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氏是在旗的吗?祖先是八旗吗?
不是在旗的,祖先不是八旗。
闫(Yán 闫)姓皆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后裔,源出有三:
序:闫姓为阎姓的别支。据《姓谱》载,分闫、阎二姓。又据《五音集韵》载,闫“同阎义,俗用”。因闫、阎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黄帝族的后代,龙的传人,故闫姓和阎姓人家的堂号都是太原,古代他们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说闫姓望族居天水)。由于阎姓被“俗用”成闫,就产生了阎、闫二姓,所以在《百家姓》里,两姓并存。
1、相传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闫,称闫氏。
2、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姓闫,称闫氏。
3、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闫,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闫。
清朝八旗旗主的姓氏都是爱新觉罗。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各旗旗主均由皇帝兼任;下五旗各旗旗主为汗王子孙。因此,八旗旗主都是清朝皇室或汗王子弟,都姓爱新觉罗。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当时各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爱新觉罗·代善、正白旗主爱新觉罗·皇太极、镶白旗主爱新觉罗·杜度、正蓝旗主爱新觉罗·莽古尔泰、镶蓝旗主爱新觉罗·阿敏。八旗建立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因此清朝八旗旗主的姓氏都是爱新觉罗。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
扩展资料
八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崔”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另据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阿都歌千户崔咬住、崔完者,以崔为姓。满族老姓包括:崔穆鲁氏、崔佳氏、崔珠克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崔氏(汉族、朝鲜族)。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
清入关伊始,为加强军事防御,分别令八旗兵在京师与各地驻防,直至18世纪中叶,八旗营区终于系统地分布于全国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的驻扎。入关伊始,清廷即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民人的大批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优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甚至出现“生计”问题。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樊姓大多数是汉族,也有瑶族、苗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不同宗的樊姓人。
樊姓,中国姓氏,出于姬姓,以国为氏,是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二位的姓氏。樊姓发祥于河南济源。春秋战国时,樊姓氏族以此为源,北入山西,东到山东,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与当地氏族世代共处,人口221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著名人物有西汉大将军、左丞相樊哙、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
历史发展
源流
①远在在人皇氏时代有泰壹氏之后,传到尧帝时,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有樊姓酋长樊竖字仲文到帝都屯丘(今河南清丰),参加废帝挚立尧为帝。其尧臣樊仲文后被封到山东西南立国为君,进入夏商时期迁入陕西长安东南,其后有樊仲氏。
