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新手的合香配方,香料调料配方大全 ‘
提起适合新手的合香,大家都知道,有人问香料调料大全 ‘,另外,还有人想问所有的香料有哪些需要炒熟的和生的,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制香,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香料调料大全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适合新手的合香
1、适合新手的合香:香料调料大全 ‘
1:
砂仁7g肉桂7g三柰大四和香。
2:制香的32种。
大料干姜5g小茴香8g花椒陈皮6g花椒
3:
大料桂皮7g三柰白胡椒3g砂仁4g干姜甘草7g
(有些配有少许孜然,也是茴香的一种,叫野茴香。)十三香大料的具体手工制香。
“十三香”这个名字很长时间没有听人提起了。记得小时候见过走街串巷的挑担者边走边吆喝着买“十三香”,那时也不知道“十三香”是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其实,“十三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玩香道危害。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应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陈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分开使用也可,如茴香气味浓烈,用于制作素菜及豆制品;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肉质;熏肉、煮肠用肉桂,可使肉、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汆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熏制鸡、鸭、鹅肉,用肉蔻和,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听老人讲,制作“十三香”时原料必须充分晒干或烘干,粉碎过筛,而且越细越好。每种原料应该单独粉碎,分别存放,将其装在无无异味的食用塑料袋内,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儿。使用时并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适量,因为桂皮、、茴香、生姜以及胡椒等料,它们虽然属于天然调味品,但如果用量过度,同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性和诱,所以使用时应以“宁少勿多”为宜。
2、适合新手的合香:所有的香料有哪些需要炒熟的和生的
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种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称,如麻辣粉、鲜辣粉等,是家庭烹饪佐餐不可缺少的调味料。和合香。
1:
砂仁7g肉桂7g三柰
制香2:
大料干姜5g小茴香8g花椒陈皮6g花椒
3:七香。
大料桂皮7g三柰白胡椒3g砂仁4g干姜甘草7g
(有些配有少许孜然,也是茴香的一种,叫野茴香。)十大古方合香。
十三香大料的具体
“十三香”这个名字很长时间没有听人提起了。记得小时候见过走街串巷的挑担者边走边吆喝着买“十三香”,那时也不知道“十三香”是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其实,“十三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应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陈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分开使用也可,如茴香气味浓烈,用于制作素菜及豆制品;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肉质;熏肉、煮肠用肉桂,可使肉、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汆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熏制鸡、鸭、鹅肉,用肉蔻和,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听老人讲,制作“十三香”时原料必须充分晒干或烘干,粉碎过筛,而且越细越好。每种原料应该单独粉碎,分别存放,将其装在无无异味的食用塑料袋内,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儿。使用时并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适量,因为桂皮、、茴香、生姜以及胡椒等料,它们虽然属于天然调味品,但如果用量过度,同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性和诱,所以使用时应以“宁少勿多”为宜。
以上就是与香料调料大全 ‘相关内容,是关于香料调料大全 ‘的分享。看完适合新手的合香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佛教刚刚兴起,释迦牟尼佛住世之时,就对香十分推崇;其后两千年多年,佛家用香的风习不改,而且得到强化和发展,以至于现在有佛寺处必有香烟,居士之家也必设香案宝鼎。
除了被用来做为殊胜的供品之外,由于香的芬芳远闻,经典中也常以其来比喻修行者持戒之德。如《戒德香经》中,佛陀告诉阿难,只有持戒之香不受顺、逆风的影响,能普薰十方。而《六祖坛经》中,也以香来比喻戒定慧解脱知见五分法身,称为“五分法身香”。此外,香也被用来比喻念佛的功德,如《首楞严三昧经》中,以“香光庄严”来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来功德庄严,就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气一般。
