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文化有什么差异?是什么导致这样的情况?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4收藏

南北文化有什么差异?是什么导致这样的情况?,第1张

中国南北方的差异来源是因一条秦岭淮河将南北分开,所以南北方在饮食、居住、习俗、性格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同,其实导致南北差异的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不同,所以,人文、传统文化,还有衣食住行等方面就都出现了各自不同的特色。

一、饮食方面,南北差异大

南方人喜欢吃清淡小码的字,其中以杭州江南一代最为显著,那里的人最喜欢吃少油少盐的菜品,而且他们从不吃剩饭,所以每个菜码都特别小,只够一人一盘的,虽然也有南方人喜欢吃辣的菜品的,但是也只是个别比较有特色的,而北方则与南方人的餐饮完全不用,北方人粗犷,爱吃油炸的、口味重一点的菜,并且北方的菜码一个能抵上南方两三个,所以在吃饱方面,还是北方的菜比较占优势。而且南方人主要吃水稻,但北方人更加喜欢吃面食,即小麦一类的作物,山东人就是其中最爱吃面食的代表。

二、居住方面,南北方有着较大差异

在住房方面,南北方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南方人喜欢住尖顶的房子,因为南方比北方的雨水大,房顶坡度较大可以利于排水,而北方多是采用平顶的房子,并且北方的窗子基本都选择非常小的,那是为了冬季保暖,而南方则是喜欢太窗户的房子,因为长期受雨,所以房间会变得阴冷潮湿,一个大窗会让阳光很好的照射进来,去除房间的湿气。

当然南北方最大的差异其实在于人的性格,南方人比较聪明,非常会经商,而且南方人多数都有秀外慧中,深藏不露的那种低调内敛的性格,而且南方女孩多是一种温柔似水、温润如玉的性格,而北方人则比较粗糙狂放的性格,全世界人都不知道东北人不好惹。

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和生活环境不同,从而导致了生活上的习惯以及文化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这是从古至今就有的,想要改变就很难了。其中气候是个很大的原因。

因为很多时候气候决定着我们的衣服风格,建筑风格。以及在吃方面的口味。北方纬度比较高。冬天的时候天气特别的冷,夏天又特别的干燥,雨水较少。所以北方的人冬天穿的衣服特别厚,因为在北方会下雪。辣椒能使人的身体变暖和,所以北方人普遍都喜欢吃辣椒。而南方雨水较多,天气容易潮湿,冬天也不是特别的冷。所以南方的人一般都不怎么喜欢吃辣椒,而是喜欢吃一些清淡的,去火的凉茶之类的。建筑方面南方的房子大多是,有那种瓦房斜着的。这样有利于雨水的排出。这就是因为气候的不同而导致,吃穿住行的不同。

同时呢因为气候的不同,导致南方人和北方人在生活上的习惯也不太一样。比如说洗澡。因为北方冷,所以如果每天都洗的话,容易冻伤。因此他们习惯,冬天的时候隔几天洗一次澡。但是南方的冬天不是那么的冷,所以往往是冬天每天都洗澡。说到洗澡,南北方还有一个茶艺,那就是北方人喜欢在大公共澡堂上一起搓澡,但是南方人比较注重饮食,所以没有这个习惯,一般都是独自一个人洗澡的。但是如果有一个南方人接受,一群人一起洗澡的习惯的话,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这些都是因为气候的不同而导致南北方文化差异大的表现之一。

同时呢,地理位置也有很大的因素导致了南北文化差异大。因为北方的地理位置大多数是高原,盆地之类的。他们那里是种的水果和主食都跟南方不太一样。北方人的主食是馒头和面,而南方因为雨水多适用于种水稻,因此主食为大米。小麦制成的是面条和馒头。我到每个可以制作出很多种食物,比如说糯米包,比如说,河粉,粉丝之类的,这些在北方都很少吃的。但是呢就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同,是中的食物也不同,导致了我们吃的种类也不同,所以有时候,南方人和北方人在吃方面彼此都很不习惯。这种现象在大学特别常见,因为大学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方,有人来自北方,有人来自南方。所以,为了适应这种南北方之间吃方面的差异,大学的饭堂往往会是设置几个不同口味的窗口。这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导致南北方生活饮食方面的文化差异大的表现之一。

你是问人文历史,还是自然地理,还是经济?

