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故城的发现为什么让人惊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2收藏

齐国故城的发现为什么让人惊叹?,第1张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今山东临淄建都,都城时间长达630多年。两千多年后,考古工作者掘开故城,如同千年古梦呈现在千年的故迹墟土之上。

从挖掘的故迹可以看出:齐国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小城在大城西方,其东北部嵌入大城西南隅,残存城垣主要是战国时期的。小城南北22公里,东西近14公里,建造年代略晚于大城,为齐国国君宫殿所在,又称宫城。大城南北长45公里,东西长4公里,为官吏、平民、商人等市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又叫郭城。两城周长215公里,总面积30多平方公里,城外东、西为系水和淄河,南、北有城壕护卫。已探出城门11座,同史书齐城13门的记载基本吻合,估计尚有2座城门已被淄水冲掉。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场面。

这些重要的遗址遗物有:

①大型建筑台基齐国故城内外有多处高大的夯土台基,这就是当时齐国国君的宫殿和离宫别墅的房基。最突出的是宫城内西北地面上的“桓公台”,该夯土台基南北长86米,东西宽70米,台高14米(现高)。台基周围东、西、北三面150米开外有沟道围绕,可能是附属于宫殿建筑的排水系统。齐国国君的宫殿筑在高台之上,更显示出王权的至高无上。

宫城西南有遄台,又名歇马台或戏马台,台高5米,长60多米,宽50多米,相传为田忌与齐威王赛马之所。城西北有梧台,文献记载,齐王曾在此宴请楚国的使者,故又有人说梧台上的建筑就是当年齐国的国宾馆。大城东门以外有雪宫台,是齐王议事、会客和游乐的地方。

②手工业作坊大城和宫城内都有手工业作坊遗址发现,共有冶铁遗址6处,炼铜遗址2处,铸钱遗址2处。宫城内的2处冶铁作坊、1处炼铜作坊和1处铸钱作坊无疑都是直接服务于王室贵族的。另外在大城东北部探出制骨作坊遗址4处,发现大量骨料和制骨用的刀石砥砺。

③孔子闻韶处大城东南部今韶院村,是孔子观摩齐国乐舞——韶乐的地方。可以说,这里曾是齐国的音乐宫。

④墓葬大城内发现两处春秋时期的齐国贵族墓地。战国时代,墓葬多迁至城南10公里的牛山一带。在故城周围,大大小小的古墓有数百座。文献中屡见记载,在齐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王臣,如齐桓公、齐威王、齐宣王、齐襄王、孝公、庄公、管仲、晏婴以及因“二桃杀三士”故事而家喻户晓的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的墓都在故城内外,至今仍留有高如山丘的封土堆。

1971年发掘清理的故城东南郎家庄的一座春秋末期的齐国贵族墓,墓室南北21米,东西20米,椁室用大石砌就。虽然此时用人殉葬已受到社会强烈谴责,殉人之风大减,但该墓封土和17个殉坑内仍发现殉人骨架26具,其中有9人明显是杀死后殉葬的。此墓虽经多次盗掘,但仍出土了金带钩、漆器等一些有价值的文物,殉人各有水晶、玛瑙、玉等质料的精细工艺品随葬。

⑤殉马坑大城内东北隅,今河崖头村一带的一处春秋时期齐国贵族墓地,探出大、中型墓30多座,其中编号M5的是一座石椁大墓,该墓被盗严重,没有发现葬品,但周围东、西、北三面有相连的殉马坑,呈曲尺形。1964年冬发掘北面的54米处,就清理出殉马骨架145具。1972年春又在西南端30米内清理出殉马83匹。殉马均侧卧,头向外,每面两排整齐排列。若全部发掘清理,估计殉马在600匹以上,经鉴定,这些殉马都是参战用的骟马。用如此大量的战马殉葬,可以想见墓主应当是一位勇武的国君。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东周殉马坑。

1990年,在齐陵镇后李村发掘的大型车马坑是近年来齐城考古的重大收获。殉葬车马为上下埋葬,每层长8米,宽3米,车3辆,马6匹,车具、马饰配套齐全而精美。有战车,也有御车。车马排列有序,规模宏伟壮观。

