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1收藏

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第1张

  光绪死因分析

  光绪帝38岁时驾崩,确属短命皇帝之列,为什么呢?

  光绪34年10月21日(1908年11月14日)下午5时33分,龙驭上宝。10月20日仍由四位御医施焕、吕用宾、杜钟骏、周景涛先后诊疗,各书脉案,分处方药。其实,杜钟骏在10月17日已就病危“此病不出四日,必有危险”发出警示,并就此可否写入脉案,探询内务府,军机处各位大臣。从减除自己之责任。各位大臣明示我们都知道了,但不可写入脉案。与此同时,各位御医在脉案中也都先后强调治疗“在在棘手”、“于棘手之际”、“殊深棘手”。显然,各位御医对光绪之病危已欲放弃治疗,束手无策,免强处方用药了。至10月21日晨零时,急请太医院院使与仲元、御医全顺、忠勋等诊疗,已是“脉息如丝欲绝,肢冷、气陷、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关紧闭,势已将脱,谨勉拟生脉饮,以尽血忱”了。

  光绪帝满含悲愤,怨恨告别人世,立即引起朝野绘纭议论,加之慈禧也在22日死亡,中外震惊,社会普遍认为,年仅38岁的光绪,却死在74岁慈禧的前面,这就怀疑光绪之死,是处心积虑的谋害,怎么谋害?是谁谋害?的议论便绘纷出笼。

  例如:光绪帝的近臣、御史恽毓鼎,在其《崇陵(光绪地宫)传信录》中,徐珂的《清稗类钞》等,一致认为慈禧在自己病危期间,惟恐自己死后,光绪皇帝重新执政,推翻她的既定朝政,平反由她一手制造的冤案,便令人狠下毒手将光绪害死。又如: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所著《慈禧外传》,德龄所著《瀛台泣血记》等,则认为:清宫大太监李连英等,由于平日依仗主子慈禧皇太后的权势,经常中伤或愚弄光绪,他们在慈禧病危之际,十分惧怕一旦慈禧死亡,光绪重新执政,一定会一一清算他们经日的罪孽,便先下手将光绪毒死。更有颇富说服力的报道,这就是《逸经》杂志29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断言光绪是被害死的。这一报告所以更引人关注,因为写这篇文章的是一位曾给光绪看过病的御医亲眼所见的报道。这位御医名叫屈贵廷,他的文章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进宫为皇上看病时,发现光绪本来已逐渐好转的病情却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便死了。从而认为,光绪是被人暗中害死的。查光绪宣统两帝在位前后三四十年间为皇上、后妃等医疗病案,均未见有御医屈贵廷者,显然这一报道之可信性大成问题。而前述四人之记录也是推断猜想,并无真凭实据,所以光绪帝死于谋害、毒害之说,也就缺乏事实证据,或者基本上可以予以否定。值得肯定的事,是1980年清理崇陵时,发现光绪遗体完整,身长164米,并无刃器伤痕,通过化验颈椎、头发,未见有中毒现象。如此,即可肯定,光绪之死因并非有人谋害。

  那么,光绪年仅38岁死亡,究竟什么原因引起的?当然,回答为久病治而不效死亡的,虽然笼统,也不算有错。但人们若要深究,是什么病?那么多全国名医为其诊治十余年竟然最终未能治愈为什么?为什么究竟何原因致死?这就十分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符合真实情况的说明。一定要探索究竟,虽然有丰富脉案可供讨论,但这些脉案由于记录者在政治因素干涉下,不能真实书写,加之时代学术条件的限制难以诊查出疾病之实质。加之也难免预防性避重投轻、报喜不言忧的现象,这就为我们今天的讨论带来很大的困难,要做到确切几乎没有了可能。现仅一些可能分析如下,以供有趣想要了解光绪真实死因者作些参考。

