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化湿温中止呕的常用药;医生说:四种功效,三种运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砂仁,化湿温中止呕的常用药;医生说:四种功效,三种运用,第1张

最近我们讲了好几个化脾胃湿气的中药。

苍术燥湿、祛风湿、解表;厚朴燥湿、行气、平喘;藿香化湿、解表、止呕;佩兰化湿、解表;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苍术和佩兰都是菊科的,能祛湿兼解表;白豆蔻是姜科的,姜科的有一个特点是能温中,能止呕,比如生姜。

这砂仁和白豆蔻非常的相似,临床上用了砂仁就不用白豆蔻,用了白豆蔻就不用砂仁。

砂仁是阳春砂、海南砂、缩砂三种植物的果子,主要产自亚热带地区。阳春砂多出广东、广西;海南砂多出广东、海南;缩砂多出越南、泰国、印尼。

其味辛性温,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作用。

具体可以用于三种情况,一是湿浊困脾,一是脾胃虚寒,一是胎动不安。

脾胃是最容易被湿浊侵犯的,我们吃进去的东西,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湿浊之气,这些湿浊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运化,排掉,就容易积滞在胃肠,从而引起胃肠功能的减弱。

就像胃肠被一堆淤泥或者湿布包裹着,运动起来就慢了,也更加费力。

胃肠功能减弱,吃饭会不正常,排便也会不正常。

吃东西吃不下,没胃口,不消化,肚子胀,食物积在胃肠,大便黏腻,不能很好排出;如果湿浊夹杂有寒气,则还会有腹中冷痛;如果湿浊夹杂有热,就成湿热,还会有肛门灼热、大便秘结等情况。

这时候就需要化中焦脾胃的湿浊。

化湿浊的中药有很多,开头说的这些化湿药都可以,当然今天的主角砂仁也是可以的。

砂仁是温的,所以适合的是寒湿,这样就可以温化湿浊;如果是用于湿热的情况下就需要加上清热燥湿的中药,比如黄连、黄柏、栀子、黄芩。

脾胃的功能非常重要,各种原因引起它的消化、吸收,都会引起身体出现问题。

实证的有寒邪凝结、湿热困阻、寒湿困脾、肝火犯胃等。

虚证的有脾胃虚弱,脾胃阴虚,脾胃阳虚等。

对于湿浊困阻的情况,上面已经说了,可以用化湿药。

现在来看看脾胃阳虚,阳虚会生内寒,虚寒内生就需要温中散寒,砂仁属姜科,性辛温,可温中散寒;而且脾虚,则其运化水湿功能就会比较差,更加容易被湿浊困阻,用砂仁既可散寒,又可化湿。

怀孕比较难受的是孕早期的呕吐、恶心,孕后期的胎动不安。

早期吐得难受,苦胆都会吐出来,这种情况就需要理顺气机,减少呕吐,常用的理气止呕药有藿香、砂仁、紫苏。

后期胎儿成长,会手脚活动后,因为某些原因不舒服,一直在肚子里动来动去也是非常的难受。

胎动常见的原因有气血不足、肾虚胎元不固两种情况。

其实归纳起来就是营养物质不够,小胎儿动来动去。

气血不足是后天饮食不足,需要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并且健脾胃,加强吸收,可以在砂仁安胎基础上,加上人参、白术、熟地等补气血药。

肾虚胎元不固是先天母体不足,就需要加强补肾,可以在砂仁安胎的基础上,加上杜仲、续断、桑寄生等补肾安胎药。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症、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或桥脑尾侧网状核功能亢进有关。

病因目前未明,但可发现此病跟基因、环境因素及某些中枢神经疾病有关。对可能诱发发作性睡病的环境因素现在知之甚少,文献报道有包括头部外伤、睡眠习惯改变、精神刺激及病毒感染等。而发作性睡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大约8%-10%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具有家族史,患者直系亲属患病的几率为对照组的10-40倍;25%-31%的单卵双生子共患发作性睡病,提示遗传因素在其起病中有重要作用。HLA等位基因DQB10602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有很高的阳性率,达88%-100%。

西药治疗

(一)过度嗜睡的治疗

1、中枢兴奋剂:对网状激活系统产生激活作用,发挥很强的兴奋效果.是治疗睡眠发作的有效药物。

2.其他药物:因发作性睡病与DA 的代谢有关,可通过提高突触前的DA 水平来治疗发作性睡病。

(二)猝倒的治疗

1 .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可逆转猝倒发作,如地昔帕明、维洛沙秦和文拉法辛等,均能有效地对抗猝倒。

