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我以为世上的武术确实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习武的人才有强弱之别,通过竞技才可以发现和认识一个真正的自己,因为:真正的对手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看到一些BBS里在争论某种技击术如何如何厉害,诸如:散打比拳击厉害了,或者拳击比散打厉害,要不就是跆拳道比散打厉害了又或者泰拳比散打厉害了等等,看到这些话题,我甚感彷徨,难道这就是武术在人们心中的认识吗?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中国武术是任何一种技击术所不能比的,它不但是一种技击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武术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演化和发展,自然的溶汇了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各种学说,如此庞大的内容体系和如此浓郁的文化特征是其他技击术所能比的吗??说到这里更为那些练习过1、2年武术便自以为对武术很了解的人感到羞愧~!试问一下,武术发展的今天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怎能是你1、2年的练习就能了解的呢?? 武术中讲“尚德不尚力”、“习武先修德”,其主要意思就是指思想上的修炼要高与身体上的修行,换句话说,武德越高武功越高。由此让我联想到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胜之不武~!更由这句话让我联想到叶问老拳师的一句话:“我们不要虚伪的说我们学习武术是为了强身健体,可以概括的理解为我们学习武术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打架,但是请你不要轻易出手!” 任何一种技击方法都是最厉害的~!
关键不是技击方法的厉害与否,而是习练者自己的工夫是否深厚~!
举例子说明 人物代表:A,B 技击术代表:X、Y[指任何一种技击术]
比如:A练习X功夫10年;B练习Y功夫10天,你认为哪个厉害~
再比如:[1]A练习10年X功夫,B练习10年Y功夫,或者[2]A练习10年X功夫,B同样练习10年X功夫
如要分出高低,在对抗时要看A或者B的战术运用,战术变换,身体素质,反应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水平来定高下~
世上没有无懈可击的招式,不管如何精密的招式都是会破绽~
武术中讲“后发先至”所谓后发先至就是“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
为什么这么讲??
因为无招无式才能做到真真的没有破绽,任何一方先攻击,对方就会从中发现破绽从而反击~攻者,心浮气燥;守者,平心静气~~
没有最高的搏击术~只有最好的搏击意境与最崇高武德~~
因为李小龙说过:“兵无常形,水无常性,因敌制胜”;“世间法,法无定法,知法非法,法也”
一切矛盾的最高解决手段是武力,要不世界就不会如此多的战争~~
一切武力的目的就是:“以暴制暴”----我战胜你就制服了你~
中国人信奉中庸之道,讲究以和为贵。比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以德服人搏击的最高境界就是“和” 我不侵犯你,你也伤害不了我~
一个人的武德越高,他的功夫就越高~~
“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盖德化而心感,力挟则意违。守乃生机,攻乃死机。彼攻我守,则我之心闷,我之气敛,我之精神勇气皆安适宁静,于是乎生机蓬勃,任人之所攻无所患也。攻我者,怒力上涌,六神暴跳而不守与舍。于是乎,神轻气散而其力自不能聚。纵一时鼓噪,以镇守临之,不须与攻杀,片时既自败矣。” -----少林寺妙兴大师所言
楼上的说到李寻欢,我想起这么一段——
上官金虹的手终于自袖中伸出。
手是空的。
李寻欢道:“你的环呢?”
上官金虹道:“环已在。”
李寻欢道:“在哪里?”
上官金虹道:“在心里!”
李寻欢道:“心里?”
上官金虹道:“我手中虽无环,心中却有环!”
李寻欢的瞳孔突然收缩。
上官金虹的环,竟是看不见的!
正因为看不见,所以就无所不在,无处不至。它可能已到了你眼前,已到了你咽喉,已
到了你灵魂中。
直到你整个人都已被它摧毁,还是看不见它的存在!
“手中无环,心中有环!”
这正是武学的巅峰!
这已是“仙佛”的境界!
别人不懂,李寻欢却懂得的。
别人甚至有些失望。
——大多数人,都要看到那样东西,才肯承认它的价值,却不知看不见的东西,价值还
比能看得见的高出甚多。
在这一瞬间,上官金虹目中的光辉,似已将李寻欢压倒。
上官金虹道:“七年前,我手中已无环。”
李寻欢道:“佩服。”
上官金虹道:“你懂?”
李寻欢道:“妙渗造化,无环无我。无迹可寻,无坚不摧。”
上官金虹道:“好,你果然懂!”
上官金虹道:“好,请出招!”
李寻欢道:“招已在!”
上官金虹不由自主,脱口问道:“在哪里?”
李寻欢道:“在心里,我刀上虽无招,心中却有招。”
上官金虹的瞳孔也突然收缩!
谁也看不见上官金虹的环在哪里,也看不见李寻欢的招在哪里。
但环已在,招已出!
每个人都似己感觉到它的存在。
他们虽然还是静静的站在那里,但却似已进入生死一发的情况中,生死已只是呼吸间事!
下面的是天机老人说的——
上官金虹突然向前跨出了一步!
