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归流的事件 时期 和目的实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改土归流的事件 时期 和目的实施,第1张

雍正朝

的目的有以下四点:1在政治上,清统治者要削除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地方,巩固专制主义的

建议改流,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一点。如雍正四年十一月奏言:“若不及此清理,约定规程,即使拏几土官,杀几苗首,亦不过急则治其标,本病未除,恐终难宁帖。……然必欲经始以待将来,即迟至十年二十年,但能成事,实云贵永远之利也。”[68]胤禛主张改流也是为了这一目的,因为在他看来,“普天率土之众,莫不知

之在我朝,悉子悉臣,罔敢越志者也”[69],所以对僻处边隅的不法土司要悉令

,冀图“经此一番惩创,必有数十年之安静”[70]。后来的道光《宣威州志》对

的这一目的讲得十分明确:“

之言曰:‘卧榻之侧不可使他人鼾睡也。’夫鼾睡不可,而况

于其间乎?此日之改土归流,洵

边疆之至意。”[71]2在军事上,清统治者要争取战略要地,进而控制西南边区,巩固国防。由于西南各省山重水复,形势险要,而其中的战略要地又多为土司所踞,所以为了军事上的需要,清政府—定要取土司而代之。以贵州而言,其居西南各省之中,地势极为重要,旱在康熙时,贵州

田雯就谈到:“无黔则粤蜀之臂可把,而滇楚之吭得扼。”[72]所以,“黔治则有与之俱治者,黔乱则有与之俱乱者”[73]。正因为如此,

奏清改流,首攻贵州,而且用兵多,时间长。其中如长寨、古州、都江等战役都是为了夺取军事要地,达到控制贵州以扼西南咽喉的目的。再如,原四川乌蒙、镇雄、东川三土府,居蜀、滇、黔三省交界处,“若不改土归流,三省交界均受其扰”[74],所以三土府改流

。后人王履阶在分析为什么要改流时指出:“

于数省中”,改土归流可见“扼险要,建

。踞其险,彼失所恃;驻以兵,使有所惮。以地形言,宜改者一。[75]3在经济上,清统治者要从西南各省获得更多的利益。尽管封建政府对土司“额以赋役”,但往往是土司取于土民者甚多,而交于政府者甚微。如

在雍正四年奏报云南滇沅土府的情况时说,其“每岁额征米一百石,今每岁应纳米一千二百一十二石零;每岁额征银三十六两,今每岁应纳银二千三百四十八两零。是其征之私橐者不啻百倍数十倍,而输之仓库者十不及一二,百不及二三。由此类推,又何可胜计”[76]。再加上土地多为土司所踞,如云贵,“流官管辖者十之三四,土司管辖者十之六七”[77],结果清政府不但不能从此获利,反而要进行协济,每年“需拨协饷数十万两”。因此,“为计久远,实切隐忧”[78]。为了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清政府当然要改变这一状况。鄂尔泰曾谈到,改土归流对于“边地粮饷亦不无小补”,胤禛大加赞赏,批言:“岂云小补”[79]。王履阶更明确谈到,

“林木不可胜用,……苗铁固推重一时,铜银备国用,药饵资养生,……征其物产,亦少助库藏于微芒”[80]。足见,清统治者对

的经济要求也是很强烈的。4在思想文化上,清统治者要以汉族的传统观念影响西南各民族,达到“以汉化夷”。这是清政府为了便于更好地控制西南各民族而迫切需求的。因此,要通过改土归流,办学校,设义学,企图使

各族人民知所谓“君臣上下之礼”,“明于顺逆之义”[81],甘心做清统治者的“顺民”。胤禛曾一再强调,对西南各民族要“化其顽梗,期其善良”[82],使其“各遵王化”。总之,清统治者改土归流的目的,就是要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同内地一样,无条件地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实现“

”。

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大规模地废土司,实行流官统治,变土司间接统治为流官直

接统治"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始于元末明初,完备于明末"这是一种羁縻制度,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