2 .三环类抗抑郁药:能增加血液中NE 等单胺类的含量,是常用的抗猝倒药物。

3.羟丁酸钠:是GABA 的衍生物,达峰时间为40 分钟,半衰期为53 分钟,用药1周后猝倒发作即减少53 %, 4 周后减少69 % ,对日间思睡、睡瘫症和人睡前幻觉等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三)失眠的治疗

患者如在白天使用兴奋剂后,夜间可出现失眠或睡中不宁等,此时宜选用短半衰期催眠药,如唑吡坦等睡前口服,尽量避免给予半衰期长的催眠药,以防白天睡意加重。

中医中药治疗

(一) 心脾两虚

1 症状 嗜睡,睡前多眼花幻影,神疲心悸,面色不华,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心脾。

3 .方药 归脾汤加减。

若腹胀、脘闷、纳差、舌苔腻者,加茯苓、藿香、厚朴以芳香化湿,健脾行气;睡前眼花幻影较多因心阴不足者,加麦冬、玉竹、北沙参。

(二)脾气虚弱

1 .症状 整日昏昏欲睡,面色萎黄,神倦肢怠,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健忘易惊,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气血,荣脑醒神。

3 .方药 养心汤加减

如水饮内停,心悸怔忡者,加猪苓、槟榔、泽泻;整日昏睡不醒者,加苏合香、石菖蒲、益智仁以开窍醒神。

(三)肾阳不足

1 .症状 嗜睡发作,或昏昏欲寐,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微弱。

2 .治法 温补肾阳。

3 .方药 右归饮加减。

若气虚血脱等,加人参重用并加白术、黄芪。

(四)髓海不足

1 .症状 怠惰嗜睡,腰膝酸软,头昏脑鸣,或耳鸣耳聋,神情呆滞,思维迟钝,精神不济,记忆力减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数。

2 .治法 填精补髓,健脑利窍。

3 .方药 左归丸加减。

遗精,梦交者,加生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固肾涩精;潮热,盗汗,口干者去山茱萸、鹿甲胶,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

(五)心阳不足

1 .症状 嗜卧倦怠,精神萎靡,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2 .治法 温补心阳,补益心气。

3 .方药 桂枝甘草汤合人参益气汤加减。

畏寒肢冷甚者,去桂枝加肉桂、干姜以补火助阳,温通经脉;面色苍白血虚甚者,加阿胶、熟地、枸杞子、何首乌补血。

(六)胆热痰阻

1 .症状 昏困嗜睡, 头晕目眩,口苦口干,呕恶,胸胁满闷,舌红苔黄,脉弦数。

2 .治法 清胆化痰。

3 .方药 蒿芩清胆汤加减。

因痰浊内阻,气逆不降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加旋覆代赭汤以益气和胃,化痰降气;若昏睡不醒者可加安宫牛黄丸醒脑开窍。

(七)暑湿伤气

1 .症状 昏困嗜睡,四肢困倦,纳呆胸满,身热自汗,头痛,口渴,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苔腻,脉虚。

2 .治法 清暑益气。

3 .方药 清暑益气汤加减。

若暑热较甚者,加石膏;湿浊甚者见舌苔白腻,去麦冬、知母,加广藿香、草豆寇。

(八)脾湿肝郁

1 .症状 嗜睡频作,头脑昏蒙,精神委顿,肢体沉重,倦怠乏力,月经量多,色紫有块,腰重痛,白带多,咳吐浊痰,头晕头痛,或胃脘嘈杂,神疲面晦,记忆力差,便干溲黄,舌淡红,苔白厚而腻,脉沉弦。

2 .治法 健脾疏肝,除湿醒脑。

3 .方药 完带汤加减。

白带多者加乌贼骨、芡实、煅牡蛎收涩止带;咳吐痰浊较多者加法半夏、天南星;头晕、头痛重者加菊花、川芎、天麻等。

(九)湿浊困脾

1 .症状 嗜睡频作,头脑昏蒙,精神委顿;肢体沉重,倦怠乏力,胸闷痞满,口腻纳呆,舌质淡,舌苔白厚而腻,脉濡缓或滑。

2 .治法 健脾祛湿,开窍醒神。

3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若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珍珠母、代赭石息风潜阳。

