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学的经典著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中医眼科学的经典著作,第1张

1、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眼的解剖生理,眼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歧等30余种。

2、大约编著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味,其中眼科用药已达70余种,可用于治疗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以及一些全身病的眼部证候。而且不少药物至今仍为眼科所常用。

3、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该书在阐述全身性疾病时,涉及到目赤、目黯、目不识人等20佘种眼部病症。但是仲景从整体观念出发,参合全身脉症,辨证沦治,为后世治疗眼病结合全身证候辨证论治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4、隋代,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该书在目病诸候一卷内,集中收载三十八候,包括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此外,对于突眼、近视以及一些与全身性疾病相关的眼病也有了记载,而且对症状描述和病源探讨都比前人前进了一步。

5、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在七窍病一卷首列目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生食五辛、夜读细书等容易引起眼病的19种因素,以及预防眼病的若干注意事项,还首次记述了老人目昏。在眼病的治疗方面,记载了神曲丸等81首内服及外用的药方,并第一次提出了食用牛、羊等动物肝脏的明目作用。此外,还介绍了熏洗、外敷、钩,割等眼病外治法和针灸、按摩疗法。所以,该书对后世眼科发展颇具影响。

6、王焘著《外台秘要》,在眼疾一卷中引印度《天竺经论眼》。在眼的解剖方面指出:眼乃轻膜裹水,外膜白睛重数有三,黑睛水膜止有一重,不可轻触:眼之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外托三光,内因神识,故有所见。在论述病源方面提出:绿翳青旨(相当于青光眼)之类眼病“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的独到见解。而且指出,该病初发即须速治,病成则不复可疗。在眼病论治方面,谓治脑流青盲眼(相当于白内障)“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这是中医古籍有关金针拨内障的最早记载。该书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7、《龙树眼论》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眼科专书。可惜原书早巳失传,仅有日本人辑录于朝鲜《医方类聚》的辑本。该书大体可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所述病因病机与《诸病源候论》相似,多主风热;各论所述眼病有30节。书中的眼部解剖名词比以前的文献丰富,如眼睑、眼皮等皆属首见;所涉及的眼部病,已增至60余种。治疗方面,不仅重视药物,还记载有多种手术疗法,如首次提出对胬肉攀睛使用割烙法和对“睑皮里有核(即胞生痰核)”施行手术治疗,而且对“开内障用针法”的叙述也较前人详细。

8、《刘皓眼论准的歌》是晚唐时期著成的另一部眼科专书,又称《刘皓眼论审的歌》(《宋史》)。全书为诗歌体裁,便于记颂。现存《秘传眼科龙木论》中《龙木总论》之“审的歌”,即来自该书。书中所载的“五轮歌”及将72种眼部病证按内、外障分类的方法,对以后的中医眼科影响深远。

9、宋初编成的《太平圣惠方》100卷中,眼科两卷总结了宋以前的眼科成就,并有所发展。将所收载的500多首处方按主治证候分类,而且对每类证候的病因病机都作了扼要的阐述。眼科五轮学说在该书首次见到运用,并以“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强调了眼与整体的密切关系。书中除对内治和外治的大量记载外,对金针拨障等手术的介绍也比较详细。

10、此后一百多年,又有《圣济总录》,全书200多卷,有论有方。眼科部分在《太平圣惠方》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写成12卷,包括眼病58门,手术2门,记载眼病用方750多首,内容较为丰富。至于眼科用药,见于宋代著名官方药书《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者,就有180多种,其中还吸收了一些外来药物,如没药、龙脑香等。

11、元代危亦林编《世医得效方》,其中眼科一卷,首先重点阐述了五轮八廓学说,其次分别叙述眼科72证的证治,内容简明扼要而实用。

12、由宋元医家辑成的《秘传眼科龙木论》,是一本著名的眼科专书。全书分10卷,卷1—6主要载列眼科“七十二证方论”,每证方论以下附有“审的歌”;卷7为诸家秘要名方;卷8为针灸经;卷9—10为诸方辨论药性。书中主要内容是按内、外障分类记叙72种眼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并介绍了古代金针拨内障以及钩、割、镰、洗等手术方法,对后世很有影响。正文10卷之后,另附有《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其主要部分是“眼科七十二问”,具体内容与前面“七十二证方论”并不相同。此外,它在“五轮”之后,首次较详细地述及眼科“八廓”,虽然八廓不如五轮学说有影响,但是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3、《银海精微》为宋以后的人托名孙思邈撰成的眼科专书。该书首先叙述了五轮八廓学说和中医眼科辨证的一些基本理论,接着列叙了80余种眼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并附有眼病简图。此外,还初步介绍了按五轮检查眼病的顺序和方法。此书辨析证情比较明白,内治的不少方药也比较精简实用,外治还采用了点、洗、剧、烙、夹等法,对金针拨障(开金针)的手术方法描述尤详。

14、金元时代,医学流派主要以刘完素、张从正、李呆、朱震亨四大家为代表。刘完素强调火热为病的学说。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眼目赤肿翳膜皆属于热,主张降心火,滋肾水,用药偏重寒凉。张从正继承刘氏主火之说,并有所发展。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目不因火则不病,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治病主张以祛邪为主,善用攻下法。李呆提倡内伤学说。在眼科方面,他认为脾虚影响五脏六腑的精气不能上贯于目,则目不明,因而治眼病要理脾胃,养气血才是正理。朱震亨认为相火为元气之贼,阴虚则火动,治病重用滋阴降火之法。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眼病不外虚实二因,眼目昏花属肾水亏虚,眼目肿痛属肝经风热,内治虚者宜滋肾阴,实者当散风热,虚实相兼者则散热滋阴。以上四家学说虽各有所长,但也离不开辨证论治的原则,后人合理运用,进一步丰富了眼科的理论和实践。

15、跨元、明两代的眼科名医倪维德著《原机启微》一书。其上卷按病因将眼病分为18类,理论联系实际,详细分析病机,辨证论治;下卷论方剂配伍,后附治疗眼病40余方,并有方义说明。这是阐述理论比较系统的一本眼科专书。

