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颈椎病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颈椎病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由于现在很多上班族生活不规律,颈椎病成为很多上班族都会有患有的疾病,颈椎病现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骨科疾病,下面一起了解颈椎病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吧。
颈椎病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1颈椎病怎么治疗,七大特效穴位助你轻松按摩治疗颈椎病
1、祛风解毒、通利官窍——风池穴
取穴定位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2、散风活络——秉风穴
取穴定位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对侧食、中、无名三指按揉秉风穴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上肢发软无力为度。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散风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肌肉酸痛、颈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清头明目、通经活络——天牖(yǒu)穴
取穴定位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为佳。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颈肩背部痉挛强直。
4、祛风清热、活络消肿——肩井穴
取穴定位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5、清热和营、降逆活络——曲池穴
取穴定位位于屈曲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及颈椎疼痛、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
颈椎病怎么治疗
6、清热解表、通经活络——外关穴
取穴定位在手臂的外侧中间,腕关节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前臂半屈,用一手的拇指尖按于另一手的外关穴,其食指或中指则按着内关穴,向内对按20~30次,以酸胀感为度。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偏头痛、肋间神经痛、上肢关节痛、肘部疼痛等。
7、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合谷穴
取穴定位位于手背部,在拇指与食指的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可以用一手拇指指腹掐揉被按摩者合谷穴30次,两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宜。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腕关节痛,以及手臂麻木、疼痛,腰扭伤等。
上班一族看着风光无限,但是由于疏于对身体的锻炼,尤其是颈椎方面,因此往往会使他们出现颈椎病,并且非常的痛苦。也希望各位办公室一员们看到这篇文章后发给受颈椎病折磨的人,让他们也引起重视。谢谢大家看完颈椎病怎么治疗的方法。
颈椎病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2颈椎病的症状
一、颈椎不好的症状
1、眩晕
眩晕是颈椎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一般是患者在突然扭头的时候出现眩晕,严重时还会发生猝倒的症状。
这是因为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受到颈椎增生性改变的压迫,出现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时,容易出现这种症状,受这一因素的影响,还会使颈椎病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2、血压不稳
颈椎病症状表现为血压不稳,因为颈椎病患者在发病后,会造成患者的交感神经功能出现紊乱,和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时,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定的症状,例如,有些颈椎病患者,经常会出现血压的增高,血压降低的症状。
3、吞咽障碍
颈椎病患者在初期还会出现吞咽障碍,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吞咽时,喉咙里出现梗阻感,或感觉食管内有异物,这是由于颈椎病患者食管的后壁,受到颈椎前缘骨质的直接压迫、植物神经紊乱,造成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时,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
4、上肢肌力减弱
肢肌力减弱也是颈椎病的症状之一,这是运动神经受损引起的症状。表现为颈椎病患者拿东西的时候费力,部分颈椎病患者持物时易脱落。