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到了后期,土司制度的消极因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大部分

土司地区代表着封建领主经济,一切耕地!山林,水源均为土司所有,土民在经济上被迫依附于土司,成

为土地的附属物,形成土司对土民的人身占有关系"由于土民在经济上受到的剥削非常沉重,因而严重

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清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土司制度是一种地方政权的特殊

形式,常常带有浓厚的割据性"随着土司势力的膨胀,出现了/小者视子男,大者竟数倍于公侯0,构成

对中央的威胁,这非常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说明土司制度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

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雍正时期,由于强化了中央集权,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大规模进行了/改土归流0"

政治方面)))对削弱西南地区的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进步作用"从/改土归流0的范围!数

量!对象以及过程来看,雍正四年开始的大规模/改土归流0,涉及湖广!广西!四川!云南!贵州5省的范

围,数量多达60多个"/改土0的对象正如雍正六年鄂尔泰上奏所说:/土司改流,原属正务,但有可改

者,有不可改者,有可改可不改者,,有可不改而不得已竟改者,审时度势,顺情得情,庶先无城心,而有

济公事"若不论有过犯,一概勒令改流,无论不足以服人,兼恐无以善后"如果相安,在土原无异于在

流;如不相安,在流亦无异于在土也0"这表明/改土归流0是有选择的"如在明朝和清初出现的湖广永

顺!保靖土司彭氏,贵州水西土司安氏,四川乌蒙土司禄氏,广西泗城土司岑氏,云南丽江土司木氏等,辖

地数百里,拥兵数万!数十万,骄横恣纵,割据一方!对于这些大土司,雍正无不改之"但也有不改者,象

/若能循分守法,绥抚其民,即与州县之循吏相同,,,何必改土归流,使失其世业"0这两段史料都反

映了自雍正年间对西南地区的一些骄悍土司/改流0之后,土司地区不稳定因素基本消失,清朝政府加强

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土归流0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云南丽江府内/两千名奴仆,闻知改流都主

动请求交纳丁粮,承担赋税,从等客民"0四川天全府土司/残暴贪婪,民怨若沸,民愿归流"0湖广桑

植!保靖二土司肆虐一方,土人不时拥入内地,迫切呼号:/皆愿归流"0这几条资料的记载虽有满汉官

吏夸张的一面,但毕竟也反映了一些真实情况"改流之后/众俱悦服,地方甚是安静0"统治者改流的

出发点本是欲靖地方,但客观上却符合土民的愿望"

经济方面)))调整了生产关系"改流之后,清政府重新大面积丈量土地,清理钱粮,实行统一税收政

策,规定各府!厅!州!县按亩征税"未改流前,除每年交纳秋粮280石,还征收火坑钱,锄头钱!玷刀钱"雍

正十二年改流后,经过丈量土地,整顿赋税,/每年征银三百六十三两"0虽然表面上看来税收总数增加了,

但在税收过程中,少一层关则少一层弊端,统一税制比任意加派要好"此外,在土司统治期间,各种私征,

勒征和一切无偿劳役都有,而在改流之后多被禁止"比较而言,改流后土民负担减轻了,有利于少数民族

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土地占有关系上,原被土司强行买去的土地,除土司酌留部分外,大部分被官府没收"

有的赐给官吏,有的归还农民,有的自由垦田"改流前荒芜的土地较多,东川府土司统治时,膏腴四百里,

无人敢垦"雍正四年改流之后,/屯田东川,岁收三百万石"0改流确实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原来作为

封建领主的土司,掌握着政治和经济的统治权"改流之后,土司不仅失去了政治的统治权,同时也丧失了

土地的占有权,从而使封建领主制的生产关系转变为封建地主制的生产关系"西南少数民族由于长期处

在土司统治之下,与外界隔绝,生产发展水平各地不同,一般都比汉族地区落后,尤其是黔东!湘西和云南

的一些偏僻山区,直至清代还处在刀耕火种阶段"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地区间差别大,影响了