(十)瘀血阻滞

1 .症状 嗜睡发作,迁延日久,神疲乏力,头脑昏沉,记忆力减退,时有头痛,失眠多梦,舌质紫暗,常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无力。

2 .治法 行气活血,开窍利脑。

3 .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

若头痛甚者加葛根、延胡索等;夹瘀血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蜈蚣。

中医针灸治疗

1 .体针

( 1 )方法1

主穴:鼻交。

配穴:神门、三阴交、太冲。

( 2 )方法2

主穴:申脉、照海。

配穴:百会、三阴交。

2 .头针

主穴:国标头针顶中线、额中线。

配穴:湿浊困脾者加额旁二线(双)、额顶带;心脾两虚者,加额旁一线(右)、额旁二线;肾阳不足者,加额旁三线(双)、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双);髓海不足者,加额旁三线(双)。

3 .温针灸

取穴:通里、大钟、心俞、脾俞。

4 .耳穴贴压 取神门、脑干、皮质下、枕小神经点、肝、脾、心穴。

推拿按摩治疗

采用循经推运松解疗法。令患者取俯卧位,身体放松,平稳呼吸。术者位于患者右侧,用双手的拇、食、中和无名指在患者体表操作。

心理治疗

1 .发作性睡病部分患者出现反应性抑郁症状,应给患者以心理支持,增强其治疗信心,并取得家人、同事的理解与支持。

2 .行为治疗: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3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强调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尽量保证夜间获得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白天加强体力活动以改善白天过度嗜睡。

睡病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目前不能彻底治愈。

1、发作性睡病需要终身维持治疗,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可以保证或者维持患者白天觉醒,使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不受影响;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以维持觉醒,让患者因兴奋而不瞌睡,但是发作性无力的症状可能还会继续存在,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缓解,但是这些药只是治标不治本。

发作性睡病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或桥脑尾侧网状核功能亢进有关。病因目前未明,但可发现此病跟基因、环境因素及某些中枢神经疾病有关。对可能诱发发作性睡病的环境因素现在知之甚少,文献报道有包括头部外伤、睡眠习惯改变、精神刺激及病毒感染等。而发作性睡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大约8%-10%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具有家族史,患者直系亲属患病的几率为对照组的10-40倍;25%-31%的单卵双生子共患发作性睡病,提示遗传因素在其起病中有重要作用。HLA等位基因DQB10602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有很高的阳性率,达88%-100%。也就是说发作性睡病有部分患者是有遗传的,先天基因就有,要改变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能当前的医疗生物水平再发展几十年,基因工程熟练应用于人体也是有可能的!其次长期的日常生活习惯,周身的环境也是导致发作性睡病的又一大病因,很多患者有熬夜的习惯,或长期的工作压力特别大,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能就导致了发作性睡病先锋军的出现,犯困嗜睡的症状,很多人也都是从犯困没精神嗜睡的情况开始到逐渐发展严重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中生毒的病因病机 41 肝胆火盛,邪热外侵 42 脾虚湿困,上犯耳窍 43 肾元亏损,邪毒停聚 44 小儿多发脓耳的原因 5 耳中生毒的症状 6 耳中生毒的诊断 7 需要与耳中生毒相鉴别的疾病 8 耳中生毒的治疗 81 辨证治疗 811 肝胆火盛,邪热外侵 8111 症状 8112 证候分析 8113 方药治疗 8114 外治法 8115 针灸治疗 8116 其他疗法 812 脾虚湿困,上犯耳窍 8121 症状 8122 证候分析 8123 方药治疗 81231 治法 81232 方药 81233 草药 8124 外治法 813 肾元亏损,邪毒停聚 8131 症状 8132 证候分析 8133 方药治疗 81331 治法 81332 方药 8134 外治法 82 方药 83 外治法 84 针灸治疗 841 体针 842 耳针 843 注意事项 9 耳中生毒患者日常保健 10 耳中生毒的预防 11 医案 12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中生毒的穴位 2 治疗耳中生毒的方剂 3 治疗耳中生毒的中成药 4 耳中生毒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耳中生毒 1 拼音

ěr zhōng shēng dú

2 英文参考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urulent ea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耳中生毒即脓耳[1]。

