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祭灶的由来?最好是陕西的 拜托!谢谢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4收藏

请问祭灶的由来?最好是陕西的 拜托!谢谢了,第1张

祭灶的由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的传说

廿三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故《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中国古代就有祭祀灶神的。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神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祭灶的风俗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祭灶的饮食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祭灶的歌谣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

祭灶的对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附:扫尘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小年习俗

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您有亲朋好友现在办喜事的么?送张祝福新婚的贺卡吧:)卡秀结婚卡。

经过小年扫尘,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肉食一直都是人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而食肉是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的了。现如今,除了常见的鸡鸭鱼等等,还有一种常常会引起争议的肉食,狗肉。鸡鸭鱼类的肉大部分都是通过饲养得来的,但是狗肉却并非如此,狗也不是一种家养的用于食用的动物。不过狗的出现毕竟还是比较早的了,那你知道,我国古代的人们,他们吃不吃狗肉呢?古代人一般都会吃一些什么样的肉食呢?

1、古人吃狗肉吗

隋唐之前:热衷食用

古人对于食用狗肉的态度大致以隋唐为界,隋唐之前,人们热衷食用狗肉,隋唐以后逐渐弃食。

目前的考古发掘情况显示,六七千年之前,狗被人类驯化作为一种家畜饲养。驯化的同时,古人也不忘口腹之欲,《礼记》中有多处食用狗肉的记载。在宗族祭祀时,用狗肉作为羹献之礼,《礼记·内则》记有肝膋(音liáo)之法,需要取一块狗肝,幪之,以其膋濡炙之,举燋,其膋不蓼。

在吃狗肉的群体上,则是自上而下逐渐普及。《礼记·王制》记有: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在士阶层上的诸侯与大夫吃起犬豕来比牛羊更加随意。及至战国时代,诸项礼制逐渐崩坏,越来越多平民百姓开始吃狗肉,社会上出现专门宰杀狗肉的狗屠,这一职业群体中还涌现出不少历史人物,如刺客聂政、荆轲友人高渐离,还有西汉名将樊哙。

走过短命的秦朝,西汉时期,狗肉进入千家万户的餐饭中,平民百姓开始大量食狗。在山东诸城前凉台与河南南阳等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的庖厨图中就能见到宰狗的场面。古籍《盐铁论·散不足》中提及: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俱(舞)象。中者南居当路,水上云台,屠杀羊狗,鼓瑟吹笙。贫者鸡泵五芳,卫保散腊,倾盖社场。足可见狗肉食用在西汉已唯金钱是论,平民百姓凡有小资产,都能吃上狗肉。及至魏晋南北朝,食狗群体发生新的转变,原本鲜食狗肉的南方因北方人口大量迁入,带动肉狗饲养业的发展。南方的屠狗、贩狗业兴盛,史书中写着屠狗商贩,遍于三吴。

从南至北,有这么多人在吃狗肉,自然地延伸出对于狗肉丰富的吃法。《周礼·天宫·食医》篇中提及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说的就是吃狗肉时需要搭配小米饭食,以利身体健康。汉代的《盐铁论》中有佳肴名为庸脯,将狗肉片沉于沸汤中煮后捞出,撒上花椒末、生姜粉晒干,再调上各种调味品而制成狗肉干。西汉枚乘的名赋《七发》中提及吴楚之地诸多天下之至美的食物,其中一种就是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意味将狗肉和山珍共制成羹汤。

隋唐之后:逐渐弃食

隋唐以降,狗肉的食用性迅速下降,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逐渐弃食狗肉,狗肉也成为一种上不得台面的交易,俗语挂羊头卖狗肉诞生此时,亦说明当时的风潮。待到千年之后,清代文学家李渔甚至批判食用狗肉,在《闲情偶寄》中李渔写道:猪羊之后,当及牛犬。以二物(牛和犬)有功于世,方劝人戒之之不暇,尚忍为制酷刑乎?

