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原文及译文(十七)
原文:《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 浚 发于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镕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
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譬夫绛树 青琴 ,殊姿共艳;隋珠和璧,异质同妍。
何必刻鹤图龙,竟惭真体;得鱼获兔,犹吝筌蹄。
译文:《易经》上说:“观看天文,可以察知自然时序的变化;了解人类社会的种种景象,可以用来教化治理天下。”何况书法的妙处,往往取法于人本身。假使笔法运用还不周密,其中奥秘之处也未掌握,就须经过反复实践,发掘积累经验,启动心灵意念,以指使手中之笔。学书须懂得使点画能体现情趣,全面研究起笔收锋的原理,融合虫书、篆书的奇妙,凝聚草书、隶书的韵致。体会到用五材来制作器物,塑造的形体就当然各有不同;像用八音作曲,演奏起来感受也就兴会无穷。
若把多个笔画摆在一起,它们的形状应各不相同;几个点排列一块,体态也应各有区别。起首的第一点为全字的定下范例,开篇的第一个字是全幅设定准则。笔画各有伸展又不相互侵犯,结体彼此和谐又不完全一致;留笔不感到迟缓,走笔不流于滑速;燥笔中间有湿润,浓墨中使出枯涩;不依尺规能令方圆适度,弃用钩绳而致曲直合宜;使锋忽露而忽藏,运毫若行又若止,极尽字体形态变化于笔端,融合作者感受情调于纸上;心手相应,毫无拘束。这样,自然可以背离羲之、献之的法则而不失误,违反钟繇、张芝的规范仍得工妙。就像绛树和青琴这两位女子,容貌尽管不同,却都非常美丽;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这两件宝物,形质虽异,却都极为珍贵。
何必去雕刻鹤描画龙,使天然真体大为逊色;捞到了鱼、猎得了兔,又何必要吝惜捕获的器具呢!
注:文中部分字读音及字义
浚(jùn xùn)
[ jùn ]
挖深;疏通(水道):疏~。~渠。~河。~泥船。
[ xùn ]
浚县,地名,在河南。
泯(mǐn)
消灭;丧失: ~灭。 ~除成见。
绛(jiàng)
深红色。
绛树 [ jiàng shù ]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2古代歌女名。亦借指美女。
3珊瑚的别名。
青琴
1传说中的女神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姣冶嫺都。”司马贞索隐引伏俨曰:“青琴,古神女也。”
2泛指姣美的歌姬舞女。唐李贺《秦王饮酒》诗:“仙人烛树蜡烟轻,青琴醉眼泪泓泓。”元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自有霓裳羽袖纤腰舞,自有绛树青琴皓齿歌。”
3指琴。古代以青桐木制琴最佳,故称。唐李峤《乌》诗:“白首何年改,青琴此夜弹。”明杨慎《彩扇赋》:“瑶琴兮青琴,知音兮赏音。”
筌蹄 [ quán tí ]
1亦作“筌蹏”。筌蹏 [ quán tí ]
2南朝士大夫贵族讲经说法时手执的麈尾[zhǔ wěi ]之类。
白话释义:
关于古代以来,善长书法的人,在汉、魏时期,有钟繇(you)和张芝的卓绝书艺,在晋代末期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墨品精妙。王羲之说:“我近来研究各位名家的书法,钟繇、张芝确实超群绝伦,其余的不值得观赏。”可以说,钟繇和张芝死后,王羲之、王献之继承了他们。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他。
对张芝的草书,可与他前后相列;因为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染黑了,如果我也像他那样下功夫刻苦专习,未必赶不过他。”这是推举张芝、自认超越钟繇的意思。考察王羲之父子书法的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实现前人法规,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也是无愧于书法这项事业的。
初唐·孙过庭《书谱》原文: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徐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zhi)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内容简介:
