过程中应该是有新发展,也有失传的问题。失传应该是发生在部落失败之时。因为那时往往都是无留俘虏条件的,往往都是杀死男的,留女的。也就是说,基本上无奴隶之说。

2、进入奴隶制 社会 之后,也就有了以男人为主的家庭。这时开始个别家就有了这种偏方的传承。这时才应该称为偏方。

他们在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如果遇到发挥自己偏方的机会,会大赚一笔的。

3、偏方的汇聚发生在什么状况下呢?一是一些游方医生,自己掌握着一至几个偏方。在游动行医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与别人一对一交换偏方的问题。因为他是外地人,想交换的人不担心抢饭碗,还可获得一个偏方。

二是遇到家庭困难的,也可趁这个机会卖一大笔钱。而不影响自己在当地的经济利益。

于是,就拉开了游方医生与一般偏方持有者的距离。

实际上,这时才在中华大地出现了个别真正的有点医术的医生。

五、炎帝与李时珍

(一)、关于炎帝与遍尝百草

1、炎帝很可能是一个部落的名字。否则,一个人不可能又当首领,又打仗,又当医生,又尝百草。

2、很可能是一至几代炎帝很重视农耕及推广,很重视中医中药。

也很可能是组织了一帮医生共同研讨中医中药。

3、一个人不可能遍尝百草的。一是身份尊贵。二是危险太大。

只可能是对不少当时的不治之症,让医生大胆偿试其他可能的医术和中药。

如果用人尝,应该首先是奴隶,而且,应该是己无多大用处的奴隶和囚犯了。

确定无危险时,医生才可能自尝自检。

(二)、关于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李时珍是比炎帝迟三四千年的官方医生。

2、李时珍率领一个团队对过去的中医中药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清理整顿,收集汇集,研究发展。最后形成了《本草纲目》。

3、至从有了《本草纲目》,我国的中医才具有了 社会 性的培养和发展。

神农偿百草,古人立用植物治病史书记栽有三干年 历史 ,随着岁月进程不断扩大增加,至止明朝李世珍,编辑史录糸成书《本草纲目》传承至今。所以全世界有人类以是最完正,草药中医,被称为中华民族魁宝,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渗透淡黄子孙高上智慧,传承华夏人文明!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表热证 5 里热证 6 虚热证 7 实热证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热者寒之 1 拼音

rè zhě hán zhī

2 英文参考

expelling heat with cold herb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reating heat syndrome with cold natured drug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热者寒之为治则[1]。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指针对热性的病证应使用寒凉方药(或方穴)进行治疗的原则[2][3]。热证有表、里、虚、实的不同,因而治法上亦有所侧重[3]。表热证用辛凉解表,疏散风热;里热证,实者用清法通里攻下,虚者则用甘凉养阴透热或滋阴清热等法[1]。

4 表热证

表热证又称风热袭表证[2]。指感受风热阳邪所致的表证[4]。即风热侵袭肌表,以发热,微恶寒,汗出,口微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皮肤红肿灼痒等为常见症的证候[2]。《赤水玄珠·论表里热》:“有表而热者,谓之表热。”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口渴咽痛,咳嗽痰黄,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4]。治宜辛凉解表[4]。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4]。

5 里热证

里热证指邪热炽盛的里证[5]。即热邪内传,脏腑、气血积热,以身热汗多,口渴引饮,心烦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2]。多因病邪内传或脏腑积热所致[5]。症见身热汗多,渴欲引饮,心烦口苦,小溲短赤刺痛,舌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等[5]。《景岳全书》卷一:“热在里者,为瞀闷胀满,为烦渴喘结,或急叫吼,或躁扰狂越。”治宜清热泻火为主[5]。《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热邪入里,皆为里热,其在太阴则津液少,少阴则咽干口燥,厥阴则消渴,仲景所谓急下之,而用大柴胡、三承气者是也。”

6 虚热证

虚热证又称阴虚内热证[2]。指正气不足所出现的热证[6]。即阴液不足,虚热内生, 以低热或午后潮热、手足心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干不欲饮,便秘尿短,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2]。《此事难知·热有虚实外何以别》:“若骨痿、肉烁、筋缓、血枯、皮聚、毛落,五阴不足而为热病,是虚热。”多因气血阴液不足,或邪盛伤正所致[6]。症见心烦不眠,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大便秘结,舌红,脉细数等[6]。治宜养阴清热,或甘温除热[6]。可用当归六黄汤、黄连阿胶汤或补中益气汤等方[6]。虚热证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6]。

7 实热证

寒性的中药有哪些,最好举100味中药·。谢谢!

药品名称寒水石大青叶野葡萄藤知母山豆根桑白皮黄芩蛇莓泽泻紫花地丁代赭石椿皮山慈菇栀子桑叶桑椹子金果榄四季青水牛角紫草人中黄人中白青...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