16、清朝年间,中医眼科要以山东博兴眼科名医魏儒正为代表,其著作的《眼科集要》共分四部详细记录叙述中医眼科对于各类疑难眼病的详细辩证技巧及论症法则,内容精简实用,并配以绘图加以说明,内治以脏腑经络调理为主、外治以熏、洗、点、拨为主,是一部综合性的理论解释、实用技术较强的一部眼科专著。

17、清末民初,魏氏中医眼科第二代传人魏纯讷子承父业,17岁便从父学医。由于父亲的身教言传,五、六年时间即掌握了诊治眼病的技能,并能把祖传验方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取得显著疗效,声誉渐高。

魏纯讷常说:“学贵博而能长,未有不博而能长者也。”他认为,眼虽是局部器官,但和五脏六腑紧密相关。眼科是在内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打好内科基础,是学好眼科的根基。所以,他不但主攻眼科专著,而且精心研读《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等医著。因而眼科、内科俱佳。

魏纯讷行医40余载,对中医眼科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把宝贵的临床经验留给后人,他将平时收集的200余例疑难病例整理成《眼科临症录》,对病因、病机、辩证论证、治则、方药等都做了详细记录。他为了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与父亲毕生的经验融为一体,50余岁时,着手对《眼科集要》重新整理,暂定名《重定眼科集要》。手续未完,在日军扫荡中不幸失落。1949年春,魏纯讷因病与世长辞,终年69岁。

18、建国初期,魏氏中医眼科第三代传人魏士臣原滨州市博兴县人民医院眼科专家。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工作50余年,他不但对中医眼科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对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声誉。任县历届政协常委,1—9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两次出席省和地区召开的眼科学术交流会,曾被邀请去滨州医学院中医班进行中医眼科学讲座。一九八五年十月出席省政协召开的各界人士交流大会。1967-1969年利用三年时间将平时积累的经验及秘方编撰而成《中医眼科集腋》一书流传于后。《中医眼科集腋》是一部中医眼科学著作,对于以后的中医眼科学发展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中医·偏头痛偏头痛为病证名,又称头偏痛、偏头风。指偏于一侧的头部疼痛,往往比较顽固,可能定期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眼睛牵扯痛等症。《兰室秘藏·头痛门》:“如头半寒痛者,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此偏头痛也。”偏头痛为发作性的颅内和颅外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头痛为特征。属祖国医学“头痛”范畴。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或过敏有关。偏头痛的诊断要点①头痛呈发作性,表现为一侧、双侧或全头部的搏动性痛或胀痛,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可长达数日。②多见于女性,多由劳累、情绪因素和月经来潮等诱发。③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如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和便意等)。呕吐后常有思睡,醒后症状消失。④排除青光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癫痫性头痛和颅内动脉瘤等疾病。偏头痛的治疗针灸治疗取太阳透率谷、头维、风池、太冲、合谷、足临泣等穴。针刺太阳穴,直刺05~10寸,捻转得气后,退针至皮下,再沿皮透刺率谷,使酸胀感扩散至同侧颞部;针风池要向同侧眼外眦方向刺,进针08~10寸,使针感亦扩散至同侧颞额部;余穴均按常规针刺,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方药治疗《医林绳墨·头痛》:“有偏头痛者,发则半边痛,然痛于左者属气,此气胜生风也,宜以驱风顺气为先,如防风通圣散之类;痛于右者属痰,此风胜生痰也,治宜清痰降火为要,如贝母、二陈加芩、栀、甘菊之属。”推拿疗法以下方法对偏头痛之恶心、呕吐、畏光、畏声者有效:①用双手大鱼际按揉两侧太阳1分钟。②用大鱼际向后推率谷100次。③用食指指腹按压太冲5次,力度稍大。西医·偏头痛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原因不清、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常伴有恶心、呕吐,对光火声音 敏感,少数典型发作前可以出现各种视觉、感觉、运动等先兆,发作一次持续时间4~72小时。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

详见百科词条:偏头痛 [ 最后修订于2018/4/16 12:20:00 共859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头痛源流与命名

一、头痛源流

二、古籍中常见头痛分类

三、头痛古名解

第二节 现代医学头痛概况

一、头痛的发病状况

二、头痛治疗

第二章 中医对头痛的认识

第一节 头痛的病因病机

一、外感

二、内伤

第二节 头痛的辨证

一、辨经脉

二、辨外感内伤

三、辨疼痛性质

四、辨病程新久

第三节 头痛的针灸治疗原则

一、选穴原则

二、辨证配穴

三、治疗其他相关因素

第四节 头痛常用经络腧穴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十三、任脉

十四、督脉

十五、阳维脉

十六、阴跻脉

十七、阳跻脉

十八、常用奇穴

附:常用腧穴图

第三章 头痛的现代医学认识

第一节 头痛的解剖生理基础

一、头痛的解剖基础

二、头痛原因

三、头痛的相关因素

四、发病机制

第二节 头痛的常见类型

一、血管性头痛

二、颅内压变化引起的头痛

三、脑膜炎症的头痛

四、头部损伤的头痛

五、癫痫性头痛

六、面部疾病的扩散性头痛

七、颈椎与颞颌关节疾病的头痛

八、紧张性头痛

九、中毒性、代谢性以及血液病等原因引起的头痛

十、精神性头痛

第三节 头痛的诊断步骤

附:国际头痛分类第2版(ICHD-Ⅱ)

