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太极拳是内家拳--兼论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为什么说太极拳是内家拳--兼论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第1张

拳术分为内外两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应该说,拳术不论内家外家都各有所长,不能简单说何者为优,在于习拳者自己的爱好与选择,在于自己的勤奋和理解。

一般的说,先产生的是外家拳,这是因为外家拳的用力方式和日常生活中的用力习惯是一致的。比如人用力的时候握手做拳,自己感觉有力。客观的说,这种用力方法是比较容易被人理解的。所以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说“斯技旁门甚多,

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这里对王宗岳这段话加以解释。1)王宗岳所说的斯技,技是指武术,斯技就是说,武术这种技术。2)旁门不是指“左道旁门”的旁门,而是说武术中,

除太极拳之外,

其他旁的门派很多。3)一般都是壮的胜弱的,手慢的敌不过手快的。力气小的输给力气大的,这种用力的方法,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所以王宗岳说不是和学力有关。王宗岳在这里所指的学力,是指学习太极拳这种内家拳,需要理解和学习的完全是另外一种用意不用力的方法。

这里王宗岳述叙的是方法和习惯。并不是说外家拳不用学习。外家拳当然也要学习。不过,王宗岳真正的意思是说外家拳这种用力的方法是和一般人的用力的习惯和理解是一致的。人们知道外家拳就是在这个用力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力的训练,加强体力,耐力,攻击力,闪避力,以及使用这些力量而需要的技巧和身体适应变动的能力。

而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一开始就强调不用力,由松柔着手,与一般人的用力习惯完全不同。

一般人事实上也难以理解,这么样缓慢柔和的动作能是武术吗。这里就产生一个重新学习改变用力习惯的问题。至于进一步如何积柔成刚,如何四两拨千斤等等,都与外家拳在习惯用力的基础上,用力再加强用力显然有很大根本性的区别。所以王宗岳说“斯技(武术这个东西)旁门(各种别的门派)甚多,概不外乎……非关学力而有为也。”意思是不必要改变用力的习惯和理解而另外学习一套完全不同的习惯与方法,完全另外去理解。

太极拳这种‘用意不用力’的方法与外家拳用力的方法显然有原则上的区别,因此习惯上称为用意不用力,所锻练的功夫称为内劲。因此强调‘用力’还是强调‘用意不用力’就成为理解外家拳和内家拳的重要区别和分水岭。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这里有一个例子,有个人由外家拳改学太极拳虽然有一段时日,但是始终对于太极拳用意不用力不能领会,于是提问“不用力如何打拳?”回答还是老话:“用意不用力。”进一步又问“太极拳应该在那一个部位用力?”回答是:“太极拳是绵藏针,丝绵裹铁掸的技术,事实上周身无论那个部位都不能特别用力,而周身哪里都在锻炼中增加内劲。”

当然方法要对头,也就是要得真传,真下功夫。其实应该说是周身有内劲,所以达到一定的高层次时,就可以作到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就可以做到以静制动,身体外表不动,对方碰到就被弹走,或者以手发分劲时,从外表上几乎看不见其手有什么动作,对方已被击退,有时退的相当远。因为这些内劲在运用时外面几乎看不见什么动作,所以太极拳称为内家拳。

不论内家拳还是外家拳,凡是正式作为独立而完整的拳种都各自有一套外功与内功的练习方法,各自有一套用力或者用意不用力与运气的方法。事实上外家拳中的少林拳有少林内功,内家拳中的武当派有武当内功,均有名于世。很多外家拳都是内外功并练的,不能说外家拳只练外功不练内功。因此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区别不是以练与不练内功为依据。锻炼内功与锻炼内劲不是同一个概念,不是同一回事。2)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主要在于运气与用劲方法上存在着方向性和根本性的区别。

外家拳为了要增加手上的力气,一般都是提气向上将劲力由腰胯运向两肩,由肩而臂而膀而手而指。或在灌气催力时甚至可以看见力量末梢有颤抖的现象。这样,过去有不少外家拳师为了便于运气向上,以带束紧腰身。但是这种办法,现在已比较少见

