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痰积证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泄泻·痰积证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泄泻·痰积证的症状 5 泄泻·痰积证的治疗 6 关于泄泻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泄泻·痰积证的方剂 2 治疗泄泻·痰积证的穴位 3 治疗泄泻·痰积证的中成药 4 泄泻·痰积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泄泻·痰积证 1 拼音

xiè xiè ·tán jī zhèng

2 英文参考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phlegm accumula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泄泻·痰积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phlegm accumulation[1])为病证名[2]。又称痰积泄泻(《症因脉治》)、痰泻(《医学入门》卷五)、痰泄。是指痰食积滞,伤及脾胃,以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泻下白色黏液或白冻,腹中漉漉有声,或两肋攻刺作痛,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3]。

4 泄泻·痰积证的症状

《症因脉治》卷四:“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胶如蛋白,腹中漉漉有声,或如雷鸣,或两肋攻刺作痛,此痰积泄泻也。”

时泻时止,时轻时重,或下白胶如蛋白,头晕恶心,胸闷食减,腹中鸣响,脉多弦滑[4]。

5 泄泻·痰积证的治疗

泄泻·痰积证治宜化痰祛湿,用二陈汤、节斋化痰丸、海青丸、青州白丸子等方[4]。脾虚者,可用六君子汤[4]。

6 关于泄泻

泄泻(diarrhea[1][5])为病名[6]。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6],又称下利(汉唐时期)[7]。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7]。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7]。

西医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8][9]。

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

7

泄泻是中医药上写症状的名词,比如五更泄泻,指的就是每天早上固定时段拉肚子腹胀痛的表现。

这个阴表示一种体质,这种阴性体质一般身体有寒气湿重,消化不利的表现

泄泻伤阴指总是拉肚对阴性体质有伤害

泻的意思解释是液体很快地流。

详细字义

倾泻,泻,倾也。引自《玉篇》。以浍写(泻)水。引自《周礼地官稻人》。急雨如河泻瓦沟,空堂卧对一灯幽。引自宋陆游《雨夜》。又如:泻泪(形容泪流如注),泻溜(泻下小股水流),泻月(形容泉水如月光倾洒),泻润(谓雨水倾泻滋润。比喻帝王下施恩泽)。

倾注,倾倒。吟诗欲泻百重愁。引自《水浒全传》又如:泻注(倾注),泻盆(大雨倾盆),泻辩(滔滔不绝地辩论),泻囊(倾囊,谓拿出所有的钱)。

排泄,泻,吐泻。引自《广韵》又如:泻邪(中医谓以药物泄去致病的因素),消散以适筋骨肉血脉,以泻气。引自《史记》。

常用词组

倾泻、泻肚、泻药、泻湖、泻盐、泻气、泻泪。

古籍解释

水字部泻

《广韵》息姐切《集韵》《韵会》洗野切《正韵》先野切,音写。又《类篇》一曰鉴形。

又《广韵》《正韵》司夜切《集韵》《韵会》四夜切。地无毛,则为泻土。又吐泻也。《释名》扬豫以东,以吐为泻。又泄也。《扬子方言》泄泻,为注下之症。

中医所说的泄泻其实就相当于西医所说的急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中医认为造成泄泻的原因有很多,不同原因造成的泄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寒湿内盛。伴随症状有,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见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针对寒湿内盛所导致的泄泻,常采用芳香化湿,解表散寒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中成药常选用藿香正气水、五苓散。

二、湿热伤中。伴随症状有,泄泻腹痛,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针对湿热伤中所导致的泄泻,常采用清热燥湿,分利止泻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中成药常选用痢必灵片、泻痢消胶囊、连蒲双清片、香连片、白蒲黄片、肠康片。

三、食滞肠胃。伴随症状有,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泻下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淡红,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针对食滞肠胃所导致的泄泻,常采用消食导滞,和中止泻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保和丸加减。中成药常加味保和丸、积实导滞丸、和中理脾丸。

四、肝气乘脾。伴随症状有,腹痛而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而泻,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质淡,脉弦。针对肝气乘脾所导致的泄泻,常采用抑肝扶脾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痛泻要方加减。中成药常选用痛泻宁颗粒、养胃颗粒。

五、脾胃虚弱。伴随症状有,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针对脾胃虚弱所导致的泄泻,常采用健脾益气,化湿止泻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中成药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参苓健脾胃颗粒。

