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养老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又是怎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1收藏

现在的养老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又是怎样的?,第1张

养老制度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在那个时期,有个梁武帝,他为有疾病的,无法养老的人建立了孤独院,让很多老年人在那里养老,并派人去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也是比较贤明的一个君主了。后来的朝代为了彰显君主的贤明,也设立了不同名称的养老院,比如唐代的悲田院,还有宋代建立起来的福田院,清朝的普济堂、明朝的养济院等等,这些院落都是供养老人,负责给他们善始善终的地方,而且很多朝代,不仅给老人养老,还给他们免费看病,所以,我们现在的养老制度也是流传了很多年了。

一、养老制度可追溯到南北朝

南北朝的养老制度就是起源,梁武帝爱民如子,对待百姓非常好,他命人在皇城附近修建孤独院,给无法独善其身的老人养老,还命专人在孤独园做护工,专门护理那些老人,这个时期,养老都是国家负责,老人们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后来,到了宋代,或许是因为国家太穷了,建立起来的福田院都变成收费的了,但是这种收费也就是将老人的土地收回国家当作养老金而已。

二、明朝的养老体制最完善

明朝时期,君主建立起了养济院,这个就是既可以给老人,又可以给老人看病的综合性的养老院了,当时的朱元璋来自民间,所以,他比较注重民生,他想要老年人能老有所居,对于一些老年人,朱元璋还会从国库拨一些钱发给他们,天气好就派人带老人出去散散步。

养老制度已经流传了上百年了,历朝君主都比较看重百姓的幸福指数,尤其是老年人的,他们将老年人作为国家的重点保护对象,无非也是想在历史上能留下一个好的名声,但是现在的养老制度是最为完善的。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养老是中国古代灵感的重要内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建立了自己的养老制度,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养老制度。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建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背景。早在母系社会,老人就开始受到氏族成员的尊敬。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们也在提出了儒、仁、礼、智、信等伦理思想,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之所以先秦时期的养老制度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框架,不仅是因为当时的杨先生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也是因为当时有一种特殊的养老关系,使得养老成为可能。 有了组织上的保证,实际上给了狗一个特殊的收养顾目萍萍的机会,并对此感激不尽。 它最早建立于公元521年的汉朝,当时梁武帝下令在北京建立一个古老的家,目的是让姑姑有一个可以玩耍而不犯困的归宿。

隋唐五代也继续拍摄,你的组织在这里,并派管理人员负责相关事宜。元旦那天,两家妓院收养了老弱病残熊。我依靠明清时期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这类机构的控制。你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是以宗法制、关系和损益钱包为基础的,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其保障在当时对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是客观事实。

古代人是怎么养老的?1官员的退休保障如下:元和三年。当这位圣人的第五个伦辞职时,张寒皇帝给了他“2000块钱的工资来结束他的生命”,另外还有50万元和一所公共房屋。但是到了宋朝,大家都不想退休拿工资了,朝方又总是老派,所以王安石变法被人批评这么丧尽天良也就不足为奇了。2人民家庭养老保障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养老制度始于周代。

衰老是每一个生命都需要面对的事情,如同生老病死,没有哪一个人类不在这里面转,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乏寻仙问道求永生的人。行走在这条大路上的人,有的是富贵逼人、权势滔天者,而那些平民百姓往往从未思考过这一问题,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好好活着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所有人都有老去的一天,都有面对自己孱弱无力、步履艰难的一天。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就塑造出一副理想挂毯,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这么说道:“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所谓天下大同,步入大同社会,这是我们中国人思想传统中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幼是新生代,老是旧一辈,新旧更替才能维持人类社会的平衡。幼小和年老是人类一辈子中最脆弱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最无用的时候。三四千年前的华夏民族就意识到“老幼”问题,遂重视起来,当作社会和统治的重要一环。幼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长,会变得强壮有用;老则是越变越弱小,最终步入陵墓、化作尘土。幼的问题好解决,也比较容易让人重视;反倒是老的问题难以解决,容易被忽视,可即便是难以解决还是得解决不是。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先秦时期就早早出现,而尊老的最佳体现方式和最佳作为就是养老。与养老息息相关的则是孝道,若是孝道足,养老不成问题定是极好的。

“老”字何解?