其次,为了上身有力,势必要下身马步扎稳,以胯落实为出力的基础。这样,提气向上,上身两手出力显得有劲,其运臂挥拳运手与指刚劲有力,甚者快疾如风,易形于外。

而内家拳则相反,气沉丹田。因此张三丰祖师在太极拳论中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完整一气就是说不知不觉间气沉丹田而气遍周身。所以说并非是身体哪一部位特别用力,感觉特别有劲。但是功夫高深时意到那里内劲就到那里。

外家拳和内家拳这种运气向上和气沉丹田,一个是以腰胯坐实上身两手出力,另一个是全身完整一气,上下相随一动无有不动,用意不用力。这就成为外家和内家的分界线。简单的说。自己感到自己手上越来越有力,容易向外表露刚强的是外家拳。而内家气遍周身并不感到身上那个部位特别有力,功夫渐由大圈、小圈乃至于无圈。功夫越深,从外表越看不见其内劲的运用,所以称为内家拳。因为内家拳这种锻炼方法与平常人们习惯的用力方法截然不同,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而,正统的太极拳经典说‘用意不用力’。3)前面说过内家拳与外家拳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力量显露于外,一个则不易显露于外。这是由于内家拳运劲于内不易露形于外,尤其是功夫由大圈到小圈进而达到无圈,由寸劲进入分劲高级阶段时,在推手运用中,从外表上几乎看不见用力,而对方已被发出两三丈以外。因而太极拳被称为以静制动的内家拳。目前社会上达到这种功夫层次的人比较少。因此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面貌不大为社会人士们了解。现在有人帮助将我个人这方面运用的推手发劲录象公布。在录像中可以清楚看出,本人不动,对方以手放在本人胸前近肩部位以力攻击,本人在对方手的着力处表面似乎没有丝毫动作,对方反而反弹退走一两丈之外。在这里表面上完全看不见本人如何用力。因为武当正宗真正杨家嫡传的太极拳能达到这种无圈境界,发劲时外面看不见用力,所以太极拳称为内家拳。同时这样也表现了拳经上所说的‘以静制动’这种情况。(公布了这种录象,也就可以少做一些不必要的纸上谈兵和文字游戏,个人在武当正宗杨家太极拳的修炼上也只是勉强入门,这点表现也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本意不在于表现自己。目的是让社会上了解什么是杨家嫡传武当正宗太极拳,以此报答王宗岳、甘风池、蒋发、陈长兴、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杨澄甫、崔毅士、王守先等历代先师保留了张三丰祖师武当正宗内家太极拳的原始风貌教育之恩。同时这样也对得起古人,对得起后代。)4)需要指出的是,太极拳这种无圈内劲的运用与一般人所理解的暗劲也截然不同。暗劲是一部分筋骨完全不动暗暗用力,称为暗劲。这在一般人都可以作到。但是在发暗劲时和太极拳的无圈内劲有两点明显的区别。一是,比如一般人发暗劲时,身体其余部分是不能动的。而太极拳在发这种无圈内劲时,全身是可以动的,只是在对方着力的地方‘以静制动’地反应,几乎看不见有什么动作。其次一般人用暗劲是相互之间暗暗较劲,身体几乎是不能动的,更不可能将对方打出一两丈之外。而太极拳进入无圈高级境界,使用这种无圈内劲,外面接触处几乎看不见什么动作,对方已反弹到几米以外,甚至一两丈以外。5)这种无圈内劲的运用,在推手中就可以表现出拳经上所说的‘一羽不能加’的状态,对方在接触中稍微有点动静,甚至像一根羽毛那么轻,这边就可以发劲或者化解。从外面看几乎没有看见什么大的动作,对方已被发走或者化解掉。此时全身都可以发劲,身体任何部位不怎么动作都可以发劲。也就是所谓‘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而在发劲的过程中都看不清楚用劲的动作。所以太极拳称为内家拳。

综合以上所述,概括起来太极拳锻炼到一定层次时就可以表现出内家拳的真正风貌,也可以说是独特风貌:1、内家拳练到一定层次,功夫由寸劲进入分劲,达到一羽不能加而发劲时,外面几乎看不见什么动作,对方已经被发走或者化解掉;2、能表现以静制动,自己身体不动,对方碰上就被发走;3、可以周身发劲,达到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

