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2收藏

古代书院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第1张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形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书院教育传统所包蕴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教育的宝贵历史财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

1、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2、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3、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4、“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5、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6、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意义: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财富,处处都闪现着教育哲理的光辉。

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普世价值,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实问题出发去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去的实践与理论中找到借鉴,受到启发。

孔子介绍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滥觞。它曾经是孔子教育弟子的教材。我们今天和孩子们学习《诗经》自然不同于孔子所处的时代。《诗经》对我们及我们的孩子来讲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意涵和审美意涵。我们在教学时更多的应当侧重于此,也就是把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两个重点。

树有根方能生,人有本才能立。《诗经》和《梦辞》作为我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学生不能不有所了解。也只有了解它,我们才能深入地理解古典文学及现代文学。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由于所处的那个特殊时代,对于这一块学习的欠缺,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往往有一知半解的感觉。今天的孩子,我们的确不应让他们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遗憾。

在学习《诗经》时,由于时代的久远,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感到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他们讲解诗歌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在当时的作用,了解《诗经》的表现形式,比如所谓的《诗经》“六义”,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诗歌去认识,去辩析,去领会它们的表情达意作用。这样可以把学习的工具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理解。而且这些“工具”也是我们今天许多表现手法的滥觞,有些我们至今还在使用。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放弃这一块,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领着学生弄懂诗歌大意,然后背诵了事。这实在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可以说是“数典忘祖”。

《诗经》的多数诗歌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民间,语言纯洁,朴素,形象生活,有极强的表现力,它们中的许多经典词语我们至今还在使用。在诵读时我们能领着学生去细细地体味,对于孩子的语言水平,语言表现力以及引导孩子们向生活学习语言是有极大的助益的。至于孩子们在课堂上如何去“读”,笔者倒以为没有必要去强调什么“朗读”、“吟唱”等形式。不管怎么说,我们毕竟不知道春秋时期的人们是如何读这些诗的,我们现在模仿这个,比较那个,不免有画虎不成反类猫之嫌。与其如此,倒不如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的去表达自己的理解。

《诗经》中的诗歌有许多是优美的篇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生活,所创造的意境如梦如幻。那优美的意境真的能让人流连忘返,灵魂升华。比如《关雎》一诗中那位,追求窈窕淑女是那么多情、执着、魂牵梦绕、辗转反侧,我们读来是多么的鲜活,让我们不禁对他的爱情命运也牵肠挂肚。再如《蒹葭》一诗中“所谓 伊人,在水一方”,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意境也会让我们唏嘘不已。这种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久而久之,自会让学生得到提高,也许绅士,淑女就是这样造就的吧。而要做到这点,离开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是难以做到的,老师们要注意啊!引导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去想像,去同理,学生的思想情感就会升华,对美的认识也会日益提高。

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提升孩子的气质,让孩子更注重自身的修养,孩子较早开始学习国学,有助于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还能督促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改变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任性等不良行为。

扩展资料:

国学的分类方法其一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它把国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

人民网-国学入幼教 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熏陶

-国学

中华文化典籍对世界文化的意义是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全世界最为绵长悠久、最为庞杂浩大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国人根本,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因此,对于中华典籍的整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养无限,永屹世林。

二如何保护传统文化

   (1)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进行系统性的文化教育。既包括由国家组织的小学、中学、大学及以上的国民教育,也包含了具备基础教育功能和高等教育功能的非行政教育。制定相关教育制度,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保障教育阶段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2)结合当前新时代的要求,赋予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结合当前新时代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的意义,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对传统文化做出当代表述,为文化发展开辟出更大的空间。

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多意义。首先,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来源。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更好地维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其次,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如孝道、忠诚、诚信、礼仪等,这些价值观念对于人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养生保健的方法和技巧,如太极拳、气功、中医等,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每个人应该接受的教育。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是孔子对古文化所持态度之一。什么意思呢?孔子说:“阐逋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自谦的说法。孔子并非真的述而不作,比如以“仁”解“礼”就是孔子的创作。他这么说,只是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及历史经验的重视,这也是他做学问的态度。

孔子一生致力于古籍的整理,接触到博大深邃的古代理论。他从中汲取到了前人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并对他们的智慧作出了全面总结。不仅如此,在向先贤们学习的时候,他还产生了许多新的感悟,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在传播和阐述古代典籍的的过程中,他将自己的新思想完美地融入其中。实际上,孔子并非“述而不作”,而是“述而又作”,开创了具有崭新思想内涵的儒家理论。

很多人认为孔子多方面地维护传统,是保守派,这种看法是极不客观的。因为重视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我国古时的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不管是政治学说,还是社会理论,乃至人生哲学都不乏深刻的洞见。这是先贤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文化传统无法割裂。即便是面临新问题,也需要历史的经验;即便是创新,也要以传统为基础。离开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谈创新,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尊重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才能继往开来。孔子曾在《八佾》篇中就曾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礼汲取了夏礼和殷礼的长处,并在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经过演化和发展,而变得更为完善。这就是从历史中汲取的经验,孔子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反复强调传统的重要性。

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孔子给我们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要珍惜并乐于学习,这是学习的态度问题。学问之道,关键就在于是否愿意虚心受教。其次,则对所学应当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信而好古”。一个人只有真心喜欢先人的智慧,才能领略到先贤之学的精妙。而且,古人的智慧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下来,就足以证明这种智慧是真正的精华。