“老”字是什么意思?首先我们从字意上去考究,花费三十年时间编撰了世界第一部字典的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解释是:“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辞海》有言:年纪大,与大相对,指老人。老字在先秦时期有多种形式,现代资料收录了许多,大部分“老”字字形活像一个驼背的长须老者手拄拐杖站立,其中包含有老人需拐杖支撑站立和行走的意思。从上下结构看,“老”字上半部分是者,泛指每个人,下半部分是比,代指年岁一年过完增长一年,上下相和就是年纪大的意思。“老”字读音通“劳”,而辛劳一生也必定老,老之前是辛劳的。

“老”字有“父母祖先之意”,《颜氏家训•杂艺》:“先人为老。”其次封建王朝多重用老臣,“老”还指国老、公卿大夫之意。《礼记•王制》记载:“属于天子之老二人。”郑玄曾注:“老,谓上卿。”表明老是古代政治身份的一种,还代指着亲族何社会上的老人,同时“老”作为动词有尊敬之意,《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道授业解惑是尊敬的师者,在中国许多地方都会将老人称作老先生何老太太,暗含尊敬之意。“老”又引申出官员致仕之意,《左传•襄公三年》记载:“祁奚请老。”(致仕即退休)。

据现代学者考究,“老”字还是“孝”字的起源,这就有趣了,“善事父母为孝”正合养老之意,而且“孝”字在金文字形中就像一个扶着老人行走的样子。《说文解字》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可见,老和孝是相通的,老了必须有孝去养老,孝必须去养老。

先秦的养老思想

“老”字还引伸出“旧”、“熟”之意,人老会引起身体器官的衰竭,生活起居需要他人来照顾,有时会引起一些人的忽视怠慢。家庭养老是中国从古至今养老的基本方式,家庭养老就是字面意思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由家庭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古代尤其是如此,若是子女不孝不管,老人日子会相当难过;但是子女孝顺只是构成家庭养老的基本条件,古代社会中的家庭过于弱小,对于养老的进行常常受着天灾、人祸、粮食减产、国家政策等负面影响,所以养老很难从始至终的独立完成,国家和社会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养老是国家支持下的养老,因此国家的支持也构成了家庭养老必不可缺的条件。国家参与养老,即国家出面用国库钱粮供给高龄老人的衣食住行,顺带着安排好其生活。慢慢五千年的中国史,养老早就从先秦时期开始作为一种特别文化存在,是一种礼制,与政府政策息息相关,各级政府常有为养老专门举行礼仪活动。举个例子,汉朝的养老是笔者个人认为所有封建王朝中做的最好的,五十岁以上人品好、又能带人向善的老人可以担任“三老”职务,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七十岁以上没恶劣行径的老人是可以跟当地官员平起平坐、不用叩拜行礼的,倒是官员要行礼表示。

凡八十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一定年纪的老人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每年秋天的时候,汉朝政府都会对各地进行人口普查,对符合年龄规定的老人进行授杖仪式。《后汉书·礼仪志中》:“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乌也,欲老人不噎。”而且凭着老人身份,他们在诸多领域都享有着各种优惠便利,可以走皇帝专属、皇子都不可以走的''驰道''等。

汉文帝曾颁布诏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若是在汉代你看到有老人追着官员打,一定不要奇怪,这是基本操作。所以汉朝是最得人心的王朝,老人幸福感最足的封建王朝,即使亡灭也有层出不尽的人想着重建。

先秦养老的内容

养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必须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和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别看先秦时期社会生产力落后,孝之思想还未深入人心,但对养老的重视不是一星半点,堪称中国孝道的萌芽。养老,物质方面的赡养是最基本的要求,一种是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无冻饿之忧,即儒家所说的“是谓能养”;一种是将最好的食品和衣服献给老人使用,儒家称之谓“善养”。传统的养老思想较看重后一种养老,视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具体表现为:不仅要赡养老人,还要提供最好的。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已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这种模式实在是太好了。物质养老的基础上还有精神养老,又称敬老,即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这是养老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孔子曾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直接将“敬”作为区分人兽的根本标准,孟子也曾曰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敬父母是孝的最高表现,同时子女应该随侍父母,多为父母照相,主动去关心他们,维护他们在家中的地位。