脓耳(purulent ear;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为病证名[2][3]。又称聤耳[3]、耳疳[1]、缠耳[4]、耳底子[1]、耳痈[1]、耳湿[1]、耳中生毒[1],为五般聤耳之一[2]。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耳病[5][4][6]。有急慢、虚实之分[1]。脓耳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多发于小儿。常致听力损害,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甚至可以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为耳内流出脓水臭秽也。书有云:出黄脓为聤耳;红脓为风耳;白脓为缠耳;青脓为震耳。”

《锦囊秘录》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停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

脓耳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1]。

4 耳中生毒的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

耳中生毒的发生,外因多为风热湿邪侵袭,内因多属肝、胆、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如肝胆郁火、三焦湿热以及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等)[1][4]。多由鼻咽部炎症经咽鼓管传入中耳而引起的化脓性病变[4]。

41 肝胆火盛,邪热外侵

风热湿邪侵袭,引动肝胆之火,内外邪热结聚耳窍,蒸灼耳膜,血肉腐败,则生脓汁而成脓耳,如《直指方》说:“耳触风邪,与气相击……热气乘虚,随脉入耳不散,脓出为脓耳。”《辨证录》卷三也说;“少阳胆气不舒,而风邪乘之,火不得散,故生此病。”也有因沐浴污水入耳,水湿之气内侵,湿蕴于中,郁而化热,湿热郁蒸耳窍,化生脓汁形成脓耳。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说:“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内,而不倾沥令尽,水湿停积,搏于气血,蕴结成热,亦令脓汁出,皆谓之聤耳。”

42 脾虚湿困,上犯耳窍

正气素弱或久病体虚,正气不胜邪毒,邪毒滞留,兼以脾虚运化失健,水湿内生,泛滥耳窍,故成脓耳[1]。

43 肾元亏损,邪毒停聚

先天不足或劳伤肾精,以致肾元亏损,耳窍不健,邪毒易于滞留,使急性实证脓耳演变为慢性虚证脓耳。正如《疡科心得集》所说,本病有“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甚而发”。肾虚耳部骨质松脆,不堪脓耳湿热邪毒之腐蚀,久则骨腐成脓黑臭,甚则引致邪毒内陷,形成脓耳变证[1]。

44 小儿多发脓耳的原因

儿童的咽鼓管短而粗,故多罹患[4]。

小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易感邪气疫毒,致患麻疹、烂喉痧、疮痍等病,以致耗伤正气,正气不足,邪毒滞留或复感邪气,邪毒困于耳窍而成脓汁,故小儿脓耳多于成人,且更易演成慢性虚证及引起变证[1]。

5 耳中生毒的症状

《丹溪心法》卷四:“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浓汁出,为之脓耳。”

临床以耳道流脓及听力减退为主症[4]。

实证者,起病急而常伴寒热、耳痛、流脓黄厚;虚证者,患耳流脓清稀量少,久延不愈,常伴头晕耳鸣等症[4]。

6 耳中生毒的诊断

耳中生毒以耳内流脓为主要症状,检查见耳膜穿孔,脓液由穿孔处流出,或由穿孔处见耳膜后有脓液,诊断一般不困难[1]。但有时脓量不多,耳膜穿孔较小或在边缘部位而不容易发现,要注意仔细地检查,以免漏诊、误诊[1]。

7 需要与耳中生毒相鉴别的疾病

耳中生毒要注意与耳疖、耳疮进行鉴别,耳疖、耳疮者耳道可有脓液,但耳膜无穿孔[1]。

8 耳中生毒的治疗 81 辨证治疗

耳部流脓为本病的主要特征。但病情有急缓之分,病程有长短之别。一般来说,急者流脓初起,多属实证;缓者流脓日久,多属虚证,或虚中挟实。按其脓色,又有黄脓、红脓、白脓、青脓、黑臭脓等不同。黄脓者多为湿热;红脓者多为肝经火热,热伤血分;白脓或青脓者多为脾虚;流脓臭秽黑腐者,多为肾虚,又受湿浊困结之虚实兼杂证候,病情多较危重。至于脓量的多少及脓质的稀稠,亦可作为辨证之参考,如脓水清稀量多,多为脾虚水湿停聚耳窍;若脓液稠粘者,多为火热偏盛,热聚化生脓汁。[1]

临床时,必须四诊合参,综合局部与全身症状,进行辨证施治[1]。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宜柴胡清肝服主之。气实火盛者,以龙胆泻肝汤服之。惟风耳则出红脓,偏于肝经血热,宜用四物汤加丹皮、石菖蒲服之。