第四章 头痛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头痛辨经论治

一、头痛部位分经辨证

二、头痛按部辨经论治

三、辨经论治特殊用法

第二节 头痛辨证论治

一、外感头痛

二、内伤头痛

第三节 头痛辨病论治

一、固定穴方

二、特殊针法

第五章 头痛相关疾病治疗

第一节 内科疾病

中风

感冒

附:空调病

中暑

面瘫

眩晕

附:高血压

郁证

不寐

面痛

功能性胃肠病

消渴

第二节 妇儿科疾病

经行头痛

崩漏

痛经

闭经

绝经前后诸证

小儿食积

第三节 外科疾病

蛇串疮

痄腮

颈椎病

第四节 耳鼻喉科疾病

暴聋

脓耳

鼻渊

鼻鼽

咽喉肿痛

第五节 眼科疾病

目赤肿痛

屈光不正

电脑视频终端综合征

青光眼

暴盲

第六节 口腔疾病

牙痛

第七节 其他疾病

戒断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

腰麻后头痛

第六章 头痛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 头痛临床研究

第二节 针刺机制研究

编后语

主要参考文献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屏·耳门 5 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耳门 6 经穴名·耳门 61 出处 62 穴名解 63 所属部位 64 耳门穴的定位 65 耳门穴的取法 66 耳门穴穴位解剖 661 层次解剖 662 穴区神经、血管 67 耳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68 耳门穴主治病证 69 刺灸法 691 刺法 692 灸法 610 耳门穴的配伍 611 特效 612 文献摘要 613 耳门穴研究进展 6131 治耳聋 6132 促凝血 7 经穴别名·耳门 71 听会穴的别名 72 出处 73 穴名解 74 所属部位 75 听会穴的定位 76 听会穴的取法 77 听会穴穴位解剖 771 层次解剖 772 穴区神经、血管 78 听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79 听会穴主治病证 710 刺灸法 7101 刺法 7102 灸法 711 听会穴的配伍 712 文献摘要 713 听会穴研究进展 7131 治疗神经性耳聋 7132 治疗面痛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耳门 1 拼音

ěr mén

2 英文参考

ěrmén TE21 [中国针灸学词典]

Tīnghuiì GB2 [中国针灸学词典]

ěr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J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耳门:1经穴名;2耳屏;3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4经穴别名。

4 耳屏·耳门

耳门(tragus)为人体部位名[1]。见《黄帝内经灵枢·五色》。又名蔽[2]。是指外耳孔道的小瓣[2]。即耳屏[2][1][3]。《黄帝内经灵枢·五色》:“蔽者,耳门也。”

耳门为听宫穴所在;手、足太阳,手、足少阳,足阳明等经脉所过[4]。

耳门部分布的耳穴如下:外侧是外鼻穴,边缘是上屏尖、下屏尖穴;内侧面有咽喉、内鼻穴[5]。

耳屏(耳门)

耳甲腔的前方有一突起称耳屏,后方的对耳轮下部有一突起,称对耳屏[6]。耳屏与对耳屏之间有一凹陷,称为耳屏间切迹[6]。

5 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耳门

耳门为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1]。即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以候耳目之气[1]。《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人,耳前之动脉。”王冰注:“在耳前陷者中,动应于手,手少阳脉气之所行也。”候耳目之气。

6 经穴名·耳门

穴位 耳门 汉语拼音 Ermen 罗马拼音 Erhmen 美国英译名 Ear Gate 各

号 中国 TE21 日本 21 法

国 莫兰特氏 TR23 富耶氏 TR23 德国 3E23 英国 T21 美国 TB21

耳门为经穴名(ěrmén TE21)[1]。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2][1]。耳即耳窍,门即门户,此穴居耳前,如声音入耳之门户,故名耳门[1]。耳门穴主要用于耳部疾患等:如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聋哑,唇吻强,颈颌肿痛,现代又多用耳门穴治疗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耳疮流脓,中耳炎,口周肌肉痉挛等。

61 出处

《针灸甲乙经》:耳门,在耳前起肉当耳缺者。

62 穴名解

耳即耳窍,门即门户,此穴居耳前,如声音入耳之门户,故名耳门[1]。

耳,听觉。《说文》:“耳,主听也,象形,凡耳之属皆从耳。”门,人所出入处,经气出入之所。穴在耳屏上方切迹凹陷处,本经从耳后入耳中,由本穴出走耳前,穴居外耳道口,功能聪耳助听,有如声音入耳之门户,故名耳门。[7]

63 所属部位

耳前[8]

64 耳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耳门穴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9]。

耳门穴位于耳屏上切迹之前方凹陷处,张口取穴[2]。

耳门穴位于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1]。即微张口,耳屏上切迹前的凹陷中,听宫直上[1]。

耳门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耳门穴在耳前的位置

耳门穴在耳前的位置

耳门穴在耳前的位置(肌肉)

耳门穴在耳前的位置(骨骼)

65 耳门穴的取法

正坐或侧伏,微开口,当听宫穴直上05寸之凹陷处取穴。

正坐或侧伏位,微开口,当听官直上05寸之凹陷处取穴[10]。

快速取穴:耳屏上缘的前方,张口有凹陷处即是耳门穴[11]。

66 耳门穴穴位解剖

耳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腮腺。有颞浅动、静脉。分布著耳颞神经及面神经分支。皮肤由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的分支耳颞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含有上述皮神经外,还有颞浅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腮腺上端的筋膜入该腺,直抵外耳道软骨上方的骨膜。

66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1]。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12]。

66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颞神经分布和颞浅动脉干经过;深层有下颔神经和舌咽神经腮腺支分布[12]。

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2]。

67 耳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耳门穴有开耳窍、疏邪热作用[1]。

耳门穴具有开窍聪耳,泄热活络的功效。

手少阳经脉入耳中,交颊部,耳门穴又位于耳前,邻近齿部,故取之聪耳开窍、散风通络,治疗耳疾及齿痛等[13]。

耳门穴有疏通经络、开窍益聪作用,是耳疾的常用穴。主治耳鸣,耳聋,齿痛。[7]

68 耳门穴主治病证

耳门穴主要用于耳部疾患等:如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聋哑,唇吻强,颈颌肿痛,现代又多用耳门穴治疗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耳疮流脓,中耳炎,口周肌肉痉挛等。