肢体骨骼肌由2根以上的神经共同支配,单独神经受损表现为轻度肌力减弱,主要的神经根受累,可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5、身体症状
颈椎病症状表现多样,患者在患上颈椎病以后,患者往往会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早搏、心律失常等等,这些颈椎病的症状表现,是由于颈背神经后根受颈椎骨刺激和压迫所致。
二、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1、颈部症状
颈项部疼痛,颈部僵硬感、颈部强直、活动受限、颈部肌痉挛、颈活动困难、有捆绑感、“落枕”感等。头部常偏向一侧、抬头、低头困难、旋转困难。
2、上肢症状
肩部、手臂、背部的麻木、疼痛、痛觉过敏、有触电感,手指麻木、手部无力、沉重感、持物不稳、上肢肌萎缩、肩周活动受限。
3、下肢症状
下肢可出现放射性痛、冷、麻、凉、或热窜痛、无力、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下蹲,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或休息后刚起来加重,少有活动后好转,再活动后又加重。
4、眼部症状
不能睁眼,只能闭目平卧,眼胀、眼沉、睁眼无力、伴视物不清、视力减弱、眼前闪光、暗点、在颈部过度活动时出现眼痛、眼肌痉挛等症状。
5、头痛
放射痛、窜痛、麻痛、胀痛、沉痛、热痛、凉痛、、两侧痛、巅顶痛、轻痛、中痛、重痛,重则“碰墙”止痛,甚则呕吐。
6、头晕目眩
头痛、眩晕、甚则恶心、呕吐、一过性失明伴头昏、头沉等,甚则有欲晕倒的感觉或突然晕倒、过后苏醒、已如常人。
7、记忆力障碍
记忆力明显下降、丢三落四、到此位忘记做此事、昨天的事情记不清楚、甚则是否吃饭都不能记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名·落枕 41 落枕的病因病机 42 落枕的症状 43 落枕的治疗 431 方药治疗 432 针刺治疗 4321 体针治疗 43211 治则 43212 处方 43213 方义 43214 随证配穴 43215 操作 4322 耳针疗法 43221 选穴 43222 方法 433 艾灸治疗 4331 方一 4332 方二 4333 方三 4334 分型治疗 43341 风寒阻络 433411 症状 433412 方一 433413 方二 43342 气滞血瘀 433421 症状 433422 选穴 433423 灸法 43343 落枕伴有恶寒头痛等症状的对症治疗 43344 注意事项 43345 医案 434 推拿疗法 4341 选穴 4342 操作方法 4343 医案 4344 注意事项 44 落枕患者日常保健 5 经外奇穴名·落枕 51 拼音 52 代号 53 落枕的别名 54 出处 55 落枕穴的定位 56 取法 57 穴位解剖 58 功效与作用 59 主治病症 510 配伍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落枕的穴位 2 治疗落枕的方剂 3 治疗落枕的中成药 4 落枕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落枕 1 拼音
luò zhěn
2 英文参考stiff neck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ozhen (Ex22)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EXUE8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落枕:1病名;2经外奇穴名。
4 病名·落枕
落枕(stiff neck[1])为病名[2][3]。是指以颈部疼痛,颈项僵硬,转侧不便为主要表现的颈部软组织急性扭伤或炎症[1]。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落枕又称失枕[4]、颈部伤筋[3]、失颈、项强[2]、错枕[5]。
轻者可自行痊愈,重者能迁延数周[6]。
41 落枕的病因病机落枕多由睡眠时头部姿势不当,枕头高低软硬不适,或颈部受寒,轻度扭伤等,以致局部经脉气血阻滞而成[3]。
落枕可因劳累过度、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当、枕头高低软硬不适,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伸展或紧张状态,引起颈部肌肉静力性损伤或痉挛;也可因风寒湿邪侵袭,或因外力袭击,或因肩扛重物等导致[6]。
落枕是因睡眠姿势不当或睡时受风寒侵袭造成颈部经络阻滞、气血失畅、筋脉拘紧而强痛的一种肌肉痉挛疾病[7]。
42 落枕的症状睡眠后出现颈项强直酸痛、活动受限[3]。多为一侧颈项强直、局部肌肉痉挛,压痛明显[3]。头常歪向患侧,转动不便[3]。重者疼痛延及患侧肩背及上臂[3]。一般3~5日即可自行缓解[3]。有些易反复发作[3]。现代医学中的颈肩肌筋膜炎、颈扭伤及项肌风湿痛等病引起的斜颈,多属本病范畴[3]。
落枕多见于中老年人,往往是颈椎病的反映,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轻者4~5日自愈,重者可延至数周不愈。
43 落枕的治疗治疗以 、针刺为主,并可配合热敷、温熨[2]。
431 方药治疗因外邪所致者可内服蠲痹汤;外伤所致者,宜复元活血汤;日久不愈者,宜六味地黄丸[2]。
432 针刺治疗取阿是穴、落枕穴、后溪、悬钟等穴为主[3]。先刺阿是穴,不留针;针手足部穴时,可令患者轻轻转动颈部,收效较快[3]。如针后加艾灸、拔罐,或辅以推拿、热敷等法,均可提高疗效[3]。
4321 体针治疗 43211 治则调气活血,舒筋通络