811 肝胆火盛,邪热外侵

脓耳·肝胆火盛证(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livergallbladder fire excessiveness)是指肝胆火盛,以耳痛剧烈,痛引腮脑,耳鸣耳聋,鼓膜红赤饱满或紧张部穿孔、流黄稠或带红色脓液,伴发热、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等为常见症的脓耳证候[5]。

脓耳·风热外袭证(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heat)是指风热外侵,以急起耳痛并呈进行性加重,听力下降,鼓膜红赤或见小穿孔及搏动性溢脓,伴鼻塞、流涕、发热恶寒,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脓耳证候[5]。

8111 症状

本证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耳痛逐渐加重,或如跳痛,或如锥刺,疼痛牵连至头部,常于剧痛之后,耳膜穿孔,流出脓液,流脓之后,耳痛及其他症状,也随之减缓。局部检查:初期见耳膜鲜红或暗红色,血络显露,耳膜向外突,正常标志消失。耳膜穿孔后,有脓液流出,若穿孔处较小,多呈闪光搏动,耳道见脓液,稠黄或带红色,量较多,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1]

全身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等症,或见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1]。

小儿患者的症状一般比成年人为重,多见高热哭啼,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神昏、抽搐、项强等症状[1]。

8112 证候分析

内外邪热困结耳窍,蒸灼肌膜,故耳内疼痛[1]。

气机不利,故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塞感[1]。

热势壅盛,灼烁肌膜,则耳内疼痛剧烈,呈跳痛或锥刺样疼痛,耳膜红赤,血络显露[1]。

热毒炽盛,伤腐肌膜,故而成脓[1]。

热盛则脓稠黄,热伤血分,则脓中带血而红,兼有湿浊者,脓液量多[1]。

脓汁乃邪热伤腐耳膜血肉而成,酝酿成脓之时,邪热亢盛,故诸症剧烈。若脓汁外出,邪热得以外泄,故耳痛、头痛、寒热等症状,都可减轻。[1]

因于风热邪毒侵袭者,正邪抗争,故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若证见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者,乃是肝胆火热之象[1]。

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邪毒容易内犯或引动肝风,故症状较重[1]。

8113 方药治疗

初起证情较轻,风热在表,宜疏散风热,解毒消肿,可用蔓荆子散[备注] 蔓荆子散(《东垣十书》):蔓荆子、生地黄、赤芍、甘菊、桑白皮、木通、麦冬、升麻、前胡、炙甘草、赤茯苓加减治疗:本方蔓荆子、甘菊花、升麻体轻气清上浮,善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生地、赤芍、麦冬养阴凉血,木通、赤苓、桑白皮清热利水去湿,前胡助蔓荆子宣散,助桑白皮而化痰。全方以疏风清热为主,兼以利水去湿而排脓,凉血清热去火邪。[1]

肝胆火热较盛,可加夏枯草、柴胡以增强清泻肝火之力,或用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甘草,以清泻肝火,解毒消肿[1]。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1]。

耳膜穿溃,脓液流出之后,热势减缓,故治疗上重在渗湿解毒,活血排脓,可用仙方活命饮[备注]仙方活命饮(《妇人良方》):穿山甲、天花粉、甘草、乳香、白芷、赤芍、浙贝母、防风、没药、炒皂刺、当归尾、陈皮、金银花加入车前子、地肤子、苦参等渗湿解毒之药[1]。

小儿脓耳,易因邪毒内陷或引动肝风,故要倍加注意,一般可在上述方剂内加入钩藤、蝉衣之类,以平肝息风,若见烦躁、神昏、项强、呕吐等症,则宜清营凉血,解毒开窍,参考“脓耳变证”。[1]

8114 外治法

1)清除耳道内脓液:可用消毒棉签揩净。若脓液较粘稠,可先用稀白醋液或3%双氧水洗涤。清除耳道内的积脓,有利于脓液流出,也有利于使用药物。[1]

2)滴耳: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湿去脓作用的药液滴耳,如黄连滴耳液,或用新鲜虎耳草捣汁或入地金牛根磨醋滴耳,每天5~6次。[1]

3)吹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敛湿去脓作用的药物吹耳,如烂耳散、红棉散等,吹药前应先将耳道内脓液及残留药物清除干净,每次吹入药散也不宜过多,以免药散堆积耳道,妨碍脓液引流而引起不良效果。[1]