我默认为地理了。

这里北方主要指华北,西北东北说的较少。

北方,东部省份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全年温差大,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显著低于南方,年际差异大,不受台风影响。地形主要为平原。

南方,主要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广东南端和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北方高,季风气候显著,全年温差较大,夏季炎热多雨冬季较寒冷,降水量显著高于北方,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其余季风性气候与北方相同,表现为降水的季节性、年际性变化显著。东南多丘陵山地。华东为平原。四川是盆地。西南是高原。

总的来说是纬度造成的,南方纬度偏低,光照较北方充足,全年气温较北方略高、变化略小,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更大,降雨更充足,冬季受西北冷空气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主要不同之处:

1、建筑墙体厚度不同:北方气候干燥, 冬季漫长多雪。, 空气流通, 防止夏季高温的侵袭。

2、底层墙体与地面连接地带的不同:凡是建筑物都要考虑基脚的牢固性, 因此, 建筑物底层墙体与地面连接地带都有水泥作成的散水护坡。因受所在地地温的影响, 这种护坡在南北方有明显的不同。

3、门窗的设置不同:北方的建筑物通常设双层窗户。这种一为保暖、二为通风的事情是南方地区的人们所不必操劳的, 而在北方则不能不做。南方建筑物设单层窗户, 图书馆的建筑讲究实用外, 讲究美观大方, 在窗户的设计上往往是从采光和美观出发, 因此, 南方图书馆建筑的窗户多为大面积的带状窗。

4、共享空间要求不同

5、建筑设计不同:北方土质坚硬、干燥, 比较适合于设计地下建筑。在北方, 这种地下建筑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南方气候温暖湿润, 土质水分含量高, 不宜设计地下室。相反, 南方潮湿的气候, 影响到建筑物底楼也很潮湿。

造成南北建筑差异的原因:建筑的形制与发展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区域文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我国的地域辽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南北传统建筑的形式姿态万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现代南北建筑的面貌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地域空间的拓展和生产方式的革命,人们也从世代依存的封闭环境中解放出来,传统的时空意义的地区概念不断被打破。

中国古代各地的城市建筑,创造了很多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北方城市多位于平原,所以城市平面和道路系统,多数方整规则。南方傍山临水的城市,因为结合地形、常常形成不规则的布局,但道路系统仍力求整齐。就中江南地区由于依靠河流为运输线,城内除道路以外,还开凿很多河道。例如苏州,至迟在七世纪就有了内外两套环城主要河道与若干水门,再在城内开掘一套与街道相辅的河道网,其中有垂直相交的干线,也有与街道平行,通至住宅前后的支线,供运输和排水之用,充分说明当时规划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1.特定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矿藏资源等客观因素。

内陆还是靠海,平原还是山地、湖泊,内地还是边境。是炎热的南方还是寒冷的北方,是干旱的内陆盆地还是湿润的湖海区域。是产大米还是产高粱、小米。是产石油还是煤炭矿藏等等。

北半球的国家,其南方往往代表着繁闹和温暖;北方则代表着寒冷和空旷。而从中国历史的发展上看,中国文明的中心最早是产生于西北黄河流域即陕西一带,随后它的重心逐渐向东移动,先是洛阳、开封一带,尔后到北京;再又自北向南移动。中国文化的主流发生在北方而不是发生在物产丰富的南方。中国历史上北人南迁,有三次大的变动:第一次是南北朝;第二次是“安史之乱”;第三次是宋代。通过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南方得到开发。

为什么富饶、温暖的南方开发得最晚?因为当时那里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人类征服自然的水平是有限的,在寒冷的北方传染病更少一些,所以人类只有在近现代,生产力发展了,才能在南方生存。因此,直到到明清以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心才逐渐转移到了南方,20世纪以后更是如此。很多人说京派和海派的冲突,表面上看是南北冲突,实际上是中心的冲突,即上海作为一种新的城市代表着新的文明,北京则代表着本土文明。

2.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积淀。

是历史故都还是原始乡村,是战争场所还是贸易港口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差别是有历史渊源的。历史上北方(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便是其代表人物;南方则多风流儒雅的文人骚客,作《离骚》的屈原便是其代表。又如民谣:“东北虎,西北狼,南方人是只大绵羊。”过去,就连犯罪,南方人也是多以智力型为主,如诈骗活动等等;北方人则往往是刺刀见红,以暴力犯罪为主。

3.外来文化的影响。

如北方受俄罗斯风情的熏陶,西北受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南方受南亚国家的文化影响,沿海受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4.宗教扩张、殖民战争所带来的文化包袱。

自己的观点:正如上文提到的原因,南北文化的差异是由于气候和历史的长期积淀下来的。由于南方地区的交通便利,导致南方的文化比较趋于西方,更加理性,讲原则,有时不免过于教条。而北方人比较重义气,勇敢,有时不免莽撞。南北文化各有优势,没有绝对的好坏。

从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来讲,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新陈代谢慢,生命周期长。

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因而长得“人高马大”一些。

扩展资料:

人文差异:

南经北政。从总体上看,中国北方军事、政治活动活跃,南方经济、文化产业发达。北方历来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秦、汉、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更确定了北方在全国的政治地位。

