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古代名医资料啊?急需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4收藏

谁知道古代名医资料啊?急需啊!,第1张

古代名中医非常的多,所以保留和流传下来的名医资料也是非常非常多的,像张仲景、扁鹊、李时珍等非常知名中医资料,还有些非常经典但不太有名的中医古籍那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古中医资料多出自图中右下角处,可以说各古名医书籍都有,且不下于十多万本的中医古籍资料

古名医书籍目录:

《中医治验经验合辑(42册)》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7册)》

《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中国医学大成-曹炳章(50册)》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6册)》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33册)》

《中国名医验方汇编(9册)》

《中国《古今医案类编(15册)》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张氏医通(1-4卷)》

《增广《医方口诀集(上中下卷)》

《增补万病回春(8卷)》

《增补古方药品考(1-5卷)》

《远西医方名物考(45卷)》

《医余(上中下卷)》

《医学至要抄(上下卷)》

《医书六种(12卷)》

《医林蒙求(上中下三卷)》

《医经溯洄集和语钞(1-10卷)》

《医经六书(全3册)》

《医经解惑论(上中下卷)》

《医家医案汇总(99册)》

《医籍考(1-80卷)》

《医方启蒙(一二卷)》

《医方类聚(全11册)》

《医方考绳愆(1-7卷)》

《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全10册)》(高清版)》

《医方纪原(上中下卷)》

《医方集解(1-6卷)》

《医方大成论和语抄(8卷)》

《医方大成论钞(1-5卷)》

《医范提纲(3卷)》

《医断(2卷本)》

《医道二千年眼目编(1-13卷)》

《医便(3卷)》

《一本堂行余医言(1-22卷)》

《疡科秘录(10卷)》

《眼科锦囊(6卷)》

《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全8册)》

《薛氏四十二种(1-29卷)》

《续易简方论后集(1-5卷)》

《续易简方论(1-4卷)》

《续眼科锦囊(上下卷)》

《小青囊(10卷)》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70册)》

《现代临床医学进展丛书

《西医方选(2卷)》

《五方医话合集(5册)》

《瘟疫方论(上下卷)》

《温病学专著(6册)》

《外科新书(2卷)》

《外科精义(2卷)》

《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40卷)》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20册)》

《泰西《外科全功(3卷)》

《泰西热病论(6卷)》

《上池秘录(5卷)》

《删补众方规矩(1-4卷)》

《删补药方(4卷)》

《痧胀玉衡书(1-5卷)》

《三部六病医学流派丛书(全5册)》

《日用食鉴(上中下卷)》

《青囊琐探(上下卷)》

《七新药(上中下卷)》

《普救类方(10卷 )

《朋百氏药论(一二卷)》

《女科筌蹄(2卷)》

《内科秘录(14卷)》

《内科视频59个859G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全30册)》

《名中医医案医论(15册)》

《名医遗珍系列丛书(4册)》

《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5册)》

《名家方选(一二三卷)》

《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21册)》

《秘传大人小儿卫生论(2卷)》

《霉疠新书(2卷)》

《霉疮约言(一二卷)》

《麻疹辑要方(2卷)》

《疗治茶谈(10卷)》

《经验医疗手引草(1-7卷)》

《经方名师 经方临床运用(2册)》

《近代《中医珍本集(12册)》

《解体发蒙(5卷)》

《脚气钩要(一二卷)》

《蕉窗方意解(2卷)》

《家方秘笈仙鼎方(上中下卷)》

《济生三方(上中下卷)》

《集验良方(1-6卷)》

《急救选方(2卷)》

《活幼心法附说(上下卷)》

《活人心法(2卷)》

《黄钟录(上下卷)》

《华氏日用新方(上中下卷)》

《护痘锦囊(上下卷)》

《湖湘名医典籍精华(8册)》

《胡希恕电子书全集(39册)》

《红杏秘录(上下卷)

《和兰医事问答(2卷)》

《和兰医话(上下卷)》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合辑(7册)》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丛书(全12册)》

《广惠济急方(上中下卷)》

《观聚方要补(2卷)》

《古书医言(1-4卷)》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30册)》

《古今名医类案(1-12卷)》

《古方翼(1-5卷)》

《古方条理(上下卷)》

《古方便览(2卷)》

《跟《中医大师学临床系列丛书(7册)》

《葛氏方(上中下卷)》

《格致余论谚解(1-7卷)》

《格致余论疏钞(8卷)》

《妇人良方(8卷)》

《方舆輗(17卷)》

《方技杂志(3卷)》

《多疾汇笺(上中下卷)》

《顿医抄(1-21卷)》

《断毒论(上下卷)》

《痘学真传(4卷)》

《痘科键私衡(6卷)》

《痘科键删正补注(1-6卷)》

《东垣十书(1-20卷)》

《订正东医宝鉴(25卷)》

《第五版《中医院校教材(26册)》

《当代中医世家经验辑要(10册)》

《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13册)》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8册)》