三、供香的方式
供香表达了一份虔敬的心态,一份真心的祈盼,一份与佛菩萨交流的信心、愿力、悲心和菩提心。上香一般用单数,用一支或三支。一支表示一心向佛,三支或表示礼敬佛法僧三宝;或表示礼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也表示戒定慧;或表示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普渡一切众生。
四、以香修持
佛家还把香引为修持的法门。其中最著名的是《楞严经》中的香严童子,以闻沈水香,观香气出入无常而悟道。
佛教认为香对人身心有直接的影响,能助人达到沉静、空净、灵动的境界,达于正定,证得自性如来。所以,佛家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缘。佛家自古就提倡在打坐、诵经等修持功课中使用熏香,在寺院内外也是处处熏香,以营造良好的修行环境。佛教中对香的品类也是精心选择,分为供佛、禅坐、祛疫等不同用途的香品。
同时,不仅使用上等的单品香料,还按照特定的配方调和制作合香,不同的修持法门、不同的修持阶段,都会使用不同配方的合香。所以,许多修持成就的法师同时也是炮制合香的高手。
通过对中日香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的了解,我们可以得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是分国籍的,但文化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促进中国香文化的发展,更能促进两国文化的交织、互相渗透、彼此学习进步。
香文化在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宋代之后的千百年间起起伏伏趋向于衰落,以至晚清时几近消亡,香文化的兴衰与社会的稳定与富足密切相关。近几年香文化在中国发展已不再陌生,虽然明清晚期香文化没落了近两百年,但正因为有了行业前辈们通过查阅和钻研中国香文化,中日香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才有了我们今天香文化的复兴。与日本香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的是中国香文化更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礼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把茶艺和香艺传入了日本,日本人对于此等技法传承下来并衍生出新的内涵,在过程当中加入了日本传统文学,和歌,古典诗词,书法等并赋予其“道”的含义。让我们揭开日本香文化的神秘面纱,走近日本香文化,了解中日两国各自对于文化不同的理解,在未来中国香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这就是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
大家好,我是来自日本皇家流派泉山御流的下一任掌门人西际重誉,日本的香道与花道、茶道的主要流派都是在著名佛教寺院的庇护下发展起来的,日本香道泉山御流是以日本京都名刹“泉涌寺”为中心传承下来的香道流派。日本的香道距今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700年前我们用熏香薰室薰衣, 这700年来用手持品香炉的方式进行香料的品鉴。日本的香料靠进口,很多香料都是从中国传过来的,日本用沉香来进行品香活动,就形成了现在的日本香道。
广州市沉香协会驻立于目前国内最集中的沉香批发交易中心---华林国际,协会的所有成员均是销售真沉香的商家店铺。作为国内较早开设《沉香鉴别师》培训课程的机构,以传播中国传统香文化为已任,一直以来积极推广沉香文化。到目前为止开办了38期的沉香专业培训课程,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400多名沉香专业人才和爱好者,其中有五位沉香协会的会长,10多位独立开课的老师,并且还有更多的学员都在积极的筹备推广香文化事宜。
此次的香文化交流我们邀请了广州市沉香协会的成员和《沉香鉴别师》课程的同学们等30多位齐聚一堂,在这里我们也介绍下我们的协会成员以及优秀的学员。广州市沉香协会会长周天明,广州市沉香协会常务理事/首届秘书长陈子龙,广州市沉香协会常务理事周天尧,广州市沉香协会常务理事罗成杰,广州市沉香协会副会长/首届办公室主任张思恒,广州市沉香协会副会长/沉香收藏鉴赏委员会主任王涛,广州市沉香协会副会长廖世有、周天良、周天桥等,还有我们《沉香鉴别师香道师》课程的优秀同学们,常德市沉香协会会长钟玲,优秀学员雪雁,江西省沉香研究院院长官海滨等。
关于日本香道的很多名词包括:兰奢待,六国五味,香之十德,香道流派等专业的解释我们在这里就不再多作说明,重点就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一个直观记录性的回答,也许,每个人能学到不同的东西。
1 日本现在的香道流派形式?
日本的香道,花道和花道源于中国唐朝时传到日本,一脉相承,后期加入了日本的特色,各种手法也变得不一样。日本的香道流派是家元制传承的流派,例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志野流”“御家流”等。现在我们看到桌面的香器具,日本的香道具很小,更紧凑一些,因为日本是一个小国,所以习惯用小而精致的道具。
2你对目前中国香文化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中国的香文化现在刚刚起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香文化会更加专业走向规范化,也会形成不同的流派。而在座的各位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中国香文化的领路人,中国香文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本地出产沉香,我坚信以沉香产地为主的中国(中国沉香产地包括:海南,广西,香港,广东,云南),有助于推动沉香文化的发展
3在日本什么样的人学习香道,香和日本的生活有怎么样的关系?如何区别沉香的优劣?