4)涂敷:若耳壳或耳后有红肿疼痛者,可用紫金锭磨水涂敷。或用如意金黄散[备注]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生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共研细末。调敷。[1]

8115 针灸治疗

可针刺听宫、听会、耳门、外关、曲池、合谷、阳陵泉、侠溪等穴,每次选2~3穴,用捻转泻法,不留针[1]。

8116 其他疗法

有鼻塞流涕者,用滴鼻灵滴鼻,也有助于脓耳的治疗[1]。

812 脾虚湿困,上犯耳窍

脓耳·脾虚湿困证(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是指脾虚湿困,以耳内流脓缠绵日久,脓液清稀无臭味,听力下降,鼓膜中央性穿孔,或有白斑,鼓室或见肉芽、息肉,伴头晕、头重或周身乏力、面色少华、纳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等为常见症的脓耳证候[5]。

8121 症状

患者耳内流脓,经年累月,时重时轻,缠绵日久,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听力下降。局部检查多见耳膜中央大穿孔,,或有白斑,鼓室或见肉芽、息肉,耳道积脓较多,脓质清稀,甚如水样,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全身可有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萎黄无华,唇舌淡白,苔白湿润,脉缓细弱等症状。[1][5]

8122 证候分析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而化生气血,输清阳以出上窍[1]。《医学纲目》言:“脾胃一虚,耳目九窍皆病。”

脾胃虚弱,则清阳不升,耳窍失其煦养,更兼脾虚不化水湿,水湿困结耳窍,故耳内脓水经年累月不干,偏于虚则脓稀,兼有热则脓稠[1]。

清阳不升,故头晕耳鸣而失聪敏,面色萎黄而无华,唇舌淡白,乃为脾虚气血不足之象;食少腹胀,大便时溏,也为脾虚有湿之证[1]。

脾虚气血不足,故脉象细或缓弱无力[1]。

8123 方药治疗 81231 治法

健脾渗湿,补托排脓[1]。

81232 方药

可用托里消毒散[备注]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黄芪、皂角刺、金银花、炙甘草、桔梗、白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  茯苓、党参加减治疗[1]:托里消毒散以党参、黄芪、茯苓健脾益气渗湿,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兼用金银花、白芷、桔梗、皂角刺解毒排脓,使气血旺盛,正能抗邪,则邪毒可解,脓液可止。若湿热较盛,宜加清热利湿解毒药物,如车前子、地肤子、野菊花、蒲公英、鱼腥草等。[1]

81233 草药

大叶蛇泡勒、鸡血藤、金樱子根、野菊花、山芝麻、狗脚迹各45 g,水煎服,有补养气血,解毒排脓作用[1]。

8124 外治法

1)清除脓液:可用消毒棉签揩净。若脓液较粘稠,可先用稀白醋液或3%双氧水洗涤。清除耳道内的积脓,有利于脓液流出,也有利于使用药物。[1]

2)滴耳:用黄连滴耳液滴耳,或用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耳。[1]

3)吹耳:烂耳散、红棉散吹耳,或用头发于新瓦上煅为灰,加冰片少许研为末,吹耳。[1]

4)有肉芽或息肉者,可涂鸦胆子油,或用手术摘除,以利脓液流出。[1]

813 肾元亏损,邪毒停聚

脓耳·肾元亏损证(purulent ear with kidney origin depletion pattern)是指肾元亏损,以耳内流脓不畅,量不多,耳脓秽浊或呈豆腐渣样,有恶臭气味,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听力明显减退,鼓膜边缘部或松弛部穿孔,有灰白色或豆腐渣样脓,呈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影像学检查多示骨质破坏或有胆脂瘤阴影,伴头晕、神疲、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脓耳证候[5]。

8131 症状

耳内流脓,日久不愈,或时流时止,反复发作。流脓量不多,或污秽或成块状,或如豆腐渣样,并有恶臭味,听力减退多较明显。局部检查见耳膜穿孔,多在边缘部位或松弛部,有灰白色或豆腐渣样脓,脓稠粘成块状,乳突部X线摄片,多示骨质破坏或胆脂瘤形成。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伴头晕、神疲、腰膝酸软,遗精早泄,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等肾虚症状。[1][5]

