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新年号令和 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个源于日本古籍的年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日本现新年号令和 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个源于日本古籍的年号,第1张

1日上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号为“令和”,出自日本诗歌集《万叶集》,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个源于日本古籍的年号。然而,《万叶集》与中国古典文化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日本新年号为“令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日在记者会上介绍称,“令和”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愿每位日本人,都能如度过寒冬、在春日中盛开的梅花一般,在对明天充满希望的同时,各自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安倍还说,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文化以及四季皆美的大自然代表着日本的国民性,要坚定不移的把这一国格移交给下一代。希望人民在美丽的心灵当中,孕育滋养出文化,正因怀有此番心愿,最终将年号选定为“令和”,象征着新时代的来临。自此“令和”成为645年日本启用首个年号“大化”以来,历史上的第248个年号,也是首个出自日本古籍的年号。

具体来说,“令和”出自《万叶集》第五卷《梅花之歌》32首的序文,“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佩后之香”。在“令和”之前的247个年号中,凡是得以辨明出处的年号均出自中国古籍。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收录诗歌4500余首,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诗经》。尽管被看作是日本古籍,《万叶集》仍然无法抹去源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公开资料显示,《万叶集》借鉴了中国诗歌的题材、形式以及表现方法,收编了部分汉诗。值得一提的是,《万叶集》成书时,日本尚未拥有自己的文字,全部诗歌采用汉字为注音符号记录而成。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日籍教授、原日本读卖新闻编辑委员加藤隆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万叶集》第五卷《梅花之歌》的原文部分,还是按照古代中文的写法记录下来。而且,《万叶集》收录了118首关于梅花的诗歌,看得出是受到了中国审美的影响。不过“和”代表“和风”,因此加藤隆则认为“令和”带有中日融合的含义。

日本现任明仁天皇将在4月30日“生前退位”,皇太子德仁将于5月1日即位新天皇,当日零时开始正式启用新年号“令和”。自此,始于1989年1月的“平成”时代,仅剩1个月便将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落成典礼,新时代国家文化殿堂是这样的。

一、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的、具有战略考量、具有代表性的精品项目。该项目这一工程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版本资源纳入收藏范围,其功能具有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种功能。

二、中国国家版本馆的组成

中国国家版本有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这些分散于全国各地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浑然一体,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时代表现,也应该是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支撑。

三、中央总馆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建筑面积达995万平方米,保藏区(含洞藏)面积达52万平方米。中国国家版图书中心总馆的入藏版本达一千六百万多万册,展出的展品包括十大类,种类上万件。

中国国家版本馆的主要职能是收集出版发行资源,三年来,对五百八十多家图书出版单位、1万多家报刊出版单位,从2020年起按照每种4份的新要求征集出版物版本,同时征集馆藏一份数字版样本。

总馆初步规划的展览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以及“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等专题展览。

同时,还设置了国家书房和文瀚厅两个精品陈列,“文瀚堂”是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地标,也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其陈列了大量的古籍文献,主要展出的是《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原始影印本、精选影印本和原始木刻本。

在我国新时代的奇书《山海经》中记录了很多奇人异兽,其中在《山海经·海外北经》有一种“一目人”,记载为:“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这种形象在《山海经》中并不算非常突出,但有趣的是,史学家们发现在古希腊的文献中同样记载过长着一只眼睛的怪人,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山海经》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志怪典籍,囊括了许多我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同时也记载了山川、风俗、物产、矿石等诸多内容。因此,现在很多学者认为这部书并不是在同一时代由同一个人完成。对于山海经从古到今的史学家都存在很大争议,有的人认为它是研究上古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有的人却认为此书纯属无稽之谈。

▲《山海经》书影

01

《历史》是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其中记载了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生活、宗教历史等诸多内容。希罗多德的生活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与《山海经》的成书时间非常接近。

在这东西方的两本经典古籍中,都记载了一种只有一只眼睛的人。除了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记载,在《山海经·海内北经》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在这里作者认为“一目人”的国家是鬼国。此外,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作者又认为“一目人”是少昊的后代,主要食用黄米,看起来依然还是人类。

▲《山海经》中的一目人

西汉时期由刘安编撰的《淮南子》中,沿用《山海经》中的分类,将一目国列入了海外三十六国,与羽民国、三首国、长臂国等国并列。这样看起来,其实一目国或者一目人真正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可以将之看作神话传说中的角色。