耳门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等[2]。

耳门穴主要用于耳部疾患等:如耳鸣、耳聋、聋哑、齿痛、眩晕等[1]。

耳门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12]。

耳门穴主治头颈五官病:耳聋,耳鸣,聤耳流脓,唇吻强,齿痛,颈颌肿痛等。

现代又多用耳门穴治疗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等[1]。

耳聋耳鸣,耳疮流脓,中耳炎,牙痛,下颌关节炎,口周肌肉痉挛。

69 刺灸法 691 刺法

直刺03~05寸[2]。

一般直刺05~l0寸,避开耳前动脉[1]。

张口,直刺05~1寸[12]。

治耳聋时,斜向内前下方深刺15~2寸,局部有酸胀感[10]。

治口眼㖞斜时,可向对侧眼球方向刺入05~1寸,耳底胀痛,有时酸胀感可扩散至舌前部[10]。

注意:耳门穴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刺伤颈内动、静脉。针刺留针不宜过长,以免发生弯针、折针。

692 灸法

可灸[1][10][12]。

艾条灸5~10分钟[2]。

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610 耳门穴的配伍

耳门穴配翳风、中渚、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1]。

耳门穴配翳风、合谷治中耳炎[1]。

耳门穴配丝竹空治牙痛[1]。

耳门配翳风、合谷,治聤耳[10]。

耳门配风池、翳风、听会、听宫,治重听无所闻[10]。

耳门配听官、听会、翳风、中渚,治耳聋[10]。

耳门配听宫、听会、翳风,有清热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聤耳。

耳门配颊车、下关、合谷,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齿痛。

耳门配颧髎、颊车、翳风,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下颌关节炎。

611 特效

每天早晚各揉按耳门穴1次,每次1~3分钟,可改善和治疗耳呜、中耳炎、耳道炎、重听等耳部疾病[11]。

6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耳鸣聋,头颔痛,耳门主之。

《外台秘要》:治中风口㖞。

《针灸大成》:主耳鸣如蝉声,聤耳脓汁出,耳生疮,重听无所闻,齿龋,唇吻强。

《类经图翼》:主治耳聋,聤耳脓汁。

《百症赋》: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

613 耳门穴研究进展 6131 治耳聋

针刺耳门,对链霉素中毒性耳聋有显著的疗效[13]。

6132 促凝血

在实验研究中发现,针刺动物“耳门”,凝血时间明显缩短[13]。

7 经穴别名·耳门

耳门为经穴别名,即听会穴[1]。出《千金翼方》。

穴位 听会 汉语拼音 Tinghui 罗马拼音 Yinghui 美国英译名 Listening Conference 各

号 中国 GB2 日本 2 法

国 莫兰特氏 VB1 富耶氏 VB2 德国 G2 英国 G2 美国 GB2

听会为经穴名(Tīnghuiì GB2)[1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耳门(《备急千金要方》),听呵(《针灸资生经》),后关(《针灸资生经》),听河(《针灸大全》),机关(《针灸学》(南京))。属足少阳胆经[14]。听即听觉,会指聚会,此穴在耳前,故名听会[14]。听会穴主治耳及面颊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聤耳,耳底痛,眩晕,口噤,音哑,齿痛,腮肿,口眼斜,耳鸣,面痛,口㖞,聘耳,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突发性耳聋,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疼痛,颞颌关节脱臼,牙痛,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等。

71 听会穴的别名

耳门(《备急千金要方》),听呵(《针灸资生经》),后关(《针灸资生经》),听河(《针灸大全》),机关(《针灸学》(南京))。

7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听会,在耳前陷者中,张口得之,动脉应手。

73 穴名解

听即听觉,会指聚会,此穴在耳前,故名听会[14]。

听,聆也,耳受声为听。会,有会合、聚会之义。耳主听觉,穴当耳前,为耳部脉气之聚会,以其主治耳聋气闭,针此可使声音得以会聚,为司听之汇。本穴之上有和髎、耳门、听宫,本穴与之挨近,而名听会。[7]

74 所属部位

耳前[15]

75 听会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听会穴在面部,当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9]。

听会穴位于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正坐仰靠或侧伏位张口取穴[14]。

听会穴位于面部,当耳屏间切迹前方,下颌髁状突之后缘,张口有空处[16]。

听会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听会穴在耳前的位置

听会穴在耳前的位置

听会穴在耳前的位置(肌肉)

听会穴在耳前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76 听会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位,在耳屏间切迹前,当听宫直下,下颔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空处取穴。

听会穴位于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正坐仰靠或侧伏位张口取穴[14]。

正坐或仰卧位,张口,当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取穴[17]。

77 听会穴穴位解剖

听会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囊、腮腺。有颧眶动、静脉。分布著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面神经的颞支。皮肤由上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腮腺内部的血管主要有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面后静脉,神经有耳颞神经和面神经丛。

7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囊→腮腺[14]。

皮肤→皮下组织→咬肌筋膜→腮腺[18]。

7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颞神经、耳大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面神经丛、下颌神经肌支和舌咽神经腮腺支分布[18]。

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和颞浅动脉[16]。

78 听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听会穴具有开窍聪耳,通经活络的功效。

听会穴有开耳窍、疏风热的作用。[14]

足少阳胆经入耳中,听会穴位于耳前,近于齿部,穴下正是颞颌关节,故可治疗耳、齿、口、面及颞颌关节部位疾病[19]。

听会穴有清热散风、通关开窍作用,是治疗耳疾的常用穴[7]。

79 听会穴主治病证

听会穴主治耳及面颊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聤耳,耳底痛,眩晕,口噤,音哑,齿痛,腮肿,口眼斜,耳鸣,面痛,口㖞,聘耳,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突发性耳聋,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疼痛,颞颌关节脱臼,牙痛,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等。

听会穴主治耳及面颊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聤耳、耳底痛、眩晕、口噤、音哑、齿痛、腮肿、口眼斜等[14]。

听会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面痛、齿痛、口㖞[18]。

听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病:耳鸣,耳聋,聘耳,齿痛,口㖞,面痛,颞颌关节疼痛或脱臼[19]。