②相传伏羲氏之后有个叫后照的到四川的东部巴水河上游定居,其子孙以巴水之名姓巴,后来巴氏有个叫顾相的生有五个儿子,分为五个姓,其中有巴郡蛮族的樊姓起源。
③高辛氏帝喾有女配槃瓠生有六男六女后自配成婚,衍发为六个姓,其中有武陵南郡蛮族的樊姓起源。
④有颛顼帝之后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封为赢姓。据考古发现在河南信阳的平桥镇以南的狮河之滨有古樊城,出现有赢姓的古樊国之墓。
⑤陕西氐族樊姓相传是炎帝之后,汉文帝时有氏族人樊仲子,十六国时有氐族人樊世等氏族樊姓。
⑥樊姓起源于姬姓,形成于西周。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始祖,号神农氏;黄帝是姬姓部落的始祖,号轩辕氏。从二帝的后代看,炎帝相传仅姜姓一系,而黄帝相传却有25个儿子,后来发展为25宗,分为12个姓:姬、酉、祁、己、滕、箴、任、仼、荀、僖(xi)、姞(ji)、儇(xuan)、依。在此12族中,只有“苍林”与“青阳”同黄帝姓姬,而樊姓是从姬姓产生的。姬姓传至周太王之玄孙虞仲支孙仲山甫被周宣王赐封到周成王的都城洛阳管辖的河南济源西南建立樊国,其后有樊姓起源于仲山甫的一支。
⑦樊姓起源于子姓,形成于商代 。樊姓是商汤的后裔,是最早的樊姓起源。商朝中期,国内形成了七个大族,即陶、施、樊、繁、錡、几和终葵。樊姓为七族之一,子孙一直世袭下来。周武王灭商后,他把商代遗民七族分别迁往齐、鲁一带定居,所以战国前后,樊姓名门望族多在山东、山西地区。望出于山西“上党郡”,其后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的樊迟字子迟就是商朝“殷民七族”的后人。
⑧樊姓也应为西南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期,巴郡、南郡蛮夷地区,本土有五姓:巴氏、樊氏、莘氏、相氏、郑氏,此五姓皆来自陕西南汉中地区。又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曾有王室封于“樊”,西周灭亡时,部分族人徙于荆楚,夔巫之地,可见沿汉水而上的樊姓一族,应为巴郡一部。此外,还有瑶族、苗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均有不同宗的樊姓人。
迁徙
第一次: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康王南渡,南宋建立,金兵南下,汉族人大都逃亡江南各地。世居任城一带的樊姓人也大都南逃。散居苏杭、嘉兴、长山各地。
第二次:元朝统治江北的几十年间,因与南宋连年征战,无暇顾及黄河堤防。尤其元末,黄河多次决口,漫灌四省六郡四十二县。因元军驻守长江北岸,南逃无望,只得往无战事的山西逃生。只几十年,黄河泥沙就把梁山水泊八百里几乎淹没。到明洪武二年,开始长达五十余年的山西大迁民。大都被迁到苏、鲁、豫、冀四省的黄泛区。此时樊姓人有部分从山西迁返。
第三次:明初,燕王又与建文帝征战在黄淮一带二十余年,族人避战乱外逃甚多。有的从戎征战,后屯边驻守,故丰、沛、单、曹亦有屯边记载。
第四次:清初顺治元年五月(公元1644年),鱼台明末进士樊毓敦反清复明,聚众三万,号称樊家军,隐于任北先贤父林,择机伏歼清军固山额真巴哈纳部精锐。后兵败,株连州属各县族人,惨遭抄杀。族人大都西逃郓城,南逃单、曹、苏、豫、皖等地。敦率部边战边撤,沿兖、曲、泗、平邑、费县一线南下,到临沂后逐步四散隐居。建东、西樊村。其弟毓朗、毓质南下,陆续隐于东海赣榆、苏州、嘉兴(上海)、宁波、福建。余部随郑成功去了台湾。另有一部西南撤退,散居河南内黄等地。其中逃亡郓城者,迫于生计,趁清将石廷柱驻郓扩军之际从戎,后编入汉八旗,南下平三藩后,留驻南疆屯边。平藩有功者回京受封、赐田、赐物,世居丰台建樊家庄。
发展
樊姓发祥于河南济源。春秋战国时,樊姓氏族以此为源,北入山西,东到山东,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与当地氏族世代共处。
在长期的繁衍播迁中,樊姓逐渐人丁兴旺,形成了昌盛的大郡望有两个:一个是南阳郡,一个是上党郡,治所秦时在今山西壶关,到西汉时移治长子(山西)。自战国至西汉期间,在河南的尉氏、陈留、新野、唐河、泌阳、新蔡、平舆、汝南、正阳等地皆有樊姓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中唐河湖阳樊姓一族,迅速发展壮大成南阳郡大姓。西汉末、新莽初,南阳大庄园主樊重富可敌国。