02

巧合的是,就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也记载了一种独目人,在希罗多德对中亚北部做描述时,曾经记载了三个民族,其中一个民族叫做阿里马斯普人,生活在阿尔泰山麓一带。而这个阿里马斯普人就如同《山海经》中一目国的人一样只有一只眼睛,而且是长在前额正中。他们骁勇善战,非常喜欢侵略,领土从阿尔泰山麓一直延续到大海。

▲希罗多德雕像

经过学者对这两种记载的考证,认为不管是希罗多德笔下的独目人,还是山海经中的一目人,其活动区域都是在阿尔泰山麓一带,他们是同一种人的可能性很大。由此看来,如果硬要说是巧合的话似乎过于牵强,但要得出独目人存在过的最终结论,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证明。

事实上,在不少地方也确实发现了独目人存在的证明。新疆清河三海子夏牧场,是在阿尔泰山脉分水岭处的一个谷地,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座祭祀遗址,这一遗址存在的时间大约在2800~2500年前,与典籍上记载的独目人活动时间很接近。这一发现证明了这一时期确实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存在,但是否是独目人尚不确定。

▲三道海子遗址群

03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许多绘制于上古时期的岩画被发现于宁夏贺兰山上,在这些岩画中有两幅巨大的独眼人岩画非常引人注目。这两个独眼人的眼睛位于脸庞正中间,头颅几乎是圆形,在他们的手中还绘制有与麦穗非常相似的作物,与《山海经》中的一目人记载非常吻合。

而在国外,考古专家们也在西伯利亚米努西斯克盆地区域发现了一批石人雕刻。与独木人不一样的是这些石人有三只眼睛,但是这第三只眼睛却被用各种图案装饰,远远看上去似乎只有一只眼睛。

▲独目人画像

除了上述资料,在欧亚大陆上还有不少关于独目人的绘画或者岩画陆续被发现,在综合研究这些考古得出的资料后,许多专家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独目人确实存在过。它或许是一个种族,或许是个别变异的存在,但是他们存在过的可能性很大。

结语

关于独目人存在的具体原因,目前大致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一目”并非是天生,而是故意打扮成这个样子,也许是一种画着一只眼睛的面罩,这种行为类似于一种模仿巫术,主要用于祭祀和表达太阳崇拜。第二种说法是,这些独目人其实是上古时期外星人在地球活动留下的痕迹。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这些人是由于基因变异而产生的“独眼症”的患者。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也许很快就会通过考古发现揭露,也许永远不得而知。

新时代博物志主要内容如下:

《博物志》中记有山川地理、飞禽走兽、人物传记、奇异的草木虫鱼以及奇特怪诞的神仙故事,包括神话、古史、博物等内容。其中关于“八月槎”的神话,充满了美妙的神思遐想。

说有人八月乘浮槎至天河见牛郎、织女,展示了天上的星宫景象。博物类中“蜀南多山,弥猴盗妇人”的故事亦写得完整生动有趣,称弥猴以长绳引盗大道上漂亮的女子作妻子,产子还送女家食养,颇通人性。

这是猿类故事的原型,后有唐传奇的《补江总白猿传》、《剪灯新话》和《申阳洞记》等承此衍传下来。卷十中“千日酒”的故事很有韵味,刘玄石饮千日酒醉死,埋葬三年后始醒,因有“玄石饮酒,一醉千日”的佳话。

《博物志》是一部志怪小说集,由西晋着名文学家张华创作。它分类记载了奇异事物、古代琐闻杂事以及神仙方术等。

《博物志》大都是从古籍中选取素材,内容涵盖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山川地理方面的知识,也有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说,还描述了奇花异草和飞禽走兽,甚至还有荒诞不经的神仙故事,此外还有不少古代神话材料。