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14]。

听会穴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㖞斜;以及中耳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16]。

1五官科系统疾病:突发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腮腺炎,牙痛,咀嚼肌痉挛;

2其它: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

710 刺灸法 7101 刺法

张口,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周围扩散[17]。

张口[18],直刺05~1寸[18][16][14]。

注意:深刺1寸左右起针后,偶可致颞颌关节部位疼痛或咀嚼疼痛,经局部热敷后即可缓解疼痛症状,但再次施针时应注意适当浅刺[17]。

7102 灸法

可灸[14][17][18]。

艾条灸5~10分钟[16]。

艾条灸5~10分钟。

711 听会穴的配伍

听会配翳风、听宫、外关,治耳鸣、耳聋[17]。

听会配颊车、地仓、阳白、合谷,治口眼呙斜[17]。

听会配太阳、率谷、头维,治偏头痛[17]。

听会配睛明、丝竹空、攒竹,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痛,目赤,目翳。

听会配头维、印堂、太冲,有疏散风热,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

听会配合谷、太阳、颧髎,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

7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目泣出,头不痛者,听会主之。聋,耳癫溲,癫溲者若风,听会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青盲目无所见,远视,目中肤翳,白膜,头痛,目外眦赤痛。

《针灸资生经》:目中翳膜,针瞳子髎、丘墟。

《类经图翼》:妇人乳肿,针瞳子髎、少泽。

《针灸大成》:主耳鸣耳聋,牙车臼脱,相离一二寸,牙车急不得嚼物,齿痛恶寒物,狂走,瘛疭,恍惚不乐,中风口呙斜,手足不遂。

《玉龙歌》: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胜玉歌》:耳闭听会莫迟延。

713 听会穴研究进展 7131 治疗神经性耳聋

主穴取患侧听会、翳风。肝气厥逆者,加太冲、侠溪、丘墟、中渚等;气血瘀阻者,加血海、膈俞、三阴交等;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加中脘、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肾元亏损者,加肾俞、关元、太溪等;药物中毒者,加百会、哑门、上星、外关等。听会张口略向内上方斜刺1~12寸,翳风向内上方徐徐刺入1~13寸,使有酸麻胀感并向周围扩散为得气。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通以脉冲电流,选用连续波,频率13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或见患侧面部表情肌微有抽动即可,通电20~30 min。对于配穴,虚证者用提插捻转补法,实证者用泻法。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一次。每日治疗1次,20次为一疗程。治疗38例患者,经1~3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17]

7132 治疗面痛

面痛位于三叉神经第3支感觉区内,取翳风、听会二穴为主;发展至三叉神经第1、2支感觉区,取听宫、听会二穴为主,均张口进针。针刺翳风时,针尖向对侧颧髎方向斜刺,进针15~2寸,听宫、听会二穴进针向对侧耳后方向2寸左右,针感应向三叉神经感应区放射。而后加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100~120次/min,中度 。治疗12例患者,10例均达到痛止病除的疗效,2例针刺1次疼痛即减轻。[17]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1 求一篇中医写的古文

张湛曰⑴:夫经方之难精⑵,由来尚矣⑶。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⑷,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⑸,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⑹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⑺,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⑻,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⑼,深自误哉。

2 医古文的内容简介

从编写大纲到最终完成本教材经过了数度寒暑。医古文是研究中医药古籍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医古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古代医药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同时,通过医古文课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领悟中医药学的精髓,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学好中医药学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医古文是含有医药学内容的古代文言文。为了读懂这方面的文言文,还要学习一些专业术语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因而医药学古文与之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便是医古文的主要内容。医古文是中医药学基础的基础。

本书分文选、基础知识及模拟试题3部分,每篇课文都有学习要点、注释、译文及供练习用的阅读材料。

3 形容"脑子有病"的文言文句子有什么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释义: 君王,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更厉害了;

出处: 《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文章寓意

1、要及时医治,以免耽误病情。

2、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要防微杜渐。

3、要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及时改正调整,修正自己。

4、善于批判主观猜忌,知道拒绝忠告的危害。

5、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来以来证明自己的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桓侯不理睬。扁鹊离开后,桓侯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桓侯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的看见桓侯就转身跑了。桓侯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间,用热水焐和药物敷就可以治好;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掌管性命的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于是桓侯就病死了。

4 扁鹊治病的文言文

原发布者:度米文库

扁鹊治病文言文答案篇一:扁鹊治病文言文答案原文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①府藏②者,固药石③之所已。今有偕生④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齐婴亦反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干:冒犯,侵入。②府:同腑。藏:同脏,内脏。③药石:药物和针石。④偕生:与生俱来。译文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两人有病,一起去找名医扁鹊,求他给他们治疗。扁鹊就给他们治疗。两个人的病痊愈了以后,扁鹊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先前的病从外侵入内脏,本来药物和针石就可以治愈的。你们现在有与生俱来的病,它和身体一起长;现在我给你们治疗,怎么样呢?两个人说:希望先听听我们的病症。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心志刚强而性格柔弱,计谋虽多,却缺乏决断;齐婴心志柔弱而性格坚强,缺乏计谋且又过于专断。如果对换你们的心,你们都能好了。扁鹊就给他们两个喝了毒酒,让他们昏迷了三天,接着剖开他们的胸膛,取出他们的心脏,再给他们对换了过来

针灸书籍《甲乙经》

针灸学早期的经典理论比较驳杂和粗略,但有很多实用的经验疗法。此时期著作理论层面影响力大。

宋以前:三经 《内经》《难经》《甲乙经》《灵枢经》

宋以后:《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资生经》《元代珍稀针灸三种》《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针灸集成》《盘石金直刺秘传》

明清针灸学著作,理论方面较为成熟和成系统。尤其是手法方面,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此时期著作临床层面影响力大。现在传统针灸临床实际上是在沿用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