2008年春,该刊由香港著名文化人、甲骨学者、经史专家、书法篆刻家、梁披云的高足张培元先生领衔,率领其弟子及乡贤倾力复刊。
张培元先生提出了"以为人之道,成书谱之学"的理念,以光大梁披云"弘扬书学,嘉惠书林"的精神为己任,将《书谱》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季刊,在充实学术内涵、彰显文献性及学刊特质的同时,加强了与当代书坛的互动,并增栏目,将原来的80页扩容为208页,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与赞誉。
原文:评者云: “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译文:书法评论者说:“这四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大师,可称得上古今独绝。但是今人(二王)还是不及古人(钟、张),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然而,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兴起,妍媚格调也随世俗变化在更易。虽然文字的创造,最初只是为了作一些记录,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书风也会不断迁移。由醇厚变为淡薄,由质朴变为华丽,继承前者并有所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常规。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所谓“文采与内质相谐和,才是君子的风度”。何必闲置着华美的宫室去住古人的洞穴,弃舍精致的宝辇而乘坐原始的牛车呢?评论者又说:“献之的书法之所以不如羲之,就像羲之的不如钟繇、张芝一样。”我认为这已评论到问题的要处,但还未能详尽说出它的始末原由。钟繇专工隶书,张芝精通草体,这两人的擅长,王羲之兼而有之。比较张芝的草体王还擅于真书,对照钟繇的真书王又长于草体;虽然专精一体的功夫稍差,但是王羲之能广泛涉猎、博采众优。总的看来,前后相互之间不能说不存在抵触(彼此是各有短长的)。
��
注:文中部分字读音
醨(lí)
〈名〉
薄酒
醨,薄酒也。从酉,离声。——《说文》
又如:醨酒(薄酒);醨酪(薄味酒);醨薄(酒薄)
〈形〉
浅薄;不醇厚 。
如:醨薄(人情的淡薄);情醨(交情不深厚,薄情)
鹜(wù)
〈名〉
1( 形声。从鸟,敄( wù)声。本义:野鸭)
2 同本义
鹜,野凫也。——《太平御览》引《说文》
庶人之挚匹。——《礼记·曲礼下》。疏引李巡:“凫,家鸭名;鹜,野鸭名。”
邹穆公有令,食凫鴈者必以粃。—— 贾谊《春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 王勃《滕王阁序》
3 家鸭
寨中人又鹜伏焉。——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鹜列(如鸭排列成行);鹜舲(鹜形的小舟);鹜溏(大便水粪青黑如鸭粪的一种病症);鹜没(如鸭潜没水中)
〈动〉
1 奔驰。
如:鹜置(以马疾驰传递);鹜行(疾驰)
2 引申为追求 。
如:好高鹜远;鹜新(求新)
3 游水
领水兵十余人,鹜水直抵南岸。——清· 吴趼人《痛史》
辂lù
〈名〉
1( 形声。从车,各声。本义:绑在车辕上用来牵引车子的横木)
2 同本义
辂,车軨前横木也。——《说文》。按,人挽之车施辂,与驾牛马者不同。
当前辂。——《仪礼·既夕礼》。注:“辕缚所以属引。”
脱挽辂。——《史记·刘敬传》。索隐:“鹿车前横木。”
3 引申为古代的大车,多指帝王用的
大辂、次辂。——《书·顾命》
辂车十五乘。——《国语·晋语》
乘殷之辂。——《论语》
又如:辂车(天子的乘车);辂马(天子乘车之驾马);辂车衮冕(大车与礼服)
〈动〉
1 拉车
服牛辂马。——《管子·小匡》
2 假借为“络”。 用网状物兜住头 [hold sth in place with a net]
服牛辂马。——《管子·小匡》
卒(zú、cù)
1 卒 [cù]2 卒[zú]
卒[cù]
〈副〉
1 同“猝”。仓促,急速
2 突然
卒[zú]
〈名〉
1(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2 同本义
〈动〉
1 终止;尽,完毕