前面说过,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外家拳与内家拳各有优点,外家拳是中华武术优秀拳种,外现刚强是外家拳的特点,没什么不好。同时,也不是说内家拳就比外家拳优越,更不能认为功夫到了无圈分劲就是无敌。本文只是意图说明为什么太极拳称为内家拳,真正的内家拳可以表现出来的独特风貌是什么样的。我们后来人在学习真正的太极内家拳达到这个层次时,不得不从内心感谢我们的前辈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优秀的拳种,这也确实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上所述仅是个人遵照祖师张三丰,先师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论述的,几百年来世人奉为圭臬正统的太极拳的经典理论,经过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先贤的经验和理论。供太极拳同好参考,想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为了说明问题不惜反复喋喋,还有待就正于方家。2011/12/18

方宁于广州紫气东来轩李亚萍协助整理

太极拳的发源地目前还存在争论。

相传元末明初,武当道人张三丰开中国“内家拳”之先河。其后发展出“太极十三势”,为太极拳原型。

明朝万历年间,内家拳名家王宗岳。精通拳法、剑法、枪法,研究数十年,颇有心得。所著《太极拳谱》中之《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

17世纪中叶,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内家拳精髓,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陈氏太极拳。

清末陈式太极拳传人陈鑫陈品三著陈式太极图说,追溯了陈式太极的起源为陈家世祖陈王庭所创。

太极拳在长期的流传演变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现代太极拳的发展脉络多从陈式太极拳而来。但是其实太极拳跟山西洪洞的通臂等拳谱相通地方很多。

因为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加上有假托的传统,如形意拳就托岳飞所创。所以,考究一门武术的历史,越早越归于神话传说。

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太极拳的拳法跟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非常深入,是经多代人不断继承、不断发扬而成,为集体智慧结晶。不管是不是张三丰所创,但是太极拳里道家思想的痕迹很重;陈式拳在陈王庭之前,肯定也有一个提炼到逐步理论化的过程。

在慢慢历史长河里,所有对太极拳贡献出个人智慧的古人,象一颗颗明珠,下面有一条默默传承的暗线,正是因为暗线穿起了明珠,太极拳的生命得以不断延续,光辉璀璨。这也是历史传承的规律和魅力所在。

达摩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菩提达摩(梵Bodhidharma;?~536,一说528)

通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魏,到处以禅法教人。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五0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

达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有道育、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并亲近和供养四、五年。达摩感觉他们真诚,传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传说式的人物。首先是传说达摩到金陵(今南京)时和梁武帝的问答。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即渡江入魏。记载这个传说的最古文献是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774年间撰)和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以后,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

达摩晚年的事迹,各传都未明确记载。后人传说他遇毒而逝,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但又传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遇达摩于嵚岭。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所以又有‘只履西归’的传说。

达摩的禅法,据敦煌出土资料,古来作为达摩学说而传的许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说’似乎是达摩真正思想所在。唐·净觉《楞伽师资记》的〈达摩传〉中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由达摩弟子昙林记录而传出。据昙林的序文说,他把达摩的言行集成一卷,名为《达摩论》;而达摩为坐禅众撰《释楞伽要义》一卷,亦名为《达摩论》。这两论文理圆净,当时流行很广。

现在一般作为达摩学说的有《少室六门集》上下二卷,即∶〈心经颂〉、〈破相论〉(一名〈观心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六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一名《大乘法论》)等,以及朝鲜梵鱼寺所刻《禅门摄要》上下二卷,日本·铃木大拙校刊《少室逸书》所收关于达摩诸论文。这些著述内容大致都差不多。

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是以‘壁观’法门为中心。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载(大正48·403c)∶‘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云,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所谓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属于教的理论思考,行入是属于实践,即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义。

理入和行入的名称,见于北凉所译《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第五。但《金刚三昧经》说的理入是‘觉观’,而‘壁观’是达摩传出的独特禅法。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二十〈习禅篇〉末对达摩禅法的评价说(大正 50·596c)∶‘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

