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点古书我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介绍点古书我看?,第1张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1、《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2、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

3、《史记》中的传记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社会历史的广阔画面,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作者为人物作传,不只是一般记叙人物的事迹,而是努力写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来,为此,他总是在充分把握史料的基础上,先求得对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有一个总体的明确的认识,再利用对史料的剪栽取舍、穿插安置,突出其主要特点,使之成为个性鲜明的典型。

如《项羽本纪》紧紧抓住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气质,着重表现其勇锐剽悍、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率直重义而寡谋轻信的真朴性格。他的气盖一世、想以武力屈服天下成为霸主的特色,贯串了他一生的言行中

《史记》等古籍记为战国魏文候时邺(治今临西南四十里的邺镇)令西门豹创建(公元前422年)。《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在西门豹后约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 记》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起又开。

扩展资料:

引漳十二渠又称西门渠,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在魏邺地,即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和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引漳十二渠是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区在漳河以南(今河南省安阳市北)。

西门豹的建造方法是“磴流十二,同源异口”。“磴”就是高度不同的阶梯。在漳河不同高度的河段上筑12道拦水坝,这就是“磴流十二”。每一道拦水坝都向外引出一条渠,所以说是“同源异口”。据记载,每个磴相距300步,连续分布在二十里的河段上。根据地形考察,这二十里河段应当是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以下的二十里河段,渠口开在拦水坝的南端,12条渠都在今安丰乡境内。

第一渠首在邺西18里,相延12里内有拦河低溢流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开引水口,设引水闸,共成12条渠道。灌区不到10万亩。漳水浑浊有很多泥沙,可以灌溉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而富庶起来。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末年曹操以邺为根据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堰从此改名天井堰。

《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在西门豹后约 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记》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起又开。

参考资料:

·引漳十二渠

焚 书 辨

公元前213年,前212年,发生两件大事,秦始皇“焚书”和“坑儒”。很多人一直把这两件事视为秦始皇是暴君的佐证。上面贴的是“文化灭绝”、 “暴政”的标贴。这两件事也往往被引做“暴秦”二世而亡的诱因之一。

关于秦的“暴政”,很多人也说过另一番话。

比如吕思勉,章太炎,梁启超,鲁迅,柏杨等诸先生。都提出了客观的看法。

事情其实不难弄清楚,前提是我们必须回到公元前221年。

那一年,秦始皇花费二十六年时间,横扫六国,以武力实现了天下统一,至少结束了二百余年战国兵革之乱。

大局初定,百废待兴。俗语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始皇君臣要找出一个治国理政的路子。有两个方向,一是效法古人,一是改革创新。

如果是效法古人,那上一个统一王朝是公元前1000余年的西周建国,从其结束起(公元前770年)至秦统一也至少有500多年了。所谓的复古就好比要我们现在21世纪的人去以元明时期政治经济体制为标杆。何况从东周起历经春秋战国这五百年礼乐崩坏,道德沦丧,战乱不休亦是有目共睹。以始皇君臣这开天地的大有为之人当然是不屑于此。

那只有独辟蹊径改革创新一条路可走,选择这条路前途未卜的漫漫艰辛, 他们是有心理准备的,异立于世的滚滚谤骂也只有他们一肩承担。也许,这时,萦绕在始皇脑海中的,是140年前商鞅劝秦先王孝公变法强国的谆谆之声:“……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民不可以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商君列传》)。

与先王孝公变法时不同的是,始皇君臣还面临着六国遗老遗少们亡国灭族的刻骨仇恨;面临百年来东方文化特别是齐鲁文化对秦务实功利的蔑视和秦人对东方文化的利用主义和嫉视的短兵相接,“及秦即统一,而天下学人萃于一国,于是相互间冲突之形势遂大显”(钱穆《秦汉史》)。

然而,站在百余年来几代秦人励精图治所夯实的基础上,秉承几代先君两百年的沥血强国的精神,接受了历史选择的始皇迎刃而上,坚定地迈开了统一后的建国步伐,他的一系列施政作为,客观上继续顺应了历史进步的力量,没有犹豫,没有反复。

始皇君臣政治改革核心内容是全面实行郡县制,废除有周以来的分封制。既然决心做了,始皇、李斯诸君臣表现出了让人感佩的魄力,这场空前的政治革命在这一代明君良臣的铁腕推动下,稳步推进。这一伟大政治变革在中国大地上涉及的广度与深度史无前例,却进行得波澜不惊,遍览古籍文献,仅有的一些浪花也不过是几场口舌之辩论,充其量算个浪头的也就是这被后世千夫所指的——“焚书”了……

不好理解么?那就想想两千年后的康梁维新变法导致的戊戌政变——那是一场什么样的血雨腥风……

初破六国,天下一统时,丞相王绾进言,建议采用分封诸子为王的办法,以镇燕齐荆等远地。有这个想法进而提出这个建议很正常。其时国家刚归一统,分封同姓子弟置于偏远之地,有利于迅速稳定当时政治秩序,以较低成本加强中央政府对偏远地区的控制。王绾是这样说的:“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无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秦始皇本纪》)。王绾其人,即时为始皇之丞相,应具备识时务之才干,当不是东方倡法先王之诸儒,由他所说可见他是主张在偏远荒蛮之地分封诸子,而非全国采用周朝之封建制度,如果实行,那将是封建各邦与郡县杂处之局面。