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学术界有不同诠释,主要可以分为三类观点。以客家历史学者王增能为代表,在他的《客家饮食文化》一书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频繁入侵,游牧民族对狗十分珍惜,不忍食狗,这也影响到汉族的饮食传统,于是渐废狗肉。徐海荣在其皇皇巨著《中国饮食史》中曾提出替代说,认为由于当时养羊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羊肉成为美味方便取食的肉种,由是人们渐弃狗肉。美国学者弗里德里克·西蒙抱持的宗教说看重当时佛教的影响,由于佛教倡导爱护生命,拒绝杀害生物,又特别是其中杀死狗与牛是极大的残忍,因为这两种动物为人类的利益付出极多,索取甚少。这些说法都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且并非冲突、单独发生作用,某种程度上,各类原因间也在彼此互动影响。

虽说食用狗肉现象渐趋减少,但其中还显露出一些复杂的面向,大体可以总结为民间养看门狗,贵族养猎狗和宠物狗,但他们对吃狗肉的态度截然不同。由于饲养看门狗成本低廉,仅需把狗养在谷仓旁,任其觅寻人类的食余就能存活,身居乡野中的农民开始更多地将狗饲养看家。这些狗一般不会遭遇宰杀的命运,不过灾荒之年或是主人濒临生存困境之时,又或狗本身病死或老死之时,仍难逃被吃的结局。而上层士人、贵族阶层,看门有家奴,却也热衷于养狗。隋唐之后这些社会阶层更多豢养猎狗,飞鹰走犬成为上层贵族田猎的得力助手。一些小型犬类慢慢成为贵族妇人的宠物,陪她们消磨时光。

尽管如此,美国学者马文·哈里斯在《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一书中运用详实的论述强调这些狗类并非因其成为宠物而逃脱被吃。和农村看门狗的命运相同,被视为宠物的那些动物最终照样会落入其主人的胃里(或者经过其主人的同意,落入其他人的胃里)。而他对于狗肉消亡的看法更趋近于替代说,因为当时可供上层阶级消费的肉类食品越发丰富多样,狗肉因其本身较差的口味跌出人类食谱之中,对于上层阶级而言,没有吃狗肉的必要理由。

不过,在隋唐之后还出现一些富有趣味的变化。伴随中医的发展,讲求食疗的中医技术中有大量对于狗肉入药和忌食情况的记载。唐代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赞誉狗肉可以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到宋代的《日华诸家本草》中也对这一观点大体认同,指出狗肉可以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益气力。到了明代,在著名的《本草纲目》中提出了忌食狗肉的数种情况,如病热后食(狗肉)之,杀人。同时,熬制狗肉粥治病时,忌与蒜、菱、杏仁等食物搭配使用。

2、先秦时期牛羊肉便是高大上肉食

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就懂得驯养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牲获得肉食,但不同的肉食在食物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地位,这种地位甚至影响到今天的肉类价格。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牛羊毫无疑问是最贵族化的肉食,《礼记·王制》也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从排名上看,牛羊在猪之上,为何在先秦时期的肉食排名中会有这样的区分?

首先是从肉食的珍贵程度有关,牛在农耕时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许多朝代都不许私自宰杀牛,就如礼记所说,连诸侯没什么重要的事都不轻易杀牛。

最早在汉代,牛已经被立法保护,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汉律对杀牛的惩罚十分严厉,犯禁者诛,要给牛偿命。

到了唐宋时期,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残,都在禁杀之列,只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自己吃用。

物以稀为贵,牛肉自然在肉食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在《楚辞》的大招和招魂篇里分别呈现了两桌异常丰盛的菜单,有:八宝饭、煨牛腱子肉、吴越羹汤、清炖甲鱼、炮羔羊、醋烹鹅、烤鸡、羊汤、炸麻花、烧鹌鹑、炖狗肉。在菜单的排名中牛肉是排在第一位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唐宋时期肉食发展趋势——牛羊肉仍是主流