《当代名医典型医案集(8册)》

《达生图说(3卷)》

《达生录(1-2卷)》

《丛桂亭医事小言(1—7卷)》

《疮症备考方(1-3卷)》

《赤水玄珠(1-51卷)》

《巢氏诸病源候论(1-10卷)》

《常见病中西医最新诊疗丛书(25册)》

《产育全书(5卷)》

《产论翼(一二卷)》

《产科指南(一二卷)》

《产科新论(3卷)》

《产科探颔图诀(2卷)》

《产科发蒙(4卷)》

《产宝(上下卷)》

《病因精义(8卷)》

《病因精义(10卷)》

《病名汇解(1-7卷)》

《病家须知(又名病家意得草)》(1-8卷)》

《病家须知(4卷)》

《辨证录(1-14卷)》

《辨医断(上下卷)》

《辨惑论(一二卷)》

《碥石集(十五位名《中《医经验传薪)》(8册)》

《本草《医方合编(1-6卷)》

《备急八药新论(1-3卷)》

《贝原先生《养生论》(1-5卷)》

《保婴须知(上下卷)》

《保婴全书(1-20卷)》

《保赤全书(上下卷)》

中医祖传秘方根治精神病

中医祖传秘方根治精神病,一直以来医术分为中医和西医,中医往往有很多的祖传药方,能够很好的治疗各种的奇难杂症,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中医祖传秘方根治精神病的相关信息吧,一起来看看。

中医祖传秘方根治精神病1

忧郁型精神病(即慢性精神病),患者往往面色苍白,并呈粉灰色,身体虚弱,往往无事也会独自行走,自言自语,夜不能寐,昼夜不分。这种病程在5年以内者,日服8克,早、晚各4克,60~90天方能治愈。患病在5年以上者,服用此药,用法用量相同,百日见效。

需要说明的是,世界上任何事物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服用本祖传医治精神病的药,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治愈率可达95%以上;医治忧郁型精神病患者,治愈率只能达到70%左右。面对那些长久住精神病医院治疗的'人,中西医药用多了,人体内产生抗药性,病情改善慢,治疗效果不太佳。但住精神病医院长期治疗无效者,也不是一概不能医治,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服用这副祖传的调治精神镇静推疯丸能够康复的。用这副药治疗精神病患者,复发率低,只占治愈者的3%~5%。如果再复发用此药,即可根除。精神病患者治愈后,不会有明显的智力下降。

配方及用法: 马蹄莲花1克,乌头红花根(又名乌豆)10克,乔木叶青(摘青叶面)30克,动物骨15克,动物甲壳10克,谷灵15克,子香15克,麝香05克。将药烤干,碾磨成粉,加少些水,捏制成丸,裹上蜡皮,每日2次,每次2丸,能迅速平稳精神,使神经系统恢复正常。

功能: 主要抑制神经系统血液循环,抑制神经不再产生高压离变。如果血压高者,亦可逐渐降压,促进神经分离细胞恢复正常健康状态,降低脑压,通筋活络。24~48小时见效,减轻或解除患者症状。

注意: 半年内精神病患者,早、晚各1次,每次2克,15~40日治愈。5年以内精神病患者,早、晚各1次,每次4克,60~90日治愈。5年以上精神病患者,百日见效。(允佐)

中医祖传秘方根治精神病2

一、祖传秘方简介:

中医秘传绝方,《醒脑倒痰开窍散》根治“精神病”,从明朝至今,世世代代用此秘方,治愈了无数例“精神病”患者。祖传秘方,历史悠久,配方严谨、炮炙独特、效力超强迅猛,在同类“倒痰药”中以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占优势。

1、治疗原理:

中医祖传秘方《醒脑倒痰开窍散》治疗“精神病”,原理是——采用“搬山移石”结合“釜底抽薪法”疗法;“服药后直入病灶,以催吐的方法,直接从口中提取病根” 以“祛除胸中顽痰、醒脑开窍”为“主”,然后,分类型用中药调理为“辅”,达到,除痰解郁、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根除疾病的目的,使经络畅通,周身血脉正常运行,阴阳平衡,心、脑气街相通,不用任何药物控制,则能够达到正常睡眠,让大脑神经细胞得到充足的濡养,症状消失,一切恢复正常;结合心理辅导,彻底达到根除疾病目地。

2、治疗特点:

用药少、疗效高、治速快,不用长期服药,无毒副作用。愈后终身不易复发,并且能够参加正常的工作学均治愈率高达80%以上,远远超出世界领先水平。

3、适应范围:

使用“倒痰疗法”,无论症状多么复杂,病情有多么严重,只要因郁闷生气、惊吓、挫折、精神刺激、思想压力、用脑过度、情绪不佳导致的神经症、精神病、痴呆症、癫痫、哮喘、精神失常者都可使用。

4、注意事项:

年老体弱、孕妇;病程过长者不宜适用。

心病为病证名。指心脏的各种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心为火脏,主血脉,又主神明,开窍于舌。心病多由病邪内侵,或痰迷心窍、水饮凌心,或气滞血瘀,或心气心血不足所致。《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难经·十六难》:“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畹,有是者心也。”《脉经》卷六:“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诸病源候论·心病候》:“心气不足,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是为心气之虚也。”《太平圣惠方·心脏论》:“夫心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盛则血脉虚少,而多恐畏,情绪不乐,心腹暴痛,时唾清涎,心膈胀满,好忘多惊,梦寐飞飏,精神离散,其脉浮而虚者,是其候也。”又:“夫心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盛则卫气不行,荣气不通,遂令热毒稽留,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疼,喜笑,恐悸,手心热,满汗出,衄血,其脉洪实相搏者,是其候也。”《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本病:诸热瞀瘛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心主血,血即精也。心气原自有余,特精伤而失血,心便不足,故血甚则神明湛湛,血衰则志气昏蒙。凡火之有余,皆由血之不足,而血之不足又能使火益就衰也,然则心病之有余不足,讵得与运气司天之火*、火郁,徒属乎火者同视哉,亦惟握精以固其气,养阴以凝其神,以调剂其有余不足,使归于和而已。……以心为血脉之主,故其实其虚皆不见本脏而在血脉,其在血脉,必先于在经络者病之也。若胸腹腰胁时皆心与心