壁观禅法的特点在于‘藉教悟宗’,即启发信仰时不离圣教的标准,构成信仰以后教人‘不随于文教’,即不再凭借言教的意思。二入之中以理入为主,行入为助。

后世佛教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达摩禅法的标志,因它直以究明佛心为参禅的最后目的,所以又称禅宗为‘佛心宗’。又有人因达摩专以《楞伽经》授人以为参禅印证,因而称它为‘楞伽宗’。

达摩的师承已无可考,后人为追溯传统遂有种种说法。《楞伽师资记》推求那跋陀罗为初祖,菩提达摩为二世,下以神秀为七世。神会坚持南宗为正统,肯定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主张自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是一脉相承的。吉迦夜、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等又有西天世系的说法。唐·智炬《宝林传》(成于801年)以印度自迦叶传至师子比丘为二十四世,继以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罗至菩提达摩为二十八世。此说为五代南唐泉州静、筠二师所集《祖堂集》(成于952年)、永明延寿《宗镜录》(成于957年)所继承,又为宋·道原《景德传灯录》(成于1004年)和契嵩《传法正宗记》(成于1061年)所依用,后来即成为禅宗的正统说。

达摩的弟子有慧可、道育、僧(一作‘道’)副和昙林等。

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亲事达摩四、五年,是达摩最初及门弟子之一。他从达摩学了禅法,专重个人内心修持而少对人讲说。他的事迹已不明,只有《景德传灯录》卷三等记达摩临终时自许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总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传说,可以想见其禅学程度之一斑。

僧副,俗姓王,太原祁县人,是达摩剃度的弟子。南齐·建武(494~497)年间住钟山(今南京)定林下寺。他忻慕岷岭峨眉的胜景,趁萧渊藻出镇蜀部(今四川)时随从入蜀,因而使禅法流行四川。后来又回金陵(今南京),普通五年(524)寂于金陵开善寺,年六十一岁。

昙林自称是达摩的弟子,曾记录过达摩的‘二入四行说’。〈慧可传〉中称他为林法师。北魏·永平元年至东魏·武定元年(508~543)之间,他在洛阳和邺都参与译经事业,在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昙般若流支、毗目智仙等译场任笔受,是当时参加译经的重要人物。他博学善讲,在邺都常讲《胜鬘经》。周武灭法期间,他与慧可共同护持经典,被砍掉一臂,人称‘无臂林’。昙林早年虽曾亲近达摩,但他以禅法与义学并重,因此后世所传达摩临终对在侧弟子们分别印可得皮、肉、骨、髓的说法,没有提及昙林。昙林在传承达摩禅法上所记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于中国禅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业绩。(林子青)

菩提达磨

◎附一∶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九章(摘录)

魏世禅师以菩提达摩为有深智慧,而其影响亦最大。达摩称为中国禅宗之初祖。唐代时晚出禅宗史记,所叙达摩平生,不可尽信。兹姑不详辨。惟今日所存最可据之菩提达摩史记有二。一为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所载。一为道宣《续僧传》之〈菩提达摩传〉。杨炫之约与达摩同时,道宣去之亦不远。而达摩之学说,则有昙琳所记之〈入道四行〉。此文为道宣引用。知其在唐初以前即有之,应非伪造。兹据此诸书,略述菩提达摩之平生及学说如下。

菩提达摩者,南天竺人,或云波斯人。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其来中国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

在洛见永宁寺之壮丽,自云年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遍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又尝见洛阳修梵寺金刚,亦称为得其真相。达摩先游嵩洛。或曾至邺。随其所止,诲以禅教。常以四卷《楞伽》授学者,以天平年(534~537)前灭化洛滨。或云,遇毒卒。(中略)

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授慧可曰∶‘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禅师每依此经说法,那、满等师,常赍四卷《楞伽》以为法要。可师后裔,盛习此经。达摩一派,因称为楞伽师。按《续僧传》〈法冲传〉云,冲先于三论师慧暠听《大品》、三论、《楞伽》。又以《楞伽》奥典,沉沦日久,所在追访。