说这么多其实总结为四个字司命维新

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是处于阴阳运动之中,不断地发生各种变化,而变化未必是好的,也未必是坏的。对于旧的事物,有些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基,是应该坚决维护的。而新的事物,也有很多是破坏的黑暗的东西,必须坚决抵制。坚决维护一切旧事物和坚决反对一切旧事物,都是极端的愚昧和野蛮的思维。孔子也是继承最为深邃的中庸思想,继承了古代优秀的文化,又开创了优秀的新文化。具体如下:

孔子收集整理了历代圣贤的著作而编撰了《诗》《书》《礼》《易》《乐》,宣称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这是孔子守旧的一面。

孔子推翻之前世袭制度,提出“学而优则仕”的文官制度,开启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使平民获得了知识并可以担任国家领导者的新体制,使整个世界进入新的文明时代。孔子编撰了《春秋》并广泛传播,打破了史书只能贵族观看的旧例,开启了人民舆论监督的新时代。

对我们教师治学有什么启发意义呢?

(一)学、思、行结合

孔子教导弟子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学、思、行结合,孔子认为学是求知的手段,“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的主导思想,而获取了知识之后,就要思考。在《论语》中,孔子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论述学与思的关系,说明要想有效学习,就要学思结合。此外,孔子还强调要“学以致用”,说明学习是收获知识的一种手段,行才是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因此,正确的学习和教学过程,就是要做到学而思而行。对于当代教育而言,我们正需要这样扎实的学习及教学过程。学生学习仅是表面上的对知识的汲取,还要进一步思考,联系与之相关的知识,织成知识网,通过适当的考核和复习来确定真正掌握了知识技能。对于教师而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就要为学生布置新颖,而不是不加思考就可以完成的抄写作业,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考察学生对医学知识的运用程度。这样的学习法和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扎实程度。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一生热爱教育事业,他认为教师应该首先具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素养。学而不厌是指教师应该掌握广博的知识,博学多识,并在自己教授的领域里充实自己,不断学习,热爱学习的精神。诲人不倦是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而不知疲倦的精神。孔子终生好学乐学,从30岁左右开始办学直至晚年仍在传授知识,一生热爱教育事业,投身教育事业,他的教育精神令人敬佩不已。孔子作为教师的楷模,他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至今也没有改变,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为当代教师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三)师爱生敬,教学相长

孔子认为,教师应该爱护学生,学生也应该尊敬老师,要保持师爱生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生,也可以向学生学习,不耻下问,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非常关心弟子的健康,同时他的弟子也十分尊敬他,在教学时,孔子经常从弟子的思想言论中受到启发。孔子的师爱生敬,教学相长的教师素质观对两千多年后的当代教师职业素质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提倡师生间关系平等,互相尊敬,互相关心,在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向学生传授相应学科的知识,也可以从学生中学习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到师生间相互学习,在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互相帮助,师生携手共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四)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一个人如果一生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与真理无缘,那就等于白活了;如果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一朝得道,死而无憾!“我思故我在”(笛卡儿语),一个人停止了学习思考,停止了对真理的叩问追求,便是行尸走肉,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人生的价值在于闻道求真,学以致道胜于生命。

古今中外,英雄所见略同。孔子还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在这里强调“知”,强调懂得,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仁人君子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要知安身立命,要知礼明法,要知人论世,要懂得天道、人道、世道,正确分析和把握自然规律、天下大势、世道人心,这样才能成为人格完美、胸有大志、知命乐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君子级人物。要能如此,必须重视学习。

孔子谆谆教导我们:学习重要啊,你比人家差,不是你天生猪脑子,而是你后天所受教育和努力程度不如人家呀!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你也许会反驳说: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脑是有差异的呀!孔子回答说:对呀,人的品性智慧是要分个三六九等的呀!生下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了以后才知道的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的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就是下等了。接着他又说: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的人,我是喜爱古代文化,努力探求得来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最后,孔子拿他自己的学习修为经历来开导我们: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里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却不违反励志规矩(“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是一个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他对自己的评价一般都很低调,但他对自己好学乐知的精神和行为,却奖掖有加,充满自信。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当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什么样的人时,子路因为这个问题很有难度而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这个人,用起功来便忘记吃饭,经常快乐而忘记忧愁,不知道自己快老了,如此等等。”

(五)学习的紧迫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昼夜流逝着,生命昼夜流逝着,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感概,所以孔子的这句话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成为千古名言。正是这句充满强烈生命意识、包含人生哲理的名言,启发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珍惜时光、珍惜生命、奋发有为。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警策的诗句,大概都源于孔子这句名言吧。生命有涯,学海无边,事业无限,仁人君子不可懈怠!孔子以身作则,惜时如金,求知若渴,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他说:“学习就像追不上别人一样着急,学了之后还唯恐忘掉了它”(“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他说:“假我时日,五年十年来沉潜于易经之中,方可没有大的失误吧”﹙“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还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

老师言传身教,弟子切实遵循。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得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雪窗萤火、悬梁刺股、发愤苦读的佳话,不管他们的学习目的如何,但其态度与精神诚可敬佩。

古代书院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