8132 证候分析

肾虚耳窍失健,易致邪毒滞留,湿热邪毒久困,则耳内流脓不尽,反复发作[1]。

肾元亏虚,骨质松脆,邪毒侵蚀,腐败成脓,故脓液污浊或成块状,如豆腐渣样,有臭味[1]。

因其骨质破坏较重,故乳突X线摄片可以发现其病变[1]。

耳为肾窍,肾亏耳失濡养,故耳鸣、耳聋尤为明显[1]。

肾虚髓海不足,故头晕、眩晕、神疲。腰为肾府,肾虚髓少不充于骨,故腰瘦膝软无力,不能胜任作强之官[1]。

肾主藏精,精关不固,故遗精早泄[1]。

脉沉细弱也是肾虚之证[1]。

本证以肾元亏虚为本,湿浊久困为标,故病情多较复杂,治之不当,尚可变生黄耳伤寒[1]。

8133 方药治疗 81331 治法

补肾培元,去湿化浊[1]。

81332 方药

以阴虚为主者可用知柏八味丸[备注]知柏地黄九(又名知柏八味丸)(《医方考》):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熟地黄、知母、黄柏加木通、夏枯草、桔梗、鱼腥草等治疗[1]。

肾阳虚为主者,用附桂八味丸[备注]附桂八味丸(又名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方论》):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泽泻、获苓、淮山药、炮附子、肉挂心加减治疗[1]。

由于湿热久困,腐蚀骨质,脓液污浊而有臭味者,宜配合活血祛腐之法,选用桃仁、红花、乳香、没药、泽兰、穿山甲、皂角刺、马勃、鱼腥草等治疗[1]。

8134 外治法

1)清除脓液:可用消毒棉签揩净。若脓液较粘稠,可先用稀白醋液或3%双氧水洗涤。清除耳道内的积脓,有利于脓液流出,也有利于使用药物。[1]

2)滴耳:用黄连滴耳液滴耳,或用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耳。[1]

3)吹耳:烂耳散、红棉散吹耳,或用头发于新瓦上煅为灰,加冰片少许研为末,吹耳。[1]

4)有肉芽或息肉者,可涂鸦胆子油,或用手术摘除,以利脓液流出。[1]

82 方药

由湿热火毒,郁结肝胆而致者,耳中肿痛,口苦心烦,治宜清泄肝火,用泻青丸、龙胆泻肝汤[2]。

因风热蕴结成毒而致者,发热,口渴,治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五味消毒饮加减[2]。

83 外治法

《临证指南》:“外用龙骨、五倍子、乳香、枯矾、血余炭,等分为末,卷净吹之”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外俱用酱茄内自然油滴之,俟脓净换滴耳油,时时滴入,肿消生肌自愈。滴耳油,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得油一钱,兑冰片二分,每用少许,滴于耳内。”

84 针灸治疗 841 体针

取听宫、翳风、风池、合谷、足临泣等穴为主[4]。实证加耳门、外关;虚证加太溪、肾俞、足三里;热盛加大椎、曲池;头痛加太阳、上星[4]。

842 耳针

取肾、内耳、屏间、枕、外耳等穴,中等 [4]。

843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时须配合耳腔脓液清洗及引留通畅,有利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4]。

9 耳中生毒患者日常保健

耳中生毒的护理,要注意经常将耳内脓液清除干净及正确使用滴耳、吹耳药物,滴耳、吹耳前清除脓液及停积的药粉,滴耳时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1]

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1]。

患脓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1]。

10 耳中生毒的预防

预防耳中生毒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1]。小儿患麻疹、疫喉痧等疾病后,抵抗力降低,容易罹患本病,更要注意预防,发现耳部症状,及时进行诊治,以免致成流脓[1]。

乳儿哺乳 不当,也易引致本病,故要戒除卧位哺乳的习惯,以免由于乳汁滥入耳窍诱发本病[1]。

另外,避免污水入耳,有水入耳时,要及早拭抹干净,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1]。

脓耳初起者,要及早彻底地进行治疗,以免迁延日久演变成慢性,或变生他证[1]。

11 医案

《续名医类案》卷十七:赵养葵治一小儿,患耳脓,医以药治之,经年累月不效,殊不知此肾疳也,用六味地黄丸加桑螵蛸服之愈。

《续名医类案》卷十七:一妇人因怒发热,每经行两耳出脓,两太阳作痛,胸胁 胀痛,或寒热往来,或小便频数,或小腹胀闷,皆属肝火血虚,先用栀子清肝散二剂,又用加味逍遥散数剂,诸症悉退,乃以补中益气而愈。

