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可以改变,佛教不是宿命论
命运可以改变,佛教不是宿命论
问:佛三千年前在世间,人应该有百岁,身高较现在人高。现在人寿应该是七十岁左右,但看史书,人在二、三千年前好像平均人寿没有一百岁,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为什么?
答:佛在经上跟我们说,我们这个世界人寿最长的时候是八万四千岁,人寿最短的时候是十岁,这是讲一般平均年龄。人寿愈长,你就晓得世间人心善良,福报大,人寿愈短的时候就愈有苦难,人活着都受苦受难受罪。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叫减劫,就是每一百年减一岁,释迦牟尼佛出现的时代是人寿一百岁,一百年减一岁,到现在三千年了,就减掉三十岁,所以现在平均寿命是七十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是杜甫说的,唐朝的诗人,跟李太白是同时代的,他们也是好朋友。他诗里头有这么一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是一句感叹的话。但是也是根据,他们都是学佛的,都是说佛讲减劫到十岁,十岁以后就往上升,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这样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一个小劫有多少长的时间你能算得出来,这是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佛讲时间单位是讲劫,劫里头有大劫、中劫、小劫。
人的寿命长短是过去的业力,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报得的,这一生得的果报。但是寿命可以延长,也可以缩短,如果你造恶很多,你的寿命会减少,会减短,应该有七十岁,可能四、五十岁就完了。如果你行善积德,你只有四、五十岁的寿命,可能你会延长很长。譬如《了凡四训》里面讲的,了凡先生寿命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四岁,延长二十一年。我跟同学们说了,我年轻时候算命,很多人算,寿命四十五岁。我今年八十一岁了,已经多活了三十多年。寿命是可以操纵在自己手上。佛法承认有命运,但是命运可以转变,所以佛不是宿命论。
这句话(这个词)要放在不同语境中审视,不能断章取义。
唯:有多义,须注意。除,包括除了(不含)之义外,亦有包含之义。宿命,可当宿命本身讲,但在当世又当“宿命论”之义。故
“唯”先做“只是”讲:
解释一:只是要将宿命之论弃除。所谓宿命论。是现在的一种说法,属于唯心论,但和佛教的本义不同。在佛教中虽讲宿命,指的是过去世之命运,而非今世之命运。
解释二:只是除了宿命之外。那么这里的宿命不指宿命论的话,在佛教中是可以这么说的。
解释三:只是除了宿命论之外。表示不相信宿命论。
解释四:只是要将宿命除去。不相信宿命,所谓纯粹的唯物。
"唯“亦可做”因为”、“虽然”等的意思,也有句首无义,那么解释就又不同了。
翻译名义集:“佛陀(浮屠)。大论云。秦言知者。法华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觉者、知者,对迷名知,对愚名觉。” 正如季羡林说:“不知道”的对立面,就是“知道”。知道了,就是“大觉”,就是“佛”。
原始佛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称为原原始佛教,这段时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自佛陀入灭百年后起,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曾发生多次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原始佛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称为原原始佛教,这段时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自佛陀入灭百年后起,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曾发生多次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印度大陆的声闻佛教和菩萨乘佛教是同时传入东土的。除大乘经典外,中国现存的印度大陆各部派的声闻乘经典也很丰富。达摩祖师西来,曾赞叹“东土汉地,好一派大乘气象!”由于中华文化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根性,汉传佛教主流为菩萨乘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声闻佛教在汉地一直不如菩萨乘佛教被接受和流行,尤其到后代,“汉传佛教”几乎成了大乘佛教的代名词。