日本香道男女老少都在学,但实际孩子很少,因为有些香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年轻女性较多,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流行趋势,如果有女性的支持能更好的传承下去,所以我们吸引大量的女性来学习香道,让更多的女性学习品香和制香。
日本大多数人都是佛教徒,所以用香是较为普遍的,一般家庭用线香较多,所以很多人都是从品线香开始的。沉香在日本数量有限,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局限了香道的发展。沉香稀少,学习成本较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习的。
日本进口香料以后,会请专人鉴定,味道好的才会拿来做品香教学之用,不够好的会拿来做线香。好的沉香用于香道的教学使用,日本香道用香不讲究沉香产地,追求的是香气。香气最好要求最高的称之为棋楠,是最高规格的沉香。在香道中各种各样沉香都使用,主要是香味上的对比、区别、辨别,而不是产区的鉴别。
(提问的午阳先生是柬埔寨华侨,今年才20岁,西际重誉先生对其赞不绝口:你看起来很年轻,在日本研习香道的大多数是女人,学习香道的年轻男子很少,你很棒,很期待看到你未来在香文化传播上的发展。午阳先生已经接手家里的沉香生意,全身心的投入到沉香的事业当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柬埔寨传播香文化的他将成为沉香行业最璀璨的新星。)
我语:其实中国现在香文化行业内,有许多的年轻人早早的接触到了香文化,并且身体力行的进行传播,沉香行业后生代的潜力不可估量。
4日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播香文化?
日本传播香文化的主要途径是多媒体、电视等,多在公众平台亮相,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香,在日本各个区域有文化教室,让大家有机会去体验如何品香。在日本没有像华林国际这么大的沉香批发市场,当我们上到四楼的时候,沉香清新淡雅的香气扑面而来,真是很难得。有广州市沉香协会驻立于市场,对香文化的传播起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5传递品香炉的手势的含义?
在日本传递香炉的过程中,上一位品香者会把品香炉放于桌面,让下一位自己拿起。主要是担心在直接传递的过程中,如果对方没有接好就松开,会有危险。
(雪雁补充)在中国则不一样,在雅集开始之前,主香人会先把活动规则说清楚,特别是传递品香炉的动作以及品香的姿势。在中国讲究传递香火,人与人之间的交递,所以我们会直接用手来传递香炉,这就是中日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6日本人在品香时都会顺时钟逆时钟转动品香炉是为什么?
在香道的过程中,会通过打香筋或银叶片的摆放来区别品香炉的正反面。香炉的正面给天皇或皇族闻香品,其他人就要用反面来闻香。因为此香是由主香人点的,所以不需要转动就可以品闻香品。
7日本的兰奢待具有象征意义,一般人有机会品闻吗?
兰奢待在日本非常有名,在日本学香的人都知道。据说有1300年的历史了,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兰奢待非常的名贵,很珍惜。日本大流派的家元手上都有一点点,规定一代家元只能闻一次,太珍贵了。我曾经有机会亲闻过,我父亲当家元时做过兰奢待的品鉴会,等我当家元以后,我也有机会去品闻一次。
兰奢待现在在东大寺保存着,不允许任何人去割取,我们手里的兰奢待是古代的时候天皇曾经取一点分给臣子作赏赐,所以我们的流派手上有一点点,真的一点点,现在是不允许了。说明在1300年前,日本人就开始与香有关系有了源渊流长的香文化。
8六国五味各有什么特点?
简单的说六个国家,五种味道, 是对香木的分类标准。香木传到日本的时候代表不同的六个国家和五种香味(六国指的是伽罗(越南)、罗国(泰国)、真那加(马六甲)、真南蛮(马来西亚西部)、寸闻多罗(印度尼西亚)、佐曾罗(印度东部),五味指辛、甘、酸、苦、咸,指的是香木的五种气味。),虽然是古代的日本人认为的产地,距今400多年了,很多地名都听来的传来的,现在去找的话恐怕很多已经找不到了,不确切了。
9 在中国香与养生、养性结合在一起,在日本有没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合香对身体、性情及个人修养的一种影响,日本在这方面具体又是怎么样?