这种从先秦时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一直深深地影响到后世,在唐代著名的烧尾宴之上,菜谱是这样的:通花软牛肠(羊油烹制),光明虾炙(活虾烤制),白龙曜(用反复捶打的里脊肉制成),羊皮花丝(炒羊肉丝,切一尺长),雪婴儿(豆苗贴田鸡),仙人脔(奶汁炖鸡),小天酥(鹿鸡同炒),箸头春(烤鹌鹑)过门香(各种肉相配炸熟)等。牛羊鸡鹌鹑甚至还有青蛙,就是缺少猪肉。

汉族的饮食文化发展到了宋朝已是博大精深,由于对牛肉的禁食,羊肉在这个时期成为了皇家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

宋朝吃羊是从皇家流行开来的习俗,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朝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

皇家盛行,自然上行下效,从官员到民间,羊肉成为了宋朝餐桌的头等肉食。民间无论婚丧嫁娶,或是中秀才举人,还是烧香还愿,如果没有一只羊在案上放着,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

著名吃货苏东坡在京城宦海生涯时,虽然吃羊吃到腻味,十年京国厌肥羜,但当他被下放到惠州监视居住的时候,仍然会被每个月一次的官廨杀羊所吸引。作为罪官他已经不能吃羊肉了,但弄一些羊骨头回去烤熟了吃也很解馋。

在宋朝,猪肉仍然不是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或者说猪肉仍然是低档的肉食。南宋高宗在清河郡王张浚府上吃了一顿,菜谱中天南海北,地上跑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唯独没有猪肉。而在随从高宗出行的禁卫食谱中却有猪肉三千斤,可见当时猪肉的主要消费群体档次实在不高。所以苏东坡说:(猪肉)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

但在普通老百姓那里,猪肉就是主食了,《东京梦华录》称,每天有上万头猪被贩子们从四乡收购送入东京,无数的猪肉摊贩,无数的郑屠户宰杀这些猪,给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送去肉食。

真正让猪肉沾上点贵族气的,还是苏东坡,在杭州任上,因为治理西湖,要解决民工的吃饭问题,他创造性地发明了小火慢炖的方块肥肉,这种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等做成的猪肉菜肴,被命名为东坡肉。

汉人的地盘以羊肉为贵,但到了北方辽金朝却正好相反,猪肉成了高大上。宋朝的使节出使辽金,北人用最好的猪肉款待使者,猪肉在辽金,是非大宴不设。为何猪肉在同一时代南北国家中有着如此悬殊的待遇?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物以稀为贵,辽金猪少,以猪肉为贵;大宋羊少,自以羊肉为美。于是在互市的时候双方就互通有无,辽金出口肥羊,换取宋朝的猪,双方都挺高兴。

4、明清时期——猪肉逐渐流行

明朝时,猪肉逐渐流行开来,至少在皇家食谱中已有所见,《明宫史》记载,在皇家过年的食谱中就有烧猪肉、猪灌肠、猪臂肉、猪肉包子等。说明此时猪肉已经能够登上大雅之堂。

但在民间,猪肉的盛行程度仍然不如牛羊肉,万历年间,北京的物价显示,万历五年牛肉1斤0013两纹银,猪肉0018两纹银;万历二十年猪肉涨到002两,牛肉和羊肉1斤都只需要0015两。也说明在这个时候,牛羊肉仍然是比猪肉更普及的肉食。

到了清朝,猪肉终于实现逆转,成为了汉族的主要肉食,在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中,已经将猪单独列为《特牲单》叙述: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馈食之礼。在他的介绍中,与猪肉相关的有43道菜,其中有红煨肉三法、白煨肉、油灼肉等。

而牛羊肉则归为《杂牲单》中,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时有之之物。然制法不可不知。作《杂牲单》。

虽然饮食习惯渐渐逆转,但牛羊肉的高大上地位已经无法撼动了,1840年,当红须绿眼的英国人把大炮架到大清朝的眼皮底下时,琦善作为钦差大臣奉旨与洋人交涉。会谈前一天,他按朝廷招待贡使的老规矩给英国舰队送吃的,计包括20头阉牛、200只羊及许多鸭和鸡,一两千个鸡蛋,唯独没有一口猪。