整个多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改流之后,土司地区封闭程度减弱,各族人民往来增多,客民不断流入,水西

土司改流后的一百年时间里,乡西!大定!平远三府流入的客民有十余万"大批客民的流入,增加了劳动

力,对促进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兴修水利!蓄水

灌溉!使用铁农具,加强作物管理等,得到普遍推广"过去产量很低的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变化"云南丽

江大力推行垦荒造田,并向农民传授作粪搀灰法,对该地区农业发展有极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汉族的包

谷,洋竽传入土司地区后,受到广大土民的喜爱"土民们/开垦荒山,广种济食"0粮食作物种类增多,方便

了人民生活"改流也促进了当地的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陆续传入了冶铁!烧窑!纺织!采矿等技术"各

地商人贸易往来如梭,使当地经济结构有了新的变化,改流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文化方面)))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土司时期,文化教育是由土司垄断的,所设司学主要是培养

土司子弟,其余人完全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改流后,设立土州土县学,并定贡生名额"雍正十二年,

/定于西太平府之太平土州学,泗城府之西林县学贡例"俟十年,四年贡一人"0lv/于苗人就地之乡!村,

设立义学,课读经书"0lw黔省苗人子弟情愿读书者准其送入义学"0lx改流后,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了,在

客观上促进了改流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们肯定其进步作用,不等于说改流十全十美,也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清政府完全是以有利于自己统治这个目的出发的,并且是为了协调中央和地方少数民族

上层人物关系而采取的政策,因此是不可能彻底的"在废土司的同时,又在云南!四川等地设置了新的

土司,这些新土司多是管辖范围较小的土舍土目"据初步统计,在雍正年间新设/土司把总十六个!土千

总四个!土千户一个"0在改流区,府州级的大土司被废后,下面的土舍土目多保留没动,实行所谓/以土

舍管土人,以流官管土目0ly的统治方法"这些土舍土目都是地头蛇,有时流官对他们也无可奈何,/凡

征徭必传头目敛派,辄倾刻集事,流管号令不如头目传呼也"0lz以致土司制度长期存在,影响了这些地

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土司制度和作为封建势力的一部分土司阶层最后被消灭,是在1949年以

后土地改革及此后的民主改革完成后"

其次,改流后,为数不少的流官贪婪成性,在他们任流官期间,乘机大捞一把"他们认为/土民者在

水火,今即内附,已脱从前之暴虐,即略有需索,亦属无伤0"l{有的借清丈量土地,清理钱粮之机,抢占土

地,索取银两;有的和各地的土舍土目相勾结,营私舞弊,任意敲诈;有的大放高利贷,甚至抢占民妇,勒

索儿女等"但这并不是改流本身所固有的,而是改流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

综上,/改土归流0之后,清朝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化是显著的"我们在评价/改土归流0政策

时,应把它放在历史环境中去分析,不能因为/改土归流0中出现过许多问题,而否定其进步作用"

元代土司相当于土皇帝,而明代土司有所收敛并被取缔为流官统治。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其义在于羁縻勿绝,仍效仿唐代的"羁縻制度"。政治上巩固其统治,经济上让原来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于征收纳贡。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唐代的"羁縻制度",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结束于20世纪初,长达一千多年。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造成分裂割据状态,从而使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产生仇恨和战争。

贵州的改土归流始于明代,高潮却是在清朝前期的雍正年间。督抚大员鄂尔泰等人的改土归流建议为雍正皇帝采纳,是有其深刻历史原因的。这集中表现在:在经济上,土司制度下的领主经济阻碍了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土司享有各种特权,拥有军队,私设监狱,相互争杀,严重妨碍中央集权;而土司、头人为非作歹,奴役土民而造成的民族内部矛盾也日渐突出,不利于统治的稳定;在交通上,土司区域尤其是“化外之地”梗阻着“开江路以通黔粤”、连陆路以通川楚达云南,不利于中央王朝对边疆的控制、治理等。

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前奏是对乌乃、乌撒等土司的改土设流,重点则是对湘黔边,以雷公山为中心的地区及广顺、定番(今惠水)、罗甸交界处的开辟。

三国时蜀汉已经统治了云南,可为什么教材上说到元朝云南才纳入中国版图?