‘又遇可师亲传授者,依“南天竺一乘宗”讲之。(中略)其经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专唯念慧,不在话言。于后达摩禅师传之南北,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后行中原,慧可禅师,创得纲纽,魏境文学,多不齿之。领宗得意者,时能启悟。’

据此达摩一脉,宗奉宋译《楞伽》。其学颇与时人不同。因遭讥议。慧可后裔亦自知其法颇与世异。其讲《楞伽》,谓依‘南天竺一乘宗’,则知当世讲者,或有不依此宗者。又〈法冲传〉叙《楞伽》师承,谓有迁禅师出《疏》四卷,尚德律师出《入楞伽疏》十卷,均‘不承可师,自依《摄论》。’则‘依《摄论》’者‘不承慧可’,亦即非‘依南天竺一乘宗’也。故此‘南天竺一乘宗’者,自有其玄旨,与迁禅师等之依《摄论》者不同。而其玄旨何在,大为可注意之事。

‘南天竺一乘宗’即上承《般若》法性之义。何以言之。南天竺者,乃龙树空王发祥之域。佛法自大众部之小空,以至《般若》之大空,均源出南印度。达摩据《续传》本南天竺人,故受地方学风之影响。龙树之学,出于《般若》。扫尽封执,直证实相。此大乘之极诣。不但与小乘执有者异趣,且与大乘言有者亦殊途。《续僧传》〈习禅篇〉论僧稠与达摩两宗之禅法曰∶‘然而观彼两宗,即乘之二轨也,稠怀念处,清范可崇。摩法虚宗,玄旨幽赜。可崇则情事易显。幽赜则理性难通。’《续传》言僧稠习《涅盘》圣行,四念处法。此谓稠师依《涅盘经》〈圣行品〉所载四念处法以修心。《涅盘》虽为大经,而四念处法则原为小乘最胜之方便。僧稠特重四念处法,故与达摩取法于大乘虚宗者不同。故曰,即乘之二轨也。四念处法,观身、观受、观心、观法,其阶藉所由,步骤井然。故情事甚显,而易于遵行。大乘虚宗,以无分别智,无所得心,悟入实相。依此正观,立证菩提。故其旨玄妙幽赜。由常人视之,其理难通,必领宗得意,乃能启悟也。

《楞伽经》者,所明在无相之虚宗。虽亦为法相有宗之典籍。但其说法,处处着眼在破除妄想,显示实相。妄想者如诸执障,有无等戏论。实相者体用一如,即真如法身,亦即涅盘。菩提达摩主行禅观法,证知真如。因须契合无相之真如,故观行在乎遣荡一切诸相。必罪福并舍,空有兼忘。必心无所得,必忘言绝虑。故道宣论又有曰∶

‘属有菩提达摩者,神化居宗,阐导江洛。大乘壁观,功业最高。(中略)审其所慕,则遣荡之志存焉。观其立言,罪福之宗两舍。详夫真俗双翼,空有二轮,帝网之所不拘,爱见莫之能引。静虑筹此,故绝言乎。’

达摩所修大乘禅法,名曰壁观。达摩所证,则真俗不二之中道。壁观者喻如墙壁,中直不移,心无执着,遣荡一切执见。中道所诠,即无相之实相。以无著之心,契彼真实之理。达摩禅法,旨在于此。

然所谓契者,相应之谓。不二则相应。彼无著之心,与夫真实之理,本无内外。故达摩又拈出心性一义。心性者,即实相,即真如,即涅盘,并非二也。密宗曰,达摩但说心。心性一义,乃达摩说法之特点。而与后来禅宗有最要之关系。(中略)

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授学者。大鉴慧能则偏重《金刚般若》。由此似若古今禅学之别在法相与法性。然而不然。达摩玄旨,本为《般若》法性宗义。在史实上,此有六证。(1)摄山慧布,三论名师,并重禅法。于邺遇慧可,便以言悟其意。可曰,法师所述,可谓破我除见,莫过此也。(2)三论师兴皇法朗教人宗旨,在于无得。达摩所教《楞伽》,亦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3)道信教人念《般若》。(4)法融禅师,受学于三论元匠茅山大明法师。而禅宗人认融为牛头宗初祖。此虽不确,然《三论》与禅之契合可知。(5)慧命禅师,曾着《大品义章》。其所作〈详玄赋〉载于《广弘明集》中。而禅宗之《楞伽师资记》,误以为僧璨所作。可见宗《般若经》之慧命,与楞伽师之僧璨,义理上原少异致。(6)法冲,楞伽师也。然初学于三论宗安州慧暠,后学慧可之《楞伽经》义。