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儒家文化的辉光

庐山是中国古代文化重地之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里有中国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其前身为南唐升元年间所建“庐山国学”在宋初所改名者,居于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后儒朱熹在此讲学,振兴了儒家的这一教育中心,其规模与学术水平被誉为“海内第一”,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老峰山腰白石寺,原为“李氏山房”,宋代著名学者李常曾在此苦读,抄书九千余卷,被称作庐山上的“宋代图书馆”,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朱熹重振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在五老峰东南麓海会寺下方,距星子县城十余里。据洞志记载:“白鹿洞者,唐李渤读书处也。唐贞元元年(785)渤与其兄涉,俱隐庐山,渤养一白鹿甚驯,行常以之自随。人因称为白鹿先生。”传说李渤在此日夜苦读,五老峰的一只仙鹿受到感动,离群来此,陪他读书,为他衔来山参,替他遮挡风雨,还为他到小镇上购买笔墨纸张。待李渤当了刺史,再来访仙鹿时,却已无影无踪。此地四面山峦回合,如在洞中,故人称之为白鹿洞。李渤任江州刺史后,在他隐居之处大兴土林,构筑台榭,遂声名广传。唐代末年,不少学者避乱而来此读书论学,颜真卿之孙颜翠曾率弟子三十余人授经洞中。南唐升元年间(937—942)在此建“庐山国学”,以国子监九经为洞主,聚徒讲学。宋初,白鹿洞改名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书院在宋代大兴,一般在山林名胜之地,有著名学者讲学,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等多种学习方法,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间亦议论时政,对学术发展影响很大。因国衰兵乱,南宋时白鹿洞书院已破败不堪,淳熙年间朱熹任南康军守(在今星子县),多次上书朝廷,积极主张重修,终于得到孝宗的支持。白鹿洞书院修复后,朱熹亲自在此讲学,并重新制订学规。自此鼎盛一时,被誉为“海内第一”,成为书院的典范。

白鹿洞书院规模甚大,俨若山城。原有古典建筑三百六十多间,殿宇书堂、楼台亭榭、莲池小桥、牌坊碑廊,一应俱全。

礼圣殿为书院主要建筑,是当年学生尊孔之殿堂,有吴道子绘孔子像刻在墙上。其旁为慎思园,内有一棵老态龙钟的桂花树,传为朱熹手植,树旁碑上有“ 手植丹桂”字样。丹桂院有小路通碑廊,壁间石刻一百三十余块,内有朱熹手订书院学规,历次修建文及名人书法。其中名贵者以紫霞真人所书《游白鹿洞歌》为最,县志载,万历九年,有一穷道人来游,向书院诸生借笔墨题诗。童子见此人贫困潦倒之状,未予理会。道人遂拾蒲草于屏壁之上写下了《白鹿洞歌》,因其诗意清新,笔法雄劲,乃刻石传世。歌曰:“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窥人世烟云重。我欲揽秀色,一一青芙蓉。举手石扇开半掩,绿鬟玉女如相逢。风雷隐隐万壑深,凭崖倚树闻清钟。洞门之外百丈松,千年尽化为苍龙。驾苍龙,骑白鹿,泉堪饮,芝可服。何人肯入空山宿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黄庭》石上读。”自署“紫霞真人编蒲为书”。

白鹿洞书院园林清幽,有御书阁、彝化堂、启圣祠等许多建筑,泉清石秀,古木参天,真乃读书佳处。清代诗人袁枚有《白鹿洞》诗:“少室山人旧草庐,隔朝换作 居。一松门外张华盖,五老云中看读书。白鹿仙踪流水远,青衿灯火讲堂虚。人间何处寻精舍,稷下淹中恐不如。”近代魏源亦写其景并赞朱子之伟绩:“水复山重得洞名,白云深处读书声。参天峰下参天树,谁称松涛万壑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 ,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他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集理学之大成,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死后被追谥为徽国公。人们尊称之为朱子。其书院规范长久施行,对后代影响深远,明清两代被尊为理学正宗大师,是书院祀奉的主要神明。