公元前后,佛教就已正式传入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传统不同,佛教一传入中国即开始的佛典翻译事业,是以皇室官方组织高僧,严谨制度下的书面系统翻译。随着汉明帝打开官方佛教的大门,随后数百年间,天竺西域与中原两地传经、取经之高僧络绎不绝,如鸠摩罗什、真谛、法显等祖师菩萨。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师遍参天竺数十国取经,并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圆满归唐后,印度佛教大小乘各部派的主要经典之后都渐翻译到了汉地。此时的东土,各大宗派纷纷成熟,高僧辈出,证者无数,从教理研释证悟到民间百姓的广泛传弘,大乘佛教在中国的辉煌实践与隋唐盛世交相辉映。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渐转移到了中国,并进而传播影响到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及我国的西藏等地。佛教至此成为世界性宗教。而印度佛教此后则日趋没落而消亡了。中国翻译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系统和完整的。
时间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学术界多数认为是在东汉明帝时期(公元67年)。皇帝诏书、佛典东传与佛寺建立,是学者们判定佛教在汉明帝时传入中国的主要依据。
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韩伟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最迟应在秦始皇时代。他认为,“《史记》中有秦始皇‘禁不得祠’的记载,‘不得’就是佛陀的音译,‘不得祠’就是佛寺。”
建筑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
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
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
文学
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
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
《法华》、《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
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绘画和音乐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既、阎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至于音乐方面,公元3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乌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否定宿命论
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忏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缘起论
《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的开篇,为我们描画了一幅五彩斑斓,奇幻端丽的画面。
在遥远的昆仑之墟,居住着一位神威勇猛的龙王,叫做阿耨达龙王,他的中文名字叫做“无焚”。龙王所居住的宫殿,位于五条大河的源头。宫殿内有一个水池,蓄八味之水,植七色莲花。服用了这池中之水,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夙世因缘,勘破三生。
话说这一天,阿耨达龙王延请佛陀和众弟子来他的宫殿作客。大家进膳之后,便坐在莲花之上,说起自身的累世经历,及各世所造福罪。原来前世的种种作为,转化成今生的种种福祸,即便纤微也无所遗漏。在这果报轮回之中,众人各自得福报,历劫难,无法“自济”,而有幸啼听佛法、达到觉悟的人,才得蒙受佛恩,渡过这生死轮回之海。
虽然这部经书的名字叫做“佛五百弟子”,但就《大正新脩大藏经》中所收录的版本来看,其实从大迦叶品到摩头和律致品,总共有二十九位佛弟子进行了自述,最后由佛陀自述因缘,进行总结。可见五百是一个虚指,实际来此盛会的只有三十位左右的长老。
佛的弟子们将自己数度轮回的故事,以佛偈的形式讲述出来,都是类似于五言和七言的诗句,非常工整,还可以歌颂。诗中的故事,大抵逃不脱“因果报应”四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部经最大的作用就是弘化。作为佛陀的弟子,“清凉无漏”的阿罗汉,由他们来现身说法,讲述自己还是凡人时候的故事,无疑对信众们有巨大的励志作用:
原来阿罗汉为人时也不是纯洁无暇的!这些高高在上,张口闭口都是佛法智慧的阿罗汉,讲起自己的前世今生,瞬间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一秒变成天天见的隔壁老王。他们中有的在前世甚至还犯下过罪行,难陀尊者给比丘的饭食中加入了马粪,导致比丘的死亡,迦耶尊者甚至调戏过妇女,这样的人经历了轮回因果,再经修行和持戒,都能够修成阿罗汉果位,为什么我不行呢?这不就是在向人们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么?