据上六事,可知北方禅宗与摄山三论有默契处。二者均法性宗义,并崇禅法。达摩禅法得广播南方,未始非已有三论之流行为之先容也。且般若经典由于摄山诸师,而盛行于南方。禅宗在弘忍之后,转崇《金刚般若》,亦因其受南方风气之影响也。再者达摩原以《楞伽经》能显示无相之虚宗,故以授学者。其后此宗禅师亦皆依此典说法。然世人能得意者少,滞文者多。是以此宗后裔每失无相之本义,而复于心上着相。至四世之后,此经遂亦变成名相。于是哲人之慧一变而为经师之学,因而去达摩之宗愈远。《金刚般若》者言简意深。意深者谓其赅括虚宗之妙旨。言简者则解释自由而可不拘于文字。故大鉴禅师舍《楞伽》而取《金刚》,亦是学问演进之自然趋势。由此言之,则六祖谓为革命,亦可称为中兴。革命者只在其指斥北宗经师名相之学。而中兴者上追达摩,力求‘领宗得意’,而发扬‘南天竺一乘宗’本来之精神也。

◎附二∶印顺《中国禅宗史》第一章第一节(摘录)

菩提达摩,简称达摩。在后代禅者的传说中,也有不同的名字。神会(762卒)的《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此下简称《南宗定是非论》),也是称为菩提达摩的。神会引〈禅经序〉来证明房提达摩的传承,如《神会和尚遗集》(此下简称《神会集》,依民国五十七年新印本)所说,神会是以〈禅经序〉的达摩多罗为菩提达摩的。因为这样,在传说中,或称为菩提达摩,或称为达摩多罗。774年顷作的《历代法宝记》,就综合而称为菩提达摩多罗。这是传说中的混乱糅合,并非到中国来传禅的菩提达摩,有这些不同的名字。菩提达摩与达摩多罗,被传说为同一人。达摩多罗或译为达磨多罗,菩提达摩也就被写为菩提达磨了。 Dharma,古来音译为达摩(或昙摩)。译为达磨,是始于宋·元嘉(430前后)年间译出的《杂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是达磨(即昙摩)多罗——法救论师造的。昙磨多罗论师与达摩多罗禅师,也有被误作同一人的。如梁·僧佑(518 卒)《出三藏记集》卷十二〈萨婆多部记目录序〉,所载(北方)长安齐公寺所传,仍作昙摩多罗(禅师),而僧佑(南方)《旧记》所传五十三人中,就写作达磨多罗了(大正55·89a)。神会(在北方)还写作达摩多罗与菩提达摩,而神会下别系,与东方有关的(781撰)《曹溪别传》,就写作达磨多罗。洪州(马大师)门下(801)所撰,与江东有关的《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此下简称《宝林传》),就写为菩提达磨了。从此,菩提达摩被改写为菩提达磨,成为后代禅门的定论。达摩而改写为达磨,可说是以新译来改正旧译。然从传写的变化来看,表示了南方禅的兴盛,胜过了北方,南方传说的成为禅门定论。(中略)达摩传《楞伽》的如来(藏)禅,而引用《般若》与《维摩诘经》,可能与达摩的曾在江南留住有关。

《楞伽师资记》说∶还有一部十二三纸的《释楞伽要义》,现已佚失。从前传入日本的,有《大乘楞伽正宗决》一卷,也许就是这一部。当时,还有被认为伪造的三卷本《达摩论》,内容不明。现在,被传说为达摩造而流传下来的,也还不少。其中,如〈破相论〉一名〈观心论〉、〈绝观论〉、〈信心铭〉,这都可证明为别人造的。现存的〈悟性论〉、〈血脉论〉等,为后代禅者所造。没有标明造论者的名字,这才被误传为达摩论了。达摩在中国的名望越大,附会为达摩造的越多。道藏有《达摩大师住世留形内心妙用诀》一卷,达摩被传说为长生不死的仙人了。世俗流传有《达磨易筋经》、《达磨一掌金》,达摩竟被传说为武侠、占卜之流了!这真是盛名之累。