云贵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中国风景最美的地区之一。云贵高原的范围西到横断山,东到雪峰山、南到红水河、北到长江,包含云南和贵州的全部,以及湖南、广西、重庆、四川、湖北的部分地区。而这里主要说的是云南和贵州两省。

唐朝在黔中设置的羁縻州分布

738年,南诏国统一了六诏地区,成为了西南地区的一个新兴力量。随后唐朝多次出兵攻击南诏,均遭到了失败。南诏国国王名义上是唐朝的“云南王”,实际上却是独立的一国、唐朝和南诏多次发生战争,唐朝败多胜少。唐朝后期,南诏国还不断入侵黔中和西川一带。

大理三塔

南诏国建立后,黔中地区就成为了唐朝重点经营的对象。开元年间,唐玄宗从将江南道拆分为了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以当时黔中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来看是无法单独设置一道的,然而黔中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是遏制南诏的屏障,因而十分重要,所以专门设置一道。唐朝末年到北宋时期,中央王朝在黔中地区扶持了一些地方大姓,逐渐形成了播州杨氏、思州田氏、水东宋氏、水西罗氏四大羁縻政权。

从行省制度到“改土归流”

1252年,蒙古大军在忽必烈的带领下灭大理国,以图迂回包围南宋。大理灭亡后,忽必烈采取了怀柔政策,任命段氏继续为大理国总管,而兀良合台继续驻军在大理。实际上,大理国成为了傀儡政权。1271年,元朝建立,并将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其中在大理建立了云南行省。元朝在云南大力设置州县,推动改土归流。但是元朝的“改土归流”行为加深了和段氏的矛盾,在元朝末年,元朝驻云南的梁王和段氏矛盾不断。

云南行省

1381年,朱元璋命令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30万大军南征云南。第二年,云南梁王和大理段氏战败。于是明朝在云南设置了云南布政使司、云南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明朝时期的云南在元朝的基础之上继续推进“改土归流”,朱元璋实行了“移民实滇,开发生产”的政策,使得云南大部分地区和内地相差不大了。

三宣六慰地区

在贵州方面,元朝建立后,四大姓氏纷纷臣服于元朝。元朝纷纷册封其为宣抚司等,成为了贵州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土司。明朝建立后,各大又纷纷臣服于明朝。明朝将在水西罗氏(明朝赐姓安)、水东宋氏之地设置了贵州宣慰司,以两大土司的首领为长官,又分别设置了播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和思州宣慰司(田氏土司分裂了)。明朝四大土司重要的驿道上驻扎了大量的军队,并设置了省级军事机构——贵州都司以控制贵州四大土司。

纳西族的族源,学者界认为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中国西北河(黄河)湟(湟河)地带的古羌人,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又向西南方向迁徙至雅砻江流域,再西迁至金沙江上游东西地带。

《后汉书》 西羌传载:古羌人“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耗牛种,越篱羌是也” 。又说:“耗牛羌在蜀汉,其种别名号皆不可纪知也” 。

随着纳西族分布地区考古实物不断发现,一些学者提出了纳西族是南迁的古羌人与现居住地土著融合而形成的观点。考古工作者首先在丽江坝东南的木家桥,发现了古生物化石和人类股骨化石、头盖骨化石和旧石器,经鉴定,木家桥所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距今10万年左右,考古学上称之为“丽江人”。继而在永宁、盐源泸沽湖地区发现了新石器遗址和细绳纹陶器、铁器、铜器等。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雅江、新龙、巴塘县,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攀枝花市盐边县、西藏自治区贡觉、芒康县、云南省德钦、丽江、永胜县相继发现了石棺葬文化。这些地区基本属于历史上纳西族的活动范围。 秦时期,纳西族先民分布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南部、攀枝花市盐边县、雅安地区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以及云南省西北部地区。