李寻欢没有动!
突听一人道:“动即是不动,不动即是动,你明白么?”
声音很苍老,每个人都听得很清楚。
却看不到他的人在哪里?
另一人带着笑道:“既然如此,打就是不打,不打就是打,那么又何必打呢?”
这声音清脆而美,如黄茸出谷。
但她的人,还是谁都没有瞧见。
老人道:“他们要打,只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武功之真谛。”
少女吃吃笑道:“你说他们不懂,他们自己还以为自己懂得很哩。”
这两句话说出,除了李寻欢和上官金虹,每个人都已耸然动容。
居然有人敢说他们不懂武功。
若连他们都不懂,世上还有谁懂?
老人道:“他们自以为‘手中无环,心中有环’,就已到了武学的巅峰,其实还差得远
哩!”
少女吃吃笑道:“差多远?”
老人道:“至少还差十万八千里。”
少女道:“要怎么样才真正是武学的巅峰。”
老人道:“要手中无环,心中也无环,到了环即是我,我即是环时,已差不多了。”
少女道:“差不多?是不是还差一点?
老人道:“还差一点。”
他缓缓接着道:“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能妙渗造化,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那才真
的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
说到这里,李寻欢和上官金虹面上也不禁变了颜色。
少女道:“听了你老人家的话,我倒忽然想起一个故事来了。”
老人道:“哦?”
少女道:“禅宗传道时,五祖口念佛揭:‘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
使留尘埃’。这已经是很高深的佛理了。”
老人道:“这道理正如‘环即是我,我即是环’,要练到这一步,已不容易。”
少女道:“但六祖惠能说的更妙:‘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落尘
埃。’所以他才承继了禅宗的道统。”
老人道:“不错,这才真正是禅宗的妙谛,到了这一步,才真正是仙佛的境界。”
少女道:“这么说来,我学的真谛,岂非和禅宗一样?”
老人道:“普天之下,万事万物,到了巅峰时,道理本就全差不多。”
少女道:“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无人无我,物我两忘’时,才能真正到达化
境,到达巅峰。”
老人道:“正是如此。”
小说《雪中悍刀行》中的武功境界采用九品制(从低到高,九品至一品)
下三品:伤甲而不破。
中三品:破六甲以下。
第三品:破甲八九。
二品为小宗师。
一品四境: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陆地神仙。(有大小真伪之分,上品为大,最次是伪)
金刚境喻释家,指玄境喻道家,天象境喻儒家。陆地神仙,为三家殊途同归。一般而言,佛门入一品为金刚,道门入一品为指玄,儒门入一品为天象,只修单境。而江湖武夫则大多循境而进,金刚指玄天象陆地神仙(融会贯通),多境叠加,故三教中人同境界对打不如武夫。当然,除了三教中人,江湖武夫也有越境升级者,其中多是以术入武,对体魄要求不大,故而入一品则指玄。
一品往上,则是破碎虚空,剑开天门,或举霞飞升,或驾鹤而起,或御剑而行。一入天门,飞升上界,则为天仙,过天门而不入,停留下界,则为天人。有无瑕之分。
在玄幻小说中,存在着诸天万界,而诸天万界之中,按修练者的个人武力值,我们一般会把诸天万界分为低武世界、中武世界和高武世界,至于超武世界,可能是创世神所在的位面世界。
其中,我们平常的江湖世界以及武侠世界,有神功和武林高手,这种飞檐走壁、轻功绰绝的武林世界,就是低武世界。低武世界没有严格的等阶,因为受传承和功法限制,天人已是修练者的天花板。如果硬要划分境界,那就是:外劲-内劲-化劲(或暗劲)-先天-天人 ,外劲(习武高手)、内劲(武学强者)、化劲(武学大师)、先天(武道宗师)、天人(陆地神仙的神人)。
而修士所在的大陆,等武力值到了一定程度会飞升上界,这个由凡界和仙界构成的世界,这些修士成为仙人以后,可以掌裂星球,破碎虚空,我们称之为高武世界。高武世界中的凡人修炼者,我们一般称他们为修真(修仙)者或是修士。修真是现代都市文学小说中的修练者叫法,修仙或是修道则是古典仙侠文学小说中的修士叫法。修真的修炼体系,按境界划分为九大境界,比较正统和标准的应该是:练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婴期、化神期、炼虚期、合体期、大乘期和渡劫期。仙人的等阶则是:天仙境、真仙境(太乙真仙)、玄仙境(大至玄仙)、金仙境(大罗金仙)、仙君境、仙尊境、仙帝境。
在低武世界和高武世界之间,还有一个以武道昌盛为主的中武世界。这个中武世界中,以武者居多,当然也有修练道术的练气士或术士。武者强化体魄和自身气血,强者可以平城郭、断山河。武者的境界等阶划分:武徒、武师、武宗、武王、武尊、武皇、武圣、武帝、武神。
以上就是对武道境界的等阶划分。
武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本文2023-10-06 04:42: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