六、肾阳虚衰。伴随症状有,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完谷不化,腹部喜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针对肾阳虚衰所导致的泄泻,常采用温肾健脾,固涩止泻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四神丸加减(米汤送服) 。中成药常选用四神丸、 桂附理中丸、 固本益肠片、肠胃宁片。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泄泻·肝气郁结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泄泻·肝气郁结证的治疗 61 治法 62 方药治疗 63 针灸治疗 64 饮食疗法 641 推荐食材 642 推荐食疗方 7 关于泄泻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泄泻·肝气郁结证的穴位 2 治疗泄泻·肝气郁结证的方剂 3 治疗泄泻·肝气郁结证的中成药 4 泄泻·肝气郁结证相关药物 1 拼音

xiè xiè ·gān qì yù jié zhèng

2 英文参考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泄泻·肝气郁结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1])又称肝郁泄泻[2]、七情泻(《景岳全书·泄泻》)。是指肝气郁结,以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2]。

4 泄泻·肝气郁结证的症状

泄泻·肝气郁结证患者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发时泄泻肠鸣,腹痛攻窜,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3][4]。

5 证候分析

肝气郁滞,横逆侮脾:七情所伤,情绪紧张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侮脾,失其健运,故腹痛泄泻。肝失疏泄,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是为肝旺脾虚之象。[3][4]

6 泄泻·肝气郁结证的治疗 61 治法

泄泻·肝气郁结证治宜抑肝扶脾[3]。

泄泻·肝气郁结证治宜疏肝理气,健脾止泻[4]。

62 方药治疗

泄泻·肝气郁结证可用藿香正气散、七气汤、古萸连丸等方和中顺气[5]。

泄泻·肝气郁结证可用痛泻要方[备注]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白术、白芍、防风、炒陈皮为主方进行治疗。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3]

63 针灸治疗

[6]

治法: 疏肝理气,健脾止泻。

选穴: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脾俞、肝俞、中脘、天枢、期门、太冲、足三里、阳陵泉穴。

随证配穴:胸胁痞闷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肝俞、期门为俞募配穴,加肝之原穴太冲、胆之下合穴阳陵泉以疏泄肝郁之气,缓急止痛。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理气和胃,健脾止泻。

64 饮食疗法 641 推荐食材

泄泻·肝气郁结证患者建议食用香橼、佛手、荞麦、高粱米、白萝卜、柚子等[4]。

642 推荐食疗方

[4]

1.佛手粥(《百病饮食自疗》):佛手15g,苏梗15g,粳米30~60g。前两味水煎取汁,粳米淘净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兑入药汁共煮至熟,入白糖调味温服。早晚各一次。

2.柚皮粥(《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鲜柚子皮1个,粳米60g,葱、盐、油各适量。将柚子皮放炭火上烧去棕**的表层并刮净,放入清水中浸泡1天,切块加水煮开,入粳米同煮作稀粥,加葱、盐、油调味服食。

3.香橼露(《本草纲目拾遗》):香橼500g,加水浸泡2小时,入蒸馏器内蒸2次,收集芳香蒸馏液。每服30mL,炖温服,日2次。

7 关于泄泻

泄泻(diarrhea[1][7])为病名[8]。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8],又称下利(汉唐时期)[3]。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3]。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3]。

西医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9][10]。

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

8

辩证分型

 1)寒湿(风寒)侵袭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伴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牌失健运,升降失司,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导失职,故大便清稀;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则腹痛肠鸣;寒湿困脾,则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乃风寒外束之征;苔白腻,脉儒滑为寒湿内盛之象。

 2)感受湿热(暑湿)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苦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或夏令暑湿之邪伤及脾胃,传化失常,故泄泻腹痛;肠中有热,故泻下急迫;

 湿热互结,故泻而不爽;湿热下注,而见肛门灼热,粪色黄褐而臭,小便短黄;烦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3)食滞肠胃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院腹痞满,暧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苦垢浊或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故腹痛肠鸣,院腹痞满;宿食不化,则浊气上逆,故暧腐酸臭;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泻后腐浊外泄,故腹痛减轻;苔厚腻,脉滑是为宿食内停之象。

 4)肝气乘脾症状: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平时多有胸胁胀痛,暧气食少。舌淡红,脉弦。

 证候分析:七情所伤,情绪紧张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侮脾,牌失健运,故腹痛泄泻;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故胸胁胀满,暧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是为肝旺脾虚之象。

 5)脾胃虚弱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院腹胀问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脾阳不振,运化失常,故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故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乃脾胃虚弱之象。

 6)肾阳虚衰症状: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甚,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又称五更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气不足之征。

 诊断要点

 1)排便次数增多,且粪质稀薄。

 2)可伴腹痛肠鸣,暧气食少等症。急性起病可有发热。

 3)大便常规可以正常,也可见少量红、白细胞。

 施治原则

 1)寒湿(风寒)侵袭治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2)感受湿热(暑湿)治则:清热利湿。