“不为置王,无以填之”——王绾既非不识时务之愚儒,说这样的话就值得分析一下。他用了两个否定来强调燕齐荆立王是唯一选择,他不会不清楚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废除贵族世袭、废井田、行县制,历经百余年给贫瘠荒蛮的秦国带来怎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难道大一统后,反而郡县制不可行了么?只能说明他的出发点应该是综合当时大战之后秦现实之国力及各地之形势的综合考虑,当时虽然武力上统一六国,但六国人心思旧,人力亦未转化为秦之力,旧贵族势力暗流涌动。王绾希望能集中有限的精力稳定时局恢复建设,他可能自身也就意识到这个建议只是一个过渡方案,至少几世之内不用顾虑会形成前周那种诸侯自重的局面,况且大部分中原富庶之地都在中央政府手中。作为秦国之丞相,不会不了解始皇的宏伟远志,不会不清楚始皇对封建制将来造成的诸侯分据自立,皇室衰微的深深忌惮。他不惜拂逆始皇的理想,提出这个折中提案,不能不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内阁重臣的谨慎、退缩,从侧面也可以说明在当时荡涤旧制面临的是多大的现实困难。而且,这种退缩,代表了朝廷中主流意见——“群臣皆以为便” (《秦始皇本纪》)。这里的群臣,可不仅是山东六国诸子百家汇聚之博士,而是囊括开国之宗室功臣。这些人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昧于时变,而欲恢复古代封建之旧制者”(钱穆《秦汉史》),却也不尽然,如上王绾等,当应另属于务于实干而缺乏战略眼光之干臣。当然不能排除,还有相当一部分掌有权势的封建制的实际受益者。

只有廷尉李斯提出了不同建议。李斯历数周代封建所造成后世诸侯子弟势同水火以相侵阀,周天子弗能禁,以致国家分崩离析的恶果,并进一步指出可以用财富对诸子功臣进行重赏表彰。李斯一面用周朝前车之鉴廓清了混乱于朝廷群臣之中的各种思潮,从而确立国体之大方向,尽力解除务实派的顾虑;一面提出实际奖励措施以瓦解原指望分封获益的诸子及功臣的对立立场。唯独剩下“昧于时变”之守旧派,在这片被商君之血浸透的土地上,其势还不足虑,只需一纸上谕即可解决。

有了李斯这般铺垫,到始皇这就好办了,他直接给封建一事定了性质——“是树兵也”!言简意赅:朕是不会给自己树兵的,那哪位皇子功臣想成为朕之兵敌呢?随即又语重心长的劝慰臣子们,不要图一时之便,有朝一日“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本段引句均自《秦始皇本纪》)。

仅此一语,即完全体现了始皇之远见卓识,不愧为雄才伟略一代雄主。始皇其时,亦当深刻领悟了“成大功者不谋与众”之深意。后世之有大量关于秦灭六国之分析研究,多以历史客观之必然,各国治政之得失为论,殊不知若所托非人,即便水到亦不会渠成。

经历这样一番貌似普通的廷议,一种在中国大地上延续数千年,至今仍发挥重大作用的政治管理模式就此正式确立。即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设监守尉三职。

当然,郡县制顺利正式取代封建制,除了始皇君臣的胆识外,还有很多因袭数百年的有利因素。应该说他们也确实是顺时顺势而为之,所以事半功倍。对此钱穆先生给予了深入的剖析。在肯定始皇功绩后,钱先生亦明确指出:“始皇李斯,则循时势之推迁,因现状而为政,……非能以一时一手一足之烈,毁天下之封建以为郡县也” (钱穆《秦汉史》)。

后世凡俗,谈及始皇立国,总要拿始皇自命为“始皇帝”,欲后世传为“二世三世至于万世”,讥其狂妄自大痴心妄想,笑其二世而亡。小子妄谈,仅识皮毛,况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又怎能领会始皇所创中央集权、郡县制,所行之统一和开拓,其中渗透着何等伟大的建国理想,延播又何止二世三世百世千世。清夏曾佑曾说:有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汉武是也。——至为中肯。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己掌握的外语的文字书写举例:联合国官方网站的首页,展示各国文字的魅力B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学生活动:举例说明文字怎样在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作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如《春秋》、《史记》;文字记载的文化作品如《诗经》、《周易》等)举例:百寿图,展示各种字体的寿(2)史书典籍A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学生活动:举例分析史书典籍是如何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举例:南京的由来的历史考证、《资治通鉴》举例。B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举例:《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约17000字。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史书,在世界上,我国起源最早。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燕、齐、鲁、宋等国均称《春秋》,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春秋时期,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晋称《乘》,楚称《梼杌》。C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举例:煌煌二十四史、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四库全书》,皆堪称世界之最的古代文化工程。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各朝撰写史书的二十四部的总称,记载的是从传说黄帝到明朝的历史,包括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这种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体裁编写的史书被称为正史。二十四史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引以为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第一套《史记》,共分6函36册。其他23套史书还将陆续发布,欢迎关注。

《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记载我国上古时期黄帝时代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内容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共一百三十卷。

《史记》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带有作者丰富的感情色彩,讽刺和暴露现实,对美的一面大方的赞美,对丑陋的一面也毫不隐晦。书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故事性强,文学性强,非常值得阅读。

介绍点古书我看?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