图中有两个中医书籍的截图,注意看的右下有或者左上角,图中的这两个地方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全部针灸书籍,而且都是电子版的,是你学习针灸非常不错的参考

其它针灸书籍目录:

中医民间灸法绝技林红

中医灸法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超清版)

中医针灸一本通(超清版)

中医针灸健康指南(超清版)

中医针灸证治诀(超清版)

中华奇穴大成-

中华现代针灸验方荟萃

中华艺术针灸集(超清版)

中华针灸学(赵尔康)

中国传统实用针灸学(超清版)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超清版)

中国头皮针

中国实用刺血疗法

中国实用芒针治疗

中国微针疗法

针刺手法图解手册

针刺手法技巧与应用解剖

针刺治疗功血病

针刺运动疗法与疼痛治疗

针挑疗法

针术临床实践

针法灸法图解(

针灸七字经

针灸三法的应用——刺血、燔针、发泡灸

针灸三绝

针灸三通法临床应用

针灸与按摩

针灸临床取穴图解

针灸临床处方速记口袋书

针灸临床妙用

针灸临床妙用

针灸临床学

针灸临床治疗学

针灸临床治疗歌诀

针灸临床特色疗法(超清版)针灸临床笔记(超清版)

针灸临床经验汇集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针灸临床选要

针灸临床配方手册

针灸临床问答

针灸临证精要

针灸五输穴应用

董氏奇穴处方学

董氏奇穴治疗学(扫描版)

董氏奇穴针灸学

董氏针灸临床精要秘录

董氏针灸临床精要秘录

董氏针灸临床精要秘录(胡丙权)

董氏针灸全集验证 上

董氏针灸全集验证 下

袖珍针灸(超清版)

超简单针灸疗法(超清版)

近世针灸医学全书

近四十年来中国针灸研究精要

邬品嘉针灸精义(超清版)

中国手针疗法

中国新针灸学汇编(

中国最新针灸疗法--百病神针

中国梅花针 

中国特种针法临症全书

中国特种针法全书

中国特种针法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

中国足针疗法

中国针术临床实践

中国针灸临床治疗学

中国针灸全图 使用指南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

中国针灸器械学

中国针灸处方大成

中国针灸处方学

中国针灸复健医学

中国针灸大全 上编 针灸学基础

中国针灸大全 下编·针灸学临床 附编·针灸学文萃

中国针灸奇术

中国针灸学术真

针灸从神论治精神疾病

针灸保健学

针灸保健防病

针灸健身术

针灸六绝——针灸治疗神经疑难病

针灸减肥速成手册(超清版)

针灸助学歌诀(超清版)

针灸医学宝典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中老年人常发病,患者以40岁以上女性居多,单侧发病,右侧多见。临床症状为在颊部、上唇、上牙龈和下唇、下牙龈等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无任何先兆,突然出现闪电式、短暂而剧烈的撕裂样、电灼样、刀割样或针刺样的反复疼痛,常伴有面部肌肉抽搐、流泪、流涎、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钟至数分钟多则半小时不等,症状骤然停止后无任何不适感。

该病呈周期性发作。随着病情的加重,间歇期愈来愈短,发作愈加频繁,久不得愈。由于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诱发痛作,经过一次次强烈的疼痛刺激,使患者精神异常紧张,使其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使用中药治疗该病,常可取得良好疗效。

三叉神经痛属于中医“偏头痛”、“面痛”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灵枢·经脉》篇提到颔痛、颊痛、目外眦痛;《素问·缪刺论》有“齿唇寒痛”之症等。后世医家对本病的征候特点有较细致的描绘和较深入的认识。如《医林绳墨》谓:“亦有浮游之火,上攻头目或齿异不定而作痛者。”阐述了其病机与症状。《张氏医通》中云:“面痛……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证治准绳》还进一步加以分类曰:“面痛……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医学纲目》和《普济本事方》尚有面痛治验的记述,以上表明我国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证治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三阳经筋受邪所致。古云:“巅顶之上,惟风可到。”据本病疼痛发作的特点,与风邪者善行而数变的特性相似,并在治疗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明《景岳全书》曰:”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瓣表里盖暂病者,必因邪气:久病者,必廉元气以暂病言之,有表邪者,此风寒外邪于经也,治宜弥散,最忌升散,此治邪之法也”

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需遵循以下原则:新病,由外邪引起者,以疏风为主;久病,由痰火淤血所致者,以清热、涤痰、活血为主;疼痛既然是闭阻不通所致,因而在治疗上应以通经活络为主,并以此为原则;如因风邪引起者,宜疏风通络:因寒邪引起者,宜散寒温经:因热邪引起者,宜清热通络;因湿邪引起者,宜除湿通络;因气滞引起者,宜理气活血;因血瘀引起者,宜活血化淤等。

病因病机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一是外感风寒或风热,二是内伤七情、饮食或劳倦。其病机可归纳如下:

1、风寒外袭

风寒侵犯阳明,风阳升发,易犯头面,而寒为阴邪,其性凝滞,致血脉收引,气血闭塞,而产生疼痛。

2、胃热上攻

过食炙赙辛热之物,胃热偏盛,或外感风热,邪热犯胃,胃火熏蒸,循经上攻头面。

3、肝火上炎

多因内伤七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因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肝胆之火升腾。肝火循胃络上扰面颊而发病。

4、痰瘀阻络

多因病程长久,脾虚运化失常,痰浊内盛,阻塞脉络;或久病入络人血,瘀血内阻,络脉不通,不通则痛。

辨证分型

1、风寒外袭

常因冷天或感风寒而发作或加重,痛时面肌有紧缩感,呈阵发性短暂抽搐样剧痛,局部喜热敷,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或沉迟。

2、胃火上攻

面颊呈阵发性剧痛。遇热诱发,痛如火燎肉裂,龈肿口臭,烦躁不安,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小便赤黄,或有胃脘隐痛。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

3、肝火上炎

患侧频发电击样疼痛,痛时面红目赤,烦躁易怒,怒则发作,胁肋作胀,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弦。如为虚火上炎,则抽搐剧痛,午后加重,颧红烦热,失眠健忘。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4、痰瘀阻络