43212 处方落枕穴 压痛点 后溪 悬钟
43213 方义后溪,悬钟为循经取穴,可疏调太阳,少阳经气,解痉止痛;落枕穴为经验穴。
43214 随证配穴恶寒头痛—风池、合谷,肩痛—曲垣、肩髃,背痛—肩外俞、天宗。
43215 操作毫针刺,泻法。先刺落枕穴或悬钟,轻轻捻转,嘱患者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当即缓解,再针近部诸穴,并可配合温针或拔火罐。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4322 耳针疗法 43221 选穴颈 颈椎 肝 脾 神门
43222 方法毫针刺,中强度 ,捻针时嘱患者徐徐转动颈项,每次留针30~60min,每日1次。
433 艾灸治疗 4331 方一[5]
取穴:落枕、天柱、大椎、阿是穴。
配穴:背痛者加养老穴;头痛恶寒者加风池穴。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1壮,每日1次,连灸3日。
4332 方二[5]
取穴: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穴。
配穴:背痛者加养老穴;头痛恶寒者加风池穴。
灸法:采用艾条悬灸,每穴灸10~15分钟;或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4333 方三[5]
取穴:健侧外关、列缺、悬钟、风池、大椎穴。
灸法:采用艾炷无瘢痕灸法,外关、大椎穴每次灸4~6壮,列缺、悬钟穴每次灸4~8壮,风池穴每次灸2~4壮,每日1次。
4334 分型治疗落枕一般分为风寒阻络和气滞血瘀两型[7]。根据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如下:
43341 风寒阻络 433411 症状偶晨起出现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可伴有向同侧上肢放射,俯仰转侧受限,尤以旋转后仰为甚,头歪向健侧,肌肉痉挛酸胀疼痛,局部压痛,可伴有恶寒,头晕,精神疲倦,口淡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7]
433412 方一[7]
选穴:落枕穴、阿是穴、后溪、悬钟、大杼。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5分钟以上,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病愈即止。
433413 方二[7]
选穴:阿是穴、风池、肩中俞、后溪。
灸法:艾条回旋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诸证消失即止。
43342 气滞血瘀 433421 症状症状反复发作,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部位固定,转动不利,肌肉痉挛酸胀,多在劳累、睡眠姿势不当后发作,舌暗,可见瘀点,苔白,脉弦涩。[7]
433422 选穴阿是穴、肩中俞、膈俞、血海、气海[7]。
433423 灸法艾炷隔姜灸,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生姜片,然后在生姜片上扎出10个以上分布均匀的小孔,上置如黄豆大小艾炷,点燃艾炷,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穴5~7壮,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症状消失后巩固1~2次。[7]
43343 落枕伴有恶寒头痛等症状的对症治疗落枕常伴有恶寒头痛等症状,临床上加用以下方法[7]:
选穴:合谷、外关。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43344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注意疼痛部位保暖,避风寒,调整好睡眠姿势以防加剧疼痛[7]。
43345 医案袁某,男,36岁,1979年8月9日初诊。主诉:颈项偏右侧疼痛2日。病史:昨晨起床时,发现头不能向左右旋转,第七颈椎至第三胸椎偏向右侧的肌肉酸痛,伴有全身不适。服用止痛片疼痛不减,而来针灸治疗。检查:大椎、身柱、肩外俞压痛明显。头不能向左侧转动,右肩胛骨内缘轻度浮肿,颈椎、胸椎端正,未见塌陷、外突或向左右倾斜,苔白,脉弦数。辨证:落枕。治则:舒筋活络,通经脉,止痛。选穴:阿是穴(大椎、身柱、肩外俞)、左肩井、肩中俞、悬钟。灸法:取俯卧位,先用艾条灸大椎穴20分钟,再取右侧卧位,灸左侧悬钟、肩井穴各20分钟,头颈左右旋转自如同前。
434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适用于偶晨起出现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转侧受限,尤以旋转后仰为甚,头歪向健侧,肌肉痉挛酸胀,可伴有恶寒,头晕,精神疲倦,口淡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者[6]。
4341 选穴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肩外俞[6]。
4342 操作方法[6]
(1)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用轻柔的左右结构:㨰法、一指禅推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施术约3~5分钟。
(2)用拿法提拿颈椎旁开15寸处的软组织,以患侧为重点部位,并弹拨紧张的肌肉,使之逐渐放松。
