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肝理脾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缓肝理脾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缓肝理脾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金鉴》卷五十七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缓肝理脾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缓肝理脾汤 1 拼音
huǎn gān lǐ pí tāng
2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缓肝理脾汤21 处方
广桂枝 人参 白茯苓 白芍药(炒)白术(土炒)陈皮 山药(炒)扁豆(炒,研)甘草(炙)
22 功能主治健脾缓肝。治慢惊风,发时缓缓搐搦,时作时上,面色淡黄,或青白相兼,身必温和,昏睡眼合,或睡卧露睛,脉来迟缓,大便青色,属脾虚肝旺者。
23 缓肝理脾汤的用法用量上药加煨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24 摘录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3 《金鉴》卷五十七 31 方名
缓肝理脾汤
32 组成广桂枝、人参、白茯苓、白芍药(炒)、白术(土炒)、陈皮、山药(炒)、扁豆(炒、研)、甘草(炙)。
33 主治慢惊风。
34 缓肝理脾汤的用法用量煨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古籍中的缓肝理脾汤 《医宗金鉴》:[卷五惊风门]慢惊风气为主,虚而夹痰者,醒脾汤主之,脾虚肝旺者,缓肝理脾汤主之。(醒脾汤)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天麻半夏姜制
《幼科心法要诀》:[卷二惊风门]慢惊风气为主。虚而夹痰者,醒脾汤主之;脾虚肝旺者,缓肝理脾汤主之。醒脾汤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天麻橘红半夏
《幼科指南》:幼科证治汇方僵蚕、甘草、木香、仓米、胆南,加生姜煎服。)缓肝理脾汤(桂枝、人参、茯苓、白芍、白术、陈皮、山药、
《幼科指南》:惊风门主。气虚夹痰者,用醒脾汤最效。脾虚肝旺者,用缓肝理脾汤最灵。慢惊夹热夹痰慢惊之证,本无热可言。但脾
《儿科萃精》:[卷五惊风门]慢惊风提到黄芪,很多人只知道它有补气的作用。门诊上好多患者会问“李大夫,我感觉我有点气虚,我喝点黄芪行不行”那气虚有很多种,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阳气虚等等,黄芪能补哪些气虚呢除了补气的作用,黄芪还有哪一些功效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黄芪的作用。
黄芪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黄芪的应用非常广泛。且看黄芪归经为脾肺经。黄芪补气补的主要是肺气和脾气。黄芪治疗的病症主要归纳为以下5点。
1肺气虚证。黄芪入肺经,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经常感冒咳嗽,咳喘日久不愈,气短神疲者;治疗肺气虚导致的感冒咳嗽常常配伍紫菀,款冬花,杏仁,百部等祛痰止咳平喘的中药。
2脾气虚证 黄芪补气补的最大的就是脾气,黄芪甘温,又入脾胃经,脾胃之气为中焦之气,所以黄芪是补中益气的要药。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饮食不佳,大便溏泄不成型可以单用黄芪熬成膏服用,如黄芪膏;也可以配伍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同用。脾气虚,中气不足升 提 无力,容易下陷。黄芪又能升阳举陷,善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在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等。常常配伍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脾气虚容易生湿,脾虚湿盛水湿运化代谢差导致浮肿尿少,下肢水肿等。黄芪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利尿消肿标本兼治,为治疗脾虚水肿的要药,常与白术,茯苓等健脾利水之药配伍使用。
脾主统血,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归经导致失血证,如崩漏,鼻衄等,可配伍人参,白术等补气摄血;如归脾汤《济生方》
黄芪还能补气生血,治疗血虚证。血液的生成来源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黄芪补脾胃之气,促进血液的生成,治疗血虚证常配伍补血药当归使用,如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
脾主运化,脾虚不能输布津液,黄芪补脾气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可治疗脾虚消渴,常配伍天花粉,葛根等使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气虚自汗证 脾肺气虚的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白天经常容易出汗,稍微活动或者不动就能出汗。黄芪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的中药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若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即经常受风感冒者,一点风吹就容易凉着这种的可以配伍白术,防风等同用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者溃久难敛。在疮疡中期,气虚邪毒炽盛,正气无力将邪毒托出,疮疡形状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日久不好者,可使用黄芪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配伍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同用,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在溃疡的后期,因为气血虚弱,疮口难以收敛,恢复缓慢可以使用黄芪补气生血生肌敛疮,可以配伍人参,当归,肉桂等同用,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5痹症,中风后遗症等 气虚导致的血液瘀滞,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者半身不遂可以使用黄芪补气生血和行血祛瘀。治疗风寒湿痹时,可配伍川乌,独活等祛风湿药和川芎,牛膝等活血药使用。治疗中风后遗症,常常配伍当归,川芎,地龙等使用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黄芪的用法用量:水煎服,一般量为9-30克。蜜炙可以增强其补气的作用。
古籍《本草汇言》记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古籍《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
我们现代对黄芪更有深入 地 研究:1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
2有明显的的利尿作用;
3能增强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4有降血脂,抗衰老,抗辐射,保肝等作用
5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
以上为黄芪的功效和应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黄芪的神奇和奥妙。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是一味强大的补气药。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和肝补脾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和肝补脾汤 1 拼音
hé gān bǔ pí tāng
2 处方人参5分,陈皮5分,川芎5分,白术7分,茯苓7分,芍药7分,柴胡3分,甘草(炙)3分,山栀(炒)4分。
3 功能主治小儿风热疮疹,脾土不及,肝木太过。
4 和肝补脾汤的用法用量上作2剂。水煎服。
5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二
古籍中的和肝补脾汤 《保婴撮要》:[卷十二]黄水粘疮
关脉青,两目时札,形体困倦,此土虚木旺,当用和肝补脾汤,反服败毒散,前症益甚,更加吐泻不食,遍身发
《保婴撮要》:[卷十八]水痘麻痘,诸症顿解。但倦怠发搐,此脾虚为肝所侮也,用和肝补脾汤而安。一小儿患此,腹痛烦渴,面赤咳嗽痰涎。用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黄水粘疮蒡子(炒,研。各等分)上,每服二钱,水煎服。和肝补脾汤治风热疮疹,脾土不及,肝木太过。人参陈皮川芎
《麻疹阐注》:[卷三]麻疹达权愈。薛氏发热作渴。用人参麦冬汤。倦怠发搐。用和肝补脾汤。喻嘉言以人参败毒散治斑症。吴鹤皋以参桂附治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黄水粘疮缓肝理脾汤简介
本文2023-10-06 07:06: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