〔参考资料〕 《续高僧传》卷十六;金鹤冲《菩提达磨大师传》;《禅学论文集》二、《禅宗史实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胡适〈菩提达磨考〉(《胡适禅学案》第一部);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上卷;铃木大拙《禅宗思想史研究》卷二;柳田圣山《达磨の语录》;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RuthFuller Sasaki and Heinrich Dumoulin《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Zen》。

达摩死于教派之争

达摩到中国,正是当时的北魏时期。有一名国师菩提流支,很嫉妒达摩,多次加害都没有成功。他叫人在达摩的饭菜里下毒,达摩知道有毒,照吃不误。吃完后就从口中吐出一条毒蛇来。直到有一天,达摩祖师已经确立慧可为佛法的继承人,他才决定圆寂。

就在菩提流支第七次下毒害达摩,达摩才被毒死。他的弟子们将他用棺木安葬了。

也就在这一天,北魏的一个去西域的使臣宋云,走到葱岭一带,遇到达摩祖师,还与他问话:“大师,您将法传给谁了?”

达摩祖师说:“你以后会知道的。我要回印度去了。”又脱下自己的一只鞋给宋云说:“你快点回去吧,你们的国王今天会死去。”

宋云回来后谈起此事,不相信达摩已死。于是众人打开棺木一看,里面只有一只鞋子。有人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已经有一百五十岁。

◎附一∶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九章(摘录)

魏世禅师以菩提达摩为有深智慧,而其影响亦最大。达摩称为中国禅宗之初祖。唐代时晚出禅宗史记,所叙达摩平生,不可尽信。兹姑不详辨。惟今日所存最可据之菩提达摩史记有二。一为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所载。一为道宣《续僧传》之〈菩提达摩传〉。杨炫之约与达摩同时,道宣去之亦不远。而达摩之学说,则有昙琳所记之〈入道四行〉。此文为道宣引用。知其在唐初以前即有之,应非伪造。兹据此诸书,略述菩提达摩之平生及学说如下。

菩提达摩者,南天竺人,或云波斯人。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其来中国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

在洛见永宁寺之壮丽,自云年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遍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又尝见洛阳修梵寺金刚,亦称为得其真相。达摩先游嵩洛。或曾至邺。随其所止,诲以禅教。常以四卷《楞伽》授学者,以天平年(534~537)前灭化洛滨。或云,遇毒卒。(中略)

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授慧可曰∶‘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禅师每依此经说法,那、满等师,常赍四卷《楞伽》以为法要。可师后裔,盛习此经。达摩一派,因称为楞伽师。按《续僧传》〈法冲传〉云,冲先于三论师慧暠听《大品》、三论、《楞伽》。又以《楞伽》奥典,沉沦日久,所在追访。

‘又遇可师亲传授者,依“南天竺一乘宗”讲之。(中略)其经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专唯念慧,不在话言。于后达摩禅师传之南北,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后行中原,慧可禅师,创得纲纽,魏境文学,多不齿之。领宗得意者,时能启悟。’

据此达摩一脉,宗奉宋译《楞伽》。其学颇与时人不同。因遭讥议。慧可后裔亦自知其法颇与世异。其讲《楞伽》,谓依‘南天竺一乘宗’,则知当世讲者,或有不依此宗者。又〈法冲传〉叙《楞伽》师承,谓有迁禅师出《疏》四卷,尚德律师出《入楞伽疏》十卷,均‘不承可师,自依《摄论》。’则‘依《摄论》’者‘不承慧可’,亦即非‘依南天竺一乘宗’也。故此‘南天竺一乘宗’者,自有其玄旨,与迁禅师等之依《摄论》者不同。而其玄旨何在,大为可注意之事。