(3)嘱患者自然放松颈项部肌肉,术者左手持续托起下颌,右手扶持后枕部,使颈略前屈,下颌内收。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提拉,并缓慢左右旋转患者头部10~15次,以活动颈椎小关节。摇动旋转之后,在颈部微前屈的状态下,迅速向患侧加大旋转力度,手法要稳而快,手法的力度和旋转的角度必须掌握在患者可以耐受的限度内,切忌暴力蛮劲,以防发生意外。
(4)术者按揉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肩外俞等穴,每穴30秒钟,手法由轻到重。然后轻拿颈椎棘突两侧肌肉。最后可在患部加用擦法治疗。
4343 医案患者,男,25岁。主诉颈背痛,头不能左右看,不能仰俯,活动即痛,颈项强直2天。遂以上法治疗,治疗完毕即感颈项部轻松,各方向活动不受限,疼痛明显减轻。后巩固治疗两次,痊愈。[6]
4344 注意事项推拿治疗落枕的过程中,手法宜轻柔,切忌施用强 手法,防止发生意外[6]。
44 落枕患者日常保健(1)经常发生落枕的患者,应保持合适的姿势,睡卧时垫枕高低要适当,并注意颈项部的保暖[6][5]。
(2)经常发生落枕的人应到医院做颈部检查[5]。
(3)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患处,缓解疼痛[7]。
(4)可配合局部 ,改善局部循环[7]。
5 经外奇穴名·落枕落枕为经外奇穴名[4]。别名项强[4]。落枕即落枕穴。
落枕穴为经外奇穴名[3]。出《新医疗法手册》。即外劳宫(EXUE8)。后人又称为项强穴[8]。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凹陷中[8]。
51 拼音lào zhěn xué
luò zhěn xué[9]
52 代号EXUE8
53 落枕的别名外劳宫(《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项强(《经外奇穴汇编》)。
54 出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
《新医疗法手册》名为落枕穴。
55 落枕穴的定位落枕穴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1]。
落枕穴位于手背中央,与掌心劳官穴相对处[10]。
落枕穴位于手背,当第二、三掌骨间隙的前1/3与中1/3交点处,或平指掌关节后05寸取穴[4]。一说位于天容与天柱穴连线之中点[4]。
落枕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凹陷中[8][11]。
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9]。
落枕穴
落枕穴
落枕穴
56 取法患者伏掌取穴。
俯掌,于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凹陷处取穴[11]。
57 穴位解剖落枕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第二掌骨间背侧肌和第二骨间掌侧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2骨间背侧肌[9]。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桡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掌背动脉分布[9]。
有第二掌骨间肌,正当掌背神经,动、静脉,指掌侧总神经,动、静脉和掌深弓,尺神经掌伸支的分支[4]。
58 功效与作用落枕穴有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
59 主治病症落枕穴主治落枕,手臂痛,偏头痛,小儿急慢惊风,指不能伸(手指屈伸不利),指掌麻痹,颈椎病,手背红肿,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胃痛,腹泻便溏等。
主治落枕,偏头痛,肩臂痛,胃痛等[4]。
落枕穴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9]。
落枕穴主治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落枕、指不能伸、指掌麻痹等[8]。
颈项病:落枕,颈椎病[11]。单用本穴治疗落枕时,活动颈部是治疗的关键[11]。
手病:手背红肿,手指麻木,手指屈伸不利[11]。
儿科病: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11]。
其他病:偏头痛[11]。
510 配伍落枕配天柱、大椎,治头颈强痛[11]。
落枕配外关、风池、合谷、太阳,治偏头痛[11]。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直刺05~1寸[4]。
直刺或斜刺05~08寸[9]。
一般直刺03~05寸[8]。
直刺03~05寸,或向腕部斜刺03~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11]。
直刺05~1寸[10]。
5112 灸法可灸[11][8]。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10]。
512 文献摘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外劳宫,奇穴。手背中央。针二至三分。灸三壮。主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伸屈、小儿脐风,亦治手背红肿发痛。
6
常常感觉到手部有莫名其妙的酸麻无力感,并且肩颈僵硬吗?是否反复落枕,甚至常常头痛、头晕?小心颈椎病已找上你!