南方自南宋起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农业发达,同时也是贸易港口的主要集散地,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中国东南沿海传入,更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不断加强。

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在政治、经济上的心态。

——南北差异

  1 中国南北建筑概述

  11 北方建筑

  与南方地区相比,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寒冷,用地相对宽松,地形更为平整,建筑材料相对单一,多是土木之类的材料,人文和民风也比较纯朴、憨厚和粗犷。正是自然风情、文化习俗和建筑材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我国北方各地民居建筑普遍强调向阳,并呈现出质朴、敦厚的建筑特色,在群体布局上,则呈现出总体整齐、方正的格局。

  北方地区可以划分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两大区域,其建筑布局和风格又有所不同。

  111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至苏、皖北部,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等7省、市的境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

  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有许多古老城市,其建筑组群方整规则,庭院较大,中庭和边角一般会留出尺寸不大、供通风采光用的天井。建筑布局一般呈离散型,各栋单体建筑相对独立。建筑造型起伏不大,屋身低平,屋顶曲线平缓。建筑材料多用砖瓦,木结构用料较大,多数装修比较简单。

  四合院是华北平原民宅中最常见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院落。其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但用法极为灵活。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数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隔墙。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其他家庭成员的住房。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112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青海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黄土高原建筑院落的封闭性很强,屋身低矮,屋顶坡度低缓,还有相当多的建筑使用平顶。建筑材料方面,很少使用砖瓦,多用土坯或夯土墙,装修简单。黄土高原之上还常建有窑洞建筑,总体风格是质朴、敦厚。但在回族聚居地,还建有许多清真寺,它们体量高大,屋顶陡峻,装修华丽,色彩浓重,与一般民间建筑有明显的不同。

  12 南方建筑

  与北方地区相比,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用地狭窄,丘陵、平原相间,建筑材料丰富多样,民居建筑的总体风格是清新、通透。

  南方地区可以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岭南地区两大区域,其建筑布局和风格又有所不同。

  121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由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由于一直以来,本地区地少人多的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建筑组群比较密集,庭院狭窄。屋顶坡度陡峻,翼角高翘,装修精致富丽,雕刻彩绘很多。长江中下游平原传统建筑的总体风格是秀丽、灵巧。

  122 岭南地区

  岭南,是指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这个地区的民居建筑平面比较规整,庭院很小,房屋高大,门窗狭窄。屋顶坡度陡峻,翼角起翘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民居更大。城镇村落中建筑密集,封闭性很强。房屋装修、雕刻、彩绘同样富丽、繁复,手法精细。岭南地区建筑的总体风格是轻盈、细腻。

  2 南北建筑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中国建筑的历史演变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古代人们,因地制宜,因材致用,运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创造出不同结构方式和不同艺术风格的古代建筑。

  早在一百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安徽、重庆、陕西、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洞穴。

  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华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上者为巢,下者营窟”(《孟子·滕文公下》)的记载。

  从西周到魏晋南北朝,中国民居建筑形式得到了较为完备的发展。西周时已经出现高大宫室和四合院布局,并开始使用砖瓦。春秋战国时期,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拱上均有装饰,墙壁上则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

  隋唐时期则是中国建筑艺术得到飞速发展时期,木构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台基、砖石结构、屋顶样式等建筑要素也趋于成熟。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进入最后的大发展时期,南北已有的建筑形式基本发展成熟,在类型和特点等方面基本形成定制。与此同时,随着各地乃至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新式的民居也不断涌现。

  总的来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以木架结构为主要方式,合理运用建筑比例、尺度、节奏、均衡、层次等艺术手段,其总体风格是古朴、典雅和静谧,表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气质和美学倾向。

  22 古代南北代表性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本文选取北京故宫和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代南北建筑的代表,来分析其特点。

  221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的乔家堡村,占地面积8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0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乔家大院不但是山西民居的典型形式,也是中国古代北方建筑的典型形式。

  这是一座结构精巧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整个院落位于一个方形的围墙之内,四周是全封闭的,墙面内由砖砌筑,高10多米,上层是女儿墙形式的垛口。由外面还能看到一个个的更楼、眺阁,就像是城墙上的敌楼一样,很有气势。整体看来,在坚实的墙体掩护下,乔家大院就如一座稳固的城堡。乔家大院平面布局呈双喜字,共有六个大院、一十个小院,相互穿插、交错,共313间房屋。如此复杂的布局,组成了一格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

  虽然现在看来,乔家大院内的建筑是一个整体,其实六个院落建筑有先有后,并非营造于同一时期。乔家大院中最大的院落是一号院和二号院。它们的布局形式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具体地说,也就是里院的正房、东西厢房都为五开间,外院的东西厢房都是三开间,里外院之间有穿心厅相连。而除了厢房外,倒座房、过厅、正房都是二层楼房。在整体的构成上,乔家大院的房顶非常有韵律。房顶由高到低,起伏变化,抑扬顿挫,在反复、连接、交错、间歇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22 苏州拙政园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