汉时期,定笮一带“摩沙夷”之地盛产盐、铁和漆,引发东汉朝廷派官兵争夺定笮盐铁之利的战争。《木氏宦谱》中对东汉及蜀汉时摩沙夷在盐源的活动已有简略记载。

至东汉时,纳西先民与东汉王朝直接建立了政治关系。

永平十七年(74年),川西南白狼夷向东汉王朝奉贡、献诗三章,称为《白狼王歌》, 其中有文字与现代纳西语相同或相近,说明白狼夷可能是纳西先民,清末民初汉文史籍和民间传说中多说古白狼国即在今四川巴塘。

据《元一统志》记载,约在公元3世纪初期,“麽些蛮”酋长蒙醋醋,侵夺“濮卢二蛮”所居的巨津州(今丽江市玉龙县巨甸)地区而“世袭居之”。

5世纪后期(南朝齐、梁之际),麽些酋长泥月乌率众驱走原来定居于今宁蒗永宁的吐蕃势力,而世代生息繁衍于此。

唐代,根据《蛮书》所载,东至今四川省西川地区,南至大理州宾川,西至澜沧江边的维西一带,北至铁桥上下的德钦、中甸一带,都有纳西人分布。

6世纪的梁、陈各朝,一支纳西先民经木里无量河流域,南迁至金沙江上游今香格里拉县东南部的三坝地带。

7 世纪中期唐高宗时期,纳西族部落集团首领叶古年,夺取 “濮獬蛮”所居住的“三赕”(或称“样渠头”,今丽江坝)。

7世纪末到8世纪初(麟德元年前后到开元年间),从盐源地区南渡金沙江到洱海以东的纳西族形成大的部落,在今云南宾川县建立了“越析诏”(又称麽些诏),为“六诏”之一。其领地被得到唐王朝支持的南诏所吞并。“越析诏”的兴亡前后约70年。

734年(开元二十二年)至737年(开元二十五年)间,唐朝调动姚州(今姚安)都督府的力量,派御史严正海、王承训帮助南诏王皮罗阁“合六诏为一”统一洱海地区,磨西族人建立的越析诏被攻破。

794年(贞元十年),南诏攻破土蕃神川都督府之地(今丽江地区)和昆明城(今盐源),磨西族的分布区域从藏族统辖转而纳入南诏的统辖范围之内。南诏于铁桥(今丽江塔城)设铁桥节度、于昆明城置香城郡,对磨西族的各部落进行统治。大理国时期,丽江地区由善巨郡(今丽江永胜)管辖。 1253年(宝佑元年),蒙古军在忽必烈的率领下兵分三路南征大理国,经木里到永宁日月和。忽必烈进入纳西族地区后,对当地部落首领先后授以“茶罕章管民官”、“茶罕章宣慰司”等官职,是土司土官制度的雏形。

1274年,元政权设置“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丽江”之名从此始。

1285年,改置“丽江军民宣抚司 ”,宣抚司皆由麦良子孙承袭,统一了“酋寨星列”的纳西地区各部落,正式纳入了云南行省的行政区辖。

从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国到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实施“改土归流”的470年间,元、明、清朝直接在纳西族地区推行中央王朝管辖下的世袭土司制度。 明太祖洪武年间,明大军进军云南后,纳西首领阿得“率众首先归附”,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朝中央授么些贵族代表木得为丽江府土知府,世袭。

丽江木氏土司采取较为开明的政策,积极地引进中原汉族地区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教育,广揽人才,将一些医生、教师、画师、佛、道教人士和开矿、冶炼、建筑、铜业、银业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引进纳西族地区。