颈椎由七块骨头构成,连接着头部和身体,支撑住头部的重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颈椎上有许多肌肉、韧带附着,有血管从中通过,也有神经从内延伸而出,扮演着维持生理机能的重要角色。
颈椎病是颈椎结构发生异常所导致。每一节颈椎之间,有椎间盘及韧带,帮助减少摩擦。随着老化,椎间盘内的水分会慢慢消失,而错误的姿势也会导致颈椎压力变大,慢慢磨损椎间盘。一旦磨损过多,颈椎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骨质就会增生,长出“骨刺”,压迫颈椎的动脉以及神经。
当颈椎出问题,血管和神经被压迫,此时不只引发脖子酸痛,还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甚至看似和颈椎毫不相关的病症出现。比如:
视力异常: 视物模糊、眼痛、畏光、流泪。
听力异常: 若椎动脉遭到压迫,供应耳部的血流不足,就会产生耳鸣、重听。
喉咙异物感: 吞咽时感到不适,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胃食道逆流等症状。
经常反复落枕: 颈椎结构不稳定,睡眠姿势稍有不适,便可能落枕。
肩颈僵硬: 后颈部僵硬、活动受限、酸痛,容易疲劳,转动颈部常有声响。
手部酸痛: 通常酸痛感由肩颈延伸下来,严重者可达到手指。
头痛: 患者常常感到头痛由肩部延伸而上,通常可指出头痛的明确范围。
头晕: 椎动脉遭到压迫,造成头部供血不足,便可能发生头晕,严重者伴随恶心、呕吐。
交感神经症状: 若交感神经遭到压迫,便有可能产生胸痛、心跳异常、流冷汗等症状。
颈椎的老化是自然现象,但是发生颈椎病的年龄却有愈来愈年轻化的趋势。不良的站姿、坐姿,或是运动伤害,都会加速颈椎老化,导致颈椎病。
你可以做个小实验,在站立的情况下,将一瓶装满水的宝特瓶高举过头,手臂打直并贴着耳朵,感受此时手臂所承受的重量。接着将手臂往前旋转四十五度,此时会感到手臂承受了比刚才更大的重量。
同样的道理,现代人无论走路或搭车,都习惯低头盯着手机看,或是办公时,将脖子向前伸出以看清楚电脑萤幕,这些姿势就如同刚才的小实验,都让颈椎在不知不觉中向前拉长而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期下来造成颈椎劳损。
不良饮食与作息也会加重颈椎病。例如睡眠不足,会导致肌肉容易僵硬,也会让身体对疼痛的感觉增加,使颈椎病症状恶化。如果喝太多咖啡、茶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则会使血管收缩,导致供应肌肉的血流量不足,造成肩颈更加僵硬、手部更加酸麻。
平时在家可以揉捏一些穴道来放松肩颈肌肉,缓解颈椎病。
方法是早晚各揉按穴位一次,每次约2到3分钟,力道为“感觉到有点酸胀”即可,不必按到痛的程度。若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热敷,或是洗澡时以适当温度的热水冲肩颈部,也可以找中医师来针灸。
● 中渚穴、后溪穴
“中渚穴”位于手背,以一手食指,从另一手小指与无名指的指根之间,往手臂方向轻推,越过掌指关节后的凹陷处,即是中渚穴,若按压会有酸胀感。
取“后溪穴”,则是将手轻轻握拳后,在手掌感情线的尾端、小指下侧边凸起像一个火山口的地方。将手掌张开后,再按同一处会发现有凹陷,用力一点按会感觉到酸胀。
中渚穴、后溪穴明明是手上的穴位,怎么能治疗肩颈酸痛呢?其实这就是中医“远端取穴”的效果。中渚、后溪分别属于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由于这两条经络都从手背延伸到肩颈部位,因此按摩这两个穴可以缓解肩颈僵硬。
在古籍《通玄指要赋》中有记载:“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脊间心后,指的是大约肩胛骨边缘的肌肉,如果有僵硬的情况,可以针中渚穴,缓解效果非常好,而有头痛或脖子肌肉痛的问题,则可以针后溪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头骨下方。先摸到耳垂,沿着耳垂同高度的水平线向内摸,越过一块骨头后,会在贴近头骨触摸到凹陷,按下去有酸胀感的话即是风池穴。
按摩前,先正坐,接着将手举起来,弯曲手肘,让自己的肩膀、小臂与脊椎正中线呈现两个直角三角形,接着以大拇指揉按风池穴,其余四指轻放于头部。风池穴为颈部肌肉的交缝处,多揉按可以放松颈部的肌肉,缓解颈椎病。
颈椎病多是姿势不正确所导致的,维持良好姿势,有助于减轻脊椎压力,帮助改善脊椎病。比如看手机前,可以先收下巴,再低头,同时将手机稍微抬高一点,让颈椎尽量保持正直。
平时坐椅子,尽量挺直腰杆,微微收下巴。若做这个动作,会发现颈部的肌肉变比较软,代表颈部所承受的力量变小了,呼吸也随之变得畅通。如果平时感到鼻咽部有异物的患者,做这个动作,也会有所缓解。
1 反向拉筋
多数人的习惯动作是上半身向前倾,如同虾一般弯曲,因此胸腹部的肌肉长期收缩较多,背部的肌肉反而较少收缩,久了导致肌肉不平衡,肩颈更加容易酸痛。朱雅莉中医师认为,多做反向的伸展操,能缓解颈椎病。