  1光绪童年乃至长大都是处于孤独中既无母爱,也没有童年的欢乐,光绪近臣恽毓鼎认为:“缅怀先帝御宇不惟不久,幼而提携,长而禁制,终于损其天年。”指出:无母子之亲,无夫妇昆季之爱,无臣下待从宴游暇豫之乐。平世齐民之福,且有胜于一人之尊者。光绪童年体质素弱,生有若干慢性脾胃违和消化不良等病,成年前后又患极其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久治不效,19岁成婚又是“母后”慈禧以十分丑陋的侄女强迫为光绪皇后,藉以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光绪心爱的珍妃,却被慈禧派人推入井中致死。长大的光绪,深感一国之君应有所作为,于1898年4月22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戊戌变法,推行新政。执行不到百日,慈禧就于8月4日发动了“戊戌政变”,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光绪与珍妃也被分地囚禁。悲愤、怨恨的十年,日夜担惊受怕。囚禁生活,特别那些奴才太监的奚落白眼,令他受到精神上的严重摧残,不要说是一位体弱多病的光绪,即是健壮者,也难以遭受如此的折磨。

  2严重的疾病缠身,虽然经过数十位御医千方百计诊疗救治,也没有获得令人欣慰的效果,在十年囚禁生活中,疾病痛苦不断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情志影响疾病之治疗,疾病不愈加深情志之痛苦,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不断加速着身体、脏腑的日渐衰弱,逐步步入衰竭而不治。

  3究竟是什么病呢?检阅诸御医之诊疗记录,是很难作出比较确切的诊断的。如果病案记录真实、全面。仅靠症状诊断学知识,尚可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诊断,但是,光绪的病案记录还不俱备真实,全面性要求。因为,一有慈禧对光绪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干涉,甚至必须遵从慈禧的主旨,慈禧以知医道自诩,而且十分霸道,御医多不得不从;二有光绪自己也以知医自诩,对自己的疾病也多加干预,甚至严励问责御医,除非御医有不怕掉头而敢于申述原变者;三是御医们的态度,他们在慈禧政变囚禁光绪的情况下,虽然是囚禁者与被囚禁者,但他们对御医们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都有着生杀大权,在触及其伤痛时都是不可理论的。对御医们而言都要以奴才称谓自己的情况下。论治其病之原则:必须遵从慈禧,光绪谕示,甚至有的御医将医疗原则方法放在次要而一味顺从讨好相关者,至于御医们在会诊中大多存在随大流,避免独挑责任者,亦常有之。所以在疾病病因病机之诊断,脉理证候、辨证论治等论述,很难说是真实、全面的。因此,依据如此丰富的医案记录作出诊断,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我们讨论光绪究竟是什么病,因何而死时,这些资料无疑还是我们珍贵的参考。

  4御医们诊疗记录摘要

  光绪4-22年(1878-1896)年间,即8-26岁时,时有脾胃不和或时感风寒,或交替发作治多调理脾胃或清热化湿有验,但终未改变其虚弱的体质。

  1897年12月始,御医们之诊疗始作肝、肺、胃三经之病证,用清解化湿类治疗。

  1898年4月光绪实行变法,宣布明定国定诏,8月变法失败,慈禧发训政诏,复重帘听政,光绪被囚禁,完全失去自由与皇权。

  1898年5月7日,变法中之光绪由御医诊得:“系气虚阴亏,脾欠健运,不易化湿,肝旺郁热,肺金欠利,肾气不足,上焦易生浮火……腰腿时有疼痛,常有遗精之候。”在变法紧张之三个月间,上证未见完全治愈,其精神因素恐为诸证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

  1898年8月6日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光绪被囚禁于瀛台。由于光绪疾病日益严重,或诸御医被禁与光绪接触,直到9月3日,才有御医卢秉政、朱焜、陈秉钧、庄守和、李德昌、范绍相等诊光绪病,提出肝肾久亏,脾胃均弱,是由“心肾不交,肝气郁结,阴不潜阳,虚热上蒸于肺,中气不足”,认为:“此心不藏神,肾不藏精,肺不藏魄所致”。御医们之病因病机已在字里行间大胆指出了“肝气郁结”、“肝肾久亏”。但是,由于“肝郁”之诊断触及了慈禧的政治神经,自然难以通过,也就不会用其治法。