一、导言 「 ”撒马尔罕”在乌兹别克语的意思是「 ”肥沃的土地”,古称现在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曾经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城市,向东迎接着中国及西域的使臣商旅,向西送走了强 斯帝国的教士富贾,向南迎来送往的又是印度的僧侣行者。 撒马尔罕 而这里的主人是举世闻名善于经商的粟特人,曾经他们把丝路重镇建设的美轮美奂,连曾经征战四方的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攻入这座城市时都不禁赞叹道:「 ”我所听说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撒马尔罕要比我想象中的更为壮观。” 二、兴起的撒马尔罕 如果说中亚大地上最古老的城市是哪个,那撒马尔罕是当之无愧的。这里人类活动的痕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万年到公元前1万年间,相当于史前文明的旧石器时代。直到公元8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时,撒马尔罕的土地曾经相继被巴克特利亚、花喇子模、索格狄亚那、安息等古国所统治。 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记载,公元前6世纪,波斯大军在国王居鲁士的率领下向东征伐,一路跨过伊朗高原东部,经过阿富汗北部,渡过阿姆河来到了索格狄亚那,建立了马拉干达,即今天的撒马尔罕。 而后,在公元前4世纪,随着马其顿帝国的逐渐强大,亚历山大也沿着波斯国王居鲁士的脚步东征,占领了北非、西亚、中亚、南亚的大片土地,帝国疆土急剧扩大。此时的波斯帝国却在大流士三世统治下内 败、危机四伏、积重难返了。在一系列的大胜之后,公元前329年,马其顿军翻过兴都库什山,铁骑踏入了阿姆河南岸的巴克特利亚平原,攻占巴克特拉和阿尔诺斯之后渡过阿姆河,直取已经是粟特帝国国际化都市的撒马尔罕。 马其顿方阵 康居国……蕃内九千一百四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万,胜兵十二万……至成帝时,康居遣子侍汉贡献,然自以绝远,独傲慢不肯与诸国相望。——《汉书·西域传》 公元前3世纪到公园前2世纪,撒马尔罕地区又在塞琉古王国、巴克特利亚王国、大月氏人的统治之下。当时正是中原的西汉王朝派遣张骞通使西域,以求联合大月氏,达到「 ”断匈奴右臂”的战略。 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大月氏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邻国,国小,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史记·大宛列传》 也就是说直到丝绸之路畅通之后,撒马尔罕作为必经之地,才迎来了大力迅速的发展,可见汉武大帝「 ”凿空西域”的决策是何等英明,为东西方的文化、艺术、经济交流打开了一条得天独厚的通道。 随着中原王朝的更迭,公元1世纪到公元2世纪,撒马尔罕地区又被崛起的贵霜帝国羁縻统治,这是一个崇信佛教的帝国,所以此时的撒马尔罕也是一片佛国。因为中亚的很多重要城市如布哈拉、费尔干纳等都在贵霜帝国的统治之下,所以,撒马尔罕的地位略有下降。但是却还是丝绸之路上繁荣的驿站。 二、走向繁荣 康国,善于商贾,诸夷交易,多凑其国……气候温,宜五谷,勤修园蔬,树木滋茂。出马、驼、骡、驴、封牛、黄金、饶沙、香、阿萨那香、瑟瑟、麖皮、氍、锦叠。多蒲陶酒、富家或致千石,连年不败。——《隋书·西域传》 寺内部装饰 由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出此时的撒马尔罕已经成为了繁荣异常的都市,各式各样的货物在这里频繁交易,商业氛围浓厚,而贵霜帝国已经被波斯萨珊王朝取代。在公元5世纪,嚈哒人也就是史学上所称的白匈奴人,撒马尔罕、布哈拉、费尔干纳等中亚城市尽在他们控制之下,在他们统治期间,各地上贡的贡金是其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而各地贸易的繁荣程度有直接影响着贡金的多少。白匈奴政权想出许多办法来鼓励丝路沿线的城镇加强国际贸易,以提高各地的繁荣程度,也就是这一时期,钱币开始在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城市流通。 名为强国,而西域诸国多归之。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小安国、那色波国、乌那曷国、穆国皆归附之。 ——《隋书·西域传》 可见白匈奴统治下的撒马尔罕不仅经济发展较快,成为了中亚地区数一数二的商贸重镇,在政治影响力方面也占据了相当的位置,逐步成为中亚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8世纪中期, 帝国的第二个王朝阿巴斯王朝崛起,大唐帝国也在东方屹立,并且控制着西域的大部分土地。