家庭养老敬老外,这一思想还被扩大到家族和社会,所有的老者都应得到尊敬。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早早出现了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的民族性格。人必有死去的一天,都需要被送终,而依礼葬老是先秦时期养老环节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儒家认为:“生,事之以理;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以有着守孝三年,按时祭祀的潜在要求。生前和死后的做法对死去的长辈意义不大,可对下一代的晚辈有着深远寓意,为下一代做示范。不过送终一事在先秦时期有些过度的重视,导致着““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千金之家办场丧事就变得百金之家;普通人家办场丧事沦为贫民。可见当时这一社会良好风气变为了歪风邪气。

史料记载,周代老人在赋役和司法方面享有一定的特权,老人被当作特别照顾的对象。《礼记》记录,三王养老对老弱鳏寡孤独必给予相应的抚恤。周代则是国家规定:“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五十岁不服劳役,六十岁免除所有徭役,去安享晚年。倡导家庭养老时,国家规定有家中有老人的家属,享有一定的特权:“凡国皆有掌老,年七十以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以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以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椁。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礼记·曲礼》记载:“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老人子嗣不用服徭役,老人触犯法律还免受一些处罚。

国家对待普通老人都如此好,更别说那些官吏贵族。《礼记·王制》记载:“七十不侍朝,八十告存,九十日有秩。”七十岁参政可不用国君处理完事务再下朝;八十岁国君必要送美食以示关怀尊敬;九十岁国君要每日送美食和请安。当然古时候也有退休政策,周代官吏七十岁退休,若国君挽留,必须要给予特殊待遇,例如“赐之几杖”以扶其衰老,助其行坐;“行役以妇人”以服侍奉养;供其“安车”以便外出。总体来说是非常好非常完善的。“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先秦国家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养老,不过有好有坏的,不是所有国家和时候能做到。

秦代养老

秦朝是嬴政武力攻灭六国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却迅速的走向灭亡,仅存十五年,又因秦末战火和距今久远,史料十分稀少,但还是能发现秦朝也是主动孝道养老的。商鞅变法之后,父权和皇权相统一,而且家族宗法制遭到破坏,全是小家小户,为维护皇权,秦国对不孝罪给予严惩。作为秦朝的建立者和最高统治者,秦朝几乎所有的一切都以他的意志运转,秦朝的养老因此与他息息相关。秦始皇的生母赵太后通奸假太监嫪毐多年,东窗事发后嬴政怒不可遏,将其母后送往咸阳宫囚禁,最后迫于大臣茅焦冒死进谏:“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咸阳,有不孝之行。蒺藜谏士,有桀纣之治。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王乃自迎太后归咸阳。’”嬴政作为天下表率,迫于不孝之罪的压力,还是迎回了生母。

当赵姬死后,嬴政将母后与父亲秦庄襄王合葬;自己为皇帝后,追尊父亲为太上皇,母亲也得到相应的名分,所以从孝道上我们不能指责他什么,他将最起码的孝道尽到了。嬴政的孝道观念影响着整个秦朝,从他的子嗣我们就能了解到一些。嬴政大约有二十几个儿子,都被灌输了忠孝的理念,长子扶苏因一封假冒诏书安上个不孝罪,蒙恬劝其不要死,扶苏回答“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便是篡改诏书自立皇帝的胡亥,面对老师赵高的阴谋劝说也是回答:“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谫,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他明知这个道理,还是被唆使地去篡位,其最终的结局,他自己也预言过了——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后世人透过重重现象可以看出,秦朝的孝道是被广泛遵守的。