  9月4日请法国驻京使署医官多德福,为光绪诊疗,按其所记医案,光绪全身似无一处没有病痛者,其诊断为“腰败”、“腰火长症”(肾炎),提出治疗原则“阻精之妄遗,宜先设法治腰,然后止遗精益易也”。此显然与光绪对自己之病证认识相违。

  故此后御医们之诊疗在肝郁上逐渐淡化,参与会诊之御医也不断有所词。转而重视“本由禀赋素弱,心脾久虚,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灼其肺金,木燥风生使然”。此后除“肝肾不足”之“肝”也不在诊断上出现外,其他认知则在变换中继续作为医疗之依据,一年多的治疗显然难见疗效。

  1900年2月21日-7月1日从光绪医案资料看,御医诊疗记录十分稀少,不知是资料遗失不存,还是其病已有显著好转,或因列强入侵政局不稳,尚难作出判断。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直接危及北京,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挟光绪出逃西安,直到1901年9月签订《辛丑条约》慈禧回京,这期间光绪病情是医?是停?现无记录可循。光绪囚回北京,太医院已被侵占为俄驻华使馆,尚在的御医也没有了办公场所。显然在这些年月里,难以有规矩有秩序的由御医们为光绪医疗?

  直到1907年7月20日才又有了脉案可作分析研究的依据,在些半年间,主要由力钧、陈秉钧等诊疗,力钧虽时有以西医解剖、生理、论病,但诊疗尚未离中体,如认为“病在肝气不舒,胃气不健”,中西汇通之气息较浓。月余后,逐渐转为以陈秉钧等领衔诊疗,恢复中医传统诊疗体系。

  1907年8月19日至9月25日陈秉钧、曹元恒等继力钧等之诊疗2月余之后,诸症更感辣手,主要由于“温则防口疮遗泄,清则防脑响腹泻,补则中央不运,散则腠理更疏”。光绪也谕:“药力过热,平素气体本上盛下虚,若多服补剂,徒助上热,于下元之虚弱毫无裨益。嗣后用药总宜详细斟酌,勿使虚热上攻,仍须引火归元。”同时指责御医“方剂杂投,非但无效,而且他病丛生。”甚至指名斥责陈秉钧“素号名医,何得如此草率”。

  御医们自然遵旨以为诊疗之指针,但光绪之病不但不见好转,病情反而日渐加重。

  1908年3月始,又更换御医,或请各省举荐名医参加会诊治疗,此刻即由忠勋与曹元恒,或陈秉钧与曹元恒诊治,旧症不减,新症丛生,光绪情绪苦闷,厌药更趋严重向御医,提出“能否用外治法或〇(左火右腾去月)洗或贴膏药,酌一妥法备用”,故有东安门内大街万安堂药铺“百效膏”之用。此后光绪又强调:“当另拟便方或外治诸法,以免服药过多,毫无裨益”。由于光绪疾病日益加重,长期服药无效而产生的烦恼更加情绪激动,不断“指导”御医诊疗。因此,在御医的医案中,更多出现了“伏乞圣裁”之用语。

  陈秉钧诊疗虽遭光绪严责,但仍不断启用,直到9月2日。光绪之病可以说是百法用尽,终未能有好转之良策。从此,外地举荐之名医,更多来至皇宫,光绪之诊疗逐渐转由张彭年,施焕,以及屈永秋、关景贤,乃至吕用宾、周景涛等诊疗。虽经多次换医,但光绪在意识尚清时,不断斥责“其疾已日甚一日,方药总无寸效”,甚至于9月24日悲观指出:“难望见愈也”。此后已不再看到光绪对自己疾病诊疗谕示意见了。