另,凡人都有窥探欲,这一点无论是西域中土,还是中古现代,都无有不同。可以想见,古时候当高僧宣讲这部佛经之时,下面听讲的善男信女,心中的八卦之魂是如何熊熊燃烧的。好的故事,是让信众坐下来,听进去的前提,也是传达故事背后的佛法奥义的载体。所以佛陀有言: “宁识前世所更历,为我各说谁行步,而获其福不可量。” 自说本起,传达宏义,佛度众生,是以有无量功德。
我们将各位尊者的故事稍加归纳,可以看出这部经书的几个侧重点:
发下誓愿,有向佛之心,便可如愿以偿,福泽绵延。 舍利弗便是“一念成佛”的典型。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他自称前世悠然闲居之时,见到了一位沙门,这位沙门原来是一位辟支佛。当时舍利弗并不知他的身份,见他穿着绛红色的僧衣,心中生出欢喜。于是他便为这位沙门修补僧衣,浣洗衣裳,十分礼遇。这位辟支佛便在舍利弗面前显出种种神通,飞升到虚空之中,上下幻化出水火。舍利弗见此神迹,马上双手合十,发下誓愿: “令我得如是,聪明大智慧。莫令生豪家,亦勿生贱种。常生于中家,志多作沙门。” 因为这样的誓愿,舍利弗得以在以后的五百世的轮回中,世世为人,且世世如愿做沙门。心想事竟成,终成阿罗汉,这样的福报,皆是由于他前世的心愿种下了善因。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这是刘备临终前劝解儿子刘禅的话。在这部经文中,对于善行的衡量,也同样不计较大小之别。轮提陀尊者前世时,某一天造访佛寺,看到佛寺的地上不是很干净。便拿起身旁的扫帚,清扫了寺庙的寺舍。看着干净的地面,他想:如果我也像这地面一样,永远干净无尘垢就好了!因为有这样的前世,轮提陀在以后的每一世中,都面色和悦,品貌端正,无人可比。在人间的最后一世中,父母给他命名为“净除”,在这一世他得以“清凉灭度”,得证阿罗汉果位。
如果说清扫佛寺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话,那么须蔓尊者和薄拘卢尊者的故事也能给你以这样的启发。须蔓尊者将林中的花朵供于佛前,后来达到正觉,成为了阿罗汉。薄拘卢尊者前世以卖药为业,一次他赠予众比丘一个呵梨勒果,便得以在91劫这样无比之长的时间段内,世世为人,不入恶道,最终成为阿罗汉。
对于佛教僧众或者佛寺的善举,都在因果之中,冥冥之中因缘相继,生生不息。而凡人在生活中的善举,在佛教的因果世界观里,也同样会有相应的福报。 积恶余秧,积善余庆是也。
推动这宇宙轮回,因果报应的力,便是业力。业分善恶,既然善被铭记,恶也不会被遗忘。
上述提及的迦耶尊者,前世是一位卖香的商人。有一天他在自己的香铺中,看到一位容貌端正娟丽的女子,从外面走到自己的香铺之中,于是就起了调戏之意。那女人凛然不可侵犯,不让迦耶触犯她的身体,更不同意与迦耶交欢。迦耶最终并没得逞,只是抓住了这女人臂膊,为她的妖娆所迷乱。因着这样的恶行,迦耶死后堕入了地狱之中,等他终于重新修回人道,他的右边胳膊也常常枯槁,十分苦痛,有万般不便。后来得佛法智慧,成为了阿罗汉,他的右臂也不如左臂方便自如。他由是告诫那些冒犯妇女的男子,不要以为自己的罪行微不足道,就恣意而为。要知道日后苦痛酷烈,皆是今日*业的果实。
《佛说善恶因果经》中总结得很精辟:“若问前世因,今生现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做者是。”佛教并不如人们想象地那么消极弃世,其实它是反对宿命论和命定说的,反而强调 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 任何抱有侥幸心态的恶行,和自以为无所谓的损人利己,都逃不过轮回流转。
许多人一想到福祸和赎罪的问题,就会想起祥林嫂捐门槛的故事,穷苦困厄的祥林嫂,遍尝了人间的厄运,到寺庙去“捐门槛”是她的最后一道曙光。祥林嫂甚至哭求庙祝,卖力地干活存钱,去捐一条门槛任万人践踏,去赎清她的罪孽。可是捐过门槛之后,祥林嫂并没有得救,她像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底层女性一样,得不到祝福,难以活出个人样。每次读到这篇《祝福》看,就像有一把锐利的尖刀,狠狠戳痛我们心中公平正义的神经。而寺庙、僧侣、佛教,也成为了故弄玄虚,诈骗敛财的代名词。这种道听途说的“捐门槛”的方法,很可能是被人以讹传讹,是对佛法或者经文的歪曲理解;或有可能是被当地别有用心的僧众当成是寺庙敛财的手段,有意传播。祥林嫂的例子里面,佛教的教义,被中国男权社会的封建礼教思想体系所吸纳和歪曲,变成了一种畸形的存在,成了束缚女性身心的工具。这是对女性的道德绑架,也是对佛法的强行歪曲。(当然,在佛教看来,这些恶人都自有其报应。)
回到佛经本身来看,《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中, 那些得到善报的例子,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功利之心。只要有佛心、诚心, 一花一果,可以成佛;放下屠刀,便立地成佛。