 3)食滞肠胃治则:消食导滞。

 4)肝气乘脾治则:抑肝扶脾,理气止泻。

 5)脾胃虚弱治则:健脾益胃,助运止泻。

 6)肾阳虚衰治则: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注意事项

 1)泄泻应及时诊治,以防转为慢性,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症。

 2)注意饮食,勿过食油腻肥甘,忌生冷不洁食物。

 3)注重自我保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概  述

1定义 小儿泄泻是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临床特点的疾病。

2发病特点

[发病季节] 夏秋之际为发病高峰。发生于深秋初冬之时的时疫性腹泻称为“秋季腹泻”。

[发病年龄] 2岁以下小儿为高发年龄阶段。

[转归预后] 绝大多数患儿可获痊愈;失治误治,调护失宜可转成变证或发生危象;亦可迁延不愈转化成疳。

病因病机

1病因  

⑴ 外感六* 冬春多为风寒入侵腹部,影响受纳运化,夏秋暑湿入侵,内应脾胃,热在阳明,湿渍大肠,而致协热下利,水泻不止。若热重于湿,可致暴注下迫。

⑵ 内伤乳食 由于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及不消化食物,皆能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泄泻。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⑶ 脾胃虚弱 是泄泻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又是产生危重变证的条件。脾胃虚弱有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脏气本亏;有因后天调护失宜。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会反复发作,甚则脾病及肾迁延不愈致脾肾阳虚。

2病机

诊  断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色淡黄,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3重者泄泻及呕吐较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及腹胀等症。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红细胞、白细胞。

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病原体。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辨病因     辨轻重     辨虚实

2治疗原则 实证以祛邪为主,常用消食导滞,祛风散寒,清热化湿之法。虚证以扶正为主,常用健脾益气,健脾温肾等法。虚中夹实证宜扶正祛邪,或补中有消或消中有补,消补兼施。变证则大补阴液,回阳救逆,或阴阳双补。

3分型论治 

⑴常证(5型)

[伤食泻]

症状 脘腹胀痛,痛则欲便,便后痛减;大便稀烂,夹有乳片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不思乳食,嗳气酸馊;夜卧不宁,舌苔厚腻,指纹紫滞。

治法 消食化积,升清止泻。

方药 保和丸。

[风寒泻]

症状 腹痛肠鸣,泻下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或伴鼻流清涕,或恶风寒;舌淡苔白,脉象浮紧。

治法 疏风散寒,温中止泻。

方药 藿香正气散。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 5 辨证分型 51 经行泄泻·脾气虚证 52 经行泄泻·肝郁脾虚证 53 经行泄泻·肾阳虚证 6 分型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经行泄泻的方剂 2 治疗经行泄泻的穴位 3 治疗经行泄泻的中成药 4 经行泄泻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经行泄泻 1 拼音

jīng xíng xiè xiè

2 英文参考

diarrhea during menstrua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enstrual diarrhe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经行泄泻为病名[1]。出《陈素庵妇科补解》。亦名经来泄泻[1]。

《中医药学名词》(2004):经行泄泻(diarrhea during menstruation[2])是指以行经前,周期性出现大便泄泻,月行数次,经净自止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2]。

《中医药学名词》(2010):经行泄泻(menstrual diarrhea[3])是指以行经前或经期,周期性出现大便泄泻,日行数次,经净自止为常见症的月经病[3]。

4 病因病机

多因脾肾阳虚,当经行之时,胃肠之气血受阻,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及传导失职所致[1]。

5 辨证分型 51 经行泄泻·脾气虚证

经行泄泻·脾气虚证(menstrual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spleen qi deficiency[3])是指脾气素虚,经前或经期,气血注于冲任,脾气更虚,运化失职,水湿下走大肠,以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胀满,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气,或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为常见症的经行泄泻证候[4]。

52 经行泄泻·肝郁脾虚证

经行泄泻·肝郁脾虚证(menstrual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3])是指肝气素郁,经前及经期,肝血下注于冲任,肝气更难于疏泄,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水湿并入大肠,以月经将潮或经行期间,日泻数次,腹痛即泻,脘腹胀满,月经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经行 胀痛为常见症的经行泄泻证候[4]。

53 经行泄泻·肾阳虚证

经行泄泻·肾阳虚证(menstrual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yang deficiency[3])是指肾阳素虚,经前及经期气血下注,肾阳益虚,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湿并走大肠,以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晨起尤甚,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常见症的经行泄泻证候[4]。

6 分型治疗

脾虚者,症见经期大便泄泻,精神疲倦,食减,或见浮肿、腹胀等,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1]。

肾阳虚者,症见大便溏薄,五更泄泻,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治宜温肾扶阳,方用健固汤(《傅青主女科》: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巴戟)水煎送服四神丸[1]。

7

泄泻·痰积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泄泻·痰积证的症状 5 泄泻·痰积证的治疗 6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