朱熹博学有为,他在《白鹿洞规》中把治学要点定为:“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有个“朱熹吃书”的传说,说他曾讲“白鹿洞书院的第一条学规就讲吃书”。“通常的吃法有两种,一是人吃法,要细细咀嚼,吃出滋味来;一是牛吃法,大嚼大咽,然后反刍”。“只有人吃法,则孤陋寡闻,只有牛吃法又博而不专”。故以二法兼用为好。他主张多思笃行,指出:“古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其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之为学者则反是矣。”他给许多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和《诗经》、《周易》及《楚辞》作了注解,并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提出不少精辟的见解。一些注解成为后世学子的必读课本,影响极大。他编辑二程遗书,发扬了程颐的理学思想。他讲学的笔记后来被学生们编为《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朱熹强调“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以封建伦理束缚了人性发展,对维护封建专制甚为有利,但其广博的学问还是令人景仰的。“朱子学”成为后来国学的内容之一。在日本,“朱子学”也颇为盛行。明嘉靖年间南康太守王溱,在朱子洞后开凿了山洞,知府何濬又放入一雕刻的石鹿,由此知人们对朱熹和白鹿洞书院的崇敬之情。

后人还在朱熹讲学读书和游览之处建了三十多个亭子,最著名的有“源泉亭”、“自洁亭”、“独对亭”、“风云亭”、“六合亭”、“百花亭”等等,在清泉山石之间,绿树修竹之下,三角、四角、六角、八角、扇形、圆形、梅花形等各种形状的亭子与山水景色互相映衬,可使人联想起这位经学大师与诸学子在园中游乐讲学的风采。如“朋来亭”建在贯通溪边的崖石上,朱熹常与其徒环石而坐,临溪吟咏。“风泉云壑亭”建在读书台西,朱熹与学生常来此观赏风起云涌和泉响沟壑之美景。观亭临风,令人想起朱熹所作诗《次韵四十叔父白鹿之作》:

《儒家文化的辉光》古诗句出处:诛茅结屋想先贤,千载遗迹尚宛然。故作轩亭揖苍翠,要将歌诵答潺湲。诸郎有志须精学,老子无能但欲眠。多少个中名教乐,莫谈空谛莫求仙。

欧阳修与《庐山高》石刻诗

在庐山的九十九盘古道上,有巨大的碑刻《庐山高》,欧阳修作诗,气势磅礴,王守仁书丹,苍劲古朴,可称双璧。黄庭坚对此诗作过很高评价,其跋云:“庐山之美,既备于欧阳文忠公之诗中,朝士大夫读之慨然。”极为钦佩。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永丰)人,是北宋诗文革新的文坛领袖,著名古文家,其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畅达而自然。这首《庐山高》是他赠好友刘中允归隐庐山的古诗。刘中允,名涣,字凝之,江西高安人,与欧阳修同时中进士,官为颖上令,刚直不阿,年五十而弃官,归隐于庐山之南星子县(古为南康)的落星湾。欧阳修钦佩他的为人,特为之作《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其诗曰:“庐山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嶻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兮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云消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远望兮,上摩青苍以暗霭,下压后土之鸿庞。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谾。千岩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雪洒石矼。仙翁释子亦往往而逢兮,吾尝恶其学幻而言哤。但见丹崖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蔼罗幡幢。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风吹露湿香涧谷,时有白鹤飞来双。幽寻远去不可极,便欲绝世遗纷庞。羡君买田筑室老其下,插秧成畴兮酿酒盈缸。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君怀磊砢有至宝,世俗不辨珉与玒。策名为吏二十载,青衫白首困一邦。宠荣声利不可以苟屈兮,自非青云白石有深趣,其气兀硉何由降丈夫壮节似君少,嗟我欲说,安得巨笔如长杠。”这真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无怪乎王阳明要书碑刻石了。