⑥珍贵遗物遗址、墓葬中出土的遗物主要有陶器、铜器、瓦当等。墓内多随葬铜或仿铜的鬲、豆、罐、盂、鼎、盆、盘、壶以及兵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在故城西南墓中出土的一件方铜镜,堪称稀世珍宝,该镜高、宽、厚分别为115厘米、58厘米、15厘米,重达565公斤,背面有龙凤纹图案,5个镂孔钮,中间一个,四角各一个。此物的形状和重量都是十分罕见的。

1964年,在城南齐墓中出土的一件圆铜镜,虽然形制上并无特异之处,但其背面布局可谓匠心独特。该镜背面有3个钮等距离地布置在镜的周缘,中间用银质乳钉9枚组成的十字形,将铜镜云纹四等分,云纹间镶绿松石,云纹突出部分错以金丝。三钮镜原本就是少见的,加上其背面华贵的装饰,更使它具有了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1982年,在城南出土的一批随葬品中有一件仿牛形牺尊,重65公斤,背上有盖,以嘴为流,全身饰满花纹,错以银丝,昂首而立,栩栩如生,成为齐文化的标志性实物之一。

另外,铜盂、铜簋中都有珍品,兵器中的“高子戈”因出于高氏墓地,又有《左传》等多次提到的“高子”,因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这些珍贵的遗址和遗物不仅表现了当时高度的文化水平,也辉映出齐国故都当时的繁荣和兴旺。

齐国,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一个对整个大中央帝国产生着巨大影响的东方诸侯大国;齐国故城遗址,一处保存相对完好的重要的古代大遗址。齐国作为一个古代文明的实体,早在八千年前的“后李文化”时代就创造出了灿烂的“东方文化”,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则肇始于周武王12(公元前1065)年,武王发推翻了商朝暴政建立大周政权后封建诸侯,他的第一功臣姜尚被封齐地,在今天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临淄(当时称“营丘”)建立了齐国。之后的八百年间,临淄一直是大中央帝国在国土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中心。而淄水这条小小的河流,也因为孕育了这个“东方大国”的勃勃心脏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条“小河”。

临淄的建置沿革源远流长。三皇五帝时期,临淄先后是太昊伏羲氏、颛顼高阳氏、少昊爽鸠氏的集居地;夏朝时期,季崱氏栖居在这里;商初,临淄是逄伯陵氏的属地;商末,薄姑氏在此居住。周时,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386年,姜姓齐国传660年在此建都;公元前386年——公元前221年,田姓齐国传166年在此建都,临淄作为周代齐国都城长达824年。公元前202年,西汉高祖刘邦封他的庶长子刘肥为齐悼惠王,都临淄,传多代西汉齐王于西汉末。3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封刘璋为齐王,都临淄,传数代东汉齐王于206年。由上述可知,临淄齐国故城作为“三齐故都,两汉王城”,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先秦两汉时期,是声名显赫、地位极其重要的。

临淄久负盛名,在东汉以前一直是全国最大、最富庶的工商业都市之一。春秋齐桓公时,临淄居民就有四万余户,人口二十多万;战国齐宣王时期,临淄居民多达七万余户,常住人口保守估计也在五六十万以上;到西汉初年,临淄“巨于长安”,“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有户十万(当时都城长安仅八万多户),人口过百万,人物众盛而居民富足,每天“市租千金”,被称为全国最富庶的地方。汉朝有“五都”的称号,临淄是其中之一(成都、邯郸、南阳、洛阳),因此有“西有长安,东有临淄”的传统称誉,在当时世界上也赫赫有名,可与古罗马相媲美。

由上述可知,临淄齐国故城在中国古城乃至世界古城中的地位都是极高的。 六十年代,山东省文化部门组织全国考古工作者,对临淄齐国故城进行了全面勘探,对地上、地下文物进行了探掘、考察。1972年发表了《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又经过几十年的发现、探究,目前已搞清了齐故城的基本面目。先秦学术界普遍认为,在众多的先秦国都遗址中,临淄齐国故城遗址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之一。齐国故城遗址上,密布着数以百计的夯土堆,圆圆方方、高高矮矮、大大小小、林林总总,这些夯土堆大多是两千年前的齐国的宫殿建筑基址和墓葬封土,也有几段齐国故城的城墙遗址。

齐国故城分大城与小城两部分,为“大城咬小城”的格局。大城为平民所居,建于西周时期,南北9华里,东西7华里,周长14158米;小城位于大城的西南隅,是国君居住和官吏办公的宫城,建于战国时期,南北4华里,东西3华里多,周长约7275米。大城和小城总周长约21,433米,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

临淄齐国故城因沿河而建,故有城墙拐角24处(仅沿淄河东墙就有14处),这是其他先秦诸侯国都所没有的。城垣基宽一般在20米左右(最宽处达55—67米),顶宽在10米左右;城垣高度约为“七雉”,即约14米左右,四周角楼高度为18米左右。

1、齐国好厚葬的原因是什么?