① 将双手平举,向后伸展,同时深呼吸,停留5至6秒后放松。
② 身体站直,双手放在背后,掌心朝下,十指交叉,深吸一口气,手往后拉高、拉长,同时下巴向上延伸(不是单纯的向上抬,而是想像要浮出水面呼吸一样地伸长脖子)。停留5至6秒后放松。
2 伸展颈部肌肉
① 正坐在椅子上,一手将下巴水平向后推,另一手的手掌则放在头顶,将头部轻轻向前拉,此时会感到脖子肌肉稍微被拉紧,维持约十五秒钟。
② 左手从头顶越过伸到头的右边,中指位置约在右耳上方,接着将头轻轻向左扳,感觉脖子右边的肌肉被拉紧,维持约十五秒,接着换边。
③ 休息一下,重复2到3次。
在正规医疗院所,通常采用“牵引治疗”来缓解颈椎病,目的是将颈椎之间的距离拉开,使“骨刺”不容易压迫到神经,因此可以减缓症状。牵引的力道必须控制好,一般颈椎的牵引治疗,最初从体重的七分之一开始,慢慢增加力道,最大力道可达到体重的四分之一。
若使用超过四分之一体重的牵引力道,症状仍无改善的话,就必须考虑其它治疗法,一味的加大力道可能适得其反。
网路上流传一段影片,一位妇人用“上吊”的方式牵引颈椎,宣称每天吊颈椎治好自己很多疾病。影片中的妇人吊在半空中,用全身的重量去牵引颈椎,使用超过常规的力道,不慎的话,可能造成舌骨疼痛、头晕或其它副作用。其实,真的不必如此冒险,现代医院或复健诊所都有专业的仪器可以处理,若有相关问题,交给专业的医师、物理治疗师处理,才比较有保障。
一旦患上颈椎病,真的很让人苦恼。平时做好保养,更胜于发病时寻求治疗。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很有道理的,站姿与坐姿端正,除了礼仪上的要求外,也能保持自身颈椎 健康 ,减少病痛。
中医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法治疗。在药物方面,可以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也可使用外敷的药物改善症状。配合中医的手法治疗以及针灸、牵引、小针刀、拔罐等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疾病经中医治疗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颈椎病是当下社会一种高发的疾病,对健康有很大危害。在发生颈椎病之后,许多患者会选择采用中医的方式治疗。那么,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
一、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
1、药物治疗
患了颈椎病,可以口服一些有舒经通络、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汤剂治疗,也可直接服用颈复康颗粒等中成药,还可以使用外用的中药膏剂贴敷于颈部,可以缓解颈部肌肉酸胀、疼痛的症状。此外,中药的熏、蒸等方法来治疗颈椎病也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这些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从而起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2、手法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的手法正畸治疗对于颈椎病也有不错的效果,可以减轻颈椎病引起的症状,此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拔罐、小针刀以及牵引治疗促进颈椎病症状的恢复。
二、颈椎病日常如何护理
1、注意保暖
寒冷的刺激可加重颈椎病的病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颈部的保暖,比如在空调房内要避免空调直吹,必要时可在颈部加一条丝巾。冬季外出时也应戴好围巾,避免受凉。
2、注意正确的姿势
颈椎病的发生与人们日常不良的姿势有关,比如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等,除了积极治疗颈椎病,同时也要纠正这些不良的姿势,否则后期颈椎病可反复发作。在伏案工作30~40分钟时,可以适当活动一下颈椎和四肢。
3、积极锻炼
颈椎病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以治疗结束后,即使症状消失,也不能掉以轻心。平时可通过打羽毛球、游泳等运动保养颈椎,避免病情的复发。
外敷 中药 治疗 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颈部外伤、劳损、受寒等因素而诱发。其康复疗法较多,大致有牵引、 体育 锻炼、 物理 疗法、西式手法、药物、固定和制动、手术、 推拿 、 针灸 和中草药等方法,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颈椎病的民间秘方,希望能帮到你。