详见百科词条:心病 [ 最后修订于2015/12/3 10:13:08 共91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祖国医学虽无精神病病名,但在《内经》中早就有关于对精神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的描述。随着各家学说的产生以及临床总结,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特别是对精神疾病之身心辨证论治的独特理论体系,不愧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为此,对身心医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精神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神志病的范畴。用“癫”、“狂”命名,是因其“正性癫倒,狂不识人”,也即现代医学“躁狂型”与“忧郁型”都是由精神刺激而引起的,以致失去理智的控制,不能进行正确地思维、语言错乱、精神失常、癔病、躁狂、登高而歌、弃衣奔走等临床表现。

祖国医学认为,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得神者昌,逆神者亡”,神即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也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精气、血与津液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这就是说,人的气血、津液、思维活动的循环规律,源于自身的调节,而自身调节功能长期失调,则会导致精神的异常。 精神病的病因病机,历来医家说法不一,但总的看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1.六*侵袭 六*即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气候的自然发生的现象,一般并不致病,称为六气。只有在气候失常的情况下,才可致病故又称六*。六*当中与精神疾病有关的主要是风暑火三种。《素问》有:“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和“诸燥狂热皆属于火”的理论。但无论是“风、暑”,还是“燥火”总在人体的虚弱时,才可乘虚而人致病。但“火热过亢”目前仍被视为病因病机的重要方面。

2.七情内伤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精神活动的正常表现,但如果超过了正常限度或受到突然及长久的刺激,而又缺乏心理应激能力和处理技巧,就会导致生理及脏腑功能失调、经络功能紊乱而发生精神疾病。此外,还有痰迷心窍、气血凝滞、阴阳失和、遗传、近亲结婚、脑外伤、脑器质性疾病、中毒等。为加深对精神病的认识和理解,就必须了解其病因病机,便于更有效地运用中医中药脑安清辨证理论解除精神病患者的痛苦,使之更早的康复。 中医药的治疗关键有三:其一是以疏通气机为根本大法。气行则血流通畅,脏腑功能运行正常,病证能得以解除。其二是潜阳、安神法的密切配合运用。亢越清窍内的邪浊得以降逆,清静之气得以上升,阴阳交合则安卧如常。其三是注重脏腑经络的络属、毗邻、传变关系的治疗。例如:脾胃功能失调则会出现痰迷心窍、心血不足、气血失调等证。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人体所需的营养(气、血、津液)是依靠胃受纳腐熟水谷以及脾的运化功能,来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对气、血、津液的疏布,从而滋养全身。故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失健运胃失降和,则气血生化无源,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湿、痰、饮等病理产物,且“脾胃虚寒证”生也。以“脾胃虚寒”为“癫、狂、郁”证的辨证论治之核心,是我院治疗精神疾患,同其它医家以“镇静安神”辨证论治的根本不同之处。具体法则如下:

辛开苦降:辛开苦降法是利用本草的性、味特性来调整病证的气机病变。辛味本草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苦味本草具有降泄、通下的功效。辛浮药多具辛、甘味以及温热之性,沉降药多具苦、酸、涩味以及寒凉之性。辛味属阳,苦味属阴。辛苦药味的组合,共同完成气机疏通、宣发及排泄、降浊的全过程,共同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保证气体在人体内的良性循环。辛开苦降 本草的组成临床分为二种情况,其一是某些本草本身就具有辛苦两味,有调理气机的作用;其二是由辛、苦两种不同味的本草组成方剂来调理气机。此法广泛适应于精神疾患中的实证各种类型。

疏肝理气:疏肝理气是横向调理气机的一种方法。本草选择多为人肝、胆、脾、胃经的 本草组成。主要用于肝胆脾胃及其它脏腑的气滞郁结之证。临床适应证为胸胁、乳房、少腹、睾丸胀痛、痛经、月经紊乱等证,亦适应巅顶及两侧头痛。疏肝理气与辛开苦降法合用,更能斡旋气机,全方位治疗。

平肝潜阳:平肝潜阳法是通过本草使过亢阳气复归其位,使浮越风火潜降涤泻,籍以调整大脑功能紊乱的方法。它包括重镇安神滋阴潜阳本草,主要适用肾阴不足,肾阳亢脑;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肾水亏耗,君火独焚;肝经风火直冲犯脑;大脑本身阳气逆乱之症。临床主要表现见头晕头痛,心烦不寐,惊恐善怒,面肌颤动,肢体震颤,抽搐痉劂,举止失常或猝然倒地等。

养脑安神:养脑安神法等是用安神本草伍用部分补血养血药治疗脑神不安、心神不宁之证。临床主要表现见虚烦不寐,神志恍惚,头晕头痛,耳鸣如蝉,多梦易惊,健忘怔忡以及惊风、癫痫证等。传统医学所说的养心安神 本草实际上主要是养脑安神,其次才是养心安神。

理气活血:理气活血法是用来治疗情志病变导致的气血郁证。临床应根据气滞、血郁的多寡来决定理气和活血药的配伍。临床主要表现见头部、胸胁、腹部或全身筋骨疼痛等证,亦可适用闭经、痛经以及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精神神志疾病。其中疼痛的性质为刺痛,部位较为固定。