与此同时,北迁山西的樊姓人口繁衍昌盛,亦形成了另一大郡望——上党郡。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党郡仍乘借南阳樊姓皇亲的余威壮大势力。如南朝梁的樊方兴及其子孙皆封公侯,此支樊姓门第光耀六百年之久,至隋湮而不闻;上党郡还有一支樊姓族人,他们迁往北猗(yi)氏,以北齐樊进为代表,使北猗氏樊姓昌盛起来;唐代时,北方樊姓氏族依然呈繁荣势。值得一提的是,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樊淑曾西游大食国(今阿拉伯),把中国书画艺术传入西方;两宋时江南始有樊姓见诸史册;明初,樊姓作为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山东,江西等地;清代时,樊姓已广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樊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陕西,河南,江西三省为众,三省樊姓占全国汉族樊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其它如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长治;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灌阳;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陇川等地区都有樊姓人居住。
始祖
仲山甫,他是周文王的后代,是周宣王的贤臣。当时周王朝边境动乱不安,是仲山甫率领尹吉甫,方叔,召虎等卿士(王朝执行官)北伐狁(yun,即匈奴),南征荆蛮、淮夷、徐戎,国家得以安定,成就了周王朝的中兴大业。因仲山甫战功显赫,受封于樊(一说今湖北襄阳的樊城;一说是今河南济源西南)地。仲山甫受封后改名樊仲,又叫樊穆仲,其后代以国号为氏。樊氏后人尊仲山甫为樊姓的始祖。仲山甫与周武王姬发是四代内堂兄弟关系,故樊姓从产生开始就属于王族,望族。樊姓从受封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
清初满洲八旗贵族可以圈地。
详情:
清初满洲贵族大规模圈占汉人土地的活动,为清初弊政。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为满足满洲贵族对土地的贪欲和笼络八旗将士,派遣官员跑马圈地,先后出现了三次高潮。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下令:"凡近京各洲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地甚多,……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清世祖实录》卷 12)顺治二年九月,圈占的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等京东、京南府州县。顺治四年正月下令于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 府州县内圈地。此后,大规模圈地停止,但是零星的圈地、换地,"带地投充"仍不断发生。圈地持续了几十年,共圈占汉族人田地 224982 顷。圈占范围主要在直隶6府2州1县,共计77州县,广袤2000余里。少部分在山西之太原、潞州,山东之德州、徐州等地。所圈之地,最初为无主荒地,继之有主无主之地一体圈占;圈占还包括庐舍、场圃,使大批汉人地主和农民骤失田产庐舍,生活无着。满洲贵族用圈占的土地设立皇庄,赏赐王公勋臣,分绘八旗兵丁。对王公勋臣的赏赐,按宗室、王公、官员的等级和所属壮丁数目,给以不同数量的庄田和壮丁地。八旗士兵按照"计丁授田"的原则,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他们依靠这些田土解决生活所需及出征的军事装备。八旗官兵的旗地约 14 万余顷,占圈占土地的绝大部分。清初圈地是野蛮的劫掠,致使百余万人破产失业,流离失所,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时也破坏了农业生产,阻碍了社会进步。由于壮丁逃亡和汉族人民不断反抗,康熙八年(1669)下诏停止圈地。
发展:
八旗
八旗圈地,一般是指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颁布圈地令,多尔衮三次下令圈地。但广泛而言,圈地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运动,十二到十九世纪,欧洲出现了所谓的圈地运动。