颈椎病的民间秘方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颈部外伤、劳损、受寒等因素而诱发。其康复疗法较多,大致有牵引、体育锻炼、物理疗法、西式手法、药物、固定和制动、手术、推拿、针灸和中草药等方法。实践证明,中药外敷法治疗颈椎病可取得显著效果。
热敷法:药用威灵仙、五加皮、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黄柏、大黄、赤芍、红花、冰片各等量,研细末调匀,加食盐和黄酒适量,调至糊状,装入两个棉布袋内,置锅蒸至布袋温度达40度左右,直敷患处,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药物袋可复使用。
薄贴法:即膏药外贴法。用川乌、草乌、羌活、独活、川芎、秦艽、威灵仙、当归、骨碎补、透骨草、桃仁、红花、细辛、乳香、没药、煅磁石、白芥子、花椒适量,加 植物 油1000克,按传统熬膏法加热,去渣炼油加铅丹成膏,待温度低于100度时,将穿山甲、沉香适量研为细末,加入膏内即成。用膏药贴 穴位 或患处。每周换药一次,连结用一个月。
敷贴法:药用制附片、桂枝、麝香、蟾酥成细末调匀,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临床治疗时,如患者体质偏热者加冰片、牡丹皮;偏湿者加苍术、珍珠;血虚者加当归、赤芍;偏 肾虚 者加黄芪、巴戟各适量研极细末,相兑调匀,外敷患处,每周1~2次。
涂搽法:中药制成煎剂、药酒剂、油剂或软膏等涂搽在患处。如复方马钱药酒:制马钱子、川草马、威灵仙、三七、姜黄、水蛭、乌蛇、冰片等适量,用75%的酒精适量,浸泡5~7天可用,涂搽颈椎部,每日4~6次,连续用1个月。
药枕法:药用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桑枝、葛根、赤芍、桃仁、细辛、补骨脂、川芎、五加皮、荆芥各等量研末,调匀装入布袋,制成枕头使用。
除上述中药外敷外,进行自我 按摩 晨练法效果也较好。这种方法最好在晨起进行,具体作法如下:
首先,进行脸部按摩,用双手掌面分别搓脸的正面、侧面和耳后各10次;然后将五指分开,如梳头状自前向后梳10次;
其次,分别用左右手揉擦对侧前颈各10次;揉拿对侧肩井穴各10次。随后擦后颈部10次,并上下移动,拿后颈部,依次用大拇指点揉左右风池、天柱等穴。用拇指对颈背部痛点按揉。最后,一手托枕部,一手反掌托下颌,在进行轻揉的徐徐牵引下旋转运动数次。
中药热敷巧治颈椎病
方一: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荆芥、防风、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路路通、羌活、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主治:各型颈椎病。制法:上药共研为粗末,装入15×10公分的布袋内,每袋150克。用法:用时将布袋加水煎煮30分钟,稍凉后,热敷于颈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方二:兔儿散、刘寄奴、伸筋草、秦艽、桑寄生各12克,五灵脂、桂枝、红花、大小蓟、乳香、没药各9克,苏木6克。主治:各型颈椎病,尤其适用于疼痛剧烈、病史长者。用法:上药煎好后,将两块毛巾浸泡在药水中,轮流热敷颈部。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用2 天。
方三:川草乌各90克,附子60克,马钱子30克,乳香、没药、当归、姜黄各60克,川芎、防风、桂枝、元胡各30克。主治:各型颈椎病,尤其适用于疼痛剧烈、局部麻木、怕冷明显者。制法:上药共研为粗末,装入15×10公分的布袋内,每袋150克。用法:用时将布袋加水煎煮30分钟,稍凉后,热敷于颈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药用3天。
方四:吴茱萸300克,黄酒50亳升。主治:各型颈椎病,尤其头痛、颈部疼痛剧烈者。制法:将药末加黄酒拌匀,入锅中炒热,装入布袋中。用法:将炒热布袋稍凉后热敷颈部,冷后再炒再敷。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民间治疗本病的良方
1、处方:葛根、黑豆、蛇蜕、黑芝麻、人参、鹿茸、熟地、黄茋、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适量。
用法:药浸酒内1个月,每服15毫升,日服2次,1月为1疗程
疗效:服药1疗程,有效率951%
2、处方:茯苓60克白术、苡仁、桂枝、牛膝各30克,银花藤15克。
随症加减:颈部僵硬加乳香,没药各10克。肩背上肢疼加伸筋草20克,威灵仙15克。畏寒冷加干姜20克,细辛10克。
服法:日1剂,水煎两次取液混合分3次服。
疗效: 用药 4-6剂,有效率率达937%
中医 外治颈椎病
1,药枕防治颈椎病 荷叶,薄荷,石菖蒲,白芷,厚朴,桂枝,川芎、独活各100克。若颈项痛重加僵蚕100克,羌活100克;颈项酸困不适加苍术100克,秦艽100克;颈肩挛痛加白芍100克,姜黄100克;肢麻较甚加全蝎60克,地龙100克;上肢活动受限加桃仁100克,桑枝100克;骨质增生加威灵仙100克,炮山甲100克。将这些药物混合加工,制成软硬适度的枕芯,常睡此枕可以防治颈椎病。