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2、厚葬造成了什么危害?

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

3、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

二、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翻译不用我做了吧,内容之一,齐桓公确为明君,能清楚的认识到厚葬这种奢侈浪费之风气于国家有害无利,不知道你们现在教学的恶心程度是否要以此拐歌颂GCparty以及party的领导上去,要是已经恶心到这程度你找报纸抄吧;内容之二,说明管仲是个明白人,看清楚了人做事要么为名要么为利,而想阻止人做什么事只要断了这两个目的的实现就ok了,也就是抓住事物的矛盾。

最后呢,我很想替你老师你父母抽你,这你也不会,你认真读课文了没,你能来着问还知道悬赏说明你心智不在正常范围之下啊,你就不能自己思考么,多简单的问题!手边没有字典么,原文译不出来么,至少第一问里的3道都是明白原文之后用脚指头都能写出来的!

没有

考古学界没有出土过虞朝的文物,但没发现并不代表没有。虞朝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在后世的古籍里有很多相关的文献都描述了虞朝。虞朝并不是指一个特定的朝代,而是指的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

早在夏朝之前的上古时期,中国就已经存在了一个非常神秘的朝代,它就是虞朝,存在时间长达一千六百年,却至今仍被怀疑否定。上古时期又被人们称为神话时期,因为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土过相关的文物,所以人们也无法断定,这个被口耳相传的“上古时期”是否真实存在过。可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史书中确实有对上古时期的记载,人们根据史书资料来断定,上古时期过渡到夏朝这一漫长年代,华夏大地是被虞朝所统治,而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舜,正是虞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

历代的史书当中都把“虞朝”称为虞舜,也就是舜帝。舜姚姓,姒氏,名姚重华,这里的重华一方面是指舜帝天生是双瞳仁,其中也包含了华夏族的华族之意。《论语·泰伯》记载:“唐虞之际,於斯为盛”。在史书资料中,我们可以瞥见虞朝当时的强盛和繁华,春秋战国所流传下来的诸多文献也表明了人们对于虞朝的推崇和向往。传说舜以孝顺而著称,这正巧和儒家学说推崇的孝道如出一辙,于是孟子就极力推崇舜的孝行,希望人们都能够向舜学习,好好孝顺长辈,做一个孝子。

关于虞朝的几个皇帝,穷蝉、敬康、句芒、牛,在古籍中有一定的来历,传说整理者不能任意取消,为了建立一个统一于黄帝之下的古史系统,推演出虞朝的继任顺序:幕,穷蝉,敬康,句芒,牛,瞽瞍,尧,舜。

事实上,因为古籍记载的晦涩难懂,影视作品和文学创造统统绕过了夏、商、周,更别提之前的虞朝了。追溯春秋时期的影视作品都少的可怜,近十年也只有一部《重耳传奇》,关于夏商更迭的影视作品也只有《封神榜》。既然连《封神榜》中涉及的诸多历史已经带上神话色彩,夏朝及更早的虞朝,自然是既可以解读为真实存在的历史,也可以解读为神话传奇。既然连中国人对虞朝的存在都半信半疑,国外人就更不可能认可了。

略显讽刺的是,虞朝和有虞氏被提及最多的时候,正是中原内乱的时候,各个地头的新皇登基,继续给自己安一个正统的血统或头衔,纷纷认宗有虞氏,譬如齐国君主就说自己是舜的后人。舜是虞朝的王,所以人们称呼舜的时候有时也叫虞舜。舜可能是虞朝最有一位皇帝,之后大禹成立了夏朝。虞朝的皇室被叫做有虞氏,如果自称有虞氏的后人,意思就是自己是黄帝的正统世孙。

不过如果硬要说虞朝的存在有什么板上钉钉的证据,那就是龙山文明的发现和山东龙山遗迹的考察,这些城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城墙、壕沟、房屋遗址、储存用的陶窑、古式水井等等,一应俱全;内城套着外城,大城挨着小城,大城叫景阳岗,小城叫教场铺,还有一座更为庞大华丽的宫殿区,也许是王或者哪位贵族的住处,甚至像美国如今的城市规划一样有卫星城的存在,此外根据现代碳十四放射技术断定,龙山文明和虞朝极有可能是有关联的。