  进入光绪在世的最后一个月,虽然日日有御医诊疗,甚至一日同时有四御医诊疗,各书脉案,这些几乎相同或类似的长篇累牍的诊疗记录,其参考价值已十分有限了。但能明显体察到御医们各怀心思,对预后责任之担当上均有所关注。例如:杜钟骏在10月18日脉案中强调:“病经日久,实实虚虚,在在棘手”,其《德宗请脉记》更记录他曾向内务府、军机处请示是否将光绪病不过四日之预见写入脉案;19日吕用宾也书明“棘手”之意,而杜钟骏进而强调“殊深棘手”;20日施焕在脉案中首先指出“且睑微启而白珠露,嘴有涎而唇角动”之危相;10月21日子刻,张仲元、全顺、忠勋诊得光绪“脉息如丝欲绝。肢冷,气陷。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关紧闭,势已将脱,谨勉拟生脉饮,以尽血忱。”

  21日酉时二刻三分,回事庆恒奉旨“皇上六脉已绝”,“龙驭上宝”。

  综览光绪之医案,实难作出何藏何府或何系统之疾病而最终造成不治而死亡的结论。但究竟因何而引起诸藏府功能之衰败而引致死亡,确也应该有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看法。对此,的确应该关注“心身疾病”,最终可以导致阴亡或阳亡而终的后果。现仅就此,作一些讨论,或能对光绪被囚10年终致死亡的病因获得一个比较可信的意见。可惜,诸御医们虽然注意到“情志因素”,但因政治干预,未能按情志诊治。其实,诊治情志病本是中医学之所长。例如:《黄帝内经》早就严肃指出:“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的严重后果,难道光绪不正是由此而造成之悲剧吗?

  情志为内因,首先伤肝,所谓肝郁,其次伤心,即为心身疾病,肝伤则脾胃失和,消化系各种证候日益明显,心气伤则心肾失调,精神生殖泌尿系统诸证日趋严重,肝脾心肾均显失衡证候,肺气亦难独健,终致“病经日久,实实虚虚,在在棘手”,五脏皆败,神仙难医。

  光绪之病,病在其皇帝已成年而力求改变大清国运之变法,成功在即兴致勃勃之时,慈禧等突然袭南昌,发动政变,不但杀死光绪变法所依之安臣,而且自己也被囚禁失去自由,悲愤、恼怒之情思无人可诉说,只能独自感受,如此郁闷一位健康之人也难能忍耐,况且像光绪从小虚弱之体,怎能适应如此严励的打击。这是光绪被囚禁之后发病的根本原因。

  1898年8月光绪变法失败,被慈禧发动政变而囚禁,直到1908年10月22日死于囚所,整整10年零两个多月,10年铁窗,使光绪完全失去与知心人谈吐的可能,御医诊疗也只能在慈禧所能允许的情况下施治。慈禧深知光绪疾病之根是情志肝郁,却偏偏不许御医以此立论,其恶毒如此。治不能对证,必然导致迁延不愈,从而正中慈禧之下怀,光绪终于因肝郁而逐渐波及五脏,致使脏腑相继受损,发病而衰败,乃至最后阴阳离决而死亡。

  光绪之疾病,按10年中御医们的诊疗记录,仍然可以明显察觉出内伤七情终致死亡的写照(西方称这种病为心理生理性疾病,日本人称之为心身疾病,中国西医曾延用神经官能症)。或可认为是一部典型的病史记录,尽管奉慈禧谕示,不敢明言“肝郁”之病因。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有以下这些:

1《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

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2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3《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

4《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5《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

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参考资料1:_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2:_金匮要略

