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几个方面内涵
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从纵向探析主要指本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
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育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医医药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及亚洲西部地区,属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两河”即是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印度和中国分别发源于亚洲南部和亚洲东部。四大文明古国基本上都在距今7000年一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国家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
四大文明除了中华文明以外,其余三大文明古国全部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销声匿迹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巴比伦王国,早已经消失在沙漠中了。当初那个巴比伦发源地的国家,就是现在的伊拉克,但是它与巴比伦没有半点关系。曾经无比繁华的空中花园,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遗址。
现在的埃及金字塔足以见证当年埃及的文明,而古埃及除了留给后人几座谜一样的金字塔和解不开的文字之外,再也无任何曾经辉煌的文明迹象。
古印度曾经也是很文明发达,但是后来被白种的雅利安人所征服,古印度的代表“哈拉巴文化”经过异族的侵略和摧残之后,已经灭绝。今之印度也非古之印度。
中国几千年来,也和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不断遭受异族文明摧毁;但是中国屹立不倒,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没有间断过,这要归功于汉字了,这方面秦始皇是有贡献的,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不仅统一了货币,钱粮单位、还统一了文字,这让中华文明很好的传承下来了。
而且最不可思议的这些占领中原的古代外族,在占领一段时间后反而会被中华文化给同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份子而继续传场;这是因为,华夏文化的影响巨大,外族都被汉化,这是不同于其他三个古国,所以中华文化能延续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文化没有间断过,还有一个原因,中国不愿意侵略其他国家。在历史上,中国从来不远征,不远征也就不会遭到外国的侵略报复。像郑和下西洋也是和平的出访。
中国文化包容性也很强,一直都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比如说佛教,虽然来自古印度,但是已经被中国人所接受,尤其是《六祖坛经》的出现,佛教巳经变成中国佛教,而且成了中国文化一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末曾中断的国家,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生为中国人我自豪!
若我们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上古时代,在东亚这片广袤的大陆上,分布着各种形态的古文明。它们在同一块大陆上彼此交流,彼此融合,无论是辽河平原还是黄河长江流域,都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古文明。在当时的时代,这些古文明甚至比传承至今的华夏文明更古老,更发达,更繁荣,但为何在大约4000年前的时候,这些古文明消失了,而此时的华夏文明异军突起,传承至今,这是为什么?
第一部分:上古时代的东亚大陆分布着群星闪耀的各种古文明。
在东亚这片广袤的大陆上,在距今4到5千年前的时候,这里气候适宜,水土条件非常好,因此诞生了各种繁荣的古文明。各种古文明分布在东亚各流域旁,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
在东北辽河流域,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辽河地区,这里可能是拥有广袤的草原。在古代时期,这里属于草原民族的天下,在中国人的印象中,这里是荒蛮之地,殊不知4到5千年前的这里,气候适宜,是水草丰美的地方,在这里诞生了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似乎后来的小河沿文化是对红山文化的继承。红山文化是玉的文化,这里出土了很多精美的玉器,众所周知的玉猪龙就是这种文化的产物,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龙最早的原型是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我认为古代中国历代历朝对玉的推崇,最早源头或许得追溯到红山文化。
白玉猪龙
现在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中华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在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古文明。在黄河中游的龙山文化,这里的古代文明可以制造轻薄而坚硬的黑陶。除此之外,还有最为著名,位于黄土高原上山西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据考古学家研究,这里拥有过巨大的城市以及众多的人口,从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来看,似乎这一文明吸收了来自各地区的文化,形成了一种融合文化,古代发达的制造陶瓷技术得追溯到古老的黄河流域文明。