其实日本香文化跟中国有很大的关系,香传到日本的时候,跟中国中医一样用来养生,做为中药来使用,沉香有行气的功效。一开始香文化的研究是从养生开始的,我们用香品香是作为健康养生,后来慢慢在日本品香活动中加了文学色彩,加入了和歌,游戏变成组香,用一个主题把他确定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大家的文学修养和对古典的理解。
10西际重誉先生家里收藏了多少沉香?目前日本沉香的价格?
我们流派用香来传播文化,家里就真没有多少香,现使用的很多老香是家族传下来的,一直用它做香文化的传播。至于沉香的价格,托中国人的福,目前日本棋楠的价格一路疯涨,据我所知,十年前一克棋楠的价格是两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200元),而现在一克棋楠5万日元都很正常(折合人民币3500元)。
我补充:3500元/克的棋楠在日本是买不到的,在日本不会公开买卖原材料,市面的香铺最多卖的就是沉香碎料,香品,线香,香丸,香道用品。渠道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是最关键的,更何况是收藏级别的棋楠呢。
11棋楠跟沉香的差异和区别在哪里?沉水对于你们来说重要吗?
在日本,我们是品香为主的香道,它们之间最关键的区别主要是香气。香气好不管是什么产地都可以。如果两款沉香的品质和香气差不多,我们会用来它来组香,增加游戏的难度。所以日本香道最终还是通过鼻子品闻它的香气。
沉香能够沉水当然最好,但我们不像中国一样注重这个因素。日本有个概念半沉都算是沉水,现在也还是这样认为。棋楠的香肯定最好的,通过香气来判断。
12香在日本与饮食有结合吗?
日本料理当中会用到一些香,香最开始也是作为香料传到日本的。
13日本的香道师为什么没有佩戴沉香手串或饰品?
我们做香道的人是点香为客人,让点的香散发出更好的香气,如果我随身佩戴手串等,会影响品香炉中的香,所以我们从不佩戴。在日本学习香的人不允许使用有香气的化妆品,香饰,香水等,要求淡妆宜人即可。我们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香炉中的一小片香木上,所以不能有其他因素影响我们的发挥。
通过以上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香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发展道路完全不一样,例如目前国内的香文化培训课程,不仅开设了香道课程引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更是单独在沉香领域开设课程,以系统、全面、专业的教学模式带领大家了解认识沉香,同时以更规范,产业化贴近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周天明会长就《沉香鉴别师》项目和教材,做了更详细的推广和未来前景的展望。
香文化在这短短的五年间发展迅猛,感恩行业内非常多的老师和前辈们努力不断的研究中国香文化和沉香,在背后付出了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为香文化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通过新媒体、大型展览会、高级会所、电视平台、传统文化行业等传播沉香行业。我最有感触的是在最近一二年陆续有普通市民拿着收藏的木头来寻找我们专业的机构鉴定沉香,说明香文化已经走进普通人的视线了。
在今天,我们可以自豪的说香文化在中国已经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市场氛围的一条路,我们有自己推广模式和香文化传承的方式,请大家拭目以待,相信美好的未来属于我们的。
衣袂飘香,是古人追求的一道“嗅觉风景”。
荀彧,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官至侍中、尚书令,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其好用浓香熏衣,所坐之处香气三日不散,“荀令留香”的典故便出于此,后人常以之形容风流倜傥,李商隐曾有诗句云,“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
而古代另一个“香喷喷”的美男子,当属北宋大学士梅询,欧阳修《归田录》曾记载,梅询“性喜焚香, 其在官所,每晨起将视事,必焚香两炉,以公服罩之,撮其袖以出,坐定撒开两袖,郁然满室浓香。”
古时,让香气随身的方法很多,像佩戴香囊、熏衣、洗衣香等,其中效果最好的当属熏衣,如荀令君,甚至有“荀令十里香”传世。
熏衣,也是古人讲究生活质量方式的呈现,唐代元稹《白衣裳》中“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就是描写用沉香熏衣服。
那如何熏衣呢?