理气导滞:理气导滞法是适用情志变化导致的食滞证。本法是用部分理气药合消食导滞 本草的。主要适用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纳呆不思饮食,大便糟粕不化,舌苔浊腻,脉濡滑等证。理气导滞的同时可佐以健脾助运的本草,这样消食导滞才能彻底。

利水消肿:利水消肿法是利水消肿本草治疗气滞水停之证。临床应适当伍用部分理气 本草,气行则水行。主要表现有颜面或全身浮肿,尿量不多,胸胁或脘腹胀满,纳食减退,经期脬肿等证。在用利水消肿本草的同时,亦应加健运脾胃本草行气利水、健脾行水合方,才可使水肿消退完全。

行气化湿:行气化湿法是适用于气滞湿凝证。对于郁证来说,湿邪的形成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前者多以六*为害,后者多由情志改变而生成。外湿临床表现见全身困重,胸脘胀闷,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濡等证;内湿证为肢体乏力,困倦疲惫,脘闷饱胀,胸胁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等症。化湿 本草多是辛温之品,本身就具有行气的作用。具体本草要根据湿邪原因给予疏风行气、解表化湿法或芳香化湿、行气泄浊法。

芳香开窍:芳香开窍法是用辛香走窜之性的本草,用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治疗气机阻塞或痰浊闭塞清窍所致神昏、惊痫、中风等疾病出现卒然昏厥之证。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口噤拳握,口吐涎沫,肢体抽搐,脉滑有力的实证和神志不清,面青身凉,手撒遗溺,苔白脉迟等虚证。此本草不宜久用,避免香燥之品耗气伤阴。

涤痰化浊:涤痰化浊法是治疗情志改变所导致的痰浊闭阻之证。临床主要表现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流痰涎,嘴眼歪斜,喉中痰鸣,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苔厚腻,脉弦滑等证。临床亦可试用于常规方法无效或用活血本草治疗不显效的情志病变,百病多因痰作祟。涤痰化浊本草常与行气、活血、开窍本草组成。

清热泻火:清热泻火法是治疗精神情志改变后导致的气滞化火或外感火邪之证。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头昏目赤,耳聋胁痛,口苦筋痿,淋浊溺血,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证。外感火邪之证要看罹害何脏而定。用清热泻火本草同时可加少量的理气本草。

补养气血:补养气血法适用七情病变已久导致机体出现气血亏损之症。临床虚损证往往夹杂有实证病变,在补益的基础上加用祛邪本草。具体补法要看气血虚损的偏颇,偏气虚者临床表现有气短乏力,惊悸不安,自汗嗜睡,精神恍惚,记忆力差,舌淡脉弱等症;偏血虚者表现为面色不华,心悸怔忡,虚烦不寐,头晕目眩,健忘恍惚,懈怠安卧,舌淡脉细等。若气血两虚,则以上症状可以同时出现。

燮调阴阳:燮调阴阳法适用情志疾患出现的阴阳偏颇之证。主要用于心烦不寐,五心烦热,心悸不安,形瘦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的阴虚证或肢寒怕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沉细、迟等阳虚证。临床以阴虚证为多,阳虚证为少见。阴阳两虚者宜阴阳双补以补偏救弊。阴虚、阳虚的燮调法还要根据虚损的脏器及程度进行针对性的调补。

益精补髓:益精补髓法是用滋补肾精的本草治疗精竭神伤之证。特别是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补更为有益。此证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有空虚感,腰酸腿软,智力减退,动作迟钝,发脱齿摇,遗精早泄,舌胖淡,脉弱,尤尺为甚。此证成病过长,治疗以缓为之。

以上治疗法则临床治疗可以合参为用是其一

治疗癫狂郁证本草多有辛温香燥之性,实证中病即止,虚证慎用是其二

滋补气血、燮调阴阳、益精补髓法的本草多偏滋腻,因此用量不宜过大,味数不宜过多是其三

且加少量理气药是其四

养脑安神,补益心脾;既救偏情志伤阴之弊,又注意损及心脾之阳的治疗是其五。

用安定等镇静、安眠以弥补本草疗效不足是其六,意在短时期内控制失眠,精神状态躁狂,心烦意乱不佳的窘境。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神门 41 神门的别名 42 出处 43 特异性 44 穴名解 45 所属部位 46 神门穴的定位 47 取法 48 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神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主治病症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研究进展 4151 治疗失眠 4152 治疗惊悸 4153 治疗嗜眠症 4154 治疗高血压 4155 对心功能的影响 4156 对血脂的影响 4157 对大脑皮质功能的影响 4158 增强肺功能 5 耳穴名·神门 51 神门穴的定位 52 主治病症 53 方法 6 经穴别名·神门 7 经外奇穴名·神门 71 定位 72 主治病症 73 刺灸法 8 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神门 9 神门指心脉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门 1 拼音

shén mén

2 英文参考

Shénmén HT7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én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T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神门:1.经穴名;2耳穴名;3经穴别名;4经外奇穴名;5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6心脉。

4 经穴名·神门

穴位 神门 汉语拼音 Shenmen 罗马拼音 Shenmen 美国英译名 God's Door 各

号 中国 HT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C7 富耶氏 C7 德国 H7 英国 H7 美国 He7