参考资料3:_肘后备急方

参考资料4:_脉经

参考资料5:_针灸甲乙经

陈可冀 ▶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医大师。 1 清宫医案大揭秘! 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Emma检索到 自1980年起,陈可冀院士带领其团队,整理清宫中3万余件皇家医疗档案,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整理出了中医史诗般的巨著 ---《清宫医案》。书中整理总结除了不少不为人知的皇家健康秘密,以及珍贵的中医医疗知识。 长寿的乾隆皇帝 乾隆活到89岁,寿命很长。乾隆的医疗资料非常全面,他的进药簿也给后人提供了很多很珍贵的信息。总结研究发现,乾隆平时用调补的药材很多,并且经常运动。 从乾隆皇帝的临终医案可以发现,他在人生的最后一个月中身体并无大病。乾隆63年12月开始记录的医案中发现,88岁高龄的她,脉象安和,只是心气不足,身体发软,夜间少寐。因此当时的御医开出了一些进补气血的调理汤药,如参脉饮、灯芯竹叶汤、养阴育神汤、参莲饮等。 用现代医学分析,乾隆皇帝生命后期的主要保健目标是在养心,而养心重在补气。所以在乾隆皇帝临终前,御医将他的人参用量从1钱增加至6钱,希望能挽回他的性命。 在生前的最后两年,乾隆皇帝服用人参的总量达到了37两9钱,按照克为单位计算,合计1137克,也就是每日至少服用15克人参。 短命的光绪皇帝 光绪四岁被立位皇帝,皇帝在位33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 经过对历史和光绪帝原始医案的研究,发现由于光绪帝在位期间的政治斗争比较激烈,导致光绪思虑过多,从而导致他的身体状况较差。 不仅如此,光绪皇帝还有遗精的毛病。医案中记载到,有时宫中锣声响起,前列腺就会分泌液体。从中医来讲,肾为先天之本,光绪皇帝的肾虚问题,也从某种程度导致了他的死亡。 短命的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六岁被立位皇帝,皇帝在位13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崩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19岁。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同治帝是因为经常偷偷出宫光顾烟花柳巷,导致感染了花柳病,死于梅毒。还有传闻说同治皇帝的死,他的亲生母亲慈禧太后难辞其咎。 然而对于同治皇帝的病情和死因,在清代皇帝脉案档簿就有清晰地记载。其中在万岁爷进药底簿中详细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载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 其实专家研究过同治皇帝的脉案,从发病多死亡一共三十八天,所有的病历都很全,也请各科的医生研究过,从症状到发病的速度来讲,都不符合花柳病的特征。也就是说,同治皇帝的确死于天花。 同时,同治的老师翁同龢也有详细记录同治的生病症状,记录也与脉案相符,以此可以证明同治皇帝的脉案并非伪造。 长寿的慈禧太后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正三刻,清末最大的统治者慈禧皇太后,崩于 之仪鸾殿,时年七十四岁。 慈禧的临终脉案也非常详细地记录了慈禧太后在人生最后时光里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慈禧驾崩之日,当天共有脉案三则。 慈禧临终前脉案:张仲元,戴家瑜请得皇太后脉息,左部不匀、右部细数、气虚痰生、精神萎顿、舌短口干、胃不纳食、势甚危笃,勉拟益气生津之法调理。人参须五分、麦冬二钱、鲜石斛三钱、老米一两,水煎温服。 慈禧死前也没有大的疾病,而是自然衰老而死。 皇家医案大揭秘 皇家医案记录是非常完整的,身份贵重的人,比如皇帝、太后、甚至是受慈禧太后器重的太监,都会有非常详细的医案记录。