2,热敷法治疗颈椎病 ①热水袋敷法:取热水袋灌入60~70℃热水,外包一层毛巾,放置颈肩部压痛点。②坎离砂热敷法:取坎离砂(医院有售)一袋,用时加醋后装入布袋内, 自然 发热,放在颈部酸痛处,再盖上毛巾保温。注意贴皮肤处垫上毛巾,以免 烫伤 皮肤。坎离砂用后不必倒掉,可反复使用。③炒盐敷法:取粗盐500克,放在铁锅内炒热,趁热装入布袋,置放颈部阿是穴。
3,穴位贴敷治疗颈椎病 用乳香、没药、血竭各5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酒调成饼,敷于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每3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可愈。
颈椎病 多发群体,貌似总是与中老年人不期而遇,但是,我亲爱的TA,前几天就颈椎痛,话说TA在我心里永远18,正是一枝花的年纪,怎么就颈椎痛,简直就是苦恼了我,或许引起颈椎病的病因是睡眠体位不佳者或长期坐姿不当,特别现在的人整天坐在电脑面前,时时刻刻把手机抱在怀里,看手机低头导致的颈椎痛,此时我也好像做你的手机,可以把我抱在怀里,温暖!
颈椎病处方:
大椎穴、肩井穴、天柱穴、后溪穴、合谷穴、外关穴
一、艾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于督脉之穴, 为手足六阳经交会之处, 乃养生保健之要穴。而且大椎穴具有振奋人体阳气、 强身保健、 通阳解表、 疏风散寒、 退热镇静等作用,被称为诸阳之会。
大椎穴
位置:
该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低下头,颈背部有一个高突的骨节,此为第七颈椎,其下就是大椎穴。
艾灸大椎穴可以调节身体阴阳,祛寒除湿,对颈椎部位的经络寒湿淤堵,效果奇佳。是治疗颈椎问题的必灸穴位。
二、艾灸肩井穴
中医古籍上对肩井穴有这样的记载:“主肩背痹痛,臂不举。”所以,捏拿、艾灸肩井穴治肩痛、颈椎问题就不难被人理解了。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口井,井底是脚底的涌泉穴,井口就是肩部的肩井穴。只有保持这口井上下畅通,人体内的气血才能畅通无阻。
肩井穴
位置:
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
三、艾灸天柱穴
天柱穴是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的特效穴位,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饱满之状,其气强劲,充盈头颈交接之处,颈项受其气乃可承受头部重量,如头之支柱一般,艾灸天柱穴对充盈颈肩部的气血效果甚佳。
天柱穴
位置:
天柱穴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四、艾灸后溪穴
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属小肠经。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适合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发育中的孩子,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后溪穴
位置:
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端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艾灸后溪穴和天柱穴是治疗颈肩问题的绝配。
五、艾灸合谷穴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着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
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艾灸合谷穴可以调理周身之气。
六、艾灸外关穴
外关穴是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三焦经,有清热解毒、解痉止痛、通经活络之功。
位置:
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穴相对。即: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颈椎病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本文2023-10-06 02:29: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