清初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附近,为安置满族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元年十二月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顺治二年九月,清廷下第二次圈地令,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顺治四年正月第三次圈地,圈入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府。三次共圈占土地约二百三十三万五千四百七十七晌零九亩(十六万余倾,一晌约六亩),“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妻孥丑者携去,欲留者不敢携。其佃户无生者,反依之以耕种焉。”八旗圈地称旗地,不准私自买卖,“八旗官兵所受之田,毋许越旗卖价及私售于民,”违者按律治罪。多尔衮凭借摄政的便利,冀东肥沃之地多流入正白旗之手。圈地后,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部份地主或农民投充到八旗庄园,或流亡他乡,造成大量流民、乞丐的出现。
告终
顺治四年,大规模的圈地已停止,但零星的圈地、换地仍时有所闻。清初战事频繁,所受地亩并未能悉心耕种,“致失耕种之业,往往地土旷废。”康熙五年(1666年),鳌拜以镶黄旗地少贫瘠为由,提出要与正白旗换地。康熙八年(1668年)五月智捕鳌拜,再宣布停止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下令“嗣后永不许圈”,圈地正式告终。
清代进入中期,八旗子弟多困苦,开始私自典卖旗地。售地之举,雍正初年已有耳闻,至光绪三十一年载:“无粮黑地,各处尤多。即以直隶近畿八十余州县而论,八旗王公官员兵丁各项旗地,原额十五万余顷,除已归八项旗租三万九千余顷、又王公庄田一万余顷、未尽迷失外,此外现在旗人手内交租者,大抵十无二三。其年久月深,辗转典卖,变为无粮黑地者,约在七八万顷上下。”大量的圈地又回到地主和自耕农手上,江太新认为:“旗地私有化,为自耕农队伍稳定输送了新鲜血液。”
虽然满族八大姓几乎人人皆知,但具体八大姓都是哪几姓却说法不一,最初的来源也难以考证。我们就以《沈阳满族志》记载的满族八大姓为准。这八大姓分别为: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和齐佳氏。
八旗
满族八大姓中,其中有一个姓最为特别,那就是佟佳氏。因为只有佟佳氏是出自汉军旗,而其他七大姓氏都是满洲旗人。因此,满洲八大姓之中,佟佳氏是具有汉族血统最多的满洲姓氏。
其实,满族本来就是一个多个民族融合的民族,也基本不存在纯血统的概念。满族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先民,应该是先秦古籍中的肃慎人。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明末时期,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开始崛起。
满洲八旗
最终,建州女真统一了女真各部,随后,以女真部落为核心,又吸收其他诸多居住于东北的民族,形成了当今的满族。当时被纳入八旗,也就是满族的其他民族,有鄂温克人、鄂伦春人、赫哲人、部分蒙古人、朝鲜族和汉族。因此所谓的满族八大姓,有可能都具有汉族血统。当然,汉族血统最多的,仍是出身于汉军旗的佟佳氏。
佟佳氏是原来为汉族的佟姓,佟家在明末时是辽东的大族,努尔哈赤崛起后,佟氏家族佟养性等人,果断投靠了努尔哈赤,并助其崛起,最终成为清朝所谓的从龙功臣。加入满洲之后,为了区别没有入旗的汉姓,佟氏在佟姓上加了一个“佳”字,用以区别。也就形成了满洲八大姓氏之一的佟佳氏。
众所周知,在如同奴隶制一般的八旗制度中,汉军旗远低于满洲旗,佟佳氏以汉军旗出身,能够位列满族八大姓之一,当然有其过人之处。
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论》
满清八旗崛起之时,虽然佟养性、佟养正、图赖等佟氏家族的领兵大将战功赫赫,但是,满清八旗中拥有战功的比比皆是,并不能凸显出佟氏,更不足以让佟佳氏位列满族八大姓。
佟佳氏虽然被编入汉军旗,但实际上,早在努尔哈赤崛起之前,佟家就与努尔哈赤的关系极为紧密了,努尔哈赤甚至曾入赘佟家。而且努尔哈赤也曾以佟姓自居,可见佟家与努尔哈赤的关系之亲密。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努尔哈赤起兵之后,佟家竭尽全力支持努尔哈赤了。
同时,据佟养性后人自称,他们本就出身女真,这一点也受到了清朝皇帝的认可。也就是说,对于满洲八旗而言,佟养性家族本身就是“自己人”。
努尔哈赤
佟佳氏最厉害的,其实不是男人,而是女人。佟佳氏依靠这些女人,几乎成为满清中前期最具权势的外戚之一。康熙的生母,顺治的孝康章皇后就是佟氏家族佟图赖的女儿。此后,康熙的孝懿仁皇后,道光的孝慎成皇后,都是佟佳氏出身。
当然,佟养性出身的佟佳氏并非满族佟佳氏的全部。根据《钦定八旗通志》中记载满族佟佳氏分为30支,佟养性的家族只是满族佟佳氏中成就最高,名气最大的一家罢了。
闫氏是在旗的吗?祖先是八旗吗?
本文2023-10-06 05:52: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