佛法的世界里,如果一个人想要赎罪,可以发愿,可以诵经,可以行善,但绝没有一条是要你“强制消费”的。 带着功利之心去捐门槛,期待花钱找替身可以赎罪,这种行为本身,并不是佛经所提倡的。 迷信是痴 ,哭求庙祝捐门槛的行为,本身就陷入一种执着。 佛教导众生,要放下执着,即便是对佛经本身,亦不能执着。当你执着,便是自造桎梏,不得解脱。
关于果报之说,信者深信不疑,且可枚举无数例证;不信者嗤之以鼻,甚至从唯物史观看来,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封建迷信。因此这样一部主讲因果报应的经书,名声不显,常常处于灯火阑珊处。
因果报应,夙世轮回,是不是完全过时,对于当下没有实际意义呢?
遇到见义勇为的义行,我们常会希望:好人一生平安;遇到人性泯灭的暴行,我们怒极了会诅咒他不得好死。其实人人心中有杆秤,都对“善恶有报”怀着希望。 你看不到因果,但因果和佛自在你心中。
为什么现代人心中积累了如此多的愤怒和焦虑?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为什么社会上有这么多针对弱者的暴行?都是因为心中公平与正义的天平,失了衡,想不开。 佛教的因果观,恰恰可以作为对于制度和法律公平性的一种补充。
可能你要问,这有什么卵用? 佛经不能把坏人绳之以法,也不能解决现实中的乱象,更不能让我月入百万,躺着数钱,佛经到底读来做什么?
其实佛教将佛经比作宝山,因缘不同,智慧各异,每人都能挖掘到属于自己的宝藏。佛经关注的,恰恰不是这些外物,而是你, 你本身 。 读佛经,是获得内心平静与释怀的一个有效途径。
如果你也是走过无多路,拜过许多佛,但还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佛经。现在开始一场深入宝山的旅程,就又是一段新的因缘。
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佛教的核心是缘起,也就是诸法由因缘而起,其中的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
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他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实相的揭示,同时也是对众生的脱离苦海做出最究竟指导的方法论。佛教可以从教义角度归纳成几部分:
1、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这就是“三法印”,指出了世界一切现象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断变化的;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自我”,因而也没有自有永有的神明,人也不应该执著于灵魂的说法,因为这一切都如同梦幻泡影,是因缘和合而成;只有究竟的涅磐圆寂才是真正的寂静和平安。
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一切诸佛教导众生,尤其是人,正确对待因果的态度。尽管一切如镜花水月,但业报昭彰,丝毫不爽。所谓“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3、既然我们得到了宝贵的暇满人身,就应该万分珍惜这个生命,利用它来修学佛法,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根据佛陀所教诲的“十二缘起”法,参破无明业障,勤修“四正勤”、“八正道”,皈依三宝,依戒起修,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4、在自己修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发“菩提心”,效法佛菩萨的大悲、大慈、大行、大愿,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虽说力不遂心,但发愿十分重要,总要尽力而为,在此过程中,要勉力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万行”。
扩展资料:
佛教观点:
一、否定宿命论
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
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二、缘起论
《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
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
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
-佛教
命运可以改变,佛教不是宿命论
本文2023-10-06 01:46: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