神门为经穴名(Shénmén HT7)[1]。出《针灸甲乙经》。《难经·六十六难》名兑骨[2]。别名兑冲、中都、锐中、兑骨。属手少阴心经[1]。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输穴、原穴,五行属土[1][3]。神指心神,门即门户,心藏神,此穴为手少阴经的输穴,为心气出入之门户,故名神门[1]。主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惊悸怔忡,痴呆,癫狂痫证,目黄胁痛,掌中热,呕血,吐血,头痛,眩晕,失音,心绞痛,心脏肥大,心律不齐,高血压,失眠,健忘,癫痫,癫狂,痫症,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目黄,咽干失喑,胁痛,手臂寒,腕关节痛,喉痹,心悸,惊悸,怔忡,痫证,胃痛,大便脓血,咽干,腕痛,指麻,舌骨肌麻痹,鼻内膜炎,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

41 神门的别名

兑骨(《难经·六十六难》),兑冲、中都(《针灸甲乙经》),锐中(《古今医统大全》)。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神门者,土也,一名兑冲,一名中都。

43 特异性

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土;手少阴心经的原穴。

44 穴名解

神指心神,门即门户,心藏神,此穴为手少阴经的输穴,为心气出入之门户,故名神门[1]。神门穴有镇静、安神、宁心、通络作用,治恐、悸、呆、痴、健忘、狂痫等。神识不清诸症,取本穴以开心气之郁结,故称“神门”。

45 所属部位

腕[4]

46 神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3][5]。

神门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1]。

神门位于掌后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缘凹陷中[2]。

神门穴在手少阴心经中的位置

神门在上肢内侧部经穴中的位置

神门穴的位置

神门穴的位置(肌腱)[2]

神门穴的位置(手少阴心经)

神门穴的位置(肌肉)

神门穴的位置(骨骼)

47 取法

仰掌,在尺侧腕屈肌桡侧缘,腕横纹上取穴。

神门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1]。

仰掌,于豌豆骨上缘桡侧凹陷中,在腕掌侧远端横纹上取穴[6]。

快速取穴:微握掌,另手四指握住手腕,屈拇指,指甲尖所到凹陷处即是神门穴[7]。

48 穴位解剖

神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皮肤的皱纹致密,形成腕远侧横纹,该部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的掌皮支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于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穿前臂深筋膜,经尺神经、尺动静脉的内侧达尺骨小头的前面骨膜。尺侧腕屈肌(腱)由尺神经支配。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1]。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5]。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尺神经、尺动脉的本干经过[5]。

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并有尺动脉通过[2]。

49 神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门有益心安神,通经活络的作用。

神门有宁心、安神、通络作用[1]。

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日“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又心主血脉、主神明,故可主治心神疾患等[6]。

手少阴之脉挟咽,抵掌后,到小指,故神门穴可治疗咽干、腕痛、指麻[6]。

神门穴有镇静、安神、宁心、通络作用,治恐、悸、呆、痴、健忘、狂痫等。神识不清诸症,取本穴以开心气之郁结。[8]

410 主治病症

神门穴主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惊悸怔忡,痴呆,癫狂痫证,目黄胁痛,掌中热,呕血,吐血,头痛,眩晕,失音,心绞痛,心脏肥大,心律不齐,高血压,失眠,健忘,癫痫,癫狂,痫症,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目黄,咽干失喑,胁痛,手臂寒,腕关节痛,喉痹,心悸,惊悸,怔忡,痫证,胃痛,大便脓血,咽干,腕痛,指麻,舌骨肌麻痹,鼻内膜炎,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

神门穴主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惊悸怔忡、痴呆、癫狂痫证、目黄胁痛、掌中热、呕血、吐血、头痛、眩晕、失音[5]。

神门主要用于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疾患:如心痛、心烦、心绞痛、心律不齐、高血压、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痴呆、癫痫、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头痛、眩晕、目黄、咽干失喑、胁痛、手臂寒、腕关节痛等。[1]

神门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症,目黄,失音,喉痹,胁痛,腕关节痛等[2]。

神门穴主治心痛,心悸,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证;胃痛,呕血,吐血,大便脓血;咽干,腕痛,指麻;头痛,眩晕,目黄[6]。

神门穴为治精神病和心脏病的要穴。

循环系统疾病:心悸,心脏肥大,心绞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癔病,癫痫,精神病,痴呆;

五官科系统疾病:舌骨肌麻痹,鼻内膜炎;

其它: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2~05寸[5]。

一般直刺03~05寸[1][2][6];向上平刺1~15寸,透灵道穴,局部酸胀,并可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6]。

注意:神门穴在腕关节处,禁探捣[6]。

4112 灸法

可灸[5]。

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1~3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412 配伍

神门穴配内关、心俞治心绞痛[1]。

神门穴配少商、涌泉、心俞治呆痴[1]。

神门配内关、三阴交治神经衰弱、失眠[1]。

神门配支正为原络配穴法,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

神门配大椎、丰隆,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神门配关元、中极,有安神益肾的作用,主治遗溺,遗精。

神门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呕血、吐血、便血。

神门配内关、大陵、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治失眠、心烦、健忘[6]。

神门配少商、涌泉、心俞,治痴呆[6]。

神门配鱼际、太冲、大敦、关元,治遗尿[6]。

神门配后溪、鸠尾,治五痫[6]。

413 特效

每天早晚用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神门穴,每次1~3分钟,可调理心烦、失眠、糖尿病、高血压等症[7]。