2 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副〉
终究;终于
馀(yú)
1 在余和馀意义上可能混淆时,仍用馀:~年无多。
2 姓。
原文: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 遒 润加之。亦犹枝干扶疏,凌霜雪而弥劲;花叶鲜茂,与云日而相晖。如其骨力偏多,遒丽盖少,则若枯 槎 架险,巨石当路,虽妍媚云 阙 ,而体质存焉。若遒丽居优,骨气将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兰 沼 漂萍,徒青翠而 奚 托。是知偏工易就,尽善难求。
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径侹不遒,刚 佷 者又倔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 剽 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 蹇 钝;轻琐者淬于俗吏。斯皆独行之士,偏玩所乖。
译文:假若能使众妙之笔归纳具备,一定要致力于追求骨气,骨气树立,还须融合遒劲圆润的素质。这就好比枝干繁衍的树木,经过霜雪浸凌就会显得愈加坚挺;鲜艳芳茂的花叶,间与白雪红日相映,自然更加娇艳。如果字的骨力偏多,遒丽气质偏少,就像枯木架设在险要处,巨石处在路的当中;虽然缺乏妍媚,体质却还存在;如果婉丽占居优势,那么骨气就会薄弱,类同百花丛中折落的英蕊,空显芬美而毫无依托;又如湛蓝池塘飘荡的浮萍,徒有青翠而没有根基。由此可知,偏工一专较易做到,而完美尽善就难求得了。
即使宗师学习同一家书法,也会演变成多种的体貌,莫不随着本人个性与爱好,显示出各种不同的风格来:性情耿直的人,书势劲挺平直而缺遒丽;性格刚强的人,笔锋倔强峻拔而乏圆润;矜持自敛的人,用笔过于拘束;浮滑放荡的人,常常背离规矩;个性温柔的人,毛病在于绵软;脾气急躁的人,下笔则粗率急迫;生性多疑的人,则沉湎于凝滞生涩;迟缓拙重的人,最终困惑于迟钝;轻烦琐碎的人,多受文牍俗吏的影响。这些都是偏持独特的人,因固求一端,而背离规范所致。
注:文中部分字读音及字义
攸(yōu)
1所:责有~归。利害~关。
2姓。
遒(qiú)
强健;有力:~劲。~健。
槎(chá)
1木筏:乘~。浮~。
2同“茬”。
阙(quē què)
[ quē ]
1过失;疏失:衮职有~。
2同“缺”。
[ què ]
1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宫~。伏~(跪在宫门前)。
2神庙、陵墓前竖立的石雕。
3姓。
沼(zhǎo)
天然的水池子:池~。~泽。
奚(xī)
1古指奴隶。后称被役使的人:~童。
2文言疑问代词。什么;哪里:太师~笑也?。彼且~适也?
3文言副词。怎么;为什么:子~乘是车也?
侹(tǐng)
1直挺地躺着。
2顶替。
佷(hěn)
古同“很”。违背,不顺从。
剽(piāo)
1抢劫;掠夺:~掠。
2动作敏捷:~悍。
蹇(jiǎn)
1跛足:~驴。
2迟钝;不顺利:~涩。~滞。
3指驽马。也指驴。
淬(cuì)
淬火。
原文:夫运用之方,虽由己出。规模所设,信属目前。差之一豪,失之千里。苟知其术,适可兼通。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 谙 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 庖 丁之目,不见全牛。
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纵未穷于众术,断可极于所诣矣。
译文:对运笔的方法,虽然在于自己掌握,但是整个规模布局,确属眼前的安排要务。一笔仅差一毫,艺术效果就可能相去千里。如果懂得其中诀窍,便可以诸法相通了。用心不厌其精,动手不忘其熟。倘若运笔达到精熟程度,心中明白用笔的方法,自然可以纵横自如,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笔势飘逸神飞了。像桑弘羊理财(精明干练,计划周到),心思筹措在于各方;又似庖丁宰牛(熟知骨骼,用刀利索),眼里也就没有牛了。
曾有爱好书法者,向我求学,我便简明举出行笔结体的要领,教授他们实用技法,因此无不心领神会,默然得到旨意了。即使还不能完全领略各家所长,但也可以达到所探索的最深造诣了。
注:文中部分字读音及字义
谙(ān)
熟悉:江南好, 风景旧曾~。
庖(páo)
1厨房:~厨。
2厨师:名~(有名的厨师)。
本文2023-08-04 11:58: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