阿拔斯王朝处于极盛时期,撒马尔罕也被纳入版图之内, 教开始代替佛教及其他宗教在这里蔓延,到9世纪时,又一个 政权萨珊王朝定都布哈拉,成为了撒马尔罕的主人。一座座华美的 寺和宗教学校在布哈拉、铁尔梅兹、撒马尔罕等城市拔地而起,成为了中亚版图上极负盛名的文化与科学中心。 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法显的《经行记》中对撒马尔罕都有记载,称之为「 ”飒秣建国”,居住于此的粟特人具有经商的天赋,「 ”大抵贪求,父子计利”,「 ”男子年二十,即远之旁国,来适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到”,就是这样的粟特人将撒马尔罕建造成了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河中第一大城,在面积和人口方面都超过了萨曼王朝的都城布哈拉。 成吉思汗西征 成吉思汗攻破撒马尔罕之后的情况是:城中常十万余户,国破以来,存者四之一。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大侠郭靖曾经用「 ”伞兵空降”的方式率领丐帮弟子和蒙古是兵帮助成吉思汗攻下了撒马尔罕,而这个计谋是黄蓉得到欧阳锋的启发想出来的。当然这只是虚构的小说,但是在真实的史料中,成吉思汗攻破撒马尔罕只用了一天时间。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兵临城下,花喇子模固若金汤的天堂之城中摩诃末却采用了愚蠢的御敌战略,没用用重兵防守撒马尔罕,而是将兵力分散在国中的各个城市,结果重镇不花剌(布哈拉)、撒马尔罕都没有逃过蒙古大军的践踏。 其国东西三千余里,地宽平,土壤膏腴。王所居城,广十余里,民居稠密。西南诸蕃之货皆聚于此,号为富饶。城东北有土屋,为拜天之所,规制精巧,柱皆青石,雕为花文。 ——《明史·西域传》 帖木儿大帝 一直到14世纪下半叶,撒马尔罕褪去往日残破的衣装,换上了新颜,而这都归功于一个叫阿木尔·帖木儿的伟大帝王,他所建立的帖木儿帝国地跨中西亚、南亚大部分地区,征战时从各地抢夺来的奇珍异宝都装点在撒马尔罕城的而每一个角落,撒马尔罕重新散发着光芒,升为了一座恢宏壮观、华美异常的明珠。 同时,一个包容的君主会成就一个包容的国度,也会塑造一个全新的文化政治环境。在帖木儿的孙子兀鲁伯统治期间,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精通天文、建筑、数学等学科的文化人,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外重视,注重学术和科学的发展,在撒马尔罕修建了乌鲁别克神学院和兀鲁伯天文台,使当时的撒马尔罕成为了整个中亚地区的文化中心。 16世纪乌兹别克昔班尼王朝将都城迁到了布哈拉,繁盛的撒马尔罕开始走向衰落。19世纪被俄国占领,1888年里海铁路修到了撒马尔罕,这里的经济又得到了发展,虽然在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30年间首都从撒马尔罕迁到了塔什干,但是撒马尔罕一直是中亚地区十分重要的城市之一。 三、撒马尔罕与中原 大使厅北墙壁画中的唐高宗猎豹场景 在中国的古籍中撒马尔罕常常以「 ”康国”或者「 ”康居国”出现,现在有些康姓人的祖先就是以前的撒马尔罕人,而在文化政治及经济方面的交流上也与这座中亚古城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掉的关系,造纸术也正是从这里传往中西亚及欧洲大陆。 在656年的粟特国王拂呼缦「 ”大使厅”壁画上描绘有来撒马尔罕的各国使节和卫士的形象,背面的墙壁上就有唐朝皇帝和皇后的形象。另外在西安博物院馆藏的史君墓和安伽墓中都有撒马尔罕粟特人留下的痕迹。 在撒马尔罕的周边考古还发现很多粟特文和汉文都有的双语「 ”开元通宝”古钱、塞琉古安条克一世时期的希腊货币、萨珊波斯银币等,更加说明这里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为世界文明的进程贡献了动力。 四、结语 一带一路论坛纪念邮票 一座城池跟一个人的一生一样,在繁盛和衰落中循环,虽然他饱经沧桑,但是却在世界的名城中依然灿若明珠。在2001年撒马尔罕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发力进行了保护修缮,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这座中亚古城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它将继续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和中心之城。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