12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的概念由法国医生Gélineau在1880年首次提出。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白天反复发作的无法遏制的睡眠、猝倒发作和夜间睡眠障碍。由于本病发作时患者的警觉性与肌张力下降,严重影响学习、生活与作业能力,常被误诊为癫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精神、心理障碍。

起发作性睡病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外伤等。李慧英大夫理解发作性睡病,本病的发病主要累及心、脾、肾,心脾失调是发病根本,病理基础治疗上以补气养血为基础,重在健脾祛湿、滋养脏腑、调和阴阳、行气于清窍,达到醒神开窍目的。

发作性睡病主要症状:

1白天过度嗜睡,表现为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陷入睡眠,白天小睡后,可暂时缓解睡意,并可保持一段时间清醒;在单调或无刺激的环境中,更容易入睡。一些患者可能在行走、吃饭、说话时突然睡眠发作,而呈现出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或刻板动作。无论患者夜间睡眠时间长短,白天嗜睡的情况依然出现。

2猝倒发作,猝倒通常由大笑、高兴、愤怒、悲伤等情绪诱发。猝倒表现为局部骨骼肌无力,如眼睑下垂、舌脱垂、面部松弛或视力模糊。有的影响到颈部、上肢和下肢,引起头下垂、上肢下垂、膝盖弯曲、身体前倾,甚至跌倒等。猝倒发作时间较为短暂,一般在两分钟内可以恢复。猝倒发作频率从数月1次到每天数次不等。

3入睡前幻觉等,入睡前幻觉是发生于觉醒时,或睡眠转换期的梦境样体验,一般多为恐怖或不愉快的内容,也可发生在觉醒前,约三分之一的的患者伴有这些情况。通常为视觉或体感幻觉,(如"灵魂出窍"感),也可表现为听觉、平衡觉或多种感觉复合形式的幻觉,可伴随猝倒发生。

4睡眠瘫痪,睡眠瘫痪是发生在入睡时或从睡眠向觉醒转换过程中,此时患者虽然意识清醒,但无法自主运动或讲话,持续数十秒到数分钟,在有意识努力控制下,或外界刺激(身体受到触碰)下,可立即恢复正常。睡眠瘫痪时常伴有呼吸困难的感觉,和各种形式的幻觉,多为恐怖性体验。

百草醒神汤:阶段一:以补气养血为基础,打通血液循环,滋养脏腑,增强人体代谢功能,清除体内浊气使病情得以控制。

百草醒神汤阶段二:针对性用药物益气健脾,滋养肝肾,打通受阻经络,化痰祛湿,升阳降阴,恢复阴阳平衡使病情得以缓解。

百草醒神汤阶段三:用药物使人体中气恢复,行气于清窍,达到醒神开窍,恢复神经兴奋在百草醒神汤的基础上诊治发作性睡病。

规律性日间小睡:日间规律性安排小睡可以持续改善觉醒水平,并有助于减少兴奋性药物和抗抑郁剂的使用剂量。

睡眠卫生:睡眠卫生措施可有效缓解日间嗜睡、增强药物对日间嗜睡的疗效以及减少伴随疾病。这些措施包括:(1)保持规律的睡眠-觉醒节律;(2)避免睡眠剥夺;(3)戒酒、戒烟;(4)避免不当使用镇静剂;(5)避免过度食用富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6)避免过度进食高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日间嗜睡是发作性睡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猝倒发作是限制患者发挥正常社会功能的重要因素。由于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贯穿求学和个性发展时期,临床症状对患者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十分严重。本病还可导致就业困难、收入降低、失去升职机会等。发作性睡病的药物治疗具有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口干和勃起障碍等潜在风险,亦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通过社会支持,针对患者的学业、职业、生活等各方面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允许患者根据日间小睡时间安排学习与工作任务,有助于患者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另外,发作性睡病患者发生交通和工业事故的危险性增加,应尽量避免从事高危性和高警觉性的工作。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认识发作性睡病的症状和症状出现后的应对措施,了解不同药物对疾病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疾病预后,可减少由于过度担忧造成的额外心理负担,有助于增强患者信心,使其积极面对疾病。

砂仁,化湿温中止呕的常用药;医生说:四种功效,三种运用

最近我们讲了好几个化脾胃湿气的中药。 苍术燥湿、祛风湿、解表;厚朴燥湿、行气、平喘;藿香化湿、解表、止呕;佩兰化湿、解表;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