秦朝对不孝罪的惩罚是非常严酷的,甚至给予断足流放的处罚。不过由于秦朝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朝廷对养老方面的只是大方向的干涉,极少会给予一些福利进行社会养老,最多也只是用严刑峻法逼着百姓重视起养老。养老的具体举措文献资料鲜有记载,但社会风俗也是主张养老的,上至皇帝皇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对孝道十分重视。

古人又是如何养老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于是越来越多关于老人晚年生活的问题开始被摆在电视机前被讨论。

子女应该如何孝顺,空巢老人应该如何自处,国家又应该出台什么样的制度避免孤独老人晚年的凄惨生活。

社会的进步,一部分体现在制度福利的完善,泱泱中华,孝道传世,那么在古代,没有养老金,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古人又是如何养老的呢

/什么是孝

了解古人如何养老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中国传统思想中,孝是什么

《论语》在学而篇与为政篇中曾提及孔子与弟子关于孝之间的问答。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总结而论,孔子认为的孝不是“赡养”,而是“色养”,即让父母在身心层面都要丰足。

所以,一般来说,普通民众的养老都是靠着自己的儿孙,如果儿孙争气,那就享福,如果儿孙穷苦,那也只能跟着穷苦。

《礼记·王制》曰:“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

在周代,官方规定要求:家中50岁以上的老人,要给他们吃细粮;60岁以上的老人,要给他们吃肉;对70岁以上的老人,要在他们的饭食中增加副食;对80岁以上的老人,要让他们吃些珍馐美味;对90岁以上老人,如果有需要,就得在床前伺候饮食了。

的确,古代家庭在生活条件远不如现代优渥,但在服侍老人陪伴父母这一点上,古人做得的确好很多。

这也是现代人值得学习的地方。

/官府的保护措施和福利

在古代,高寿是吉祥的象征,如果有人的寿命到达了八九十岁以上,当地官府还会上报中央,而皇帝则会奖励当地官员。

所以在古代,高寿的老人不仅有当地 养、国家养,就连地方乡绅地主都会乐意出钱养。

从周代开始,初具规模的官方福利制度就开始出现,名为‘三王养老之制’。

这一制度规定了50岁以上的为老人。而为让子孙更好地赡养老人,周代实行有老人的家庭可减免徭役的政策。

如果家中有80岁以上的老人,则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如果有90岁老人,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

《礼记》:“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

到了汉代,源于“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和文帝“宾礼长老”的惠民政风,官方对待养老问题也更加重视。

《文帝纪》养老令曰:“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疋,絮三斤。尊老爱老,蔚然成风。”

文帝为人恭俭仁爱,在位期间多有善政,朝廷的尊老政策也更为惠厚,而《汉书·武帝纪》中则记载,武帝诏要求不得将受赐者召 聚在一起统一散发,县乡基层干部要亲自送赐品上门,以示敬重。

同时,汉朝律法中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老年人保护法”,即《王杖诏令册》。它规定了70岁以上老人应该享受的生活和政治待遇。

汉律规定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只要不是首犯就可以免予起诉,即“虽有罪,不加刑焉”。

而不赡养老者,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者,意图杀父母或祖父母者,殴伤长辈者,都要处以弃市之刑。

弃市,是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

《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王杖是汉朝对老人发放的“老年证”,80岁以上的老人,皆由朝廷授予一种叫“鸠杖”的实用物,以示地位的象征。

唐代继承了汉代给老人“赐杖”、“免税”等诸多做法,这一点在近期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就有体现。

而据《唐大诏令集》记载,唐太宗于“即位赦”中有提出以下法令。

“八十以上各赐米二石,绵帛五段;百岁以上各赐米四石,绵帛十段;仍加版授,以旌尚齿。”

不知是不是有意洗脱弑兄杀弟辱父的人生污点,太宗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孝道,曾出外巡27次,每次都要颁布养老诏敕,“赐高年帛”、“赐高年栗帛有差”、“赐高年尤加优恤”等,以示对于长者的尊重。