咱们再将目光转向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古文明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古代中国在经济重心未南移之前,南方是比较荒凉的,有大量的山越等少数民族,跟上古发达的古文明根本就沾不上边。但事实上,长江中下游的古文明不比黄河流域的古文明差,相反还更胜一筹。
在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可能会吓你一大跳。它位于太湖流域,总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古城中有一套不亚于历代王朝城市规划的系统,拥有着良好的水利系统,宫殿以及祭坛。或许良渚文化早已进入奴隶社会,在良渚古城中,市民住在类似城墙的环形区域之上,而贵族居住在人工堆积而成的土台之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则住在城外的村落中。显然,这已形成了鲜明的城乡分割,从良渚古城的发掘来看,城内有相当多的居民从事手工业,不管是玉器,漆器,还是陶器,象牙制品以及比较粗糙的丝绸制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这些东西的发展不能不说长江流域没有发达的古文明。
第二部分:上古中华古文明,从群星闪耀到月明星稀
很令人惊奇的是,距今在4000到3500年前之间,在整个东亚大陆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华大地上的许多古文明都消失了。在东北的小河沿文化,在距今3500年前走向了衰亡。在将目光投入到黄河流域,黄河上游曾经有过一个发达的齐家文化,这个文明以畜牧业最为发达,饲养着各种家畜,尤其是养猪业。不光畜牧业发达,而且在手工制造方面也不错,在制陶、纺织以及冶铜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成就,很可惜的是,在距今3700年前,齐家文化走向了衰落。
不光北方如此,南方也亦如此,前面提到的良渚文化在5300年前兴起,很奇怪的是,也是在距今4000多年前衰落。从长江下游一直延伸到上游,这些古文明一一衰落,在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以及在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均在距今约4000年前衰落。
上古中华文明正是从群星闪耀转向月明星稀,在其他古文明衰落的同时,神奇的是有一处古文明,不仅没有走向衰落,反而越来越繁荣,这个就是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文明,其代表便是著名的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兴盛大约在3750年前左右,从这个推断,这一时期大约是夏朝中晚期。它分布在黄河中游偏下地区,以河南西部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其实传承至今的中华文明,其源头要追溯到以二里头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这一地区的文明肯定或多或少地吸收了来自周边的古文化,在二里头遗址中,考古学家发掘了一座经过缜密规划布局的大型城市,还发现了大型绿松石龙形器,随葬品,甚至还有考古学家推断,这是夏朝的首都。至此,以二里头为代表的中原文明传承至今。
第三部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上古文明的衰落?
随着考古进一步的发现,在这些古文明衰落的时期,这些文明由定居生活慢慢走向了半定居或者游牧生活。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衰落之后,后来的文化抛弃了原来的养殖牲畜以及种粮,慢慢转向了渔猎生活,说明良渚文化正在倒退。
无独有偶,黄河中游的齐家文化也在衰落,前面介绍过的齐家文化的畜牧业很发达,尤其是养猪,养殖牲畜就代表有多余的粮食以及定居生活。反而后来出现的文化不怎么养猪,说明后者更容易迁移。不光光是这两个文化,在东亚大陆上,很多的文化都开始从定居转向游牧或半定居,这到底出现了什么?
依据现代文明的技术,可以确定的是在4000年前的时候,这一时期在东亚大陆上正在遭遇气候变化,或许是气候才是罪魁祸首。当考古学家研究古文化衰落时期的气候时,得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东北的辽河流域,一开始气候适宜,温暖湿润,这时候就出现人类活动加大的情况,气候变暖,使得当地的农业比较繁荣,其代表就是红山文化,但在4000年后的时期,气候突然变得寒冷,这里不适合农耕了,大量的部落离开了众多的农业聚集地,开始向游牧生活的转移,其代表就是夏家店文化。
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与辽河地区的文化恰好相反,原来的长江下游是比较干旱,有大量裸露的土地可供耕种,但在距今约4000年前走向了崩溃,这一时期,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增大,太湖的水域增大,各种植被面积增大,可供人类耕种土地下降,这才出现了文明的衰落。究其原因,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有关,如果它要是在偏北方的话,北方的降雨量会增多,南方的降雨量会减少,4000年前的时期是如此。而4000年之后的时期,却是另一种情况,副热带高压偏向了南方,结果恰好相反。
然而,在距今4000年前的时期,副热带高压开始偏向南方,于是东亚大陆气候彻底地发生了改变,东北、华北、黄河中下游的降雨量开始减少,反而长江流域在增多。然而,黄河流域就恰好在这两者之间,那处于这一地区的文明开始蓬勃发展,中原的二里头文化便是其一。从原来的洪水泛滥,到现在的风调雨顺,农业、手工业便开始发展,这种气候一直持续了1600年之久,以二里头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开始扩展,成长为现在的中华文明。
总结:
在上古时代,人类抵抗气候风险的能力很弱,当气候大变,便有很多文明在变迁中衰弱,而在其中的中原文化地区受到了不少的好处,在接下来的时日中,从一棵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东亚地区的古文明由群星闪耀到最终的月明星稀。回顾到当时的情境中,或许会有不少的惋惜。
参考资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几个方面内涵
本文2023-10-06 00:25: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