  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

  由于南方人口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青树木较多,因此,园林景致细腻、精美、曲折、幽深,与北方格局宏大的宫殿建筑风格完全不同。

  3 造成南北建筑差异的原因分析

  建筑的形制与发展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区域文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我国的地域辽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南北传统建筑的形式姿态万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31 气候因素

  中国北方地区多处于中温带,气候比较寒冷,民居需要充足的日照,因此,正房都力求坐北朝南,宅院的内部构成也多为离散型。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用地就越宽松,这种离散式的程度愈明显。寒冷的气候还要求建筑拥有厚重的墙体和厚重的屋顶,使得建筑实体十分笨重,而不便于凹进凸出,建筑空间受到实体的严格枷锁,不得不呈现规整的形体。

  相反,南方气候炎热,民居建筑的墙体和屋顶都可以做得单薄、轻巧,建筑空间处于较主动的地位,可以自由地伸缩、凹凸,方便地展延、通透。

  32 地形、地貌因素

  中国北方平原与高原分布广泛,人口密度比较稀疏,因此,聚落与建筑选址经常设在平坦的地段,大多数属于平原型的构成。地段的宽松和地形的平整,为北方村落和宅院的规整布局提供了有力条件和基础。因此,同一地区的乡土建筑形式十分统一。

  33 人文因素

  南北建筑风格样式的差异还缘于南北居民的文化习俗、喜好和审美观念具有一定的差异。南方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显得繁杂自由,北方表现在规整、简单、一致,由于人文传统的不同,还导致二者在建筑装饰上出现许多差异,南方的装饰比较写实,而北方大多数传统民居的装饰比较抽象。这就是所谓的“南繁北简”和“南奢北朴”的装饰特征。

  4现代南北建筑的面貌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地域空间的拓展和生产方式的革命,人们也从世代依存的封闭环境中解放出来,传统的时空意义的地区概念不断被打破。现代南北建筑的差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但由于气候、地形、地貌因素以及习俗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现代的南北建筑无论从布局、建筑风格,还是从建筑材料、建筑装饰上来说,也都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41 建筑空间和门窗设计

  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在冬季取暖期间,要尽量使建筑物大厅空间内暖气热力能均匀到达大厅的各个角落, 如果热力不够, 不仅耗费了能源, 而且使居住者受冻。因此,北方民居建筑的大厅空间设计一般比较小一些,方正一些,建筑的半室外空间也比较少。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就可以做出各式各样具有不同空间体验的大厅和半室外空间。

  北方的建筑物通常设双层窗户,冬季来临,就要封窗;进入春季,就要开窗。因此,在门窗设计上只要求符合一般自然采光要求, 注重实用, 大型带状窗比较少见。南方建筑物设单层窗户, 除了讲究实用外, 还要注重美观大方,多为大面积的带状窗。

  42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受传统人文因素的影响,北方建筑的造型与立面设计,比较强调厚重、朴实,用材上,则尽量选择一些以砖、石为主的材料。而南方强调的是清新通透,立面多为浅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用得多是涂料、木结构、仿木结构、钢结构等。

  43 阁楼与地下室

  因为气候相对干燥,土质坚硬,日照时间比南方短,所以,北方现代建筑多建有地下室和阁楼,可以利用更多的空间,并且具备冬暖夏凉的优点。而南方气候炎热潮湿,日照强烈,因此,阁楼的作用主要是为阁楼下面那层的空间提供隔热,很少实际使用。同时,由于防潮的成本非常高,南方现代建筑的地下室也比较少见。

  5 中国建筑的发展趋势

  通过前文对中国南北建筑的分析,我们对其存在、发展和延续有了进一步的理性认识。对待传统的建筑设计元素,我们应该用批判的眼光去对待。既不能全部肯定,直接拿来使用,这样只会建造一些仿古建筑,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一味返古,就不会有创新。同时,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中国传统建筑是我们设计现代建筑的根源。

  因此,中国建筑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结合自然与人文环境、尊重历史与民族传统,实现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尤其是应该借鉴传统建筑文化的空间布局、造型语汇、色彩以及细部装饰等因素,追求建筑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通过灵活、恰当地运用现代材料、技术和构造方法,来构建既符合现代人审美特点,又有中国文化气息的优秀建筑。

南北文化有什么差异?是什么导致这样的情况?

中国南北方的差异来源是因一条秦岭淮河将南北分开,所以南北方在饮食、居住、习俗、性格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同,其实导致南北差异的原因就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