具体赏赐多少,并没有特别的规矩,不过再少也可供老人享用1个月,多则半年,甚至一年,赏赐种类繁多,主要以粮食、生活用品、纺织品等为主。

为了防止老人老无所养的现象,唐代律法还规定:父母在,不远游,不能存私房钱,不能分家,不能让老人独自生活,否则要被治罪。

此外,唐朝还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老年护工。

据唐令“补给侍丁”制度记载,对80岁以上的老人,朝廷会为他安排一个护工,90岁以上的安排两个,百岁以上的安排5个,而且,官方安排的这些护工可以免除服徭役。

在没有完善监护举报措施的唐代,这样的福利无疑会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护工的积极性,也让老者不至于遭受这些护工的怠慢。

回想起现今各地敬老院频频爆发的护工欺凌现象,我们在谴责惩戒这种做法的同时,也是不是该考虑这种服务型工作是否存在与付出不匹配的待遇。

/鳏寡孤独的养老问题

上述所说的都是有后代赡养的老人,那么鳏寡孤独的老人又该怎么办

其实古代也是有敬老院这种社会福利赡养机构的。

最早的官办敬老院是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南朝梁武帝萧衍创立了首个救济赡养机构“孤独园”,主要是收养孤儿及无人赡养的老人,并且还为老人料理后事。

到了唐朝,这样的养老机构已被推广,在武则天时代,唐朝还开设了主收贫、病、孤、疾者的“悲田养病院”。唐肃宗在长安和洛阳分别建了“普救病坊”,用于照顾无人赡养的老人。

明朝的养济院有着收养孤儿,养老并且负责丧葬的的机构,清朝则沿用了明朝的机构。

但真正让“敬老院”这种养老方式流行起来的是宋朝。

北宋初年即开设名为“福田院”的养老机构,后来又开设了“居养院”,南宋则叫“养济院”等,将孤寡不能养活自己的老人登记备案,由国家赡养他们。虽然名字不同,但都是慈善性质的养老院。

而且,在宋徽宗时期,老人的年龄标准是50岁,使养老的人群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成为历史上老人的黄金时期。

同时,民间养老院在此时也普遍兴起。比如与南宋对峙的金国兴中府,就有位叫刘厢使的汉族人,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兴建“孤老院”。

洪迈《夷坚甲志·刘厢使妻》:“男女二人,奴婢数辈,一日尽散其奴婢从良竭家赀建孤老院,缘事未就。”

此外,历代国家对于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之人也存在救济福利。

在元朝,这些老人每月可以领取一定数量的粮食、柴薪、衣物等基本生活用品,享受官方医疗,官方负责丧葬。

而在明朝时期,官府会在物质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

洪武十九年(1386)六月,太祖:“诏有司存问高年。贫民年八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九十以上,岁加帛一匹,絮一斤;有田产者罢给米。”

除此之外,老人还能在精神上获得特殊关爱。

明代中期,对老人的尊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百岁以上的老人,国家要给他定制华美的寿装,给予极大的国家奖励和荣誉。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尊老、爱老、养老的风尚和氛围。

至于清 ,虽然后期出了一窝子糟心事,但从顺治开始,整体的老年社会福利也还是不错的。

“诏:军民70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军民80以上者,赏绢一匹,棉花十斤,米一石,肉十斤;90以上, 加倍给予。”

其实,无论古今,想要更好地赡养老人养老无非是考虑三个问题:子女的孝顺,官方保护救济性质的制度法令,以及老年人自身的身心健康问题。

制度上,现在国家基于老龄化的现象,除了开放生育措施,也在加大养老的资金投入,但越来越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却让子女无法两头顾及,这也是时下社会焦虑的部分来源。

从“年少远游不归家”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新时代的空巢现象我们该如何解决,我们又该如何做到“色养”,一切也许要从学会关怀开始。

1 这批人的养老问题怎么办

虽然远水救不了近火,但仍然值得看看想想。

重庆已有轮船公司一石激浪。 转贴:吴敬琏建言划拨国资破解养老金空账难题 时代信报 2005-12-15 16:09:07 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能否破解万亿养老金空账难题 2月15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外宣称,划拨部分国有资产来偿还国家对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隐性负债。