从饮食、休息、到护理记录,都一应俱全。每个医案都会对应着完整的处方以及剂量。 不同的身份,医案的颜色也是不同的。 皇帝的医案记录是**的。 嫔妃的医案记录是红色的。 太监的医案记录则是白色的。 2 清宫治疗经验① 慈禧同款肠胃方 《清宫医案》中八大治疗经验中的第一条经验就是:崇尚实效 辨证论治。 大家看宫斗剧中,总以为在宫廷里给皇家看病的医生,不敢给皇上娘娘用狠药。而其实,中医是讲究治病八法的。 八大治疗经验第一条经验就是:崇尚实效,辨证论治,中病为准,并非滋补一途。西太后慈禧大关防郁滞未畅,酒军、元明粉照用不误。慈禧太后的腹泻一直非常严重,所以太医也给她用大黄、元明粉等通便的药。 也就是说,太医也不是像传说里的就只会用滋补之药。而是辨证论治,讲究治病出实效。 通便良药 Emma检索到 元明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也就是硫酸钠。 元明粉是通大便的,中医常说是理论叫做通腑。 五脏六腑中,大肠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腑。 由于清宫里面看病是很重视疗效也很重视实效的,一方面补益的药也用,宫里通下的药也用。 大黄也是所谓将军之官,是通便的中药。在慈禧太后的胃肠方中,太医常会用到这两味药材。 慈禧太后的肠胃情况不好,有时候便秘、有时候腹泻、有时候又腹泻与便秘交替。特别是在慈禧年老时,她的腹泻越发严重。御医后来多用益气理脾之法调理。 3 清宫治疗经验② 古方今用,巧用桂枝、泻心汤 清宫医疗的第二条特点是:法度谨严、广用经方。经方是指张仲景在汉唐时期用的方子。其实在清朝,非常讲究经方、古方、时方并用。 经方永不过时,桂枝汤类方、泻心汤类方、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多能补血寒温得宜。 但是我们今天用经方、研究经方要发展它,不能停留在过去。要用现代科学方法去继承、去创新、去研究、去发展经方,才能做到更好的古为今用。 桂枝汤 张仲景《伤寒论》里的桂枝汤,由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五味药组成。主要作用在于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滋阴合阳。 医案记载中表明,光绪皇帝也用过桂枝汤调和匀胃。由于光绪有遗精的病症,所以太医又加了牡蛎、蛤粉、芡实等治疗遗精病的药材,可算是古方今用、古方新用的典范。 4 清宫治疗经验③ 胃里爱积食?看看皇家吃什么! 清宫医疗的第三条治疗经验为:借重通腑 驱除积滞。简单来说,就是胃肠「 ”堵”了,容易「 ”积滞”,也就是积食,通过「 ”通腑”的办法,来改变这一现象。大肠中的和直肠中的一些代谢产物、或者发生了肠梗阻的现象,都可以通过通腑的方式去达到疾病治愈的目的。 山楂 艾玛检索到☝ 艾玛检索到,山楂又称山楂果、红果、山里红。 中国学者调查了15个省、市、自治区的山楂资源,发现了一些 稀有品种,包括抗寒(零下40°C)力强之「 ”大旺”、「 ”矮化山楂”以及「 ”阿尔泰山楂”等等。 我国古典著作如公元前5-10世纪的《尔雅释草篇》以及以后的《山海经》、《唐本草》、《本草纲目》、《隋息居饮食谱》、及近代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均有记述,民间对此十分熟识。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更有「 ”伦父馈山楂”的诗句,对山楂酸甜味已有品评。 现已经证实,山楂果及叶含黄酮类化合物比较多,适于冠心病人服用,也有降血脂作用。 但是山楂吃得过量,如果导致食量增大、增加体重就适得其反了。 山楂是帮助消化、消食导滞很好的药。溥仪皇帝是每天吃大山楂丸消食的。 大山楂丸的成分则是山楂、神曲、以及麦芽,炒焦了之后变成大山楂丸、也叫做「 ”焦三仙”。 而且南山楂和北山楂有所不同。北山楂直径 1~25cm,表面鲜红色至紫红色。南山楂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虽然长相有区别,但是在世纪城份上并无太大区别。 特别提示 山楂叶有降血脂的作用。 