经久不愈,时作时止,剧痛时如锥刺刀割;如为痰阻,胸睦满闷,呕吐痰涎,便溏面晦,舌质暗淡,苔滑腻,脉沉滑;如为血瘀,痛处固定不移,午后加剧,舌质偏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

分型治疗

(1)风寒外袭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处方:川芎、白芷各30克,制川乌、藁本各9克,细辛3克,荜拨12克,甘草6克。

加减:疼痛剧烈加麻黄、制附子;久治不愈,配合外治,其法为:细辛10克,胡椒或川椒10克,干姜6克,白酒15 30毫升,加水适量,置于锅内煎煮,煮沸后用一喇叭形纸筒,一端罩在药锅上,另一端对准鼻孔,令病人吸入药气,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常用成方:川芎荼调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等。

(2)胃火上攻

治法:清胃泻火祛痛。

处方:川芎10克,生大黄12克(后下),芒硝10克(分冲),板蓝根10克,银花10克,枳壳10克,僵蚕6克,全蝎粉3克(分冲)。

加减:火烙样痛加石膏、黄芩;第一、二支痛为主加葛根,第三支痛为主加升麻、丹皮。

常用成方:清胃散、白虎汤合泻心汤。

(3)肝火上炎

治法:泻肝降火止痛。

处方:川芎30克,龙胆草15克,生地10克,当归、白芍、丹参各12克,黄芩、白芷、全蝎、蝉蜕、地龙各9克。

加减:便秘加大黄;血压高加钩藤、夏枯草;阴虚加女贞子、石决明、知母。

常用成方:清肝散加减。

(4)痰瘀阻络

治法:化痰祛瘀通络。

处方:川芎、羌活、僵蚕、秦艽各10克,细辛5克,鸡血藤30克,蜈蚣2条,全蝎、甘草各6克,桃仁9克,红花10克,姜半厦6克,胆南星5克。

加减:瘀重加赤芍、丹参;寒重加制川乌。

常用成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单方验方

1

七叶莲制剂

组成:以七叶莲配制成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9相当于原生药5 10克)或片剂(每片含干浸膏0.4克,相当于生药5克)。

用法:肌肉注射,每次2 4毫升,每日1 2次;口服片剂,每次3片,每日4次。

2

桑椹煎剂

组成:桑椹子150克。

用法:将桑椹子清洗后水煎,分3次口服。

3

蓝根僵蚕丸

组成:板蓝根60克,僵蚕60克。

用法:将二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瓶装60克。日服2次,每服10克。温开水送服。

4

川芎止痛汤

组成:川芎20 30克,荆芥、防风、全蝎各10 12克,地龙15 25克,细辛3 6克。

加减:寒重加炙附子(先煎1小时至无辣味,再纳人余药)、荜拨;热重加生石膏、黄芩、黄连;瘀重加赤芍、丹参、五灵脂;阴虚加生地、天麻、龟版、黄柏、知母。

用法:每日1剂,水煎,重者每日2剂。

5

止痛汤

组成:生地30克,玄参20克,生石膏(打碎先煎)30克,细辛3克,没药15克,麦冬15克,牛膝6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川芎12克。

加减:寒重加赤芍、红花;便秘加大黄或火麻仁;痛剧加珍珠母;反射性抽搐加钩藤、蜈蚣。

用法:每日1剂,水煎,剧痛可日服2剂,分4次服。

6

三叉Ⅰ号片

组成:川芎、桃仁、红花、蔓荆子各9克,菊花、地龙、白芍各12克,细辛9克。

用法:先将细辛、菊花提取挥发油备用,再将已提过挥发油的细辛、菊花同余药(白芍用半量)煎制成膏状,加等量的95%乙醇过滤,再浓缩至膏状,再以半量白芍细粉与煎膏制成颗粒,喷入挥发油,加润滑剂压片。每片重035克(含生药82克)。每次服8片,每日3次。大剂量,每次可服16 20片。

7

颅痛宁

组成:川芎2份,荜拨1份。

用法:上药用水醇法提取,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每次肌肉注射4毫升,每日3次,缓解后减半量。

8

龙蝎饼

组成:地龙5克,全蝎20个,路路通10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50克,细辛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加一半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太阳穴,以敷料固定,每天1次。

9

生草乌30克,生白附子30克,天南星30克共研为细面备用。约3厘米长的葱白节7个,生姜40克共捣烂如泥与生草乌、生白附子、天南星药面调和混匀后用一层纱布包好,放入碗中上笼隔水蒸约20分钟,将蒸好的药纱布趁热熨患处。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30分钟。勿熨眼部,切勿口服。

10

细辛10克,胡椒或川椒10克,干姜6克。共浸于15毫升 30毫升高度白酒中4个小时后加入适量凉水置于锅内文火煎煮。煎沸时用一喇叭形纸筒一端罩在药锅上,另一端对准患侧鼻孔,让患者吸入蒸气。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11

大枣1枚,红矾09克。将红矾研为细面放入除去枣核的大枣内,用镊子夹枣放木炭火或蜡烛火上烧烤,待烤出味即用患侧鼻孔吸。反复烧烤,反复吸,直至大枣烤焦不出药味为止。

12

荜拨30克,木鳖子30克,藿香18克,冰片6克。荜拨、藿香漂洗烘干,木鳖子去壳存仁共研为细面并过180目筛贮瓶备用。将火柴头大小体积的药面(约05克)置于纸折中,痛侧鼻孔对准药面将药粉吸入。首次应在痛时吸入,隔10分钟后再吸,以后每隔4小时1次,每日4次。

13

鹅不食草适量,牙皂3克,细辛3克,青黛15克。将上药共研为细面并过180目筛贮瓶备用。将火柴头大小体积的药面(约05克)置于纸折中,痛侧鼻孔对准药面将药粉吸入。首次应在痛时吸入,隔10分钟后再吸,以后每隔4小时1次,每日4次。