而最近重庆也出台五年后重庆基本建成多层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这给国企长期大面积拖欠社会保障资金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曙光。

重庆轮船的平衡术 2月22日上午,重庆轮船总公司党工部办公室。 负责该公司养老保险清理的陈立雄处长告诉记者,他几个月来忙得不可开交。

目前该公司正按照《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稽核整改通知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的实施办法,对其少缴和拖欠职工的养老保险等有关问题进行清理,而他是清理办公室的主任。 重庆轮船总公司的案子也是重庆市社会保险局审计稽核科的棘手案子。

在此之前,重庆轮船总公司长期少报瞒报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令许多职工相当不满,部分人甚至不断上访、起诉;在社保局的敦促下,该公司已就此进行了清查工作,并分批次解决有关问题, 据了解,在1998年之前,该公司无论是高层管理人员还是一般船员,都是以档案工资为基数缴纳养老保险的。 档案工资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发文件才能改动的那部分工资。

当时公司施行的是固定工资加超产奖,一般船员每个月都有七八百元,船长有两三千元,但档案工资就少得多,即使是船长也就400多元。 有资料显示,重庆轮船总公司共欠社会保险费2143万元,但是这一数据并没有从重庆轮船总公司的陈立雄处得到证实。

陈告诉记者,从1993年到现在,轮船公司有1525个退休职工所缴纳的社会保险金和实际有差异,其中有多有少,最后的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是估计需要补缴几百万元。他同时指出,目前的清理方法也还有些职工不满意,但这是历史长期遗留问题,要在短期内让每一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要不是轮船公司去年扭亏盈利,补缴社会保险只能是纸上谈兵。

尽管艰难,重庆轮船总公司的社会养老保险补缴工作终于提上了日程。重庆轮船总公司目前的经营者在艰难的寻找着社会、企业和职工的平衡。

少报瞒报占了20%以上 而这只是重庆国有企业拖欠社会养老保险金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重庆是全国国有企业拖欠社会养老保险金的重灾区。

有统计数据称,2002年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达16。65亿元。

同时,少报瞒报缴费基数,是当前养老保险问题的一大热点;虽然这类企业的数目很难统计,但在重庆市每年稽核的1000多家企业中,存在少报瞒报现象的占了20%以上。 我国多部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属企业的强制义务,任何企业都必须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 有关部门也曾对此三令五申。

但是,目前的形势却并不乐观。 有人士透露,造成如此庞大欠费的原因相当多。

首先是企业法人对缴纳社保费缺乏正确认识,一遇追欠,他们总以五花八门的理由躲和逃;二是重庆属重工业区,历史原因让整体经济状况不乐观;此外,立法滞后,惩治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 “就像挤牙膏一样,使劲用力,你会收到一点点国有企业拖欠的社会养老保险,”北碚区社保局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所有问题的产生都在于中国养老体制的转变。

万亿空账谁来支付 195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开始。 由于当时投保对象主要是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养老金由单位及企业支付,而国企则由国家统负盈亏,所以采用现收现付的模式进行养老金的代际转移,其原则是“当代人都为前一代人支付退休金,而从下一代那里领取退休金”。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企业不断改革,积极转换角色,自负盈亏,养老金这个包袱不可能再套在企业身上,这时候养老保险必须走向社会统筹。 1991年6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的养老保险开始进入到社会统筹。

经过4年的改革,1995年3月 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立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简称“统账结合”)的制度,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预示着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开始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向个人部分积累制过渡。 新制度的设计初衷是: 希望在社会统筹的基础上,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人账户基金,以应付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危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朱君乐研究发现,问题在于:实行个人账户后, 本应收缴到的养老金中必须减去一部分进行个人积累,那么已经退休人员,也就是所谓的“老人”,他们的全额养老金由谁来付?同时,那些在实行新制度之前参加工作而又在之后退休的人员,也就是所谓的“中人”,由于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他们退休之后若按新模式领取养老金,就不能体现其在“统账结合”之前的劳动贡献。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允许他们的“空账”,那么如何充实? 前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退休教授江春泽也认为:对于。