宋·洪刍《香谱》中记载的方法类似,《香谱》卷下“薰香法”中说熏衣时,用香灰或银叶隔火取香最妙。
“凡薰衣,以沸汤一大瓯,置薰笼下,以所薰衣覆之,仙润气通彻,贵香入衣难散也。然后于汤炉中,烧香饼子一枚,以灰盖或用薄银碟子尤妙。置香在上薰之,常仙烟得所。薰讫,叠衣,隔宿衣之,数日不散。”
那薰笼又是何物呢?
白居易在《后宫词》中也写提到了这一架“熏笼”:“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明代画家陈洪绶绘的《斜倚熏笼图》给了我们答案,图中,华服美人独坐,而她的衣裙之下,便是一架熏笼。
熏笼是熏衣最重要的器具,一般都是用竹编的穹形圆笼,体轻便于搬动,且周身遍布镂孔,透热性强。使用时,口朝下地扣在熏炉上,衣服摊开在熏笼上以受香。
如图中所示,熏衣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熏衣香方”中记载熏衣:
以微火烧之,以盆水纳笼下,以杀火气,不尔,必有焦气也。
何意呢?
熏衣时在熏笼下放盆热水,可起到润香的效果,湿润的水气可减少焚烧香丸所产生的焦气,以避免衣物沾染烟火焦气,这样熏出来的衣服香气清润,没有烟火气。
是不是感觉很奇妙?
上图中,熏衣的香炉下便置有盛水的水盘,熏衣,就是利用香料在熏烤中发出的香烟,把衣服熏得带上香味。这样一道工序,需要特制的熏衣香丸,这种香丸必须用蜜来调和诸香,微火慢熏,让散发的香气一点点浸润衣服。
除了诗词中常见的用名贵沉香来熏衣外,古人还有各种香料专门配制的熏衣香。最早记录在书的熏衣香方,是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六味熏衣香方”。
六味香药分别是,沉香、麝香、苏合香、白胶香、丁香、藿香。这六味香药的组方与做法,奠定了后世各种熏衣香方的基本组方。
熏衣之风,在唐代宫廷中十分盛行,当时,无形的香气甚至是宫廷女性服装的一部分。
王建《宫词》之一,描写宫妃因天雨湿凉入浴、要更换秋衣,服侍宫妃的宫人在一旁殷勤地为其熏衣:
雨入珠帘满殿凉,避风新出玉盆汤。
内人恐要秋衣着,不住熏笼换好香。
唐时,熏衣还是贵族们彰显自己身份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宫中使用的香品,代表着皇室所专属的气味。
宋代,熏衣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男女都会把衣服熏的香香的。陆游就是有个熏衣的癖好的人,这点在他的诗词中能感觉得到。
陆游在诗中经常描写熏衣,《四月晦日小雨》:“风生团扇清无暑,衣覆熏笼润有香”,《晨起》:“衣润熏笼暖,灯残漏箭长”。
宋人比较喜欢花香,调制花香味的熏衣香,是宋人合香的特色。宋人陈敬的《陈氏香谱》中,记载有模仿梅花与兰花香味的熏衣香。
熏衣梅花香:甘松、舶上茴香、木香、龙脑各一两,丁香半两、麝香一钱,右件捣合粗末如常法烧熏。
唐宋时期,熏衣香都是香丸、香饼、香末,到明代时,线香开始兴起并用于熏衣。
明末小说集《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中有描写线香熏衣的情景:“秦重回到家中,把衣服洗浆得干干浄浄,买几根安息香薰了又薰。”
所以,如何像古人一样衣袂飘香?学会了吗?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王夫人给了一瓶玫瑰清露给他。这玫瑰清露可是非常珍贵,是进贡宫里的。什么是玫瑰清露?它又对受伤的宝玉有什么作用呢?