山楂可以增加食欲,所以如果贪多,容易血脂变高,并且长胖! 山楂还有可能诱导您的胃酸分泌过多,增加胃溃疡等风险。所以不建议胃溃疡病病人多吃山楂。 5 清宫治疗经验④ 揭秘市面上一药多用的好药! 清宫医疗的第四条特点:征用温病时方 承先启后。承先启后源自于《黄帝内经》的含温辨证。在清朝时,中医学进一步发展了温病学说。 中医其实有四部经典:《黄帝内经》 、《伤寒论》、《温病条辨》、和《金匮要略》。四部经典古籍中就有很多沿袭至今的方子,例如杏苏饮、达原饮、藿香正气散、桑菊饮、二香汤、及清咽消毒饮等。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从宋代流传至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了。藿香正气至今还是非常流行的药品。 它对于夏天的消化不良、夏天拉稀、预防中暑等都非常有效。在清朝的时候,很多宫门口都会放大缸,里面放藿香正气水,用来预防中暑。如果有人觉得暑热难受,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喝一点,缓解症状。 杏苏饮&桑菊饮 杏苏饮来自《医宗金鉴》卷,五十三篇。主要治疗小儿伤风、发热憎寒、头痛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以及不时咳嗽。 桑菊饮来自《温病条辨》 。主要治疗咳嗽、发低烧等状况。 这两个方子都对于温病,一些初期的、比较轻的咳嗽、发烧非常有效。 杏苏饮 杏苏饮 用料:杏仁(炒,去皮、尖)紫苏、前胡、桔梗、枳壳(麸炒)桑皮(炒)黄芩 甘草(生)麦冬(去心)浙贝母(去心)橘红 服用方法:引用生姜,水煎服。 功效:治小儿伤风,发热憎寒,头痛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不时咳嗽,脉浮缓者。 桑菊饮 桑菊饮 用料:桑叶(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连翘(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甘草(25克)芦根(6克)。 服用方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效: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咳。 适用人群:有良性结节的患者。 6 清宫治疗经验⑤ 养生、美容、减肥教你如何”喝茶「 ”养生! 清宫医疗的第五条经验为:废除金石丹药 侧重调补。清朝宫中善于运用代茶饮法,因病制宜:包括清热和胃代茶饮、回乳代茶饮、疏解代茶饮、养阴清热代茶饮及清暑益气代茶饮等等。 代茶饮vs中医汤药 代茶饮,也称药茶,据传药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朝。清朝太医院御医喜欢用代茶饮调理身体,治疗小病。 代茶饮小剂量是用于慢性病的防治、利于机体功能的调整、比较容易坚持长期服用。 很多人以为代茶饮是不同于汤药的,其实代茶饮也是汤药!只是代茶饮的剂量小,所以口感相对比较好,可以让人们像饮料一样饮用。 现在整理为册的代茶饮大约有200多种,很多都是小方子,也就是只有2-4味药,也有以下5-6味药的。非常方便大家「 ”对症下药”,像喝饮料一样坚持的喝适合自己的代茶饮。 清宫最流行的五种代茶饮 清宫医案中记载着大量的皇帝、太后、妃子平时爱用的代茶饮,其中五种最为流行、并且对现代人来说也较为实用。其中就有清热和胃代茶饮、回乳代茶饮、疏解代茶饮、养阴清热代茶饮、及清暑益气代茶饮。 历代皇帝最爱养生品---枸杞 清朝历代皇帝中,很多帝王都很重视枸杞。枸杞补肾、养阴、助阳,对于改善智能是很好的药材。 特别提示 枸杞多糖,科学研究证明有抗衰老的作用。 专家建议,虽然黑枸杞比红枸杞更贵,但是并不一定是「 ”贵的比便宜的好”。 在营养价值差不多的前提下,红枸杞的味道更佳。 编辑:陆小凤、巴塔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针灸电子书|中医针灸减肥马其江|中医脐疗的文献研究贾红玲 免费下载