木氏土司有较强的军事力量,为明王朝征战效力,得到皇帝亲赐的“辑宁边境”、“诚心报国”、“西北藩篱”等嘉号。木氏借机向北扩张势力,自天顺六年(1462年)开始向藏区用兵,至明末,其势力范围达木里、巴塘、理塘、康定及西藏昌都以南地区。木氏并迁移大批纳西人民到上述地区戎守,此后这些纳西人大都融合于藏族中。 1723年(雍正元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土知府为通判。“改土归流”后,免除了土司的各种苛派,废除庄奴500 多户,2000多人,建立了封建地主经济。清廷以当时满汉的生活方式和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观衡量纳西族的社会生活和风土民情,强制性地在纳西族地区实行移风易俗,如废火葬,改革服装,强化封建家长制、包办婚姻制等,导致纳西族地区发生了重大的社会矛盾和文化变迁,加剧了传统文化的衰落。

1856年(咸丰六年),杜文秀在蒙化(今巍山)发动回民起义,攻占大理。时驻大理守城营都司的丽江白沙人和鉴(武举人)被杀。鹤丽镇部下千总张正泰借机挑拨回族与纳西族之间的矛盾,并残酷屠杀金山、文智、拉市一带无辜回民700余人,在鹤(庆)、丽(江)、剑(川)、中(甸)、淮(西)一带往来打杀。

1859年,张正泰在鹤庆死于内讧。

1860年,杜文秀军攻占鹤、剑、丽、永等地。时驻淮西澜沧江边防守备的和耀曾(和鉴之子),与淮西叶枝王护兵头目杨玉科杀死和的上司淮西协镇守头领(回族人),广募乡勇,投靠清政府同回民起义军作拉锯式的战争。丽江古城几易其主,成为一片废墟,邻近乡村满目疮夷。

1872年,回民起义失败。据《丽江府志》记载:“丽邑子弟毁于王事者统计六千数百人,百姓死者十之二三。”这是丽江历史上的“乱世十八年”。 1915年12月25日,“反袁护国战争”在云南打响,,丽江纳西族积极参加护国运动,向护国军输送了3420名青年,为反对复辟帝制奋战疆场,很多纳西战士血染沙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纳西健儿随滇军战斗在抗战最前线,纳西族子弟随滇军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了台儿庄、中条山等重大战役。在台儿庄战役中,280多名纳西族官兵壮烈殉国。

1941年,为了支持长久抗战,丽江纳西族人民没有任何现代工程机械的条件下,用人力修成了丽江附近的白沙机场。

1943年,为了中印“驼峰航线”的顺利通行,美军“飞虎队”在丽江设立“航空指挥站”,纳西族人民积极参加修建电台、修建房屋和其他军事工程,支持了盟军抗日斗争。

1936年4月,由任弼时、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的一支部队北上抗日,到达丽江,受到纳西民众的热烈欢迎。

1948年,在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纳西族在农村建立了“农民抗敌协会”等组织。

1949年4月,由中共云南地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解放了丽江邻县剑川,建立了滇西北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1949年7月1日,丽江宣告和平解放。人民自卫队经过整训,奉命改编为“滇西北人民自卫军第三支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指战员都是纳西族。这支人民自卫军支队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解放云南作出了积极贡献。 1950-1951年,人民解放军四十二师由丽江进军西藏。丽江县成立援藏委员会,抽调民兵4889人,骡马500匹,组成运粮总队,从丽江或人背或马驮运大米180710包到德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云南永胜、华坪、四川西昌等的战役中,很多纳西儿女参军参战,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96年,丽江发生7级大地震,死伤3200多人,经济损失达45亿元。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3年6月,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9月,纳西族东巴古籍被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改土归流的事件 时期 和目的实施

雍正朝的目的有以下四点:1在政治上,清统治者要削除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地方,巩固专制主义的。建议改流,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一点。如雍正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