欧阳修的故乡在江西省吉安永丰县沙溪,当地有西阳宫,相传欧阳修曾在此读书、讲学。此宫是一座三层大楼,飞檐楼阁,雕梁画栋,甚为壮观,至今保存完好。欧阳修手写的碑文《泷冈阡表》仍保存在宫内。这是在他父亲死后六十年所写的墓表,于皇祐五年(1053)欧阳修护母丧归葬时,从河南颖州带回的青州石镌刻,高23米,一千一百三十三字,文笔清新质朴,书法遒劲,是一件很珍贵的文物。宫内尚有欧阳修半身像一幅。传说在运送此碑途经鄱阳湖时,龙王要见“阡表”,欧阳修便命人将石碑投入湖中,当龙王读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时,竟拍案叫绝,抓掉了几个字。

欧阳修早年家贫,幼年丧父,在寡母抚养下读书。1030年中进士后,与梅尧臣等友善,曾参与范仲淹等人的革新运动,主张改革吏制,后被贬为滁州太守,又任扬州等地知府。1054年与宋祁同修《新唐书》。1057年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废除空洞华丽的骈文取士制,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英才。欧阳修力倡诗文革命,为唐宋八大家之中心人物,在文坛上有巨大影响。他说他的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构思吟成。他一生写了五百多篇散文,各体皆备,是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驱。其名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秋声赋》均很有特色,为人们传诵至今。传说他在写《醉翁亭记》时曾将稿本抄了六份贴在各个城门口征求大家的意见,以便改得更好。平时欧阳修每写一文,都要贴在墙上反复吟诵修改,如今此文已修改多次,所以人们都说很好,提不出修改意见。等到傍晚,才来了一个姓李的老人,手拿扁担挑绳,原来是一个樵夫,欧阳修赶忙下堂请教,老人说:“此文句句是实情,就是开头太啰嗦了。”于是欧阳修又把文章开头背诵了一下:“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老人说:“停,毛病就在这里。”欧阳修恍然大悟地问:“是不是不必点出这些山的名字”老人点头称是,欧阳修照此修改,只一句“环滁皆山也”即可。后来,他还亲自去老人家茅屋回访,并带去他所要的“欧文苏字”——苏东坡书写的《醉翁亭记》。后来,欧阳修到扬州做太守时,还曾请李老到平山堂去喝过两回酒哩。为纪念欧阳修,江西永丰县恩江镇在南宋年间建了一座“状元楼”,今仍在。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六一”即“吾家藏书一万卷,集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件,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是酒一壶”再加“以吾一翁”,可见其学而不厌之高雅风韵。

西阳宫附近,有其父母的合葬墓,还有泷江书院、获楼、宝锡院等古迹。宝锡院内有欧阳修《寄题沙溪宝锡院》:“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常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酿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王阳明与村妇湖边谈诗

明代都宪王阳明曾屯兵鄱阳湖边,准备捉拿起兵叛乱的宁王朱宸濠。

一天傍晚,大风雨过后,王阳明在湖岸散步,看到庐山五老峰下,海会镇东侧有大山如牛吃草,就随口吟出两句诗来:“安仁铺内倚栏杆,遥望孤牛俯在山。”他问随从,谁能联下句,久久无人回答。此时路边有一妇女,听到了,就说:“我可以试试。”王阳明大为吃惊,说:“那就请说吧。”那妇人从容地说道:“任是牧童鞭不起,田园荒芜至今闲。”王阳明更惊奇了,这两句诗的深刻讽谕性和巧妙构思简直令人叫绝。于是叫随从拿些饷银送给她表示感谢,问她怎么学的作诗。妇人说,我是五老峰下的农民,回娘家路过鄱阳湖。平时石牛山的山歌、古诗学了不少。王阳明请她再吟一首,她很快就吟出来:“怪石崔巍号石牛,江边独立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洗浑身有汗流。嫩草平喉难下嘴,长鞭任打不回头。至今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中外图书藏珍

庐山图书馆很有特色,在三十多万册的藏书中,有不少珍稀图书,尤以古书和洋书中的珍品为多。

1899年前后,庐山成立公共图书馆,藏书千册,到抗日战争前,庐山图书馆即有书二万余册,报刊杂志十余种,均为外文,是为外国人服务的。后又增加库藏,现共有外文书三万一千多册,多为近百年前的英版原文著作。如1898年伦敦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和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以及荷马的名著英文本,1892年伦敦版的《汉英大字典》,1916年美国版的《韦氏大字典》,1927年伦敦版的《英文标准大字典》,以及不列颠百科全书等。

