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是哪个旗的
曾姓的满族老姓为舒舒觉罗氏。
舒舒觉罗氏是满洲大姓之一,出过不少出名人物,在八旗内分布甚广,八旗均有舒舒觉罗氏,因此,没有族谱是无法确定的哪一旗的。
舒舒觉罗氏在各旗内较出名人物有:
[镶黄旗]
硕翁科洛巴图鲁、三等男图鲁什,三等侯巴世泰,三等侯、内大臣桑格,二等男费扬古,工部侍郎巴晋泰,副都统章柱。
[正黄旗]
二等轻车都尉雅尔布,护军统领四格。
[镶蓝旗]
刑部侍郎绥色,二等轻车都尉、巴图鲁索柱,工部尚书赫达色,礼部侍郎铁图,尚书介山,户部侍郎苏拜,詹事府詹事珠玛泰,礼部侍郎登德。
[正蓝旗]
骑都尉布尔塔锡。
[正红旗]
大理少卿索济。
[镶红旗]
骑都尉武苏讷,骑都尉色勒。
[正白旗]
三等轻车都尉都什巴,副都统瓜尔察,盛京户部侍郎帕海,礼部侍郎扬舒。
[镶白旗]
骑都尉海度。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其曾氏家族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解析:
曾氏源于「鄫」或「缯」,根据《辞海》中记载:「鄫,古国名,姒姓,在今山东苍山西北,公元前567年为莒所灭。」曾氏源自春秋时代鄫国的太子巫,系出上古的圣君夏禹。相传帝舜时,夏禹的母亲因在梦境中食薏苡而诞下了他,故此帝舜便赐予夏禹姒姓。
据古老的姓氏传书《世本》记载:「系出姒姓,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后为莒灭,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夏禹的第五代孙少康得贤人相助下,使夏室中兴,分封其幼儿曲烈于鄫(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后来,于公元前567年鄫国被莒所灭,太子巫逃亡到邻近的鲁国,他叹曰:「城邑已失,留邑何在。」他本欲以故国「鄫」为姓,但感叹封邑已失,故删去邑部(邑部为「」),改姓为「曾」。这一段历史缘由在其他姓氏古籍,如《姓纂》、《姓氏考略》等,也有相同的记载。
纯粹的宗族源流
「天下一曾无二曾」,曾氏只有一个祖宗——曾巫。然而,在中华民族中,许多姓氏虽然同字,但也可能源自不同地方或直系不同的祖宗,有些更无法确实地追查祖源。但经专家及学者的考证,长久以来曾姓从未发现经其他姓氏改姓或冒姓,姓氏来源既清楚且纯正。曾氏后人对其祖籍深感认同,无论迁移到何处,也会自称为山东人士,更于祖宗牌位及祠堂宗庙上列明「山东武城」或「鲁国堂」,而且在堂联上亦清晰写上祖籍于鄫国,如「望居鲁郡,源起鄫国」。
儒家宗师为曾族添荣
曾氏自古以来具有崇高地位,成为名门大族,历史当中出现过不少杰出人士,为氏族赢到荣誉。曾氏出现一位儒家宗师——曾子,是孔子的高徒,曾氏的代表人物,故此曾氏多自称为曾子的后裔。《辞海》记载「曾子,春秋末鲁国南武城,名参,字子与,孔子学生,以孝著称。」他曾著书《孝经》,被历代君主封为「宗圣」。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因此曾子思想影响不断扩大,地位亦因此提高。曾氏家族与孔、孟、颜三大家族,获得历代统治者的尊重及赞赏,被表扬为「四圣」。「四圣」之嫡系世代封袭,能享有朝廷的优惠和特权。
排行38 人口六百万
字辈是辈份的代表字,辈份标志世系次序及宗族内部等级身份高低,故此古时每个家族对字辈均十分讲究。特别是名门望族,要求更为严格,家中子孙取名,必定按照族中字辈排列,以识别其出身。自孔子被封为「至圣先师」,其后人均可获封为「衍圣公」,历朝皇帝亦偶有赐名。直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九年下旨,赐孟、曾、颜的后人,可与孔府子孙共同沿用统一的五十个字辈,地位显赫。
曾氏家族的子嗣散播到世界各地,自曲烈封于鄫国至今,已持续4600多年,全球的曾姓人士约有650万人,在中华民族22000个姓氏中,人数占第38位。
你好,建议就传统方式。曾姓:中国姓氏排行第31位,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在我国人口众多,以仁孝礼义而著称于世。曾姓名人有孔子的弟子曾子,北宋参知政事曾公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晚清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曾国藩,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新中国少将曾生,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等。
曾氏出自姒姓,为夏禹后裔。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兰陵县西北。其後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後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中国五圣人之一的宗圣——曾子乃巫公之五世孙。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如今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太子巫,系出上古圣君夏禹,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中土家族、彝族、苗族、黎族有此姓,但有大部分是汉改少民而来,而且绝大部分少民曾姓的父系都是汉族,因为与当地少民杂居而改的,但从祖辈的族谱可以知道是较纯正的汉族所以“天下一曾无二曾”是正确的,四千年前是一家,不要身份证的民族身份所迷惑。
曾姓是哪个旗的
本文2023-10-06 04:03: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