2 关于古文的问题

1黄香温席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译文: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人。当时年正好九岁,很懂事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启示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黄香可以做到孝敬父母,希望大家都向黄香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2陈遗至孝 吴郡陈遗,家至孝。

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①。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②。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③。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译文 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

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

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报答。 3 译文:(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与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

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

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

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

(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

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

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

于是非常吃惊佩服。 后来母亲死了,乡里人正要商量凑钱收敛安葬(他的母亲)。

哑孝子突然跳起,扯着乡人的衣服到一个井边,频频指水中。众人都很惊讶,引一绳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钱很多(那两个繁体字不认得,姑且这么翻译)。

母亲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费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钱为什么会自己来。有的人说:孝子每天乞讨回来,必定投一文钱到井中,积累很久了。

有的人说:不是,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埋葬了母亲以后,(哑孝子)远游不再回来,于是再也没有人看见他 原文:孝子无姓名,人以其哑而孝也,谓之哑孝子,亦不悉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为孝子也,谓之昆明人。

孝子生而哑,不能言;与人处,以手指画,若告语者,人或解或不解也。 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饥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

家无食,乞人余以养,有所得,必持归陈母前,俟母食,然后食,母未食,不先食也。母偶恚,则嬉戏拜舞母前,母欢娱如初,然后已。

母无他子,只一哑孝子。见孝子哑,始亦悲伤,继而且安之;久之,且以为胜不哑子也。

有食瓜者,见孝子立於侧,与以余。持之去,食瓜者固素闻孝子之食必先母也,蹑其后,验之。

信然,乃大骇服。 已而母死,乡人方议醵钱敛,孝子蹶然起,牵乡人衣,至一井边,数数指水中。

众讶之,姑引绳下视,则得钱累累;凡母之衾若与夫埋葬之费皆具,不知钱之所自来也,或曰:「孝子日乞归,必投一钱於中,积之久矣。」或曰:「非也,」天以是赐孝子也。

」既葬母,即远游不归,人遂无有见之者。 4《郑人买履》的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

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5执 竿 入 城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

王杖诏令简

1959年武威磨嘴子18号汉墓出土,计木简10枚,史学界称之为“王杖十简”。简长232~233厘米,宽约 1厘米。简文记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幼伯受王杖事,录有西汉本始二年(公元前72)和建始二年(公元前31)诏令。出土时简次已乱,对10简的排列顺序曾有争议。1981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又征集王杖诏令简26枚,据说亦出土于磨嘴子汉墓,每枚长232~237厘米,宽09~11厘米,背面都有编号,今见“第一”至“第廿七”,中间缺“第十五”,简次顺序明确,内容包括建始元年(据“王杖十简”,或为建始二年之误)、元延三年(公元前10)关于高年授王杖及关于汝南郡王安世等坐殴辱王杖主弃市的诏令。上述诏令涉及对高年鳏寡残疾人的优抚,是研究汉代养老制度的重要资料。

  两次出土的“王杖简”内容丰富,记载明确,既有尊老养老、高年赐王杖的明确命令,也有抚恤鳏寡孤独废疾之人的具体法规。这些命令和法规,一是提高老人的社会地位;二是减免老弱病残者的刑罚;三是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西汉时期,国家对养老尊老制度曾有过三次大的变革,即惠帝时期的免除老幼刑罚、宣帝时期的高年赐王杖和成帝时期的放宽受王杖的年龄限制,可史书对这三次变革中的后两次却没有明确的记载。“王杖十简”特别是“王杖诏书令简”的发现,为我们填补了这一空白。千百年来史学界围绕“年七十赐王杖”产生的许多疑问总算弄清了基本面目。

1《夜归鹿门山歌》

唐代: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饮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3《渭川田家》

唐代: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斜阳 一作:光)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4《渔歌子·荻花秋》

五代:李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5《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元代:姜彧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现在的养老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又是怎样的?

养老制度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在那个时期,有个梁武帝,他为有疾病的,无法养老的人建立了孤独院,让很多老年人在那里养老,并派人去照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