414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

《针灸甲乙经》:遗尿,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疟,心烦,甚欲得饮冷,恶寒则欲处温中,咽干,不嗜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热,狂悲哭,呕血,上气,遗溺,大小人五痫。

《针灸大成》:主心性痴呆,健忘。

《通玄指要赋》:神门去心性之痴呆。

《玉龙歌》: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杂病穴法歌》:心门专治心痴呆。

415 研究进展 4151 治疗失眠

针刺神门为主,治疗失眠效果良好。

4152 治疗惊悸

据报道针刺神门穴,以精神 所致的惊悸有较好疗效。

4153 治疗嗜眠症

据报道神门穴治疗嗜眠症效佳。

4154 治疗高血压

针刺动物“神门”,对实验性垂体性高血压,有迅速降压作用[1]。

4155 对心功能的影响

心绞痛:针刺神门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的治疗作用,针刺后,心率显著减慢,左心室射血前时间缩短,左心室射血时间延长,等容收缩时间缩短,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电图上观察,P波、R波、PR间期和QT间期的持续时间延长[6][8]。

有实验表明,针刺神门可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心冲击图复合波幅增大[6]。

心律失常:针刺内关、神门,对纠正心律失常有效,特别是属于激动起源失常者,效果显著。给健康家兔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建立心肌缺血实验性病理模型,电针双侧“内关”、双侧“神门”、双侧“足三里”,设对照组,实验证明电针能减缓心率增快[6]。

通过针刺家兔神门、阴郄穴实验,发现该穴有减慢心率的效应,其传入神经为尺神经,中枢神经为迷走背核,传出神经为胸迷走神经。

神经垂体性高血压:针刺“神门”对神经垂体性高血压动物有降压作用[6]。

心衰:针刺神门,可缩短循环时间,使静脉压下降,从而改善心衰症状[1]。

应用辣根过氧化酶法(HRP),观察神门体表穴区传入及传出神经元的节段分布,结果提示神门区与心脏传入神经元的节段在T1及T2有互相交汇及重叠。另有注射或包埋HRP于神门穴,则被穴区感觉纤维所摄取,并由轴浆运输逆行传递到胞体脊神经节细胞内。

4156 对血脂的影响

据临床观察针刺神门穴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时发现,针刺治疗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体、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体、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明显优于西药组。

4157 对大脑皮质功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重 神门,多引起运动从属时值增大,即大脑皮质运动区内发展抑制过程,但对健康人影响较小。给予患者轻 ,半数大脑皮质引起兴奋过程,半数引起抑制过程,健康人只有少数引起抑制过程。针刺神门对脑电图起调整作用,凡原来α节律波幅较低者,呈现α节律及波幅增强;反之,则使α节律减弱,在部分癫痫患者身上,可使脑电图趋向规则化。[6]

针刺神门对大脑皮质功能有一定影响,根据功能状态,针刺强度的不同,引起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效应也有差异,重 多引起抑制过程,但对健康人影响较小;轻 半数引起兴奋过程,但健康人多数引起兴奋过程[8]。

针刺神门穴,可使部分病理性脑电图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波电位降低[1]。

4158 增强肺功能

针刺神门穴可增强肺功能,但需连续针刺1周,可使肺通气功能增强。对心源性喘息,针刺神门穴如能引出心经感传,抵达胸部后能立刻降低呼吸频率,效果显著。[8]

5 耳穴名·神门

神门(shénmén TF4 shenmen)为耳穴名[1][3]。

51 神门穴的定位

耳穴·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3]。

耳穴·神门位于三角窝内[1]。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1]。

52 主治病症

耳穴·神门主治失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征等[1]。

53 方法

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 [1]。

6 经穴别名·神门

神门为经穴别名[1]。出《经穴纂要》。即中都[1]。

中都为经穴名(Zhōngdū LR6)[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郄、太阴[10]。属足厥阴肝经[9]。中都是足厥阴肝经的郄穴[9]。中即中间,都指聚会,穴在小腿内侧中间,为足厥阴经气深聚之处,故名中都[9]。中都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9]。正坐或仰卧取穴[9]。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9]。布有隐神经的分支及大隐静脉[10]。有理下焦、止崩漏的作用[9]。主治肝肾、少腹等疾患:如疝气、遗精、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少腹满痛、肠澼、手足拘急、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等[9]。现代又多用以治疗急性肝炎、下肢神经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9]。一般沿皮刺03~05寸[9]。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0]。

7 经外奇穴名·神门

神门为经外奇穴名[1]。出《针灸真髓》。位于腕部尺侧缘,尺骨茎突直下陷中,尺侧腕屈肌腱尺侧缘处,左右计2穴。主治肠出血。

71 定位

位于腕部尺侧缘,尺骨茎突直下陷中,尺侧腕屈肌腱尺侧缘处,左右计2穴[1]。

72 主治病症

主治肠出血[1]。

73 刺灸法

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1]。

8 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神门

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动脉,即中部人,以候心气[2]。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处动脉[11]。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11]。《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神门绝,死不治。”