甜香已觉入清喉
古人好风雅,便常与花亲近。清供赏玩,题咏描画,簪发佩裳,一年花事在心头。对花之精华最极致的追寻,大约是花露了,《红楼梦》中便有关于玫瑰露的描写。本期生活课邀请了芳疗师刘鑫老师,品清露、制香膏。凹晶馆里秋光遍洒,甜香四溢。
芳疗师刘鑫老师
闻香不待蜡封开
玫瑰露又被叫做蔷薇露、玫瑰花水、玫瑰纯露、玫瑰清露。玫瑰露最早由波斯传入我国,由于其馥郁清香,广受中国人的喜爱,成为护肤美容的佳品。古代即有壁画,描绘侍女手持净瓶在旁恭立的情景。
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西耳室壁画,在成套的女性梳妆用具中,出现一只瓶颈细长的鼓腹瓶,正是典型的蔷薇水
由于蒸馏技术不易,玫瑰露十分珍贵,都储存在玻璃或琉璃瓶中。在香事繁荣的宋代,除了美容之外,玫瑰露还被用于香道合香。为了追求极致的制香艺术,宋人甚至不惜用“蔷薇露”来蒸香。在如此强烈需求的驱动下,香露蒸馏技术传入广州,中国本土的香水制造业也随之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鲜花被用于香露制作,《红楼梦》中出现的木樨清露便是例子。明清时期,蒸馏鲜花制作香露的工艺广为流行,富贵人家更是讲究自行蒸制,这一时期出现了更多的花露品种,甚至有百花香露。
花非花,露非露
花露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外用可作护肤,内服可入饮食。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倡女性在洗面、浴身之后,用一些花露匀拍在面上、身上,并形容“此香此味,妙在似花非花,是露非露,有其芬芳而无其气息,是以为佳”。玫瑰露有美白保湿的功效,现代女性可以将其与面膜纸配套使用来敷面,或是装在喷瓶内,在干燥时使用,可以润泽肌肤。现代人用眼多,玫瑰露也可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用香露将卸妆棉润湿,敷于眼上,五分钟即可。
而玫瑰露用于饮食,最为人所熟悉的当然是《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品尝玫瑰露的情节。王夫人道“一碗水里只用挑一茶匙儿,就香的了不得呢”,可知玫瑰露之香。《金氏药贴》记载“(玫瑰露)专治肝气、胃气,立效”,也就是说玫瑰露有平肝养胃、活血散结、宽气解郁的功效。袭人认为宝玉挨打时不许叫唤,必然“急的那热毒热血未免不存在心里”,这时候服用玫瑰露正有解毒的作用。六十回中玫瑰露从宝玉处辗转到柳五儿处,柳嫂子又转赠给自家侄儿,一碗喝罢,有“心中一畅,头目清凉”之效。
玫瑰有生发之气,适宜春日饮用。另外,玫瑰有活血之性,对女性身体有益。可将玫瑰花露入水饮用,或加入普洱茶中。在蒸米饭时加入一两滴,蒸出的米饭会有甜香。
一朵花的精华
《红楼梦》中的玫瑰清露是将玫瑰花瓣熬煮后得到的,色如胭脂,柳五儿得到芳官之赠时还认作是宝玉吃的西洋葡萄酒。用这种方法熬制清露,在大批量生产时要用到防腐剂,因此今天我们已经摒弃了这种方法,而采用蒸馏的方式,得到的清露色泽透明如水。
萃取花露采用的花瓣通常是清晨四五点采摘的未开的花朵,此时花瓣中的芳香分子尚未挥发。将新鲜的大马士革玫瑰和蒸馏水按比例混入蒸馏器中,火上煮四小时。利用水蒸气将挥发较强的植物芳香精油携带出来,形成含有精油的水蒸气。经过冷却工艺,利用温差使水蒸气凝结为液体状态,从而分离出纯露水。
我们可以从一朵玫瑰花中得到三种芳香的产物。萃取过程中部分芳香分子与水结合成为花露,不能与水结合的部分成为精油。花露的分子较小,在凝结成液体后沉于下方,精油则浮于上方。玫瑰花中含有蜡质,在萃取过程中,会有杂质从过滤器中析出,将这些杂质融化后再提纯,就得到了玫瑰花蜡。
花露、精油、花蜡,一朵花的精华尽在其中。品一口花露,清芬怡人;制一罐香膏,留香良久。古人的风雅并不遥远,花开有时,惟愿生命中花香常在。
文字整理:文中子
适合新手的合香配方,香料调料配方大全 ‘
本文2023-10-06 01:29: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