中文古籍中珍品更多。在五万四千册古籍中,有明刻本七十部一千二百册,清康熙刻本八十部一千六百五十八册。有些明清刻本为禁毁图书,如明刻《皇明绳武编》三十四卷,为明万历二十一年吴瑞登撰,曾被清代禁毁。明刻《古今治平略》三十三卷亦是劫余幸存的凤毛麟角。吴宗慈的《修志论丛》对地方志研究甚为重要,但印数少,有专家编《中国地方志总录》在北京、上海多方查找此书不得,1977年上庐山旅游时意外找到了它。最早的刻本是明正德五年刻的《首楞严经》,最大部头的是《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二十一史》二千五百五十九卷。

庐山国宝

庐山博物馆在牯岭西南庐山大厦与人民剧院之间。

馆内藏有不少珍贵文物,有二三千年前的青铜器,历代陶瓷艺术品和许多著名书画珍品。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汉青瓷、隋白瓷、唐三彩、宋影青、元青花等各种历代名瓷和近代瓷瓶、彩釉瓷,应有尽有。

其间《庐山高图》是明代四大画家之首、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1427—1509)的手笔,巧妙地用较小的人物仰视香炉峰瀑布来显示庐山的高峻,这是他四十一岁时(1467)为他的老师陈醒庵的祝寿之作,以雄伟瑰丽的庐山来赞扬老师的崇高人格,是巨幅山水中的名作。

唐伯虎的《庐山三峡桥图》(宽90公分,长247公分)是明正德九年(1514)他由宁王府逃脱后路过庐山时所画,时值隆冬,山高地冷,他画出了庐山南坡三峡桥(即观音桥)一带的萧索景色,只见远山荒秃,树木凋零,浓云蔽日,怪石层叠,小桥流水,殿宇一角,峰峦水口,骡嘶声惨,寒气袭人。画上题诗曰:“匡庐山前三峡桥,急流溅扑鱼龙跳。羸骖强策不肯度,古木惨淡风萧萧。”诗、画与书法相映成趣,诚乃三绝精品。

《五百罗汉图》为清代民间画家许从龙的杰作,此画成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花费了六年时间,共二百幅,每幅长8尺宽4尺。画中罗汉形态动作姿势都各不相同,有“天宫赴会”、“托钵化缘”、“跨海求经”、“圣山汲泉”等等多种画面。罗汉大者一米以上,小的也有一尺左右。人物均有血有肉,特别是人物的眼神灵活多变,似乎始终注视着你,画中飞禽走兽、花草松竹、江海日月、神仙鬼怪丰富多彩。1918年康有为游庐山观赏此画,当即在《口称三昧》图中题辞,称此为“庐阜镇山之宝”。

博物馆中还收藏了颜真卿、柳公权、米芾、黄庭坚等书法大师的碑拓。有一“鵞”字巨幅书法挂轴,落款为“永和年辛亥春三月王羲之书”,因王羲之爱鹅,所以人们以此鵞字为王作,其实为后人所书,其上尚有苏东坡、米芾、范仲淹、朱熹、文天祥、赵孟頫、方孝儒等人的题跋,亦可疑,据说是袁世凯的一名侍卫从故宫中盗出的。博物馆内还有清初郑板桥的条幅:“老去依然一秀才,莱阳家世旧安排。乌纱不是游山具,携取教歌拍板来。”林则徐书写的楹联:“花气入帘松翠在壁;琴韵流阁茶香绕庭。”

我国古代早就有人以菊花为菜蔬的了。种菊最多而又作蔬食的地方,其盛应首推小榄了。先讲食菊,据古籍记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录见于屈原的《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和《楚辞?九章》: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糗qin,米麦磨 粉做成的干粮)。苏东坡《后杞菊赋》……吾方经杞(指枸杞头)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请问祭灶的由来?最好是陕西的 拜托!谢谢了

祭灶的由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