s9aj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于2010年11月16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余听鸿被人誉为民国医仙。余听鸿,本名叫做余景和,1847年出生,1907年离世。他是孟河医派名家费兰泉的学生,医术非常高明,在当时有余仙人的美誉,他有一部书,叫做《诊余集》,后来改名叫做《余听鸿医案》。

余听鸿人物特点

余听鸿是晚清时期的医学家,早年在药店当学徒,攻读医书,后拜名医费兰泉门下为徒,后在常熟行医,因医术高明,远近闻名,同时写有医书著作传世。他早年至武进孟河天宝堂药店学徒,潜心研读《医宗金鉴》、《伤寒》、《神农本草》等医古籍,入名医费兰泉门下为徒,专攻中医内科。

光绪八年至常熟虞山镇开业行医,渐至远近闻名。光绪三十三年去世。主要作品他著有《伤寒论翼注》、《外症医案汇编》、《诊余集》、《余听鸿医案》等。

最近新闻上说经过检测光绪帝留下的头发,发现砷含量严重超标,因此证实光绪帝是被人用砒霜毒死的

下面是以前的几种说法,和最近的新闻报道做个对比

1908年11月14日。这正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如火如茶开展、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日子。这天晚上,38岁光绪皇帝突然在北京中南海瀛台去世。第二天下午,他的母后与政敌慈禧太后也病死在中南海仪鸾殿。这消息公布后,立即在全国引起种种的怀疑和猜测,因为这对母子自戊戌政变后一直处于对立的微妙状态中,现在两人几乎同进死去,又是光绪死后慈禧才死,于是,社会上对光绪之死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以徐珂《清稗类钞》为代表,认为慈禧在病危时,不愿在她死后让光绪再掌朝政,派亲信去窥探光绪动静,得知光绪“竟有喜色”,大怒说“我虽病,当不致先他死,他休痴想!”于是派人将光绪毒毙。中国古代宫廷斗争多有先例。

第二种说法,以德龄《瀛台注血记》为代表,认为是慈禧的太监亲信李莲英平日狗仗人势,常迫害光绪,害怕慈禧死后光绪上台危及自身,故瞒过慈禧,暗中毒死光绪。

第三种说法以康有为的公告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为代表,认为袁世凯在戊戌政变中出卖了光绪,当慈禧病危时,担心光绪重新上台,便以重金买通内监,借向光绪进药之机,暗中下毒,谋杀了光绪。

以上几种说法流传颇广,但是猜测之词。近年历史学家的在故宫博物院中找到大量的清宫医案,其中有光绪历年的病历与药方,据此分析,认为光绪帝死亡纯是因自身疾病加剧所致。光绪帝并非慈禧太后亲生儿子,而是醇亲王奕?之子,过继给主继大统。光绪自幼离开亲生父母,在慈禧的冷漠、威严与胁迫中长大,精神压抑,休弱多病,特别是在戊戌政变中经受慈禧无情打击,被长期幽禁,精神濒临崩溃,身体急剧衰弱,年纪轻轻就患上多种严重疾病,据现代医学分析其病史,他的肺、肝、心等都有病,还有长期遗精史。光绪勉力支撑数年,到1908年已病入膏肓,进入危急阶段。1908年11月10日,即光绪死前4日的医案上写着;“此病不出四日,必出危险!”11月12日御医们已感到束手无策。13日,光绪“目睑微白而珠露”,危在旦夕了。14日进入弥留状态,“脉息如丝欲绝”,到此日夜,光绪终于死亡。据这些资料分析,光绪帝的直接死因,乃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合并急性感染而造成,属于正常死亡。

根据清宫医案的分析,光绪正常病死似乎已成定论。但有一历史学家提出:清宫病历医案就全然可靠么?阴险、残忍而又狡诈的专制统治者在激烈的争夺权力的斗争中,是什么事都不得出来的,他们难道不能伪造或篡改病历医案么?!于是,人们又开始思索与探讨了。我们从光绪帝之死中认识到:由于封建专制政治特有的神秘性与封锁制度,以及层出不穷的阴谋,缺乏起码的公开性与透明度,因使得中国国史上的政权更替经常出现各种令人难解的历史之谜,仅以清朝为例,就有顺治、康熙、雍正、慈安太后、同治以及光绪诸帝、后的死因之谜,成为历史疑案,在今天还引起人们的探讨与争论。

光绪皇帝死于砒霜中毒,但下毒之人还是未解之谜。

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等13位专家联合撰写的《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称,根据相关研究,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光绪帝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其胃腹部衣物上的砷是其含毒尸体腐败后直接侵蚀遗留所致,而其衣领部位及头发上的大量砷,则由其腐败尸体溢流侵蚀所致。

中央电视台主任编辑钟里满以光绪帝临终前参与诊治的医生亲笔回忆录及搜集到的军机大臣的日记等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了光绪帝属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而亡这一结论。

2008年11月14日是光绪帝去世一百周年,“光绪死因”在此时得以确证,别具历史意义。但关于毒死光绪的凶手,还尚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

  光绪死因分析  光绪帝38岁时驾崩,确属短命皇帝之列,为什么呢?  光绪34年10月21日(1908年11月14日)下午5时33分,龙驭上宝。10...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