‘南天竺一乘宗’即上承《般若》法性之义。何以言之。南天竺者,乃龙树空王发祥之域。佛法自大众部之小空,以至《般若》之大空,均源出南印度。达摩据《续传》本南天竺人,故受地方学风之影响。龙树之学,出于《般若》。扫尽封执,直证实相。此大乘之极诣。不但与小乘执有者异趣,且与大乘言有者亦殊途。《续僧传》〈习禅篇〉论僧稠与达摩两宗之禅法曰∶‘然而观彼两宗,即乘之二轨也,稠怀念处,清范可崇。摩法虚宗,玄旨幽赜。可崇则情事易显。幽赜则理性难通。’《续传》言僧稠习《涅盘》圣行,四念处法。此谓稠师依《涅盘经》〈圣行品〉所载四念处法以修心。《涅盘》虽为大经,而四念处法则原为小乘最胜之方便。僧稠特重四念处法,故与达摩取法于大乘虚宗者不同。故曰,即乘之二轨也。四念处法,观身、观受、观心、观法,其阶藉所由,步骤井然。故情事甚显,而易于遵行。大乘虚宗,以无分别智,无所得心,悟入实相。依此正观,立证菩提。故其旨玄妙幽赜。由常人视之,其理难通,必领宗得意,乃能启悟也。

《楞伽经》者,所明在无相之虚宗。虽亦为法相有宗之典籍。但其说法,处处着眼在破除妄想,显示实相。妄想者如诸执障,有无等戏论。实相者体用一如,即真如法身,亦即涅盘。菩提达摩主行禅观法,证知真如。因须契合无相之真如,故观行在乎遣荡一切诸相。必罪福并舍,空有兼忘。必心无所得,必忘言绝虑。故道宣论又有曰∶

‘属有菩提达摩者,神化居宗,阐导江洛。大乘壁观,功业最高。(中略)审其所慕,则遣荡之志存焉。观其立言,罪福之宗两舍。详夫真俗双翼,空有二轮,帝网之所不拘,爱见莫之能引。静虑筹此,故绝言乎。’

达摩所修大乘禅法,名曰壁观。达摩所证,则真俗不二之中道。壁观者喻如墙壁,中直不移,心无执着,遣荡一切执见。中道所诠,即无相之实相。以无著之心,契彼真实之理。达摩禅法,旨在于此。

然所谓契者,相应之谓。不二则相应。彼无著之心,与夫真实之理,本无内外。故达摩又拈出心性一义。心性者,即实相,即真如,即涅盘,并非二也。密宗曰,达摩但说心。心性一义,乃达摩说法之特点。而与后来禅宗有最要之关系。(中略)

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授学者。大鉴慧能则偏重《金刚般若》。由此似若古今禅学之别在法相与法性。然而不然。达摩玄旨,本为《般若》法性宗义。在史实上,此有六证。(1)摄山慧布,三论名师,并重禅法。于邺遇慧可,便以言悟其意。可曰,法师所述,可谓破我除见,莫过此也。(2)三论师兴皇法朗教人宗旨,在于无得。达摩所教《楞伽》,亦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3)道信教人念《般若》。(4)法融禅师,受学于三论元匠茅山大明法师。而禅宗人认融为牛头宗初祖。此虽不确,然《三论》与禅之契合可知。(5)慧命禅师,曾着《大品义章》。其所作〈详玄赋〉载于《广弘明集》中。而禅宗之《楞伽师资记》,误以为僧璨所作。可见宗《般若经》之慧命,与楞伽师之僧璨,义理上原少异致。(6)法冲,楞伽师也。然初学于三论宗安州慧暠,后学慧可之《楞伽经》义。

〔参考资料〕 《续高僧传》卷十六;金鹤冲《菩提达磨大师传》;《禅学论文集》二、《禅宗史实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胡适〈菩提达磨考〉(《胡适禅学案》第一部);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上卷;铃木大拙《禅宗思想史研究》卷二;柳田圣山《达磨の语录》;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RuthFuller Sasaki and Heinrich Dumoulin《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Zen》。

为什么说太极拳是内家拳--兼论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

拳术分为内外两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应该说,拳术不论内家外家都各有所长,不能简单说何者为优,在于习拳者自己的爱好与选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