9 神门指心脉

建议:中医病因说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过极情绪会影响脏腑的阴阳平衡,初期口干舌燥、眼睛发红,进一步发展会肝火大动,火灼伤阴,炼液为痰,痰迷心窍,进而出现心烦失眠、坐卧不安、胡言乱语、打人毁物等症状。在病史较长、久病失治的情况下患者会元气大伤,出现精神萎糜,少言懒语、幻听幻视等症状。中、西药在治疗上的区别  西药治疗是以直接的神经阻断方法,对传导神经进行麻痹和阻滞,使患者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病情平稳的外在效果。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副作用大,终身服药。  中医治疗重在对脏腑功能进行调节,主要是由于中医认为病根不在神经而在脏腑功能失调。优点是根除性强;缺点是见效慢,许多患者等不到见效或治愈就会放弃。历代中医论精神病青 竹  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癫证(阴症)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证(阳症)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因二者在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相互转化,故癫狂并称。本证多见于青壮年。  本证在《内经》中早有记载。且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较系统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至《难经》则详叙了癫与狂的不同临床表现。如《难经·五十九难》说:“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  金元时期《河间六书·狂越》认为是“心火旺,肾阳衰,乃失志而狂越”。《丹溪心法·癫狂》篇说:“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并提出了癫狂与“痰”有密切关系的理论,不仅对当时影响颇大,且为后世用吐法治疗本证建立了理论基础。秦汉至金元时期,对癫狂证临床表现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虽有癫、狂、痫、风痫的提法,但始终未能明确分清,往往是癫、狂、痫同时并称,混而不清。到了明代,王肯堂始将其详细分辨,提出了癫狂与痫之不同。如《证治准绳·癫狂痫总论》指出:“癫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痴,言语有头无尾,秽洁不知,积年累月不愈”。“狂者病之发时猖狂刚暴,如伤寒阳明大实发狂,骂詈不辟亲疏,其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非力所能,或与人语所未尝见之事”;“痫病发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而瘛痤抽掣,目上视,或口眼斜,或口作六畜之声”。给后世辨证治疗指示了正确方向。  此外,癫狂证与先天禀赋和体质强弱亦有密切关系,如禀赋素足,体质健壮,阴平阳秘,虽受七情刺激亦只有短暂的情志失畅,并不为病。反之,遇有惊骇悲恐,意志不遂,则往往七情内伤,阴阳失调而发病。禀赋不足往往是家族性的,故癫狂证患者的家族往往亦有类似病史。癫与狂,均属精神失常,这是共同特征。但癫者静,狂者动;癫者多喜,狂者多怒。痫证平素如常人,发则眩仆倒地,昏不知人。  癫狂证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郁痰火,阴阳失调。其病变在肝胆心脾。临床首应区分癫证与狂证之不同。癫证表现为精神抑郁,沉默痴呆,喃喃自语。治疗当以疏肝理气,化痰开窍,及养血安神,补养心脾为主。狂证表现为喧扰打骂,狂躁不宁。治疗当以镇心祛痰,清肝泻火,或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为主。二者在临床上表现有所不同,但是又不能截然分开,癫证可以转化为狂证,狂证日久往往又多转为癫证。故癫狂证在初发病时多属实证,宜以清热涤痰,疏肝理气,或者以安神定志为主。如病情久久不愈,正气渐衰,应根据气血阴阳亏损的不同,予以健脾益气,滋阴养血等法以调理之。如有瘀血内阻,又当活血化瘀。                                (摘自《中医内科学》)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肝俞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肝俞穴的定位 10 肝俞穴的取法 11 肝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肝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肝俞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肝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肝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消化道的影响 182 对血液的影响 183 对胆囊的影响 184 对血糖的影响 185 对血胆固醇的影响 18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87 对垂体的影响 188 治疗肝炎 189 治疗麦粒肿 1810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811 治疗胆石症 1812 治疗胃脘痛 1813 治疗淋巴结核 1814 治疗眼睑下垂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肝俞 1 拼音

gān shù

2 英文参考

Gānshū BL18 [中国针灸学词典]

gān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肝俞 汉语拼音 Ganshu 罗马拼音 Kanshu 美国英译名 Liver Locus 各

号 中国 BL18 日本 18 法

国 莫兰特氏 V18 富耶氏 V18 德国 B18 英国 B18 美国 BI18

肝俞为经穴名[1](Gānshù[2]BL18)。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肝俞是肝的背俞穴[1][2]。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1]。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黄疸,胁痛,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痫证,背痛,目痛,癫狂痫,衄血,脊背痛,胃痛,目赤痛,青光眼,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眼睑下垂,结膜炎,夜盲症,视网膜炎,偏头痛,精神病,淋巴结结核,肠出血,胆石症等。

4 肝俞穴的别名

肝念(《灸法残卷图》)。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肝俞在九焦(椎)之间。

6 特异性

肝俞穴为肝之背俞穴。

7 穴名解

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1]。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消化腺,五脏之一。《说文》:“肝,木脏也。”《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载:“肝者,罢极之本…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木喜畅顺,此可顺其气而达之也。此穴内应肝脏,是肝气转输、输注之所,为治肝要穴,故名之。[3]

8 所属部位

背部[4]

9 肝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肝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肝俞穴“除背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肝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肝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肝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第9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下推2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肝俞穴[7]。

11 肝俞穴穴位解剖

肝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八、九、十胸神经后支外侧支重叠分布。穴位深部对第九肋间隙呐的结构。在胸、腹腔内则对应胸膜腔、肺、膈、肝、脾与胃。肝、脾为实质性器官,血液供应丰富。因此,如盲目针刺时,不能提插,不能捻转,应立即起针,应严密观察有无内出血现象。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9、第10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胸背神经、第9和第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5]。