长城只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内陆的齐国长城

 齐国长城春秋时期,诸侯纷争,在各诸侯国中,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在春秋前期,已是东方的大国。史载,其疆土已「东至大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今临朐),北至于无棣。战国期间,齐国地盘进一步扩大,为防外侵,齐国修筑了蜿蜒千里的齐长城。其中,在诸城境内的一段,西南自马耳山入境,沿马耳山、石人山、七泉山、茁山、拔地盘、黑溜顶、摘星楼、马山、磊石山至台家沟南岭入胶南县境,经郝戈庄、皇华、桃林、瓦店、桃园6个乡镇,境内全长60余里。

 齐威王六年(前351),齐国为防楚国入侵,于国境南部边陲群山之巅筑城墙以为防,后世人称「齐国长城」。《齐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清乾隆《诸城县志》载:「城因山而起,起平阴之防门,缘太山北麓而东,蜿蜒千里,至日照藤家庄后入县境,又东二里,则分流山也。历马耳山、寿芝山、茁山、拔地盘、黑溜顶,为南北大路,西计六十余里;由此而东更历摘星楼、马耳、雷石山、台家沟至亭子澜,后计七十余里入胶州界,共一百三十七里,其入海则尽于胶之大珠山。」

 齐长城故址诸城境内段,建国后经多次调查和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保护,现基本保存完好,郝戈庄镇还对石人山一段进行了复修。现马耳山东麓一段,城墙残高1至4米,残宽9至15米;皇华镇龙湾头一段,残高5米多,宽15米;桃园乡台家沟南岭一段,残高3至5米,宽12至15米。齐长城筑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的用石块砌建,有的用土筑夯打,气势雄伟,异常坚固。

 齐国长城古迹,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疆域边界等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为进一步保护这一古迹,1979年诸城县 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齐国历史博物馆,座落于齐国故城宫城遗址东部,张皇路与齐都路路口处,张皇路7号。在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文物陈列馆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以齐国故城大城与小城相互衔接的特殊形制作外形,青砖砌垒,形似古城堡,别具一格,内部装饰古朴典雅,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顶高15米,与宫城西部的宫殿建筑遗址桓公台东西相望,交相辉映,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在东北和西南方向设拱型圆门,门洞上方镶嵌着黑色花岗岩匾额,刻有“齐琼元府”四个金字,以示齐国珍宝收藏府地之意。走进馆内展厅,迎门是巨幅齐长城照片。它是齐国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齐国兴旺发达、富民强国的象征。门厅的中部,竖立着三根原始木柱,上部镶嵌着三角形图案,形成一个古“齐”字,这便是齐国历史博物馆的标志。

博物馆始建于1985年,占地105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1996年、1998年两次分别对内部陈列、外部环境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优化,以独具魅力的区域特色,先进的陈列手段,优雅的游览环境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及国内外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的好评。齐国历史博物馆因成绩卓著,分别被授予全国十佳陈列展览提名奖、国家aa级旅游景点、省级风景区和省级优秀博物馆。

临淄,是中国古代东方历史名都。从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齐建国,经春秋桓公称霸,战国威宣称雄,开创稷下学宫,倡百家争鸣,至西晋废齐,临淄作为诸侯王国的都城累计1300余年。齐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十大异型博物馆之一,内部装修取汉代风格,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齐国史陈列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型博物馆的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突出齐文化在华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传统的陈旧的陈列模式,闯出一条适合博物馆发展的新路子。在坚持历史真实性和文物陈列严肃性的原则下,实现了形式多样化、方法灵活、生动形象,借鉴国际博物馆和大型博物馆陈列手段,增强现代化的陈列艺术,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齐国历史博物馆已被公布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省级名胜风景区,并获得山东省优秀博物馆、全省旅游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吴官正同志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个展览办得很好,很有特色”。齐国历史博物馆的实践,为中国中小型博物馆闯出一条新路子,山东省文化厅、文物局领导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上,要求在全省文博系统推广。

齐国故城的发现为什么让人惊叹?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今山东临淄建都,都城时间长达630多年。两千多年后,考古工作者掘开故城,如同千年古梦呈现在千年的故迹墟土之上。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