14

白芷6克,川芎6克,天南星6克,葱白约12厘米共研为细面用蜂蜜15毫升调成糊状。每次取药5克外敷于患侧太阳穴、印堂穴上30分钟。每日换药1次。

15

马钱子3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共研为细面,香油、清凉油适量调成膏状。每次取药15克外敷于患侧下关穴、太阳穴、颊车穴和扳机点上30分钟。隔日换药1次。切忌入口。

16

蜈蚣1条,地龙10克,蝼蛄10克,五倍子10克,生天南星15克,白附子10克,木香10克共研为细面。每次取适量药面用食醋调成糊状外敷于患侧太阳穴上30分钟。每日换药1次。

17

蔓荆子60克炒至焦黄后研为粗末浸泡于高度白酒500毫升中3天 7天,加入凉开水至700毫升时充分摇匀后滤出药液。每日2次,每次内服50毫升。

18

板蓝根600克,白僵蚕60克共研为细面。每日2次,每次取药面10克开水送服。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蔡晓刚。

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鱼腰、四白、下关。配穴:夹承浆。夹承浆穴位置:前正中线左右各旁开25厘米,口角下一横指凹陷处。

操作:Ⅰ支痛,取鱼腰。从鱼腰斜向下方刺人03 05寸,待有触电感传至眼及前额时,提插20 50次。Ⅱ支痛,取四白。从四白斜向上方约45度角进针,刺人05 08寸,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上唇与上牙等处时,反复提插20 50下。Ⅱ与Ⅲ支或Ⅲ支痛,取下关。针法:直刺进针1.5寸深左右,当有触电样针感传至舌或下颔等处时,提插20 50次。效果不显加取夹承浆。针法:从夹承浆斜向前下方约30度角进针,刺入05寸左右,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下唇时,提插20 50次。均针患侧,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症情重者每日1次。

②穴住注射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Ⅰ支痛加鱼腰、阳白;Ⅱ支痛加四白、迎香、翳风;Ⅲ支痛加地仓、颊车、迎香。

阿是穴位置:扳机点。

操作:用654-2注射液或注射用水。每次取阿是穴及2 3个配穴。以4号针头刺入皮内,注人01毫升注射用水或5 10毫克654-2注射液。每日1次,发作不频繁者,隔日1次。

③电针

取穴:主穴:Ⅰ支痛:鱼腰,Ⅱ支痛:四白、下关,Ⅲ支痛:地仓;配穴:阳白、水沟、承浆、迎香。

操作:据疼痛之神经支选穴,加取1 2个配穴,均取患侧。针刺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仪,采用可调波,频率150 600次/分,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留针通电10 20分钟。留针期间,根据病人感应,略增大电流量1 2次。每日治疗1次,重者每日2次。

④耳针法

选穴 肝阳 神门 面颊 颌 胃 肾

方法 每次选2 3穴,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其他措施

疼痛剧烈者,可适当配合某些止痛镇静的西药(痛痉宁、苯妥英钠等)。久治无效者,可试用纯酒精注于疼痛的神经支或其分支上,但本法有一定并发症。对顽固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名家验方

(一)

辨证肝阳上亢,风火上扰。

治法清热泻火,平肝止痉。

方名三叉汤。

组成生石膏24克,葛根18克,赤芍12克,钩藤12克,苍耳子12克,柴胡12克,蔓荆子12克,黄芩9克,荆芥9克,薄荷9克,甘草9克,全蝎6克,蜈蚣3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锡武方。

(二)

辨证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治法柔肝潜阳,和络熄风。

方名四味芍药汤。

组成白芍30克,生牡蛎30克,丹参15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夏度衡方。

(三)

辨证气滞血瘀,风痰阻络。

治法活血通络,平肝祛风,止痛。

方名散偏定痛饮。

组成生地30克,当归15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白蒺藜15克,天麻10克,石决明30克,牛子20克,升麻10克,地骨皮30克,白芥子15克,细辛6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止痉散(分冲)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靳文清方。

(三)

辨证风邪内侵,瘀阻血脉。

治法祛风止痛,活血化瘀。

方名川芎止痛汤。

组成川芎20-30克,荆芥10-12克,防风10-12克,全蝎10-12克,地龙15-25克,细辛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重者可每日2剂。

出处蒋森方。

三叉神经痛

症状一发作严重时患侧脸红、出汗、瞳孔散大、流泪、鼻粘膜充血、流鼻涕、唾液分布增多,患侧皮肤温度增高、肿胀。若病程较久且发作频繁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可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如局部皮肤粗糙、眉毛脱落、角膜水肿和透明度下降,有时产生麻痹性角膜炎。

症状二:三叉神经痛往往反复发作,发作频繁者一天可达数十次或上百次,甚至更多,患者极为痛苦。三叉神经的疼痛可开始于一支,以后向其他支扩展,但也可局限于一支而持续数年,并且疼痛发作会愈来愈频繁,间歇期越来越短。

症状三:发作突然:突如其来的剧烈的疼痛发作,号称天下第一疼,三叉神经痛发作时,会有一定的诱因,如说话、打呵欠、刷牙、漱口、洗脸、刮胡子、咀嚼、吞咽等动作,尤其是进食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时均可诱发,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可使发作加重。

一般,常见的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这种三叉神经痛的分类是指找不到确切的三叉神经痛引发的病因的三叉神经痛。可能是由于供应血管的硬化并压迫神经造成,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也可能是因为脑膜增厚、神经通过的骨孔狭窄造成压迫引起疼痛。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这种三叉神经痛的分类是指由于肿瘤压迫、炎症、血管畸形都是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此型有别于原发性的特点,疼痛常呈持续性,并可查出三叉神经邻近结构的病变体征。

北京黎明三叉神经医院,他们是国家医保定点医院,专门看三叉神经痛的专科医院,看完还能报销。王月亭主任看的很好。

中医眼科学的经典著作

1、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眼的解剖生理,眼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