12 肝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功效。

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的作用[1]。

本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9胸椎旁,是肝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故可治疗肝脏疾病[9]。

肝为阴脏,体阴用阳,易升,易动,最易化火生风,因此又可治疗神志病[9]。

肝开窍于目,主筋,藏血,同时也是治疗眼病、血证和筋脉病的常用穴[9]。

肝与胆相表里,肝开窍于目,《黄帝内经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故本穴与胆俞配伍为治疗肝胆疾病的重要腧穴,同时也是治疗眼目疾病的腧穴之一[9]。

有清泻肝胆、养血明目之功,如诸风掉眩、满闷多怒,咳引两胁,目翳生泪、疝气,挛筋、转筋引腹、小儿惊风,以及黄疸、积气等症,皆可取此[3]。

13 肝俞穴主治病证

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黄疸,胁痛,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痫证,背痛,目痛,癫狂痫,衄血,脊背痛,胃痛,目赤痛,青光眼,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眼睑下垂,结膜炎,夜盲症,视网膜炎,偏头痛,精神病,淋巴结结核,肠出血,胆石症等。

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等[1]。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癫狂、痫证、背痛[8]。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目赤,目痛,目视不明,雀目;眩晕,癫狂痫;吐血,衄血;脊背痛[6]。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证,脊背痛;以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5]。

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黄疸;

2 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睑下垂,结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炎;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病;

4 外科系统疾病:淋巴结结核,胃出血,肠出血,胆石症;

5 其它:月经不调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3~05寸[1]。

斜刺03~05寸[5]。

斜刺05~08寸[8][6],局部有酸胀感[6],可向肋间放散[6]。

注意: 肝俞穴右侧穴下深部为肝脏,故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肝脏[6]。

14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肝俞穴的配伍

肝俞配期门,为俞募配穴法,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主治肝炎,胆囊炎,胁痛。

肝俞配百会、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头昏头痛,眩晕。

肝俞配肾俞、太溪,有滋阴养血补肾的作用,主治健忘,失眠。

肝俞配大椎、曲池,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

肝俞配睛明、风池、光明,治青光眼[6]。

肝俞配胆俞、阳纲、期门、阳陵泉,治肝炎、黄疸[6]。

肝俞配大椎、风池、太阳、肾俞,治视网膜出血[6]。

16 特效

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在双侧肝俞穴上做旋转运动,由轻到重至不能承受为止,每次10~30分钟,可缓解眼红、眼痛等症状[7]。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

《针灸甲乙经》:咳而胁满急、不得息、不得反侧,腋胁下与脐相引,筋急而痛……唾血短气、鼻酸,肝俞主之。癫疾,膈俞及肝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肝俞、脾俞、志室,主两胁急痛。吐血,灸肝俞百壮。

《针灸大成》:肝俞,主热病,瘥后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两旁各相距一寸五分……咳引两胁急痛,不得息,转侧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目生白翳。

18 肝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消化道的影响

肠功能障碍患者,针刺肝俞可使肠功能正常化;针刺肝俞、脾俞、胃俞等背俞穴,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能使溃疡逐渐愈合,胃液分泌虽保持高分泌状态,但胃液的总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趋向正常化。有人用皮内针刺入胆俞、肝俞等,在胆囊X线片上可见胆囊影像缩小,表现为胆囊收缩,也可见Oddi括约肌舒张,胆管内压力下降。[6]

182 对血液的影响

针刺肝俞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减少,对血液成分也有影响。如针刺肝俞,可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症状好转[6]。

183 对胆囊的影响

针刺肝俞后,即刻见到胆囊、胆总管均呈现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胆管内压力下降[6]。

184 对血糖的影响

针刺肝俞使耐糖曲线高者下降,低者升高[6]。

185 对血胆固醇的影响

针刺肝俞可使高胆固醇含量下降明显,对正常机体的胆固醇含量影响不显著[6]。

18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针刺家兔的“肝俞”、“足三里”、“肾俞”1次,针后可见家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强,但连续7d,每日1次,反看不出明显效果[6]。

187 对垂体的影响

针刺足三里、肝俞、脾俞能引起垂体肾上腺的功能增强,肾上腺重量增加,束状带变宽,皮质增厚,细胞体积增大,球状带和束状带界限不清[6]。

188 治疗肝炎

以肝俞、足三里为主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4例,配穴取阳陵泉、内关,常规针刺,留针15 min,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5个疗程后,氨基转移酶864%转为正常[6]。

189 治疗麦粒肿

针刺肝俞治疗复发性麦粒肿15例,针后强 捻转,并行开阖泻法,使之出血,每周1次,结果全部在1~3次内治愈[6]。

1810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针刺肝俞配心俞埋线为主,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40例。结果:近期有效率为922%,远期有效率为893%[6]。

1811 治疗胆石症

取肝俞、胆俞、脾俞等,用推按运经仪治疗63例,配合服用硫酸镁、稀盐酸、油煎鸡蛋,结果均有较好疗效。

1812 治疗胃脘痛

针灸肝俞、胆俞、脾俞等,治疗50例,有很好疗效。

1813 治疗淋巴结核

割治肝俞、膈俞,治疗211例,有较好疗效。

1814 治疗眼睑下垂

谁知道古代名医资料啊?急需啊!

古代名中医非常的多,所以保留和流传下来的名医资料也是非常非常多的,像张仲景、扁鹊、李时珍等非常知名中医资料,还有些非常经典但不太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